CN204991301U - 一种组合式芯棒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组合式芯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991301U
CN204991301U CN201520546001.6U CN201520546001U CN204991301U CN 204991301 U CN204991301 U CN 204991301U CN 201520546001 U CN201520546001 U CN 201520546001U CN 204991301 U CN204991301 U CN 20499130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ug
around
winding pipe
main
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546001.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宝英
王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 GAOQIANG INSULATION ELECTR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N GAOQIANG INSULATION ELECTR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 GAOQIANG INSULATION ELECTR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N GAOQIANG INSULATION ELECTR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546001.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99130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99130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99130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igid Pipes And Flexible Pip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组合式芯棒,包括主芯棒、第一环绕芯棒和第一缠绕管,所述第一缠绕管套装于主芯棒上,第一环绕芯棒位于第一缠绕管与主芯棒之间,所述第一环绕芯棒的个数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环绕芯棒围绕主芯棒并沿主芯棒的圆周方向均匀布设,所述主芯棒包括主芯棒本体和包裹于主芯棒本体上的第一缓冲层,所述第一环绕芯棒包括第一环绕芯棒本体和包裹于第一环绕芯棒本体上的第二缓冲层,所述主芯棒与第一环绕芯棒、第一环绕芯棒与第一缠绕管和主芯棒与第一缠绕管之间的缝隙中均设置有第一填充料。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环绕芯棒和缠绕管,环绕芯棒为组合芯棒提供优异的纵向性能,缠绕管为组合芯棒提供环向性能,有效改善了产品的综合强度。

Description

一种组合式芯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绝缘子芯棒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组合式芯棒。
背景技术
组合式芯棒是针对大截面积复合芯棒采用单一结构在实际生产中存在成型应力难于有效释放,造成的产品内部存在的开裂或微裂纹缺陷,致使产品失去使用性价值而开发的一种新型组合式结构。而目前开发的组合式芯棒在产品生产成型过程中依然无法有效改善应力释放问题,产品内部微裂纹的存在致使产品的电气绝缘性能受到一定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组合式芯棒。该组合式芯棒结构稳定,设计合理,通过设置环绕芯棒和缠绕管,环绕芯棒为组合芯棒提供优异的纵向性能,缠绕管为组合芯棒提供环向性能,二者的组合有效改善了产品的综合强度;该组合式芯棒在主芯棒本体和环绕芯棒本体上均包裹缓冲层,缓冲层赋予组合式芯棒界面粘接性,并能有效改善组合式芯棒成型过程中的应力释放问题,避免成型过程中产品产生内部微裂纹,规避了产品的内在缺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组合式芯棒,其特征在于,包括主芯棒、第一环绕芯棒和第一缠绕管,所述第一缠绕管套装于主芯棒上,第一环绕芯棒位于第一缠绕管与主芯棒之间,所述第一环绕芯棒的个数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环绕芯棒围绕主芯棒并沿主芯棒的圆周方向均匀布设,所述主芯棒包括主芯棒本体和包裹于主芯棒本体上的第一缓冲层,所述第一环绕芯棒包括第一环绕芯棒本体和包裹于第一环绕芯棒本体上的第二缓冲层,所述主芯棒与第一环绕芯棒、第一环绕芯棒与第一缠绕管和主芯棒与第一缠绕管之间的缝隙中均设置有第一填充料。
上述的一种组合式芯棒,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芯棒与第一环绕芯棒之间的最小距离为1mm~10mm。
上述的一种组合式芯棒,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第一环绕芯棒之间的最小距离为1mm~10mm。
上述的一种组合式芯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缠绕管为回转环氧树脂玻璃纤维缠绕管,所述主芯棒本体和第一环绕芯棒本体均为玻璃纤维增强环氧树脂拉挤棒。
上述的一种组合式芯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缓冲层和第二缓冲层均为热塑性材料膜层,所述第一填充料为纳米硅粉改性环氧树脂填充料、玻璃微珠/环氧树脂复合填充料或纳米氧化铝改性环氧树脂填充料。
上述的一种组合式芯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缠绕管上套装有第二缠绕管,所述第一缠绕管和第二缠绕管之间设置有第二环绕芯棒,所述第二环绕芯棒的个数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环绕芯棒围绕第一缠绕管并沿第一缠绕管的圆周方向均匀布设,所述第二环绕芯棒包括第二环绕芯棒本体和包裹于第二环绕芯棒本体上的第三缓冲层,所述第一缠绕管与第二环绕芯棒、第二环绕芯棒与第二缠绕管和第一缠绕管与第二缠绕管之间的缝隙中均设置有第二填充料。
上述的一种组合式芯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缓冲层为热塑性材料膜层,所述第二填充料为纳米硅粉改性环氧树脂填充料、玻璃微珠/环氧树脂复合填充料或纳米氧化铝改性环氧树脂填充料。
上述的一种组合式芯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缠绕管与第二环绕芯棒之间的最小间距为1mm~10mm。
上述的一种组合式芯棒,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第二环绕芯棒之间的最小间距为1mm~10mm。
上述的一种组合式芯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缠绕管为回转环氧树脂玻璃纤维缠绕管,所述第二环绕芯棒本体为玻璃纤维增强环氧树脂拉挤棒。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式芯棒结构稳定,设计合理。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环绕芯棒和缠绕管,环绕芯棒为组合芯棒提供优异的纵向性能,缠绕管为组合芯棒提供环向性能,二者的组合有效改善了产品的综合强度。
3、本实用新型在主芯棒本体和环绕芯棒本体上均包裹缓冲层,缓冲层赋予组合式芯棒界面粘接性,并能有效改善组合式芯棒成型过程中的应力释放问题,避免成型过程中产品产生内部微裂纹,规避了产品的内在缺陷。
4、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式芯棒可通过主芯棒和环绕芯棒的直径规格以及缠绕管的缠绕层厚度和缠绕方式的设计,实现组合式芯棒综合性能的可设计性。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横截面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具体实施方式的横截面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第一缠绕管;2—第一填充料;3—第一缓冲层;
4—第一环绕芯棒本体;5—主芯棒本体;6—第二缠绕管;
7—第二环绕芯棒本体;8—第二缓冲层;9—第二填充料;
10—第三缓冲层。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组合式芯棒,包括主芯棒、第一环绕芯棒和第一缠绕管1,所述第一缠绕管1套装于主芯棒上,第一环绕芯棒位于第一缠绕管1与主芯棒之间,所述第一环绕芯棒的个数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环绕芯棒围绕主芯棒并沿主芯棒的圆周方向均匀布设,所述主芯棒包括主芯棒本体5和包裹于主芯棒本体5上的第一缓冲层3,所述第一环绕芯棒包括第一环绕芯棒本体4和包裹于第一环绕芯棒本体4上的第二缓冲层8,所述主芯棒与第一环绕芯棒、第一环绕芯棒与第一缠绕管1和主芯棒与第一缠绕管1之间的缝隙中均设置有第一填充料2。
本实施例中,所述主芯棒与第一环绕芯棒之间的最小距离为1mm~10mm。
本实施例中,相邻两个第一环绕芯棒之间的最小距离为1mm~10mm。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缠绕管1为回转环氧树脂玻璃纤维缠绕管,所述主芯棒本体5和第一环绕芯棒本体4均为玻璃纤维增强环氧树脂拉挤棒。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缓冲层3和第二缓冲层8均为热塑性材料膜层,所述第一填充料2为纳米硅粉改性环氧树脂填充料、玻璃微珠/环氧树脂复合填充料或纳米氧化铝改性环氧树脂填充料。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组合式芯棒,包括主芯棒、第一环绕芯棒和第一缠绕管1,所述第一缠绕管1套装于主芯棒上,第一环绕芯棒位于第一缠绕管1与主芯棒之间,所述第一环绕芯棒的个数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环绕芯棒围绕主芯棒并沿主芯棒的圆周方向均匀布设,所述主芯棒包括主芯棒本体5和包裹于主芯棒本体5上的第一缓冲层3,所述第一环绕芯棒包括第一环绕芯棒本体4和包裹于第一环绕芯棒本体4上的第二缓冲层8,所述主芯棒与第一环绕芯棒、第一环绕芯棒与第一缠绕管1和主芯棒与第一缠绕管1之间的缝隙中均设置有第一填充料2。
本实施例中,所述主芯棒与第一环绕芯棒之间的最小距离为1mm~10mm。
本实施例中,相邻两个第一环绕芯棒之间的最小距离为1mm~10mm。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缠绕管1为回转环氧树脂玻璃纤维缠绕管,所述主芯棒本体5和第一环绕芯棒本体4均为玻璃纤维增强环氧树脂拉挤棒。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缓冲层3和第二缓冲层8均为热塑性材料膜层,所述第一填充料2为纳米硅粉改性环氧树脂填充料、玻璃微珠/环氧树脂复合填充料或纳米氧化铝改性环氧树脂填充料。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缠绕管1上套装有第二缠绕管6,所述第一缠绕管1和第二缠绕管6之间设置有第二环绕芯棒,所述第二环绕芯棒的个数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环绕芯棒围绕第一缠绕管1并沿第一缠绕管的圆周方向均匀布设,所述第二环绕芯棒包括第二环绕芯棒本体7和包裹于第二环绕芯棒本体7上的第三缓冲层10,所述第一缠绕管1与第二环绕芯棒、第二环绕芯棒与第二缠绕管6和第一缠绕管1与第二缠绕管6之间的缝隙中均设置有第二填充料9。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三缓冲层10为热塑性材料膜层,所述第二填充料9为纳米硅粉改性环氧树脂填充料、玻璃微珠/环氧树脂复合填充料或纳米氧化铝改性环氧树脂填充料。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缠绕管1与第二环绕芯棒7之间的最小间距为1mm~10mm。
本实施例中,相邻两个第二环绕芯棒7之间的最小间距为1mm~10mm。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缠绕管6为回转环氧树脂玻璃纤维缠绕管,所述第二环绕芯棒本体7为玻璃纤维增强环氧树脂拉挤棒。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环绕芯棒和缠绕管,环绕芯棒为组合芯棒提供优异的纵向性能,缠绕管为组合芯棒提供环向性能,二者的组合有效改善了产品的综合强度;通过在主芯棒本体和环绕芯棒本体上均包裹缓冲层,缓冲层赋予组合式芯棒界面粘接性,并能有效改善组合式芯棒成型过程中的应力释放问题,避免成型过程中产品产生内部微裂纹,规避了产品的内在缺陷。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化,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组合式芯棒,其特征在于,包括主芯棒、第一环绕芯棒和第一缠绕管(1),所述第一缠绕管(1)套装于主芯棒上,第一环绕芯棒位于第一缠绕管(1)与主芯棒之间,所述第一环绕芯棒的个数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环绕芯棒围绕主芯棒并沿主芯棒的圆周方向均匀布设,所述主芯棒包括主芯棒本体(5)和包裹于主芯棒本体(5)上的第一缓冲层(3),所述第一环绕芯棒包括第一环绕芯棒本体(4)和包裹于第一环绕芯棒本体(4)上的第二缓冲层(8),所述主芯棒与第一环绕芯棒、第一环绕芯棒与第一缠绕管(1)和主芯棒与第一缠绕管(1)之间的缝隙中均设置有第一填充料(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芯棒,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芯棒与第一环绕芯棒之间的最小距离为1mm~1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芯棒,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第一环绕芯棒之间的最小距离为1mm~1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芯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缠绕管(1)为回转环氧树脂玻璃纤维缠绕管,所述主芯棒本体(5)和第一环绕芯棒本体(4)均为玻璃纤维增强环氧树脂拉挤棒。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芯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缓冲层(3)和第二缓冲层(8)均为热塑性材料膜层,所述第一填充料(2)为纳米硅粉改性环氧树脂填充料、玻璃微珠/环氧树脂复合填充料或纳米氧化铝改性环氧树脂填充料。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组合式芯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缠绕管(1)上套装有第二缠绕管(6),所述第一缠绕管(1)和第二缠绕管(6)之间设置有第二环绕芯棒,所述第二环绕芯棒的个数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环绕芯棒围绕第一缠绕管(1)并沿第一缠绕管的圆周方向均匀布设,所述第二环绕芯棒包括第二环绕芯棒本体(7)和包裹于第二环绕芯棒本体(7)上的第三缓冲层(10),所述第一缠绕管(1)与第二环绕芯棒、第二环绕芯棒与第二缠绕管(6)和第一缠绕管(1)与第二缠绕管(6)之间的缝隙中均设置有第二填充料(9)。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组合式芯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缓冲层(10)为热塑性材料膜层,所述第二填充料(9)为纳米硅粉改性环氧树脂填充料、玻璃微珠/环氧树脂复合填充料或纳米氧化铝改性环氧树脂填充料。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组合式芯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缠绕管(1)与第二环绕芯棒(7)之间的最小间距为1mm~10mm。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组合式芯棒,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第二环绕芯棒(7)之间的最小间距为1mm~10mm。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组合式芯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缠绕管(6)为回转环氧树脂玻璃纤维缠绕管,所述第二环绕芯棒本体(7)为玻璃纤维增强环氧树脂拉挤棒。
CN201520546001.6U 2015-07-24 2015-07-24 一种组合式芯棒 Active CN20499130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546001.6U CN204991301U (zh) 2015-07-24 2015-07-24 一种组合式芯棒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546001.6U CN204991301U (zh) 2015-07-24 2015-07-24 一种组合式芯棒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991301U true CN204991301U (zh) 2016-01-20

Family

ID=551256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546001.6U Active CN204991301U (zh) 2015-07-24 2015-07-24 一种组合式芯棒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991301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42558A (zh) * 2017-10-26 2018-02-27 江苏神马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绝缘芯棒及其制备方法
CN112435815A (zh) * 2020-11-16 2021-03-02 江苏南瓷绝缘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特高压输电线路用高强度悬式绝缘子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42558A (zh) * 2017-10-26 2018-02-27 江苏神马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绝缘芯棒及其制备方法
CN112435815A (zh) * 2020-11-16 2021-03-02 江苏南瓷绝缘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特高压输电线路用高强度悬式绝缘子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459508U (zh) 一种具有双角度缠绕结构的连续纤维增强热固性树脂复合管
CN204991301U (zh) 一种组合式芯棒
CN204066826U (zh) 一种抗压力电缆
CN104154370B (zh) 一种制造石化储罐管接头的方法
CN203311937U (zh) 一种复合空心绝缘子
CN202469284U (zh) 一种耐高压复合胶管
CN203689984U (zh) 石油化工用电力通信复合电缆
CN202034743U (zh) 一种增强型电缆导管
CN205130375U (zh) 一种缠绕角为0°的缠绕工装模具
CN204946706U (zh) 干式空心电抗器包封绕制结构
CN204062240U (zh) 一种石化储罐管接头
CN204331111U (zh) 一种温度应力感测光缆
CN207116026U (zh) 一种新型乙丙橡胶绝缘电缆
CN103943288A (zh) 新型盘形悬式复合绝缘子及其制造方法
CN203406102U (zh) 绝缘子芯棒及带有这种芯棒的绝缘子
CN103557380B (zh) 耐磨管道及其制备方法
CN202084318U (zh) 编织式外层碳纤维电缆芯
CN105529059A (zh) 一种铜芯高强度隔热电缆
CN204403601U (zh) 一种大口径防静电玻璃钢管道
CN203536054U (zh) 一种设置有耐高温光纤束管的高压电缆
CN202495263U (zh) 一种铝箔
CN206312614U (zh) 柔软型卷筒电缆
CN103538319A (zh) 纳米复合缝毡
CN202412690U (zh) 一种缠绕机夹砂压辊
CN206398197U (zh) 一种增强型纤维管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