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986019U - 紧固件 - Google Patents

紧固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986019U
CN204986019U CN201520734373.1U CN201520734373U CN204986019U CN 204986019 U CN204986019 U CN 204986019U CN 201520734373 U CN201520734373 U CN 201520734373U CN 204986019 U CN204986019 U CN 20498601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ing
tightening
fastening piece
catalyst converter
inter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73437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Sokon Industr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Sokon Industr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Sokon Industr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Sokon Industr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734373.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98601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9860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98601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xhaust Gas After Treat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紧固件,包括外收紧环、内压紧环和用于外收紧环的两端部收紧的收紧件,所述内压紧环固定设置在外收紧环内侧用于与对应件接触形成压紧固定;通过将两需连接部件间接口绕圆周方向进行压紧固定的方式实现两部件间的连接,简化了连接结构,大大减少了接口连接所需零部件数量,尤其是用在发动机的催化器与增压器连接结构上,无需直接在催化器和增压器上安装连接部件,通过安装和拆卸紧固件即可达到将增压器与催化器接合与分离的目的,可实现快速安装拆卸;而且,上述连接方式在达到稳定连接目的的同时,还可实现对两者连接处的密封效果。

Description

紧固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部件连接方式,特别涉及一种紧固件。
背景技术
现有的两物件的连接结构多为通过螺栓或其他专用件实现,连接方式繁琐且拆卸耗时耗力,尤其是在发动机这种结构相当复杂的领域。催化器与增压器均是发动机的重要部件,两部件需要连接安装。现有技术中,多通过法兰结构将两者的接口端直接连接,或通过辅助部件间接连接,无论是前者方式,还是后者方式,均需要较多的连接部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均知,发动机是一个相当复杂的结构体,需要相互配合的部件相当多,在安装零件较多的情况下,难免会对发动机其他部件的安装位造成影响,形成干涉,从而增加制造成本;并且,增压器和催化器均属于需要高频率检修维护的部件,如果两者彼此间的连接结构过于复杂或拆卸安装不便,会大大增加劳动成本。
因此,需要对现有的催化器与增压器连接方式进行改进,简化连接结构,减少两者接口连接所需零部件数量,并且使其便于拆卸和安装。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紧固件,简化连接结构,减少两者接口连接所需零部件数量,并且使其便于拆卸和安装。
本实用新型的紧固件,包括外收紧环、内压紧环和用于外收紧环的两端部收紧的收紧件,所述内压紧环固定设置在外收紧环内侧用于与对应件接触形成压紧固定。
进一步,内压紧环径向截面为接合端开口的梯形结构。
进一步,内压紧环为分段式结构,每个分段间预留间隙设置。
进一步,收紧件包括收紧螺栓、收紧螺母和耳轴,所述收紧螺栓的栓头固定设置于外收紧环一端,所述耳轴固设置于外收紧环另一端,所述收紧螺栓的末端穿过耳轴并通过收紧螺母紧固。
进一步,耳轴包括固定于外收紧环端部的固定轴和用于收紧螺栓穿过的耳套。
进一步,外收紧环的两端部均为翻边结构形成包裹固定的固定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紧固件,通过将两需连接部件间接口绕圆周方向进行压紧固定的方式实现两部件间的连接,简化了连接结构,大大减少了接口连接所需零部件数量,尤其是用在发动机的催化器与增压器连接结构上,无需直接在催化器和增压器上安装连接部件,通过安装和拆卸紧固件即可达到将增压器与催化器接合与分离的目的,可实现快速安装拆卸;而且,上述连接方式在达到稳定连接目的的同时,还可实现对两者连接处的密封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立体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正视图;
图3为图2上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径向截面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使用状态下截面视图;
图7为图6A处放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立体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正视图,图3为图2上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径向截面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使用状态下截面视图,图7为图6A处放大视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紧固件,包括外收紧环、内压紧环和用于外收紧环的两端部收紧的收紧件,所述内压紧环固定设置在外收紧环内侧用于与对应件接触形成压紧固定。
本实施例中,内压紧环径向截面为接合端开口的梯形结构。
本实施例中,内压紧环为分段式结构,每个分段间预留间隙设置。
本实施例中,收紧件3-3包括收紧螺栓3-3-1、收紧螺母3-3-2和耳轴3-3-3,所述收紧螺栓3-3-1的栓头固定设置于外收紧环3-1一端,所述耳轴固设置于外收紧环3-1另一端,所述收紧螺栓3-3-1的末端穿过耳轴并通过收紧螺母3-3-2紧固;其中,当紧固件整体安装到部件接合位后需要紧固时,通过拧紧螺母,通过收紧螺栓带动外收紧环两端靠近,从而使得内压紧环对接合位形成压紧固定。
本实施例中,耳轴包括固定于外收紧环端部的固定轴和用于收紧螺栓穿过的耳套;耳轴为T形结构,耳轴包括固定轴3-3-3a和耳套3-3-3b,收紧螺栓3-3-1为T形螺栓,收紧螺栓3-3-1自耳套中穿过并通过收紧螺母3-3-2紧固,结构简单,结实可靠。
本实施例中,外收紧环3-1的两端部均为翻边结构形成包裹固定的固定部;分别设置有用于对收紧螺栓3-3-1的栓头紧固的第一固定部3-1-1和对耳轴的固定轴紧固的第二固定部3-1-2,两固定部均由外收紧环3-1端部反向翻折形成的包覆结构。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接合部件处的接口使用,以催化器与增压器的连接为例,催化器接口1与增压器接口2两者接合端面贴紧配合,紧固件3以绕两接口外圆周并使两接口接合端面压紧形成固定的方式设置;其中,催化器接口1可为单一部件安装在催化器4用于与增压器5连接处,也可为直接成型于催化器4上的结构,同理,增压器接口2也可为单一部件安装在增压器5用于与催化器连接处,也可为直接成型于增压器上的结构,当催化器接口1与增压器接口2的接合端面贴紧后,紧固件3绕两者的外圆周并给予两接口的接合端面相接触压紧的压力的方式使两接口形成固定;另外,通过控制两接口处粗糙度和平面度、圆柱度等形位公差来保证接口处的密封性能,去除了密封垫的使用,从而进一步优化结构、降低成本。
其中,催化器接口1与增压器接口2的接合端接合后的径向截面为梯形截面形状,内压紧环径向截面为接合端开口的梯形结构;接合端是指与接口开始接触的一端,内压紧环起抱紧作用,并辅助固定接口位置,当紧固件3夹紧后会对两接口形成向接合端面压紧的压力,使得两接口的接合面在紧固件3的作用下被压紧,从而达到密封效果
催化器接口1的接合端设置有凸缘Ⅰ1-1,增压器接口2的接合端设置有凸缘Ⅱ2-1,两凸缘均外周向自身接合端相反一侧向下倾斜形成有斜面(图中为斜面1-2和斜面2-2),紧固件3与两接口的接合面形成梯形结构;不仅具有较好的适应性,而且接合密封效果好,具有较高的压紧力,梯形结构是指径向截面为梯形结构,其由紧固件3内形成的梯形槽形成,梯形结构的底部在压紧时与梯形截面的顶面贴紧。另外,梯形结构的夹角α与所述梯形截面的夹角要小0°~6°;紧固件3梯形结构夹角为89°(-4°~0°)比增压器接口2和催化器接口1外锥面(即梯形截面)装配后的截面夹角90°±1°要小0°~6°,从而当催化器接口1与增压器接口2贴合面相互接合后,会在紧固件3梯形结构的弹力作用下被压紧,保证密封效果。催化器接口1与所述增压器接口2的接合端面为台阶面配合结构;台阶面配合结构是指催化器接口1与增压器接口2处均为台阶面6,且可相互插入后贴紧配合,通过该种结构可达到更优异的密封性能和结构稳定性。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6)

1.一种紧固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收紧环、内压紧环和用于外收紧环的两端部收紧的收紧件,所述内压紧环固定设置在外收紧环内侧用于与对应件接触形成压紧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紧固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压紧环径向截面为接合端开口的梯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紧固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压紧环为分段式结构,每个分段间预留间隙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紧固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紧件包括收紧螺栓、收紧螺母和耳轴,所述收紧螺栓的栓头固定设置于外收紧环一端,所述耳轴固设置于外收紧环另一端,所述收紧螺栓的末端穿过耳轴并通过收紧螺母紧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紧固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耳轴包括固定于外收紧环端部的固定轴和用于收紧螺栓穿过的耳套。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紧固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收紧环的两端部均为翻边结构形成包裹固定的固定部。
CN201520734373.1U 2015-09-22 2015-09-22 紧固件 Active CN20498601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734373.1U CN204986019U (zh) 2015-09-22 2015-09-22 紧固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734373.1U CN204986019U (zh) 2015-09-22 2015-09-22 紧固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986019U true CN204986019U (zh) 2016-01-20

Family

ID=551203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734373.1U Active CN204986019U (zh) 2015-09-22 2015-09-22 紧固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98601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89667A (zh) * 2016-06-12 2016-08-24 国机重工(常州)挖掘机有限公司 对接管路用密封抱箍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89667A (zh) * 2016-06-12 2016-08-24 国机重工(常州)挖掘机有限公司 对接管路用密封抱箍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986019U (zh) 紧固件
CN204984561U (zh) 催化器与增压器连接用接合组件
CN202165732U (zh) 一种密封连接结构
CN205025567U (zh) 一种涡轮增压器和排气总成的连接结构
CN202202373U (zh) 一种食物垃圾处理器法兰紧固连接结构
CN211320166U (zh) 一种电池包及其吊点组件
CN201827562U (zh) 一种冲洗装置的快速接头
CN105179056A (zh) 发动机部件用连接装置
CN204984548U (zh) 柴油发动机后处理装置
CN212509943U (zh) 一种管路固定连接装置
CN203585624U (zh) 一种新型管道连接抗压法兰
CN103672240A (zh) 一种新型管道连接抗压法兰及应用
CN204459541U (zh) 一种复合稳固型法兰装置
CN206016945U (zh) 一种增压器与催化器的密封连接结构
CN201916327U (zh) 用于连续挤压机的液压螺母
CN211202064U (zh) 一种电厂燃气轮机的密封组件
CN202082542U (zh) 弯头管卡
CN207093996U (zh) 发动机软管连接结构及发动机
CN105201597A (zh) 柴油机颗粒净化装置
CN204477304U (zh) 一种集装式反应釜机械密封
CN219627479U (zh) 一种新型三相异步电机
CN205207652U (zh) 一种汽车空调系统用密封结构
CN216382988U (zh) 一种异径管连接器
CN203478650U (zh) 一种太阳能工程联集箱连接装置
CN211175816U (zh) 一种涡轮增压器进水硅软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