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985085U - 一种新型改进结构的潜油电泵的油气分离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改进结构的潜油电泵的油气分离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985085U
CN204985085U CN201520550155.2U CN201520550155U CN204985085U CN 204985085 U CN204985085 U CN 204985085U CN 201520550155 U CN201520550155 U CN 201520550155U CN 204985085 U CN204985085 U CN 20498508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separator
deaerator
induction
submersible electr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550155.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全权
宋相宇
苏景弟
王为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ZHENXING PETROCHEMICAL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ZHENXING PETROCHEMICAL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ZHENXING PETROCHEMICAL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ZHENXING PETROCHEMICAL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550155.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98508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98508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98508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改进结构的潜油电泵的油气分离器,包括分离器与潜油泵端连接法兰,壳体,衬套,散热器结构,进油板结构,散热口,过油腔室,过气腔室,排气孔,油气分离头,诱导分离轮,诱导分离轮直叶片,诱导分离轮叶片和分离器与潜油泵保护器端连接法兰,所述的分离器与潜油泵端连接法兰通过壳体和分离器与潜油泵保护器端连接法兰相连接;所述的散热器结构设置在过油腔室的内部。本实用新型通过散热器结构,进油板结构,排气孔,诱导分离轮叶片和衬套的设置,有利于提高分离器的过滤、散热效果,进一步有利于提高分离器的排气效果,更好的促进分离器中的气体排出,更有利于提高了分离器的使用寿命和分离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改进结构的潜油电泵的油气分离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含气井液开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改进结构的潜油电泵的油气分离器。
背景技术
目前,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420679706.0一种潜油电泵油气分离器,潜油电泵油气分离器包括分离器上接头、分离器壳体和搅拌器,通过分离器上接头的一端与潜油电泵连通,分离器上接头的另一端与分离器壳体连接,搅拌器安装在分离器壳体102内,分离器上接头的侧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排气孔,分离器上接头的侧壁的厚度大于分离器壳体的厚度。但是现有的改进结构的潜油电泵的油气分离器存在着使用寿命短,分离效果差,排气效果差,不具备过滤、散热的功能,长期使用容易被油腐蚀,致使影响到分离器的使用寿命的问题。
因此,发明一种新型改进结构的潜油电泵的油气分离器显得非常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改进结构的潜油电泵的油气分离器,以解决现有的改进结构的潜油电泵的油气分离器存在的使用寿命短,分离效果差,排气效果差,不具备过滤、散热的功能,长期使用容易被油腐蚀,致使影响到分离器的使用寿命的问题。一种新型改进结构的潜油电泵的油气分离器,包括分离器与潜油泵端连接法兰,壳体,衬套,散热器结构,进油板结构,散热口,过油腔室,过气腔室,排气孔,油气分离头,诱导分离轮,诱导分离轮直叶片,诱导分离轮叶片和分离器与潜油泵保护器端连接法兰,所述的分离器与潜油泵端连接法兰通过壳体和分离器与潜油泵保护器端连接法兰相连接;所述的散热器结构设置在过油腔室的内部;所述的过气腔室设置在排气孔的下部;所述的油气分离头设置在衬套的内部;所述的诱导分离轮直叶片和诱导分离轮叶片焊接在诱导分离轮的外圆上;所述的进油板结构安装在散热口的右侧;所述的散热器结构包括散热进油口,散热模块和散热出油口,所述的散热进油口通过散热模块和散热出油口相连接。
所述的散热模块具体采用铝式散热器,所述的散热模块通过和散热进油口、散热出油口的配合,有利于提高分离器的散热效果,更好的给分离器中的油散热降温,避免油温过高损害潜油电泵。
所述的进油板结构包括进油口固定板,进油孔和过滤板,所述的进油孔贯穿进油口固定板;所述的过滤板焊接在进油口固定板的内部。
所述的过滤板具体采用网格状钢丝过滤网,有利于提高分离器的过滤效果,避免杂物进入到分离器内,对分离器造成损坏。
所述的进油孔具体采用椭圆状通孔,所述的进油孔具体采用20个至40个,有利于加大分离器的进油量,而其还降低了气体的吸入量。
所述的排气孔具体采用3毫米至10毫米的圆形通孔,所述的排气孔具体采用4个至8个,有利于提高分离器的排气效果,更好的促进分离器中的气体排出。
所述的诱导分离轮叶片具体采用螺旋式叶片,所述的诱导分离轮叶片通过和诱导分离轮直叶片的配合,有利于提高分离器的分离效果。
所述的衬套具体采用厚度为5毫米至10毫米的圆筒不锈钢板,有利于利用不锈钢耐腐蚀的特性,避免分离器被腐蚀,影响使用寿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散热器结构,进油板结构,排气孔,诱导分离轮叶片和衬套的设置,有利于提高分离器的过滤、散热效果,进一步有利于提高分离器的排气效果,更好的促进分离器中的气体排出,更有利于提高了分离器的使用寿命和分离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散热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进油板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分离器与潜油泵端连接法兰,2-壳体,3-衬套,4-散热器结构,41-散热进油口,42-散热模块,43-散热出油口,5-进油板结构,51-进油口固定板,52-进油孔,53-过滤板,6-散热口,7-过油腔室,8-过气腔室,9-排气孔,10-油气分离头,11-诱导分离轮,12-诱导分离轮直叶片,13-诱导分离轮叶片,14-分离器与潜油泵保护器端连接法兰,。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
如附图1至附图3所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改进结构的潜油电泵的油气分离器,包括分离器与潜油泵端连接法兰1,壳体2,衬套3,散热器结构4,进油板结构5,散热口6,过油腔室7,过气腔室8,排气孔9,油气分离头10,诱导分离轮11,诱导分离轮直叶片12,诱导分离轮叶片13和分离器与潜油泵保护器端连接法兰14,所述的分离器与潜油泵端连接法兰1通过壳体2和分离器与潜油泵保护器端连接法兰14相连接;所述的散热器结构4设置在过油腔室7的内部;所述的过气腔室8设置在排气孔9的下部;所述的油气分离头10设置在衬套3的内部;所述的诱导分离轮直叶片12和诱导分离轮叶片13焊接在诱导分离轮11的外圆上;所述的进油板结构5安装在散热口6的右侧;所述的散热器结构4包括散热进油口41,散热模块42和散热出油口43,所述的散热进油口41通过散热模块42和散热出油口43相连接。
所述的散热模块42具体采用铝式散热器,所述的散热模块42通过和散热进油口41、散热出油口43的配合,有利于提高分离器的散热效果,更好的给分离器中的油散热降温,避免油温过高损害潜油电泵。
所述的进油板结构5包括进油口固定板51,进油孔52和过滤板53,所述的进油孔52贯穿进油口固定板51;所述的过滤板53焊接在进油口固定板51的内部。
所述的过滤板53具体采用网格状钢丝过滤网,有利于提高分离器的过滤效果,避免杂物进入到分离器内,对分离器造成损坏。
所述的进油孔52具体采用椭圆状通孔,所述的进油孔52具体采用20个至40个,有利于加大分离器的进油量,而其还降低了气体的吸入量。
所述的排气孔9具体采用3毫米至10毫米的圆形通孔,所述的排气孔9具体采用4个至8个,有利于提高分离器的排气效果,更好的促进分离器中的气体排出。
所述的诱导分离轮叶片13具体采用螺旋式叶片,所述的诱导分离轮叶片13通过和诱导分离轮直叶片12的配合,有利于提高分离器的分离效果。
所述的衬套3具体采用厚度为5毫米至10毫米的圆筒不锈钢板,有利于利用不锈钢耐腐蚀的特性,避免分离器被腐蚀,影响使用寿命。
工作原理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来实现的,本实用新型通过进油孔52进油,进油孔52的后面设有一块过滤板53,用过滤油中的杂物,被过滤后的油进入到分离器壳体2内,经过诱导分离轮直叶片12和诱导分离轮叶片13的旋转分离,油进入下面的过油腔室7,过油腔室有一个散热器结构4来给油散热,散热的热气通过散热口6排出,气体比较轻,被分离到上面的过气腔室8内,通过排气孔9排出。
利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新型改进结构的潜油电泵的油气分离器,其特征在于,该新型改进结构的潜油电泵的油气分离器包括分离器与潜油泵端连接法兰(1),壳体(2),衬套(3),散热器结构(4),进油板结构(5),散热口(6),过油腔室(7),过气腔室(8),排气孔(9),油气分离头(10),诱导分离轮(11),诱导分离轮直叶片(12),诱导分离轮叶片(13)和分离器与潜油泵保护器端连接法兰(14),所述的分离器与潜油泵端连接法兰(1)通过壳体(2)和分离器与潜油泵保护器端连接法兰(14)相连接;所述的散热器结构(4)设置在过油腔室(7)的内部;所述的过气腔室(8)设置在排气孔(9)的下部;所述的油气分离头(10)设置在衬套(3)的内部;所述的诱导分离轮直叶片(12)和诱导分离轮叶片(13)焊接在诱导分离轮(11)的外圆上;所述的进油板结构(5)安装在散热口(6)的右侧;所述的散热器结构(4)包括散热进油口(41),散热模块(42)和散热出油口(43),所述的散热进油口(41)通过散热模块(42)和散热出油口(43)相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改进结构的潜油电泵的油气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散热模块(42)具体采用铝式散热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改进结构的潜油电泵的油气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油板结构(5)包括进油口固定板(51),进油孔(52)和过滤板(53),所述的进油孔(52)贯穿进油口固定板(51);所述的过滤板(53)焊接在进油口固定板(51)的内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改进结构的潜油电泵的油气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滤板(53)具体采用网格状钢丝过滤网。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改进结构的潜油电泵的油气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油孔(52)具体采用椭圆状通孔,所述的进油孔(52)具体采用20个至40个。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改进结构的潜油电泵的油气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气孔(9)具体采用3毫米至10毫米的圆形通孔,所述的排气孔(9)具体采用4个至8个。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改进结构的潜油电泵的油气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诱导分离轮叶片(13)具体采用螺旋式叶片。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改进结构的潜油电泵的油气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衬套(3)具体采用厚度为5毫米至10毫米的圆筒不锈钢板。
CN201520550155.2U 2015-07-28 2015-07-28 一种新型改进结构的潜油电泵的油气分离器 Active CN20498508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550155.2U CN204985085U (zh) 2015-07-28 2015-07-28 一种新型改进结构的潜油电泵的油气分离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550155.2U CN204985085U (zh) 2015-07-28 2015-07-28 一种新型改进结构的潜油电泵的油气分离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985085U true CN204985085U (zh) 2016-01-20

Family

ID=551194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550155.2U Active CN204985085U (zh) 2015-07-28 2015-07-28 一种新型改进结构的潜油电泵的油气分离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985085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69065A (zh) * 2017-01-06 2017-05-31 吉林大学 一种用于发动机活塞漏气量试验的油气分离装置
CN108317091A (zh) * 2017-12-27 2018-07-24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潜油电泵用的气液分离装置以及分离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69065A (zh) * 2017-01-06 2017-05-31 吉林大学 一种用于发动机活塞漏气量试验的油气分离装置
CN108317091A (zh) * 2017-12-27 2018-07-24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潜油电泵用的气液分离装置以及分离方法
CN108317091B (zh) * 2017-12-27 2020-01-07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潜油电泵用的气液分离装置以及分离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985085U (zh) 一种新型改进结构的潜油电泵的油气分离器
CN102684396B (zh) 压缩机用油冷却电动机及采用该电动机的变频喷油螺杆空气压缩机
CN202146673U (zh) 真空滤油机
CN104226014A (zh) 一种用于真空净油机的雾化器
CN209530296U (zh) 一种润滑油净化器
CN205261925U (zh) 管道加热器
CN102814076A (zh) 真空滤油机
CN210531146U (zh) 一种新型水冷变频螺杆压缩机结构
CN202700145U (zh) 一种可更换滤芯的油水分离器
CN201311821Y (zh) 一种油浸式水冷变压器
CN204337868U (zh) 螺旋导热式重油过滤器
CN202300934U (zh) 一种空气压缩机油热的余热热水装置
CN204985088U (zh) 单级单吸悬臂式离心泵的保温夹套
CN204337905U (zh) 双滤式重油过滤器
CN202996505U (zh) 节能变压器
CN205109187U (zh) 一种油污水过滤器
CN202707502U (zh) 螺杆压缩机
CN211317845U (zh) 一种汽机油生产安全检测仪
CN204147648U (zh) 一种用于真空净油机的雾化器
CN208503017U (zh) 用于平板显示器彩晶钢化背板玻璃生产的螺杆空压机
CN208589871U (zh) 一种潜水电机双管冷却装置
CN203454494U (zh) 一种可拆式油分离器
CN201908702U (zh) 一种离心式油气分离器
CN212717164U (zh) 一种用于氢燃料电池的无油压缩机系统
CN202387272U (zh) 一种多级过滤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