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983218U - 一种建筑立体抗震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建筑立体抗震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983218U
CN204983218U CN201520733282.6U CN201520733282U CN204983218U CN 204983218 U CN204983218 U CN 204983218U CN 201520733282 U CN201520733282 U CN 201520733282U CN 204983218 U CN204983218 U CN 2049832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hole
spreader
damper
shell
buil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733282.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宇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Industry Polytechnic College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Industry Polytechnic Colleg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Industry Polytechnic College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Industry Polytechnic College
Priority to CN201520733282.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98321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9832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983218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uildings Adapted To Withstand Abnormal External Influen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建筑立体抗震装置,包括相连的立柱、第一横柱和第二横柱,所述立柱上端开设有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一横柱上开设有第三连接孔和第四连接孔,所述第二横柱上开设有第五连接孔和第六连接孔,所述相互垂直的立柱第一横柱之间通过第一连接孔和第三连接孔安装有第一阻尼器,所述相互垂直的立柱第二横柱之间通过第二连接孔第六连接孔安装有第二阻尼器,所述第一横柱和第二横柱之间通过第四连接孔第五连接孔安装有第三阻尼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建筑立体抗震装置,主要通过立柱、第一横柱和第二横柱之间安装第一阻尼器第二阻尼器第三阻尼器,来整体提高墙体的抗震能力,延长建筑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建筑立体抗震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领域,尤其是一种建筑立体抗震装置。
背景技术
现代化包括建筑的现代化,高楼林立,此起彼伏,但是由于抗震技术远没有达到水泥钢筋承受抗震的范围,因此一旦发生地震后果不堪设想;地震的破坏力主要来自于水平方向上,如果水平方向上的破坏力得到去除,防震效果将是十分明显,但是目前防震装置始终不理想,需要研究开发。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立体抗震装置,主要通过立柱、第一横柱和第二横柱之间安装第一阻尼器第二阻尼器第三阻尼器,来整体提高墙体的抗震能力,延长建筑的使用寿命。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建筑立体抗震装置,包括相连的立柱、第一横柱和第二横柱,所述立柱上端开设有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一横柱上开设有第三连接孔和第四连接孔,所述第二横柱上开设有第五连接孔和第六连接孔,所述相互垂直的立柱第一横柱之间通过第一连接孔和第三连接孔安装有第一阻尼器,所述相互垂直的立柱第二横柱之间通过第二连接孔第六连接孔安装有第二阻尼器,所述第一横柱和第二横柱之间通过第四连接孔第五连接孔安装有第三阻尼器。
所述第一阻尼器包括安装在第一连接孔内的受撞头、安装在第三连接孔内的注油头,所述受撞头注油头之间安装有阻尼壳,所述阻尼壳内安装有与阻尼棒相连的弹簧外壳,所述弹簧外壳内安装有弹簧。
所述第二阻尼器包括安装在第二连接孔内的受撞头、安装在第六连接孔内的注油头,所述受撞头注油头之间安装有阻尼壳,所述阻尼壳内安装有与阻尼棒相连的弹簧外壳,所述弹簧外壳内安装有弹簧。
所述第三阻尼器包括安装在第四连接孔内的受撞头、安装在第五连接孔内的注油头,所述受撞头注油头之间安装有阻尼壳,所述阻尼壳内安装有与阻尼棒相连的弹簧外壳,所述弹簧外壳内安装有弹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建筑立体抗震装置,主要通过立柱、第一横柱和第二横柱之间安装第一阻尼器第二阻尼器第三阻尼器,整体协调发生作用,来提高墙体的抗震能力,延长建筑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第一阻尼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第二阻尼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第三阻尼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4所示一种建筑立体抗震装置,包括相连的立柱1、第一横柱2和第二横柱3,所述立柱1上端开设有第一连接孔4和第二连接孔5,所述第一横柱2上开设有第三连接孔6和第四连接孔7,所述第二横柱3上开设有第五连接孔8和第六连接孔9,所述相互垂直的立柱1第一横柱2之间通过第一连接孔4和第三连接孔6安装有第一阻尼器10,所述相互垂直的立柱1第二横柱3之间通过第二连接孔5第六连接孔9安装有第二阻尼器11,所述第一横柱2和第二横柱3之间通过第四连接孔7第五连接孔8安装有第三阻尼器12。
所述第一阻尼器10包括安装在第一连接孔4内的受撞头13、安装在第三连接孔6内的注油头14,所述受撞头13注油头14之间安装有阻尼壳15,所述阻尼壳15内安装有与阻尼棒16相连的弹簧外壳17,所述弹簧外壳17内安装有弹簧18。
所述第二阻尼器11包括安装在第二连接孔5内的受撞头13、安装在第六连接孔9内的注油头14,所述受撞头13注油头14之间安装有阻尼壳15,所述阻尼壳15内安装有与阻尼棒16相连的弹簧外壳17,所述弹簧外壳17内安装有弹簧18。
所述第三阻尼器12包括安装在第四连接孔7内的受撞头13、安装在第五连接孔8内的注油头14,所述受撞头13注油头14之间安装有阻尼壳15,所述阻尼壳15内安装有与阻尼棒16相连的弹簧外壳17,所述弹簧外壳17内安装有弹簧18。
本实施例的一种建筑立体抗震装置,主要通过立柱、第一横柱和第二横柱之间安装第一阻尼器第二阻尼器第三阻尼器,整体协调发生作用,来提高墙体的抗震能力,延长建筑的使用寿命。

Claims (4)

1.一种建筑立体抗震装置,包括相连的立柱(1)、第一横柱(2)和第二横柱(3),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1)上端开设有第一连接孔(4)和第二连接孔(5),所述第一横柱(2)上开设有第三连接孔(6)和第四连接孔(7),所述第二横柱(3)上开设有第五连接孔(8)和第六连接孔(9),所述相互垂直的立柱(1)第一横柱(2)之间通过第一连接孔(4)和第三连接孔(6)安装有第一阻尼器(10),所述相互垂直的立柱(1)第二横柱(3)之间通过第二连接孔(5)第六连接孔(9)安装有第二阻尼器(11),所述第一横柱(2)和第二横柱(3)之间通过第四连接孔(7)第五连接孔(8)安装有第三阻尼器(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立体抗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阻尼器(10)包括安装在第一连接孔(4)内的受撞头(13)、安装在第三连接孔(6)内的注油头(14),所述受撞头(13)注油头(14)之间安装有阻尼壳(15),所述阻尼壳(15)内安装有与阻尼棒(16)相连的弹簧外壳(17),所述弹簧外壳(17)内安装有弹簧(1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立体抗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阻尼器(11)包括安装在第二连接孔(5)内的受撞头(13)、安装在第六连接孔(9)内的注油头(14),所述受撞头(13)注油头(14)之间安装有阻尼壳(15),所述阻尼壳(15)内安装有与阻尼棒(16)相连的弹簧外壳(17),所述弹簧外壳(17)内安装有弹簧(1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立体抗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阻尼器(12)包括安装在第四连接孔(7)内的受撞头(13)、安装在第五连接孔(8)内的注油头(14),所述受撞头(13)注油头(14)之间安装有阻尼壳(15),所述阻尼壳(15)内安装有与阻尼棒(16)相连的弹簧外壳(17),所述弹簧外壳(17)内安装有弹簧(18)。
CN201520733282.6U 2015-09-22 2015-09-22 一种建筑立体抗震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98321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733282.6U CN204983218U (zh) 2015-09-22 2015-09-22 一种建筑立体抗震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733282.6U CN204983218U (zh) 2015-09-22 2015-09-22 一种建筑立体抗震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983218U true CN204983218U (zh) 2016-01-20

Family

ID=551176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733282.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983218U (zh) 2015-09-22 2015-09-22 一种建筑立体抗震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98321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MX2012003202A (es) Metodo y estructura para amortiguar movimiento en edificios.
CN103541452B (zh) 软钢与摩擦阻尼器
CN207452679U (zh) 一种基于市政桥梁工程的桥梁减震装置
CN204983218U (zh) 一种建筑立体抗震装置
CN204850121U (zh) 一种带有金属阻尼器的可嵌入式消能减震机构
CN203923891U (zh) 一种结构抗拉抗震功能的活动球型支座
CN204040198U (zh) 一种网架支撑座
CN204983217U (zh) 一种建筑抗震装置
CN203548676U (zh) 定磁减震装置
CN202162319U (zh) 模锻锤基础
CN201400942Y (zh) 混合型形状记忆合金多维隔振器
CN204437170U (zh) 一种多媒体投影仪的减震机构
CN203285904U (zh) 用于风力发电机组的调频质量阻尼器
CN204850119U (zh) 一种建筑防震装置
CN204826281U (zh) 一种建筑防震系统
CN202248249U (zh) 一种屈曲约束支撑
CN103061583A (zh) 一种用于固定上横杆与立柱的插销
CN203585193U (zh) 单向振幅振动设备的支座
CN204152012U (zh) 墙体吊环抗震组件
CN204059213U (zh) 防护网立柱柱脚连接构造
CN203644502U (zh) 一种变压器
CN204112520U (zh) 吊杆缓震器
CN204804087U (zh) 一种新型的建筑用耗能减震装置
CN204059646U (zh) 建筑抗震缓冲组件
CN203008187U (zh) 电梯吊钩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120

Termination date: 2016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