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971746U - 一种腰椎复位气垫 - Google Patents

一种腰椎复位气垫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971746U
CN204971746U CN201520501290.8U CN201520501290U CN204971746U CN 204971746 U CN204971746 U CN 204971746U CN 201520501290 U CN201520501290 U CN 201520501290U CN 204971746 U CN204971746 U CN 20497174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n gasbag
air bag
lumbar vertebra
air cushion
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501290.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Chinese Medicinal Hospital
Hangzhou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Chinese Medicinal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Chinese Medicinal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Chinese Medicinal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1520501290.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97174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97174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971746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Orthopedics, Nursing, And Contracep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腰椎复位气垫,包括充气泵和主气囊,其特征是:该主气囊由顶面、底面及侧面组成,顶面、底面和侧面组成一个封闭的囊室,顶面处隆起有与腰椎形状相适配的弓形部;主气囊的两侧部分别安装一侧气囊,该侧气囊的高度高于主气囊的高度;充气泵通过管路分别与主气囊和侧气囊连通。通过充气泵的控制,可实现主气囊的缓速充气,该弓形部与脊柱生理曲度相吻合,通过主气囊的顶推力使脊柱过伸来达到复位目的,具有安全可靠,造价低廉,远期疗效佳等特点。另外,当病人躺于主气囊上时,两侧气囊在病人腰侧形成屏障,防止病人摇晃或主气囊变形导致的翻滚,最大限度提高使用的安全性,而且使治疗过程舒适更好,病人痛苦更小。

Description

一种腰椎复位气垫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设备,尤其是一种腰椎复位气垫。
背景技术
胸腰椎骨折是临床很常见的脊柱损伤。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特别是脊柱生物力学、影像学、内固定技术等方面的研究不断深入,使得对于胸腰椎骨折的治疗取得了长足进展。脊柱骨折可引起脊柱正常序列的改变、解剖结构和稳定性的破坏以及神经功能的损害,因此其治疗的目的是恢复正常脊柱序列、重建脊柱稳定性及充分减压以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关于胸腰椎骨折的治疗,多数文献主张应首先考虑骨折的力学稳定性。
对于绝大多数压缩性骨折仍应行非手术治疗,传统的非手术治疗方式主要包括卧床休息、过伸牵引、过伸垫枕、功能锻炼等。非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安全可靠,操作简便,且费用低,创伤小,易被广大患者接受,但需要严格掌握非手术治疗的适应证及禁忌证。而大量临床经验证实:几种保守方法的综合运用,效果往往比单纯某一方法要好,因此临床上往往是多种治疗方式结合使用,如手法整复、腰背部垫枕、牵引复位、外固定器械等。
但是,目前手法整复、腰背部垫枕、牵引复位、外固定器械等具体运用尺度不明,缺乏具体量化标准;评定复位效果优劣标准亦不尽相同,有的根据影像学检查结果确定,有根据临床畸形消失为原则,也有根据复位时手下感觉来确定等等,难以客观衡量。因此,非手术治疗规范化,标准化等有待于进一步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操作简便、安全性高、复位高度容易控制、病人痛苦小的腰椎复位气垫。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腰椎复位气垫,包括充气泵和主气囊,该主气囊由顶面、底面及围设于顶面和底面间的侧面组成,顶面、底面和侧面组成一个封闭的囊室,顶面处隆起有与腰椎形状相适配的弓形部;主气囊的两侧部分别安装一侧气囊,该侧气囊的高度高于主气囊的高度;充气泵通过管路分别与主气囊和侧气囊连通。
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当病人躺在主气囊上后,主气囊支撑病人的胸腰椎,通过主气囊的顶推力使脊柱过伸来达到复位目的。通过充气泵的控制,可实现主气囊的缓速充气,充气后,主气囊顶面位置有个隆起的弓形部,该弓形部与脊柱生理曲度相吻合,通过主气囊的顶推力使脊柱过伸来达到复位目的。弓形部的高度可根据所充气体的多少进行调节,而充气速度也可根据开关控制进行调节,相对传统方式具有安全可靠,均载舒适,造价低廉,远期疗效佳等特点。另外,侧气囊的高度高于主气囊,当病人躺于主气囊上时,两侧气囊在病人腰侧形成屏障,防止病人摇晃或主气囊变形导致的翻滚,最大限度提高使用的安全性,而且使治疗过程舒适更好,病人痛苦更小。侧气囊和主气囊间通过可拆卸的连接件固定在一起,这样方便主气囊和侧气囊的装拆和搬运,对于体型不同的病人而言,可根据体型需要更换不同型号的主气囊和侧气囊,这样可以充分适应不同体型的病人,提高病人康复过程中的舒适性。主气囊只能用来支撑腰椎部位,弓形部和腰椎形状相适配,而无法用来支撑颈椎或胸椎。同时,在腰椎的支撑过程中,需要逐级抬升主气囊的高度,不可操之过急,必须和病人情况相结合。
为了提高支撑稳定性,顶面位置覆盖有与弓形部形状相对应的弓形板,该弓形板安装于顶面的内表面处。由于弓形板的硬度较高,而为了提高病人躺上去的舒适性,所以弓形板安装于顶面的内表面处。
由于病人躺上去需要较长时间的静止,则病人的手很难有位置进行搭放,如果另外设置或放置搭放手的部件,不仅增加成本,而且让整体结构变得厚重累赘。所以侧气囊的上表面包括有手掌搭放面、及逐步上升且延伸至手搭放面的手臂搭放面,不仅不影响成本,而且让整体结构更加紧凑。
腰椎复位气垫还包括有:用于测量顶面和底面间距离的测距传感器,安装于囊室内,并根据测量结果产生相应的距离信号;控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距离信号,并产生相应的距离显示信号;显示屏,用于接收所述距离显示信号并显示;测距传感器、控制单元和显示屏均通过线路连接。通过测距传感器实时感应主气囊顶面和底面间的距离,也即主气囊充气后的高度。根据治疗进程的不同,主气囊高度可通过充气的多少进行调节,而且高度的控制精度高,保证病人始终躺在最佳高度,不仅有利于病人的康复,而且提高治疗的舒适性和效果。显示屏能实时显示主气囊的高度,观察方便,操作人性化。
腰椎复位气垫还包括有:用于检测囊室内气压的气压传感器,安装于囊室内,并根据检测结果产生相应的气压信号;控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气压信号,并产生相应的气压显示信号;显示屏用于接收来所述气压显示信号并显示;气压传感器、控制单元和显示屏均通过线路连接。通过气压传感器能实时显示主气囊内的气压情况,使主气囊内压力处于可控的安全环境下。
主气囊和侧气囊间通过可拆卸的连接件固定,这样方便主气囊和侧气囊的装拆和搬运,对于体型不同的病人而言,可根据体型需要更换不同型号的主气囊和侧气囊,这样可以充分适应不同体型的病人,提高病人康复过程中的舒适性。
主气囊和侧气囊采用橡胶材料、PVC材料或PU材料制成。治疗过程中,主气囊的高度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阶段性调整,且由于主气囊具有一定挠性,没充满气的状态下,主气囊处于可变形形态,病人躺上去后会晃动。当对主气囊进行充气后,主气囊的高度逐步抬升,而抬升过程中,主气囊两侧受限于导轨座和导槽座间的导轨配合。由于病人并不躺于侧气囊上,故工作时的侧气囊相对主气囊来说更加稳定,因此,侧气囊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支撑作用,所以主气囊的稳定性就需要靠侧气囊来辅助支撑。如果主气囊和侧气囊间固定连接,则主气囊高度的升降势必带动侧气囊的变形,从而影响侧气囊对主气囊的支撑作用。因此,连接件包括带有导槽的导槽座、及带有与导槽相适配导轨的导轨座;导槽或导轨的工作方向与主气囊底面相垂直设置;导槽座安装于侧气囊的周壁上,导轨座安装于主气囊的周壁上;导槽长度方向两端开设有供导轨脱出的开口。主气囊高度变化过程中,主气囊和侧气囊间处于相对滑动,故不会影响侧气囊的稳定性,也就保证了对主气囊支撑的稳定性,两者相辅相成,提高病人的舒适性。其中,导槽或导轨的工作方向指的是导轨在导槽内滑动时的运动方向。
为了保证主气囊在充气量不足的时候仍能最大限度保持支撑稳定性,因此,主气囊侧面设有若干环绕主气囊周向、且两端封闭相接的折痕线,各折痕线所在平面均与主气囊底面相平行,相邻折痕线的间距为1~10mm。医务人员可以将主气囊侧面沿着折痕线进行折叠,从而使主气囊侧面在折痕线位置呈现规则的收拢,最大限度防止主气囊的不规则变形。其中,主气囊可以从最靠近底面的折痕线开始折,根据高度需要依次往上,从而使折痕线尽量集中。此外,为了进一步提高稳定性,还可以配备夹子,这夹子用于夹紧侧面折叠部分,从而保证主气囊上已经折叠的部分不会因为病人挪动而变形散开。
由于主气囊材料特性的原因,其自身存在一定的不稳定性,就算有折痕线辅助折叠,但是还会存在不易操作,折叠部分稳定性不佳的情况存在,因此,侧面上相邻折痕线间的部分为折叠环,该折叠环处贴设有与折叠环形状大小相一致的支撑片;同一支撑片由若干片单元拼接组成;相邻支撑片间设有比折痕线略宽的过渡间隙。通过支撑片对折叠环进行支撑,从而降低侧面沿折痕线折叠的难度,还提高折叠后折叠部分的稳定性。其中,支撑片由若干片单元组成,这样可以保证侧面沿折痕线进行折叠操作时,支撑片能顺利进行折叠。
为了进一步防止病人翻滚,所以其中一侧气囊顶部固定有公粘带,另一侧气囊顶部固定有与公粘带相配合的母粘带。通过公粘带和母粘带的配合,实现两侧气囊顶部的封闭,从而紧紧捆住病人,避免意外翻滚的发生。
另外,主气囊底部和侧气囊底部均设有硬质支撑板,这样有助于提高主气囊和侧气囊工作时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主气囊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路流程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主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主气囊、侧气囊和连接件的装配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主气囊、侧气囊和连接件装配后的俯视图。
图8为图2的A部放大图。
图9为图8中沿折痕线折叠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5所示,本实施例包括充气泵(未画出)、主气囊1和位于主气囊1两侧的侧气囊2,主气囊1由顶面11、底面12及围设于顶面11和底面12间的侧面13组成,顶面11、底面12和侧面13组成一个封闭的囊室,顶面11处隆起有与腰椎形状相适配的弓形部111;主气囊1的两侧部分别安装一侧气囊2,该侧气囊2的高度高于主气囊1的高度;充气泵通过管路分别与主气囊1和侧气囊2连通。为了提高支撑稳定性,顶面11位置覆盖有与弓形部111形状相对应的弓形板7,该弓形板7安装于顶面11的内表面处。其中,由于弓形板7的硬度较高,而为了提高病人躺上去的舒适性,所以弓形板7安装于顶面11的内表面处。侧气囊2的上表面包括有手掌搭放面21、及逐步上升且延伸至手掌搭放面21的手臂搭放面22,病人在治疗过程中可将手掌放于手掌搭放面21,手臂放于手臂搭放面22,手掌搭放面21和手臂搭放面22通过弧面过渡。
本实施例中,在囊室内安装有红外测距传感器3,红外测距传感器3安装于底面12上,且红外测距传感器3的红外发送端和接收端均朝向顶面11设置,红外测距传感器3用于测量底面12到顶面11的距离,并根据测量结果产生相应的距离信号。主气囊1外还设有与红外测距传感器3电连接的单片机5、及与单片机5电连接的显示屏6,该单片机5用于接收距离信号,并产生相应的距离显示信号;显示屏6用于接收距离显示信号并进行显示,保证医务人员能实时监测主气囊1高度,提高治疗精度和效果。其中,在囊室内还安装有用于检测囊室内气压的气压传感器4,该气压传感器4根据检测结果产生相应的气压信号,单片机5用于接收气压信号,并产生相应的气压显示信号,显示屏6用于接收来气压显示信号并显示。在主气囊1上还设有安全阀(未画出)和带有阀体(未画出)的出气口22,主气囊1的进气口21处设有单向阀(未画出)。另外,单片机5还可以与充气泵电连接,根据预先设定的程序控制充气泵的工作功率和时间,从而启动自动控制的功能。红外测距传感器3还可以采用激光测距传感器、超声波测距传感器或雷达测距传感器。
如图6、7所示,本实施例中,主气囊1和侧气囊2间通过可拆卸的连接件固定,这样方便主气囊1和侧气囊2的装拆和搬运,对于体型不同的病人而言,可根据体型需要更换不同型号的主气囊1和侧气囊2,这样可以充分适应不同体型的病人,提高病人康复过程中的舒适性。主气囊1和侧气囊2采用橡胶材料。治疗过程中,主气囊1的高度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阶段性调整,且由于主气囊1材质为具有挠性,没充满气的状态下,主气囊1处于可变形形态,病人躺上去后会晃动。由于病人并不直接躺于侧气囊2上,故治疗过程中的侧气囊2相对主气囊1来说更加稳定,因此,侧气囊2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支撑作用,所以主气囊1的稳定性就需要靠侧气囊2来辅助支撑。如果主气囊1和侧气囊2间固定连接,则主气囊1高度的升降势必带动侧气囊2的变形,从而影响侧气囊2对主气囊1的支撑作用。因此,连接件包括带有导槽811的导槽座81、及带有与导槽811相适配导轨821的导轨座82;导槽811或导轨821的工作方向与主气囊1底面相垂直设置;导槽座81安装于侧气囊2的周壁上,导轨座82安装于主气囊1的周壁上;导槽811长度方向两端开设有供导轨821放入或脱出的开口。位于导槽811内的导轨821端部设有限位块822,而在导槽811的槽口处设有限制限位块822从槽口处脱出的限位边812,这样就可以放在主气囊1和侧气囊2间从侧部分离开来。当对主气囊1进行充气后,主气囊1的高度逐步抬升,而抬升过程中,主气囊1两侧受限于导轨座82和导槽座81间的导轨821配合。主气囊1高度变化过程中,主气囊1和侧气囊2间处于相对滑动,故不会影响侧气囊2的稳定性,也就保证了对主气囊1支撑的稳定性,两者相辅相成,提高病人的舒适性。其中,导槽811或导轨821的工作方向指的是导轨821在导槽811内滑动时的运动方向。另外,可拆卸的连接件还可以采用其他公知的可拆卸部件,比如粘扣、纽扣等形式。
如图8、9所示,本实施例中主气囊1的邵氏硬度为60度,一般可采用邵氏硬度为40~75度范围内的橡胶。为了保证主气囊1在充气量不足的时候仍能最大限度保持支撑稳定性,因此,主气囊1侧面设有若干环绕主气囊1周向、且两端封闭相接的折痕线131,各折痕线131所在平面均与主气囊1底面相平行,相邻折痕线131的间距为3mm。医务人员可以将主气囊1侧面沿着折痕线131进行折叠,从而使主气囊1侧面在折痕线131位置呈现规则的收拢,最大限度防止主气囊1的不规则变形。其中,主气囊1可以从最靠近底面12的折痕线131开始折,根据高度需要依次往上,从而使折痕线131尽量集中。此外,为了进一步提高稳定性,还可以配备夹子,这夹子用于夹紧侧面13已经折叠收拢的部分,从而保证主气囊1上已经折叠的部分不会因为病人挪动而变形散开。相邻折痕线131的间距范围可在1~10mm之间选择。
由于主气囊1材料特性的原因,故其自身存在一定的不稳定性,就算有折痕线131辅助折叠,但是还会存在不易操作,折叠部分稳定性不佳的情况存在。因此,侧面上相邻折痕线131间的部分为折叠环132,该折叠环132处贴设有与折叠环132形状大小相一致的支撑片133;同一支撑片133由若干片单元拼接组成;相邻支撑片133间设有比折痕线131略宽的过渡间隙134。通过支撑片133对折叠环132进行支撑,从而降低侧面13沿折痕线131折叠的难度,还提高折叠后折叠部分的稳定性。其中,支撑片133由若干片单元组成,这样可以保证侧面13沿折痕线131进行折叠操作时,支撑片133能顺利进行折叠。为了进一步防止病人翻滚,所以其中一侧气囊2顶部固定有公粘带31,另一侧气囊2顶部固定有与公粘带31相配合的母粘带32。通过公粘带31和母粘带32的配合,实现两侧气囊2顶部的封闭,从而紧紧捆住病人,避免意外翻滚的发生。
实用新型中,当病人躺在主气囊1上后,主气囊1支撑病人的胸椎,通过主气囊1的顶推力使脊柱过伸来达到复位目的。通过充气泵的控制,可实现主气囊1的缓速充气,充气后,主气囊1顶面11位置有个隆起的弓形部111,该弓形部111与脊柱生理曲度相吻合,通过主气囊1的顶推力使脊柱过伸来达到复位目的。弓形部111的高度可根据所充气体的多少进行调节,而充气速度也可根据开关控制进行调节,相对传统方式具有安全可靠,均载舒适,造价低廉,远期疗效佳等特点。另外,侧气囊2的高度高于主气囊1,当病人躺于主气囊1上时,两侧气囊2在病人腰侧形成屏障,防止病人摇晃或主气囊1变形导致的翻滚,最大限度提高使用的安全性,而且使治疗过程舒适更好,病人痛苦更小。侧气囊2和主气囊1间通过可拆卸的连接件固定在一起,这样方便主气囊1和侧气囊2的装拆和搬运,对于体型不同的病人而言,可根据体型需要更换不同型号的主气囊1和侧气囊2,这样可以充分适应不同体型的病人,提高病人康复过程中的舒适性。

Claims (10)

1.一种腰椎复位气垫,包括充气泵和主气囊,其特征是:该主气囊由顶面、底面及围设于顶面和底面间的侧面组成,顶面、底面和侧面组成一个封闭的囊室,顶面处隆起有与腰椎形状相适配的弓形部;主气囊的两侧部分别安装一侧气囊,该侧气囊的高度高于主气囊的高度;充气泵通过管路分别与主气囊和侧气囊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腰椎复位气垫,其特征是:所述顶面位置覆盖有与弓形部形状相对应的弓形板,该弓形板安装于顶面的内表面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腰椎复位气垫,其特征是:所述侧气囊的上表面包括有手掌搭放面、及逐步上升且延伸至手搭放面的手臂搭放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腰椎复位气垫,其特征是,所述腰椎复位气垫还包括有:
用于测量顶面和底面间距离的测距传感器,安装于囊室内,并根据测量结果产生相应的距离信号;
控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距离信号,并产生相应的距离显示信号;
显示屏,用于接收所述距离显示信号并显示;
测距传感器、控制单元和显示屏均通过线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腰椎复位气垫,其特征是,所述腰椎复位气垫还包括有:
用于检测囊室内气压的气压传感器,安装于囊室内,并根据检测结果产生相应的气压信号;
控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气压信号,并产生相应的气压显示信号;
显示屏用于接收来所述气压显示信号并显示;
气压传感器、控制单元和显示屏均通过线路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腰椎复位气垫,其特征是:所述主气囊和侧气囊间通过可拆卸的连接件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腰椎复位气垫,其特征是:所述连接件包括带有导槽的导槽座、及带有与导槽相适配导轨的导轨座;导轨上位于导槽内的端部凸设有限位块,而在导槽的槽口处设有用于限制限位块从槽口处脱出的限位边;导槽或导轨的工作方向与主气囊底面相垂直设置;导槽座安装于侧气囊的周壁上,导轨座安装于主气囊的周壁上;导槽长度方向两端开设有供导轨脱出的开口。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腰椎复位气垫,其特征是:所述主气囊侧面设有若干环绕主气囊周向、且两端封闭相接的折痕线,各折痕线所在平面均与主气囊底面相平行,相邻折痕线的间距为1~10mm。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腰椎复位气垫,其特征是:所述侧面上相邻折痕线间的部分为折叠环,该折叠环处贴设有与折叠环形状大小相一致的支撑片;同一支撑片由若干片单元拼接组成;相邻支撑片间设有比折痕线略宽的过渡间隙。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腰椎复位气垫,其特征是:其中一侧气囊顶部固定有公粘带,另一侧气囊顶部固定有与公粘带相配合的母粘带。
CN201520501290.8U 2015-07-10 2015-07-10 一种腰椎复位气垫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97174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501290.8U CN204971746U (zh) 2015-07-10 2015-07-10 一种腰椎复位气垫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501290.8U CN204971746U (zh) 2015-07-10 2015-07-10 一种腰椎复位气垫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971746U true CN204971746U (zh) 2016-01-20

Family

ID=551061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501290.8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971746U (zh) 2015-07-10 2015-07-10 一种腰椎复位气垫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97174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83499A (zh) * 2015-07-10 2015-10-21 杭州市中医院 一种腰椎复位气垫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83499A (zh) * 2015-07-10 2015-10-21 杭州市中医院 一种腰椎复位气垫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285861U (zh) 动态脊柱侧弯矫形器
CN106859887A (zh) 基于检测呼吸实现睡姿变换的护理床垫
CN103919658B (zh) 卧式多方向旋转角度可调式颈椎牵引机
CN204972108U (zh) 腰椎复位气垫
CN204971746U (zh) 一种腰椎复位气垫
CN106344243A (zh) 一种腰椎牵引床
CN204766070U (zh) 带高度检测功能的腰椎复位气垫
CN211433987U (zh) 一种脊柱牵伸床
CN104983499A (zh) 一种腰椎复位气垫
CN201257037Y (zh) 微电脑牵引治疗仪
CN208611230U (zh) 辅助穿刺固定床
CN205964357U (zh) 组合式充气俯卧枕
CN204744530U (zh) 一种带侧气囊的腰椎复位气垫
CN204839856U (zh) 带侧气囊的腰椎复位气垫
CN210750079U (zh) 一种便携型颈肩背垫
CN209019101U (zh) 一种可调脊柱外科用支架
CN209694752U (zh) 充气约束颈椎枕
CN202821749U (zh) 便携充气式颈椎生理曲度调节装置
CN221045168U (zh) 一种背部脊柱侧弯矫正装置
CN219516915U (zh) 一种麻醉复苏支撑枕
CN201098250Y (zh) 一种健腰器
CN110432880A (zh) 一次性使用血压计袖带套
CN205548873U (zh) 病人护理用枕头
CN219049037U (zh) 一种改良颈椎土法牵引的装置
CN217066372U (zh) 腰椎姿势监测预警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120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80206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