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971653U - 一种被动自锁托槽 - Google Patents

一种被动自锁托槽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971653U
CN204971653U CN201520501059.9U CN201520501059U CN204971653U CN 204971653 U CN204971653 U CN 204971653U CN 201520501059 U CN201520501059 U CN 201520501059U CN 204971653 U CN204971653 U CN 20497165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cking plate
locking
elastic component
groove
chu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501059.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倪其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XINGCHEN 3B DENTAL INSTRUMENTAL AND MATE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XINGCHEN 3B DENTAL INSTRUMENTAL AND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XINGCHEN 3B DENTAL INSTRUMENTAL AND MATE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XINGCHEN 3B DENTAL INSTRUMENTAL AND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501059.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97165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97165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97165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ntal Tools And Instruments Or Auxiliary Dent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被动自锁托槽,包括托槽体,托槽体中部向下凹陷形成弓丝槽,所述弓丝槽上方设有与托槽体滑移配合的锁片,所述托槽体及锁片的其中一个设有至少一个锁止位,所述托槽体及锁片的其中一个设有将锁片固定于该锁止位的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位于托槽体及锁片的其中一个上的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具有可被该锁止位接收的凸起,当所述锁片处于锁止状态时,所述弹性件上的凸起被锁止位接收,所述当所述锁片处于打开状态时,所述弹性件上的凸起的端部与托槽体及锁片的其中一个紧密抵触,并迫使所述弹性件收缩并蓄能。本实用新型具有方便弓丝安装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被动自锁托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牙科正畸器械,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被动自锁托槽。
背景技术
正畸治疗是牙科领域的一门专业化程度较高的分支学科,主要是针对牙齿、颌骨、面部畸形进行矫治,通过在口腔内部安装固定正畸矫治器来逐渐恢复患者的正常咬合功能。托槽是正畸矫治器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粘接于前牙、尖牙、前磨牙上,正畸治疗通过将矫治弓丝安装在托槽的槽沟内,引导错位的牙齿移动到理想的位置。
普通托槽需要医生在每次复诊换弓丝时,重新结扎,会花费大量时间,同时由于弓丝与托槽体结扎在一起,使得弓丝与托槽之间的摩擦力大,导致矫治力增加,需要更大的支抗,同时也减慢了牙齿的移动速度。
自锁正畸托槽是指在正畸治疗中,用一种专用的黏结剂固定在牙齿表面的一种金属或陶瓷等材料制成的装置,用于容纳和固定正畸钢丝,传递矫治力到牙齿,从而达到牙齿矫正的目的。
使用自锁托槽可以节省每次复诊换弓丝的时间,同时,弓丝在托槽内自由滑动,摩擦力小,矫治力小,病人无明显疼痛感,提高牙齿的移动速度,缩短了整个治疗周期。
自锁托槽上的锁片在打开状态时,会因为重力而自由滑动,造成锁片不能完全打开,影响弓丝的正常安装。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被动自锁托槽,具有方便弓丝安装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被动自锁托槽,包括托槽体,托槽体中部向下凹陷形成弓丝槽,所述弓丝槽上方设有与托槽体滑移配合的锁片,所述托槽体及锁片的其中一个设有至少一个锁止位,所述托槽体及锁片的其中一个设有将锁片固定于该锁止位的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位于托槽体及锁片的其中一个上的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具有可被该锁止位接收的凸起,当所述锁片处于锁止状态时,所述弹性件上的凸起被锁止位接收,所述当所述锁片处于打开状态时,所述弹性件上的凸起的端部与托槽体及锁片的其中一个紧密抵触,并迫使所述弹性件收缩并蓄能。
进一步的,所述托槽体及锁片的其中一个上还设有至少一个防脱位,所述托槽体、锁片及弹性件的其中一个上还设有用于将锁片在托槽体上的滑移范围限定在防脱位与锁止位之间的防脱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托槽体上设有供锁片滑移的滑槽,所述滑槽两侧设有槽轨,所述锁片两侧设有与槽轨滑移配合的滑条,所述弹性件嵌设于锁片或滑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锁止位为设置于槽轨侧壁上的通孔,所述弹性件嵌设于锁片的底部,当所述锁片处于锁止状态时,所述弹性件上的凸起伸入通孔内,当所述锁片处于打开状态时,所述弹性件上的凸起与槽轨的侧壁紧密抵触。
进一步的,所述滑槽及锁片的其中一个上设有一凹槽,所述防脱位为所述凹槽的朝向弓丝槽的侧壁,所述防脱机构包括位于所述滑槽、锁片及弹性件的其中一个上的凸台,所述凸台具有一个与防脱位朝向相反的侧壁以及一个朝向弓丝槽的倾斜面,当锁片在锁止位与防脱位之间滑移时,所述凸台位于凹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凹槽设置于滑槽的底壁上,所述凸台嵌设于锁片底部并与弹性件一体设连接,当锁片在锁止位与防脱位之间滑移时,所述凸台远离弹性件的一端凸出于锁片的底部进入到凹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弓丝槽的两侧设有结扎翼,所述滑槽设置在其中一个结扎翼上,另一个结扎翼在其朝向弓丝槽的侧壁上设置有凹肩,所述锁片在锁止状态时,与凹肩的台面紧密贴合。
进一步的,所述凹肩远离弓丝槽的一侧还设有操作槽,所述操作槽与凹肩连通。
进一步的,还包括牵引钩,所述牵引钩设置在与滑槽同一侧的结扎翼上。
进一步的,还包括牵引钩,所述牵引钩设置在与滑槽相对的结扎翼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锁片可通过弹性件上的凸起与锁止位的配合,达到锁止状态,当锁处处于打开状态时,弹性件上的凸起与托槽体或锁片紧密抵触,并使弹性件收缩并蓄能,此时,弹性件的反弹力使得凸起与托槽体或锁片之间的摩擦力非常大,从而能够让锁片处于任意位置,从而避免锁片受重力的影响而自由滑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锁片处于锁止状态时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锁片处于打开状态时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锁片与托槽体分离时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弹性件与锁片分离时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自锁托槽的剖视图;
图6为图5中A部的放大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凸台与弹性件一体设置时的示意图;
图8至图10分别示出了三种形态的弹性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至图12为本实用新型中牵引钩另一种安装位置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托槽体,11、弓丝槽,12、结扎翼,13、结扎翼,14、滑槽,141、槽轨,142、通孔,143、凹槽,15、凹肩,16、操作槽,2、锁片,21、滑条,22、容置槽,3、凸台,31、侧壁,32、倾斜面,4、弹性件,41、凸起,42、支点,43、端点,44、变形部,45、杆体,5、牵引钩,6、弓丝。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和图2,一种被动自锁托槽,包括托槽体1,托槽体1中部向下凹陷形成弓丝槽11,弓丝槽11上方设有与托槽体1滑移配合的锁片2,在本实施例中,托槽体1上设有供锁片2滑移的滑槽14,滑槽14两侧设有槽轨141,锁片2两侧设有与槽轨141滑移配合的滑条21,锁处片通过滑条21与槽轨141的配合可在滑槽14内滑动,托槽体1及锁片2的其中一个设有至少一个锁止位,托槽体1及锁片2的其中一个设有将锁片2固定于该锁止位的固定机构,固定机构包括位于托槽体1及锁片2的其中一个上的弹性件4,弹性件4具有可被该锁止位接收的凸起41,当锁片2处于锁止状态时(图1),弹性件4上的凸起41被锁止位接收,当锁片2处于打开状态时(图2),弹性件4上的凸起41的端部与托槽体1及锁片2的其中一个始终保持紧密抵触,并迫使弹性件4收缩并蓄能,从而使得凸起41与托槽体1或锁片2的摩擦力非常大,能够让锁片2保持在任意位置,防止锁自在重力的作用下自由滑动。
在本实施例中,锁止位为设置于槽轨141侧壁31上的通孔142,弹性件4嵌设于锁片2的底部,此处可以参照图3,当锁片2处于锁止状态时,弹性件4上的凸起41伸入通孔142内,当锁片2处于打开状态时,弹性件4上的凸起41与槽轨141的侧壁31紧密抵触。图4示出了一种弹性件4的结构图,该种弹性件4整体为“几”字形,相应的在锁片2的底部设有与该弹性件4相适配的容置槽22,容置槽22的尺寸应当稍微大于弹性件4,以使弹性件4具有一定的形变空间。该弹性件4的两端均设有凸起41,当锁片2在滑槽14内滑移时,其两端的凸起41与槽轨141的侧壁31抵触,使得弹性件4因受到挤压而收缩,从而蓄能。另外,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弹性件4,与锁片2分体设置,即嵌设于锁片2的底部,因而对锁片2的结构强度影响极低,也能够保证锁片2自身对弓丝槽11的覆盖面积,从而能够防止食物残渣从弓丝槽11上方直接进入到弓丝槽11内,保证了口腔的卫生。
参照图3,为了防止锁片2整个滑出滑槽14,在托槽体1及锁片2的其中一个上还设有至少一个防脱位,托槽体1、锁片2及弹性件4的其中一个上还设有用于将锁片2在托槽体1上的滑移范围限定在防脱位与锁止位之间的防脱机构。滑槽14及锁片2的其中一个上设有一凹槽143,图3中,凹槽143设置在滑槽14的底壁上,防脱位为凹槽143的朝向弓丝槽11的侧壁31,防脱机构包括位于滑槽14、锁片2及弹性件4的其中一个上的凸台3,为了能够与防脱位配合,该凸台3具有一个与防脱位朝向相反的侧壁31以及一个朝向弓丝槽11的倾斜面32,当锁片2在锁止位与防脱位之间滑移时,凸台3位于凹槽143内。以图4为例,将凸台3设置在锁片2的底部,该凸台3具有该与防脱位朝向相反的侧壁31以及一个朝向弓丝槽11的倾斜面32,因此,锁片2通过凸台3与凹槽143的该侧壁31所述具有的抵接关系,被保持在防脱位与锁止位之间。在安装锁片2时,由于凸台3的存在,需要用较大的力将锁片2强行挤入到滑槽14内,但是凸台3上的倾斜面32,是与锁片2的安装方向相同的,同时凸台3实质上具有一定的弹性,因此,该倾斜面32有助于锁片2的安装。在以上方案中,由于凸台3相当于是内嵌于凹槽143内部的,因而在实际的生产制造中,可以将结扎翼做的很薄,从而能够避免患者的上、下排牙齿在咬合的过程中,上排牙齿与下排牙齿上的托槽(包括锁片2在内)接触,将下排牙齿上的托槽咬坏,进而能够减少更换整个自锁托槽的次数。
另外,由于凸台3朝向弓丝槽11的一侧设置了上述的倾斜面32,因此,在实际的制造中,可以将凸台3的位置尽量靠近弓丝槽11,如图5和图6,所示,凸台3的倾斜面32有一部分已经超出了凹槽143的范围,处于弓丝槽11的正上方,由于弓丝6的形状大体为方形(因而又叫方丝),那么弓丝6的顶部边缘即能够与凸台3的斜面抵触,也就是说,在锁片2处于锁止状态时,通过适当调整凸台3的位置,就能够让凸台3的倾斜面32能够与弓丝6的一个侧边紧密抵触,从而将弓丝6从另一个角度牢牢的压在弓丝槽11内,防止弓丝6滑动。
图7示出了凸台3的另一种位置结构,该凸台3嵌与弹性件4一体设连接,当锁片2在锁止位与防脱位之间滑移时,凸台3远离弹性件4的一端凸出于锁片2的底部进入到凹槽143内。从图7中可以看到,该凸台3与弹性件4呈一定的角度设置,且向容置槽22的上方倾斜,从而凸出于锁片2的底部,那么该凸台3就具有一个与防脱位朝向相反的侧壁31以及一个朝向弓丝槽11的倾斜面32。
图8示出了另外一种弹性件4的结构图,该弹性件4为”Y”形,且设为两个,呈左、右设置,凸台3设置在两个弹性件4的中间,其两个支点42与容置槽22的侧壁31抵触,方便弹性件4的变形。
图9示出了另外一种弹性件4的结构图,该弹性件4为“V”形,且设为两个,相应的锁片2底部设置一个菱形的容置槽22,使得锁片2的底部形成一个菱形的中间块,在自然状态下,该”V”形的弹性件4的内角角度小于该中间块锐角处的角度,那么该”V”形的弹性件4放置于菱形的容置槽22内时,该”V”形的弹性件4的两个端点43能够与中间块的侧壁31抵触,并使该”V”形的弹性件4扩张。那么当该”V”形的弹性件4的夹角处与槽轨141的侧壁31抵触时,使其本身向容置槽22内部回缩,从而让其能够进一步的扩张而蓄能。
图10示出了另外一种弹性件4的结构图,该弹性件4包括一左一右两个杆体45以及位于两个杆体45中间,并将两个杆体45连接的变形体44,该变形体44为折线形,当两个杆体45相互背离的端部与槽轨141的侧壁31抵触时,使得变形体44收缩而蓄能。
以下,参照图3,以说明对本实施例实施进一步的优化:
首先,弓丝槽11的两侧设有结扎翼(12、13),其中,与滑槽14相对的一个结扎翼13朝向弓丝槽11的侧壁31上设置有凹肩15,锁片2在锁止状态时,与凹肩15的台面紧密贴合。设置凹肩15的好处是,在锁片2处于锁止状态时,锁片2能够贴合在凹肩15的台面上,得到一定的支撑,能够防止锁片2的端部因受到较大压力而变形;另外,虽然锁片2在锁止状态时,能够与未设有滑槽14的结扎翼13紧密抵触,但是在托槽使用时间较长以后,锁片2与该未设有滑槽14的结扎翼13之间可能会出现一定的缝隙,使得较小的食物残渣会进入到丝槽内,那么通过设置该凹肩15,就能够使得锁片2的下表面能够与凹刻肩的台面紧密贴合,即使锁片2的侧壁31与该未设有滑槽14的结扎翼13之间存在缝隙,食物残渣也不会直接进入到弓丝槽11内。
另外,凹肩15远离弓丝槽11的一侧还设有操作槽16,操作槽16与凹肩15连通。该操作槽16的设置,能够方便复诊时,工具能够伸入到操作槽16内,将锁片2向打开方向推动。
参照图1至图3以及图11至图12,可以看到,托槽体1上还设有牵引钩5,该牵引钩5用于固定橡皮筋,并且在使用中,牵引钩5必须要朝向牙龈。如图1至图3所示的托槽,将牵引钩5设置在了与滑槽14相对的结扎翼13上,使得锁片2的打开方向为颌向开;图11至图12所示的托槽,将牵引钩5设置在了与滑槽14同一侧的结扎翼12上,使得锁片2的打开方向为龈向开。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被动自锁托槽,包括托槽体,托槽体中部向下凹陷形成弓丝槽,所述弓丝槽上方设有与托槽体滑移配合的锁片,所述托槽体及锁片的其中一个设有至少一个锁止位,所述托槽体及锁片的其中一个设有将锁片固定于该锁止位的固定机构,其特征是,所述固定机构包括位于托槽体及锁片的其中一个上的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具有可被该锁止位接收的凸起,当所述锁片处于锁止状态时,所述弹性件上的凸起被锁止位接收,所述当所述锁片处于打开状态时,所述弹性件上的凸起的端部与托槽体及锁片的其中一个紧密抵触,并迫使所述弹性件收缩并蓄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被动自锁托槽,其特征是,所述托槽体及锁片的其中一个上还设有至少一个防脱位,所述托槽体、锁片及弹性件的其中一个上还设有用于将锁片在托槽体上的滑移范围限定在防脱位与锁止位之间的防脱机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被动自锁托槽,其特征是,所述托槽体上设有供锁片滑移的滑槽,所述滑槽两侧设有槽轨,所述锁片两侧设有与槽轨滑移配合的滑条,所述弹性件嵌设于锁片或滑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被动自锁托槽,其特征是,所述锁止位为设置于槽轨侧壁上的通孔,所述弹性件嵌设于锁片的底部,当所述锁片处于锁止状态时,所述弹性件上的凸起伸入通孔内,当所述锁片处于打开状态时,所述弹性件上的凸起与槽轨的侧壁紧密抵触。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被动自锁托槽,其特征是,所述滑槽及锁片的其中一个上设有一凹槽,所述防脱位为所述凹槽的朝向弓丝槽的侧壁,所述防脱机构包括位于所述滑槽、锁片及弹性件的其中一个上的凸台,所述凸台具有一个与防脱位朝向相反的侧壁以及一个朝向弓丝槽的倾斜面,当锁片在锁止位与防脱位之间滑移时,所述凸台位于凹槽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被动自锁托槽,其特征是,所述凹槽设置于滑槽的底壁上,所述凸台嵌设于锁片底部并与弹性件一体设连接,当锁片在锁止位与防脱位之间滑移时,所述凸台远离弹性件的一端凸出于锁片的底部进入到凹槽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被动自锁托槽,其特征是,所述弓丝槽的两侧设有结扎翼,所述滑槽设置在其中一个结扎翼上,另一个结扎翼在其朝向弓丝槽的侧壁上设置有凹肩,所述锁片在锁止状态时,与凹肩的台面紧密贴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被动自锁托槽,其特征是,所述凹肩远离弓丝槽的一侧还设有操作槽,所述操作槽与凹肩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被动自锁托槽,其特征是,还包括牵引钩,所述牵引钩设置在与滑槽同一侧的结扎翼上。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被动自锁托槽,其特征是,还包括牵引钩,所述牵引钩设置在与滑槽相对的结扎翼上。
CN201520501059.9U 2015-07-10 2015-07-10 一种被动自锁托槽 Active CN20497165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501059.9U CN204971653U (zh) 2015-07-10 2015-07-10 一种被动自锁托槽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501059.9U CN204971653U (zh) 2015-07-10 2015-07-10 一种被动自锁托槽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971653U true CN204971653U (zh) 2016-01-20

Family

ID=551060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501059.9U Active CN204971653U (zh) 2015-07-10 2015-07-10 一种被动自锁托槽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971653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58114A (zh) * 2015-07-10 2015-10-07 杭州星辰三比齿科器材有限公司 一种被动自锁托槽
WO2017008183A1 (zh) * 2015-07-10 2017-01-19 杭州星辰三比齿科器材有限公司 一种被动自锁托槽
WO2018210299A1 (zh) * 2017-05-19 2018-11-22 吉利 自锁托槽及其开启方法
CN111345911A (zh) * 2020-03-21 2020-06-30 福建新安格口腔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牙齿正畸用被动式自锁托槽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58114A (zh) * 2015-07-10 2015-10-07 杭州星辰三比齿科器材有限公司 一种被动自锁托槽
WO2017008183A1 (zh) * 2015-07-10 2017-01-19 杭州星辰三比齿科器材有限公司 一种被动自锁托槽
CN104958114B (zh) * 2015-07-10 2018-04-27 杭州星辰三比齿科器材有限公司 一种被动自锁托槽
WO2018210299A1 (zh) * 2017-05-19 2018-11-22 吉利 自锁托槽及其开启方法
US11540905B2 (en) 2017-05-19 2023-01-03 Guangzhou Oo Medical Scientific Limited Self-ligating orthodontic bracket and opening method thereof
CN111345911A (zh) * 2020-03-21 2020-06-30 福建新安格口腔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牙齿正畸用被动式自锁托槽
CN111345911B (zh) * 2020-03-21 2022-05-24 福建新安格口腔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牙齿正畸用被动式自锁托槽
CN114886587A (zh) * 2020-03-21 2022-08-12 福建新安格口腔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被动式自锁托槽
CN114886587B (zh) * 2020-03-21 2023-08-25 福建新安格口腔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被动式自锁托槽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958114A (zh) 一种被动自锁托槽
CN204971653U (zh) 一种被动自锁托槽
CN205626154U (zh) 一种被动自锁全陶瓷托槽
CN204814232U (zh) 联合微种植支抗钉推上颌磨牙水平向远中移动矫治器
US10617491B2 (en) Passive self-ligating bracket
CN202113175U (zh) 远中移动上颌磨牙的装置
CN202821674U (zh) 一种具有弓丝自锁功能的个性化舌侧托槽系统
WO2007021468A3 (en) Orthodontic devices and methods
KR20140140579A (ko) 원심 이동 장치의 조립 방법
CN208371934U (zh) 磨牙平移颊面管
CN209074952U (zh) 一种舌侧牙齿矫正器
CN104287850B (zh) 双槽沟牙齿正畸自锁托槽
CN103271773A (zh) 用于牙齿矫正的自锁式正畸托槽
CN204293276U (zh) 一种轻力低摩擦直丝弓矫治器
CN205459135U (zh) 分体式咬合板及分体式差动牙颌整形装置
CN201200485Y (zh) 单管掀盖颊面管
CN204106227U (zh) 一种可有效表达转矩的正畸自锁托槽
CN215535178U (zh) 口腔扫描托槽
CN204468308U (zh) 带状直丝弓托槽
CN210494277U (zh) 多功能粘接式口腔正畸牵引钩
CN201303988Y (zh) 带辅助管道的活动翼托槽
CN204931866U (zh) 改良型ⅲ类错合肌激动器
CN213552500U (zh) 口腔正畸托槽
CN104257430A (zh) 一种可有效表达转矩的正畸自锁托槽
CN202920374U (zh) 磨牙带环舌侧连接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