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966347U - 一种微动开关 - Google Patents

一种微动开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966347U
CN204966347U CN201520502700.0U CN201520502700U CN204966347U CN 204966347 U CN204966347 U CN 204966347U CN 201520502700 U CN201520502700 U CN 201520502700U CN 204966347 U CN204966347 U CN 20496634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n
movable contact
contact flat
housing
connecting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502700.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范瑶飞
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520502700.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96634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96634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966347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ush-Button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施予压力而触发开关的微动开关。一种微动开关,包括壳体、触动开关以及触动压块;触动压块活动铰接在壳体外,触动开关包括:第一插脚、第二插脚、第三插脚、活动触片、弹性复位组件和连杆;第二插脚上端设横向折弯部;活动触片的固定端卡接在第一插脚的上部,活动触片的自由端设于横向折弯部的下方,活动触片上设有一隆起的折弯收缩段;连杆外端铰接在触动压块上,连杆中部铰接在壳体内,连杆内端伸入活动触片下方并连接活动触片;弹性复位组件上端连接在壳体顶侧内壁上,下端固定在活动触片的中部,第三插脚作为备用插脚可连接活动触片的自由端。该微动开关结构新颖且合理,稳定性好,不易出现误触发,并且可以两用。

Description

一种微动开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传感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施予压力而触发开关的微动开关。
背景技术
目前,微动开关在很多领域中均普遍使用,尤其是在很多电器中,其作为既普通灵敏开关的一种又作为一些电器元件中的执行元件均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其灵敏性、稳定性以及安全性均非常重要。
目前,依靠施予较小压力而触发的微动开关具有以下不足:
一、带动微动开关的部件较多时,在装配时各部件之间需要较高的装配公差,导致装配困难且稳定性较差;
二、现有的微动开关在触发件的附件一般都有弹簧来实现开关,弹簧是随压力波动线性伸长或压缩的,不仅在振动时会不稳定,而且还容易疲劳而改变,因此稳定性差,容易发生误触动或接触不良等情况,使用效果差。
三、现有的微动开关大都都是单向微动,缺乏反向两用的功能,通常常关开关使用比较多,因此在一些常开环境中就无法两用,并且开关一次损坏就需要更换,也缺乏应急功能。
四、现有微动感应开关不仅缺少过热保护,自身的安全性不高,而且内部结构复杂,布局过于紧凑,即使设置过热保护电路,也造成其整体结构太过复杂,成本高。
五、外加的过热保护电路通常利用保险丝,一次电流过大就熔断,造成一次破坏就要维修,使用寿命短。
因此现有的微动开关还有待于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本实用新型的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结构新颖且合理的微动开关,该微动开关稳定性好,不易出现误触发,且安全性较高;同时,它还具有备用插脚,利用备用插脚不仅可以提供常开和常关状态的反向使用,还可以将该开关上下翻转后应急使用。
为实现解决上述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微动开关,包括壳体、安装在壳体内的触动开关以及触动压块;所述触动压块活动安装在壳体外侧,并连接触动开关;所述触动开关包括:第一插脚、第二插脚、第三插脚、活动触片和连杆;第一插脚和第二插脚均纵向设置,其上部均位于壳体内,下部伸出壳体下方;第二插脚上端设有指向第一插脚的横向折弯部;活动触片横向设置且位于第一插脚上部和第二插脚上部之间;活动触片的固定端卡接在第一插脚的上部,活动触片的自由端设于横向折弯部的下方;连杆外端铰接在所述触动压块上,连杆中部铰接在所述壳体内,连杆内端伸入活动触片下方并连接活动触片;所述连杆中部铰接处的水平位置高于所述活动触片的水平位置;位于活动触片的自由端下方的壳体上设有螺纹通孔,第三插脚上部螺纹连接在所述螺纹通孔内,第三插脚的上端与所述活动触片的自由端之间留有绝缘间隙或设有一可被穿破的绝缘层;第三插脚中部可折叠,第三插脚下部位于壳体外侧并折叠在所述壳体底部;启用时,打开折叠的第三插脚下部并旋转,第三插脚整体伸直并沿所述螺纹通孔旋转向上后,第三插脚的上端能够穿破的绝缘层与所述活动触片的自由端导电接触。
作为优选,所述触动压块一侧设有两块翼板,两个翼板对称间隔设置;所述翼板的远端内侧设有T形的卡连端,壳体两侧分别设有与所述卡连端铰接的缺槽,触动压块通过其远端的卡连端活动铰接在壳体外侧,并连接触动开关;
作为优选,第三插脚中部可折叠,第三插脚下部位于壳体外侧并可折叠在所述壳体底部。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插脚上部设有可供连杆穿过的活动槽口;所述活动触片固定端设有可供连杆穿过的活动间隙;所述第一插脚上部是呈Y形结构的第一分叉部,活动槽口位于第一分叉部中间;所述活动触片固定端设有呈Y形结构的第二分叉部,活动间隙位于第二分叉部中间。
作为优选,第一插脚上部设有弧形缺槽,所述活动触片固定端的端面呈弧形,并卡入所述弧形缺槽内;活动触片上设有一隆起的折弯收缩段,所述活动触片是热敏记忆金属片。
作为优选,所述活动触片自由端上下两面均设有动触点,横向折弯部底面上设有与所述活动触片自由端上面的动触点配合的静触点;活动触片自由端下面的动触点与第三插脚的上端位置相对应;环形形变膜形变状态而改变的间距大于所述动触点和静触点之间的最大间距。
作为优选,所述环形形变膜由内凹口指向斜上方的弧形凹面围成;所述环形形变膜上设有至少两个平衡通孔,其中至少两个平衡通孔的位置相对称设置。
与现有的微动开关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首先,本实用新型的微动感应开关的部件较少,结构新颖且合理,在装配时配合比较容易,通用性强,又保证稳定性。
其次,本实用新型的微动开关在触发件利用了连杆的杠杆原理,放弃使用弹簧,再利用弹性复位组件保证每次松开后会即使回弹复位,确保断开,降低误触发的可能性,使得触发开关中的开和关状态更加明晰,不再具有弹簧弹性疲劳、振动以及配合不良带来的误触动或接触不良等情况,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微动感应开关结构更加稳定,使用寿命更长。
第三,该微动开关的第三插脚属于备用插脚,平时不使用,必要时,可以将该微动开关的常开或常关状态进行反向切换。此外,还可以在该微动开关损坏时,将该开关上下翻转后应急使用。
最后,本实用新型的微动开关在上述进一步优选方案中,活动触片利用热敏记忆金属,不仅没有增加结构的基础上实现了过载过热保护,提高了微动感应开关自身的安全性,而且,利用热敏记忆金属,即使出现过载,也不是破坏性保护,降温后该微动感应开关可以继续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微动感应开关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微动感应开关断开时且第三插脚未启用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微动感应开关断开时且第三插脚启用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微动感应开关触发闭合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活动触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插脚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弹性复位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弹性复位组件未压缩状态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9: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弹性复位组件压缩状态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壳体1;感应件10;感应线路板100;铰接支柱11;第一插脚2;弧形缺槽21;活动槽口22;分叉板23;第二插脚3;横向折弯部31;静触点32;活动触片4;折弯收缩段41;动触点42;活动间隙44;分叉端子45;触动压块5;翼板51;卡连端52;第三插脚6、第三插脚下部60、第三插脚上部61、绝缘层62、螺纹通孔610、连杆7;上盖8;弹性复位组件9;硬质连接套90;环形形变膜92;平衡通孔920;推压柱部9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举例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此。
实施例:
如图1-9所示的一种微动感应开关,由壳体1、触动开关以及触动压块5组成。壳体1的顶部是上盖8,触动压块5一侧设有两块翼板51,两个翼板51对称间隔设置。
所述翼板51的远端内侧设有T形的卡连端52,与卡连端52相对应的壳体1两侧分别设有与所述卡连端铰接的缺槽13。触动压块5通过其远端的卡连端52活动铰接在壳体1外侧,并连接触动开关。触动压块5随压力作用可上下活动,从而带动触动开关完成开和关的动作。上述触动开关主体安装在壳体1内,上盖8盖在壳体上将触动开关封在壳体内侧,完成组装。
上述触动开关包括:第一插脚2、第二插脚3、第三插脚6、活动触片4、弹性复位组件9和连杆7,第一插脚2和第二插脚3均纵向设置,其上部均位于壳体1内,下部伸出壳体1下方。开关断开时,第一插脚2和第二插脚3之间不连通,开关闭合时,第一插脚2和第二插脚3通过活动触片4电连通。具体地,第一插脚2如图4所示,第一插脚2上部是呈Y形结构的第一分叉部,第一分叉部包括左右一对对称的分叉板23,左分叉板23和右分叉板23之间留有可供连杆7穿过的活动槽口22,即活动槽口22位于第一分叉部中间。第二插脚3上端设有指向第一插脚2的横向折弯部31。上述活动触片4横向设置且位于第一插脚2上部和第二插脚3上部之间,活动触片4的固定端卡接在第一插脚2的上部,活动触片4的自由端设于横向折弯部31的下方。具体地,活动触片4固定端设有呈Y形结构的第二分叉部,第二分叉部也包括左右一对对称的分叉端子45,左右分叉端子45之间也留有可供连杆7穿过的活动间隙44,即活动间隙44位于第二分叉部中间。
第一插脚2的上部即左右分叉板23上均设有弧形缺槽21,活动触片4固定端即左右分叉端子45的端部均呈弧形,且左右分叉端子45分别对应卡入左右分叉板23的弧形缺槽21内。活动触片4自由端上设有动触点42,横向折弯部31底面上设有与动触点42配合的静触点32。
上述连杆7外端铰接在触动压块5上,壳体1内侧设有铰接支柱11,连杆7中部铰接在壳体1内的铰接支柱11,连杆7内端伸入活动触片4下方并与活动触片4接触连接,而连杆7中部铰接处的水平位置高于活动触片4的水平位置,连杆7中部铰接处作为支点,采用杠杆原则,下压触动压块5时,动触点42连接静触点32,开关闭合。
上述弹性复位组件9上端连接在壳体1顶侧内壁上,下端固定在活动触片4的中部。具体地,弹性复位组件9的下部是推压柱部93,上部是一环绕并固定连接在推压柱部93顶部外周壁的环形形变膜92,环形形变膜92顶部边缘抵压在壳体1顶侧内壁上。推压柱部93外周部还固定套设有一硬质连接套90,硬质配合套90采用的材料是易于加工、耐腐蚀和形变的硬塑料,并与推压柱部93采用紧配合方式固定在其上,随其运动而运动,推压柱部93通过硬质连接套90固定连接在活动触片4的中部。环形形变膜92和上述推压柱部93是相同的软质硅胶材料制成,环形形变膜92和推压柱部93是连为一体的,采用这样一体的弹性复位组件9,配上硬质配合套90,虽然制造成本稍高,但耐用性很好。
上述环形形变膜92由内凹口指向斜上方的弧形凹面围成。为了更好地使环形形变膜92弹性形变,使其工作更加稳定,误动作降低,本实用新型的环形形变膜92上设有两个平衡通孔920,这样一来,环形形变膜92和上盖8内壁围成的空间就不是密闭空间,便于平衡环形形变膜92内外空气压力,使得推压柱部93能够更加容易地上升并带动环形形变膜92形变。
若没有平衡通孔920,首先,环形形变膜92形变的难度就加大,而且多少压力值下形变就变得不稳定,这样容易使环形形变膜92接触迟钝或误动作,造成微动感应开关需要更大的力量来触发开关,稳定性不好;同时,若没有平衡通孔920,即使在环形形变膜92每次形变时也容易促使环形形变膜92和上盖8内壁接触处的上边缘被掀开而排出空气,从而致使环形形变膜92形变不规则,多次形变后容易造成其在壳体1上扭曲配合。为了更好地使环形形变膜92形变,平衡通孔920的数量最好如上所述的相对称设置的两个,即两个平衡通孔920的位置分处在推压柱部93两侧的环形形变膜92上。
上述活动触片4是热敏记忆金属片,活动触片4上设有一隆起的折弯收缩段41,该折弯收缩段41平时具有一定的弹性,在触动压块5并未被施予压力的状况下,能够驱使活动触片4的动触点42向下脱离静触点32。活动触片4的材料是热敏记忆金属,并且还具有折弯收缩段41,当第一插脚2和第二插脚3两端的电流过载时,活动触片4很快就过热,此时活动触片4变形,尤其是折弯收缩段41快速收缩,此时,第一插脚2和活动触片4固定端不在卡接接触,甚至活动触片4的动触点42和第二插接的静触点32之间也位置不对应,切断二者的电连通。
使用时,当微动感应开关的壳体1与传感器固定连接,传感器上的触发部件对触动压块5施加向下的压力,触动压块5向下,通过连杆7的杠杆作用,使活动触片4的自由端上扬,弹性复位组件9被压缩,而环形形变膜92如图7所示形变,同时活动触片4的动触点42和静触点32接触,进而连通两端的第一插脚2和第二插脚3,微动感应开关就开启;
常态下的活动触片4通过弹性复位组件9恢复原状,即环形形变膜92伸展至原状,驱使活动触片4下压连杆7下端,使得触动压块5回位保持活动触片4横向平衡,活动触片4与横向折弯部31之间不接触,这样的结构设置,目的在于使得微动感应开关结构简单,反应灵敏、最重要的是使用稳定。当第一插脚2和第二插脚3两端的电压过载时活动触片4产生升温,热敏记忆金属制作的活动触片4折弯收缩段41收缩,并且整体向下弯曲变形,从而使其脱离横向折弯部31断开电路,从而实现微动感应开关对传感器的过流保护。
上述连杆7是绝缘连杆,当然弹性复位组件9整体也都是绝缘的,目的是为了让微动感应开关更加安全稳定,防止短路或过载保护失效。
位于活动触片4的自由端下方的壳体1上设有螺纹通孔610,上述第三插脚上部61设置外螺纹,通过该外螺纹螺纹连接在螺纹通孔610内,第三插脚6的上端与活动触片4的自由端之间留有绝缘间隙或设有一可被穿破的绝缘层62。未启用状态下,第三插脚6的上端不伸入壳体1的安装腔内,即第三插脚6的上端位于绝缘层62下方。第三插脚6的中部就已经伸出壳体1外侧,第三插脚6中部可折叠,第三插脚6下部位于壳体外侧并可折叠在所述壳体1底部,壳体1底部可设置一容纳第三插脚下部60的凹槽。
启用第三插脚时,第三插脚6沿螺纹通孔1旋转向上后,第三插脚6的上端能够穿破绝缘层62,直接与活动触片4的自由端导电接触。本实用新型是将第三插脚6作为备用插脚,必要时,可以将该微动感应开关的常开或常关状态进行反向切换。
以上实施方案是通过举例的方式来说明的,其并不能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不偏离于本实用新型范围的情况下,其主要特征可以用于各种实施方式。

Claims (6)

1.一种微动开关,包括壳体(1)、安装在壳体(1)内的触动开关以及触动压块(5);所述触动压块(5)活动安装在壳体(1)外侧,并连接触动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动开关包括:第一插脚(2)、第二插脚(3)、第三插脚(6)、活动触片(4)和连杆(7);
第一插脚(2)和第二插脚(3)均纵向设置,其上部均位于壳体(1)内,下部伸出壳体(1)下方;
第二插脚(3)上端设有指向第一插脚(2)的横向折弯部(31);
活动触片(4)横向设置且位于第一插脚(2)上部和第二插脚(3)上部之间;
活动触片(4)的固定端卡接在第一插脚(2)的上部,活动触片(4)的自由端设于横向折弯部(31)的下方;
连杆(7)外端铰接在所述触动压块(5)上,连杆(7)中部铰接在所述壳体(1)内,连杆(7)内端伸入活动触片(4)下方并连接活动触片(4);
所述连杆(7)中部铰接处的水平位置高于所述活动触片(4)的水平位置;
位于活动触片(4)的自由端下方的壳体(1)上设有螺纹通孔(610),第三插脚上部(61)螺纹连接在所述螺纹通孔(610)内,第三插脚(6)的上端与所述活动触片(4)的自由端之间留有绝缘间隙或设有一可被穿破的绝缘层(62);第三插脚(6)中部可折叠,第三插脚下部(60)位于壳体外侧并折叠在所述壳体(1)底部;启用时,打开折叠的第三插脚下部(60)并旋转,第三插脚(6)整体伸直并沿所述螺纹通孔(610)旋转向上后,第三插脚(6)的上端能够穿破的绝缘层(62)与所述活动触片(4)的自由端导电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动开关,其特征在于:
所述触动压块(5)一侧设有两块翼板(51),两个翼板(51)对称间隔设置;所述翼板(51)的远端内侧设有T形的卡连端(52),壳体(1)两侧分别设有与所述卡连端铰接的缺槽(13),触动压块(5)通过其远端的卡连端(52)活动铰接在壳体(1)外侧,并连接触动开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动开关,其特征在于:
第三插脚(6)中部可折叠,第三插脚下部(60)位于壳体外侧并可折叠在所述壳体(1)底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动开关,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插脚(2)上部设有可供连杆(7)穿过的活动槽口(22);所述活动触片(4)固定端设有可供连杆(7)穿过的活动间隙(44);所述第一插脚(2)上部是呈Y形结构的第一分叉部,活动槽口(22)位于第一分叉部中间;所述活动触片(4)固定端设有呈Y形结构的第二分叉部,活动间隙(44)位于第二分叉部中间。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微动开关,其特征在于:
第一插脚(2)上部设有弧形缺槽(21),所述活动触片(4)固定端的端面呈弧形,并卡入所述弧形缺槽(21)内;活动触片(4)上设有一隆起的折弯收缩段(41),所述活动触片(4)是热敏记忆金属片。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微动开关,其特征在于:
所述活动触片(4)自由端上下两面均设有动触点(42),横向折弯部(31)底面上设有与所述活动触片(4)自由端上面的动触点(42)配合的静触点(32);活动触片(4)自由端下面的动触点(42)与第三插脚(6)的上端位置相对应;环形形变膜(92)形变状态而改变的间距大于所述动触点(42)和静触点(32)之间的最大间距。
CN201520502700.0U 2015-07-12 2015-07-12 一种微动开关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96634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502700.0U CN204966347U (zh) 2015-07-12 2015-07-12 一种微动开关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502700.0U CN204966347U (zh) 2015-07-12 2015-07-12 一种微动开关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966347U true CN204966347U (zh) 2016-01-13

Family

ID=550613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502700.0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966347U (zh) 2015-07-12 2015-07-12 一种微动开关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96634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47458A (zh) * 2015-07-12 2015-11-11 范瑶飞 一种微动开关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47458A (zh) * 2015-07-12 2015-11-11 范瑶飞 一种微动开关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900432A (zh) 微动感应开关
CN204857527U (zh) 一种微动感应开关
CN204966347U (zh) 一种微动开关
CN105047457A (zh) 一种微动感应开关
CN204809060U (zh) 微动感应开关
CN105047458A (zh) 一种微动开关
CN204760256U (zh) 微动开关
CN104952649B (zh) 一种微动开关
CN205140831U (zh) 一种按键及键盘
CN209515561U (zh) 一种温控器
CN103065852A (zh) 一种新型双路强制断开跷板开关
WO2019062039A1 (zh) 一种弹片连接器
CN202977271U (zh) 一种跷板开关
CN201549445U (zh) 一种定时器结构
CN209183452U (zh) 一种真空断路器软连接结构件
CN207676844U (zh) 一种拨动开关
CN207233616U (zh) 一种物联网用控制开关
CN201985300U (zh) 可更换插头的电源适配器
CN103021716A (zh) 一种跷板开关
CN204966365U (zh) 隔离开关的触头装置和隔离开关
CN208127076U (zh) 大电流微动开关
CN208819780U (zh) 一种强制断开机构
CN210982511U (zh) 一种微型电流试验端子
CN209963623U (zh) 一种抽屉式船用万能式断路器
JP7361356B2 (ja) スイッ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113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70412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