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965493U - 一种智能刀具防伤害管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智能刀具防伤害管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965493U
CN204965493U CN201520747831.5U CN201520747831U CN204965493U CN 204965493 U CN204965493 U CN 204965493U CN 201520747831 U CN201520747831 U CN 201520747831U CN 204965493 U CN204965493 U CN 20496549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jury
cutter
intelligent
communication
management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747831.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广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520747831.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96549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96549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96549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刀具防伤害管理系统,包括防伤害智能刀和外部管理设备,防伤害智能刀上设置有通信模块,防伤害智能刀通过通信模块与外部管理设备通讯连接,所述防伤害智能刀为一个或多个,所述外部管理设备是移动终端或云端装置,移动终端或云端装置通过通信模块与防伤害智能刀通讯连接,这种智能刀具防伤害管理系统,通过移动终端或云端装置对防伤害智能刀的使用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并进行统计分析,实现对防伤害智能刀进行管理,预防或避免伤害发生。

Description

一种智能刀具防伤害管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刀具管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刀具防伤害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刀具使用在人们的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然而,刀具由于使用不善或管理不好,经常出现刀具伤人事件,针对此问题,申请人经过深入研究,申请了一种刀的伸装置,申请号为201510562617.7,通过改变电路改变电磁铁的磁极,通过磁极间的吸引或排斥带动刀体伸缩运动,达到刀自动伸缩,在此基础上又申请了一种防伤害的刀,申请号为201510562619.6和201510562680.0,通过生命检测传感器和处理模块可以自动判断生命体距刀刃的距离是否为安全距离,通过驱动控制模块控制刀体伸缩或刀套伸缩防止伤害发生;然而即便如此,还是不能避免刀具被乱用造成伤人伤物的情况发生,如何对刀具进行管理,预防和防止伤害产生是人们对刀具的潜在需求或期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刀具使用不善或管理不好,带来刀具伤人伤物的问题,由此公开了一种智能刀具防伤害管理系统,对防伤害智能刀具进行监控管理,预防或避免伤害发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刀具防伤害管理系统,包括防伤害智能刀和外部管理设备,防伤害智能刀上设置有通信模块,防伤害智能刀通过通信模块与外部管理设备通讯连接,所述防伤害智能刀为一个或多个。
上述外部管理设备是移动终端或云端装置,移动终端或云端装置通过通信模块与防伤害智能刀通讯连接。
上述防伤害智能刀包括:生命检测传感器、处理模块、提示装置、驱动控制模块和刀的伸缩装置,生命检测传感器、驱动控制模块和提示装置分别与处理模块电连接,驱动控制模块与刀的伸缩装置连接,处理模块与通信模块电连接,提示装置是报警器、蜂鸣器、喇叭、LED、LCD或者振动电机。
上述外部管理设备是云端装置,还包括手机移动终端,手机移动终端与云端装置通讯连接。
上述手机移动终端通过通信模块与防伤害智能刀通讯连接。
上述外部管理设备是移动终端,还包括云端服务器,云端服务器与移动终端通讯连接。
上述通讯连接为有线连接或无线连接,无线连接方式为zigbee、蓝牙、wifi、2G、3G、4G、红外通信或者其它射频通信;有线连接方式为USB、串口、并口、以太网或者音频接口和数据线。
上述防伤害智能刀上还设置有身份识别装置,身份识别装置与处理模块电连接,所述身份信息识别装置是指纹识别装置、虹膜识别装置、人脸识别装置或者声音识别装置。
上述防伤害智能刀上还设置有定位装置,定位装置与处理模块电连接,所述定位装置为GPS、AGPS或者网络IP定位系统。
上述防伤害智能刀上还设置有轨迹识别装置,轨迹识别装置与处理模块电连接,所述轨迹识别装置为加速度传感器或者陀螺仪。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外部管理设备对防伤害智能刀的使用情况进行实时监控,统计分析,实现对防伤害智能刀进行管理,预防或避免伤害发生。
2、通过云端装置存储及统计分析防伤害智能刀的使用情况,通过移动终端,可以对防伤害智能刀的使用情况进行查询和统计分析,对防伤害智能刀的使用参数进行修改优化,对防伤害智能刀进行更好地管理,预防或避免伤害发生。
3、使用身份识别装置对防伤害智能刀的使用人员进行身份识别,对防伤害智能刀进行权限管理,避免小孩或他人误用,伤害自己或他人。
4、使用定位装置对刀的位置进行跟踪,如果防伤害智能刀的位置超出了设定的范围,将启动报警装置,同时启动刀的收缩装置,避免伤害发生。
5、使用轨迹识别装置对防伤害智能刀的轨迹进行识别,识别防伤害智能刀是否处于跌落、甩出、无规则胡乱摇晃等状态,进而确定是否启动刀的收缩装置,避免伤害发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原理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原理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原理框图。
图中:1、通信模块;2、云端服务器;3、处理模块;4、生命检测传感器;5、驱动控制模块;6、刀的伸缩装置;7、手机移动终端;8、定位装置;9、身份识别装置;10、轨迹识别装置;11、提示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到图6所示,一种智能刀具防伤害管理系统,包括防伤害智能刀和外部管理设备,防伤害智能刀上设置有通信模块1,防伤害智能刀通过通信模块1与外部管理设备通讯连接,所述防伤害智能刀为一个或多个。
上述外部管理设备是移动终端或云端装置,移动终端或云端装置通过通信模块1与防伤害智能刀通讯连接。
上述防伤害智能刀包括:生命检测传感器4、处理模块3、提示装置11、驱动控制模块5和刀的伸缩装置6,生命检测传感器4、驱动控制模块5和提示装置11分别与处理模块3电连接,驱动控制模块5与刀的伸缩装置6连接,处理模块3与通信模块1电连接,提示装置11是报警器、蜂鸣器、喇叭、LED、LCD或者振动电机。
上述外部管理设备是云端装置,还包括手机移动终端7,手机移动终端7与云端装置通讯连接。
上述手机移动终端7通过通信模块1与防伤害智能刀通讯连接。
上述外部管理设备是移动终端,还包括云端服务器2,云端装置服务器2与移动终端7通讯连接。
上述通讯连接为有线连接或无线连接,无线连接方式为zigbee、蓝牙、wifi、2G、3G、4G、红外通信或者其它射频通信;有线连接方式为USB、串口、并口、以太网或者音频接口和数据线。
上述防伤害智能刀上还设置有身份识别装置9,身份识别装置9与处理模块3电连接,所述身份信息识别装置9是指纹识别装置、虹膜识别装置、人脸识别装置或者声音识别装置。
上述防伤害智能刀上还设置有定位装置8,定位装置8与处理模块3电连接,所述定位装置8为GPS、AGPS或者网络IP定位系统。
上述防伤害智能刀上还设置有轨迹识别装置10,轨迹识别装置10与处理模块3电连接,所述轨迹识别装置10为加速度传感器或者陀螺仪。
实施例一
如图1和图2所示,初次使用时,通过手机移动终端7或云端服务器2对处理模块3进行相关参数设置,相关参数包括:型号、序号、生命体与刀刃之间的安全距离(不能超过系统设定的最小安全距离)、刀所处位置的安全范围、使用人员身份信息的设定,例如指纹、虹膜、声音采集、照片上传等、刀的危险状态等参数,参数设置完成后进入正常监控状态。
通过生命检测传感器4在一定范围内检测生命体与刀刃之间的距离,处理模块3分析生命体与刀刃之间的距离是否在安全距离内,如果不在安全距离范围内,处理模块3启动提示装置11和驱动控制模块5,驱动控制模块5控制刀的伸缩装置6,从而实现防伤害智能刀的伸缩,预防或避免伤害发生,同时处理模块3将生命体与刀刃之间的距离和做出的伸缩反应动作,通过通信模块1实时上传到手机移动终端7或者云端服务器2,从而实现刀具的远程实时状态监控。
同时,通过GPS定位系统跟踪刀的位置,当刀的位置超过设定区域时,处理模块3启动提示装置11提示已经超过安全使用范围,同时处理模块3启动驱动控制模块5,驱动控制模块5控制刀的伸缩装置6,从而实现防伤害智能刀的伸缩,预防或避免伤害发生,并将防伤害智能刀的位置实时传送到手机移动终端7或者云端服务器2。
同时,通过指纹识别装置识别指纹,或者通过虹膜识别系统识别虹膜,或者声音识别系统识别声音,或者通过摄像头识别人脸或者将声音识别与人脸识别相结合,对防伤害智能刀的使用人员进行身份识别管理,当处理模块3不能识别使用人员信息与设定信息不同时,处理模块3启动提示装置11提示“您无权使用本刀”,同时处理模块3启动驱动控制模块5,驱动控制模块5控制刀的伸缩装置6,从而实现防伤害智能刀的伸缩,预防或避免伤害发生,并将使用人员信息实时传送到手机移动终端7或者云端服务器2。
同时,通过加速度传感器或者陀螺仪对防伤害智能刀的运行轨迹进行跟踪识别,当处理模块3识别防伤害智能刀的运行轨迹属于跌落、甩出、无规则胡乱摇晃等危险状态时,处理模块3启动提示装置11提示“注意安全”,同时处理模块启动驱动控制模块5,驱动控制模块5控制刀的伸缩装置6,从而实现防伤害智能刀的伸缩,预防或避免伤害发生,并将运行轨迹信息例如:跌落、甩出、无规则胡乱摇晃等状态实时传送到手机移动终端7或者云端服务器2。
管理人员通过手机移动终端7,可以分析到的短期内的使用情况,也可以随时从云端服务器2上查询刀在某个时间段的使用情况,并能根据统计分析的结果对防伤害智能刀的相关参数例如:生命体与刀刃之间的安全距离、刀的安全位置范围、使用人员、刀的危险状态等进行修改,修改后的信息通过通信模块1传送到处理模块3,处理模块3根据修改后的信息对防伤害智能刀的使用情况进行判断,确定是否启动提示装置11和/或驱动控制模块5,驱动控制模块5控制刀的伸缩装置6,预防或避免伤害发生。
实施例二
与实施例一所不同的是,如图3和图4所示,手机移动终端7不直接与防伤害智能刀通讯,手机移动终端7通过云端服务器2查询防伤害智能刀的使用情况,并能根据统计分析的结果对防伤害智能刀的相关参数例如:生命体与刀刃之间的安全距离、刀的安全位置范围、使用人员、刀的危险状态等进行修改,修改后的信息通过云端服务器2和通信模块1传送到处理模块3,处理模块3根据修改后的信息对防伤害智能刀的使用情况进行判断,确定是否启动提示装置11和驱动控制模块5控制刀的伸缩装置6,预防或避免伤害发生。
实施例三
与实施例一所不同的是,如图5和图6所示,防伤害智能刀不直接与云端服务器2通讯,手机移动终端7接收到防伤害智能刀的相关信息后,手机移动终端7与云端服务器2通讯,将相关信息同步到云端服务器2上,管理员通过手机移动终端7调取云端服务器2的数据进行分析,也可以直接在手机移动终端7进行数据分析,根据分析结果进行相关参数的修改,修改后的信息通过通信模块1传送到处理模块3,处理模块3根据修改后的信息对防伤害智能刀的使用情况进行判断,确定是否启动提示装置11和控制驱动控制模块5控制刀的伸缩装置6,预防或避免伤害发生。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仅限于此,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的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由所提交的权利要求书确定专利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智能刀具防伤害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防伤害智能刀和外部管理设备,防伤害智能刀上设置有通信模块,防伤害智能刀通过通信模块与外部管理设备通讯连接,所述防伤害智能刀为一个或多个。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刀具防伤害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管理设备是移动终端或云端装置,移动终端或云端装置通过通信模块与防伤害智能刀通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刀具防伤害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防伤害智能刀包括:生命检测传感器、处理模块、提示装置、驱动控制模块和刀的伸缩装置,生命检测传感器、驱动控制模块和提示装置分别与处理模块电连接,驱动控制模块与刀的伸缩装置连接,处理模块与通信模块电连接,提示装置是报警器、蜂鸣器、喇叭、LED、LCD或者振动电机。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刀具防伤害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管理设备是云端装置,还包括手机移动终端,手机移动终端与云端装置通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刀具防伤害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机移动终端通过通信模块与防伤害智能刀通讯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刀具防伤害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管理设备是移动终端,还包括云端服务器,云端服务器与移动终端通讯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智能刀具防伤害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讯连接为有线连接或无线连接,无线连接方式为zigbee、蓝牙、wifi、2G、3G、4G、红外通信或者其它射频通信;有线连接方式为USB、串口、并口、以太网或者音频接口和数据线。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刀具防伤害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防伤害智能刀上还设置有身份识别装置,身份识别装置与处理模块电连接,所述身份信息识别装置是指纹识别装置、虹膜识别装置、人脸识别装置或者声音识别装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智能刀具防伤害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防伤害智能刀上还设置有定位装置,定位装置与处理模块电连接,所述定位装置为GPS、AGPS或者网络IP定位系统。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智能刀具防伤害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防伤害智能刀上还设置有轨迹识别装置,轨迹识别装置与处理模块电连接,所述轨迹识别装置为加速度传感器或者陀螺仪。
CN201520747831.5U 2015-09-24 2015-09-24 一种智能刀具防伤害管理系统 Active CN20496549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747831.5U CN204965493U (zh) 2015-09-24 2015-09-24 一种智能刀具防伤害管理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747831.5U CN204965493U (zh) 2015-09-24 2015-09-24 一种智能刀具防伤害管理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965493U true CN204965493U (zh) 2016-01-13

Family

ID=550605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747831.5U Active CN204965493U (zh) 2015-09-24 2015-09-24 一种智能刀具防伤害管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96549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57849A (zh) * 2015-09-24 2017-04-05 何广森 一种智能刀具防伤害管理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57849A (zh) * 2015-09-24 2017-04-05 何广森 一种智能刀具防伤害管理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465820U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教室安防系统
CN108093228A (zh) 一种建筑工地用工监控服务系统
CN105635093B (zh) 一种访问方法、可穿戴智能设备、鉴权方法及终端
CN103200522B (zh) 一种出行时用的跟踪装置的跟踪方法
CN208402000U (zh) 可携式无线充电安全装置及其系统
CN206711176U (zh) 一种具有门禁功能的云考勤机
CN105139471A (zh) 一种电力设备的巡检方法
CN104464138A (zh) 太阳能低功耗多元识别防盗监控预警系统
CN206133015U (zh) 一种基于多个gps设备的车辆定位系统
CN204965493U (zh) 一种智能刀具防伤害管理系统
CN204360208U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防盗与远程监控系统
CN203746187U (zh) 安防报警系统
CN204242326U (zh) 一种手机连接的智能报警装置
CN207938069U (zh) 一种智能门锁
CN204598183U (zh) 值班人员在岗监控系统
CN104320763A (zh) 一种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监狱定位节点系统
CN105205976A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家庭智能监控系统
CN208239851U (zh) 一种电力生产作业中安全风险点监测系统
CN207264552U (zh) 一种便携式安防智能报警装置及系统
CN203761501U (zh) 一种电力监测用音视频单兵系统
CN206895957U (zh) 一种具有紧急求助功能的智能拐杖及智能拐杖系统
CN206060992U (zh) 一种基于iBeacon的智能安全管理系统
CN104680753A (zh) 一种基于无线传感技术的人体跌倒检测系统
CN205177033U (zh) 防盗报警系统
CN204733387U (zh) 无线Mesh网络和云计算的特定人员跟踪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