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402000U - 可携式无线充电安全装置及其系统 - Google Patents
可携式无线充电安全装置及其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8402000U CN208402000U CN201820618651.0U CN201820618651U CN208402000U CN 208402000 U CN208402000 U CN 208402000U CN 201820618651 U CN201820618651 U CN 201820618651U CN 208402000 U CN208402000 U CN 20840200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unit
- electrically connected
- control unit
- wireless
- portable wireles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3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2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0
- 241000256844 Apis mellifera Speci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457 optimiz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01133 acceler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6855 network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08000019901 Anxiety diseas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36506 anxie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969 carri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914 filt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0365 information process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137 locomo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216 scree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179 sorption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795 ver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6—Remote 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parts, e.g. by remote control device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10—Human or animal bodies, e.g. vehicle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Body parts, e.g. hands
- G06V40/12—Fingerprints or palmprint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10—Human or animal bodies, e.g. vehicle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Body parts, e.g. hands
- G06V40/16—Human faces, e.g. facial parts, sketches or express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9—Control of means for changing angle of the field of view, e.g. optical zoom objectives or electronic zoom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76—Television signal recording
- H04N5/765—Interface circuits between an apparatus for recording and another apparatus
- H04N5/77—Interface circuits between an apparatus for recording and another apparatus between a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a television camera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80—Services using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 e.g. near-field communication [NFC], 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or low energy communic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4—Direct-mode setup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ral & Maxillofacial Surgery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一种可携式无线充电安全装置及其系统,包含:无线摄像单元,用以撷取影像信息;控制单元,电性连接无线摄像单元,用以控制摄像镜头之启动、关闭或设定;辨识单元,用以对用户身分进行验证;第一配对通讯单元,电性连接控制单元,用以与终端装置作配对通讯连接,以允许用户透过终端装置控制该无线摄像单元之操作;储存单元,电性连接控制单元,用以储存影像信息;调整单元,电性连接控制单元,用以调整无线摄像单元之角度或位置;电源,电性连接控制单元,用以供应所需之电力;远距通讯单元,电性连接控制单元;以及无线充电单元,其输出端电性连接电源之输入端。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可携式无线充电安全装置,特别有关于一种可携式无线充电行车安全装置及其系统,其可于搭乘车辆时、随时随地提供个人化且隐密性高的安全保护机制。
背景技术
今日的社会虽然逐渐繁荣且富裕,但治安仍未臻理想的状态,常有绑架、偷、抢等社会事件发生,造成个人及家庭的不安定感,使个人出外或是在行车交通上备感恐慌与不安。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网络产品逐渐覆盖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网络摄像机的兴起与发展,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例如安全监控、医疗、公共事业等领域,实用性虽然高,但因主要由政府提供安全控管,其功能单一且有限,无法满足用户更多的需求,也无法满足专属个人化安全保护的需求。此外,现有的网络摄像机一般都便携性差,无法适应各种不同场合,例如在没有电源供应的地方,就无法稳定正常地运作,无法满足较长时间的工作需求。又,随着共享经济的兴起,例如共乘车辆,更加需要能够方便携带、安全认证、供电无虞又能提供个人化隐私保护的安全装置设计。
有鉴于此,如何能提供一便携性高、安全认证、方便性操作、个人化、安全隐私性高、以及可供电无虞的便携式无线充电安全装置,实为市场上的一大需求与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达到上述及其他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携式无线充电安全装置、系统及其方法。
就其中一个观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携式无线充电安全装置,包含:一种可携式无线充电安全装置,其以可拆卸之方式设置于一载体装置上,包含:一无线摄像单元,用以撷取一影像信息;一控制单元,电性连接无线摄像单元,用以控制摄像镜头之启动、关闭或设定;一辨识单元,电性连接控制单元,用以对一用户身分进行验证;一第一配对通讯单元,电性连接控制单元,用以与一终端装置作配对通讯连接,以允许用户透过终端装置控制该无线摄像单元之操作;一储存单元,电性连接控制单元,用以储存影像信息;一调整单元,电性连接控制单元,用以调整无线摄像单元之角度或位置;一电源,电性连接控制单元,用以供应所需之电力;一远距通讯单元,电性连接控制单元;以及一无线充电单元,其输出端电性连接电源之一输入端。
一实施例中,第一辨识单元系一指纹辨识单元或一脸部辨识单元,其中,指纹辨识单元系一接触式感测单元,而脸部辨识单元系一非接触式扫描感测单元或一立体扫描感测单元。
一实施例中,上述调整单元系对无线摄像单元所收到的影像信息作调整,藉由调整无线摄像单元的倾斜角度或位置,以使所撷取之影像达到优化,包括将欲拍摄或监控之一主体影像调整至影像信息之画面中央处。
一实施例中,上述无线充电单元系一共振器,用以与一外部供电器采用无线方式产生耦合电流,以供电给电源。
就另一个观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携式无线充电安全系统,包含:一载体装置;一云端装置;一终端装置;一可携式无线充电安全装置,以可拆卸之方式设置于该载体装置上,并与该终端装置作一配对通讯连接,以及与该云端装置作一远距通讯连接。可携式无线充电安全装置包含:一无线摄像单元,用以撷取一影像信息;一控制单元,电性连接无线摄像单元,用以控制摄像镜头之启动、关闭或设定;一第一辨识单元,电性连接控制单元,用以对一用户身分进行验证;一第一配对通讯单元,电性连接控制单元,用以与一终端装置作配对通讯连接,以允许用户透过终端装置控制无线摄像单元之操作;一储存单元,电性连接控制单元,用以储存影像信息;一调整单元,电性连接控制单元,用以调整无线摄像单元之角度或位置;一电源,电性连接控制单元,用以供应所需之电力;一远距通讯单元,电性连接控制单元;以及一无线充电单元,其输出端电性连接电源之一输入端。
一实施例中,上述终端装置包括一第二配对通讯单元,用以与该第一配对通讯单元作该配对通讯连接,该第一配对通讯单元与该第二配对通讯单元系一蓝牙(Bluetooth)传输单元、低耗电蓝牙(Bluetooth Low Energy,BLE)传输单元、红外线传输单元、近场通讯(NFC)传输单元、低速短距离紫蜂(Zigbee)传输单元、或其中两者或两者以上之组合。
一实施例中,上述终端装置包括一第二辨识单元,用以对用户身分进行验证,第二辨识单元系一指纹辨识单元或一脸部辨识单元,其中,指纹辨识单元系一接触式感测单元,而脸部辨识单元系一非接触式扫描感测单元或一立体扫描感测单元。
附图说明
图1绘示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一种可携式无线充电安全系统之方块示意图;
第2A图绘示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一种可携式无线充电安全系统之载体装置示意图;
第2B图绘示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一种可携式无线充电安全系统之载体装置示意图;
第2C图绘示为根据第2B图,一种可携式无线充电安全系统之载体装置内部示意图;
第2D立体图绘示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一种可携式无线充电安全系统之载体装置示意图;
第2E图绘示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一种可携式无线充电安全系统之载体装置示意图;
第3A图绘示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一种可携式无线充电安全装置与配对装置示意图。
第3B图绘示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一种可携式无线充电安全装置与配对装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实用新型之前述及其他技术内容、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图式之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附图和说明被认为在本质上是例示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
需要说明的是,在附图中,结构相似的单元是以相同标号表示。此外,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请参照第1图,其绘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一种可携式无线充电安全系统之方块示意图。本实用新型可携式无线充电安全系统包括:一可携式无线充电安全装置10、一载体装置30、一配对装置40、以及一云端装置50。其中,可携式无线充电安全装置10包括:一无线摄像单元12、一控制单元14、一第一辨识单元16、一第一配对通讯单元18、一无线充电单元20、一电源22、一储存单元24、一调整单元26、以及一远距通讯单元28。上述控制单元14分别与无线摄像单元12、第一辨识单元16、第一配对通讯单元18、电源22、储存单元24和远距通讯单元28作电性连接;上述电源22的输出端与控制单元14的输入端电性连接,上述无线充电单元20的输出端与该电源22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如第1图所示,本实用新型可携式无线充电安全装置10以可拆卸之方式设置于该载体装置30上。上述配对装置40可以是一智能手机40或任一移动终端装置40,配对装置40包括:一第二辨识单元42、一第二配对通讯单元44、以及一警示单元46。其中,配对装置40的第二配对通讯单元44与可携式无线充电安全装置10的第一配对通讯单元18以无线通信方式连接,并透过控制单元14与该无线摄像单元12进行联网,使得无线摄像单元12可透过第一配对通讯单元18与第二配对通讯单元44之配对验证,作使用者的过滤筛选及安全性的把关;上述无线摄像单元12还可透过该远距通讯单元28与该云端装置50进行无线通信。上述云端装置较佳的是一云端服务器。
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之可携式无线充电安全装置10利用该第一配对通讯单元18和该第二配对通讯单元44,可以提供一个网络环境,以供该移动终端装置40与该无线摄像单元12进行联网、共同运作。用户通过第一配对通讯单元18和该第二配对通讯单元44,以及通过远距通讯单元28与云端装置50,可以实现且无缝之实时视频联机监控。换句话说,移动终端装置40还可以通过第一配对通讯单元18和第二配对通讯单元44建立的一热点网络(例如:WIFI热点网络)实现联网,移动终端装置40通过该第二配对通讯单元44与上述热点网络实现联网,上述热点网络则通过该第一配对通讯单元18与该无线摄像单元12进行联网,实现一短距连网通讯环境。
一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通过电源22和无线充电单元20,可以实现本实用新型可携式无线充电安全装置10的移动使用和无线充电功能,可携式无线充电安全装置10还可以密封起来,以防日晒雨淋,使得应用地点不受限于户外或室内,可满足各种不同用户的各种不同需求。上述无线充电单元20可以是一共振器,用以与一外部供电器采用无线方式产生耦合电流,以供电给电源。
继续参照第1图,本实用新型之移动终端装置40通过可携式无线充电安全装置10的远距通讯单元28,与云端装置50作无线连接,可实现实时远程监控无线摄像单元12之功能。可携式无线充电安全装置10将无线摄像单元12之实时监控数据储存于储存单元24中,也可以通过远距通讯单元28实时上传至云端装置50上,云端装置50可根据监控地点与移动终端装置40的对应关系,将实时监控数据实时转发至相应的其它移动终端上,实现实时安全监控之优点。
一实施例中,控制单元14主要作为无线摄像单元12的信息处理中心和控制中心,以控制无线摄像单元12的工作流程,控制单元14包括一主控芯片及其外围电路。
一实施例中,第一配对通讯单元18与第二配对通讯单元44可以是蓝牙(Bluetooth)传输单元、低耗电蓝牙(Bluetooth Low Energy,BLE)传输单元、红外线传输单元、近场通讯(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传输单元、低速短距离紫蜂(Zigbee)传输单元等传输单元、或其中两者或两者以上之组合。上述近场通讯传输单元,是一套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协议,其可让两个电子装置在相距几公分之内进行通讯,透过两电子装置间互相轻触,电子装置会提醒用户接受配对,即可使两电子装置之间建立无线通信。当然,第一配对通讯单元18与第二配对通讯单元44亦可以包括2G通信模块、3G通信模块、4G通信模块和5G通讯模块其中一个或任意2个通信模块进行通信连接。
一实施例中,远距通讯单元28可以包括2G通信模块、3G通信模块、4G通信模块和5G通讯模块其中一个或任意2个通信模块进行通信连接。
一实施例中,可携式无线充电安全装置10还包括第一辨识单元16,其用以作使用者的身分辨识及认证之用,其可以包括指纹辨识单元或脸部辨识单元,其中,指纹辨识单元系一种接触式的感测单元,而脸部辨识单元系一种非接触式的扫描感测单元或一立体扫描感测单元。当使用者通过身分辨识及认证之后,才可以进行该第一配对通讯单元18之操作。
一实施例中,移动终端装置40还可包括第二辨识单元42,其用以作使用者的身分辨识及认证之用,其可以包括指纹辨识单元或脸部辨识单元。当使用者通过身分辨识及认证之后,才可以进行第二配对通讯单元44之操作。
一实施例中,可携式无线充电安全装置10还包括调整单元26,电性连接控制单元14,其用以调整无线摄像单元12的倾斜角度或位置,以使该无线摄像单元12所撷取之影像达到优化,例如,将欲拍摄或监控之主体影像设定位于无线摄像单元12所撷取之画面中央处。
一实施例中,可携式无线充电安全装置10还可包括一全球定位系统单元(GlobalPositioning System,GPS)(未显示),电性连接控制单元14,其用以提供可携式无线充电安全装置10之定位测量信息,以更扩充可携式无线充电安全装置10之应用弹性、功能丰富性。
一实施例中,可携式无线充电安全装置10还可包括一陀螺仪感测单元(gyroscope)(未显示),电性连接控制单元14,其可用以提供可携式无线充电安全装置10之加速度感测信息、重力感测信息等,以更进一步掌握可携式无线充电安全装置10之移动方式以及被使用者持握的方式等,以更扩充可携式无线充电安全装置10之应用弹性、功能丰富性。
一实施例中,上述无线摄像单元12可以是单面式摄像镜头,如第3A图所示;亦可以是双面式摄像镜头,如第3B图所示。无线摄像单元12可以收纳于移动终端装置40上,例如以贴附或磁力吸附之方式收纳于一凹陷处48,如第3A图及第3B图所示。
请参照第2A至2E图,其所绘示系本实用新型可携式无线充电安全系统之各种载体装置态样示意图。载体装置例如是机车210,可携式无线充电安全装置10较佳的是设置于机车车头灯212上,如第2A图所示。载体装置例如是汽车220,可携式无线充电安全装置10可以设置于前视镜222、车牌224、车头灯226、挡风玻璃228上,如第2B图所示,或是汽车内部之前座椅背部230,如第2C图所示。载体装置例如是空拍机240,可携式无线充电安全装置10可以设置于机翼242或机身244上,如第2D图所示。此外,载体装置可以例如是一侧背包250,可携式无线充电安全装置10可以设置于前后面252、侧面254或提把256上,如第2E图所示。只要有需要个人安全监控的地方,均可设置本实用新型之可携式无线充电安全装置10,操作简易又实用。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可携式无线充电安全装置10设置于汽车220的车牌224上,非常适合应用于目前的共享经济市场上,本实用新型不仅可提供个人身分认证的安全保障,还可以透过配对通讯功能提供WIFI热点网络之环境,功能丰富,满足不同用户的不同需求。
以上已针对数个较佳实施例来说明本实用新型,唯以上所述者,仅系为使熟悉本技术者易于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可携式无线充电安全装置(10),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无线摄像单元(12),以可拆卸之方式设置于一载体装置(30)上,用以撷取一影像信息;
一控制单元(14),电性连接该无线摄像单元(12),用以控制该无线摄像单元(12)之启动、关闭或设定;
一辨识单元(16),电性连接该控制单元(14),用以对一用户身分进行验证;
一第一配对通讯单元(18),电性连接该控制单元(14),用以与一终端装置作配对通讯连接,以允许该用户透过该终端装置控制该无线摄像单元(12)之操作;
一储存单元(24),电性连接该控制单元(14),用以储存该影像信息;
一电源(22),电性连接该控制单元(14),用以供应所需之电力;
一远距通讯单元(28),电性连接该控制单元(14);以及
一无线充电单元(20),该无线充电单元之一输出端电性连接该电源(22)之一输入端;
其中,该可携式无线充电安全装置(10),以可拆卸之方式设置于该载体装置(30)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携式无线充电安全装置,其中该终端装置包括一第二配对通讯单元,用以与该第一配对通讯单元作配对通讯连接,该第一配对通讯单元与该第二配对通讯单元系一蓝牙传输单元、低耗电蓝牙传输单元、红外线传输单元、近场通讯传输单元、低速短距离紫蜂传输单元、或其中两者或两者以上之组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携式无线充电安全装置,其中该辨识单元系一指纹辨识单元或一脸部辨识单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携式无线充电安全装置,其中该终端装置包括一警示单元,当该无线摄像单元与该终端装置之距离超过一特定距离时,该警示单元会发出一警示讯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携式无线充电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
一调整单元,电性连接该控制单元,用以对该无线摄像单元所收到的该影像信息作调整,藉由调整该无线摄像单元的倾斜角度或位置,以使所撷取之影像达到优化,或是将欲拍摄或监控之一主体影像调整至该影像信息之画面中央处;
一全球定位系统单元,电性连接该控制单元,用以提供一定位测量信息;以及
一陀螺仪感测单元,电性连接该控制单元,用以提供一加速度感测信息或一重力感测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携式无线充电安全装置,其中该无线充电单元系一共振器,用以与一外部供电器采用无线方式产生耦合电流,以供电给该电源。
7.一种可携式无线充电安全系统,其特征在于:
一载体装置(30);
一云端装置(50);
一终端装置(40);以及
一可携式无线充电安全装置(10),以可拆卸之方式设置于该载体装置(30)上,并与该终端装置(40)作一配对通讯连接,以及与该云端装置(50)作一远距通讯连接,该可携式无线充电安全装置(10)包含:
一无线摄像单元(12),用以撷取一影像信息;
一控制单元(14),电性连接该无线摄像单元(12),用以控制该无线摄像单元(12)之启动、关闭或设定;
一第一辨识单元(16),电性连接该控制单元(14),用以对一用户身分进行验证;
一第一配对通讯单元(18),电性连接该控制单元(14),用以与一终端装置作配对通讯连接,以允许该用户透过该终端装置(40)控制该无线摄像单元(12)之操作;
一储存单元(24),电性连接该控制单元(14),用以储存该影像信息;
一调整单元(26),电性连接该控制单元(14),用以调整该无线摄像单元(12)之角度或位置;
一电源(22),电性连接该控制单元(14),用以供应所需之电力;
一远距通讯单元(28),电性连接该控制单元(14);以及
一无线充电单元(20),该无线充电单元(20)之一输出端电性连接该电源(22)之一输入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携式无线充电安全系统,其中该终端装置包括一第二配对通讯单元,用以与该第一配对通讯单元作该配对通讯连接,该第一配对通讯单元与该第二配对通讯单元系一蓝牙传输单元、低耗电蓝牙传输单元、红外线传输单元、近场通讯传输单元、或低速短距离紫蜂传输单元、或其中两者或两者以上之组合。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携式无线充电安全系统,其中该终端装置包括一第二辨识单元,用以对该用户身分进行验证,该第一辨识单元与该第一辨识单元系一指纹辨识单元或一脸部辨识单元。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携式无线充电安全系统,其中该可携式无线充电安全装置更包括:
一调整单元,电性连接该控制单元,用以对该无线摄像单元所收到的该影像信息作调整,藉由调整该无线摄像单元的倾斜角度或位置,以使所撷取之影像达到优化,或是将欲拍摄或监控之一主体影像调整至该影像信息之画面中央处;
一全球定位系统单元,电性连接该控制单元,用以提供一定位测量信息;以及
一陀螺仪感测单元,电性连接该控制单元,用以提供一加速度感测信息或一重力感测信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6134024A TWI677855B (zh) | 2017-10-02 | 2017-10-02 | 可攜式無線充電安全裝置、系統及其應用方法 |
TW106134024 | 2017-10-02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8402000U true CN208402000U (zh) | 2019-01-18 |
Family
ID=63399105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20618651.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402000U (zh) | 2017-10-02 | 2018-04-27 | 可携式无线充电安全装置及其系统 |
CN201810392009.XA Pending CN108513076A (zh) | 2017-10-02 | 2018-04-27 | 可携式无线充电安全装置、系统及其应用方法 |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0392009.XA Pending CN108513076A (zh) | 2017-10-02 | 2018-04-27 | 可携式无线充电安全装置、系统及其应用方法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2) | CN208402000U (zh) |
TW (1) | TWI677855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2170921B1 (ko) * | 2018-11-13 | 2020-10-28 | 에이치엔티 일렉트로닉스(주) | 촬영 시스템 및 촬영 시스템 제어방법 |
CN110571951B (zh) * | 2019-08-30 | 2022-01-04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无线充电方法及相关设备 |
CN110535204B (zh) * | 2019-08-30 | 2022-01-04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无线充电方法及相关设备 |
CN110571952B (zh) * | 2019-08-30 | 2021-09-14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无线充电方法及相关设备 |
CN110474438B (zh) * | 2019-08-30 | 2022-06-14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无线充电方法及相关设备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083478B (zh) * | 2006-06-02 | 2011-04-06 | 周鹏 | 一种防盗移动终端及其防盗方法 |
US9247040B1 (en) * | 2013-09-24 | 2016-01-26 | Lytx, Inc. | Vehicle event recorder mobile phone mount |
CN103618877A (zh) * | 2013-11-27 | 2014-03-05 | 深圳市视晶无线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智能手机的监控方法及系统 |
TWM484772U (zh) * | 2014-01-29 | 2014-08-21 | Well & David Corp | 手機的安全裝置 |
CN104394376A (zh) * | 2014-12-08 | 2015-03-04 | 段然 | 一种解决穿戴式摄录设备图像不稳定的方法 |
CN204515866U (zh) * | 2014-12-19 | 2015-07-29 | 朱磊 | 一种多点无线摄录行车记录仪 |
KR101683248B1 (ko) * | 2015-11-26 | 2016-12-06 | 주식회사 라인인포 | 무선전력 송수신을 활용한 cctv 시스템 |
CN205318493U (zh) * | 2015-12-22 | 2016-06-15 | 广东翼卡车联网服务有限公司 | 一种隐藏式行车记录仪 |
CN105631995A (zh) * | 2015-12-23 | 2016-06-01 | 成都家易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基于智能终端的视频监控及蓝牙门锁的应用系统及方法 |
CN105530494A (zh) * | 2016-01-29 | 2016-04-27 | 珠海汇迪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手机客户端实现的智能实时监控系统 |
CN206212131U (zh) * | 2016-11-21 | 2017-05-31 | 深圳顺泰伟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带身份识别的视频无线便携式记录系统 |
TWM561884U (zh) * | 2017-10-02 | 2018-06-11 | 洪瑛翎 | 可攜式無線充電安全裝置及其系統 |
-
2017
- 2017-10-02 TW TW106134024A patent/TWI677855B/zh active
-
2018
- 2018-04-27 CN CN201820618651.0U patent/CN208402000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8-04-27 CN CN201810392009.XA patent/CN108513076A/zh active Pend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915962A (zh) | 2019-04-16 |
CN108513076A (zh) | 2018-09-07 |
TWI677855B (zh) | 2019-11-2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8402000U (zh) | 可携式无线充电安全装置及其系统 | |
US20170076140A1 (en) | Wearable camera system and method of notifying person | |
CN105882604A (zh) | 一种电动车控制系统 | |
CN103142188A (zh) | 一种具有移动安全监控功能的智能吸尘器 | |
CN103150565A (zh) | 便携式双眼虹膜图像采集和处理设备 | |
CN105225296A (zh) | 一种行车记录仪 | |
CN102421000A (zh) | 移动终端的3d防窥方法及移动终端 | |
CN108535888A (zh) | 用于监控的ai眼镜及其监控系统 | |
CN206993421U (zh) | 一种无人机 | |
CN203698211U (zh) | 一种基于zigbee通信的车载监控防盗装置 | |
TWM561884U (zh) | 可攜式無線充電安全裝置及其系統 | |
CN211124045U (zh) | 一种双系统安全验证设备 | |
WO2015117394A1 (zh) | 一种对终端进行管理的控制器、方法以及终端 | |
KR101635107B1 (ko) | 분리형 무선 카메라 시스템 | |
CN105394902A (zh) | 一种钱包 | |
CN207867560U (zh) | 适用于多人外出旅游的智能交互设备 | |
CN207249682U (zh) | 手持式人脸验证终端 | |
CN204946138U (zh) | 一种被胁迫开锁的判断、报警与信息屏蔽的系统 | |
CN203812381U (zh) | 一种视频复核联网报警系统 | |
CN205722067U (zh) | 智能设备网络远程控制的电动启闭门系统 | |
CN205071133U (zh) | 一种无线控制移动电源及摄录一体机 | |
CN209821700U (zh) | 一种可穿戴设备和身份认证系统 | |
CN205568197U (zh) | 背包 | |
CN108763894A (zh) | 一种用户身份的认证方法、移动终端 | |
RU2659566C2 (ru) | Устройство ввода/вывода данных и система связи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118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