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964950U - 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964950U
CN204964950U CN201520716373.9U CN201520716373U CN204964950U CN 204964950 U CN204964950 U CN 204964950U CN 201520716373 U CN201520716373 U CN 201520716373U CN 204964950 U CN204964950 U CN 20496495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source
source module
area
guide plate
displ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716373.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廖述珀
谢育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U Optronic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AU Optronic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U Optronics Corp filed Critical AU Optronics Corp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9649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96495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包含一种显示装置,包含显示面板、第一光源模块以及第二光源模块。显示面板具有显示面;第一光源模块设置于显示面板相反于显示面的一侧,包含第一区域及第二区域。第一光源模块于第一区域输出第一背光,并允许第二区域后方的环境光穿过第二区域而显示于显示面。第二光源模块对应于第二区域设置,且第二区域位于第二光源模块与显示面板之间;其中第二光源模块允许后方的环境光穿过第二光源模块及第二区域而显示于显示面,且第二光源模块可选择性输出第二背光进入第二区域。

Description

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显示装置。具体来说,特别是一种至少部分可透视的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平面显示装置已被广泛使用于各种领域中,可单独作为显示器,亦可嵌入电子装置中作为信息显示的用。平面显示装置种类繁多,例如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液晶显示器、电泳显示器等,其中,又以液晶显示器为目前最常见的平面显示装置。
以传统的液晶显示装置而言,仅单纯提供影像的显示,而无法穿过显示装置而透视后方的景物。然在近来的发展方向上,为了配合特定使用的需求,开始有可透视的显示装置产生。现今可透视的液晶显示装置可在其显示区中同时包含透视范围及显示范围,为了在显示范围内显示影像或信息,必需在显示范围的后方提供背光,再以液晶层控制背光的穿过程度而产生影像或信息。背光能够从导光板穿射出来而再经过液晶层,是受到导光板上的微结构而破坏光线的全反射所导致而成。因此,若要于透视范围能显示影像或信息,必须在透视范围的导光板也要有微结构,但是这将会影响透视范围内的透明效果,而无法穿过透视范围而清楚看到后方景物。反之,顾虑透明效果而在透视范围的导光板未设有微结构时,则透视范围的影像显示效果和显示范围的显像显示效果会有显著的落差,造成视觉上的不协调。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可使显示面上的透视区域及其他区域具有较接近的显示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可减少因导光板的微结构分布而对透视区域的透明效果造成影响。
显示装置包含显示面板、第一光源模块以及第二光源模块。显示面板具有显示面。第一光源模块设置于显示面板相反于显示面的一侧,包含第一区域及第二区域;其中,第一光源模块于第一区域输出第一背光,并允许第二区域后方的环境光穿过第二区域而显示于显示面。第二光源模块对应于第二区域设置,且第二区域位于第二光源模块与显示面板之间;其中第二光源模块允许后方的环境光穿过第二光源模块及第二区域而显示于显示面,且第二光源模块可选择性输出第二背光进入第二区域。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另一显示装置包含显示面板、第一光源模块、第二光源模块以及滚轮。第一光源模块设置于显示面板的一侧,且第一光源模块具有第一光源与第一导光板,使得第一光源模块可形成第一背光而供于显示面板,其中,第一导光板形成开口。第二光源模块设置于第一光源模块的一侧,且对应于开口,使得第一光源模块夹设于显示面板与第二光源模块之间。其中第二光源模块具有第二光源与第二导光板,使得第二光源模块形成第二背光。其中第二导光板为玻璃或高分子材料,且第二导光板的表面具有纳米等级的微结构。滚轮设置于第二光源模块的一侧,且对应于第一导光板的开口,使得第二光源模块、滚轮与第一导光板的开口在显示面板上的垂直投影彼此重叠。
关于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与精神,可以借由以下的实施方式及所附图式得到进一步的了解。
【附图说明】
图1A是为本实用新型显示装置的一实施例爆炸图。
图1B是为图1A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2A是为本实用新型显示装置的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2B是为本实用新型显示装置的另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3是为本实用新型显示装置的另一实施例爆炸图。
图4是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导光板的光学特性示意图。
图5A~图5C是为本实用新型显示装置的另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6是为本实用新型显示装置的另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7A~图7C是为本实用新型显示装置的另一实施例示意图。
【符号说明】
1显示装置11显示面板
12显示面13第一光源模块
14第一导光板15第一区域
16第二区域17第一光源
18第二光源模块19第二导光板
141布点图形191光切换元件
2显示装置20第二光源
21显示面板22第一光源模块
23第一导光板24开口
25第一光源26第二光源模块
27第二导光板28第二光源
29滚轮F1光学膜片
F2反射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以图式配合文字叙述揭露本实用新型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该多个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已知的结构与元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示意的方式绘出。
本实用新型是提供一种电子装置及其所使用的显示装置。在较佳实施例中,电子装置可包含如游戏机台、自动贩卖机台或透明显示器等大型电子装置,且其所包含的显示装置具有部分可选择性透明的功能。然而在不同实施例中,电子装置亦可为其他较轻便例如可携式或车载式的电子装置,惟其所包含的显示装置仍需具有部分可选择性透明的功能。
请参阅图1A及图1B,图1A是为本实用新型显示装置的一实施例爆炸图,图1B是为图1A实施例的侧视图。显示装置1包含显示面板11、第一光源模块13以及第二光源模块18。显示面板11的一侧具有显示面12,供产生欲显示的影像。第一光源模块13设置于显示面板11相反于显示面12的一侧,亦即显示面12与第一光源模块13位于显示面板11的相对两侧。第一光源模块13包含第一导光板14及第一光源17,第一导光板14包含第一区域15及第二区域16。其中第一光源17可以是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Diode,LED)灯条,但不以此为限。
第二光源模块18对应于第一导光板14的第二区域16设置,以相对位置来看,第二区域16是夹设于显示面板11及第二光源模块18之间。第二光源模块18包含第二导光板19以及第二光源20,其中,第二导光板19于第一导光板14上的垂直投影范围是覆盖第二区域16,也就是说,第二导光板19的面积是大于第二区域16。然而,应了解到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两者的面积亦可相同。于此实施例中,第二导光板19的数量是对应第二区域16的数量而设置,然而,于其他实施例中,第二导光板19也可以为一片式的态样,只要覆盖到第二区域16即可。第二光源20可以是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Diode,LED)灯条,但不以此为限。第二光源模块18允许后方的环境光穿过第二光源模块18及第二区域16而显示于显示面12上。
于本实施例中,第一导光板14的底面上具有布点图形141,供破坏第一导光板14内的光全反射传导以产生出光,但是于第二区域16范围内则不具有布点图形或具有分布密度较低的布点图形。本实施例所述分布密度较低是指相对于第一区域而言。例如,相较于第一区域15的布点图形,第二区域16内布点图形的间距较大等态样。具体而言,第一导光板14的布点图形141是全部或大部分分布于第一区域15内。据此设计,当第一光源17点亮时,第一光源模块13会在第一区域15输出第一背光,并允许第二区域16后方的环境光穿过第二区域16而显示于显示面12上。于其他较佳实施例中,第二区域16可以直接挖空以形成实体开口的态样,也可以达到相同的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第二光源模块18可选择性输出第二背光进入第二区域16。如图2A所示,当第一光源17及第二光源20不点亮时,后方的环境光A则会穿过第二光源模块18及第二区域16而显示于显示面12上,此时后方的景物可以呈现于显示12面上;反之,如图2B所示,当第一光源17及第二光源20点亮时,因第二光源20有补强显示影像的亮度的效果,进而使得后方环境光A的影响降低,因此,后方的景物不会呈现于显示面12上,亦即,于此情况下,后方的景物不会干扰显示面12目前所欲呈现的完整画面。
在不同的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也可以在显示面板11与第一光源模块13之间设置光学膜片F1,但是,光学膜片对应于第一光学模块13上第二区域16的地方可挖空或不设置微结构,以利后方环境光穿越。另一方面,于第一光学模块13与第二光学模块18之间可以设置反射片F2,类似地,反射片对应于第二区域16的地方亦需要对应挖空而形成开口。
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第二导光板19是为一种蚀刻玻璃制成的特殊导光板,其表面粗糙度较佳设计为小于50nm、穿透率较佳大于90%,此设计下的微结构不易被肉眼看出,进而能达到透明的效果。据此设计,如图4所示,相较于一般导光板需要增设光学膜片才能将光线导正,本实施例的第二导光板19不需要配合光学膜片即可达到中心对称分布,可达到各视角出光均匀的效果。于另一实施例中,第二导光板19可为高分子材料。
于另一实施例中,可以于第二光源模块18后方设置光切换元件191。如图5A所示,光切换元件191对应于第二区域16设置,第二光源模块18位于光切换元件191与显示面板11之间。本实施例中的光切换元件191,可以是高分子分散液晶(polymerdispersedliquidcrystal,PDLC)层或高分子网络液晶(polymernetworkliquidcrystal,PNLC)层,但不以此为限。光切换元件191(PDLC/PNLC)可以透过控制电压而形成光阀,进而切换光线的穿透或阻断,借以控制后方环境光的穿透与否。
于实际应用中,如图5B所示,当第二光源模块18不输出第二背光时,光切换元件191透过控制电压开启,此时光切换元件191会呈透光的态样,后方的环境光可以进入第二区域16,也就是后方的景物能够显示于显示面12上。
另一方面,如图5C所示,当第二光源模块18输出第二背光时,光切换元件191透过控制电压被关闭,此时光切换元件191会呈现不透光或接近雾面的态样,后方的环境光不被允许进入该第二区域16,亦即,后方的景物不会显示于显示面12上。
于其他实施例中,光切换元件191可以搭配第一及第二光源模块进一步达到分区透视的效果。如图6所示,透过独立控制的第二光源20进行分区透视的控制,其中,,第二光源20中的每一个小光源可以各别被开启或关闭。当第一光源模块(图未示)及第二光源20点亮时,光切换元件关闭,此时光切换元件会阻隔后方的环境光穿越,此时后方的景物不会于画面上显示(斜线区域)。于此实施例中,第二光源20是分别设置于第二导光板左右两侧。然而,于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设置于第二导光板上方或下方,并无特定限制。
相反地,当第一光源模块(图未示)及第二光源20关闭时,光切换元件开启,此时光切换元件会让后方的环境光穿越,此时后方的景物会于画面上显示出来(空白区域)。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如图7A所示,显示装置2包含显示面板21、第一光源模块22、第二光源模块26以及滚轮29。显示装置2可为电子游戏机台,而滚轮29则可作为显示中奖号码的用。第一光源模块22设置于显示面板21的一侧,为相反于显示面(图未标示)的一侧,第一光源模块22具有第一导光板23与第一光源25,使得第一光源模块22可形成第一背光而供于显示面板11,其中,第一导光板23上形成有开口24。开口24可以选择为以实体穿孔的方式来达成。于另一变形例中,于第一导光板23上特定区域局部不布点的方式来取代开口24。
第二光源模块26设置于第一光源模块22远离显示面板21的一侧且对应于开口24设置,使得第一光源模块22夹设于显示面板11与第二光源模块26之间。第二光源模块26具有第二导光板27与第二光源28,且第二光源模块26形成第二背光。滚轮29设置于第二光源模块26远离显示面板21的一侧,且对应于第一导光板23的开口24,使得第二光源模块26、滚轮29与第一导光板23的开口24在显示面板21上的垂直投影彼此重叠。于此实施例中,滚轮29内部可包含光源,以利辨识滚轮29上的图案。
详细来说,第二光源28不点亮时,后方滚轮29上的图形透过内含的光源而穿过第二光源模块26及开口24而显示于显示面板21的显示面上,此时第一光源25可选择性地开启或关闭。若第一光源25关闭,则画面仅显示滚轮29上的图案;若第一光源25开启时,显示面板21上对应于开口24以外的地方可同时呈现其他影像,可增加画面显示的多样性。另一方面,当第一光源25及第二光源28点亮时,因第二光源28有补强显示影像的亮度的效果,进而使得后方滚轮29所发出的亮度所产生的影响降低,因此,滚轮29上的图形不会透视而呈现于显示面上,亦即,于此情况下,后方的滚轮29不会干扰显示面目前所欲呈现的完整画面。
类似地,第二导光板27为一种玻璃材料,具体来说,是一种蚀刻玻璃,且其表面具有纳米等级的微结构,可达到透明的效果,其详细设计规格较佳如同前述实施例,在此不另行赘述。
于实际应用中,显示装置2可以是例如吃角子老虎的游戏机,但不以此为限。如图7B所示,于第一显示模式下(例如游戏模式),第二光源28不点亮,亦即,第二光源模块26不输出第二背光,此时滚轮29上的图案可以显示于显示面板21上。详细来说,于游戏模式中,第二光源28关闭,滚轮29上的图形透过内含的光源而穿过第二光源模块26及开口24而显示于显示面板21的显示面上。如图所示,画面呈现滚轮29上的数字(777)画面供使用者观看。须说明的是,于此模式下,第一光源25可选择性地开启或关闭。若第一光源25关闭,画面则如同图7B所示;若第一光源25开启时,显示面板21上对应于开口24以外的地方可同时呈现其他影像。
于另一方面,如图7C所示,于第二显示模式下(例如非游戏模式),第二光源28点亮,亦即,第二光源模块26输出第二背光,此时滚轮29上的图案无法显示于显示面板21上。详细来说,当第一光源25及第二光源28点亮时,因第二光源28有补强显示影像的亮度的效果,进而使得后方滚轮29所发出的亮度所产生的影响降低,因此,滚轮29上的图形不会透视而呈现于显示面上,亦即,于此情况下,后方的滚轮29不会干扰显示面目前所欲呈现的完整画面。如图所示,于游戏结束或未进行游戏时,滚轮29上的图案并不会透视到显示面板的显示面上。
于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在第二光源模块26后方设置光切换元件,其设置方式及效果已于前述实施例说明,故不在此赘述。
相较于先前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显示装置透过特殊的第二导光板的设计,能够加强显示装置的透视效果以及多样化的显示方式。
借由以上具体实施例的详述,是希望能更加清楚描述本实用新型的特征与精神,而并非以上述所揭露的较佳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的范畴加以限制,任何熟知此技艺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做各种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视后附的申请专利范围所界定者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显示面板,具有一显示面;
一第一光源模块,设置于该显示面板相反于该显示面的一侧,该第一光源模块包含一第一区域及一第二区域;其中,该第一光源模块于该第一区域输出一第一背光,并允许该第二区域后方的环境光穿过该第二区域而显示于该显示面;以及
一第二光源模块,对应于该第二区域设置,且该第二区域位于该第二光源模块与该显示面板之间,
其中该第二光源模块允许后方的环境光穿过该第二光源模块及该第二区域而显示于该显示面,且该第二光源模块可选择性输出一第二背光进入该第二区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光源模块更包含一第一光源及一第一导光板,且对应于该第二区域的该第一导光板不具有布点图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光源模块更包含一第一光源及一第一导光板,且对应于该第二区域的该第一导光板形成一开口。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光源模块更包含一第二光源及一第二导光板,且该第二导光板是蚀刻玻璃。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导光板的表面粗糙度小于50nm。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导光板的穿透率大于90%。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更包含一光切换元件,对应于该第二区域设置,该第二光源模块位于该光切换元件与该显示面板之间,其中,当该第二光源模块输出该第二背光时,该光切换元件呈现雾态。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更包含一光切换元件,对应于该第二区域设置,该第二光源模块位于该光切换元件与该显示面板之间,其中当该第二光源模块不输出该第二背光时,该光切换元件呈现透光,此时该环境光进入该第二区域。
9.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显示面板;
一第一光源模块,设置于该显示面板的一侧,且该第一光源模块具有一第一光源与一第一导光板,使得该第一光源模块可形成一第一背光而供于该显示面板,其中该第一导光板形成一开口;
一第二光源模块,设置于该第一光源模块的一侧,且对应于该开口,使得该第一光源模块夹设于该显示面板与该第二光源模块之间,其中该第二光源模块具有一第二光源与一第二导光板,使得该第二光源模块形成一第二背光,其中该第二导光板为玻璃材料,且该第二导光板的表面具有纳米等级的微结构;以及
一滚轮,设置于该第二光源模块的一侧,且对应于该第一导光板的该开口,使得该第二光源模块、该滚轮与该第一导光板的该开口在该显示面板上的垂直投影彼此重叠。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更包含一第一显示模式与一第二显示模式,其中该显示装置为该第一显示模式时,该第二光源模块不形成该第二背光或该显示装置为该第二显示模式时,该第二光源模块形成该第二背光。
CN201520716373.9U 2015-08-06 2015-09-16 显示装置 Active CN204964950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4212710 2015-08-06
TW104212710U TWM512147U (zh) 2015-08-06 2015-08-06 顯示裝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964950U true CN204964950U (zh) 2016-01-13

Family

ID=550600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716373.9U Active CN204964950U (zh) 2015-08-06 2015-09-16 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04964950U (zh)
TW (1) TWM51214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38497A (zh) * 2021-04-20 2021-07-20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车载显示面板及车辆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74672B (zh) * 2016-07-27 2019-03-1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38497A (zh) * 2021-04-20 2021-07-20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车载显示面板及车辆
CN113138497B (zh) * 2021-04-20 2022-05-17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车载显示面板及车辆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12147U (zh) 2015-11-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21269B (zh) 可透視顯示裝置
CN105280111B (zh) 透明显示器
CN102269867B (zh) 可切换透明式电润湿显示装置
EP2852944A1 (en) Non-black dead front display
CN105976768B (zh) 透明显示器及透明显示器的调节方法
CN102418881A (zh) 背光装置以及液晶显示装置
US20160202512A1 (en) Transparent display apparatus
CN106200114B (zh) 具有多个显示区域的液晶显示器及其背光单元
TW201721249A (zh) 顯示裝置及其顯示方法
KR101011824B1 (ko) 디스플레이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한 버스승강장
CN104216171A (zh) 显示器
CN204964950U (zh) 显示装置
WO2008064574A1 (fr) Boîtier d'éclairage dynamique à led et son procédé de fabrication
CN103791319B (zh) 具有晕光效果的发光装置
CN110085179A (zh) 显示装置
JP2020184013A (ja) 表示切替装置
CN101809639A (zh) 具有特别均匀外观的背光显示装置
CN106249491A (zh) 一种图像显示的装置和方法
KR20180001022A (ko) 면발광형 led 영상 전광판
CN101133356A (zh) 单色液晶显示器中的文字或符号的彩色标识
KR100989372B1 (ko) 눈부심 방지 및 선명도 향상을 위한 전광판용 발광직물 스크린
DE10211270A1 (de) Anzeigeeinrichtung
CN110197627B (zh) 一种显示基板、显示面板和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
KR101658433B1 (ko) 게임기용 디스플레이장치
CN208173135U (zh) 一种具有导光板的室内多功能广告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