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962961U - 空调柜机导向装置及贯流空调柜机 - Google Patents

空调柜机导向装置及贯流空调柜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962961U
CN204962961U CN201520578861.8U CN201520578861U CN204962961U CN 204962961 U CN204962961 U CN 204962961U CN 201520578861 U CN201520578861 U CN 201520578861U CN 204962961 U CN204962961 U CN 2049629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thering sill
cabinet air
conditioner
guide
guide pill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578861.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奎
陈良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u Meizhi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u Meizhi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u Meizhi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u Meizhi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578861.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96296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9629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962961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ir-Condition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空调柜机导向装置及贯流空调柜机,其中,空调柜机导向装置包括驱动件以及与所述驱动件连接的导向件;所述导向件在所述驱动件的驱动下驱动所述空调柜机的门体按预设的轨迹移动,使得所述门体投影至所述空调柜机底部的投影,与所述空调柜机的壳体投影至所述空调柜机底部的投影互不干涉。本实用新型,通过驱动装置的设置,使得门体按照预设的轨迹运动,使得门体投影至空调柜机底部的投影,与空调柜机的壳体投影至空调柜机底部的投影互不干涉,即使得门体在打开或关闭的过程中始终不伸出壳体,从而避免了外物将运动中的门体卡住,造成损坏,有利于门体安全的工作。

Description

空调柜机导向装置及贯流空调柜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空调柜机导向装置及空调柜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双贯流空调柜机,在开关门时,当门体移动某一位置时,门体的部分会延伸出空调柜机的壳体外部,当门体在该位置被物体挡住或者卡住时,门体将无法继续运动而导致空调柜机无法运行,甚至导致事故的发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空调柜机导向装置,旨在提高双贯流空调柜机门体使用的安全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空调柜机导向装置包括驱动件以及与所述驱动件连接的导向件;所述导向件在所述驱动件的驱动下驱动所述空调柜机的门体按预设的轨迹移动,使得所述门体投影至所述空调柜机底部的投影,与所述空调柜机的壳体投影至所述空调柜机底部的投影互不干涉。
优选地,所述导向件包括用于驱动所述门体的导向齿轮和驱动盒,所述驱动盒上开设有导向槽,所述门体沿所述导向槽移动。
优选地,所述导向槽包括第一导向槽和第二导向槽;所述门体上对应所述第一导向槽设置有第一导柱,所述第一导柱安装于所述第一导向槽内,对应所述第二导向槽设置有第二导柱,所述第二导柱安装于所述第二导向槽内;
所述导向齿轮上对应所述第一导柱形成有第三导向槽,对应所述第二导柱形成有第四导向槽;所述第一导柱通过所述第三导向槽与所述导向齿轮连接,所述第二导柱通过所述第四导向槽与所述导向齿轮连接。
优选地,所述驱动盒包括第一底板和与该第一底板板面固定连接的第一折边,所述第一底板和所述第一折边围成用于收容所述导向齿轮的第一收容腔;所述第一导向槽和所述第二导向槽对应开设于所述第一底板上。
优选地,所述导向槽包括第五导向槽,所述门体上对应所述第五导向槽设置有第三导柱,所述第三导柱安装于所述第五导向槽内;所述导向齿轮上对应所述第三导柱设置有具有安装孔的安装件,所述第三导柱安装于所述安装孔内。
优选地,所述驱动盒包括第二底板和与所述第二底板固定连接的第二折边,所述第二底板和所述第二折边围成用于收容所述导向齿轮的第二收容腔;所述第五导向槽开设于所述第二底板上。
优选地,所述导向齿轮上开设有用于避让所述空调柜机的导风条转轴的避让槽,所述导风条转轴穿过所述避让槽与所述驱动件连接。
优选地,所述导向件包括驱动齿轮、与所述驱动齿轮配合的导向齿条,以及连接件;所述连接件连接所述门体和所述驱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与所述驱动件连接;所述门体在所述驱动齿轮的作用沿所述齿条移动。
优选地,所述空调柜机包括两个所述门体,两个所述导向件,以及两个传动装置,所述传动装置与所述驱动件连接,两个所述传动装置分别将所述驱动件的驱动传递至两个所述导向件,两所述导向件分别驱动两所述门体。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提出一种贯流空调柜机。
一种贯流空调柜机,包括的空调柜机导向装置和用于支撑所述空调柜机导向装置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与所述贯流空调柜机的壳体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的板面与贯流风轮的轴线垂直;
其中,所述空调柜机导向装置包括驱动件以及与所述驱动件连接的导向件;所述导向件在所述驱动件的驱动下驱动所述空调柜机的门体按预设的轨迹移动,使得所述门体投影至所述空调柜机底部的投影,与所述空调柜机的壳体投影至所述空调柜机底部的投影互不干涉。
优选地,导向装置设置于所述贯流风轮的上方,所述贯流风轮竖直设置在风道内,且将风从竖直的出风口排出。
优选地,所述贯流空调柜机还包括蜗壳组件,所述贯流风轮的数量为两个,两所述贯流风轮平行设置于所述风道内,所述蜗壳组件与所述空调柜机的壳体对应两所述贯流风轮形成双贯流风道结构。
优选地,所述蜗壳组件的长度方向与所述贯流风轮的长度方向相同;所述蜗壳组件设置于两所述贯流风轮之间,所述蜗壳组件的两侧分别与所述壳体形成贯流风道;两所述贯流风道靠近出风口的部分平行设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驱动装置的设置,使得门体按照预设的轨迹运动,使得门体投影至空调柜机底部的投影,与空调柜机的壳体投影至空调柜机底部的投影互不干涉,即使得门体在打开或关闭的过程中始终不伸出壳体,从而避免了外物将运动中的门体卡住,造成损坏,有利于门体安全的工作;使得门体位于打开或关门过程中的某一位置时,可对出风口吹出的风进行导向,有利于用户对风向的控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贯流空调柜机第一方案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贯流空调柜机第一方案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贯流空调柜机第一方案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空调柜机导向装置第一方案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空调柜机导向装置第一方案的导向齿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空调柜机导向装置第一方案的驱动盒的盒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贯流空调柜机第二方案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贯流空调柜机第二方案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贯流空调柜机第二方案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空调柜机导向装置第二方案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空调柜机导向装置第二方案的驱动齿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空调柜机导向装置第二方案的驱动盒的盒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贯流空调柜机第三方案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贯流空调柜机第三方案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贯流空调柜机第三方案另一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18为图17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9为本实用新型贯流空调柜机第三方案的盒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20为本实用新型贯流空调柜机第三方案的齿轮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21为本实用新型贯流空调柜机第三方案的部分结构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贯流空调柜机1 门体10 第一门体11 第二门体12
第一导柱13a 第二导柱14a 导风条20a 导风条转轴21a
壳体30 驱动件40a 驱动件外壳41a 挂耳42a
驱动盒50a 盒盖51a 固定结构511a 槽位512a
扣位513a 过孔514a 盒体52a 底板521a
折边522a 第一腔室523a 第二腔室524a 卡扣525a
第一导向槽526a 第二导向槽527a 第一导向转轴528a 避让位529a
第一传动轴530a 第二传动轴531a 第一过孔532a
导向齿轮60a 第一导向齿轮601a 第二导向齿轮602a 转动部61a
驱动部62a 第一导向部63a 第二导向部64a 第三导向槽65a
第四导向槽66a 第一导向轴孔67a 加强筋68a 避让槽69a
传动装置70a 第一传动齿轮71a 第二传动齿轮72a 支撑板80a
固定柱81a 通槽82a
第一导柱13b 第二导柱14b 导风条20b 导风条转轴21b
驱动件40b 驱动件外壳41b 挂耳42b
驱动盒50b 盒盖51b 固定结构511b 槽位512b
扣位513b 过孔514b 盒体52b 底板521b
折边522b 第一腔室523b 第二腔室524b 卡扣525b
导向槽526b 第一驱动转轴528b 避让位529b 第一传动轴530b
第二传动轴531b 第一过孔532b
驱动齿轮60b 第一驱动齿轮601b 第二驱动齿轮602b 转动部61b
驱动部62b 第一固定部63b 第二固定部64b 第一安装孔65b
第二安装孔66b 第一驱动轴孔67b 加强筋68b 避让槽69b
传动装置70b 第一传动齿轮71b 第二传动齿轮72b 支撑板80b
固定柱81b 通槽82b
第一导柱13c 第二导柱14c 护板20c 驱动件40c
驱动件外壳41c 挂耳42c 底座43c 基板431c
第二固定部432c 过孔433c 齿条盒50c 盒盖51c
第二通槽511c 卡口512c 固定结构513c 盒体52c
底板521c 折边522c 卡扣523c 第一通槽524c
驱动齿轮60c 转动部61c 驱动部62c 第一驱动轴孔63c
导向齿条70c 支撑板80c 第一侧81c 第二侧82c
折边83c 第一导向槽84c 第二导向槽85c 固定柱86c
齿轮座90c 支撑部91c 连接部92c 第一固定部93c
通孔94c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就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贯流空调柜机1。
通常贯流空调柜机1包括壳体30,壳体30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在进风口和出风口之间形成有风道,在风道内设置有蒸发器,空气从进风口进入后将穿过蒸发器的翅片而进入出风口,当蒸发器工作时则可以达到调节出风温度的效果。风道具有两开口,包括与蒸发器相对的内开口,及与出风口相对的外开口。贯流空调柜机1的贯流风轮通常设于风道内,当贯流风轮转动时与风道壁之间形成风压而驱动风道内的空气从内开口向外开口移动,从而形成向出风口吹出的风。
贯流空调柜机1通常放置在地面上,在贯流空调柜机1安装到位后,其贯流风轮的轴线通常与地面垂直(允许正负10°误差)即贯流风轮上下设置;出风口通常为长度方向与贯流风轮的轴线平行的条形状。则出风口吹出的风所覆盖区域呈长度方向沿着纵向的条状,并在出风方向上逐渐扩散。而正常的人体在站立时的外轮廓也基本呈长度方向沿着纵向的条状,由上可知上述的贯流空调柜机1的出风覆盖区域与站立时人体的所占空间较为吻合,提高人体的受风面积,加快改变人体的体表温度。
贯流空调柜机1的壳体30整体可以为圆形柱状、半圆柱状、矩形柱状或多边柱状等。通常壳体30分为前面壳、后面壳顶盖和底盖,通过这些部件组合呈柱状。
贯流空调柜机1根据其内的风道的数量、贯流风轮的数量和出风口的数量可以分为单贯流柜机、双贯流柜机和多贯流柜机。其中单贯流柜机具有一个出风口、一个风道和一个贯流风轮;双贯流柜机具有两个出风口、两个风道和两个贯流风轮;同理多贯流柜机包括多数个出风口、对应数量的风道和对应数量的贯流风轮。
下文中将提及几种具体的贯流空调柜机1的实施例,其中的每一实施例将具有一处改进或多处改进。某一实施例中的改进在不存在干涉的情况下,也能够适用于其他的实施例中。
本实用性新型主要针对双贯流空调柜机门体的控制,双贯流空调柜机门体的控制结构有很多,本实用新型列举了三种较为优选的驱动方案,以使门体稳定、可靠、准确的安装设计的方式移动,每一方案具体的优点将会在对应的实施例中体现。由于每一方案中涉及的零部件较多,使得标号也较多,为了区分三个方案中的标号,在第一个方案中的标号后面标注“a”,在第二个方案中的标号后面标注“b”,在第三个方案中的标号后面标注“c”,以示与其它方案标号的区别。当然,三个方案都通用的以下几个标号统一使用,可以不做区别:双贯流空调柜机1、门体10、第一门体11、第二门体12,以及壳体30,此处的标号不做区别,并不代表三个方案中标号对应的部件可任意替换,各部件的结构特征和作用以在具体的方案中而定。
方案一,参照图1至图7,该贯流空调柜机1包括门体10、用于引导该门体10运动的导向装置,以及用于支撑固定该导向装置的支架。其中,导向装置包括驱动件40a、传动装置70a、导向件,其中导向件包括导向齿轮60a和驱动盒50a,导向齿轮60a收容于驱动盒50a内,驱动盒50a与支架固定连接,门体10的传动件穿过驱动盒50a的导向槽与导向齿轮60a连接。
门体10与贯流风轮平行设置,即竖直设置,支架设置在壳体30的内部,支架包括设置在门体10顶部与传动件对应设置的支撑板80a。驱动件40a通过传动装置70a驱动导向齿轮60a,导向齿轮60a通过传动件驱动门体10,门体10沿驱动盒50a的导向槽运动,使得门体10按照设计的导向槽所形成的轨迹运动,有利于提高门体10运动的合理性;当门体10运动至某一位置停止时,还可对从出风口吹出的风进行导向,即门体10在一定条件下可作为活动的导风门;通过对轨迹的设置,可使门体10在转动过程中,始终不转出壳体30,从而避免了外部环境对门体10工作的影响,有利于门体10的安全工作。
贯流空调柜机1可以为单门或者双门,下面以双门结构介绍本申请的贯流空调柜机1,可以理解的是,单门贯流空调柜机1的结构在双门贯流空调柜机1的结构的基础上做相应调整即可得到。另外,门体10的驱动方式有很多,如连杆、齿轮等方式,本申请中以齿轮驱动为主,以使门体10的运动稳定、准确。
下面具体介绍本实用新型贯流空调柜机1各部件的结构。
门体10的外形为长条形弧形板,其外形与壳体30的外形对应,门体10的弧面朝远离容腔的方向凹陷,当门体10关闭时,门体10与门体10周边的壳体30位于同一曲面上。传动件设置在门体10两端,本实施例中,传动件以导柱为优,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传动件也可以为门转轴。门体10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导柱13a和第二导柱14a,第一导柱13a和第二导柱14a的长度方向与门体10的长度方向相同。当然,为了门体10能顺畅的运动,在门体10的底部对应第一导柱13a和第二导柱14a设置有另外的两个导柱。本贯流空调柜机1包括两个门体为双门贯流空调柜机1。
驱动件40a,能传递出转动或摆动运动的驱动装置都可以,本实施例中以电机为优。电机的工作情况受贯流空调柜机1的控制电路的控制。驱动件40a包括驱动件外壳41a,在驱动件外壳41a上设置有挂耳42a,驱动件外壳41a通过挂耳42a与驱动盒50a固定连接,连接方式有很多,以螺纹连接为优。驱动件40a转轴的长度方向与门体的长度方向相同,电机转轴转动的平面与电机转轴的轴线垂直,与支撑板80a的板面平行(允许正负10°误差)。
驱动盒50a包括盒体52a和盒盖51a,盒体52a包括底板521a和设置在底板521a周边的折边522a,折边522a垂直于底板521a的板面、且沿远离板面的方向延伸。折边522a和底板521a围成收容导向齿轮60a的收容腔。盒盖51a的形状和底板521a的形状对应,盒盖51a与盒体52a配合后,将收容腔背离门体的一侧堵住。在收容腔的外侧壁上,即折边522a背离收容腔一侧的侧壁上设置有卡扣525a,盒盖51a对应卡扣525a的位置设置有扣位513a,卡扣525a和扣位513a配合,使得盒盖51a与盒体52a固定连接。本实施例中,通过对盒盖51a的设置,并使盒盖51a将收容腔的顶部封堵,使得收容腔内的导向齿轮60a和传动装置70a得以保护,受到外部环境影响减小,有利于导向齿轮60a和传动装置70a的稳定工作,有利于提高贯流空调柜机1工作的稳定性。
该盒体52a的外形为腰形盒体52a,并且在靠近贯流风轮的一侧设置有三个避让位529a,三个避让为沿盒体52a的长度方向设置。驱动盒50a与支撑板80a固定连接,具体地,驱动盒50a的底板521a背离收容腔的板面与支撑板80a背离门体一侧的板面贴合固定。盒盖51a上对应驱动件40a设置有驱动件过孔514a,驱动件40a与盒盖51a背离收容腔的板面固定连接,盒盖51a支撑驱动件外壳41a,并与驱动件外壳41a固定连接,盒盖51a对应驱动件40a开设有用以限制驱动件40a的槽位512a。盒盖51a上对应避让位529a设置有固定结构511a,支撑板80a在避让位529a处设置有固定柱81a,固定柱81a与盒盖51a上的固定结构511a对应。本实施例中的固定柱81a,垂直与支撑板80a的板面设置,朝远离门体的方向延伸,沿固定柱81a的长度方向开设有螺纹孔,固定结构511a与固定柱81a螺纹连接。
因为本申请的贯流空调柜机1为双门,所以驱动盒50a对应两扇门体分别设置有导向腔室,即收容腔包括与第一门体11对应设置的第一腔室523a,和与第二门体12对应的第二腔室524a。第一腔室523a的结构和特征根据第一门体11的运动需求设置,第二腔室524a的结构和特征则根据第二门体12的运动需求设置。当第一门体11和第二门体12的运动方式相同时,第一腔室523a和第二腔室524a的结构特征相同,本实施例中,第一门体11和第二门体12同时往出风口中间移动或者分别往出风口的两侧向壳体30内部转动,即第一门体11和第二门体12的运动存在对称平面,因此,第一腔室523a和第二腔室524a存在对称平面,即盒体52a和盒盖51a均存在对称面。由于第一腔室523a和第二腔室524a对称设置,下面重点介绍第一腔室523a的结构和特征,第二腔室524a的结构和特征与第一腔室523a对应。
第一腔室523a的底板521a上对应第一导柱13a开设有第一导向槽526a,第一导柱13a的部分收容于第一导向槽526a内,第一导向槽526a限制第一导柱13a的运动轨迹;对应第二导柱14a开设有第二导向槽527a,第二导柱14a的部分收容于第二导向槽527a内,第二导向槽527a限制第二导柱14a的运动轨迹。具体地,当第一导柱13a与第一导向槽526a远离第二腔室524a的一端抵顶,第二导柱14a与第二导向槽527a远离第二腔室524a的一端抵顶时,第一门体11处于打开状态;当第一导柱13a与第一导向槽526a靠近第二腔室524a的一端抵顶,第二导柱14a与第二导向槽527a靠近第二腔室524a的一端抵顶时,第一门体11处于关闭状态。
第一腔室523a的底板521a上对应第一导向齿轮601a设有第一导向转轴528a,对应贯流空调柜机1的第一导风条20a的转轴开设有第一过孔532a,对应传动装置70a设置有传动轴。第一过孔532a和传动轴沿盒体52a的长度方向排列,传动轴位于靠近第二腔室524a的位置。支撑板80a上对应第一导向槽526a和第二导向槽527a的位置,开设有通槽82a,通槽82a的形状和尺寸与第一导向槽526a和第二导向槽527a的形状和尺寸对应,具体来说就是通槽82a的形状与第一导向槽526a和第二导向槽527a的形状相同,对应第一导向槽526a的部分,其槽长和槽宽均大于第一导向槽526a;对应第二导向槽527a的部分,其槽长和槽宽均大于第二导向槽527a。第一导柱13a先穿过支撑板80a上的通槽82a,然后伸入第一导向槽526a内,同理,第二导柱14a先穿过支撑板80a上的通槽82a,然后伸入第二导向槽527a内。
第一导向槽526a为弧形槽,第二导向槽527a为直线槽,第一导向槽526a所在的弧线和第二导向槽527a所在的直线相交。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一导向槽526a和第二导向槽527a均可为弧形槽,第一导向槽526a和第二导向槽527a各自所在的弧线相交;第一导向槽526a和第二导向槽527a也均可为直线槽,第一导向槽526a和第二导向槽527a各自所在的直线相交且不共线。第一导向槽526a和第二导向槽527a所在的面与门体的长度方向和贯流风轮的长度方向垂直。
本实施例中,通过将第一导向槽526a设置成弧形槽,第二导向槽527a设置成直线槽,使得第一门体11在打开或关闭的过程中,进行移动和转动的合运动,具体地,在第二导向槽527a的限位作用下,第二导柱14a牵引第一门体11做直线移动,在第一导向槽526a的限位作用下,第一导柱13a牵引第一门体11做弧线移动,即牵引第一门体11转动,如此的合成运动可以使第一门体11按照设计的轨迹运动;可通过设计不同具体地第一导向槽526a和第二导向槽527a的形状,或者说曲线方程和直线方程,可实现第一门体11不同的运动轨迹,从而满足不同用户的不同需求;使得门体在打开或关闭的过程中始终不伸出壳体30,从而避免了外物将运动中的门体卡住,造成损坏,有利于门体安全的工作;使得门体位于打开或关门过程中的某一位置时,可对出风口吹出的风进行导向,有利于用户对风向的控制。
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贯流空调柜机1壳体30内可以不设置导风条20a,而通过门体来导风,此时的门体可以由若干的导风单元构成,每一导风单元的形状可与原导风条20a的形状类似,导风单元与导风条20a之间的区别在于,若干导风单元关闭时可合成门体,将出风口封堵。若干导风单元的驱动可以联动,也可以单独控制。本实施例中,首先减少了导风条20a,那么导风条20a的安装结构,以及驱动结构均随之去除;其次,将导风的部位移动至壳体30最外部,使得导风过程消耗的风能达到最小,导风的风向达到最大;然后,门体的导风单元在导风时,将导风单元对风的阻挡产生的风能消耗降至最低,因为被阻挡的风已经吹出壳体30流向用户。
第一导向槽526a所在的弧线为圆弧,第一导向转轴528a的轴线经过该圆弧的圆心,更特别的第一导向轴的轴线与圆弧所在的平面垂直。
导向齿轮60a包括与第一门体11对应的第一导向齿轮601a,和与第二门体12对应的第二导向齿轮602a。与第一腔室523a和第二腔室524a之间的关系对应,第一导向齿轮601a的结构和特征根据第一门体11的运动需求设置,第二导向齿轮602a的结构和特征则根据第二门体12的运动需求设置。当第一门体11和第二门体12的运动方式相同时,第一导向齿轮601a和第二导向齿轮602a的结构特征相同,本实施例中,第一门体11和第二门体12同时往出风口中间移动或者分别往出风口的两侧向壳体30内部转动,即第一门体11和第二门体12的运动存在对称平面,因此,第一导向齿轮601a和第二导向齿轮602a的位置关系存在对称平面,特别地,第一导向齿轮601a和第二导向602齿轮之间的对称面,与第一腔室523a和第二腔室524a之间的对称面重合。
第一导向齿轮601a具有第一导向轴孔67a,第一导向轴孔67a与第一腔室523a底板521a上的第一导向转轴528a配合,第一导向齿轮601a以第一导向转轴528a为轴转动。第一导向齿轮601a在平面内转动,且其转动的平面与门体和贯流风轮垂直设置。由于第一导向齿轮601a和第二导向齿轮602a对称设置,下面重点介绍第一导向齿轮601a的结构和特征。
第一导向齿轮601a包括转动部61a、与转动部61a固定连接的驱动部62a和导向部。其中,转动部61a为扇形体,第一导向轴孔67a设置在转动部61a圆弧所在的圆心处,第一导向轴孔67a沿转动部61a的厚度方向延伸,贯穿转动部61a,第一导向轴孔67a与第一导向转轴528a松配合,使得转动部61a可以绕第一导向转轴528a转动。
导向部设置在转动部61a弧形部的边缘,包括与第一导柱13a对应的第一导向部63a,和与第二导柱14a对应的第二导向部64a。第一导向部63a和第二导向部64a与转动部61a之间设置有加强筋68a,用以增加第一导向部63a和第二导向部64a的强度。第一导向部63a上开设有第三导向槽65a,第三导向槽65a为直线槽,其长度方向所在的直线经过第一导向轴孔67a的圆心,第一导柱13a的部分收容于第三导向槽65a内,第一导向部63a随着转动部61a的转动而转动,在转动过程中,第三导向槽65a的槽壁与第一导柱13a抵接,驱动第一导柱13a在第一导向槽526a内移动,同时第一导柱13a也在第三导向槽65a内做径向运动。同理,第二导向部64a上开设有第四导向槽66a,第四导向槽66a为直线槽,其长度方向所在的直线经过第一导向轴孔67a的圆心,第二导柱14a的部分收容于第四导向槽66a内,第二导向部64a随着转动部61a的转动而转动,在转动过程中,第四导向槽66a的槽壁与第二导柱14a抵接,驱动第二导柱14a在第二导向槽527a内移动,同时第二导柱14a也在第四导向槽66a内做径向运动。
驱动部62a设置在转动部61a弧形部分的边缘,驱动部62a包括驱动齿,驱动齿沿转动部61a圆弧边缘排列,驱动齿的齿根与转动部61a连接,顶部朝远离转动部61a的方向延伸。本实施例中,驱动齿为直齿,当然在某些实施例中也可以为斜齿。驱动部62a的一侧与导向部连接。
当然,在一些实施例中,转动部61a、驱动部62a以及导向部可一体设置。
驱动部62a与传动装置70a配合,在驱动部62a的作用下转动部61a以第一导向转轴528a为轴转动,第一导向部63a和第二导向部64a随转动部61a的转动而转动;此时,第一导柱13a同时收容第一导向槽526a和第三导向槽65a内,第三导向槽65a的槽壁挤压第一导柱13a的柱面,第一导柱13a在第一导向槽526a内移动,驱动第一门体11做沿第一导向槽526a轨迹的移动;第二导柱14a同时收容第二导向槽527a和第四导向槽66a内,第四导向槽66a的槽壁挤压第二导柱14a的柱面,第二导柱14a在第二导向槽527a内移动,驱动第一门体11做沿第二导向槽527a轨迹的移动,于此,第一门体11在第一导柱13a和第二导柱14a的作用下,做沿第一导向槽526a轨迹和第二导向槽527a轨迹的合运动。同理,第二门体12做与第一门体11对应的运动。
本实施例中,通过导向齿轮60a的设置,使得驱动件40a的驱动得以稳定的传递至门体,导向齿轮60a在驱动门体的同时,通过第一导向部63a的第三导向槽65a和第二导向部64a的第四导向槽66a分别与第一导柱13a和第二导柱14a配合,使得第一导向部63a驱动第一导柱13a的过程,和第二导向部64a驱动第二导柱14a的过程不会产生干涉现象;另外,第三导向槽65a的长度限定了第一导柱13a的行程,即当第一导柱13a与第三导向槽65a的一端抵顶时,则不能再向该端行进,同理第四导向槽66a的长度也限定了第二导柱14a的行程。
贯流空调柜机1还包括导风条20a以及驱动导风条20a的驱动电机。本实施例中,设置有第一导风条、第二导风条、第三导风条和第四导风条供四根导风条20a。四根导风条20a平行设置,均与第一门体11和第二门体12平行设置。其中,第一导风条和第二导风条对应第一门体11设置,且二者相互联动,第一导风条的转轴与驱动电机连接;第三导风条和第四导风条对应第二门体12设置,且二者联动,第三导风条的转轴与驱动电机连接。分别驱动第一导风条和第三导风条的驱动电机均设置在驱动盒50a的盒盖51a上,设置在用于驱动门体的驱动件40a的两侧。因此从支撑板80a到驱动盒50a底板521a,到导向齿轮60a上,再到盒盖51a上均设置有与导风条转轴21a对应的避让空间。当然,由于贯流空调柜机1的高度较高,为了使得导风条20a的控制更加及时、准确,可设置8跟导风条20a,第一门体11和第二门体12各对应四根,上面四根导风条20a的驱动电机设置在盒盖51a上,下面四根导风条20a的驱动电机设置出风口底部。
本实施例仍然以第一导向齿轮601a为例,在第一导向齿轮601a上,为了避让第一导风条转轴21a的避让空间为避让槽69a,避让槽69a呈圆弧装置设置。避让槽69a开设在转动部61a和驱动部62a之间,和/或转动部61a和固定部之间,其位置根据第一导向槽526a和第二导向槽527a的位置设置,以使第一导向齿轮601a驱动第一门体11的过程,与第一导风条20a的转动过程不干涉。该避让槽69a所在的圆弧的圆心与第一导向轴孔67a的圆心重合,即与转动部61a的圆弧部分的圆弧平行设置。第一导风条转轴21a穿过支撑板80a和驱动盒50a的底板521a,然后穿过避让槽69a与驱动电机连接。当第一导向齿轮601a在驱动部62a的作用下转动时,第一导风条20a仅做转动,为了避让第一导向齿轮601a与第一导风条20a干涉,避让槽69a的形状和尺寸必须和第一导向齿轮601a的行程对应设置,当然,避让槽69a的长度大于第一导向齿轮601a的转动行程即可。当然,在第一导风条转轴21a和电机转轴之间可以设置用于连接二者的连接套。
本实施例中,通过在第一导向槽526a上开设避让槽69a,使得第一导风条转轴21a可直接穿过第一导向槽526a与驱动电机连接,从而实现导风条20a驱动和门体驱动交错设置,有利于简化门体驱动和导风条20a驱动的结构,使得结构更加紧凑,节约了安装空间,有利于优化贯流空调柜机1内部驱动结构的布局,有利于提高门体的驱动和导风条20a的驱动的可靠性。
传动装置70a,用于将驱动件40a的能量传递至导向件,一驱动件40a通过传动装置70a可同时驱动两个导向件,两个导向件分别与两扇门体对应,即通过传动装置70a的设置,可以实现一驱动件40a同时驱动两扇门体的打开和关闭。
具体地,传动装置70a包括与第一传动齿轮71a和与该第一传动齿轮71a配合的第二传动齿轮72a。第一传动齿轮71a和第二传动齿轮72a之间的传动比根据第一门体11和第二门体12之间的运动关系来确定,当然,在一些实施例中,如果设置两个驱动件40a,就可以不限定第一传动齿轮71a和第二传动齿轮72a之间的传递关系,只需要设置两个驱动件40a分别与第一传动齿轮71a和第二传动齿轮72a之间的传动关系即可。其中,第一传动齿轮71a和第二传动齿轮72a都为直齿轮。
在驱动盒50a的底板521a上对应第一传动齿轮71a的位置,设置有第一传动轴530a,第一传动轴530a垂直于底板521a设置,且朝远离底板521a的方向延伸。第一传动齿轮71a的套设在第一传动轴530a上。同理,对应第一传动齿轮71a的位置设置有第二传动轴531a,第二传动齿轮72a套设于第二传动轴531a上。驱动件40a与第一传动齿轮71a连接,此时,盒盖51a上对应第一传动轴530a的位置开设有用于供驱动件40a的转轴通过的过孔514a。
第一传动齿轮71a与第一导向齿轮601a的驱动部62a适配,第二传动齿轮72a与第二导向齿轮602a的驱动部62a适配。本实施例中仅介绍第一传动齿轮71a和第二传动齿轮72a结构相同的情形,此时,第一传动齿轮71a和第二传动齿轮72a的传动比根据第一门体11和第二门体12的运动位移和运动速度相关联。因为,第一传动齿轮71a和第二传动齿轮72a联动,所以第一传动齿轮71a和第二传动齿轮72a工作的时间相同。
当第一导向齿轮601a、第一传动齿轮71a、第二传动齿轮72a以及第二导向齿轮602a相互连接时,只需要一个驱动件40a驱动上述四个齿轮中的任意一个即可同时驱动上述四个齿轮。因为第一门体11和第二门体12对称设置,为了实现第一门体11和第二门体12的运动也对称设置,将第一传动齿轮71a与第一导向齿轮601a之间的传动比,与第二传动齿轮72a与第二导向齿轮602a之间的传动比设置为相等。
第一导向齿轮601a、第二导向齿轮602a、第一传动齿轮71a和第二传动齿轮72a之间的传动位于同一平面内,平面与门体和空调柜机的贯流风轮垂直设置。
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一传动齿轮71a和第二传动齿轮72a的联动设置,使得只需要一个驱动件40a就可以同时驱动第一导向齿轮601a和第二导向齿轮602a,从而同时驱动第一门体11和第二门体12,简化了门体驱动的结构,减少了门体驱动的部件,有利于节约制造成本;由于采用齿轮传动,使得驱动件40a的驱动可以稳定、高效的得到传递,有利于提高门体控制的精度和稳定性;易于装卸,便于维护和更换零部件。
贯流空调柜机1具有两扇门体、两个出风口、两个风道和两个贯流风轮,即为双贯流空调柜机1,其中,两个贯流风轮平行设置,两个风道对称设置。一个贯流风轮、一个风道和一个出风口,与一扇门体对应。其中,风道由贯流空调柜机1的蜗壳组件和壳体30围成,本实施例中的门体在打开后也作为风道的侧壁。特别地,本实施例中,两个风道靠近出风口的部分平行设置,即经过热交换的风从两个出风口平行吹向导风条20a。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两个贯流风轮,使得贯流空调柜机1的出风量得到增加,通过将两个风道平行设置,使得双贯流空调柜机的送风更加平稳,噪音更小。
方案二:参照图8至图14,该贯流空调柜机1包括门体10、用于引导该门体10运动的导向装置,以及用于支撑固定该导向装置的支架。其中,导向装置包括驱动件40b、传动装置70b、导向件,其中导向件包括驱动齿轮60b和驱动盒50b,驱动齿轮60b收容于驱动盒50b内,驱动盒50b与支架固定连接,门体10的传动件穿过驱动盒50b的导向槽与驱动齿轮60b连接。
门体10与贯流风轮平行设置,即竖直设置,支架设置在壳体30的内部,支架包括设置在门体10顶部与传动件对应设置的支撑板80b。驱动件40b通过传动装置70b驱动驱动齿轮60b,驱动齿轮60b通过传动件驱动门体10,门体10沿驱动盒50b的导向槽运动,使得门体10按照设计的导向槽所形成的轨迹运动,有利于提高门体10运动的合理性;当门体10运动至某一位置停止时,还可对从出风口吹出的风进行导向,即门体10在一定条件下可作为活动的导风门;通过对轨迹的设置,可使门体10在转动过程中,始终不转出壳体30,从而避免了外部环境对门体10工作的影响,有利于门体10的安全工作。
贯流空调柜机1可以为单门或者双门,下面以双门结构介绍本申请的贯流空调柜机1,可以理解的是,单门贯流空调柜机1的结构在双门贯流空调柜机1的结构的基础上做相应调整即可得到。另外,门体10的驱动方式有很多,如连杆、齿轮等方式,本申请中以齿轮驱动为主,以使门体10的运动稳定、准确。
下面具体介绍本实用新型贯流空调柜机1各部件的结构。
门体10的外形为长条形弧形板,其外形与壳体30的外形对应,门体10的弧面朝远离容腔的方向凹陷,当门体10关闭时,门体10与门体10周边的壳体30位于同一曲面上。传动件设置在门体10两端,本实施例中,传动件以导柱为优,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传动件也可以为门转轴。门体10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导柱13b和第二导柱14b,第一导柱13b和第二导柱14b的长度方向与门体10的长度方向相同。当然,为了门体10能顺畅的运动,在门体10的底部对应第一导柱13b和第二导柱14b设置有另外的两个导柱。本贯流空调柜机1包括两个门体为双门贯流空调柜机1。
驱动件40b,能传递出转动或摆动运动的驱动装置都可以,本实施例中以电机为优。电机的工作情况受贯流空调柜机1的控制电路的控制。驱动件40b包括驱动件外壳41b,在驱动件外壳41b上设置有挂耳42b,驱动件外壳41b通过挂耳42b与驱动盒50b固定连接,连接方式有很多,以螺纹连接为优。驱动件40b的转轴的长度方向与门体的长度方向相同,电机转轴转动的平面与电机转轴的轴线垂直,与支撑板80b的板面平行(允许正负10°误差)。
驱动盒50b包括盒体52b和盒盖51b,盒体52b包括底板521b和设置在底板521b周边的折边522b,折边522b垂直于底板521b的板面、且沿远离板面的方向延伸。折边522b和底板521b围成收容驱动齿轮60b的收容腔。盒盖51b的形状和底板521b的形状对应,盒盖51b与盒体52b配合后,将收容腔背离门体的一侧堵住。在收容腔的外侧壁上,即折边522b背离收容腔一侧的侧壁上设置有卡扣525b,盒盖51b对应卡扣525b的位置设置有扣位513b,卡扣525b和扣位513b配合,使得盒盖51b与盒体52b固定连接。本实施例中,通过对盒盖51b的设置,并使盒盖51b将收容腔的顶部封堵,使得收容腔内的驱动齿轮60b和传动装置70b得以保护,受到外部环境影响减小,有利于驱动齿轮60b和传动装置70b的稳定工作,有利于提高贯流空调柜机1工作的稳定性。
该盒体52b的外形为腰形盒体52b,并且在靠近贯流风轮的一侧设置有三个避让位529b,三个避让为沿盒体52b的长度方向设置。驱动盒50b与支撑板80b固定连接,具体地,驱动盒50b的底板521b背离收容腔的板面与支撑板80b背离门体一侧的板面贴合固定。盒盖51b上对应驱动件40b设置有驱动件过孔514b,驱动件40b与盒盖51b背离收容腔的板面固定连接,盒盖51b支撑驱动件外壳41b,并与驱动件外壳41b固定连接,盒盖51b对应驱动件40b开设有用以限制驱动件40b的槽位512b。盒盖51b上对应避让位529b设置有固定结构511b,支撑板80b在避让位529b处设置有固定柱81b,固定柱81b与盒盖51b上的固定结构511b对应。本实施例中的固定柱81b,垂直与支撑板80b的板面设置,朝远离门体的方向延伸,沿固定柱81b的长度方向开设有螺纹孔,固定结构511b与固定柱81b螺纹连接。
因为本申请的贯流空调柜机1为双门,所以驱动盒50b对应两扇门体分别设置有导向腔室,即收容腔包括与第一门体11对应设置的第一腔室523b,和与第二门体12对应的第二腔室524b。第一腔室523b的结构和特征根据第一门体11的运动需求设置,第二腔室524b的结构和特征则根据第二门体12的运动需求设置。当第一门体11和第二门体12的运动方式相同时,第一腔室523b和第二腔室524b的结构特征相同,本实施例中,第一门体11和第二门体12同时往出风口中间移动或者分别往出风口的两侧向壳体30内部转动,即第一门体11和第二门体12的运动存在对称平面,因此,第一腔室523b和第二腔室524b存在对称平面,即盒体52b和盒盖51b均存在对称面。由于第一腔室523b和第二腔室524b对称设置,下面重点介绍第一腔室523b的结构和特征,第二腔室524b的结构和特征与第一腔室523b对应。
第一腔室523b的底板521b上对应第一导柱13b和第二导柱14b开设有导向槽526b,第一导柱13b和第二导柱14b的部分收容于导向槽526b内,导向槽526b限制第一导柱13b和第二导柱14b的运动轨迹。具体地,当第一导柱13b与导向槽526b远离第二腔室524b的一端抵顶时,第一门体11处于打开状态;当第一导柱14与导向槽526b靠近第二腔室524b的一端抵顶时,第一门体11处于关闭状态。
第一腔室523b的底板521b上对应第一驱动齿轮601b设有第一驱动转轴528b,对应贯流空调柜机1的第一导风条20b的转轴开设有第一过孔532b,对应传动装置70b设置有传动轴。第一过孔532b和传动轴沿盒体52b的长度方向排列,传动轴位于靠近第二腔室524b的位置。支撑板80b上对应导向槽526b的位置,开设有通槽82b,通槽82b的形状和尺寸与导向槽526b的形状和尺寸对应,具体来说就是通槽82b的形状与导向槽526b的形状相同,对应导向槽526b的部分,其槽长和槽宽均大于导向槽526b。第一导柱13b和第二导柱14b均先穿过支撑板80b上的通槽82b,然后伸入导向槽526b内。
导向槽526b为弧形槽,导向槽526b所在的弧线的圆心与第一驱动齿轮601b转动的圆心重合。并且,导向槽526b所在的面与门体的长度方向和贯流风轮的长度方向垂直。
本实施例中,通过将导向槽526b设置成弧形槽,第一门体运11动轨迹受导向槽526b的限制,使得第一门体11在打开或关闭的过程中沿导向槽526b运动,如此的运动可以使第一门体11按照设计的轨迹运动;可通过设计不同具体地导向槽526b的形状,或者说曲线方程,可实现第一门体11不同的运动轨迹,从而满足不同用户的不同需求;导向槽526b限制第一导柱13b和第二导柱14b的运动轨迹使得第一门体11的运动稳定可靠,增加了贯流空调柜机门体驱动的方式;使得门体在打开或关闭的过程中始终不伸出壳体30,从而避免了外物将运动中的门体卡住,造成损坏,有利于门体安全的工作;使得门体位于打开或关门过程中的某一位置时,可对出风口吹出的风进行导向,有利于用户对风向的控制。
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贯流空调柜机1壳体30内可以不设置导风条20b,而通过门体来导风,此时的门体可以由若干的导风单元构成,每一导风单元的形状可与原导风条20b的形状类似,导风单元与导风条20b之间的区别在于,若干导风单元关闭时可合成门体,将出风口封堵。若干导风单元的驱动可以联动,也可以单独控制。本实施例中,首先减少了导风条20b,那么导风条20b的安装结构,以及驱动结构均随之去除;其次,将导风的部位移动至壳体30最外部,使得导风过程消耗的风能达到最小,导风的风向达到最大;然后,门体的导风单元在导风时,将导风单元对风的阻挡产生的风能消耗降至最低,因为被阻挡的风已经吹出壳体30流向用户。
导向槽526b所在的弧线为圆弧,第一驱动转轴528b的轴线经过该圆弧的圆心,更特别的第一驱动转轴的轴线与圆弧所在的平面垂直。
驱动齿轮60b包括与第一门体11对应的第一驱动齿轮601b,和与第二门体12对应的第二驱动齿轮602b。与第一腔室523b和第二腔室524b之间的关系对应,第一驱动齿轮601b的结构和特征根据第一门体11的运动需求设置,第二驱动齿轮602b的结构和特征则根据第二门体12的运动需求设置。当第一门体11和第二门体12的运动方式相同时,第一驱动齿轮601b和第二驱动齿轮602b的结构特征相同,本实施例中,第一门体11和第二门体12同时往出风口中间移动或者分别往出风口的两侧向壳体30内部转动,即第一门体11和第二门体12的运动存在对称平面,因此,第一驱动齿轮601b和第二驱动齿轮602b的位置关系存在对称平面,特别地,第一驱动齿轮601b和第二驱动齿轮602b之间的对称面,与第一腔室523b和第二腔室524b之间的对称面重合。
第一驱动齿轮601b具有第一驱动轴孔67b,第一驱动轴孔67b与第一腔室523b底板521b上的第一驱动转轴528b配合,第一驱动齿轮601b以第一驱动转轴528b为轴转动。第一驱动齿轮601b在平面内转动,且其转动的平面与门体和贯流风轮垂直设置。由于第一驱动齿轮601b和第二驱动齿轮602b对称设置,下面重点介绍第一驱动齿轮601b的结构和特征。
第一驱动齿轮601b包括转动部61b、与转动部61b固定连接的驱动部62b和固定部。其中,转动部61b为扇形体,第一驱动轴孔67b设置在转动部61b圆弧所在的圆心处,第一驱动轴孔67b沿转动部61b的厚度方向延伸,贯穿转动部61b,第一驱动轴孔67b与第一驱动转轴528b松配合,使得转动部61b可以绕第一驱动转轴528b转动。
固定部设置在转动部61b弧形部的边缘,包括与第一导柱13b对应的第一固定部63b,和与第二导柱14b对应的第二固定部64b。第一固定部63b和第二固定部64b与转动部61b之间设置有加强筋68b,用以增加第一固定部63b和第二固定部64b的强度。第一固定部63b上开设有第一安装孔65b,第一安装孔65b的形状和尺寸与第一导柱11的形状和尺寸对应,第一导柱13b的部分收容于第一安装孔65b内,第一固定部63b随着转动部61b的转动而转动,在转动过程中,第一安装孔65b的孔壁与第一导柱13b抵接,驱动第一导柱13b在导向槽526b内移动。同理,第二固定部64b上开设有第二安装孔66b,第二安装孔66b的形状和尺寸与第二导柱12的形状和尺寸对应,第二导柱14b的部分收容于第二安装孔66b内,第二固定部64b随着转动部61b的转动而转动,在转动过程中,第二安装孔66b的槽壁与第二导柱14b抵接,驱动第二导柱14b在导向槽526b内移动。
驱动部62b设置在转动部61b弧形部分的边缘,驱动部62b包括驱动齿,驱动齿沿转动部61b圆弧边缘排列,驱动齿的齿根与转动部61b连接,顶部朝远离转动部61b的方向延伸。本实施例中,驱动齿为直齿,当然在某些实施例中也可以为斜齿。驱动部62b的一侧与固定部连接。
当然,在一些实施例中,转动部61b、驱动部62b以及固定部可一体设置。
驱动部62b与传动装置70b配合,在驱动部62b的作用下转动部61b以第一驱动转轴528b为轴转动,第一固定部63b和第二固定部64b随转动部61b的转动而转动;此时,第一导柱13b同时收容导向槽526b和第一安装孔65b内,第一安装孔65b的槽壁挤压第一导柱13b的柱面,第一导柱13b在导向槽526b内移动,驱动第一门体11做沿导向槽526b轨迹的移动;第二导柱14b同时收容导向槽526b和第二安装孔66b内,第二安装孔66b的槽壁挤压第二导柱14b的柱面,第二导柱14b在导向槽526b内移动,驱动第一门体11做沿导向槽526b轨迹的移动,于此,第一门体11在第一导柱13b和第二导柱14b的作用下,做沿导向槽526b轨迹的运动。同理,第二门体12做与第一门体11对应的运动。
本实施例中,通过驱动齿轮60b的设置,使得驱动件40b的驱动得以稳定的传递至门体,驱动齿轮60b在驱动门体的同时,通过第一固定部63b的第一安装孔65b和第二固定部64b的第二安装孔66b分别与第一导柱13b和第二导柱14b配合,使得第一固定部63b驱动第一导柱13b的过程,和第二固定部64b驱动第二导柱14b的过程不会产生干涉现象。
贯流空调柜机1还包括导风条20b以及驱动导风条20b的驱动电机。本实施例中,设置有第一导风条、第二导风条、第三导风条和第四导风条供四根导风条20b。四根导风条20b平行设置,均与第一门体11和第二门体12平行设置。其中,第一导风条和第二导风条对应第一门体11设置,且二者相互联动,第一导风条的转轴与驱动电机连接;第三导风条和第四导风条对应第二门体12设置,且二者联动,第三导风条的转轴与驱动电机连接。分别驱动第一导风条和第三导风条的驱动电机均设置在驱动盒50b的盒盖51b上,设置在用于驱动门体的驱动件40b的两侧。因此从支撑板80b到驱动盒50b底板521b,到驱动齿轮60b上,再到盒盖51b上均设置有与导风条转轴21b对应的避让空间。当然,由于贯流空调柜机1的高度较高,为了使得导风条20b的控制更加及时、准确,可设置8跟导风条20b,第一门体11和第二门体12各对应四根,上面四根导风条20b的驱动电机设置在盒盖51b上,下面四根导风条20b的驱动电机设置出风口底部。
本实施例仍然以第一驱动齿轮601b为例,在第一驱动齿轮601b上,为了避让第一导风条转轴21b的避让空间为避让槽69b,避让槽69b呈圆弧装置设置。避让槽69b开设在转动部61b和驱动部62b之间,和/或转动部61b和固定部之间,其位置根据导向槽526b的位置设置,以使第一驱动齿轮601b驱动第一门体11的过程,与第一导风条20b的转动过程不干涉。该避让槽69b所在的圆弧的圆心与第一驱动轴孔67b的圆心重合,即与转动部61b的圆弧部分的圆弧平行设置。第一导风条转轴21b穿过支撑板80b和驱动盒50b的底板521b,然后穿过避让槽69b与驱动电机连接。当第一驱动齿轮601b在驱动部62b的作用下转动时,第一导风条20b仅做转动,为了避让第一驱动齿轮601b与第一导风条20b干涉,避让槽69b的形状和尺寸必须和第一驱动齿轮601b的行程对应设置,当然,避让槽69b的长度大于第一驱动齿轮601b的转动行程即可。当然,在第一导风条转轴21b和电机转轴之间可以设置用于连接二者的连接套。
本实施例中,通过在导向槽526b上开设避让槽69b,使得第一导风条转轴21b可直接穿过导向槽526b与驱动电机连接,从而实现导风条20b驱动和门体驱动交错设置,有利于简化门体驱动和导风条20b驱动的结构,使得结构更加紧凑,节约了安装空间,有利于优化贯流空调柜机1内部驱动结构的布局,有利于提高门体的驱动和导风条20b的驱动的可靠性。
传动装置70b,用于将驱动件40b的能量传递至驱动齿轮60b,一驱动件40b通过传动装置70b可同时驱动两个驱动齿轮60b,两个驱动齿轮60b分别与两扇门体对应,即通过传动装置70b的设置,可以实现一驱动件40b同时驱动两扇门体的打开和关闭。
具体地,传动装置70b包括与第一传动齿轮71b和与该第一传动齿轮71b配合的第二传动齿轮72b。第一传动齿轮71b和第二传动齿轮72b之间的传动比根据第一门体11和第二门体12之间的运动关系来确定,当然,在一些实施例中,如果设置两个驱动件40b,就可以不限定第一传动齿轮71b和第二传动齿轮72b之间的传递关系,只需要设置两个驱动件40b分别与第一传动齿轮71b和第二传动齿轮72b之间的传动关系即可。其中,第一传动齿轮71b和第二传动齿轮72b都为直齿轮。
在驱动盒50b的底板521b上对应第一传动齿轮71b的位置,设置有第一传动轴530b,第一传动轴530b垂直于底板521b设置,且朝远离底板521b的方向延伸。第一传动齿轮71b的套设在第一传动轴530b上。同理,对应第一传动齿轮71b的位置设置有第二传动轴531b,第二传动齿轮72b套设于第二传动轴531b上。驱动件40b与第一传动齿轮71b连接,此时,盒盖51b上对应第一传动轴530b的位置开设有用于供驱动件40b的转轴通过的过孔。
第一传动齿轮71b与第一驱动齿轮601b的驱动部62b适配,第二传动齿轮72b与第二驱动齿轮602b的驱动部62b适配。本实施例中仅介绍第一传动齿轮71b和第二传动齿轮72b结构相同的情形,此时,第一传动齿轮71b和第二传动齿轮72b的传动比根据第一门体11和第二门体12的运动位移和运动速度相关联。因为,第一传动齿轮71b和第二传动齿轮72b联动,所以第一传动齿轮71b和第二传动齿轮72b工作的时间相同。
当第一驱动齿轮601b、第一传动齿轮71b、第二传动齿轮72b以及第二驱动齿轮602b相互连接时,只需要一个驱动件40b驱动上述四个齿轮中的任意一个即可同时驱动上述四个齿轮。因为第一门体11和第二门体12对称设置,为了实现第一门体11和第二门体12的运动也对称设置,将第一传动齿轮71b与第一驱动齿轮601b之间的传动比,与第二传动齿轮72b与第二驱动齿轮602b之间的传动比设置为相等。
第一驱动齿轮601b、第二驱动齿轮602b、第一传动齿轮71b和第二传动齿轮72b之间的传动位于同一平面内,平面与门体和空调柜机的贯流风轮垂直设置。
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一传动齿轮71b和第二传动齿轮72b的联动设置,使得只需要一个驱动件40b就可以同时驱动第一驱动齿轮601b和第二驱动齿轮602b,从而同时驱动第一门体11和第二门体12,简化了门体驱动的结构,减少了门体驱动的部件,有利于节约制造成本;由于采用齿轮传动,使得驱动件40b的驱动可以稳定、高效的得到传递,有利于提高门体控制的精度和稳定性;易于装卸,便于维护和更换零部件。
方案三:参照图15至图21,该贯流空调柜机1包括门体10、用于驱动导该门体10运动的导向装置,以及用于支撑固定该导向装置的支架。其中,导向装置包括驱动件40c、导向件,其中导向件包括驱动齿轮60c和导向齿条70c,以及用于安装导向齿条70c的齿条盒50c,和用于安装驱动齿轮60c的齿轮座90c,驱动齿轮60c和导向齿条70c均收容于齿条盒50c内,齿条盒50c与支架固定连接,门体10的传动件穿过齿条盒50c的通槽与驱动齿轮60c连接。驱动件40c驱动驱动齿轮60c,驱动齿轮60c和导向齿条70c配合、且沿着导向齿条70c运动,以驱动与驱动齿轮60c连接的传动件移动,从而使得与移动件连接的门体10沿着导向齿条70c运动。
门体10与贯流风轮平行设置,即竖直设置,支架设置在壳体30的内部,支架包括设置在门体10顶部与传动件对应设置的支撑板80c。驱动件40c通过驱动件转轴驱动驱动齿轮60c,驱动齿轮60c通过与导向齿条70c的配合驱动传动件以驱动门体10,使得门体10按照设计的导向槽所形成的轨迹运动,有利于提高门体10运动的合理性;当门体10运动至某一位置停止时,还可对从出风口吹出的风进行导向,即门体10在一定条件下可作为活动的导风门;通过对轨迹的设置,可使门体10在转动过程中,始终不转出壳体30,从而避免了外部环境对门体10工作的影响,有利于门体10的安全工作,同时,也增加了贯流空调柜机驱动门体的方式,使得门体的驱动更加稳定可靠,更加准确。
贯流空调柜机1可以为单门或者双门,下面以双门结构介绍本申请的贯流空调柜机1,可以理解的是,单门贯流空调柜机1的结构在双门贯流空调柜机1的结构的基础上做相应调整即可得到。另外,门体10的驱动方式有很多,如连杆、齿轮等方式,本申请中以齿轮和齿条配合驱动为主,以使门体10的运动稳定、准确。
下面具体介绍本实用新型贯流空调柜机1各部件的结构。
门体10的外形为长条形弧形板,其外形与壳体30的外形对应,门体10的弧面朝远离容腔的方向凹陷,当门体10关闭时,门体10与门体10周边的壳体30位于同一曲面上。传动件设置在门体10两端,本实施例中,传动件以导柱为优,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传动件也可以为门转轴。门体10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导柱13c和第二导柱14c,第一导柱13c和第二导柱14c的长度方向与门体10的长度方向相同。当然,为了门体10能顺畅的运动,在门体10的底部对应第一导柱13c和第二导柱14c设置有另外的两个导柱。本贯流空调柜机1包括两个门体为双门贯流空调柜机1。
参照图7,驱动件40c,能传递出转动或摆动运动的驱动装置都可以,本实施例中以包括电机为优。电机的工作情况受贯流空调柜机1的控制电路的控制。驱动件40c包括底座43c、驱动件外壳41c,在驱动件外壳41c上设置有挂耳42c,驱动件外壳41c通过挂耳42c与底座43c固定连接,挂耳42c与底座43c连接方式有很多,以螺纹连接为优。驱动件40c转轴的长度方向与门体的长度方向相同,驱动件40c转轴转动的平面与电机转轴的轴线垂直,与支撑板80c的板面平行(允许正负10°误差)。底座43c包括用于承载驱动件外壳41c的基板431c,在基板431c的两端设置有用于固定基板431c的第二固定部432c,基板431c上还开设有用于避让驱动件40c的转轴的过孔433c。
参照图2至图4,支撑板80c整体呈U形设置,U形的第一侧81c对应设置有用于驱动第一门体11的驱动导向结构,第一侧81c的形状和结构特征与第一门体11的运动方式对应;第二侧82c对应第二门体12的驱动导向结构,第二侧82c的形状和结构特征与第二门体12的运动方式对应。当第一门体11和第二门体12的运动方式相同时,第一侧81c和第二侧82c的结构特征相同。本实施例中,第一门体11和第二门体12同时往出风口中间移动或者分别往出风口的两侧向壳体30内部转动,即第一门体11和第二门体12的运动存在对称平面,因此,第一侧81c和第二侧82c存在对称平面,即支撑板80c存在对称面。由于第一侧81c和第二侧82c对称设置,下面重点介绍第一侧81c的结构和特征,第二侧82c的结构和特征与第一侧81c对应。
支撑板80c设置有弧形边缘的一侧与空调柜机的壳体连接,支撑板上远离壳体一侧的边缘设置有折边83c,折边83c背离支撑板80c的板面朝设置有导向齿条70c的一侧延伸,本实施例中,垂直于支撑板80c向上延伸。通过折边83c的设置,可使设置在支撑板80c上的驱动导向结构不易脱离支撑板80c,从而使得支撑板80c上的结构更加稳定可靠。
支撑板80c的第一侧81c上对应第一导柱13c开设有第一导向槽84c,第一导向槽84c限制第一导柱13c的运动轨迹;对应第二导柱14c开设有第二导向槽85c,第二导柱14c的部分收容于第二导向槽85c内,第二导向槽85c限制第二导柱14c的运动轨迹。具体地,当第一导柱13c与第一导向槽84c远离壳体30的一端抵顶,第二导柱14c与第二导向槽85c远离第一导向槽84c的一端抵顶时,第一门体11处于打开状态;当第一导柱13c与第一导向槽84c靠近壳体30的一端抵顶,第二导柱14c与第二导向槽85c远离第一导向槽84c的一端抵顶时,第一门体11处于关闭状态。
第一导向槽84c为弧形槽,第二导向槽85c为直线槽,第一导向槽84c所在的弧线和第二导向槽85c所在的直线相交。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一导向槽84c和第二导向槽85c均可为弧形槽,第一导向槽84c和第二导向槽85c各自所在的弧线相交;第一导向槽84c和第二导向槽85c也均可为直线槽,第一导向槽84c和第二导向槽85c各自所在的直线相交且不共线。第一导向槽84c和第二导向槽85c所在的面与门体的长度方向和贯流风轮的长度方向垂直。
本实施例中,通过将第一导向槽84c设置成弧形槽,第二导向槽85c设置成直线槽或弧形槽,使得第一门体11在打开或关闭的过程中,进行移动和转动的合运动,具体地,在第二导向槽85c的限位作用下,第二导柱14c牵引第一门体11做直线或弧线移动,在第一导向槽84c的限位作用下,第一导柱13c牵引第一门体11做弧线或直线移动,即牵引第一门体11转动,如此的合成运动可以使第一门体11按照设计的轨迹运动;可通过设计不同具体地第一导向槽84c和第二导向槽85c的形状,或者说曲线方程和直线方程,可实现第一门体11不同的运动轨迹,从而满足不同用户的不同需求;使得门体在打开或关闭的过程中始终不伸出壳体30,从而避免了外物将运动中的门体卡住,造成损坏,有利于门体安全的工作;使得门体位于打开或关门过程中的某一位置时,可对出风口吹出的风进行导向,有利于用户对风向的控制。
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贯流空调柜机1壳体30内可以不设置导风条,而通过门体来导风,此时的门体10可以由若干的导风单元构成,每一导风单元的形状可与原导风条的形状类似,导风单元与导风条之间的区别在于,若干导风单元关闭时可合成门体,将出风口封堵。若干导风单元的驱动可以联动,也可以单独控制。此时同样可设置门体的整体移动,当需要偏转送风时,调节各导风单元偏转即可,当不需要偏转送风时,可将门体整体移开,使得风可以从出风口直接吹出,不受导风装置的阻挡,有利于提高风的送风效率。本实施例中,首先减少了导风条,那么导风条的安装结构,以及驱动结构均随之去除;其次,将导风的部位移动至壳体30最外部,使得导风过程消耗的风能达到最小,导风的风向达到最大;然后,门体的导风单元在导风时,将导风单元对风的阻挡产生的风能消耗降至最低,因为被阻挡的风已经吹出壳体30流向用户。
驱动齿轮60c包括与第一门体11对应的第一驱动齿轮,和与第二门体12对应的第二驱动齿轮。与第一侧81c和第二侧82c之间的关系对应,当第一门体11和第二门体12的运动方式相同时,第一驱动齿轮和第二驱动齿轮的结构特征相同,本实施例中,第一门体11和第二门体12同时往出风口中间移动或者分别往出风口的两侧向壳体30内部转动,即第一门体11和第二门体12的运动存在对称平面,因此,第一驱动齿轮和第二驱动齿轮的位置关系存在对称平面,特别地,第一驱动齿轮和第二导向齿轮之间的对称面,与第一侧81c和第二侧82c之间的对称面重合。
第一驱动齿轮具有第一驱动轴孔63c,第一驱动轴孔63c与驱动件40c的转轴配合,第一驱动齿轮随着驱动件40c的转轴转动。第一驱动齿轮在平面内转动,且其转动的平面与门体和贯流风轮垂直设置。由于第一驱动齿轮和第二驱动齿轮对称设置,下面重点介绍第一驱动齿轮的结构和特征。
第一驱动齿轮为圆柱直齿轮,包括转动部61c、与转动部61c固定连接的驱动部62c。其中,转动部61c为圆柱体,第一驱动轴孔63c的轴线与转动部61c的轴线重合,第一驱动轴孔63c贯穿转动部61c,第一驱动轴孔63c与驱动件40c的转轴紧配合,使得转动部61c可以随着驱动件40c的转轴一起转动。驱动部62c设置在转动部61c的边缘,驱动部62c包括驱动齿,驱动齿沿转动部61c的侧壁排列,驱动齿的齿根与转动部61c连接,顶部朝远离转动部61c的方向延伸。本实施例中,驱动齿为直齿,当然在某些实施例中也可以为斜齿。
齿轮座90c包括支撑部91c、与支撑部91c固定连接的连接部92c,以及与连接部92c固定连接的第一固定部93c。其中,支撑部91c与第一导向槽84c周边的支撑板80c接触,驱动齿轮60c设置在连接部92c上。
具体地,连接部92c为长条形的连接板,连接部的朝向驱动件40c的板面上的两端设置有两第一固定部93c,第一固定部93c设置成连接柱,支撑部91c设置在第一固定部93c的侧壁上,支撑部91c延伸出连接部92c,使得齿轮座90c设置于第一导向槽84c时,支撑部91c可以与第一导向槽84c周边的支撑板80c接触,让支撑板80c支撑齿轮座90c。在连接部92c上开设有通孔94c,第一导柱13c可穿过通孔94c与第一驱动齿轮连接。第一固定部93c与底座43c的第二固定部432c对应,且二者通过螺钉固定连接。
齿条盒50c包括盒体52c和盒盖51c,盒体52c包括底板521c和设置在底板521c周边的折边522c,折边522c垂直于底板521c的板面、且沿远离板面的方向延伸。导向齿条70c设置在盒体的内侧壁上,即沿折边522c的长度方向设置。盒盖51c与盒体52c的外侧壁连接,驱动齿轮60c收容于盒盖51c和盒体52c所围成的空间内。盒体52c的底部对应第一导向槽83开设第一通槽524c,盒盖51c上对应第一通槽524c开设有第二通槽511c,第一导柱13c穿过第一通槽524c与驱动齿轮60c连接,驱动件40c的转轴穿过第二通槽511c与驱动齿轮60c连接。盒盖51c上对应驱动件40c的位置设置有护板20c,护板20c沿第二通槽511c的长度方向设置。通过护板20c的设置,使得驱动件40c收到外界环境的干扰减弱,有利于驱动件40c稳定的工作。
具体地,折边522c和底板521c围成收容导向齿条70c的收容腔。盒盖51c的形状和底板521c的形状对应,盒盖51c与盒体52c配合后,盒盖51c侧壁上的卡口512c与盒体52c外侧壁上的卡扣523c配合,使得盒盖51c与盒体52c固定连接。盒盖51c上对应第二通槽511c的两端设置有固定结构513c,支撑板80c上对应固定结构513c的位置设置有固定柱86c,固定结构513c与固定柱86c通过螺钉固定连接,以使盒盖51c1与支撑板80c固定连接,即使盒体50与支撑板80c固定连接。
第一通槽524c开设在盒体52c的底板521c上,第一通槽524c和第二通槽511c的形状和尺寸均对应第一导向槽84c设置,具体地来说第一通槽524c和第二通槽511c的形状与第一导向槽84c的形状相同,第一通槽524c和第二通槽511c的槽长均略大于第一导向槽84c的槽长,第一通槽524c和第二通槽511c的槽宽均略大于第一导向槽84c的槽宽。第一导柱13c先通过第一导向槽84c,再穿过第一通槽524c与驱动齿轮60c连接。
本实施例中,通过对盒盖51c的设置,并使盒盖51c将收容腔的顶部封堵,使得收容腔内的驱动齿轮60c和导向齿条70c得以保护,受到外部环境影响减小,有利于驱动齿轮60c和导向齿条70c的稳定工作,有利于提高贯流空调柜机1工作的稳定性。
应当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各个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人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3)

1.一种空调柜机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件以及与所述驱动件连接的导向件;所述导向件在所述驱动件的驱动下驱动所述空调柜机的门体按预设的轨迹移动,使得所述门体投影至所述空调柜机底部的投影,与所述空调柜机的壳体投影至所述空调柜机底部的投影互不干涉。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柜机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件包括用于驱动所述门体的导向齿轮和驱动盒,所述驱动盒上开设有导向槽,所述门体沿所述导向槽移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柜机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槽包括第一导向槽和第二导向槽;所述门体上对应所述第一导向槽设置有第一导柱,所述第一导柱安装于所述第一导向槽内,对应所述第二导向槽设置有第二导柱,所述第二导柱安装于所述第二导向槽内;
所述导向齿轮上对应所述第一导柱形成有第三导向槽,对应所述第二导柱形成有第四导向槽;所述第一导柱通过所述第三导向槽与所述导向齿轮连接,所述第二导柱通过所述第四导向槽与所述导向齿轮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柜机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盒包括第一底板和与该第一底板板面固定连接的第一折边,所述第一底板和所述第一折边围成用于收容所述导向齿轮的第一收容腔;所述第一导向槽和所述第二导向槽对应开设于所述第一底板上。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柜机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槽包括第五导向槽,所述门体上对应所述第五导向槽设置有第三导柱,所述第三导柱安装于所述第五导向槽内;所述导向齿轮上对应所述第三导柱设置有具有安装孔的安装件,所述第三导柱安装于所述安装孔内。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柜机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盒包括第二底板和与所述第二底板固定连接的第二折边,所述第二底板和所述第二折边围成用于收容所述导向齿轮的第二收容腔;所述第五导向槽开设于所述第二底板上。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柜机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齿轮上开设有用于避让所述空调柜机的导风条转轴的避让槽,所述导风条转轴穿过所述避让槽与所述驱动件连接。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柜机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件包括驱动齿轮、与所述驱动齿轮配合的导向齿条,以及连接件;所述连接件连接所述门体和所述驱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与所述驱动件连接;所述门体在所述驱动齿轮的作用沿所述齿条移动。
9.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空调柜机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柜机包括两个所述门体,两个所述导向件,以及两个传动装置,所述传动装置与所述驱动件连接,两个所述传动装置分别将所述驱动件的驱动传递至两个所述导向件,两所述导向件分别驱动两所述门体。
10.一种贯流空调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贯流空调柜机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空调柜机导向装置和用于支撑所述空调柜机导向装置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与所述贯流空调柜机的壳体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的板面与贯流风轮的轴线垂直。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贯流空调柜机,其特征在于,导向装置设置于所述贯流风轮的上方,所述贯流风轮竖直设置在风道内,且将风从竖直的出风口排出。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贯流空调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贯流空调柜机还包括蜗壳组件,所述贯流风轮的数量为两个,两所述贯流风轮平行设置于所述风道内,所述蜗壳组件与所述空调柜机的壳体对应两所述贯流风轮形成双贯流风道结构。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贯流空调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蜗壳组件的长度方向与所述贯流风轮的长度方向相同;所述蜗壳组件设置于两所述贯流风轮之间,所述蜗壳组件的两侧分别与所述壳体形成贯流风道;两所述贯流风道靠近出风口的部分平行设置。
CN201520578861.8U 2015-07-31 2015-07-31 空调柜机导向装置及贯流空调柜机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9629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578861.8U CN204962961U (zh) 2015-07-31 2015-07-31 空调柜机导向装置及贯流空调柜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578861.8U CN204962961U (zh) 2015-07-31 2015-07-31 空调柜机导向装置及贯流空调柜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962961U true CN204962961U (zh) 2016-01-13

Family

ID=550580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578861.8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962961U (zh) 2015-07-31 2015-07-31 空调柜机导向装置及贯流空调柜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96296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42695A (zh) * 2015-07-31 2015-11-11 芜湖美智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柜机导向装置及贯流空调柜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42695A (zh) * 2015-07-31 2015-11-11 芜湖美智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柜机导向装置及贯流空调柜机
CN105042695B (zh) * 2015-07-31 2017-09-19 芜湖美智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柜机导向装置及贯流空调柜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066247A (zh) 贯流空调柜机
CN105003971A (zh) 空调柜机导向装置及贯流空调柜机
CN105066246B (zh) 贯流空调柜机
CN204901969U (zh) 空调柜机导向装置及贯流空调柜机
CN105042695A (zh) 空调柜机导向装置及贯流空调柜机
CN204962962U (zh) 空调柜机导向装置及贯流空调柜机
CN204629755U (zh) 空调器
CN204962961U (zh) 空调柜机导向装置及贯流空调柜机
CN103673243A (zh) 空调器送风部件及空调器
CN112197416A (zh) 导风机构的驱动机构、导风机构及空调器
CN204901973U (zh) 空调柜机导向装置及贯流空调柜机
CN105135516A (zh) 贯流空调柜机
CN101231008A (zh) 空调机的室内机
CN204853672U (zh) 空调器室内机
CN205641212U (zh) 空调天花机
CN101676648A (zh) 空调器室内机的导风机构
CN204901974U (zh) 贯流空调柜机
CN204901967U (zh) 空调柜机驱动齿轮及贯流空调柜机
CN204962963U (zh) 空调柜机导向齿轮及贯流空调柜机
CN205119234U (zh) 贯流空调柜机
CN208579391U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08418982U (zh) 一种空调室内挂机和用于其的挡板组件
CN1281903C (zh) 送风装置
CN105003972A (zh) 贯流空调柜机
CN105066248B (zh) 空调柜机导向装置及贯流空调柜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113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70919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