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944255U - 一种列管式冷却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列管式冷却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944255U
CN204944255U CN201520713138.6U CN201520713138U CN204944255U CN 204944255 U CN204944255 U CN 204944255U CN 201520713138 U CN201520713138 U CN 201520713138U CN 204944255 U CN204944255 U CN 20494425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d cap
adpting flange
tube sheet
tube
tank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713138.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勇
陈海波
沈宇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nzhou Tian Xu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enzhou Tian Xu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nzhou Tian Xu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enzhou Tian Xu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713138.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94425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94425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94425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列管式冷却器,包括罐体、管板、折流板、管束以及端盖,管板包括第一管板与第二管板,端盖第一端盖与第二端盖并分别设置在第一管板与第二管板相对罐体的另一侧,罐体两端还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法兰与第二连接法兰,第一端盖与第二端盖分别设置有第三连接法兰与第四连接法兰,第一管板的两侧边缘夹设在第一连接法兰与第三连接法兰之间并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第二管板的外端壁分别与第二连接法兰以及第四连接法兰的内侧壁间隙配合,第一管板与第二管板上分别设置有管孔,折流板上设置有板孔,管束插设在管孔与板孔内。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方便清洗、使用寿命更长的技术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列管式冷却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列管式冷却器。
背景技术
列管式冷却器是目前化工及酒精生产上应用最广的一种冷却器,通常包括设置有被冷却介质进口与被冷却介质出口的罐体、管板、折流板、管束以及端盖,所述管板包括第一管板与第二管板并分别设置在罐体的两端,所述端盖包括具有冷却介质容腔的第一端盖与第二端盖并分别设置在第一管板与第二管板相对罐体的另一侧,所述罐体两端还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法兰与第二连接法兰。现有的列管式冷却器,不能方便的进行清洗,并且管束的膨胀受到壳体约束,当冷却器中两种介质的温差大时,因管束与壳体的热膨胀量的不同而产生温差应力,而容易造成损坏而影响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清洗、使用寿命更长的列管式冷却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列管式冷却器,包括设置有被冷却介质进口与被冷却介质出口的罐体、管板、折流板、管束以及端盖,所述管板包括第一管板与第二管板并分别设置在罐体的两端,所述端盖包括具有冷却介质容腔的第一端盖与第二端盖并分别设置在第一管板与第二管板相对罐体的另一侧,所述罐体两端还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法兰与第二连接法兰,所述第一端盖与第二端盖对应罐体一端分别设置有第三连接法兰与第四连接法兰,所述第一管板的两侧边缘夹设在所述第一连接法兰与第三连接法兰之间并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法兰与第四连接法兰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管板的外端壁分别与第二连接法兰以及第四连接法兰的内侧壁间隙配合,所述第一管板与第二管板上分别设置有管孔,所述折流板上设置有板孔,所述管束插设在所述管孔与板孔内,并且管束两端分别导通第一端盖与第二端盖的冷却介质容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第二管板的外端壁分别与第二连接法兰以及第四连接法兰的内侧壁间隙配合,管束插设在所述管孔与板孔内,从而使得当冷却器中两种介质的温差大时,不会因管束与壳体的热膨胀量的不同而产生温差应力,从而延长了使用寿命,并且管束可以拉出,以便清洗。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管束的两端分别凸出于第一管板对应第一端盖一侧的侧面以及第二管板对应第二端盖一侧的侧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高了密封性,减少了被冷却介质端和冷却介质端的内漏互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管板与第二连接法兰以及第四连接法兰之间均分别夹设有“O”型密封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提高了密封性,从而进一步减少了被冷却介质端和冷却介质端的内漏互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密封圈包括第一“O”型密封圈与第二“O”型密封圈,所述第二连接法兰与第四连接法兰的内壁分别设置有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呈相连设置,所述第一“O”型密封圈与第二“O”型密封圈分别设置在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内,所述第一“O”型密封圈与第二“O”型密封圈之间夹设有密封挡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更进一步提高了密封性,从而更进一步减少了被冷却介质端和冷却介质端的内漏互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端盖设置有冷却介质进口与冷却介质出口,所述第一端盖对应冷却介质进口与冷却介质出口之间位置设置有对第一端盖的冷却介质容腔进行分隔的分隔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高了冷却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端盖的下侧设置有冷却介质排液阀,所述第二端盖的上侧位置设置有冷却介质排气阀。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更好对冷却介质进行排液或排气。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罐体的中部位置下侧设置有被冷却介质排液阀,所述罐体的中部位置上侧设置有被冷却介质排气阀。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更好对被冷却介质进行排液或排气。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折流板呈上下相错设置在所述罐体内,所述被冷却介质进口与被冷却介质出口分别设置在罐体的上侧两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提高了冷却效率。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图;
图2为图1的A部放大图;
图3为图1的B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1至附图3,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列管式冷却器,包括设置有被冷却介质进口101与被冷却介质出口102的罐体1、管板、折流板3、管束4以及端盖,优选的,所述罐体1底部两端分别设置有焊接底板5,所述管板包括第一管板201与第二管板202并分别设置在罐体1的两端,所述端盖包括具有冷却介质容腔的第一端盖601与第二端盖602并分别设置在第一管板201与第二管板202相对罐体1的另一侧,所述罐体1两端还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法兰103与第二连接法兰104,所述第一端盖601与第二端盖602对应罐体1一端分别设置有第三连接法兰6011与第四连接法兰6021,所述第一管板201的两侧边缘夹设在所述第一连接法兰103与第三连接法兰6011之间并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法兰104与第四连接法兰6021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连接件设置为螺钉15,所述第二管板202的外端壁分别与第二连接法兰104以及第四连接法兰6021的内侧壁间隙配合,所述第一管板201与第二管板202上分别设置有管孔,所述折流板3上设置有板孔,所述管束4插设在所述管孔与板孔内,并且管束4两端分别导通第一端盖601与第二端盖602的冷却介质容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第二管板202的外端壁分别与第二连接法兰104以及第四连接法兰6021的内侧壁间隙配合,管束4插设在所述管孔与板孔内,从而使得当冷却器中两种介质的温差大时,不会因管束4与壳体的热膨胀量的不同而产生温差应力,从而延长了使用寿命,并且管束4可以拉出,以便清洗。
本实施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管束4的两端分别凸出于第一管板201对应第一端盖601一侧的侧面以及第二管板202对应第二端盖602一侧的侧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高了密封性,减少了被冷却介质端和冷却介质端的内漏互通。
本实施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管板202与第二连接法兰104以及第四连接法兰6021之间均分别夹设有“O”型密封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提高了密封性,从而进一步减少了被冷却介质端和冷却介质端的内漏互通。
本实施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密封圈包括第一“O”型密封圈7与第二“O”型密封圈8,所述第二连接法兰104与第四连接法兰6021的内壁分别设置有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呈相连设置,所述第一“O”型密封圈7与第二“O”型密封圈8分别设置在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内,所述第一“O”型密封圈7与第二“O”型密封圈8之间夹设有密封挡圈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更进一步提高了密封性,从而更进一步减少了被冷却介质端和冷却介质端的内漏互通。
本实施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端盖601设置有冷却介质进口6011与冷却介质出口6012,所述第一端盖601对应冷却介质进口6011与冷却介质出口6012之间位置设置有对第一端盖601的冷却介质容腔进行分隔的分隔板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高了冷却效率。
本实施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端盖602的下侧设置有冷却介质排液阀11,所述第二端盖602的上侧位置设置有冷却介质排气阀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更好对冷却介质进行排液或排气。
本实施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罐体1的中部位置下侧设置有被冷却介质排液阀13,所述罐体1的中部位置上侧设置有被冷却介质排气阀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更好对被冷却介质进行排液或排气。
本实施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折流板3呈上下相错设置在所述罐体1内,所述被冷却介质进口101与被冷却介质出口101分别设置在罐体1的上侧两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提高了冷却效率。

Claims (8)

1.一种列管式冷却器,包括设置有被冷却介质进口与被冷却介质出口的罐体、管板、折流板、管束以及端盖,所述管板包括第一管板与第二管板并分别设置在罐体的两端,所述端盖包括具有冷却介质容腔的第一端盖与第二端盖并分别设置在第一管板与第二管板相对罐体的另一侧,所述罐体两端还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法兰与第二连接法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盖与第二端盖对应罐体一端分别设置有第三连接法兰与第四连接法兰,所述第一管板的两侧边缘夹设在所述第一连接法兰与第三连接法兰之间并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法兰与第四连接法兰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管板的外端壁分别与第二连接法兰以及第四连接法兰的内侧壁间隙配合,所述第一管板与第二管板上分别设置有管孔,所述折流板上设置有板孔,所述管束插设在所述管孔与板孔内,并且管束两端分别导通第一端盖与第二端盖的冷却介质容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列管式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束的两端分别凸出于第一管板对应第一端盖一侧的侧面以及第二管板对应第二端盖一侧的侧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列管式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管板与第二连接法兰以及第四连接法兰之间均分别夹设有“O”型密封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列管式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包括第一“O”型密封圈与第二“O”型密封圈,所述第二连接法兰与第四连接法兰的内壁分别设置有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呈相连设置,所述第一“O”型密封圈与第二“O”型密封圈分别设置在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内,所述第一“O”型密封圈与第二“O”型密封圈之间夹设有密封挡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列管式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盖设置有冷却介质进口与冷却介质出口,所述第一端盖对应冷却介质进口与冷却介质出口之间位置设置有对第一端盖的冷却介质容腔进行分隔的分隔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列管式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盖的下侧设置有冷却介质排液阀,所述第二端盖的上侧位置设置有冷却介质排气阀。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列管式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的中部位置下侧设置有被冷却介质排液阀,所述罐体的中部位置上侧设置有被冷却介质排气阀。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列管式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折流板呈上下相错设置在所述罐体内,所述被冷却介质进口与被冷却介质出口分别设置在罐体的上侧两端。
CN201520713138.6U 2015-09-15 2015-09-15 一种列管式冷却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94425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713138.6U CN204944255U (zh) 2015-09-15 2015-09-15 一种列管式冷却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713138.6U CN204944255U (zh) 2015-09-15 2015-09-15 一种列管式冷却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944255U true CN204944255U (zh) 2016-01-06

Family

ID=550116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713138.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944255U (zh) 2015-09-15 2015-09-15 一种列管式冷却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944255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15324A (zh) * 2015-09-15 2015-12-02 温州天旭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列管式冷却器
CN107036468A (zh) * 2016-02-03 2017-08-11 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新型湿法浸出物料换热系统
CN107270748A (zh) * 2017-06-27 2017-10-20 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钒有限公司 用于冶金轧制系统的列管式冷却器及防腐施工工艺
CN110345784A (zh) * 2019-07-31 2019-10-18 南京金日轻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内循环换热工艺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15324A (zh) * 2015-09-15 2015-12-02 温州天旭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列管式冷却器
CN107036468A (zh) * 2016-02-03 2017-08-11 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新型湿法浸出物料换热系统
CN107270748A (zh) * 2017-06-27 2017-10-20 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钒有限公司 用于冶金轧制系统的列管式冷却器及防腐施工工艺
CN107270748B (zh) * 2017-06-27 2020-06-09 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钒有限公司 用于冶金轧制系统的列管式冷却器及防腐施工工艺
CN110345784A (zh) * 2019-07-31 2019-10-18 南京金日轻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内循环换热工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944255U (zh) 一种列管式冷却器
CN204944257U (zh) 新型列管式冷却器
CN105115324A (zh) 一种列管式冷却器
CN204188050U (zh) 紧凑型自由流焊接式板式换热器
CN204944256U (zh) 一种列管式双联冷却器
CN103890530A (zh) 热交换器
CN204527139U (zh) 汽车风窗洗涤泵
CN204944253U (zh) 新型列管式双联冷却器
CN204944254U (zh) 一种新型列管式双联冷却器
CN205940230U (zh) 一种压缩空气用水冷却器
CN105115325A (zh) 一种列管式双联冷却器
CN104748584A (zh) 冷却器
CN203259052U (zh) 空冷式热交换器管箱
CN102435089A (zh) 一种双流程换热器封头
CN204806934U (zh) 冷却器
CN103638770B (zh) 用于超声波静电过滤器的夹套式箱体
CN203803870U (zh) 一种带有清堵装置的浮选槽矿化器
CN101757824A (zh) 一种气体过滤器
CN202403602U (zh) 一种双流程换热器封头
CN203043713U (zh) 水管过滤器
CN205841154U (zh) 一种氯气中间冷却器
CN203620465U (zh) 用于超声波静电过滤器的夹套式箱体
CN205091095U (zh) 用于微通道铝扁管气密性检验的充气工装
CN203824386U (zh) 板壳式换热器
CN204924012U (zh) 高压空冷管箱密封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106

Termination date: 2019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