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943400U - 花形散热器 - Google Patents

花形散热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943400U
CN204943400U CN201520519374.4U CN201520519374U CN204943400U CN 204943400 U CN204943400 U CN 204943400U CN 201520519374 U CN201520519374 U CN 201520519374U CN 204943400 U CN204943400 U CN 2049434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t channel
contiguous block
bending section
heat
f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519374.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叶伟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Wenyu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Wenyu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Wenyu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Wenyu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519374.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94340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9434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94340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花形散热器,包括:多个散热管道、热管、连接块以及散热片;热管设于散热管道内且与散热管道连接,热管的端部与连接块连接,连接块的侧壁外边缘连接散热片;散热管道分为依次相连的第一笔直段、第一弯曲段、弧形段、第二弯曲段以及第二笔直段,第一笔直段与第二笔直段平行,弧形段的弧度为180°-360°,连接块为中空的圆柱形,第一弯曲段与第二弯曲段的弯曲方向均为向远离连接块轴线的方向。上述花形散热器。散热管道能提供更多的散热面积以提高散热效率。

Description

花形散热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散热结构,特别是涉及一种花形散热器。
背景技术
LED(LightEmittingDiode),即半导体电光源,发光二极管,也称为半导体灯,是一种无灯丝的电光源,直接把电能转化为光能。
LED灯具有节能、寿命长的特点,避免了时常需要更换灯泡的麻烦,受到越来越多的用户的青睐。但是,LED灯的散热问题也是重点问题,散热问题严重影响到LED光源的光效和寿命。LED灯的散热一般要依靠散热器。传统的散热器一般都是封闭的圆筒形,这样使得散热器内部空气无法及时与外面的空气流通,便造成散热效率低,导致LED光源和电源温度过高,从而影响到了LED的光效和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包括多个散热管道、热管、连接块以及散热片;散热管道分为依次相连的第一笔直段、第一弯曲段、弧形段、第二弯曲段以及第二笔直段;第一笔直段与第二笔直段平行;弧形段的弧度为180°-360°;第一弯曲段与第二弯曲段的弯曲方向均为向远离连接块轴线的方向;散热效率更高的花形散热器。
一种花形散热器,其包括:多个散热管道、热管、连接块以及散热片;
所述散热管道两端分别设有第一管道端口以及第二管道端口,所述连接块一端设有多个第一连接口以及多个第二连接口,每一所述第一连接口与一所述第一管道端口连通,每一所述第二连接口与一所述第二管道端口连通,所述热管设于所述散热管道内且与所述散热管道连接,所述热管的端部与所述连接块连接,所述连接块的侧壁外边缘连接所述散热片;
所述散热管道分为依次相连的第一笔直段、第一弯曲段、弧形段、第二弯曲段以及第二笔直段,所述第一笔直段与所述第二笔直段平行,所述第一笔直段位于所述散热管道设有所述第一管道端口的一端,所述第一笔直段与所述连接块连通,所述第二笔直段位于所述散热管道设有所述第二管道端口的一端,所述第二笔直段与所述连接块连通,所述弧形段的弧度为180°-360°,所述连接块为中空的圆柱形,所述第一弯曲段与所述第二弯曲段的弯曲方向均为向远离所述连接块轴线的方向。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笔直段和所述第二笔直段长度相等。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散热管道还包括:连接板、与所述连接板相对设置的散热板、连接在所述连接板与所述散热板之间的连接条,所述散热板设有散热孔。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弯曲段和所述第二弯曲段形状相同和大小相等。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弯曲段和所述第二弯曲段弯曲的角度均为90°。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散热孔为圆形。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散热孔为方形。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散热片设有多个通孔。
上述花形散热器。散热管道可用于接收外界热量,由于散热管道有多个,因此散热管道能提供更多的散热面积以提高散热效率。散热管道内设有的热管,可以快速地将热量传输到远离热源的散热片上,由于散热片具有更多的散热面积,因此热管以及散热片的设置能帮助散热管道快速地散热,有利于提高散热速度。散热管道的第一弯曲段以及第二弯曲段的设置有利于散热管道向外延伸,有利于散热管道弧形段部分的角度大于180°以及有利于弧形段能获得更大的半径,以便于散热管道的展开,这样能使散热管道获得更大的散热面积,从而可提高散热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一较佳实施例的花形散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所示花形散热器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图1中所示花形散热器的散热管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所示花形散热器的散热管道与热管结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所示花形散热器的A部放大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的含义为:
10-花形散热器;
110-柔性基板,111-LED灯珠;
120-散热管道,121-第一笔直段,122-第二笔直段,123-第一弯曲段,124-第二弯曲段,125-弧形段,126-连接板,1261-连接件,127-散热板,1271-散热鳍片,1272-散热毛刺,1273-导风件,128-连接条,129-散热孔,1210-第一管道端口,1211-第二管道端口;
130-灯罩;
140-连接块,141-通气孔,142-进气孔;
150-散热片,151-平滑部,152-折弯部,153-通孔;
160-热管;
170-连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其中,图1为一实施例的花形散热器10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所示花形散热器10的分解示意图。
例如,一种花形散热器10,其包括:多个散热管道120、热管160、连接块140以及散热片150;
请参考图3,散热管道120两端分别设有第一管道端口1210以及第二管道端口1211,连接块140一端设有多个第一连接口以及多个第二连接口,第一连接口与第一管道端口1210连通,第二连接口与第二管道端口1211连通,热管160设于散热管道120内且与散热管道120连接,热管160的端部还与连接块140连接,连接块140的外边缘连接有散热片;
散热管道120分为依次相连的第一笔直段121、第一弯曲段123、弧形段125、第二弯曲段124以及第二笔直段122,第一笔直段121与第二笔直段122平行,第一笔直段121位于散热管道120设有第一管道端口1210一端,第一笔直段121与连接块140连接,第二笔直段122位于散热管道120设有第二管道端口1211一端,第二笔直段122与连接块140连接,弧形段125的弧度范围为180°-360°,第一弯曲段123与第二弯曲段124的弯曲方向均为向远离连接块140中心线方向。
又如,一种花形散热器10,其包括:多个封装有LED灯珠111的柔性基板110、与柔性基板110连接的散热管道120、与散热管道120连接的灯罩130、与散热管道120连接的连接块140、与LED灯珠111电连接且设于连接块140内的控制器以及与连接块140连接的散热片150。
柔性基板110以及灯罩130的形状均与散热管道120的形状相同。柔性基板110为柔性印刷电路板,又称为柔性线路板、软性线路板、挠性线路板、软板,英文是FPC(FlexiblePrintedCircuit的缩写),是一种特殊的印制电路板。它的特点是重量轻、厚度薄、柔软、可弯曲。主要使用于手机、笔记本电脑、PDA、数码相机、液晶显示屏等很多产品。在本实施例中,柔性基板110为单面的柔性印刷电路板,其具有一层化学蚀刻出的导电图形,在柔性尽缘基材面上的导电图形层为压延铜箔。尽缘基材可以是聚酰亚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芳酰胺纤维酯和聚氯乙烯。
为增加散热管道120的散热面积以及提高散热效率,同时参考图3和图4所示,其中,图3为图1中所示花形散热器10的散热管道120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所示花形散热器10的散热管道120与热管160结合的结构示意图。散热管道120可以是任意的形状,如:三角形、圆弧形或折叠形等多种形状。在本实施例中,散热管道120分为第一笔直段121、第二笔直段122、第一弯曲段123、第二弯曲段124以及弧形段125。第一笔直段121位于散热管道120的首端,第二笔直段122位于散热管道120的尾端。第一笔直段121和第二笔直段122可以平行设置也可以成夹角设置,优选的为平行设置。第一笔直段121和第二笔直段122长度相等。第一弯曲段123连接在第一笔直段121与弧形段125之间,第二弯曲段124连接在第二笔直段122与弧形段125之间。第一弯曲段123和第二弯曲段124形状相同和大小相等。弧形段125位于中间部分,其可以呈圆弧形,弧形段125的弧度范围大于90°,弧形段125连接在第一弯曲段123和第二弯曲段124之间。第一弯曲段123和第二弯曲段124的弯曲方向均为向远离连接块140中心线方向。优选的,第一弯曲段123和第二弯曲段124弯曲的角度均为90°。也即散热管道120呈的第一笔直段121和第二笔直段122均与弧形段125相垂直。这样的效果是:第一弯曲段123和第二弯曲段124的弯曲方向均为向远离连接块140中心线方向,这样能使弧形段125有更宽的延伸的空间,使得散热管道120在以连接块140的中心线为轴线成圆周阵列时,各个散热管道120的弧形段125不会出现干扰,而展开的弧形段125又能提供更多的散热的面积,以帮助柔性基板110散热。
为增加散热板120的散热面积以及提高散热效率,散热管道120以连接块140的中心线为轴线呈圆周排列有多个,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中,散热管道120排列有五个,在其他实施例中,散热管道120可以是三个或四个等。这样多个散热板120能提供更多的散热面积,可以提高散热速度。
为更好的连接灯罩130,散热管道120还包括:连接板126、与连接板126相对设置的散热板127、连接在连接板126与散热板127之间的连接条128。连接板126背离散热板127一面间隔设置有多对扣件,每对扣件均分布在连接板126的两边。每对扣件包括第一扣件和第二扣件,第一扣件和第二扣件均为弹性材料,第一扣件远离连接板126一端向第二扣件方向弯曲,第二扣件远离连接板126一端向第一扣件方向弯曲。灯罩130与连接板126连接一端设有多个第一扣孔和多个第二扣孔,第一扣件与第一扣孔一一对应且扣合于第一扣孔内。第二扣件与第二扣孔一一对应且扣合于第二扣孔内。这样可以通过第一扣件和第二扣件将灯罩130扣合。
为提高传热速度,散热管道120内还设有热管160,热管160是利用蒸发制冷,从而使热管160两端温度差迅速减小,使热量快速传导。一般热管160由管壳、吸液芯和端盖组成。热管160内部是被抽成负压状态,充入适当的液体,这种液体沸点低,容易挥发。管壁有吸液芯,其由毛细多孔材料构成。热管160一端为蒸发端,另外一端为冷凝端,在本实施例中,热管160与散热管道120连接一端为蒸发端,热管160与连接块140连接一端为冷凝端。当热管160一端受热时,毛细管中的液体迅速蒸发,蒸气在微小的压力差下流向另外一端,并且释放出热量,重新凝结成液体,液体再沿多孔材料靠毛细力的作用流回蒸发端,如此循环不止,热量由热管160一端传至另外一端。这种循环是快速进行的,热量可以被源源不断地传导开来。
热管160的形状与散热管道120的形状相同。热管160的直径小于散热管道120的高度或宽度,以保证散热管道120能装得下热管160。热管160与连接板126连接,在连接板126与热管160连接的一面可焊接有多个连接件1261,连接件1261可以为片状也可以为丝状。例如,当连接件1261为片状时,连接件1261上设有第一连接孔,热管160穿过第一连接孔与连接件1261连接。热管160与连接件1261之间以及热管160与连接板126之间还涂有导热硅胶,导热硅胶能有利于热量的传输。这样的效果是:热管可以迅速的将散热板上的热量传输到连接块中,使热量更加均匀,从而更快的将热量散出。热管160与散热板127之间以及热管160与连接条128之间均存在间隙,以有利于风扇吹出的风能在间隙之中流通。连接板126以及散热板127均与连接条128可拆卸地紧密地连接,这有利于热管160和散热管道120的组装。
连接板126靠近散热板127的一面以及散热板127靠近连接板126的一面均设有凹槽,连接条128设于凹槽内并分别与两者连接。连接板126以及散热板127在凹槽处还设有多个凸出的卡合部,连接条128为长片状,两边均设有凹孔,凹孔卡合于凸出的卡合部。连接板126与连接条128之间以及散热板127与连接条128之间均涂有导热硅胶,导热硅胶既能进一步稳固连接板126与连接条128之间以及散热板127与连接条128之间的连接,也能填充连接板126与连接条128之间以及散热板127与连接条128之间的细缝,以减小热传递的热阻。
为提高散热速度,同时参考图5所示,其为图1中所示花形散热器10的A部放大示意图。散热板127背离连接板126一面设有多片散热鳍片1271。散热鳍片1271为金属薄片且以散热管道120为路径间隔排列。散热鳍片1271的宽度可以比散热板127的宽度小,也可以和散热板127的宽度相等。在本实施例中,散热鳍片1271为直板形,在其他的实施例时,散热鳍片1271可以为波纹状,也可以为折叠状,还可以是各种弯曲的形状等。散热鳍片1271为波纹状等各种弯曲的形状时,能在不增加散热片150高度、长度或宽度下,相对增加散热鳍片1271的总热交换面积,从而提供散热效率。散热鳍片1271边缘连接有多个散热毛刺1272,散热毛刺1272沿散热鳍片1271边缘均匀间隔排列。当散热鳍片1271为方形直板形时,散热毛刺1272分别沿方形的三条边均匀间隔排列。当散热鳍片1271为弧形直板形时,散热毛刺1272以散热鳍片1271的中心为轴心呈圆周间隔排列。在本实施例中,散热毛刺1272为圆柱形。在其他实施例中,散热毛刺1272可以为圆锥、三角锥等各种锥形,也可以为圆柱、三菱柱等柱形。散热毛刺1272的设置能进一步提高单位体积内的散热面积,以提高散热效率。这样的效果是:柔性基板110的热量还可以进一步传输到散热鳍片1271中散出。且散热鳍片1271能提供更多的散热面积,因此可提高散热效率。
为加快散热速度,连接块140可以中空的圆柱形。连接块140内设有空腔,连接块140一端的内部设有风扇,风扇位于空腔内,风扇与控制器电连接。散热管道120与空腔连通,风扇可往散热管道120一端吹风。当连接块140为中空的圆柱形时,连接块140一端内部设有交叉的支架,支架中间设有安装部,风扇设于安装部内,连接块140另一端则设有挡风板,连接口设于挡风板上。连接块140侧壁还设有多个通气孔141。连接块140与风扇连接的一端设有多个进气孔142,进气孔142间隔排列在连接块140的端部。这样的效果是:风扇通电时,风扇转动可使更多的空气被从进气孔142处吸入连接块140的空腔内,再通过连接块140侧壁的通气孔141吹出,可带走连接块140内的热量,也可加快散热片150表面的空气流通速度,从而提高散热效率。
为实现散热管道120与连接块140的空腔连通,散热管道120一端设有第一管道端口1210,散热管道120另一端设有第二管道端口1211,连接块140一端设有多个第一连接口以及多个第二连接口,第一连接口与第一管道端口1210连通,第二连接口与第二管道端口1211连通。第一连接口边缘以及第二连接口边缘还设有密封圈,以方便第一管道端口1210与第一连接口的密封连接,以及方便第二管道端口1211与第二连接口的密封连接。第一管道端口1210以及第二管道端口1211的形状可以是方形或圆形。
为加快散热管道120内的热量的散出速度,同时参考图5所示,其为图1中所示花形散热器10的A部放大示意图。散热管道120设有多个散热孔129,散热孔129可以设置在连接条128上的任意位置,也可以设置在散热板127上的任意位置,或者散热板127和连接条128上均设有散热孔129。优选的,散热孔129设置在散热板127上,且每个均靠近散热鳍片1271。在本实施例中,散热孔129的形状为方形,在其他实施例中,散热孔129还可以是圆形或不规则图形等。当散热鳍片1271的宽度小于散热板127的宽度时,散热孔129可围绕排列在散热鳍片1271的边缘。当散热鳍片1271的宽度等于散热板127的宽度时,散热孔129可以成对地分布在散热鳍片1271的两边。风扇吹出的风经过散热管道120后能从散热孔129中散出,散热孔129靠近散热鳍片1271,能加快散热鳍片1271周围空气的流通,从而加快散热鳍片1271的散热,提高散热效率。这样的效果是:连接块140的空腔内的风扇通电时,风扇可往散热管道120方向吹风,风扇转动可使更多的空气被从进气孔142处吸入连接块140的空腔内。由于散热管道120与连接块140的空腔连通,风扇还可以进一步将吸入的空气推进散热管道120内,随后进入散热管道120的空气可从散热孔129中散出。空气经过散热管道120时,可与散热管道120的内壁进行热交换,从而带走散热管道120内的热量,从而可加快散热管道120内热量的散出。
为提高散热效率,散热板127在散热孔129边缘设有导风件1273,导风件1273设于散热板127背离连接板126的一面。导风件1273可以为片状,也可以为扁管状。当导风件1273为片状时,导风件1273设与散热孔129远离散热鳍片1271一侧,同时导风件1273向散热鳍片1271方向倾斜。这样的效果是:从散热孔129中吹出的风经过散热孔129后,可碰到导风件1273,这时导风件1273能引导风吹向散热鳍片1271,从而加快散热鳍片1271表面空气的流动,可提高散热鳍片1271的散热效率。
为提高散热效率,当导风件1273为扁管状时,导风件1273为弯曲的扁管状。扁管状的导风件1273一端为大开口,扁管状的导风件1273另一端为小开口,导风件1273大开口的一端与散热板127连接且完全覆盖散热孔129,导风件1273小开口的一端向散热鳍片1271方向弯曲。这样的效果是:扁管状的导风件1273可以使从散热孔129中吹出的风更集中地吹向散热鳍片1271和散热毛刺1272。
为提高散热效率和减小热阻,连接块140还连接有多片散热片150,在本实施例中,散热片150的高度等于连接块140的高度,其他实施例中,散热片150的高度可以大于连接块140的高度。连接块140设有连接口处呈往远离风扇方形凹陷的喇叭状,以方便更多的空气在风扇的推动下能顺利地进入散热管道120内,可减小空气阻力。在连接块140内壁设有多片传热片,每片传热片均为向连接口方向倾斜设置。在与连接块140轴线平行的方形上,传热片线性排列有多片。传热片上设有第二连接孔,热管160长出散热管道120部分穿过第二连接孔且与传热片固定连接。热管160与传热片之间还涂有导热硅胶,导热硅胶既能进一步稳固热管160与传热片之间的连接,也能填充热管160与传热片之间存在的细缝,以减小热传递的热阻。
为提高散热效率,散热片150呈弯曲形,优选的,散热片150呈弧形。每片散热片150的形状大小完全一样且沿连接块140外边缘间隔排列设置。散热片150包括平滑部151和折弯部152,平滑部151到柔性基板110的距离比折弯部152到柔性基板110的距离大,也即散热片150的平滑部151位于连接块140设有风扇的一端。折弯部152在与连接块140轴线平行方向上的截面呈波纹形,平滑部151在与连接块140轴线平行方向上的截面呈方形。呈波纹形的折弯部152包括波峰和波谷,每个波纹的波峰和波谷形状相同,角度大小相等。散热片150设有多个通孔153,通孔153可设置在散热片150的任何地方,优选的,本实施例中通孔153设于折弯部152的波谷处。这样使散热片能提供更多的散热面积,从而提高散热效率。
为提高散热片150的散热效率,当连接块140为圆筒形时,散热片150以连接块140的中心线为轴线呈圆周间隔排列,这时相邻的两个散热片150之间波谷可以刚好容纳波峰。连接块140侧壁设有通气孔141,优选的,通气孔141可以设置在每个波谷处,且通气孔141与散热片150相互错开设置。风扇吹出的风也可以经过通气孔141吹出。这样的效果是:当多片散热片150叠加时,由于波峰和波谷的阻挡作用,散热片150内的热空气不容易向上流动,这时从通气孔141吹出的风能加快热量沿散热片150弯曲方向横向吹出。
风扇可以为离心风扇。连接块140远离连接口一端还设有连接头170,连接头170可以用于与外界电源连接,同时也可以对整个花形散热器10或LED灯起到固定的作用。
上述花形散热器10,由于散热管道120设有连接板126、散热板127以及连接条128,连接板126上又设有散热孔129,散热孔129使散热管道120内的空气能及时的跟外界空气相互流通交换,因此散热管道120内的热量可通过散热孔129散出。散热孔129的设置也使散热管道120形成开放式,使散热管道120的连接板126、散热板127以及连接条128均能与外界空气直接接触,从而更快地将热量散出。
散热管道120还分为第一笔直段121、第二笔直段122、第一弯曲段123、第二弯曲段124以及弧形段125,散热管道120的第一弯曲段123以及第二弯曲段124的设置有利于散热管道120的向外延伸,有利于散热管道120弧形段125部分的角度可以大于180°而不会出现相互干扰的现象,也有利于弧形段125能获得更大的半径,以便于散热管道120能更有效地展开,这样能使散热管道120获得更长了路径和更大的散热面积,从而可提高散热效率。所以散热管道120能提供更多的散热面积,以帮助散热。
由于散热板127还连接有多片散热鳍片1271,因此,柔性基板110的热量还可以进一步传输到散热鳍片1271中散出。且散热鳍片1271能提供更多的散热面积,因此可提高散热效率。散热孔129设置在散热鳍片1271的边缘既有利于将散热管道120内的空气散出,又有利于加快散热鳍片1271周围空气的流通,从而提高散热效率。散热鳍片1271边缘连接有散热毛刺1272可以进一步增加散热面积。
散热孔129边缘设有导风件1273且导风件1273向散热鳍片1271方向倾斜,这样导风件1273能改变从散热孔129中吹出的风的方向,以引导更多的流动的空气涌向散热鳍片1271,可提高散热鳍片1271及散热毛刺1272表面的空气流通速度,从而提高散热鳍片1271及花形散热器10的散热效率。
散热管道120内还设有热管160,热管160可迅速的将散热管道120内的热量传输到远离柔性基板110的间隔排列在连接块140边缘的散热片150中。由于散热片150包括平滑部151和折弯部152,折弯部152呈波纹形使得其在单位体积内能提供更多的散热面积,可有利于热量的散出,从而提高花形散热器10的散热效率。
散热片150设有多个通孔153有利于散热器表面空气的流通,提高散热效率。第一笔直段121和第二笔直段122长度相等可以形成对称,有利于整个散热器重量的均匀分布,提高安全性。第一弯曲段123与第二弯曲段124的弯曲角度均为90°能使散热管道120的弧形段125有效的向外延伸。散热毛刺1272为圆柱形能提供安全性。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的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8)

1.一种花形散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散热管道、热管、连接块以及散热片;
所述散热管道两端分别设有第一管道端口以及第二管道端口,所述连接块一端设有多个第一连接口以及多个第二连接口,每一所述第一连接口与一所述第一管道端口连通,每一所述第二连接口与一所述第二管道端口连通,所述热管设于所述散热管道内且与所述散热管道连接,所述热管的端部与所述连接块连接,所述连接块的侧壁外边缘连接所述散热片;
所述散热管道分为依次相连的第一笔直段、第一弯曲段、弧形段、第二弯曲段以及第二笔直段,所述第一笔直段与所述第二笔直段平行,所述第一笔直段位于所述散热管道设有所述第一管道端口的一端,所述第一笔直段与所述连接块连通,所述第二笔直段位于所述散热管道设有所述第二管道端口的一端,所述第二笔直段与所述连接块连通,所述弧形段的弧度为180°-360°,所述连接块为中空的圆柱形,所述第一弯曲段与所述第二弯曲段的弯曲方向均为向远离所述连接块轴线的方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花形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笔直段和所述第二笔直段长度相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花形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管道还包括:连接板、与所述连接板相对设置的散热板、连接在所述连接板与所述散热板之间的连接条,所述散热板设有散热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花形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弯曲段和所述第二弯曲段形状相同和大小相等。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花形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弯曲段和所述第二弯曲段弯曲的角度均为90°。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花形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孔为圆形。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花形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孔为方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花形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片设有多个通孔。
CN201520519374.4U 2015-07-16 2015-07-16 花形散热器 Active CN20494340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519374.4U CN204943400U (zh) 2015-07-16 2015-07-16 花形散热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519374.4U CN204943400U (zh) 2015-07-16 2015-07-16 花形散热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943400U true CN204943400U (zh) 2016-01-06

Family

ID=550108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519374.4U Active CN204943400U (zh) 2015-07-16 2015-07-16 花形散热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943400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40787A (zh) * 2019-12-30 2020-05-12 广州兰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全反射led聚光灯
CN113819780A (zh) * 2021-09-22 2021-12-21 锘威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5g智能手机用高性能超薄微热管
CN113819780B (zh) * 2021-09-22 2024-05-24 锘威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5g智能手机用高性能超薄微热管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40787A (zh) * 2019-12-30 2020-05-12 广州兰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全反射led聚光灯
CN111140787B (zh) * 2019-12-30 2020-08-11 广州兰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全反射led聚光灯
CN113819780A (zh) * 2021-09-22 2021-12-21 锘威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5g智能手机用高性能超薄微热管
CN113819780B (zh) * 2021-09-22 2024-05-24 锘威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5g智能手机用高性能超薄微热管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75179B (zh) 散热器
CN204730048U (zh) 主动散热吸顶灯
WO2019029495A1 (zh) 一种肋片换热系统
CN204943400U (zh) 花形散热器
CN104456211A (zh) 带有制冷片的led灯
CN204943088U (zh) 节能灯
CN202267039U (zh) 散热器结构
CN204739557U (zh) 波纹形led散热器
CN204729994U (zh) 高效散热的led灯
CN204786279U (zh) 分布式散热器
CN104359036B (zh) 带有管道的led灯
CN104266102B (zh) Led灯
CN203115918U (zh) 散热器
CN102650389B (zh) 一种具有散热结构的led灯具
CN104089205A (zh) 一种轻质高效散热的led灯具
CN103899951A (zh) 一种led灯具
CN202835281U (zh) Led球泡灯散热器
CN201373312Y (zh) Led路灯
CN206802811U (zh) 一种便于快速散热的大功率led灯
CN204986927U (zh) 主动散热器
CN207298460U (zh) 一种新型led灯泡
CN204943416U (zh) Led散热器
CN204756845U (zh) 吸顶灯散热器
CN205579508U (zh) 一种led散热器
CN203240308U (zh) Led强对流泛光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