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941424U - 一种井口加固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井口加固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941424U
CN204941424U CN201520615029.0U CN201520615029U CN204941424U CN 204941424 U CN204941424 U CN 204941424U CN 201520615029 U CN201520615029 U CN 201520615029U CN 204941424 U CN204941424 U CN 20494142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cking plate
steel backing
well head
production string
ruggedized constru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615029.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爱国
李海甫
高振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etrochin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etrochin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etrochina Co Ltd filed Critical Petrochina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615029.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94142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94142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94142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井口加固结构,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在油气井口安装大重量设备容易造成油层套管弯曲变形的技术问题。该井口加固结构穿套在油气井管柱上,油气井管柱包括油层套管、套管短节、连接油层套管与套管短节的接箍,井口加固结构包括钢制垫板和钢筋混凝土结构;钢制垫板的中心开有圆孔,穿过圆孔的油层套管与钢制垫板形成过渡配合或间隙配合,钢制垫板的上表面贴紧接箍底部,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中心包覆油层套管,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上表面与钢制垫板的下表面贴紧。从而保证了生产及作业的正常进行。

Description

一种井口加固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天然气开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井口加固结构。
背景技术
在石油、天然气生产中,由于某些原因,有些油气井管柱没有表层套管,所有井口装置的重量全部由油层套管承担,进行某些作业时,需要在井口上临时安装大重量设备,由于所按照设备的重量过大,在油气井口安装大重量设备容易造成油层套管弯曲变形,影响正常生产及作业,甚至造成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井口加固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在油气井口安装大重量设备容易造成油层套管弯曲变形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井口加固结构,穿套在油气井管柱上所述油气井管柱包括油层套管、套管短节、连接所述油层套管与所述套管短节的接箍,其特征在于,所述井口加固结构包括钢制垫板和钢筋混凝土结构;所述钢制垫板的中心开有圆孔,穿过所述圆孔的所述油层套管与所述钢制垫板形成过渡配合或间隙配合,所述钢制垫板的上表面贴紧所述接箍的底部,所述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中心包覆所述油层套管,所述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上表面与所述钢制垫板的下表面贴紧。
优选的,所述钢制垫板由相同形状的两块钢板固定而成,其中,每块所述钢板的一侧形成有半圆形缺口,两块所述钢板固定在一起时,两个所述半圆形缺口组合为所述圆孔。
优选的,所述钢制垫板由两块所述钢板拼接后焊接而成。
优选的,所述钢制垫板由不同形状的两块钢板拼接后焊接而成;其中,每块所述钢板的一侧形成有半圆形缺口,两块所述钢板固定在一起时,两个所述半圆形缺口组合为所述圆孔。
优选的,所述焊接形成的焊缝为断续焊缝。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由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油层套管上套有钢制垫板和钢筋混凝土结构,钢制垫板的下表面贴紧钢筋混凝土结构,在钢制垫板的上表面贴紧接箍的底部,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中心包覆油层套管,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上表面与钢制垫板的下表面贴紧。从而在套管短节以上的井口装置安装有大重量设备时,大重量设备的重力能通过套管短节、油层套管的接箍、钢制垫板、钢筋混凝土结构后传递到地面土层,从而大重量设备的重力由土层承担大部分负荷,能有效避免油层套管因负荷过大而发生弯曲变形,因此,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在油气井口安装大重量设备容易造成油层套管弯曲变形的技术问题,保证了生产及作业的正常进行。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井口加固结构不会改变井口结构的组成及功能,不影响其他作业施工。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井口加固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实施方式一中钢制垫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实施方式二中钢制垫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在油气井口安装大重量设备容易造成油层套管弯曲变形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井口加固结构,总体思路如下:
在油层套管上套有钢制垫板,钢制垫板的下表面贴紧钢筋混凝土结构,钢制垫板的上表面贴紧接箍的底部,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中心包覆油层套管,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上表面与钢制垫板的下表面贴紧。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中的钢制垫板和钢筋混凝土结构,在套管短节以上的井口装置安装有大重量设备时,大重量设备的重力能通过套管短节、油层套管的接箍、钢制垫板、钢筋混凝土结构后传递到地面土层,从而大重量设备的重力由土层承担大部分负荷,能有效避免油层套管因负荷过大而发生弯曲变形,因此,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在油气井口安装大重量设备容易造成油层套管弯曲变形的技术问题,保证了生产及作业的正常进行。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井口加固结构,参考图1所示,包括钢制垫板1和钢筋混凝土结构2。该井口加固结构穿套在油气井管柱上,油气井管柱包括油层套管3、套管短节4、连接油层套管3与套管短节4的接箍5。
参考图2和图3所示,钢制垫板1的中心开有圆孔1-1,结合图1所示,穿过圆孔1-1的油层套管3与钢制垫板1形成过渡配合或间隙配合,当为间隙配合时,油层套管3与钢制垫板1之间的间隙要尽量小,但是本文对间隙的具体数值不进行限制。钢制垫板1的上表面贴紧油层套管3的接箍5底部,钢筋混凝土结构2的中心包覆油层套管3,钢筋混凝土结构2的上表面与钢制垫板1的下表面贴紧。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钢制垫板1具有不同的实施方式,下面分别参考图2和图3进行描述:
实施方式一:参考图2所示,钢制垫板1由钢板1-2和钢板1-3固定而成,钢板1-2和钢板1-3的形状相同,比如,参考图2所示的,钢板1-2和钢板1-3均为矩形钢板一侧向内开有半圆形缺口而成。钢板1-2与钢板1-3正对固定在一起时,钢板1-2的半圆形缺口与钢板1-3的半圆形缺口组合为圆孔1-1。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钢板1-2与钢板1-3通过拼接后焊接而形成焊缝6,从而实现钢板1-2与钢板1-3的固定。
较佳的,如图2所示,所开半圆形缺口的圆心均为开半圆形缺口所在侧的侧边等分点,从而组合为的圆孔1-1在钢制垫板1的中心位置。
实施方式二:为了提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井口加固结构的可靠性,参考图3所示,钢制垫板1由钢板1-4与钢板1-5拼接后焊接而成。钢板1-4与钢板1-5为不同形状。其中,钢板1-5的一侧形成有半圆形缺口,钢板1-4的一侧形成有半圆形缺口,钢板1-4与钢板1-5固定在一起时,钢板1-4的半圆形缺口与钢板1-5的半圆形缺口组合为圆孔1-1。
具体的,钢板1-4是方形钢板一侧向内开有用于拼接入钢板1-5的矩形凹陷,并在矩形凹陷内再向内开有半圆形缺口而成,钢板1-5是只有钢板1-4六分之一尺寸的矩形钢板向内开有半圆形缺口而成,在拼接时,钢板1-5拼接入钢板1-4的矩形凹陷内,并且,钢板1-4的半圆形缺口与钢板1-5的半圆形缺口组合为圆孔1-1,具体的,组合为的圆孔1-1在钢制垫板1的中心位置。
优选的,钢板1-4与钢板1-5拼接后的焊接形成的焊缝为断续焊缝7,形成的断续焊缝7能够减少焊接变形、减少焊缝长度、以及降低劳动强度,在受力不均时不会裂开,因此提高了钢制垫板1的可靠性。
下面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井口加固结构的加工形成过程:
首先,在油气井口周围挖出至少能容置钢筋框架的坑,接着,清理油层套管3上的泥土、铁锈等,然后放入钢筋框架到坑中后进行混凝土浇筑,以形成钢筋混凝土结构2,保证形成的钢筋混凝土结构2的上表面与油层套管3的接箍5底部之间的距离等于或略大于钢制垫板1的厚度;待钢筋混凝土结构2完全凝固后,将两块钢板拼接(钢板1-2与钢板1-3拼接,或者钢板1-4与钢板1-5拼接)在接箍5与钢筋混凝土结构2的油层套管3管段上,使得:形成的圆孔1-1围住油层套管3,钢制垫板1的下表面与钢筋混凝土结构2的上表面贴紧,钢制垫板1的上表面与接箍5的底部贴紧。焊接之后钢制垫板1的圆孔1-1与油层套管3形成为过渡配合或间隙配合。
通过上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由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油层套管上套有钢制垫板和钢筋混凝土结构,钢制垫板的下表面贴紧钢筋混凝土结构,在钢制垫板的上表面贴紧接箍的底部,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中心包覆油层套管,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上表面与钢制垫板的下表面贴紧。从而在套管短节以上的井口装置安装有大重量设备时,大重量设备的重力能通过套管短节、油层套管的接箍、钢制垫板、钢筋混凝土结构后传递到地面土层,从而大重量设备的重力由土层承担大部分负荷,能有效避免油层套管因负荷过大而发生弯曲变形,因此,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在油气井口安装大重量设备容易造成油层套管弯曲变形的技术问题,保证了生产及作业的正常进行。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井口加固结构不会改变井口结构的组成及功能,不影响其他作业施工。
尽管已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实用新型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5)

1.一种井口加固结构,穿套在油气井管柱上,所述油气井管柱包括油层套管、套管短节、连接所述油层套管与所述套管短节的接箍,其特征在于,所述井口加固结构包括钢制垫板和钢筋混凝土结构;
所述钢制垫板的中心开有圆孔,穿过所述圆孔的所述油层套管与所述钢制垫板形成过渡配合或间隙配合,所述钢制垫板的上表面贴紧所述接箍的底部,所述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中心包覆所述油层套管,所述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上表面与所述钢制垫板的下表面贴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口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制垫板由相同形状的两块钢板固定而成,其中,每块所述钢板的一侧形成有半圆形缺口,两块所述钢板固定在一起时,两个所述半圆形缺口组合为所述圆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井口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制垫板由两块所述钢板拼接后焊接而成。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口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制垫板由不同形状的两块钢板拼接后焊接而成;
其中,每块所述钢板的一侧形成有半圆形缺口,两块所述钢板固定在一起时,两个所述半圆形缺口组合为所述圆孔。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井口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形成的焊缝为断续焊缝。
CN201520615029.0U 2015-08-14 2015-08-14 一种井口加固结构 Active CN20494142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615029.0U CN204941424U (zh) 2015-08-14 2015-08-14 一种井口加固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615029.0U CN204941424U (zh) 2015-08-14 2015-08-14 一种井口加固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941424U true CN204941424U (zh) 2016-01-06

Family

ID=550088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615029.0U Active CN204941424U (zh) 2015-08-14 2015-08-14 一种井口加固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94142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08488A (zh) * 2021-12-19 2022-03-01 中铁四局集团路桥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薄壁墩超高超宽特重0#块托架的反拉施工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08488A (zh) * 2021-12-19 2022-03-01 中铁四局集团路桥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薄壁墩超高超宽特重0#块托架的反拉施工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500095B (zh) 类矩形盾构管片接头结构
CN104265306A (zh) 一种市政盾构隧道
CN204941424U (zh) 一种井口加固结构
CN104195948A (zh) 桥梁悬吊管道顶推安装施工方法
CN203820287U (zh) 钢结构厂房屋面瓦吊装组合钢扁担
CN104314009B (zh) 大节段提升机构及使用方法
CN103103926A (zh) 拉索护套的连接方法
CN103979437A (zh) 塔吊附墙杆件装置
CN103669898B (zh) 一种用环口套管加固钢管桁架相贯节点的方法
CN204113295U (zh) 一种市政盾构隧道
CN104234206A (zh) 一种钢结构钢梁免拆卸连接板装置
CN111244832B (zh) 一种顶管式地下高压电缆整体提升原位保护的迁改方法
CN204512794U (zh) 管道防护装置
CN207251110U (zh) 一种大跨度电力电缆桥架
CN102207229A (zh) 模块式玻璃钢管道及其用于地埋破损管道的修复方法
CN207686272U (zh) 圆柱形混凝土浇筑用铝模板
CN205896401U (zh) 一种用于管道固定墩的锚固件
Tebbett The Last Five Years' Experience in Steel Platform Repairs
CN104109995B (zh) 一种人行天桥及其施工方法
CN103924684B (zh) 无粘结预应力连接混凝土梁方矩形钢管混凝土柱节点
JP2015095933A (ja) 送電線鉄塔の部材取替工法
CN103374916B (zh) 预压力钢拱基坑支护结构
CN204163077U (zh) 具有防蚀功能的预应力混凝土管桩装置
CN103343546B (zh) 万能塔吊混凝土基础
CN214301845U (zh) 预埋管线支架式综合管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