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940363U - 一种地下水污染处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地下水污染处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940363U
CN204940363U CN201520650179.5U CN201520650179U CN204940363U CN 204940363 U CN204940363 U CN 204940363U CN 201520650179 U CN201520650179 U CN 201520650179U CN 204940363 U CN204940363 U CN 20494036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undwater
proof curtain
catch pit
seepage
pollu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650179.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猛
乔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owerChina Guiyang Engineering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PowerChina Guiyang Engineering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owerChina Guiyang Engineering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PowerChina Guiyang Engineering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650179.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94036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94036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94036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vestigation Of Foundation Soil And Reinforcement Of Foundation Soil By Compacting Or Drain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地下水污染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地下水下游的防渗帷幕,所述防渗帷幕位于地表至地下不透水层之间,在防渗帷幕一侧设置有排水井,所述排水井上连接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穿过防渗帷幕后与收集水池相连,所述排水井的进口还设置有水泵,所述排水井布置在防渗帷幕临近受污染地下水一侧低洼处。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地下防渗帷幕使得污染面积不会继续扩大,同时在探明地下水流向的前提下地下防渗帷幕的工程量大大降低,通过集水井收集受污染地下水,并通过水泵将污染水体抽出,在丰水期受污染地下水也可自流通过排水管排出;本实用新型施工方法简单,造价低廉,特别适合山区沟谷区域的地下水污染处理。

Description

一种地下水污染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地下水污染处理系统,适用于沟谷地形或地下水流向明确的区域地下水污染处理。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受污染的地下水污染治理方式主要有物理处理法、水动力控制法、抽出处理法、原位处理法。
(1)物理处理法可分为屏蔽法和被动收集法。其中屏蔽法是在地下受污染水体周围形成一道帷幕,从而将受污染水体圈闭起来;物理屏蔽法只有在处理小范围的剧毒可考虑作为一种永久性的封闭方法,多数情况下,它只是在地下水污染治理的初期,被用作一种临时性的控制方法。被动收集法是在地下水流的下游挖一条足够深的沟道,在沟内布置收集系统,将水面漂浮的污染物质如油类污染物等收集起来,或将所有受污染地下水收集起来以便处理的一种方法。被动收集法一般在处理轻质污染物(如油类等)时比较有效,因此应用范围受限制。
(2)水动力控制法是利用井群系统,通过抽水或向含水层注水,人为地改变地下水的水力梯度,从而将受污染水体与清洁水体分隔开来。一般也用作一种临时性的控制方法,在地下水污染治理的初期用于防止污染物的扩散蔓延。
(3)抽出处理法是当前应用很普遍的一种方法,可根据污染物类型和处理费用来选用,受污染地下水抽出后的处理方法与地表水的处理相同,需要指出的是,在受污染地下水的抽出处理中,井群系统的建立是关键,井群系统要能控制整个受污染水体的流动。处理后地下水的去向有两个,一是直接使用,另一个则是用于回灌。用于回灌多一些的原因是回灌一方面可稀释受污染水体,冲洗含水层;另一方面还可加速地下水的循环流动,从而缩短地下水的修复时间。
(4)原位处理法包括物理化学处理法及生物处理法。其中,物理化学处理法包括,①为加药法:通过井群系统向受污染水体灌注化学药剂,如灌注中和剂以中和酸性或碱性渗滤液,添加氧化剂降解有机物或使无机化合物形成沉淀等:②渗透性处理床:渗透性处理床主要适用于较薄、较浅含水层,一般用于填埋渗滤液的无害化处理。具体做法是在污染羽流的下游挖一条沟,该沟挖至含水层底部基岩层或不透水粘土层,然后在沟内填充能与污染物反应的透水性介质,受污染地下水流入沟内后与该介质发生反应,生成无害化产物或沉淀物而被去除;③土壤改性法:利用土壤中的粘土层,通过注射井在原位注入表面活性剂及有机改性物质,使土壤中的粘土转变为有机粘土。经改性后形成的有机粘土能有效地吸附地下水中的有机污染物。
生物处理法是通过采取人为措施,包括添加氧和营养物等,刺激原位微生物的生长,从而强化污染物的自然生物降解过程。
上述地下水污染处理方式在实际运行中存在如下不足:
(1)物理法一般不适用于大范围地下水污染处理,且其处理方法较为被动;
(2)水动力控制法抽出处理法均需要井群配合,井群的数量和布置位置直接影响地下污水处理效果,其造价高的同时不能及时控制地下水污染的扩散;
(3)原位处理法一般适用于较浅土层或特殊土壤,且需要相关实验数据支撑。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地下水污染处理系统,该系统能控制地下水污染扩散,同时利用排水井和管道将受污染地下水排出。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一种地下水污染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地下水下游的防渗帷幕,所述防渗帷幕位于地表至地下不透水层之间,在防渗帷幕一侧设置有排水井,所述排水井上连接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穿过防渗帷幕后与收集水池相连。
所述排水井的进口还设置有水泵,水泵从排水井抽水后将水送入收集水池内。
所述排水井布置在防渗帷幕临近受污染地下水一侧低洼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由于设置了地下防渗帷幕使得污染面积不会继续扩大,同时在探明地下水流向的前提下地下防渗帷幕的工程量大大降低,通过集水井收集受污染地下水,可通过水泵将污染水体从集水井中抽出,在丰水期受污染地下水也可自流通过排水管排出至收集水池;本实用新型施工方法简单,造价低廉,特别适合山区沟谷区域的地下水污染处理,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可在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广泛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平面布置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面图;
图3为图2的B-B剖面图。
图中:1-防渗帷幕,2-排水井,3-排水管,4-不透水层,5-收集水池,6-水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地下水污染处理系统,包括设置于地下水下游的防渗帷幕1,所述防渗帷幕1位于地表至地下不透水层4之间,在防渗帷幕1一侧设置有排水井2,所述排水井2连接有排水管3,所述排水管3穿过防渗帷幕1后与收集水池(5)相连。本实用新型通过排水管3的一端接排水井2,另一端穿过防渗帷幕3接收集水池(5),在丰水期受污染地下水也可自流通过排水管3排出,所述排水井(2)进口可设置水泵(6),由水泵通过排水管3将受污染地下水抽出,。从而达到对地下水污染处理的目的。所述排水井2布置在防渗帷幕1临近受污染地下水一侧低洼处。这样便于收集受污染的地下水。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目前几种地下水污染处理方法所存在的不足,通过设置地下防渗帷幕使得污染面积不会继续扩大,同时在探明地下水流向的前提下地下防渗帷幕的工程量大大降低,通过集水井收集受污染地下水,并通过水泵将污染水体抽出,在丰水期受污染地下水也可自流通过排水管排出,其施工方法简单,造价低廉,特别适合山区沟谷区域的地下水污染处理,可实施性强。

Claims (3)

1.一种地下水污染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地下水下游的防渗帷幕(1),所述防渗帷幕(1)位于地表至地下不透水层(4)之间,在防渗帷幕(1)一侧设置有排水井(2),所述排水井(2)上连接有排水管(3),所述排水管(3)穿过防渗帷幕(1)后与收集水池(5)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水污染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井(2)的进口还设置有水泵(6),水泵(6)从排水井(2)抽水后将水送入收集水池(5)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水污染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井(2)布置在防渗帷幕(1)临近受污染地下水一侧低洼处。
CN201520650179.5U 2015-08-26 2015-08-26 一种地下水污染处理系统 Active CN20494036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650179.5U CN204940363U (zh) 2015-08-26 2015-08-26 一种地下水污染处理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650179.5U CN204940363U (zh) 2015-08-26 2015-08-26 一种地下水污染处理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940363U true CN204940363U (zh) 2016-01-06

Family

ID=550078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650179.5U Active CN204940363U (zh) 2015-08-26 2015-08-26 一种地下水污染处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940363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35226A (zh) * 2016-09-28 2017-02-22 赣州稀土矿业有限公司 离子型稀土原地浸矿过程中一种防止地下水污染的方法
CN107827273A (zh) * 2017-11-06 2018-03-23 中国电建集团北京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地下水污染的治理系统及地下水污染的治理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35226A (zh) * 2016-09-28 2017-02-22 赣州稀土矿业有限公司 离子型稀土原地浸矿过程中一种防止地下水污染的方法
CN107827273A (zh) * 2017-11-06 2018-03-23 中国电建集团北京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地下水污染的治理系统及地下水污染的治理方法
CN107827273B (zh) * 2017-11-06 2023-11-24 中国电建集团北京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地下水污染的治理系统及地下水污染的治理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08334B (zh) 污染土壤原位雨水淋滤修复系统
CN104671385B (zh) 一种硫酸盐污染场地地下水污染治理和土壤修复方法
CN108314106B (zh) 一种受dnapl污染的地下水原位修复方法
CN104043644B (zh) 一种利用分层循环清洗治理土壤污染的方法
Maity et al. Remedial measures for saline water ingression in coastal aquifers of South West Bengal in India
CN205990603U (zh) 一种原位修复重金属污染河道底泥的生态景观驳岸结构
CN105712596A (zh) 一种矿区流域重金属污染底泥的原位修复方法
CN204047087U (zh) 滤水软管排盐与隔离层防盐系统
CN103803762B (zh) 一种有机复合土壤高效生态净水系统
CN104652596A (zh) 一种雨水生物滞留过滤装置
Charlesworth et al. The Burdekin Delta—Australia’s oldest artificial recharge scheme
CN204940363U (zh) 一种地下水污染处理系统
CN103880142B (zh) 一种区域含水层原位镀铁除砷方法
CN203428981U (zh) 人工湿地池底部的防渗结构
CN211027497U (zh) 一种修复污染土壤的生态系统
CN107572726A (zh) 一种一体化雨水处理装置
CN106242029A (zh) 一种坎儿井式地下水污染修复系统
CN102744249B (zh) 污染场地地下水污染防治与包气带土壤修复方法
CN202187360U (zh) 一种井点定位抽水管井
CN210419496U (zh) 一种用于矿山废弃地污染防控系统
Abdel-Lah et al. Impact of septic system on ground water quality in a Nile valley village, Egypt
CN207002509U (zh) 一种人工湿地系统
CN205061700U (zh) 一种生态地下渗水处理系统
CN203065251U (zh) 一种处理印染废水人工湿地
Al Mahruki et al. The use of reed-bed technology for treating oil-production waters in the Sultanate of Oma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