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002509U - 一种人工湿地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人工湿地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002509U
CN207002509U CN201720387550.2U CN201720387550U CN207002509U CN 207002509 U CN207002509 U CN 207002509U CN 201720387550 U CN201720387550 U CN 201720387550U CN 207002509 U CN207002509 U CN 20700250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nk
clarifier
basin
grid
sedimentation bas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387550.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元清
李淑英
张翠萍
王蓓
温继良
卢国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xi Norm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Yuxi Norm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xi Norm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Yuxi Norm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720387550.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00250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00250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002509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ste Water (AREA)

Abstract

一种人工湿地系统,其特征在于:由收集池、沉淀池、曝气池和净化池依次连接组成,收集池的进水口设有第一格栅,收集池与沉淀池之间设有第二格栅,第二格栅的左侧设有污泥斗,沉淀池的出水口与曝气池的过流弧面连接,过流弧面后接消力池,消力池与净化池的连接处设有集水槽,集水槽中放置水泵,消力池后接净化池,净化池由上向下依次设置有水生植物层、生物活性污泥层、活性炭层、砂砾层、砾石层和防渗层,在砾石层底部设有出水管,沉淀池中内置斜管,收集池、沉淀池、曝气池和净化池底部均设有防渗层。

Description

一种人工湿地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表污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人工湿地系统。
背景技术
地表水是人类生活用水的重要来源之一,其由经年累月自然的降水和降雪累积而成,地表水可渗流至地下与地下水互为补充。自然降雨因在地表流动的过程中经常携带有泥沙或者其他的生活垃圾而无法直接饮用或者使用,而这些地表水往往经过简单的净化即可为居民提供生活用水,这将极大地缓解各国缺水的情况。
生活污水往往包括较多的营养物质,直接排放至自然中则会导致地下水污染甚至造成河流的富营养化而污染,污水处理厂在处理这些生活污染或含泥沙的地表水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兴建污水处理厂的造价过高,难以处理丰富的地表污水和生活污水,人工湿地系统作为污水处理厂的补充很好地解决了轻度污染的生活污水或者裹挟泥沙的地表水的净化问题。生活污水含有较多的有机物,而分解这些有机物需要好氧菌和厌氧菌共同作用下才能分解。传统的人工湿地系统难以对生活污水进行充分的曝气充氧导致好氧菌难以发挥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设计了一种人工湿地系统,该人工湿地系统可很好的逐级过滤掉污水中的生活垃圾、碎石、泥沙和有机物等物质,该人工湿地系统可充分对污水进行曝气充氧,增加水中氧离子的含量,更好地发挥好氧菌的分解作用,同时该人工湿地系统结构简单,便于推广。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人工湿地系统,由收集池、沉淀池、曝气池和净化池依次连接组成,收集池的进水口设有第一格栅,收集池与沉淀池之间设有第二格栅,第二格栅的左侧设有污泥斗,沉淀池的出水口与曝气池的过流弧面连接,过流弧面后接消力池,消力池与净化池的连接处设有集水槽,集水槽中放置水泵,消力池后接净化池;
所述的净化池由上向下依次设置有水生植物层、生物活性污泥层、活性炭层、砂砾层、砾石层和防渗层,在砾石层底部设有出水管。
优选的,所述的第一格栅的栅距为20-40mm,第二格栅的栅距为10-20mm。
优选的,所述的沉淀池中内置斜管,斜管与水平面夹角为60°。
优选的,所述的曝气池的过流弧面采用WES曲线,消力池坡度为1-5%,消力池后的集水槽的槽顶面比消力池的底面低15-20cm。
优选的,所述的砂砾层粒径为0.2-2mm,层厚50-100cm,砾石层粒径为0.5-5mm,层厚20-30cm。
优选的,所述的收集池、沉淀池、曝气池和净化池底部均设有防渗层,防渗层的防渗系数小于1×109,采用膨润土材料。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人工湿地系统可很好的逐级过滤掉污水中的生活垃圾、碎石、泥沙和有机物等物质,该人工湿地系统可充分对污水进行曝气充氧,增加水中氧离子的含量,更好地发挥好氧菌的分解作用,同时该人工湿地系统结构简单,便于推广。
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一种人工湿地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收集池,11-污泥斗,12-第一格栅,13-第二格栅,2-沉淀池,21-出水口,22-斜管,3-曝气池,31-过流弧面,32-消力池,33-集水槽,34-水泵,35-送水管,4-净化池,41-水生植物层,42-生物活性污泥层,43-活性炭层,44-砂砾层,45-砾石层,46-防渗层,47-出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阅图1所示,一种人工湿地系统,由收集池(1)、沉淀池(2)、曝气池(3)和净化池(4)依次连接组成,收集池(1)的进水口设有第一格栅(12),收集池(1)与沉淀池(2)之间设有第二格栅(13),第二格栅的左侧设有污泥斗(11),沉淀池(2)的出水口(21)与曝气池(3)的过流弧面(31)连接,过流弧面(31)后接消力池(32),消力池(32)与净化池(4)的连接处设有集水槽(33),集水槽(33)中放置水泵(34),消力池(32)后接净化池(4);
所述的净化池(4)由上向下依次设置有水生植物层(41)、生物活性污泥层(42)、活性炭层(43)、砂砾层(44)、砾石层(45)和防渗层(46),在砾石层(45)底部设有出水管(47)。
其中的,所述的第一格栅(12)的栅距为20-40mm,第二格栅(13)的栅距为10-20mm。
其中的,所述的沉淀池(2)中内置斜管(22),斜管(22)与水平面夹角为60°。
其中的,所述的曝气池(3)的过流弧面(31)采用WES曲线,消力池坡度为1-5%,消力池(32)后的集水槽(33)的槽顶面比消力池(32)的底面低15-20cm。
其中的,所述的砂砾层(44)粒径为0.2-2mm,层厚50-100cm,砾石层(45)粒径为0.5-5mm,层厚20-30cm。
其中的,所述的收集池(1)、沉淀池(2)、曝气池(3)和净化池(4)底部均设有防渗层(46),防渗层的防渗系数小于1×109,采用膨润土材料。
本实施例的一个具体应用为:生活污水和地表水通过第一格栅时(12),较大的石块和生活垃圾被过滤留在第一格栅(12)上,水流进入收集池(1)中并存储,收集池(1)的水到达一定量后通过第二格栅(13),一些碎石和较小的泥块被截留在第二格栅(13)处的污泥斗(11)处,在沉淀池(2)中设有斜管(22),水流经过第二格栅(13)时流速减小并均匀流至斜管(22)中,更小的沙粒在重力作用下沉淀至沉淀池(2)的底部,经过沉淀的水流从出水口(21)流出;水流到达过流弧面(31),过流弧面(31)的表面积较大,水流在流过流弧面(31)充分摊开,在水流摊开的过程中与空气接触,增加了水流中的氧气含量;在水流流过过流弧面(31)进入到消力池(32)中,水流在到达消力池(32)底面时在冲击力作用下雾化,水流充分与空气接触;当水流流入集水槽(33)中后,水泵将充分掺和氧气的水送入净化池(4)中,富含有机物的生活污水在生物活性污泥中的好氧菌和厌氧菌的共同作用下分解,流入过滤层;净化后的水从排水管(47)中排出。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Claims (6)

1.一种人工湿地系统,其特征在于:由收集池(1)、沉淀池(2)、曝气池(3)和净化池(4)依次连接组成,收集池(1)的进水口设有第一格栅(12),收集池(1)与沉淀池(2)之间设有第二格栅(13),第二格栅的左侧设有污泥斗(11),沉淀池(2)的出水口(21)与曝气池(3)的过流弧面(31)连接,过流弧面(31)后接消力池(32),消力池(32)与净化池(4)的连接处设有集水槽(33),集水槽(33)中放置水泵(34),消力池(32)后接净化池(4);
所述的净化池(4)由上向下依次设置有水生植物层(41)、生物活性污泥层(42)、活性炭层(43)、砂砾层(44)、砾石层(45)和防渗层(46),在砾石层(45)底部设有出水管(47)。
2.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种人工湿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格栅(12)的栅距为20-40mm,第二格栅(13)的栅距为10-20mm。
3.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种人工湿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沉淀池(2)中内置斜管(22),斜管(22)与水平面夹角为60°。
4.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种人工湿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曝气池(3)的过流弧面(31)采用WES曲线,消力池坡度为1-5%,消力池(32)后的集水槽(33)的槽顶面比消力池(32)的底面低15-20cm。
5.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种人工湿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砂砾层(44)粒径为0.2-2mm,层厚50-100cm,砾石层(45)粒径为0.5-5mm,层厚20-30cm。
6.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种人工湿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收集池(1)、沉淀池(2)、曝气池(3)和净化池(4)底部均设有防渗层(46),防渗层的防渗系数小于1×109,采用膨润土材料。
CN201720387550.2U 2017-04-13 2017-04-13 一种人工湿地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00250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387550.2U CN207002509U (zh) 2017-04-13 2017-04-13 一种人工湿地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387550.2U CN207002509U (zh) 2017-04-13 2017-04-13 一种人工湿地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002509U true CN207002509U (zh) 2018-02-13

Family

ID=614428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387550.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002509U (zh) 2017-04-13 2017-04-13 一种人工湿地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00250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45233A (zh) * 2021-11-04 2021-12-28 盐城师范学院 一种可调型防堵塞的湿地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45233A (zh) * 2021-11-04 2021-12-28 盐城师范学院 一种可调型防堵塞的湿地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0253797A1 (zh) 一种河湖淤泥就地处理的一体化滨岸带系统及其应用
KR100967170B1 (ko) 비점오염물질 처리를 위한 인공습지생물여상법
CN101412564B (zh) 一种用于污水厂尾水深度净化的湿地工艺
CN207031191U (zh) 一种用于处理中原地区农村生活污水的系统
CN103693745B (zh) 一种入河径流污染的复合人工湿地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0818196A (zh) 地表径流水资源净化再利用的系统及方法
CN202046969U (zh) 一种生物接触氧化池与人工湿地组合污水处理系统
CN102284466A (zh) 一种生活垃圾填埋场整合治理和循环利用的方法及系统
CN203095806U (zh) 多功能雨水收集处理回用装置
CN104386876A (zh) 户用污水处理系统
CN101767915B (zh) 一种山区水源林地生活污水土地处理方法
CN202148222U (zh) 高负荷往复式潜流人工湿地脱氮除磷的处理装置
CN108083426A (zh) 一种用于初期雨水高效处理的快速渗滤系统
CN207002509U (zh) 一种人工湿地系统
CN211037206U (zh) 一种垃圾填埋场的雨污分流系统
CN101624251A (zh) 桥面径流的组合式处理工艺及其装置
CN105174472B (zh) 一种餐厨污水处理装置
CN2761722Y (zh) 渗透式城市雨水排放设施
CN101811799A (zh) 城市河流水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系统
CN207581602U (zh) 防堵塞的雨水生态净化利用系统
CN207276438U (zh) 处理矿区酸性废水的组合型人工湿地
CN102351317A (zh) 污水处理人工湿地系统
CN202046970U (zh) 一种以人工湿地为主的污水净化系统
CN205954746U (zh) 向心沉淀式雨水储存桶
CN101618926A (zh) 城市环境综合治理方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213

Termination date: 2020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