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933242U - 组合式脱硫、除尘、除雾装置 - Google Patents

组合式脱硫、除尘、除雾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933242U
CN204933242U CN201520729070.0U CN201520729070U CN204933242U CN 204933242 U CN204933242 U CN 204933242U CN 201520729070 U CN201520729070 U CN 201520729070U CN 204933242 U CN204933242 U CN 20493324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mister
dedusting
combined type
type desulfurization
plate grou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729070.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焦志
刘安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Shigang Energy Saving And Environment Protecting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Shigang Energy Saving And Environment Protecting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Shigang Energy Saving And Environment Protecting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Shigang Energy Saving And Environment Protecting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729070.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93324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93324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93324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reating Waste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组合式脱硫、除尘、除雾装置,解决现有装置安装、维护困难,效果不佳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外壳,设置于外壳下部的烟气进口,设置于外壳顶部的烟气出口,以及在外壳内部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双相整流脱硫装置、喷淋层、除雾器。烟气由烟气进口进入外壳内,向上贯穿通过双相整流脱硫装置,经双相整流装置脱硫、除尘后,向上与喷淋层向下喷射的石灰浆液形成逆向对流并向上穿过喷淋层,最后烟气向上穿过除雾器,致使烟气中剩余的大部分尘、雾附于筒壁之上,并随着筒壁下流至浆液池。

Description

组合式脱硫、除尘、除雾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组合式脱硫、除尘、除雾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火力发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新标准的颁布实施,在火力发电厂烟气脱硫、除尘中,超净排放要求二氧化硫排放小于35mg/Nm3、氮氧化物小于50mg/Nm3、烟尘小于5mg/Nm3、雾滴小于15mg/Nm3
目前国内普遍采用改造电(布袋)除尘、增加湿式电除尘或烟道除雾器方案降低烟尘含量,采用双循环脱硫工艺降低二氧化硫排放量,达到超净排放要求。
上述应用装置有不同特色,但存在不同的问题:
1、传统的改造电(布袋)除尘加湿式电除尘器方案,占地面积大,施工、运行、维护困难,投资大;相同的,双循环脱硫工艺系统复杂、投资大、运行费用高、维护费用高。
2、湿式电除尘器、双循环脱硫工艺设备故障率高、运行稳定性相对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合式脱硫、除尘、除雾装置,解决现有装置安装、维护困难,效果不佳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组合式脱硫、除尘、除雾装置,包括外壳,设置于外壳下部的烟气进口,设置于外壳顶部的烟气出口,以及在外壳内部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双相整流脱硫装置、喷淋层、除雾器。
进一步地,所述双相整流脱硫装置包括双相不锈钢整流板,设置于双相不锈钢整流板上的板孔,以及设置于双相不锈钢整流板上的隔板。
再进一步地,所述喷淋层包括喷淋管网,以及设置于喷淋管网上的双头喷嘴。
更进一步地,所述除雾器包括等边六角形筒体,设置于等边六角形筒体内下部的除雾组合片组,设置于等边六角形筒体顶部的中心轴固定件,以及设置于等边六角形筒体内用于将中心轴固定件与自旋组合片组相连的中心轴组件。
具体地,所述等边六角形筒体包括横截面为正六边形的筒体,以及设置于筒体侧壁上用于固定自旋组合片组的卡件;所述自旋组合片组的端部则卡于卡件处。
具体地,所述自旋组合片组包括中心固定套环,以及设置于中心固定套环四周的若干个叶片;所有叶片倾斜设置,且均匀分布于中心固定套环四周;所述叶片平面与水平面夹角为20°~45°,且叶片上边与水平面夹角为-5°~20°。
具体地,所述中心轴组件包括中心轴,设置于中心轴上的两个耐磨轴套,以及设置于两个耐磨轴套之间用于与自旋组合片组相连的定位件。
具体地,所述中心轴固定件包括正六边形的边框,设置于边框内用于与中心轴相连的连接圈,以及用于将连接圈与边框相固定的连接杆。
另外,所述外壳底部还设有浆液池。
值得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多个除雾器,且依次从上至下相连,这样就能够更好的满足实际的除雾、除尘效果。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烟气由烟气进口进入外壳内,向上贯穿通过双相整流脱硫装置,经双相整流装置脱硫、除尘后,向上与喷淋层向下喷射的石灰浆液形成逆向对流并向上穿过喷淋层,最后烟气向上穿过除雾器,致使烟气中剩余的大部分尘、雾附于筒壁之上,并随着筒壁下流至浆液池。
本实用新型的脱硫效率可达99.7%以上,除尘效率可达97%以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双相整流脱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喷淋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除雾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等边六角形筒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自旋组合片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自旋组合片组的侧视图。
图8为图7中A-A向的剖面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中心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中心轴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中标记对应的零部件名称为:
1-双相整流脱硫装置,11-双相不锈钢整流板,12-板孔,13-隔板;
2-喷淋层,21-喷淋管网,22-双头喷嘴;
3-除雾器,
31-等边六角形筒体,311-筒体,312-卡件,
32-除雾组合片组,321-中心固定套环,322-叶片,
33-中心轴固定件,331-边框,332-连接圈,333-连接杆,
34-中心轴组件,341-中心轴,342-耐磨轴套,343-定位件;
4-外壳,5-烟气进口,6-烟气出口,7-浆液池。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实施例。
实施例
如图1~10所示,一种组合式脱硫、除尘、除雾装置,包括外壳4,设置于外壳下部的烟气进口5,设置于外壳顶部的烟气出口6,以及在外壳内部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双相整流脱硫装置1、喷淋层2、除雾器3;所述外壳底部还设有浆液池7。
通过上述装置,烟气从烟气进口进入外壳内,然后依次通过外壳内的三个部件,从而达到脱硫、除尘、除雾的作用,通过净化后的烟气则从烟气出口排出即可。
使用本实用新形时,烟气由烟气进口进入外壳内,向上贯穿通过双相整流脱硫装置,经双相整流装置脱硫、除尘后,向上与喷淋层向下喷射的石灰浆液形成逆向对流并向上穿过喷淋层,最后烟气向上穿过除雾器,致使烟气中剩余的大部分尘、雾附于筒壁之上,并随着筒壁下流至外壳底部的浆液池。
具体地,所述双相整流脱硫装置包括双相不锈钢整流板11,设置于双相不锈钢整流板上的板孔12,以及设置于双相不锈钢整流板上的隔板13。
具体地,所述喷淋层包括喷淋管网21,以及设置于喷淋管网上的双头喷嘴22。
具体地,所述除雾器包括等边六角形筒体31,设置于等边六角形筒体内下部的除雾组合片组32,设置于等边六角形筒体顶部的中心轴固定件33,以及设置于等边六角形筒体内用于将中心轴固定件与自旋组合片组相连的中心轴组件34。
另外,所述等边六角形筒体包括横截面为正六边形的筒体311,以及设置于筒体侧壁上用于固定自旋组合片组的卡件312;所述自旋组合片组的端部则卡于卡件处。通过上述设置可将自旋组合片组卡于卡件内,安装拆卸方便,同时也不会影响自旋组合片组相对筒体进行旋转。
所述自旋组合片组包括中心固定套环321,以及设置于中心固定套环四周的若干个叶片322;所有叶片倾斜设置,且均匀分布于中心固定套环四周;所述叶片平面与水平面夹角β为20°~45°,且叶片上边与水平面夹角为-5°~20°。通过上述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自旋组合片组套接于中心轴组件上,由于烟气的流动不规则,再加上叶片的特殊设计,使得每个叶片受力不均匀,从而使得自旋组合片组相对中心轴组件旋转,实现自旋。值得说明的是,烟气在经过自旋组合片组时,由于叶片形状、角度的特殊设计使得尘、雾更加容易的被除去,也能够使烟气向上流动时更容易的形成旋流,从而大大地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除尘、除雾作用。当然为了进一步控制烟气流速,可在多个本实用新型的除雾器间(也就是每个除雾器相接处)加设导流环,从而能够控制烟气经过每一个除雾器的流速,提高每一个除雾器的除雾效果。
为了更好的达到自旋效果,所述中心轴组件包括中心轴341,设置于中心轴上的两个耐磨轴套342,以及设置于两个耐磨轴套之间用于与自旋组合片组相连的定位件343。所述中心轴固定件包括正六边形的边框331,设置于边框内用于与中心轴相连的连接圈332,以及用于将连接圈与边框相固定的连接杆333。通过上述设置,能够进一步地确保自旋组合片组能够在烟气的流动下自动旋转。
另外,由于烟气中含尘、含雾达一定量,经除雾器后,部分尘、雾会积累于自旋组合片组及等边六角形筒体内壁上。为防止长期运行结垢、堵塞,所述等边六角形筒体上方还设有用于冲洗自旋组合片组和等边六角形筒体内壁的冲洗装置。该冲洗装置采用现有设备即可,也可直接采用带喷孔的冲洗管,通过冲洗装置对自旋组合片组及等边六角形筒体进行间断冲洗,从而避免了结垢、堵塞现象发生,相应的提高了除尘、除雾效果;冲洗间断时间及冲洗持续时长,则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节。
值得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外壳内可设置多个除雾器,所有除雾器从上至下依次相连。
按照上述实施例,便可很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值得说明的是,基于上述结构设计的前提下,为解决同样的技术问题,即使在本实用新型上做出的一些无实质性的改动或润色,所采用的技术方案的实质仍然与本实用新型一样,故其也应当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组合式脱硫、除尘、除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4),设置于外壳下部的烟气进口(5),设置于外壳顶部的烟气出口(6),以及在外壳内部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双相整流脱硫装置(1)、喷淋层(2)、除雾器(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脱硫、除尘、除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相整流脱硫装置包括双相不锈钢整流板(11),设置于双相不锈钢整流板上的板孔(12),以及设置于双相不锈钢整流板上的隔板(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脱硫、除尘、除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层包括喷淋管网(21),以及设置于喷淋管网上的双头喷嘴(2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脱硫、除尘、除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雾器包括等边六角形筒体(31),设置于等边六角形筒体内下部的除雾组合片组(32),设置于等边六角形筒体顶部的中心轴固定件(33),以及设置于等边六角形筒体内用于将中心轴固定件与自旋组合片组相连的中心轴组件(3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组合式脱硫、除尘、除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等边六角形筒体包括横截面为正六边形的筒体(311),以及设置于筒体侧壁上用于固定自旋组合片组的卡件(312);所述自旋组合片组的端部则卡于卡件处。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组合式脱硫、除尘、除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旋组合片组包括中心固定套环(321),以及设置于中心固定套环四周的若干个叶片(322);所有叶片倾斜设置,且均匀分布于中心固定套环四周;所述叶片平面与水平面夹角为20°~45°,且叶片上边与水平面夹角为-5°~20°。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组合式脱硫、除尘、除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轴组件包括中心轴(341),设置于中心轴上的两个耐磨轴套(342),以及设置于两个耐磨轴套之间用于与自旋组合片组相连的定位件(343)。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组合式脱硫、除尘、除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轴固定件包括正六边形的边框(331),设置于边框内用于与中心轴相连的连接圈(332),以及用于将连接圈与边框相固定的连接杆(333)。
9.根据权利要求4~8任一项所述的组合式脱硫、除尘、除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雾器为多个,且依次从上至下相连。
10.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组合式脱硫、除尘、除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底部还设有浆液池(7)。
CN201520729070.0U 2015-09-18 2015-09-18 组合式脱硫、除尘、除雾装置 Active CN20493324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729070.0U CN204933242U (zh) 2015-09-18 2015-09-18 组合式脱硫、除尘、除雾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729070.0U CN204933242U (zh) 2015-09-18 2015-09-18 组合式脱硫、除尘、除雾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933242U true CN204933242U (zh) 2016-01-06

Family

ID=550007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729070.0U Active CN204933242U (zh) 2015-09-18 2015-09-18 组合式脱硫、除尘、除雾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93324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87583A (zh) * 2019-12-06 2020-02-14 徐州申恒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静电式车间油雾处理设备及其工作方式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87583A (zh) * 2019-12-06 2020-02-14 徐州申恒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静电式车间油雾处理设备及其工作方式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182372U (zh) 蜂窝除雾器
CN104645770B (zh) 一种旋流板式除尘除雾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05392142U (zh) 一种烟气脱硝用臭氧喷射格栅装置
CN204933070U (zh) 离心式除雾器
CN104190198A (zh) 一种垂直流湿式电除尘器及湿电除尘方法
WO2019023871A1 (zh) 用于湿法脱硫的除尘除雾装置及机电耦合湿式除尘除雾器
CN104645768A (zh) 一种湿式旋风除尘装置
TWI665001B (zh) 除塵除霧裝置及吸收塔
CN204973334U (zh) 自旋式除雾器
TWI665002B (zh) 除塵除霧裝置及吸收塔
CN205796765U (zh) 一种用于烟气脱硫塔出口的除尘除雾装置
CN204933242U (zh) 组合式脱硫、除尘、除雾装置
CN204485576U (zh) 一种旋流板式除尘除雾装置
CN204582907U (zh) 一种多级双气旋除雾除尘器及含有多级双气旋除雾除尘器的脱硫吸收塔
CN209530411U (zh) 一种便于拆装清理的水洗塔
CN204933075U (zh) 平行式除雾器
CN205360936U (zh) 一种用于湿法脱硫系统的冷凝式脱尘除雾装置
CN205340402U (zh) 一种用于工业油烟净化设备的带自动清洗隔尘过滤网
CN209173635U (zh) 一种利用净烟道超低除尘装置
CN105289182B (zh) 一种低阻风冷椭圆管式除雾器及其除雾方法
CN204563924U (zh) 工业锅炉的乳化脱硫装置
CN205461408U (zh) 一种中小燃煤锅炉湿法脱硫尾气强化除雾除尘装置
CN205598870U (zh) 一种燃煤电厂湿烟囱除雾除尘装置
CN106237723B (zh) 一种抗堵塞的除雾器
CN205182489U (zh) 一种除尘脱硫脱硝一体化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