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931397U - 一种带把手的炒菜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带把手的炒菜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931397U
CN204931397U CN201520708801.3U CN201520708801U CN204931397U CN 204931397 U CN204931397 U CN 204931397U CN 201520708801 U CN201520708801 U CN 201520708801U CN 204931397 U CN204931397 U CN 20493139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t
seat
housing
pot seat
hand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708801.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卫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unde Jin Yi Kitchen Electrical Applianc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unde Jin Yi Kitchen Electrical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unde Jin Yi Kitchen Electrical Applianc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unde Jin Yi Kitchen Electrical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708801.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93139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9313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93139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旋转式自动烹饪锅组件领域,具体为一种带把手的炒菜机,包括机座、锅座和锅胆,锅座的两侧与机座轴接,锅胆放置在锅座内,锅座下侧设有驱动机构,锅胆通过连接器与驱动机构连接,锅座上设有靠近锅胆外侧的电磁加热机构,机座的一侧设有控制锅座倾斜角度的把手,把手包括壳体和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包括触发件和弹性复位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炒菜机,可通压按触发件来调节把手的转动角度从而实现锅座的翻转操作,并可复位所述触发件进而固定锅座翻转时的倾斜角度,本实用新型不仅操作简单、方便,锅座倾斜定位精准,而且能有效地减轻使用者在转移食物的过程中产生的疲劳。

Description

一种带把手的炒菜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旋转式自动烹饪锅组件领域,具体为一种带把手的炒菜机。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也不断地追求一种简洁、轻松、快捷、时尚的生活,煮菜做饭作为人们必须的一种生活劳作过程。为此,市场上出现了各种类型的炒菜机来减轻人们烹饪时的压力,通常这些炒菜机都会设置把手用于锅体的握持和翻转,但上述炒菜机在转移食物的过程中,由于锅体不能自行固定住一个倾斜角度,使用者必须用手握持住锅体使其倾斜角度固定,这难免会让使用者感到劳累和麻烦,不能满足消费者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带把手的炒菜机。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带把手的炒菜机,包括机座、锅座和锅胆,所述锅座的两侧与机座轴接,所述锅胆放置在所述锅座内,所述锅座下侧设有驱动机构,所述锅胆通过连接器与驱动机构连接,所述锅座上设有靠近所述锅胆外侧的电磁加热机构;所述机座的一侧设有控制所述锅座倾斜角度的把手,所述机座靠近把手一侧设有机座轴孔,所述锅座靠近把手的一侧通过轴接件与机座轴接,所述把手靠近所述机座一侧首端设有与所述机座轴孔对应的固定齿形座安装孔,所述固定齿形座固定安装在所述机座轴孔上,其外端可旋转插入所述固定齿形座安装孔内;所述固定齿形座外端表面设有若干定位轮齿,所述固定齿形座设有轴向贯穿其两端的固定齿形座轴孔,所述轴接件的内端与锅座固定连接,所述轴接件的外端可旋转配合的穿出所述固定齿形座轴孔的外端;所述把手包括壳体和驱动机构,所述壳体上设有与所述轴接件的外端周向固定配合的套孔,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触发件和弹性复位件,所述触发件设有与定位轮齿配合的卡齿;所述触发件在弹性复位件的作用下其卡齿卡入定位轮齿内实现锅座的定位,触发所述触发件可使卡齿脱离定位轮齿以实现锅座的翻转操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炒菜机,可通压按触发件来调节把手的转动角度从而实现锅座的翻转操作,并可复位所述触发件进而固定锅座翻转时的倾斜角度,本实用新型不仅操作简单、方便,锅座倾斜定位精准,而且能有效地减轻使用者在转移食物的过程中产生的疲劳。
所述触发件包括按钮、推杆和拨叉,所述卡齿设在所述拨叉的下侧,所述弹性复位件为复位弹簧,所述按钮安装在所述把手末端,所述拨叉安装在所述把手首端,所述推杆外端与所述按钮相连,所述推杆内端与所述拨叉的上侧铰接,所述复位弹簧与所述拨叉和壳体连接并使所述拨叉的下侧向定位轮齿一侧移动复位,按压所述按钮可使卡齿脱离定位轮齿以实现锅座的翻转操作。所述触发件和复位件的组合设置方式,结构紧凑,配合精度高,使锅座倾斜角度精准,定位牢固。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套孔设置在第一壳体与所述固定齿形座安装孔相对的位置。所述壳体的组合设置方式,便于所述壳体内部零部件的安装和拆卸,所述套孔的设置方式,能使把手和所述机座的配合更紧密。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齿形座前端外表面设有径向向外延伸的限位凸起,所述第二壳体内壁设有与所述限位凸起相配合的限位阻挡部。所述限位凸起和限位阻挡部的配合方式,限制了锅座倾斜时的角度,避免因锅座倾斜角度过大而导致食物溢出。
进一步的,所述拨叉中部铰接于第二壳体的内壁,所述卡齿设置在拨叉的下侧,所述复位弹簧一端与所述拨叉的上侧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壳体的内壁连接。所述拨叉、卡齿和复位弹簧之间的结构连接紧密,传动精度高,能有效地锁紧所述固定齿形座,进而控制所述锅座的定位。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壳体或第二壳体的内壁上部设有定位所述推杆的凹槽,所述凹槽的设置,起导向作用,使所述推杆安装更精准。
进一步的,所述套孔为方孔、D形孔或扁平孔,所述轴接件的外端对应地为方轴、D形轴或扁平轴,使所述轴接件与所述第一壳体配合更牢固。
进一步的,所述轴接件的外端面与所述套孔底侧通过螺钉连接,使所述轴接件与所述第一壳体配合更牢固。
附图说明
图1为带把手炒菜机的立体图
图2为带把手炒菜机的局部剖视图
图3为图2的A区域的放大图
图4为带把手炒菜机的爆炸图
图5为带把手炒菜机的把手剖视图
图6为带把手炒菜机的把手爆炸图1
图7为带把手炒菜机的把手爆炸图2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首端”是指把手靠近机座的一端,“末端”是指把手远离机座的一端,上述方位词只是为了更清楚地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不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构成任何限制,以下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至图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带把手炒菜机,包括机座1、锅座2和锅胆3,所述锅座2的两侧与机座1轴接,所述锅胆3放置在所述锅座2内,所述锅座2下侧设有驱动机构4,所述锅胆3通过连接器5与驱动机构4连接,所述锅座2上设有靠近所述锅胆3外侧的电磁加热机构6,所述机座1的一侧设有控制所述锅座2倾斜角度的把手7,所述机座1靠近把手7一侧设有机座轴孔101,所述锅座1靠近把手7的一侧通过轴接件8与机座1轴接,所述把手7靠近所述机座1一侧首端设有与所述机座轴孔101对应的固定齿形座安装孔706,所述固定齿形座102可旋转插入所述固定齿形座安装孔706并固定安装在所述机座轴孔101上,所述固定齿形座102外端表面设有若干定位轮齿102A,所述固定齿形座102设有轴向贯穿其两端的固定齿形座轴孔102B,所述轴接件8的内端与锅座2固定连接,所述轴接件8的外端可旋转配合的穿出所述固定齿形座轴孔102B的外端,所述轴接件8的内端外表面环设有径向向外延伸的定位凸起801,所述定位凸起801抵顶于所述机座1内侧位于所述机座轴孔101边缘的外壁;所述把手7包括壳体7A和驱动机构7B,所述壳体7A上设有与所述轴接件8的外端周向固定配合的套孔701,所述驱动机构7B包括按钮702、推杆703、拨叉704和复位弹簧705,所述拨叉704设有与定位轮齿102A配合的卡齿704A,所述拨叉704在复位弹簧705的作用下其卡齿704A卡入定位轮齿102A内实现锅座2的定位,触发所述按钮702可使卡齿704A脱离定位轮齿102A以实现锅座2的翻转操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炒菜机,可通过压按所述按钮702来调节把手7的转动角度从而实现锅座2的翻转操作,并可复位所述按钮702进而固定锅座2翻转时的倾斜角度。本实用新型不仅操作简单、方便,锅座倾斜定位精准,而且能有效地减轻使用者在转移食物的过程中产生的疲劳。
参见图1和图5,所述卡齿704A设在所述拨叉704的下侧,所述按钮702安装在所述把手7末端,所述拨叉704安装在所述把手7首端,所述推杆703外端与所述按钮702相连,所述推杆703内端与所述拨叉704的上侧铰接,所述复位弹簧705与所述拨叉704和壳体7A连接并使所述拨叉704的下侧向定位轮齿102A一侧移动复位,按压所述按钮702可使卡齿704A脱离定位轮齿102A以实现锅座2的翻转操作。所述驱动机构7B的组合设置方式,结构紧凑,配合精度高,使锅座2倾斜角度精准,定位牢固。
参见图4和图7,所述壳体7A包括第一壳体7A1和第二壳体7A2,所述套孔701设置在第一壳体7A1与所述固定齿形座安装孔706相对的位置。所述壳体7A的组合设置方式,便于所述壳体7A内部零部件的安装和拆卸,所述套孔701的设置方式,能使把手7和所述机座1间的配合更紧密。
参见图1和图5,所述固定齿形座102B前端外表面设有径向向外延伸的限位凸起103,所述第二壳体7A2内壁设有与所述限位凸起103相配合的限位阻挡部104。所述限位凸起103和限位阻挡部104的配合方式,限制了锅座2倾斜时的角度,避免因锅座2倾斜角度过大而导致食物溢出。
参见图1和图5,所述拨叉704中部铰接于第二壳体7A2首端的内壁,所述卡齿704A设置在拨叉704的下侧,所述复位弹簧705一端与所述拨叉704的上侧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壳体7A2首端的内壁连接。所述拨叉704、卡齿704A和复位弹簧705之间的结构连接紧密,传动精度高,能有效地锁紧所述固定齿形座102B,进而控制所述锅座2的定位。
参见图5至图7,所述第一壳体7A1或第二壳体7A2的内壁上部设有定位所述推杆703的凹槽7A3,所述凹槽7A3的设置,起导向作用,使所述推杆703安装更精准。
参见图7,所述套孔701为方孔、D形孔或扁平孔,所述轴接件8的外端对应地为方轴、D形轴或扁平轴,使所述轴接件8与所述第一壳体7A1配合更牢固。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轴接件8的外端面与所述套孔701底侧通过螺钉连接,使所述轴接件8与所述第一壳体7A1配合更牢固。
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任何限制。

Claims (8)

1.一种带把手的炒菜机,包括机座、锅座和锅胆,所述锅座的两侧与机座轴接,所述锅胆放置在所述锅座内,所述锅座下侧设有驱动机构,所述锅胆通过连接器与驱动机构连接,所述锅座上设有靠近所述锅胆外侧的电磁加热机构;
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座的一侧设有控制所述锅座倾斜角度的把手,所述机座靠近把手一侧设有机座轴孔,所述锅座靠近把手的一侧通过轴接件与机座轴接,所述把手靠近所述机座一侧首端设有与所述机座轴孔对应的固定齿形座安装孔,所述固定齿形座固定安装在所述机座轴孔上,其外端可旋转插入所述固定齿形座安装孔内;
所述固定齿形座外端表面设有若干定位轮齿,所述固定齿形座设有轴向贯穿其两端的固定齿形座轴孔,所述轴接件的内端与锅座固定连接,所述轴接件的外端可旋转配合的穿出所述固定齿形座轴孔的外端;
所述把手包括壳体和驱动机构,所述壳体上设有与所述轴接件的外端周向固定配合的套孔,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触发件和弹性复位件,所述触发件设有与定位轮齿配合的卡齿;
所述触发件在弹性复位件的作用下其卡齿卡入定位轮齿内实现锅座的定位,触发所述触发件可使卡齿脱离定位轮齿以实现锅座的翻转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把手的炒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件包括按钮、推杆和拨叉,所述卡齿设在所述拨叉的下侧,所述弹性复位件为复位弹簧,所述按钮安装在所述把手末端,所述拨叉安装在所述把手首端,所述推杆外端与所述按钮相连,所述推杆内端与所述拨叉的上侧铰接,所述复位弹簧与所述拨叉和壳体连接并使所述拨叉的下侧向定位轮齿一侧移动复位,按压所述按钮可使卡齿脱离定位轮齿以实现锅座的翻转操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把手的炒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套孔设置在第一壳体与所述固定齿形座安装孔相对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带把手的炒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齿形座前端外表面设有径向向外延伸的限位凸起,所述第二壳体内壁设有与所述限位凸起相配合的限位阻挡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带把手的炒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拨叉中部铰接于第二壳体的内壁,所述卡齿设置在拨叉的下侧,所述复位弹簧一端与所述拨叉的上侧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壳体的内壁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3至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带把手的炒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或第二壳体的内壁上部设有定位所述推杆的凹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把手的炒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套孔为方孔、D形孔或扁平孔,所述轴接件的外端对应地为方轴、D形轴或扁平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把手的炒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接件的外端面与所述套孔底侧通过螺钉连接。
CN201520708801.3U 2015-09-14 2015-09-14 一种带把手的炒菜机 Active CN20493139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708801.3U CN204931397U (zh) 2015-09-14 2015-09-14 一种带把手的炒菜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708801.3U CN204931397U (zh) 2015-09-14 2015-09-14 一种带把手的炒菜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931397U true CN204931397U (zh) 2016-01-06

Family

ID=549988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708801.3U Active CN204931397U (zh) 2015-09-14 2015-09-14 一种带把手的炒菜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931397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20014A (zh) * 2018-12-21 2019-04-16 广东顺德金易厨电器有限公司 滚筒式烹饪机的工作模式选择方法及滚筒式烹饪机
US11229322B2 (en) 2020-04-06 2022-01-25 Sharkninja Operating Llc Dynamic flip toaster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20014A (zh) * 2018-12-21 2019-04-16 广东顺德金易厨电器有限公司 滚筒式烹饪机的工作模式选择方法及滚筒式烹饪机
US11229322B2 (en) 2020-04-06 2022-01-25 Sharkninja Operating Llc Dynamic flip toaster
US11445859B2 (en) 2020-04-06 2022-09-20 Sharkninja Operating Llc Dynamic flip toaster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931397U (zh) 一种带把手的炒菜机
CN205053732U (zh) 一种使用方便的炒菜机
JP2018110680A5 (ja) ゲームコントローラ用アタッチメント
CN103363158A (zh) 附带罩的水龙头
CN210129450U (zh) 一种具有手感反馈功能的旋钮组件
CN205379223U (zh) 一种电磁加热豆浆机的杯体
CN206478689U (zh) 一种防油污旋钮
CN103363173A (zh) 附带罩的水龙头
CN206651738U (zh) 盖体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205681295U (zh) 开关电源
CN204201261U (zh) 家用燃气灶旋塞阀
CN203609305U (zh) 一种煎烤机
CN210601768U (zh) 灶具底壳结构以及燃气灶具
CN212066472U (zh) 具有开合、调档控制机构的压力锅
CN204226827U (zh) 家用燃气灶旋塞阀
KR101351860B1 (ko) 안전 스위치를 구비한 분리형 전기 튀김기
CN208909845U (zh) 一种具有防漏装结构的煲盖
CN210784012U (zh) 辅食锅
CN109864576B (zh) 电水壶
PL1875576T3 (pl) Obudowa elektrycznego urządzenia gospodarstwa domowego przeznaczonego do przygotowywania potraw, mająca gniazdo do chowania łączeniowego przewodu
USD647602S1 (en) Universal tank lever
CN206651740U (zh) 盖体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201469072U (zh) 防溅油的炒勺
CN203776754U (zh) 煲用铸钢手柄拆卸连接装置
CN211408638U (zh) 锅体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