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930014U - 一种具有微型生态系统的鱼缸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微型生态系统的鱼缸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930014U
CN204930014U CN201520631142.8U CN201520631142U CN204930014U CN 204930014 U CN204930014 U CN 204930014U CN 201520631142 U CN201520631142 U CN 201520631142U CN 204930014 U CN204930014 U CN 20493001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se box
fish
tank body
water
fish j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631142.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曦
朱明石
黄龙翔
严华夏
王素玉
李秋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Shuizhidao Ecological Environmental Modification Co., Ltd.
Guangzhou Xinzh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Xinzhidi Ecological Environment Restoration Co Ltd
GUANGZHOU NEWEARTH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Xinzhidi Ecological Environment Restoration Co Ltd, GUANGZHOU NEWEARTH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Xinzhidi Ecological Environment Restor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631142.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93001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93001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93001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arming Of Fish And Shellfish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微型生态系统的鱼缸,包括反渗透膜过滤器,鱼缸本体,生化处理箱;该生化处理箱包括集水槽、冷热交换器以及上下顺次叠置的第一过滤箱、第二过滤箱、第三过滤箱,第一过滤箱与第二过滤箱通过第一软管连通,第二过滤箱与第三过滤箱通过第二软管连通,第三过滤箱与集水槽通过第三软管连通;第一软管位于第一过滤箱的底面,第二软管位于第二过滤箱的底面,第三软管位于第三过滤箱的底面;该冷热交换机出口分别设有连通鱼缸本体的第一支路和连通反渗透膜过滤器的第二支路,在第一支路上设有潜水泵,反渗透膜过滤器出口连通第一支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生化处理箱和反渗透膜过滤器相结合使得鱼缸能长久处于干净清新状态。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微型生态系统的鱼缸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微型生态系统的鱼缸。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家庭环境要求也不断提高,鱼缸作为一种简易装饰给家庭环境带来了许多生机,越来越多的家庭选择在客厅中养殖观赏性的鱼类。但是投喂鱼类的饲料以及鱼类自身的粪便,使水中的氮、磷浓度升高,从而鱼缸内水质很快就会恶化。目前为解决上述问题,家庭养观赏鱼都需要定期的换水,并清除鱼的排泄废物,这样才能保证水体中氮磷的平衡;然而经常换水不但浪费水资源,而且水质的频繁变化也对鱼类健康有不利影响。
现有技术中清除鱼类排泄废物是通过抽水泵将鱼缸内的水抽吸到过滤槽中,利用过滤材料将有害物质和杂质进行截留,过滤后的水再回到鱼缸内,但是部分可溶解性的排泄产物却不能被有效过滤,从而导致鱼缸内的水质恶化。
故现有技术有待改进和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废水再利用、节约水资源、水质净化彻底的具有微型生态系统的鱼缸。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具有微型生态系统的鱼缸,包括反渗透膜过滤器,鱼缸本体以及位于该鱼缸本体下方的生化处理箱;
该生化处理箱包括集水槽、与集水槽出口相连通的冷热交换器以及上下顺次叠置的第一过滤箱、第二过滤箱、第三过滤箱,第一过滤箱与第二过滤箱通过第一软管连通,第二过滤箱与第三过滤箱通过第二软管连通,第三过滤箱与集水槽通过第三软管连通;第一软管位于第一过滤箱的底面,第二软管位于第二过滤箱的底面,第三软管位于第三过滤箱的底面;该冷热交换机出口分别设有连通鱼缸本体的第一支路以及连通反渗透膜过滤器的第二支路,在第一支路上设有潜水泵,反渗透膜过滤器出口连通第一支路。
生化处理箱的第一过滤箱、第二过滤箱和第三过滤箱通过第一软管和第二软管连通,同时集水槽的出口设置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一路直通鱼缸本体,另一路通过反渗透膜过滤器后,再连通第一支路;反渗透膜过滤器将生化处理箱中大分子有机物质截留在反应器中与微生物不断反应、降解,使鱼缸内的水质能长久地维持在干净清新状态,保证鱼缸内的生态平衡,实现废水再利用、节约水资源。利用膜分离技术净化养殖用水后再给鱼缸本体,可作为生化处理手段的补充,也可作为水污染严重时的应急处理,两条通路可同时开启或只开一边。集水槽用于缓冲从生化处理箱中流出的养殖水,冷热交换机用于实时调整鱼缸中的养殖水温度,使水温适宜鱼类生存。
所述第一软管位于所述第二过滤箱的一侧,所述第二软管位于所述第二过滤箱的相对另一侧;所述第一软管与所述第三软管位于所述第二过滤箱的同侧。水呈之字形流经第一过滤箱、第二过滤箱、第三过滤箱使得鱼缸本体中的养殖水最大程度的被生化过滤箱净化。
在所述鱼缸本体内配置有水生植物。水生植物对鱼缸本体中污染物起到初步过滤分解的作用。
在所述鱼缸本体底部设有底砂过滤板,在该底砂过滤板内铺有沸石、珊瑚石、细菌环、微生物膜、细沙、活性炭中的任一种或几种。底砂过滤板内铺设的沸石、珊瑚石、细菌环、微生物膜、细沙、活性炭中的任一种或几种能有效吸附少量鱼缸本体养殖水的污染物,为后续的生化处理做准备。
在所述鱼缸本体内设有位于所述底砂过滤板下方的集水管,该集水管沿其长度方向上开设有过滤孔;该集水管还设有延伸管,该延伸管的出口位于所述第一过滤箱内,且延伸管的出口与所述第一软管分别位于所述第一过滤箱的相对两侧。设置在底砂过滤板下方的带滤孔的集水管能够防止底砂过滤板内的过滤层即沸石、珊瑚石、细菌环、微生物膜、细沙、活性炭的颗粒进入后续的处理过程。
所述鱼缸本体上端开口设有盖板,在该盖板上设有紫外杀菌灯。设置的盖板能够在必要时候密封盖鱼缸本体,防止杂质灰尘进入鱼缸本体;在盖板本体上端设置的紫外杀菌灯能够杀灭鱼缸本体中的有害细菌,优化鱼缸本体中鱼类的生存环境。
还包括水位探测报警器,该水位探测报警器与所述盖板固定。水位探测报警器用于检测鱼缸本体中的水量是否充足,使得本鱼缸更为智能化,同时使使用者管理该鱼缸更为便捷。
所述第一过滤箱顶部设有箱盖。该箱盖的设置方便更换生化处理箱内的过滤材质,利于多次重复使用。
在所述鱼缸本体内设有温度探头。该温度探头用于感知鱼缸本体内的养殖水温度,同时反馈给冷热交换机,使得冷热交换机做出对水温的及时调整,使得本实用新型的鱼缸使用过程更为便捷、智能化。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使用膜分离技术净化鱼缸内养殖用水后再给鱼缸本体补水,可作为生化处理手段的补充,也可作为水污染严重时的应急处理。生化处理箱和反渗透膜过滤器相结合,能将生化处理箱中大分子有机物质截留在反渗透膜过滤器与微生物不断反应、降解,使鱼缸内的水质能长久地维持在干净清新状态,保证鱼缸内的生态平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鱼缸本体;2-生化处理箱;3-反渗透膜过滤器;100-第一支路;101-潜水泵;200-第二支路;11-水生植物;12-底砂过滤板;13-集水管;131-滤孔;132-延伸管;14-盖板;140-紫外杀菌灯;141-水位探测报警器;15-温度探头;21-第一过滤箱;箱盖-210;22-第二过滤箱;23-第三过滤箱;24-第一软管;25-第二软管;26-集水槽;27-第三软管;28-冷热换热机。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参阅图1,一种具有微型生态系统的鱼缸,包括鱼缸本体1以及位于该鱼缸本体下方的生化处理箱2,反渗透膜过滤器3;在鱼缸本体1内配置有水生植物11以及温度探头15。在鱼缸本体1上端开口设有盖板14,在该盖板14上设有紫外杀菌灯140,以及水位探测报警器141。
该生化处理箱包括集水槽26、与集水槽26出口相连通的冷热交换器28以及上下顺次叠置的第一过滤箱21、第二过滤箱22、第三过滤箱23,第一过滤箱21内优选填充大蛭石,第二过滤箱22内优选填充细蛭石,第三过滤箱23内优选填充细砾石。第一过滤箱21顶部设有箱盖210。第一过滤箱21与第二过滤箱22通过第一软管24连通,第二过滤箱22与第三过滤箱23通过第二软管25连通,第一软管24位于第二过滤箱22的一侧,第二软管25位于该第二过滤箱22的相对另一侧;第三过滤箱23与集水槽26通过第三软管27连通,第一软管24与第三软管27位于第二过滤箱22的同侧;在鱼缸本体1底部设有底砂过滤板12,在该底砂过滤板12内铺有沸石、珊瑚石、细菌环、微生物膜、细沙、活性炭中的任一种或几种。在鱼缸本体1内设有位于底砂过滤板12下方的集水管13,该集水管13沿其长度方向上开设有过滤孔131;该集水管13还设有延伸管132,该延伸管132的出口位于第一过滤箱21内,且延伸管132的出口与第一软管24分别位于第一过滤箱21的相对两侧。鱼缸本体1的养殖水从集水管13的延伸管132的出口流出,呈之字形流经各个过滤箱,最终从流入集水槽26。
冷热交换机28出口分别设有连通鱼缸本体21的第一支路100以及连通反渗透膜过滤器3的第二支路200,在第一支路100上设有潜水泵101,反渗透膜过滤器3出口连通第一支路100。
为了使得本实用新型的鱼缸更加智能化以及管理的便捷性,还可以设置自动化控制仪以及功能器材组,该功能器材组包括自动喂食器、鱼缸照明灯、LED彩灯、出气管头、潜水泵出水流速调节阀;鱼缸本体1下部还设有鱼缸底柜,自动化控制仪设置在鱼缸底柜中,功能器材组中的各器材均通过电源线与自动化控制仪连接。
功能器材组还包括设置于鱼缸本体内的LED温度显示器、双水位探头和LED温度显示器、双水位探头和温度探头均通过信号线与鱼缸自动化控制仪连接。
当然本实用新型鱼缸还设有水管管路控制部件,该水管管路控制部件包括鱼缸本体排水电磁阀、鱼缸本体清洗电磁阀、生化处理箱换水电磁阀、进水调节阀、第一进水电磁阀,第二进水电磁阀,水管管路控制部件的外接头通过进水软水管、排水软水管和生化处理箱连接在一起,其中鱼缸本体排水电磁阀、鱼缸本体清洗电磁阀、生化处理箱换水电磁阀、生化处理箱的第一进水电磁阀和第二进水电磁阀均通过电源线与鱼缸自动化控制仪连接。生化处理箱同样通过电源线与鱼缸自动化控制仪连接。
生化处理箱中的第一过滤箱21、第二过滤箱22、第三过滤箱23均是由玻璃板粘接而成,在每个过滤箱的下部设置均有一换水孔,在换水孔中设置有管件,管件通过软水管与进水阀和排水阀连接,在每个过滤箱的底部设置一放水孔,在放水孔处设置有一能够自由插拔的橡皮塞。
在底部生化处理箱的箱壁上设置有一支架,双水位探头固定在支架上。
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微型生态系统的鱼缸利用水体和水面在鱼缸本体内构建立体的景观效果,并结合微生物群落、高效物理净化,在鱼缸内形成一个小型的生态循环系统,使水生动植物通过水循环和微生物处理系统进行营养传递交流,微生物分解水中污染物,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消耗微生物降解产物,形成一个高效的生态循环系统。最终达到观赏鱼健康成长、植物生长良好、水质清新的观赏效果。相比普通鱼缸或其它生态鱼缸更加干净美观、环保节约、成本低廉、自动化程度高、容易维护,将鱼、水、植物更好的融为一体,再配合不同的装饰摆设、灯光搭配,使鱼缸更具观赏性。
本实用新型在净化过程中结合生化处理箱和反渗透膜过滤器,使生物处理与反渗透膜过滤器相结合,该设备分布集中,占用空间小,污染物去除率高。该鱼缸的水质净化系统突破了传统的物理机械过滤形式,采用膜处理工艺对鱼缸内的水质进行净化。膜生物反应器是膜分离技术与生物技术有机结合的废水处理技术,利用反渗透膜过滤器将生化反应箱中大分子有机物质截留在反应器中与微生物不断反应、降解。通过膜处理工艺使鱼缸内的水质能长久地维持在干净清新状态,保证鱼缸内的生态平衡。在鱼缸的生化处理箱和反渗透膜过滤器中进行水质、水量调节及均衡。在整个水质净化的过程中,通过自动控制系统对整个鱼缸进行调控,使反渗透膜过滤器内经生化处理过的水在泵的作用下透过膜进入鱼缸本体内,而鱼缸本体内的养殖水下流到生化处理箱和反渗透膜过滤器进行处理,当水位均衡时完成水质净化。该鱼缸使养殖水循环再利用,做到了废水零排放。
本实用新型反渗透膜过滤器的膜截留和生化降解作用有机结合,具有处理效果好、占地面积小、运行稳定、全自动控制、操作管理方便等特点。而且,本实用新型运行时采用间歇式运行,既节省电耗,又提高了工作效率。实现了低排放,节约用水,减少传统鱼缸的大量维护工作。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鱼缸自动化控制仪,包括多回路时控器和电源控制电路。该温度探头可以无间断地检测鱼缸中的水温;反馈给冷热交换机利用冷热交换机进行温度测量、显示、上下限报警、上下限温度控制;使用水位控制电路控制鱼缸水位。采用LED显示,能远距离读取数据,易于监视鱼缸水温状态;水温超过上限时能自动报警并且自动对水温进行降温处理;水温低于下限时能自动报警并且自动启动备用加热设备加温;可以自由设定控制鱼缸各种电器的定时开闭,可以自动定时定量换水。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特别创新设计的水管管路控制部件配合鱼缸自动化控制仪可对鱼缸实施定时定量换水,还可以在鱼缸手工清洗时实施全排水、全进水,有效地解决了困扰养鱼用户的鱼缸换水和清洗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鱼缸自动化控制仪和各种外围普及大众化养鱼器材,如养鱼家庭已有的养鱼器材和市场上各式各样价廉物美的养鱼专用器材来实现养鱼智能化的;可以最大程度的降低鱼缸智能化成本,易于普及大众化。
上列详细说明是针对本实用新型可行实施例的具体说明,该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为的等效实施或变更,均应包含于本案的专利范围中。

Claims (9)

1.一种具有微型生态系统的鱼缸,其特征在于:包括反渗透膜过滤器,鱼缸本体以及位于该鱼缸本体下方的生化处理箱;
该生化处理箱包括集水槽、与集水槽出口相连通的冷热交换器以及上下顺次叠置的第一过滤箱、第二过滤箱、第三过滤箱,第一过滤箱与第二过滤箱通过第一软管连通,第二过滤箱与第三过滤箱通过第二软管连通,第三过滤箱与集水槽通过第三软管连通;第一软管位于第一过滤箱的底面,第二软管位于第二过滤箱的底面,第三软管位于第三过滤箱的底面;该冷热交换机出口分别设有连通鱼缸本体的第一支路以及连通反渗透膜过滤器的第二支路,在第一支路上设有潜水泵,反渗透膜过滤器出口连通第一支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微型生态系统的鱼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软管位于所述第二过滤箱的一侧,所述第二软管位于所述第二过滤箱的相对另一侧;所述第一软管与所述第三软管位于所述第二过滤箱的同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具有微型生态系统的鱼缸,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鱼缸本体内配置有水生植物。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具有微型生态系统的鱼缸,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鱼缸本体底部设有底砂过滤板,在该底砂过滤板内铺有沸石、珊瑚石、细菌环、微生物膜、细沙、活性炭中的任一种或几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具有微型生态系统的鱼缸,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鱼缸本体内设有位于所述底砂过滤板下方的集水管,该集水管沿其长度方向上开设有过滤孔;该集水管还设有延伸管,该延伸管的出口位于所述第一过滤箱内,且延伸管的出口与所述第一软管分别位于所述第一过滤箱的相对两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微型生态系统的鱼缸,其特征在于:所述鱼缸本体上端开口设有盖板,在该盖板上设有紫外杀菌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具有微型生态系统的鱼缸,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水位探测报警器,该水位探测报警器与所述盖板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微型生态系统的鱼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箱顶部设有箱盖。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微型生态系统的鱼缸,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鱼缸本体内设有温度探头。
CN201520631142.8U 2015-08-20 2015-08-20 一种具有微型生态系统的鱼缸 Active CN20493001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631142.8U CN204930014U (zh) 2015-08-20 2015-08-20 一种具有微型生态系统的鱼缸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631142.8U CN204930014U (zh) 2015-08-20 2015-08-20 一种具有微型生态系统的鱼缸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930014U true CN204930014U (zh) 2016-01-06

Family

ID=549974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631142.8U Active CN204930014U (zh) 2015-08-20 2015-08-20 一种具有微型生态系统的鱼缸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930014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97811A (zh) * 2017-07-24 2017-09-26 务川自治县仡乡红水产养殖有限公司 一种水产养殖用水净化系统
BE1024304B1 (nl) * 2016-12-13 2018-01-19 Democo Nv Biologisch waterzuiveringssysteem
CN109699568A (zh) * 2019-01-25 2019-05-03 程明哲 一种可排污鱼缸循环过滤装置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BE1024304B1 (nl) * 2016-12-13 2018-01-19 Democo Nv Biologisch waterzuiveringssysteem
CN107197811A (zh) * 2017-07-24 2017-09-26 务川自治县仡乡红水产养殖有限公司 一种水产养殖用水净化系统
CN109699568A (zh) * 2019-01-25 2019-05-03 程明哲 一种可排污鱼缸循环过滤装置
CN109699568B (zh) * 2019-01-25 2021-04-23 六安市匠心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排污鱼缸循环过滤装置
CN109699568B8 (zh) * 2019-01-25 2021-05-14 六安市匠心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排污鱼缸循环过滤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638515B (zh) 一种生态循环淡水养殖方法
CN108439711A (zh) 一种工厂化海水养殖废水一体化处理净化系统及方法
CN108739617B (zh) 一种鲟鱼工厂化循环水养殖供水系统
CN205180092U (zh) 一种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
CN201733730U (zh) 石斑鱼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装置
CN203040428U (zh) 一种智能化水草生态鱼缸
CN105393959A (zh) 一种全封闭高密度小水体全自动智能水产养殖系统
CN101606506A (zh) 集约化的循环水养殖系统
KR20210025143A (ko) 바이오플락 발효조와 아쿠아포닉스를 이용한 순환여과식 양식시스템
CN102177867A (zh) 高效经济的室内循环水养殖系统
CN203194328U (zh) 一体化循环水养殖净水装置
CN108244012B (zh) 一种应用于池塘中的软性材料生态养殖系统及方法
CN103027001A (zh) 一种智能化水草生态鱼缸
CN204317279U (zh) 水产生态养殖系统
CN207054517U (zh) 一种基于生物絮团和生物膜技术的水产循环水养殖系统
TWI504345B (zh) 多重立體式生態循環養殖系統
CN204930014U (zh) 一种具有微型生态系统的鱼缸
CN103964648A (zh) 使用生活污水的一体化生态景观装置及活水循环方法
CN205953659U (zh) 一种地埋式除臭净化冲厕污水处理槽
CN205250135U (zh) 水产养殖装置
CN112616769A (zh) 一种淡水工厂化养殖的水处理装置
CN102838213B (zh) 一种复合生物滤净系统
CN210042998U (zh) 全过程可控的工厂化珍珠养殖系统
CN105284703B (zh) 高原地区冷水性鱼类苗种培育系统
CN210746742U (zh) 一种智能水产养殖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10380 Jin Hao building, No. 83, flower land Avenue, Guangdong, Guangzhou, No. 16, China

Patentee after: Guangzhou NewEarth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dustry Co., Ltd.

Patentee after: GUANGZHOU SHUIZHIDAO ECOLOGICAL ENVIRONMENT RESTORATION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0380 Jin Hao building, No. 83, flower land Avenue, Guangdong, Guangzhou, No. 16, China

Patentee before: Guangzhou NewEarth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dustry Co., Ltd.

Patentee before: GUANGZHOU XINZHIDI ECOLOGICAL ENVIRONMENT RESTORATION CO., 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10380 Jin Hao building, No. 83, flower land Avenue, Guangdong, Guangzhou, No. 16, China

Co-patentee after: Guangzhou Shuizhidao Ecological Environmental Modification Co., Ltd.

Patentee after: Guangzhou Xinzh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dustry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0380 Jin Hao building, No. 83, flower land Avenue, Guangdong, Guangzhou, No. 16, China

Co-patentee before: Guangzhou Shuizhidao Ecological Environmental Modification Co., Ltd.

Patentee before: Guangzhou NewEarth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dustry Co., 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