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929483U - 线缆固定构造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线缆固定构造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929483U
CN204929483U CN201520656166.9U CN201520656166U CN204929483U CN 204929483 U CN204929483 U CN 204929483U CN 201520656166 U CN201520656166 U CN 201520656166U CN 204929483 U CN204929483 U CN 2049294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ble
fixture construction
electronic equipment
fixed
hou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656166.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稻田浩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runo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runo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runo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runo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656166.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9294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9294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92948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sertion, Bundling And Securing Of Wires For Electric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线缆固定构造及电子设备。线缆固定构造使用线缆夹向电子设备的壳体固定线缆,其特征在于,线缆夹具备:安装部,以线缆夹覆盖壳体的整个开口部的方式固定于壳体;夹部,用于固定所述线缆;以及筒状的盖部,在整周上覆盖于安装部与夹部之间;在盖部的内周表面设有沿着盖部的周向的突起。由此,不使用额外的部件,利用对现有部件的改进就能够提供优异的防水性能,而且能够抑制部件数量的增加,尽量控制成本。

Description

线缆固定构造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线缆固定构造及电子设备,尤其涉及在将线缆导入电子设备处提供防水性的线缆固定构造、以及具备该线缆固定构造的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各样的电子设备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为了对这些电子设备提供电力或各种信号,需要向电子设备连接并固定用于提供电力或信号的线缆。
在电子设备被安装于例如室外或船舶等处的情况下,要求电子设备具有防水性。特别是在将线缆导入电子设备的线缆插入口,不但需要将线缆固定于电子设备,还要求提供电子设备所需的防水性。
以往,为了在线缆插入口提供电子设备所需的防水性,使用垫圈来阻断从线缆插入口进入电子设备内部的浸水路径。然而,通过使用垫圈来提高防水性,不但造成了部件数量的增加,而且也造成了成本的上升。而且,需要通过垫圈塞满线缆周围的空隙以防止浸水,因此还需要根据线缆的直径来选择尺寸合适的垫圈,实用性和便利性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尽量减少部件数量且降低成本的前提下提供所需的防水性能的线缆固定构造、以及具备该线缆固定构造的电子设备。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线缆固定构造,使用线缆夹向电子设备的壳体固定线缆,其特征在于,一体形成的所述线缆夹具备:安装部,以所述线缆夹覆盖所述壳体的整个开口部的方式固定于所述壳体;夹部,用于固定所述线缆;以及筒状的盖部,在整周上覆盖于所述安装部与所述夹部之间;在所述盖部的内周表面设有沿着所述盖部的周向的突起。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有防水性的线缆固定构造,不使用额外的部件,利用对现有部件的改进就能够提供优异的防水性能,而且能够抑制部件数量的增加,尽量控制成本。
上述线缆固定构造也可以还设有圆筒状的线缆密封件,所述线缆密封件在内部形成有供所述线缆插入并对所述线缆进行固定的中空部,在外周表面上形成有凹槽,所述线缆密封件通过所述凹槽与所述盖部的内周表面的突起嵌合而被固定于所述线缆夹。
由此,将原本用于防水的盖部的内周表面的突起用来固定线缆密封件,在提高防水性能的情况下不需要变更部件、追加固定部件或追加加工,能够原样使用标准的构造。由此,线缆固定构造在提高防水性前后共通的部件增加,能够进一步降低成本。
在上述线缆固定构造中,所述线缆密封件也可以在外周表面还设有凸缘部,在所述线缆密封件被固定于所述线缆夹的状态下,所述线缆密封件的凹槽与所述盖部的内周表面的突起嵌合,而且所述线缆密封件的凸缘部与所述线缆夹的夹部的端面抵接。
由此,通过在线缆密封件上形成凸缘部,能够进一步提高防水性。而且,线缆密封件与线缆夹通过凹槽与突起的嵌合以及凸缘部与夹部的端部的抵接双方进行固定,能够进一步提高线缆密封件与线缆夹的固定的稳固性,从而进一步提高线缆固定构造对线缆与电子设备进行固定的稳固性。
在上述线缆固定构造中,所述线缆密封件也可以在内表面上设有至少一个突起。
由此,通过在线缆密封件的内部也设置至少一个突起,能够防止水从线缆的周围浸入,进一步提高防水性。
上述线缆固定构造也可以还设有环状的盖部密封件,在所述线缆夹的安装部被固定于所述壳体的状态下,所述盖部密封件在整周上与所述安装部的朝向所述壳体的表面抵接。
由此,线缆固定构造通过追加盖部密封件,能够进一步提高线缆夹与电子设备的壳体之间的防水性。
在上述线缆固定构造中,所述线缆夹的安装部也可以通过螺钉固定于所述壳体,所述盖部密封件被设在所述螺钉与所述壳体的开口部之间。
由于对线缆夹与电子设备的壳体进行固定的螺钉周围可能成为水浸入电子设备的开口部的路径,因此通过将盖部密封件设在螺钉与壳体的开口部之间,能够阻断从螺钉周围向电子设备的开口部浸入的水,进一步提高防水性。
在上述线缆固定构造中,所述线缆夹也可以为规定硬度以上的刚性结构,所述线缆密封件为能够形变的弹性结构。
由此,不仅能够提高线缆固定构造对线缆与电子设备的壳体进行固定的稳固性,还能够提高密封性以提高防水性。
在上述线缆固定构造中,所述线缆夹的夹部也可以仅在上侧形成。
由此,既可以通过形成在上侧的夹部起到类似于屋檐的作用,提高防水性能,又能够减少线缆夹的体积,进一步缩减成本。进而,通过仅在上侧形成夹部,还能够灵活地固定多种直径不同的线缆,进一步提高实用性。
在上述线缆固定构造中,所述线缆夹的夹部也可以在外表面设有供用于固定所述线缆的绑带进入的凹槽。
由此,能够提高线缆夹对线缆进行固定的稳固性,从而提高线缆固定构造将线缆固定在电子设备上的稳固性。
上述线缆固定构造也可以用于向船用电子设备固定线缆。
船用电子设备要求更高的防水性,而如上构成的线缆固定构造有利于提高防水性,满足船用电子设备的要求。
上述线缆固定构造也可以用于将编包电缆向电子设备的壳体固定。
编包电缆一般较粗且较硬,难以进行连接并提供良好的防水性。通过如上构成的线缆固定构造,能够对编包电缆进行稳固的固定,并且提供优异的防水性。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在所述电子设备的壳体的开口部中设有与线缆连接的连接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具备上述任意的线缆固定构造,在所述电子设备的壳体上由所述线缆固定构造固定所述线缆。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子设备,能够在尽量减少部件数量且降低成本的前提下获得所需的防水性能,特别适合于根据情况要求适当的防水性的电子设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线缆固定构造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线缆固定构造的剖视图。
图3是说明使用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线缆固定构造将线缆固定至电子设备的立体图。
图4是使用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线缆固定构造将线缆固定至电子设备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5是说明使用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线缆固定构造将线缆固定至电子设备的立体图。
图6是使用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线缆固定构造将线缆固定至电子设备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7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线缆固定构造中盖部密封件的安装的剖视图。
图8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线缆固定构造中线缆密封件的细节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线缆夹;11:安装部;12:夹部;121:凹槽;13:盖部;131:突起;2:电子设备;21:壳体;22:开口部;3:线缆;4:螺钉;5:线缆密封件;51:中空部;52:凹槽;53:凸缘部;54:突起;6:盖部密封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其中,附图中所示的结构大小、位置等仅为示意说明,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变更,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第一实施方式)
首先,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线缆固定构造。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线缆固定构造的立体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线缆固定构造的剖视图。
如图1及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具有防水性的线缆固定构造具有线缆夹1。线缆夹1例如由树脂等材料一体地形成,具备安装部11、夹部12和盖部13。安装部11以线缆夹1覆盖后述的电子设备2所具备壳体21的整个开口部22的方式固定于壳体21。在图中示出了安装部11通过螺钉固定于壳体21的情况,但本实施方式不限于此,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使用卡子等其他固定方式将安装部11固定于壳体21。夹部12用于固定后述的线缆3,例如通过绑带将夹部12与线缆3绑在一起,从而将线缆3固定于夹部12。盖部13为筒状,在整周上覆盖于安装部11与夹部12之间。其中,在图中示出了盖部13为四角被倒圆的矩形筒状的例子,但本实施方式不限于此,盖部13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形成为圆筒状或其他多边形筒状。
其中,如图2所示,在盖部13的内周表面设有沿着盖部的周向的突起131。该突起131例如由树脂与线缆夹1一体地形成。该突起131既可以形成在盖部13的整个内周表面上,也可以至少形成在盖部13的内周表面的下侧。另外,该突起131例如形成在盖部13的内周表面且靠近线缆3的入口附近。
接下来,结合附图说明使用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线缆固定构造将线缆固定至电子设备。图3是说明使用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线缆固定构造将线缆固定至电子设备的立体图。图4是使用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线缆固定构造将线缆固定至电子设备的状态的剖视图。在图3和图4中,仅示出了电子设备2的壳体21位于开口部22附近的一部分,其他部分由于与本实施方式的线缆固定构造关系不大而省略图示。
如图3和图4所示,首先,将线缆3插通线缆夹1。具体而言,例如将线缆3的端子(未图示)从线缆夹1的夹部12侧依次插通夹部12、盖部13和安装部11,并从线缆夹的安装部11侧伸出。
接着,将线缆3的端子与电子设备2的端子连接部(未图示)连接。电子设备2例如在壳体21的后侧表面具有开口部22,在开口部22中设置有能够连接线缆3的端子连接部。作为线缆3的端子与电子设备2的端子连接部的连接方式,可以使用将端子插入端子连接部、将端子拧入端子连接部等各种方式,在本实施方式中不做限定。
然后,将线缆夹1固定至壳体21。例如通过螺钉4插通位于线缆夹1的安装部11的四角处的孔,并螺紧至位于电子设备2的壳体21上的螺孔,从而将线缆夹1的安装部11固定于电子设备2的壳体21。由此,使得线缆夹1覆盖电子设备2所具备壳体21的整个开口部22。在此示出了使用4个螺钉4进行固定的情况,但螺钉4的数量不限于此,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任意变更。
最后,例如使用绑带将线缆3固定于线缆夹1的夹部12,由此将线缆3最终固定于线缆夹1。这样,线缆夹1通过安装部11固定于电子设备2,而且通过夹部12固定线缆3,由此将线缆3固定于电子设备2,保证线缆3的端子与电子设备2的端子连接部之间的连接的稳固性。
以下具体结合图4说明本实施方式的线缆固定构造所提供的防水性。如图4所示,当水从电子设备2的上方流下时,线缆夹1形成类似于屋檐的构造,水落在线缆夹1的上侧并沿着线缆夹1向下流淌,而不会直接进入电子设备2的开口部22内。另外,即使有沿着线缆3向电子设备2的开口部22的方向流淌的水,也会被线缆夹1内部的突起131阻挡,而不会进入电子设备2的开口部22内部,而例如沿着线缆夹1的下侧内表面向电子设备2的外侧流出。由此,本实施方式的线缆固定构造例如能够提供IPx2等级的防水性能(主要针对竖直滴下的水的防水保护)。
以往,为了使线缆连接并固定至电子设备处具有例如IPx2的防水性能,使用垫圈等额外的部件,不但造成了部件数量的增加,而且也造成了成本的上升。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线缆固定构造,不使用额外的部件,利用对现有部件的改进就能够提供优异的防水性能,而且能够抑制部件数量的增加,尽量控制成本。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图4所示,线缆夹1的夹部12也可以仅在上侧形成,而在下侧不形成。由此,既可以通过形成在上侧的夹部12起到类似于屋檐的作用,提高防水性能,又能够减少线缆夹1的体积,进一步缩减成本。当然,本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夹部12只要能够用于固定线缆3即可,线缆夹1也可以在整周上形成夹部12,或者在任意部分形成夹部12。其中,在整周上形成夹部12的情况下,有可能无法用于固定直径不同的线缆3。因此,通过仅在上侧形成夹部12,还能够灵活地固定多种直径不同的线缆3,进一步提高实用性。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线缆夹1的夹部12也可以在外表面设有供用于固定线缆3的绑带进入的凹槽121。由此,能够提高线缆夹1对线缆3进行固定的稳固性,从而提高线缆固定构造将线缆3固定在电子设备2上的稳固性。当然,本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夹部12只要能够固定线缆3即可,也可以不在外表面上形成凹槽。
在本实施方式中,线缆固定构造也可以用于向作为船用电子设备的电子设备2固定线缆3。即,船用电子设备要求更高的防水性,而如上构成的线缆固定构造有利于提高防水性,满足船用电子设备的要求。当然,本实施方式不限于此,也可以用于在户外使用的电子设备等任意的电子设备。
在本实施方式中,线缆固定构造也可以用于将作为编包电缆的线缆3向电子设备2的壳体21固定。在例如作为船用电子设备的电子设备2中,多使用编包电缆作为向电子设备2提供信号的线缆3。编包电缆一般较粗且较硬,难以进行连接并提供良好的防水性。通过如上构成的线缆固定构造,能够对编包电缆进行稳固的固定,并且提供优异的防水性。当然,本实施方式不限于此,线缆3可以是电缆、光缆等任意线缆。
(第二实施方式)
接下来,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线缆固定构造。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用于在第一实施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防水性,关于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或相似的部分,援引第一实施方式而省略具体说明。
根据电子设备要求的防水等级不同,电子设备的防水构造大为不同。希望根据需要将防水等级较低的防水构造升级为防水等级较高的防水构造。例如,在以往通过垫圈提供例如IPx2等级的防水性的情况下,有时希望能够升级成更高例如IPx5等级的防水性能(针对从任意方向喷流的水的防水保护)。以往,作为IPx5等级的线缆固定构造,采用防水连接器和带专用端子的线缆。但是,防水连接器的成本比普通连接器高,而且需要使用带专用端子的专用线缆,造成线缆固定构造的成本进一步提高。进而,该防水等级较高的线缆固定构造与使用垫圈的防水等级较低的线缆固定构造完全不同,在将防水等级较低的防水构造升级为防水等级较高的防水构造时,需要变更部件,造成成本进一步上升。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施方式在提供能够在第一实施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防水性的线缆固定构造。图5是说明使用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线缆固定构造将线缆固定至电子设备的立体图。图6是使用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线缆固定构造将线缆固定至电子设备的状态的剖视图。在本实施方式的附图中,对于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或相似的结构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具体说明。
如图5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线缆固定构造在第一实施方式的基础上,还设有圆筒状的线缆密封件5。线缆密封件5例如由橡胶等具有弹性的材料形成,在内部形成有供线缆3插入并对线缆3进行固定的中空部51。另外,在线缆密封件5的外周表面上形成有凹槽52。如图6所示,线缆密封件5通过凹槽52与线缆夹1的盖部13的内周表面的突起131嵌合而被固定于线缆夹1。其中,在本实施方式的线缆固定构造的安装过程中,首先将线缆3插通线缆密封件5,之后将线缆3和线缆密封件5作为整体适用第一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安装过程即可,在此不做赘述。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线缆固定构造,将原本用于防水的突起131用来固定线缆密封件5,在提高防水性能的情况下不需要变更部件、追加固定部件或追加加工,能够原样使用标准的构造。由此,线缆固定构造在提高防水性前后共通的部件增加,能够进一步降低成本。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5所示,线缆密封件5也可以在外周表面还设有凸缘部53。如图6所示,在线缆密封件5被固定于线缆夹1的状态下,线缆密封件5的凹槽52与线缆夹1的盖部13的内周表面的突起131嵌合,而且线缆密封件5的凸缘部53与线缆夹1的夹部12的端面抵接。
由此,通过在线缆密封件5上形成凸缘部53,能够进一步提高防水性。而且,线缆密封件5与线缆夹1通过凹槽52与突起131的嵌合以及凸缘部53与夹部12的端部的抵接双方进行固定,能够进一步提高线缆密封件5与线缆夹1的固定的稳固性,从而进一步提高线缆固定构造对线缆3与电子设备2进行固定的稳固性。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5所示,线缆固定构造也可以还设有环状的盖部密封件6。如图6所示,在线缆夹1的安装部11被固定于电子设备2的壳体21的状态下,盖部密封件6在整周上与安装部11的朝向壳体21的表面抵接。图7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线缆固定构造中盖部密封件的安装的剖视图。如图7所示,盖部密封件6例如由橡胶等具有弹性的材料形成为环状,在线缆夹1的安装部11被安装至电子设备2的壳体21之前,盖部密封件6被嵌合至形成于电子设备2的开口部22周围的凹槽中。然后,通过将线缆夹1的安装部11安装至电子设备2的壳体21,盖部密封件6在整周上与安装部11的朝向壳体21的表面抵接。其中,在图5中示出了截面为两侧较厚而中心较薄的类似心形形状的环状的盖部密封件6,图7中示出了截面为椭圆形的环状的盖部密封件6,但盖部密封件6只要能够在整周上与安装部11的朝向壳体21的表面抵接即可,其截面形状不限于图5和图7的两个例子,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任意设置。
由此,线缆固定构造通过追加盖部密封件6,能够进一步提高线缆夹1与电子设备2的壳体21之间的防水性。
另外,如图5所示,在线缆夹1的安装部11通过螺钉4固定于电子设备2的壳体21的情况下,盖部密封件6也可以被设在螺钉4与壳体21的开口部22之间。
由于对线缆夹1与电子设备2的壳体21进行固定的螺钉4周围可能成为水浸入电子设备2的开口部22的路径,因此通过将盖部密封件6设在螺钉4与壳体21的开口部22之间,能够阻断从螺钉4周围向电子设备2的开口部22浸入的水,进一步提高防水性。
图8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线缆固定构造中线缆密封件的细节的剖视图。如图8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线缆密封件5也可以在内表面上设有至少一个突起54。在图8中示出了形成4个沿着线缆密封件5的周向的突起54的情况,但突起54的数量和形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任意设置,本实用新型中不作限定。另外,突起54的形成位置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任意设置,例如图8所示,可以形成在与线缆密封件5的凹槽52相反侧等。
由此,通过在线缆密封件5的内部也设置至少一个突起54,能够防止水从线缆3的周围浸入,进一步提高防水性。
在第一实施方式和第二实施方式中,说明了线缆夹1由树脂等材料形成,而线缆密封件5和盖部密封件6由橡胶等材料形成的例子。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任意变更线缆夹1、线缆密封件5和盖部密封件6的材料。其中,线缆夹1可以由树脂、塑料等形成为规定硬度以上的刚性结构,线缆密封件5可以由橡胶等形成为能够形变的弹性结构或挠性结构。由此,不仅能够提高线缆固定构造对线缆3与电子设备2的壳体21进行固定的稳固性,还能够提高密封性以提高防水性。而且,能够通过廉价的材料形成线缆固定构造,进一步降低了成本。
(第三实施方式)
以下继续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提供具有第一实施方式或第二实施方式的线缆固定构造的电子设备2。电子设备2具备设有开口部22的壳体21,在壳体21的开口部22中设有与线缆3连接的连接部(未图示)。在电子设备2的壳体21上,由第一实施方式或第二实施方式的线缆固定构造固定线缆3。其中,电子设备2可以是可连接线缆3的任意电子设备,例如为用于船舶的导航装置或自动操舵装置等,在本实用新型中不作限定。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2,能够在尽量减少部件数量且降低成本的前提下获得所需的防水性能,特别适合于根据情况要求适当的防水性的电子设备。
以上参照附图说明了本实用新型的几个实施方式。其中,以上说明的实施方式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例子,用于理解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基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对各实施方式进行各种变形、组合和要素的合理省略,由此得到的方式也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Claims (12)

1.一种线缆固定构造,使用线缆夹向电子设备的壳体固定线缆,其特征在于,
一体形成的所述线缆夹具备:
安装部,以所述线缆夹覆盖所述壳体的整个开口部的方式固定于所述壳体;
夹部,用于固定所述线缆;以及
筒状的盖部,在整周上覆盖于所述安装部与所述夹部之间;
在所述盖部的内周表面设有沿着所述盖部的周向的突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固定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线缆固定构造还设有圆筒状的线缆密封件,
所述线缆密封件在内部形成有供所述线缆插入并对所述线缆进行固定的中空部,在外周表面上形成有凹槽,
所述线缆密封件通过所述凹槽与所述盖部的内周表面的突起嵌合而被固定于所述线缆夹。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缆固定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线缆密封件在外周表面还设有凸缘部,
在所述线缆密封件被固定于所述线缆夹的状态下,所述线缆密封件的凹槽与所述盖部的内周表面的突起嵌合,而且所述线缆密封件的凸缘部与所述线缆夹的夹部的端面抵接。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缆固定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线缆密封件在内表面上设有至少一个突起。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缆固定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线缆固定构造还设有环状的盖部密封件,
在所述线缆夹的安装部被固定于所述壳体的状态下,所述盖部密封件在整周上与所述安装部的朝向所述壳体的表面抵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线缆固定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线缆夹的安装部通过螺钉固定于所述壳体,所述盖部密封件被设在所述螺钉与所述壳体的开口部之间。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缆固定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线缆夹为规定硬度以上的刚性结构,所述线缆密封件为能够形变的弹性结构。
8.如权利要求1至7的任一项所述的线缆固定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线缆夹的夹部仅在上侧形成。
9.如权利要求1至7的任一项所述的线缆固定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线缆夹的夹部在外表面设有供用于固定所述线缆的绑带进入的凹槽。
10.如权利要求1至7的任一项所述的线缆固定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线缆固定构造用于向船用电子设备固定线缆。
11.如权利要求1至7的任一项所述的线缆固定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线缆固定构造用于将编包电缆向电子设备的壳体固定。
12.一种电子设备,在所述电子设备的壳体的开口部中设有与线缆连接的连接部,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子设备具备权利要求1至11的任一项所述的线缆固定构造,在所述电子设备的壳体上由所述线缆固定构造固定所述线缆。
CN201520656166.9U 2015-08-27 2015-08-27 线缆固定构造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2049294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656166.9U CN204929483U (zh) 2015-08-27 2015-08-27 线缆固定构造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656166.9U CN204929483U (zh) 2015-08-27 2015-08-27 线缆固定构造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929483U true CN204929483U (zh) 2015-12-30

Family

ID=549785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656166.9U Active CN204929483U (zh) 2015-08-27 2015-08-27 线缆固定构造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929483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65475A (zh) * 2016-07-01 2018-01-09 古野电气株式会社 电子设备及线缆安装方法
CN109699135A (zh) * 2019-01-22 2019-04-30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电器盒组件、空调器
CN111697528A (zh) * 2019-03-12 2020-09-22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线缆安装机构及摄像机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65475A (zh) * 2016-07-01 2018-01-09 古野电气株式会社 电子设备及线缆安装方法
CN107565475B (zh) * 2016-07-01 2020-08-18 古野电气株式会社 电子设备及线缆安装方法
CN109699135A (zh) * 2019-01-22 2019-04-30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电器盒组件、空调器
CN111697528A (zh) * 2019-03-12 2020-09-22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线缆安装机构及摄像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680231B2 (ja) コネクタ
US8420937B2 (en) Enclosure of outdoor apparatus
US9190762B2 (en) Integrated compression connector
KR101254205B1 (ko) 내수성 영역을 구비한 다발 연성 회로기판 기반 평면 케이블
CN204929483U (zh) 线缆固定构造及电子设备
CN102064423B (zh) 用于汽车的防水型连接器
CN109361106B (zh) 带塑胶外壳防水连接器公头和带塑胶外壳防水连接器
CN206685565U (zh) 电连接器
JP2009016306A (ja) コネクタ
CN105742885B (zh) 开孔面板密封防护的连接器
CN207490212U (zh) 一种防水矩形连接器
US20230050137A1 (en) Watertight joint and plug-in device
CN205429142U (zh) 一种车顶天线的紧固密封结构
CN109361107B (zh) 带塑胶外壳防水连接器弯母头和带塑胶外壳防水连接器
KR101667935B1 (ko) 방수 이어 커넥터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10677016A (zh) 一种防爆防水电箱
JP2000151123A (ja) 電子回路ユニット
CN211671131U (zh) 新型防水屏蔽盒
CN210610005U (zh) 一种电子设备引出线缆固定结构
CN205174139U (zh) 筒灯和海洋油气开发设备
CN210074295U (zh) 一种水密舱体穿线结构
CN109273917B (zh) 防水连接器母头和防水连接器
CN202121053U (zh) 天线防水接合装置
CN209150361U (zh) 带塑胶外壳防水连接器公头和带塑胶外壳防水连接器
CN207896385U (zh) 一种四芯车载监控连接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