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928956U - 手机防水测试模型 - Google Patents

手机防水测试模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928956U
CN204928956U CN201520536431.XU CN201520536431U CN204928956U CN 204928956 U CN204928956 U CN 204928956U CN 201520536431 U CN201520536431 U CN 201520536431U CN 204928956 U CN204928956 U CN 20492895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bile phone
base plate
test model
waterproof test
c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536431.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许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New Continent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Suzhou Xindalu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Xindalu Plastic Hardware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Xindalu Plastic Hardware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Xindalu Plastic Hardware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536431.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92895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92895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92895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手机防水测试模型,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与手机后面板的外形一致的底板,所述底板的边缘翻折形成侧板,所述底板与所述侧板围成空腔,位于所述底板的底端的侧板上设有与USB接口形状相同的凸块,所述凸块的两侧分别设有凹槽。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的技术中对手机防水壳的测试成本过高以及测试效果不佳的问题。

Description

手机防水测试模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型,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手机防水测试模型。
背景技术
手机是人们目前最主要的通讯工具,由于它具有随时随地都能使用的特点,方便了人们的生活需要;但是,现有手机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手机本身不防水,一旦手机浸入水中,往往会造成内部电路的损耗,从而无法使用,尤其是智能手机;这样,就会使得手机的使用情形受到了限制,给人们生活带来了不便。因而,市场上也衍生出了一些防水手机套,其可以让普通的手机具有一定程度的防水功能。
其中,申请号为201220646241.X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新型防水手机套,这些防水手机壳在市面上有很多。但是有很多的防水手机套的防水效果不好,都存在漏水的现象。主要原因是在这种防水手机套生产时没有经过严格的检测,导致出现不合格品。而在生产时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合格品呢?为什么不进行全面的检测?因为在对防水手机套进行检测时,需要将手机放到防水手机套内进行检测,这样遇到不合格的防水手机套时,手机就很有可能损坏了,这也是很多防水手机套厂商不进行测试的原因,因为这样会导致测试成本很高。如果将手机替换成手机壳体,由于手机壳体为双面封闭的结构,在手机壳体放到防水手机套内时,手机壳体与防水手机套的内壁直接接触,使得水分进入防水手机套内也不容易观察出来,这种情况用手机本身检测时同样存在。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成本较低、方便观察的手机防水测试模型。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手机防水测试模型,包括与手机后面板的外形一致的底板,所述底板的边缘翻折形成侧板,所述底板与所述侧板围成空腔,位于所述底板的底端的侧板上设有与USB接口形状相同的凸块,所述凸块的两侧分别设有凹槽。
较佳的,所述侧板为双层结构,包括内板和外板之间形成隔腔,所述隔腔内设有若干用于连接内板和外板的第一加强筋。
较佳的,所述底板的顶端设有至少一个柱体,所述柱体在底板相对于空腔的另一面形成盲孔。
较佳的,所述底板上位于空腔内设有中部加强筋。
较佳的,所述底板上位于空腔内设有顶部加强筋。
较佳的,所述底板上位于空腔内设有底部加强筋。
较佳的,所述顶部加强筋包括横向加强筋和纵向加强筋。
本实用新型具有下述优点:本实用新型手机防水测试模型用来代替手机放入到手机防水套内进行测试,避免了手机的直接损坏,降低了测试成本。由于该手机防水测试模型可以由硬质塑料注塑而成,所以其成本还可以更加降低。另外,这种手机防水测试模型,包括与手机后面板的外形一致的底板,底板的边缘翻折形成侧板,底板与侧板围成空腔,位于底板的底端的侧板上设有与USB接口形状相同的凸块,凸块的两侧分别设有凹槽。这种手机防水测试模型能够充分的仿制手机本身的外形,对手机防水套的检测效果更加全面,包括能够对手机USB接口、位于USB接口两侧的耳机孔以及扩音孔进行全面的检测。并且,由于底板与侧板围成空腔,当手机防水套的防水效果不好时,水会进入到手机防水套内,并积聚在空腔内,使得观察者能够很直观的看出该手机防水套的防水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手机防水测试模型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手机防水测试模型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中:1、底板;2、侧板;21、内板;22、外板;23、隔腔;24、第一加强筋;3、凸块;4、凹槽;5、柱体;51、盲孔;6、中部加强筋;7、顶部加强筋;71、横向加强筋;72、纵向加强筋;8、底部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所示,对本实用新型手机防水测试模型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种手机防水测试模型包括与手机后面板的外形一致的底板1,底板1的边缘翻折形成侧板2,底板1与侧板2围成空腔,位于底板1的底端的侧板2上设有与USB接口形状相同的凸块3,凸块3的两侧分别设有凹槽4。
本实施例的手机防水测试模型用来代替手机放入到手机防水套内进行测试,避免了手机的直接损坏,降低了测试成本。由于该手机防水测试模型可以由硬质塑料注塑而成,所以其成本还可以更加降低。另外,这种手机防水测试模型,包括与手机后面板的外形一致的底板1,底板1的边缘翻折形成侧板2,底板1与侧板2围成空腔,位于底板1的底端的侧板2上设有与USB接口形状相同的凸块3,凸块3的两侧分别设有凹槽4。这种手机防水测试模型能够充分的仿制手机本身的外形,对手机防水套的检测效果更加全面,包括能够对手机USB接口、位于USB接口两侧的耳机孔以及扩音孔进行全面的检测。并且,由于底板1与侧板2围成空腔,当手机防水套的防水效果不好时,水会进入到手机防水套内,并积聚在空腔内,使得观察者能够很直观的看出该手机防水套的防水性。
其次,现有的智能手机都设置有摄像头,而手机上的摄像头连接处的防水效果尤其重要,在制作手机防水套的时候,为了保证摄像头的可视性,所以在手机防水套上对应手机摄像头的位置会设置透明性材料,这样,在手机防水套的摄像头对应位置就会形成连接结构,使得其防水性得到挑战。本实施例的手机防水测试模型的底板1顶端上设置了一个柱体5,柱体5在底板1相对于空腔的另一面形成盲孔51。那么,当防水手机套的防水效果不佳时,在盲孔51内就会有积水,使得观察者能够很直观的发现。另外,由于有的手机在摄像头附近会设置闪关灯,所以其防水性也很重要,那么,本实施中设置两个柱体5则可以对手机闪关灯位置的防水性进行检测。
进一步的,侧板2为双层结构,包括内板21和外板22之间形成隔腔23,隔腔23内设有若干用于连接内板21和外板22的第一加强筋24。因为,单单设置的一层结构的侧板2的结构强度不是很高,所以设置成两层,使得侧板2的结构强度增强。如果只是加厚一层侧板2的厚度,虽然能够起到加强其结构强度的效果,但是由于其厚度较大时,与手机本身的厚度不符,因为手机壳体本身的厚度较薄,当侧板2的厚度较大时,水分就不容易进入到空腔内,使得检测结构不准确。而本实施例中,由于双层结构的侧板2内形成隔腔23,当手机防水套的防水效果不佳时,水分就会经过与手机外壳本身厚度相同的外板22进入隔腔23内,观察者可以通过观察隔腔23内的积水从而判断手机防水套的防水性。所以,该侧板2的双层结构不仅能够起到加强结构强度的效果,还能够提供精确的防水性能测试。
再者,底板1上位于空腔内设有中部加强筋6,该中部加强筋6能够增加底板1的整体结构强度,使得底板1不易在中部被折断。底板1上位于空腔内设有顶部加强筋7,设置该顶部加强筋7能够增强底板1顶部的结构强度,使得底板1的顶部不易发生变形以及损坏。底板1上位于空腔内设有底部加强筋8,设置该底部加强筋8能够增强底板1底部的结构强度,使得底板1的底部不易发生变形以及损坏。其中,顶部加强筋7或者底部加强筋8均可以包括横向加强筋71和纵向加强筋72。这样双向设置的加强筋结构的加强效果更好,能够防止底板1的横向以及纵向的损坏。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手机防水测试模型,其特征在于:包括与手机后面板的外形一致的底板,所述底板的边缘翻折形成侧板,所述底板与所述侧板围成空腔,位于所述底板的底端的侧板上设有与USB接口形状相同的凸块,所述凸块的两侧分别设有凹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机防水测试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为双层结构,包括内板和外板之间形成隔腔,所述隔腔内设有若干用于连接内板和外板的第一加强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机防水测试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的顶端设有至少一个柱体,所述柱体在底板相对于空腔的另一面形成盲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机防水测试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上位于空腔内设有中部加强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机防水测试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上位于空腔内设有顶部加强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机防水测试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上位于空腔内设有底部加强筋。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手机防水测试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加强筋包括横向加强筋和纵向加强筋。
CN201520536431.XU 2015-07-23 2015-07-23 手机防水测试模型 Active CN20492895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536431.XU CN204928956U (zh) 2015-07-23 2015-07-23 手机防水测试模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536431.XU CN204928956U (zh) 2015-07-23 2015-07-23 手机防水测试模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928956U true CN204928956U (zh) 2015-12-30

Family

ID=549780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536431.XU Active CN204928956U (zh) 2015-07-23 2015-07-23 手机防水测试模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928956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41888A (zh) * 2016-04-27 2016-08-10 苏州富强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气密性测试的滑动复位机构
CN105841889A (zh) * 2016-04-27 2016-08-10 苏州富强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滑动复位机构的密封组件
CN105847493A (zh) * 2016-03-30 2016-08-10 深圳市蓝视界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屏蔽辐射功能的手机外壳
CN105841885A (zh) * 2016-04-27 2016-08-10 苏州富强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滑动复位机构的压紧组件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47493A (zh) * 2016-03-30 2016-08-10 深圳市蓝视界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屏蔽辐射功能的手机外壳
CN105841888A (zh) * 2016-04-27 2016-08-10 苏州富强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气密性测试的滑动复位机构
CN105841889A (zh) * 2016-04-27 2016-08-10 苏州富强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滑动复位机构的密封组件
CN105841885A (zh) * 2016-04-27 2016-08-10 苏州富强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滑动复位机构的压紧组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928956U (zh) 手机防水测试模型
CN105207025A (zh) 便于更换卡片的手机卡座
CN204512412U (zh) 一种防水结构及手持医疗设备
CN204316575U (zh) 一种卡托的防水结构
CN204391382U (zh) 利用涂胶平面涂布防水胶的防水连接器
CN207022063U (zh) 指纹识别按键和智能终端
CN204721393U (zh) 移动通信终端
CN208548986U (zh) 一种新型防水防尘曲线阵列音响
CN204103128U (zh) 耳机连接器和手机
CN205040122U (zh) 电子设备
CN203445914U (zh) 一种防水密闭的手机外壳结构
CN206098674U (zh) 天线安装结构及通信设备
CN205016804U (zh) 便于更换卡片的手机卡座
CN207926674U (zh) 一种兼中框作用的3d盖板和移动终端
CN207099155U (zh) 防水手机壳体
CN206557798U (zh) 一种指纹模组及移动终端
CN207135155U (zh) 玻璃背板手机保护壳
CN207853980U (zh) 一种防撞手机保护壳
CN204010681U (zh) 易区分的u盘
CN204934051U (zh) 一种色选机双层卡盖门
CN204517457U (zh) 一种充电器型充电宝
CN205081779U (zh) 一种移动终端卡盖及移动终端
CN213007953U (zh) 用于车辆的后背门总成和车辆
CN209626522U (zh) 一种新型Micro USB插头
CN209331279U (zh) 一种防潮门禁卡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215000, No. 34, new road, Wuzhong District Jing Jing Street, Jiangsu, Suzhou

Patentee after: SUZHOU XINDALU PRECIS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15000 Swan Road 2858, Suzhou, Jiangsu, Wuzhong District

Patentee before: SUZHOU XINDALU PLASTIC HARDWARE INDUSTRIAL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No.34, Shangxin Road, Hengjing street, Wuzhong District,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uzhou new continent Precis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No.34, Shangxin Road, Hengjing street, Wuzhong District,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UZHOU XINDALU PRECISION TECHNOLOGY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No.34, Shangxin Road, Hengjing street, Wuzhong District,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UZHOU XINDALU PRECIS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858 tian'edang Road, Wuzhong District,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UZHOU XINDALU PLASTIC HARDWARE INDUSTRIAL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