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928804U - 便携式应急通讯指令接收显示终端 - Google Patents

便携式应急通讯指令接收显示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928804U
CN204928804U CN201520651520.9U CN201520651520U CN204928804U CN 204928804 U CN204928804 U CN 204928804U CN 201520651520 U CN201520651520 U CN 201520651520U CN 204928804 U CN204928804 U CN 20492880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cb
shell body
emergency communication
face
pl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651520.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姜炎
丁飞
李晨曦
葛欣辉
水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Sun Create Electron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Sun Create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Sun Create Electron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Sun Create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651520.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92880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9288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928804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larm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应急通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携式应急通讯指令接收显示终端。本终端包括外壳体,于外壳体内设置有横隔板;横隔板的两板面处贴伏状的固接有信号接收处理PCB以及电源PCB,且至少横隔板所用材质为便于散热的铝合金材质;在外壳体的外壁处还设置天线转换同轴连接器、DC电源接口及按键PCB;外壳体外壁处还设置显示屏组件,该显示屏组件分别与信号接收处理PCB及电源PCB间以排线构成电连接配合。本终端可实现应急通讯的指令接收终端核心功能独立,并具备极高的便携性及环境适应性。其单兵携带性强,每个携带者均自成独立的点对点的信号接收终端体系,危急事件的现场应变效率可得到显著提升。

Description

便携式应急通讯指令接收显示终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应急通讯领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携式应急通讯指令接收显示终端。
背景技术
应急通讯,指的是在人防、救灾甚至战争等突发事件发生后在事件地区进行的音/视频信号和数据指令等的传输通讯。应急通讯指令接收终端,则是在上述特殊环境下,应急通讯时指令最终传达的终点设备。传统的可多波段接收的应急通讯指令接收终端,通常集成于现场应急通讯车辆显示屏幕等大型设备显示终端中,而并不单独存在。现场人员在深入事件区域内进行救援等操作时,只能通过携带单波段的步话机等短波通讯设备行进。然而,由于突发事件现场可能处于深山或电磁干扰等区域内,单兵的短波接收设备常造成接收不畅甚至无法接收状况,严重影响了现场人员的工作效能。此外,严重依赖现场的大型设备显示终端作为转发端的单兵通讯工具,一旦大型设备显示终端因被破坏等情况无法工作,作为从属的相关人员会完全丧失对外通讯功能,直至危急相应人员的人身安全。更为重要的是,由于应急处理现场的环境复杂性,事件现场的电力、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可能遭到损毁,同时设备安放空间等也都会存在诸多限制,很多时候甚至都无法实现上述大型设备的架设及正常使用,从而非常不利于抗灾、救援等应急工作的快速展开。如何寻求一种操作便捷而实用性强的应急通讯指令接收系统,可在实现应急通讯的指令接收终端核心功能独立的同时,保证其便携性及高环境适应性,以脱离传统的通讯转发模式,确保单兵携带性和快速建立与外界的有效联络目的,提升危急事件的现场应变效率,为本领域近年来所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更为高效快捷的一种便携式应急通讯指令接收显示终端。本终端是由物理部件和线路构造而连成的物理结构,从而能脱离传统的通讯转发模式,为直接性的点对点的多频段应急通讯指令接收构建了完善的硬件平台。本终端可实现应急通讯的指令接收终端核心功能独立,并具备极高的便携性及环境适应性。其单兵携带性强,每个携带者均自成独立的点对点的信号接收终端体系,没有对中转端的严重依赖性,危急事件的现场应变效率可得到显著提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便携式应急通讯指令接收显示终端,其特征在于:本终端至少包括具备中空容纳腔的外形呈盒体状的外壳体,于外壳体内设置有横隔板以划分上述中空容纳腔成前容纳腔及后容纳腔;所述横隔板的两板面处分别贴伏状的固接有信号接收处理PCB以及具备内置电源的电源PCB,且至少横隔板所用材质为便于散热的铝合金材质;在外壳体的外壁处还贯穿设置天线转换同轴连接器及DC电源接口,并均与电源PCB间构成电连接;在外壳体上的相对布置DC电源接口的另一端处设置按键PCB,按键PCB电连接信号接收处理PCB及电源PCB;外壳体外壁处还设置有用于显示信号接收处理PCB处所转化的多频段信号信息的显示屏组件,该显示屏组件分别与信号接收处理PCB及电源PCB间以排线构成电连接配合。
所述外壳体包括套筒状的中间壳体,横隔板板面垂直中间腔体的腔道长度方向;在中间壳体的筒口端处设置有封闭该筒口端的前盖体及后盖体;所述前盖体及后盖体均包括沿中间壳体的腔道长度方向由外向内依次布置盖体框架、透明PC防护面板、带屏幕PCB的LED显示屏,以及用于将上述透明PC防护面板和LED显示屏呈彼此面贴合状的抵压固定于盖体框架处的衬板;上述前盖体和后盖体均独立工作并共同构成前述显示屏组件。
所述盖体框架的朝向中间壳体所在面顺延凸设有凸棱部,中间壳体的相应筒口端端面处布置有与之嵌合配合的配合面,两者间构成面贴合配合关系;中间壳体的上述配合面的壳侧处贯穿壳体布置螺纹孔,该螺纹孔贯穿壳侧壁及凸棱部以螺栓固定两者;所述衬板、透明PC防护面板和LED显示屏均紧固定于盖体框架的上述凸棱部所围合构成的区域内。
以垂直横隔板板面作外壳体的横截面,该横截面呈现LED显示屏彼此以横隔板呈面对称且屏幕均朝向斜上方的等腰梯形结构。
外壳体所用材质为铝合金材质,辅以导电氧化处理及阳极氧化处理。
所述前盖板及后盖板的底端面在水平高度上低于中间壳体的底端面高度,于前盖板及后盖板的底端面处布置磁吸脚垫,磁吸脚垫为四个且两两粘接于前盖板及后盖板的底端面长度方向的两端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抛弃了传统的高度集成化和不可分离的大型设备显示终端所导致的对于应急现场的低适应性等诸多缺陷。本实用新型另辟蹊径的从结构复杂的传统大型设备显示终端内,巧妙的剥离出能够单兵便携并可靠使用的一系列元件,并以体型小巧的外壳体加以包覆容纳;从而实现了在应急通讯的指令接收终端核心功能独立的同时,亦可达成其极高的便携性及环境适应性需求。其具备方便移动、条件适应性强、尺寸小、重量轻、不依赖于其他设备等诸多优点。
作为本终端所必须剥离的各部件,信号接收处理PCB作为接收处理核心和有效接收多频段信号,尤其是信号传输优良的长波段信号,直至保证复杂恶劣环境下的点对点人员通讯功能。内置内部电源的电源PCB,则确保了整个终端的可脱离性和独立性。在相关人员分散而进行诸如救援等操作时,亦可确保终端内部各部件的正常带电工作,以降低对外部条件的依赖性。至少横隔板的铝合金散热结构,搭配两发热PCB板的分布式设计,发热部位贴紧铝制的横隔板,则保证了在作为核心元件的上述两个PCB板的高效独立散热需求。显示屏组件的布置,则保证了所接收信息在经由信号接收处理PCB转化后,能够适时的显示出来而被携带者所目视,以方便执行相应的遥控指令操作。本实用新型便捷携带性强,甚至每个携带者均自成独立的点对点的信号接收终端体系,无论是作为传统大型设备显示终端的替代物,还是单兵携带后作为分散进入事件区域时的直接接收多波段信息的点对点的直接通讯物,均能起到显著的现场应变效率的提升效果。
2)、作为包覆件的外壳体,其一方面作为保护体,起到保护内部敏感脆弱的电子部件的目的,而另一方面,则作为各部件的安置体,起到固定各电子部件的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外壳体结构,其包括套筒状的中间壳体以及分别盖设在中间壳体两筒口端的前盖体及后盖体。前盖体及后盖体上设置彼此独立工作的LED显示屏,以保证其中一个发生损坏后,不至于对另一个LED显示屏的正常工作产生影响,最终提升设备的工作容错性和使用寿命。排线的电连接结构,也保证了各显示屏与各核心PCB板间的可拆装性,以保证其拆装灵活度及便捷性。甚至可考虑单兵携带本终端时,对于最易破坏的显示屏部分,可单独携带部分配件进行现场更换。各盖板上的衬板贴合及抵合结构,则保证了作为中间板体的透明PC防护面板和带屏幕PCB的LED显示屏紧固效果,此处就不再赘述。
3)、盖体框架作为和中间壳体的直接配合部位,此处以两者间的嵌合搭配螺栓侧边固定为准,以保证整体设备的工作可靠性和便拆性。本终端的横截面呈现LED显示屏彼此以横隔板呈面对称且屏幕均朝向斜上方的等腰梯形结构,换句话说,即为“前盖板及后盖板的板面方向呈现以横隔板为对称面而彼此面对称的八字面倾斜状构造”,以在设备放置后,即可以最方便视角进行屏面指令读取。
4)、外壳体所用材质为铝合金材质,辅以导电氧化处理及阳极氧化处理,则保证了接收终端整体的导电连续性及抗腐蚀能力,并同步使得整个结构设计具备良好的电磁屏蔽性能。前盖板、后盖板的L状底端面与中间壳体间的底端面间水平高度差,则在保证了设备竖立稳固性的同时,亦避免了中间壳体直接与地面接触,以降低震动对中间壳体内部器件的影响,最终进一步的提升了设备的工作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装配结构立体图;
图2为图1的侧视示意图;
图3为图1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中间壳体的各组成部件爆炸示意图;
图5为前盖板或后盖板的各组成部件爆炸示意图;
图6为图2的俯视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与本实用新型的各部件名称对应关系如下:
10-横隔板20-信号接收处理PCB30-电源PCB40-天线转换同轴连接器50-DC电源接口60-按键PCB71-中间壳体71a-螺纹孔72-前盖体73-后盖体a-盖体框架b-透明PC防护面板c-屏幕PCBd-LED显示屏e-衬板80-磁吸脚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理解,此处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结构及工作流程作以下描述: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如图1-6所示,包括有前盖板72、后盖板73及中间壳体71。中间壳体71呈筒状构造,并以横隔板10划分为前、后两个独立的腔体。前盖板72和后盖板73则为两个相同的腔体起到密封盖覆作用。构成各盖板的盖体框架a上均设置透明PC防护面板b、LED显示屏d、屏幕PCBc以及起压紧上述各者作用的衬板e。两盖板上的两组LED显示屏d彼此独立工作而互不干扰,并以独立的排线可拆卸的连接中间壳体71内的电源PCB30和信号接收处理PCB20。横隔板10上安置上述电源PCB30和信号接收处理PCB20,且三者呈现依次叠合的面贴合构造,以便于快速散热。磁吸脚垫80则粘接于中间壳体71的底端面处。
上述各部件间更具体的固定方式为:前盖板72和后盖板73上的电器元件,是以排针插拔形式与中间腔体71的各电子元件连接。按键PCB60通过排线插接到电源PCB30及信号接收处理PCB20,再通过螺钉紧固到中间壳体71内壁处。按键PCB60的按键部位穿设过中间壳体71的外壳以伸出外部。DC电源接口50焊接于电源PCB30上。天线转接同轴连接器40通过信号线焊接到信号接收处理PCB20上。电源PCB30及信号接收处理PCB20通过螺钉紧固到中腔壳体71内壁。LED显示屏d与屏幕PCBc通过螺钉单独紧固,形成独立的显示单元。透明PC防护面板b嵌入相应盖板的盖体槽内,上述显示单元紧被压在透明PC防护面板b上,再通过衬板e将显示单元及透明PC防护面板b压紧于盖板的内侧处。衬板e与相应盖板间通过螺钉连接压紧。
本实用新型中,如图3所示,前盖板72及后盖板73上的LED显示屏d间各自工作独立,其中一个显示模块损毁不影响另一个模块正常工作。前盖板72及后盖板73与中间壳体71排线插拔连接,方便更换维护。中间壳体71底部的磁吸脚垫80可吸附于对应工作界面,方便使用时安放。外壳体,也即中间腔体71、前盖板72、后盖板73乃至里面的横隔板10均为铝合金一体化结构,表处理使用导电氧化处理及阳极氧化处理,保证接收终端整体的导电连续性及抗腐蚀能力,使得整个结构设计具备良好的电磁屏蔽性能。内部发热元器件分布式布局,且关键发热器件如电源PCB30等压紧于铝制壳体内,具备极佳的散热性,避免了小体积窄空间所导致的散热不良而影响设备正常工作的状况。前盖板72及后盖板73通过凸棱与中间壳体71的相应配合面对位装配,方便安装及定位,再通过螺钉进行侧部紧固压紧,既能保证使用的可靠性,又能保证其外观的整洁度需求。
通过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具备了方便移动、条件适应性强、尺寸小、重量轻、不依赖于其他设备等诸多优点。其可提升应急通讯中关键设备的小型化与功能独立性,并提高了在特殊条件下指令的快速点对点传达效果,避免了传统大型通讯显示设备对于环境的使用苛刻性以及过度集成造成的使用条件依赖性。本终端即使在恶劣环境下进行相应的事件区域搜索时,也能在无转发端的情况下便捷的实现总台对于各人员间的独立呼叫通讯及遥控指令指挥功能,各人员与总台间自成点对点的多波段即时通讯网络,其工作可靠稳定,在特殊环境中的有效使用率极高,市场前景广阔。

Claims (6)

1.一种便携式应急通讯指令接收显示终端,其特征在于:本终端至少包括具备中空容纳腔的外形呈盒体状的外壳体,于外壳体内设置有横隔板(10)以划分上述中空容纳腔成前容纳腔及后容纳腔;所述横隔板(10)的两板面处分别贴伏状的固接有信号接收处理PCB(20)以及具备内置电源的电源PCB(30),且至少横隔板(10)所用材质为便于散热的铝合金材质;在外壳体的外壁处还贯穿设置天线转换同轴连接器(40)及DC电源接口(50),并均与电源PCB(30)间构成电连接;在外壳体上的相对布置DC电源接口(50)的另一端处设置按键PCB(60),按键PCB(60)电连接信号接收处理PCB(20)及电源PCB(30);外壳体外壁处还设置有用于显示信号接收处理PCB(20)处所转化的多频段信号信息的显示屏组件,该显示屏组件分别与信号接收处理PCB(20)及电源PCB(30)间以排线构成电连接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应急通讯指令接收显示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包括套筒状的中间壳体(71),横隔板(10)板面垂直中间腔体(71)的腔道长度方向;在中间壳体(71)的筒口端处设置有封闭该筒口端的前盖体(72)及后盖体(73);所述前盖体(72)及后盖体(73)均包括沿中间壳体(71)的腔道长度方向由外向内依次布置盖体框架(a)、透明PC防护面板(b)、带屏幕PCB(c)的LED显示屏(d),以及用于将上述透明PC防护面板(b)和LED显示屏(d)呈彼此面贴合状的抵压固定于盖体框架(a)处的衬板(e);上述前盖体(72)和后盖体(73)均独立工作并共同构成前述显示屏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应急通讯指令接收显示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框架(a)的朝向中间壳体(71)所在面顺延凸设有凸棱部,中间壳体(71)的相应筒口端端面处布置有与之嵌合配合的配合面,两者间构成面贴合配合关系;中间壳体(71)的上述配合面的壳侧处贯穿壳体布置螺纹孔(71a),该螺纹孔(71a)贯穿壳侧壁及凸棱部以螺栓固定两者;所述衬板(e)、透明PC防护面板(b)和LED显示屏(d)均紧固定于盖体框架(a)的上述凸棱部所围合构成的区域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应急通讯指令接收显示终端,其特征在于:以垂直横隔板(10)板面作外壳体的横截面,该横截面呈现LED显示屏(d)彼此以横隔板(10)呈面对称且屏幕均朝向斜上方的等腰梯形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应急通讯指令接收显示终端,其特征在于:外壳体所用材质为铝合金材质,辅以导电氧化处理及阳极氧化处理。
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应急通讯指令接收显示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盖板(72)及后盖板(73)的底端面在水平高度上低于中间壳体(71)的底端面高度,于前盖板(72)及后盖板(73)的底端面处布置磁吸脚垫(80),磁吸脚垫(80)为四个且两两粘接于前盖板(72)及后盖板(73)的底端面长度方向的两端处。
CN201520651520.9U 2015-08-21 2015-08-21 便携式应急通讯指令接收显示终端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92880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651520.9U CN204928804U (zh) 2015-08-21 2015-08-21 便携式应急通讯指令接收显示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651520.9U CN204928804U (zh) 2015-08-21 2015-08-21 便携式应急通讯指令接收显示终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928804U true CN204928804U (zh) 2015-12-30

Family

ID=549778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651520.9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928804U (zh) 2015-08-21 2015-08-21 便携式应急通讯指令接收显示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92880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49066A (zh) * 2015-08-21 2015-11-11 安徽四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便携式应急通讯指令接收显示终端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49066A (zh) * 2015-08-21 2015-11-11 安徽四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便携式应急通讯指令接收显示终端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430639Y (zh) 微型便携多功能数字发射机
CN109216874A (zh) 具有天线结构的可穿戴设备
CN208797169U (zh) 一种具有天线结构的智能穿戴设备
CN204928804U (zh) 便携式应急通讯指令接收显示终端
CN105049066A (zh) 便携式应急通讯指令接收显示终端
CN109301479A (zh) 具有天线结构的智能穿戴设备
CN105227472A (zh) 一种无线路由装置及无线通信系统
CN105744654A (zh) 一种背负式移动通信一体化基站结构
CN105873000B (zh) 自供电矿井应急通信与监控系统
CN205452528U (zh) 一种车载Ku频段卫星通信终端
CN108989742B (zh) 基于照明平台的多功能安防设备
CN212011264U (zh) 一种5g天线
CN212210559U (zh) 一种多功能户外电源
CN208904205U (zh) 一种具有天线结构的可穿戴设备
CN211744553U (zh) 一种ai智能分析盒子
CN102547096B (zh) 一种小型监控用摄像机
CN106322293A (zh) 多信号声光报警灯
CN202649267U (zh) 电能表
CN205829827U (zh) 一种户外太阳能无线充电摄像机
CN212211144U (zh) 一种公安用无线布控摄像机
CN206674343U (zh) 拼接器
CN216311250U (zh) 一种防爆液晶多媒体播放器
CN215378908U (zh) 一种多功能对讲机
CN217197823U (zh) 一种充电桩壳体及充电桩
CN217789392U (zh) 一种无线供电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230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70728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230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70728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