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922257U - 夹套管 - Google Patents

夹套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922257U
CN204922257U CN201520679690.8U CN201520679690U CN204922257U CN 204922257 U CN204922257 U CN 204922257U CN 201520679690 U CN201520679690 U CN 201520679690U CN 204922257 U CN204922257 U CN 20492225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ughened glass
glass pipe
pipe
layer
jack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679690.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玉杰
李宏
井玉龙
熊恒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National Chemical Engineering Sixth Construc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National Chemical Engineering Sixth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National Chemical Engineering Sixth Construc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National Chemical Engineering Sixth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679690.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92225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92225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92225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hermal Insul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夹套管,包括:第一钢化玻璃管,其套设在内管上,第一钢化玻璃管的外壁上沿第一钢化玻璃管的轴向方向每隔一定距离均设置有至少三个凸起,至少三个凸起沿第一钢化玻璃管的圆周方向间隔设置,第一钢化玻璃管的外壁上设置有金属反射层;第二钢化玻璃管,其为圆柱体形,第二钢化玻璃管的直径大于第一钢化玻璃管的直径,第二钢化玻璃管的内壁与凸起接触,第一钢化玻璃管和第二钢化玻璃管之间设置有中空层;保温层,其包覆在第二钢化玻璃管的外壁上;缓冲层,其包覆在保温层上;外管,其套设在所述缓冲层上。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能减小工作流体在传输过程中的热量损失,并能及时进行反馈调节,提高了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夹套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夹套管。
背景技术
化工生产中通过内管输送的液体、气体及其他工作流体在输送过程中,因温度降低可能导致管内的流体凝结成块堵塞管道,或气体冷凝成液体,或粘度较大的流体流动性降低,而达不到输送要求。
目前,主要用夹套管对内管中的流体进行保温,夹套管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市政、军事等领域。现有的夹套管主要由内管和外管组成,内管和外管间设置有热蒸汽的通道,通过热蒸汽维持内管中流体的温度,但效果不理想,可控性差,也提高了生产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夹套管,通过暖水瓶原理,在第一钢化玻璃管和第二钢化玻璃管间设置中空层,阻断了热的传递和对流,第一钢化玻璃管的外壁和第二钢化玻璃管的内壁上设置有金属反射层,能将工作流体辐射出的绝大部分热量返回至内管,且第二钢化玻璃管外设置有保温层,能进一步地保温,运输过程无需外加热源,节约了资源。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夹套管,包括:
第一钢化玻璃管,其为内部中空的圆柱体形,所述第一钢化玻璃管套设在用于输送工作流体的圆柱形内管上,所述第一钢化玻璃管的外壁上沿所述第一钢化玻璃管的轴向方向每隔一定距离均设置有至少三个凸起,所述至少三个凸起沿所述第一钢化玻璃管的圆周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钢化玻璃管的外壁上电镀或涂覆或包裹或粘贴有金属反射层;
第二钢化玻璃管,其为圆柱体形,所述第二钢化玻璃管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钢化玻璃管的直径,所述第二钢化玻璃管的内壁与所述凸起接触,所述第一钢化玻璃管和所述第二钢化玻璃管之间设置有中空层;
保温层,其包覆在所述第二钢化玻璃管的外壁上;
缓冲层,其包覆在所述保温层上;
外管,其为圆柱体形,所述外管套设在所述缓冲层上。
优选的是,所述的夹套管中,所述金属反射层为镀银层、氧化镁层、荧光粉层、水银层和铝箔层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
优选的是,所述的夹套管中,所述保温层为硅酸铝纤维层、石棉层、聚氨酯层、玻化微珠层、硅酸铝棉层和硅酸铝纤维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
优选的是,所述的夹套管中,所述至少三个凸起为四个凸起,所述四个凸起彼此间隔90度地环所述第一钢化玻璃管的圆周方向设置。
优选的是,所述的夹套管中,所述外管由不锈钢材料制成。
优选的是,所述的夹套管中,所述第一钢化玻璃管和所述内管之间设置有一空隙α,0mm<α≤2mm。
优选的是,所述的夹套管中,所述第一钢化玻璃管的内壁涂覆有环氧树脂防腐涂料层。
优选的是,所述的夹套管中,所述中空层中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PLC控制器相连,所述PLC控制器与显示屏相连。
优选的是,所述的夹套管中,所述中空层中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智能仪表相连,所述智能仪表与PLC控制器相连。
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暖水瓶原理,在第一钢化玻璃管和第二钢化玻璃管间设置中空层,阻断了热的传递和对流,第一钢化玻璃管的外壁和第二钢化玻璃管的内壁上设置有金属反射层,能将工作流体辐射出的绝大部分热量返回至内管,且第二钢化玻璃管外设置有保温层,能进一步地保温,运输过程无需外加热源,节约了资源。
本实用新型设置有缓冲层,能减小外界冲击保护整个输送管路,防止管路破裂。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夹套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配出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夹套管,包括:
第一钢化玻璃管110,其为内部中空的圆柱体形,所述第一钢化玻璃管110套设在用于输送工作流体的圆柱形内管120上,所述第一钢化玻璃管110的外壁上沿所述第一钢化玻璃管110的轴向方向每隔一定距离均设置有至少三个凸起111,所述至少三个凸起111沿所述第一钢化玻璃管110的圆周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钢化玻璃管110的外壁上电镀或涂覆或包裹或粘贴有金属反射层;金属反射层能将工作流体向外辐射的热反射至内管120中,玻璃的反射效果最好,能很好地维持内管120中的温度。
第二钢化玻璃管130,其为圆柱体形,所述第二钢化玻璃管130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钢化玻璃管110的直径,所述第二钢化玻璃管130的内壁与所述凸起111接触,通过凸起111支撑第一钢化玻璃管110和第二钢化玻璃管130,使两者间形成中空层140,所述第一钢化玻璃管110和所述第二钢化玻璃管130之间设置有中空层140;热可以通过对流、辐射和传导来传递,设置中空层140能阻断热的对流和传导,辐射出的热又通过金属反射层反射回内管120中,能使内管120中工作流体的温度稳定。
保温层150,其包覆在所述第二钢化玻璃管130的外壁上;因工作流体会通过凸起111向第二钢化玻璃管130的内壁传导热量,但整个中空层140中凸起111的个数较少,传导的热较少,通过设置保温层150能进一步地减少热量损失。
缓冲层160,其包覆在所述保温层150上;设置有缓冲层160,能减小外界冲击保护整个输送管路,防止管路内部破裂。
外管170,其为圆柱体形,所述外管170套设在所述缓冲层160上。外管170起到保护整个管路的作用。
所述的夹套管中,所述金属反射层为镀银层、氧化镁层、荧光粉层、水银层和铝箔层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
所述的夹套管中,所述保温层150为硅酸铝纤维层、石棉层、聚氨酯层、玻化微珠层、硅酸铝棉层和硅酸铝纤维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
所述的夹套管中,所述至少三个凸起111为四个凸起111,所述四个凸起111彼此间隔90度地环所述第一钢化玻璃管110的圆周方向设置。这样能保证第一钢化玻璃管110和第二钢化玻璃管130间无相对移动。
所述的夹套管中,所述外管170由不锈钢材料制成。
所述的夹套管中,所述第一钢化玻璃管110和所述内管120之间设置有一空隙α,0mm<α≤2mm。设置较小的空隙,能使第一钢化玻璃管110和内管120之间在使用时,通过相互间的摩擦力保证无相对滑动;工作流体温度较高,内管120受热膨胀,留有空隙能防止管道膨胀破裂;在内管120破裂,需要更换时,可直接抽出内管120进行更换。
所述的夹套管中,所述第一钢化玻璃管110的内壁涂覆有环氧树脂防腐涂料层。能防止内管120破裂,工作流体腐蚀夹套管。
所述的夹套管中,所述中空层140中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PLC控制器相连,所述PLC控制器与显示屏相连。温度传感器感受到中空层140中的温度并转换成输出信号,再将输出信号传至PLC控制器后,由显示屏显示出中空层140的温度,通过温度变化可判断内管120或夹套管是否破裂,以及产生工作流体的装置是否正常工作,PLC控制器可通过反馈调节,控制产生工作流体的装置停止向内管120中输送工作流体。
所述的夹套管中,所述中空层140中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智能仪表相连,所述智能仪表与PLC控制器相连。压力传感器将中空层140中的压力转换成电流值,智能仪表接收压力传感器传输过来的电流值,并将该电流值转换成压力值,显示在智能仪表的屏幕上。PLC控制器接收智能仪表传输过来的电流值,可判断内管120或夹套管是否破裂,然后根据智能仪表传输过来的电流值控制设置在内管120的电磁阀关闭而停止输送工作流体或控制产生工作流体的装置停止向内管120中输送工作流体。
本实用新型的形状均与内管120的形状一致,可随内管120的形状而改变,使用的材料及各材料间的位置关系不变。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Claims (9)

1.一种夹套管,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钢化玻璃管,其为内部中空的圆柱体形,所述第一钢化玻璃管套设在用于输送工作流体的圆柱形内管上,所述第一钢化玻璃管的外壁上沿所述第一钢化玻璃管的轴向方向每隔一定距离均设置有至少三个凸起,所述至少三个凸起沿所述第一钢化玻璃管的圆周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钢化玻璃管的外壁上电镀或涂覆或包裹或粘贴有金属反射层;
第二钢化玻璃管,其为圆柱体形,所述第二钢化玻璃管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钢化玻璃管的直径,所述第二钢化玻璃管的内壁与所述凸起接触,所述第一钢化玻璃管和所述第二钢化玻璃管之间设置有中空层;
保温层,其包覆在所述第二钢化玻璃管的外壁上;
缓冲层,其包覆在所述保温层上;
外管,其为圆柱体形,所述外管套设在所述缓冲层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反射层为镀银层、氧化镁层、荧光粉层、水银层和铝箔层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层为硅酸铝纤维层、石棉层、聚氨酯层、玻化微珠层、硅酸铝棉层和硅酸铝纤维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三个凸起为四个凸起,所述四个凸起彼此间隔90度地环所述第一钢化玻璃管的圆周方向设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由不锈钢材料制成。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钢化玻璃管和所述内管之间设置有一空隙α,0mm<α≤2mm。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钢化玻璃管的内壁涂覆有环氧树脂防腐涂料层。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夹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层中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PLC控制器相连,所述PLC控制器与显示屏相连。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夹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层中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智能仪表相连,所述智能仪表与PLC控制器相连。
CN201520679690.8U 2015-09-02 2015-09-02 夹套管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92225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679690.8U CN204922257U (zh) 2015-09-02 2015-09-02 夹套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679690.8U CN204922257U (zh) 2015-09-02 2015-09-02 夹套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922257U true CN204922257U (zh) 2015-12-30

Family

ID=549713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679690.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922257U (zh) 2015-09-02 2015-09-02 夹套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92225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06382A (zh) 一种金属保温输送软管
CN204922257U (zh) 夹套管
CN205678362U (zh) 一种带加热功能的保温管
CN206398268U (zh) 一种lng保冷管道
CN107559528A (zh) 一种塑料水管
CN205424136U (zh) 具有自加热功能的复合材料管
CN205001767U (zh) 一体化真空传输管
CN201723919U (zh) 一种真空管道
CN208933529U (zh) 一种大直径石英炉管
CN204153393U (zh) 一种新型保温管
Kuwahara et al. Experimental study on cooling heat transfer of supercritical carbon dioxide inside horizontal micro-fin tubes
CN204703778U (zh) 一种油井用输油管道
CN207279148U (zh) 一种保温管
CN207634879U (zh) 一种新型高温金属补偿器
CN203671881U (zh) 小流量耐高温高压电加热器
CN208831974U (zh) 一种锅炉管道保温结构
CN206094988U (zh) 一种热浴加热槽
CN207145840U (zh) 一种锅炉弯头
CN203928831U (zh) 热管加热式散热器
CN207179052U (zh) 一种双层高效保温管
CN208204356U (zh) 一种保温管件
Melnik et al. Shear localization during magma ascent: results from quasi-2D numerical simulations
CN208090090U (zh) 一种耐高温聚氨酯保温管道
CN206310578U (zh) 一种高导热钢管
CN207161596U (zh) 高效油气阻尼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230

Termination date: 2020090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