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920179U - 施工操作平台 - Google Patents

施工操作平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920179U
CN204920179U CN201520642087.2U CN201520642087U CN204920179U CN 204920179 U CN204920179 U CN 204920179U CN 201520642087 U CN201520642087 U CN 201520642087U CN 204920179 U CN204920179 U CN 2049201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plate
plate
operation platform
construction operation
ang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642087.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永波
王晓冬
秦裕民
夏斌
程广超
陈松辉
陶秋平
卢菲青
温淼
马麟
李玉黔
韦云克
万远飞
杨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Construction Fifth Engineering Burea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Construction Fifth Engineering Bureau Co Ltd Shenzhen Branc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Construction Fifth Engineering Bureau Co Ltd Shenzhen Branch filed Critical China Construction Fifth Engineering Bureau Co Ltd Shenzhen Branch
Priority to CN201520642087.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92017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9201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920179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Working Measures On Existing Buildind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设计悬挂钢结构体系施工领域,一种施工操作平台,其包括矩形的底板和围合在底板周围的竖直设置的防护罩,所述防护罩与所述底板可拆卸连接,所述防护罩具有缺口部形成通道,所述底板上与通道对应位置设有前载板,本平台中的底板和防护罩为可拆卸连接,本操作平台在一个工地使用后可分解成多个体积较小、重量较轻的部件,方便运输和组装,在下一个工地使用时,可通过快速组装成完整的操作平台;另外,前载板由第一前载板和搭接在第一前载板上的第二前载板组成,第一前载板和第二前载板相对连接位置可调,可适用于不同宽度的连接通道。

Description

施工操作平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设计悬挂钢结构体系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悬挂钢结构体系施工的操作平台。
背景技术
高层施工中,操作人员需要乘坐吊篮或施工平台提升到较高的高度,使用时通过吊臂或升降机将施工平台吊起到指定高度,传动吊篮或施工平台多为整体焊接形成,使用之后不可以拆卸,使用后只能整体搬运或者做报废处理,这样产生了极大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施工操作平台,本平台由多个部分可拆卸的连接在一起,本平台使用时候可立即拆卸,并在下个施工现场临时组装。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式是:一种施工操作平台,其包括矩形的底板和围合在底板周围的竖直设置的防护罩,所述防护罩与所述底板可拆卸连接,所述防护罩具有缺口部形成通道,所述底板上与通道对应位置设有前载板;
前载板由第一前载板和搭接在第一前载板上的第二前载板组成,所述第一前载板上设有沿长度方向开设的若干组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二前载板具有沿长度设置的一组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一前载板和第二载板通过螺钉穿过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的方式可拆卸的连接在一起。
进一步的,所述底板包括矩形的载人板、两个角载板、两个侧载板和若干连接板,所述角载板设置在所述载人板旁后方的角部,所述侧载板分别与角载板和前载板相邻,形成角载板、侧载板和前载板围合在载人板周围,所述角载板、侧载板和前载板与所述载人板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角载板相邻处、角载板与侧载板相邻处均分别安装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所述角载板和侧载板通过螺钉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前载板和第二前载板与两个侧载板相对的位置分别具有突出的第一耳板和第二耳板,所述侧载板上具有与第一耳板和第二耳板位置相对的侧耳板,所述前载板和两个侧载板分别通过侧耳板与第一耳板和第二耳板可拆卸的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载人板、角载板、侧载板和前载板连接形成底板时,该底板具有在同一水平面的上表面。
进一步的,载人板、角载板、侧载板和前载板均由8号角钢焊接的边框和焊接在边框之间的花纹钢板组成。
进一步的,所述防护罩包括安装在底板侧面和后面的侧护罩和安装在底板前面的前护罩。
进一步的,所述侧护罩和前护罩均由5号角钢焊接的边框和焊接在边框之间的钢板网组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操作平台中,底板和围合在底板周围的竖直设置的防护罩,所述防护罩与所述底板可拆卸连接,所述防护罩具有缺口部形成通道,所述底板上与通道对应位置设有前载板;本平台中的底板和防护罩为可拆卸连接,本操作平台在一个工地使用后可分解成多个体积较小、重量较轻的部件,方便运输和组装,在下一个工地使用时,可通过快速组装成完整的操作平台。另外,前载板由第一前载板和搭接在第一前载板上的第二前载板组成,第一前载板和第二前载板相对连接位置可调,可适用于不同宽度的连接通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施工操作平台展开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施工操作平台中角载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施工操作平台中侧载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施工操作平台图3中沿B-B面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施工操作平台第一前载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施工操作平台第二前载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包括:
1-底板11-载人板12-角载板
13-连接板14-侧载板15-前载板
21-侧护罩22-前护罩1201-连接部
1401-侧载板主体1402-侧耳板1510-第一前载板
1511-第一前主体1512-第一耳板1513-第一连接孔
1520-第二前载板1521-第二前主体1522-第二耳板
1523-第二连接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施利提供一种施工操作平台,其包括矩形的底板1和围合在底板1周围的竖直设置的防护罩,防护罩与底板1可拆卸连接,防护罩具有缺口部形成通道,底板1上与通道对应位置设有前载板15;
本平台中的底板1和防护罩为可拆卸连接,本操作平台在一个工地使用后可分解成多个体积较小、重量较轻的部件,方便运输和组装,在下一个工地使用时,可通过快速组装成完整的操作平台。
如图5、图6所示,前载板15由第一前载板1510和搭接在第一前载板1510上的第二前载板1520组成,第一前载板1510上设有沿长度方向开设的若干组第一连接孔1513,第二前载板1520具有沿长度设置的一组第二连接孔1523,第一前载板1510和第二载板通过螺钉穿过第一连接孔1513和第二连接孔1523的方式可拆卸的连接在一起。
本实施例中,前载板15在安装到底板1之前,可根据工作平台与本操作平台对接位置的宽度对应的调整第一连接孔1513和第二连接孔1523之间的连接位置,然后使第二连接孔1523与第一连接孔1513对准之后,通过螺钉或螺栓使第一前载板1510和第二前载板1520连接成一个整体,形成完整的前载板15。
结合图1-图6所示,底板1包括矩形的载人板11、两个角载板12、两个侧载板14和若干连接板13,角载板12设置在载人板11旁后方的角部,侧载板14分别与角载板12和前载板15相邻,形成角载板12、侧载板14和前载板15围合在载人板11周围,角载板12、侧载板14和前载板15与载人板11可拆卸连接。
具体的,两个角载板12为“L”形,其伸出的两边形成连接部1201,两个角载板12拼接在一起后我围合载人板11的后侧,侧载板14和角载板12的一个伸出端拼接并围合载人板11的侧面,侧载板14的一部分伸出载人板11的前侧,两个侧载板14的前端与前载板15相邻,形成角载板12、侧载板14和前载板15围合在载人板11周围。
具体的,角载板12相邻处、角载板12与侧载板14相邻处均分别安装有连接板13,连接板13与角载板12和侧载板14通过螺钉连接。两个角载板12之间、角载板12和与其相邻的侧载板14之间均通过连接板13连接,角载板12、侧载板14和连接板13对应位置设有多个通孔,使用螺钉穿过所述通孔,使其互相连接。
第一前载板1510和第二前载板1520与两个侧载板14相对的位置分别具有突出的第一耳板1512和第二耳板1522,侧载板14上具有与第一耳板1512和第二耳板1522位置相对的侧耳板1402,前载板15和两个侧载板14分别通过侧耳板1402与第一耳板1512和第二耳板1522可拆卸的连接。第一前载板1510中第一前主体1511和第二前载板1520中第二前主体1521相互搭接在一起后,第一耳板1512和第二耳板1522分别位于前载板15与侧载板14相对的两侧。可以理解的,载人板11、角载板12、侧载板14和前载板15连接形成底板1时,该底板1具有在同一水平面的上表面。
本实施例中,载人板11、角载板12、侧载板14和前载板15均由8号角钢焊接的边框和焊接在边框之间的花纹钢板组成。
防护罩包括安装在底板1侧面和后面的侧护罩21和安装在底板1前面的前护罩22。防护罩下部设有通孔,防护罩与底板1之间通过螺钉穿过所述通孔的方式使其相互连接。
本实施例中,侧护罩21和前护罩22均由5号角钢焊接的边框和焊接在边框之间的钢板网组成。
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可以作出许多变化,只要这些变化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施工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矩形的底板和围合在底板周围的竖直设置的防护罩,所述防护罩与所述底板可拆卸连接,所述防护罩具有缺口部形成通道,所述底板上与通道对应位置设有前载板;
前载板由第一前载板和搭接在第一前载板上的第二前载板组成,所述第一前载板上设有沿长度方向开设的若干组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二前载板具有沿长度设置的一组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一前载板和第二载板通过螺钉穿过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的方式可拆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包括矩形的载人板、两个角载板、两个侧载板和若干连接板,所述角载板设置在所述载人板旁后方的角部,所述侧载板分别与角载板和前载板相邻,形成角载板、侧载板和前载板围合在载人板周围,所述角载板、侧载板和前载板与所述载人板可拆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施工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角载板的相邻处、角载板与侧载板相邻处均分别安装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所述角载板和侧载板通过螺钉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施工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前载板和第二前载板与两个侧载板相对的位置分别具有突出的第一耳板和第二耳板,所述侧载板上具有与第一耳板和第二耳板位置相对的侧耳板,所述前载板和两个侧载板分别通过侧耳板与第一耳板和第二耳板可拆卸的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施工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人板、角载板、侧载板和前载板连接形成底板时,该底板具有在同一水平面的上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施工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人板、角载板、侧载板和前载板均由8号角钢焊接的边框和焊接在边框之间的花纹钢板组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罩包括安装在底板侧面和后面的侧护罩和安装在底板前面的前护罩。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施工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护罩和前护罩均由5号角钢焊接的边框和焊接在边框之间的钢板网组成。
CN201520642087.2U 2015-08-24 2015-08-24 施工操作平台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9201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642087.2U CN204920179U (zh) 2015-08-24 2015-08-24 施工操作平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642087.2U CN204920179U (zh) 2015-08-24 2015-08-24 施工操作平台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920179U true CN204920179U (zh) 2015-12-30

Family

ID=549693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642087.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920179U (zh) 2015-08-24 2015-08-24 施工操作平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92017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65758A (zh) * 2019-12-31 2020-04-07 上海市机械施工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柱体的施工平台及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65758A (zh) * 2019-12-31 2020-04-07 上海市机械施工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柱体的施工平台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83588B (zh) 一种高层施工安全防护升降平台
CN205348733U (zh) 吊顶操作平台
CN204920179U (zh) 施工操作平台
CN204531457U (zh) 一种安装方便的电力施工立体作业防护装置
CN104477791A (zh) 新型塔吊附墙附着格构式支撑架辅助装置
CN204342309U (zh) 新型塔吊附墙附着格构式支撑架辅助装置
CN210944613U (zh) 一种塔吊附墙操作平台
CN205857769U (zh) 扣件式临边防护装置
CN211007585U (zh) 一种电梯井道防护装置
CN206053276U (zh) 一种钢结构高空操作平台
CN203821870U (zh) 全钢复合防护网
CN208039884U (zh) 一种用于爬架的安全防护装置
CN201190423Y (zh) 高层建筑水平防护棚
CN109488008A (zh) 一种挂钩式吊架作业平台
CN211588844U (zh) 钢梁码板火焰切割接火斗
CN204767120U (zh) 一种悬挂式灭火器钢筋笼
CN203654693U (zh) 一种箱型钢柱拼装焊接时使用的保护套篮
CN202227711U (zh) 建筑施工电梯冒顶硬性安全防护装置
CN203308109U (zh) 一种外挑网装置
CN208932776U (zh) 一种反吊式靠船构件安装装置
CN207007022U (zh) 用于深基坑工程支撑梁拆除爆破飞石防护装置
CN205804999U (zh) 预制装配式建筑塔吊的连接结构
CN211286956U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围挡
CN103590615B (zh) 装饰用的安全防护结构
CN205348726U (zh) 一种钢框架-钢板剪力墙结构体系施工工具式操作平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207

Address after: 518008 Guangdong, Nanshan District, Central Road, Shenzhen Bay, on the 1st floor, building T1, building four

Patentee after: China Construction Fifth Engineering Division Co., Ltd.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BRANCH, CHINA CONSTRUCTION FIFTH ENGINEERING DIVISION CORP., LTD.

Address before: Nanshan District Guangdong streets center in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8000 road and East Road at the junction of the Gulf of Shenzhen No. 1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BRANCH, CHINA CONSTRUCTION FIFTH ENGINEERING DIVISION CORP., 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230

Termination date: 2019082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