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918133U - 一种污水好氧生化处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污水好氧生化处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918133U
CN204918133U CN201520505639.5U CN201520505639U CN204918133U CN 204918133 U CN204918133 U CN 204918133U CN 201520505639 U CN201520505639 U CN 201520505639U CN 204918133 U CN204918133 U CN 20491813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action zone
valve
sludge
reverse flow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505639.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韩琪
曾环木
唐志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uth China Institute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of Ministry of Ecology and Environment
Original Assignee
South China Institute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of Ministry of Ecology and Environmen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uth China Institute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of Ministry of Ecology and Environment filed Critical South China Institute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of Ministry of Ecology and Environment
Priority to CN201520505639.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91813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91813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91813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10/00Technologi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Y02W10/1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Landscapes

  • Activated Sludge Proces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污水好氧生化处理系统,包括污泥回流装置、依次连接的进水装置、生化反应装置和泥水分离装置,所述泥水分离装置通过污泥回流装置与生化反应装置连接,所述生化反应装置包括生化反应器和曝气机构,所述曝气机构与生化反应器连接,所述生化反应器的内腔设有2张可拆装的隔板,2张所述隔板将生化反应器的内腔分隔成第一反应区、第二反应区和第三反应区;所述第一反应区和第二反应区均与进水装置连接,所述第三反应区与泥水分离装置连接。本实用新型集多种污水处理工艺为一体,能根据实际需要实现不同污水处理工艺的转换,可评价各工艺流程和工艺参数的处理效率及其经济性,具有工艺组合灵活多变、调节方便、设备简单的优势。

Description

一种污水好氧生化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具体涉及一种污水好氧生化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污水处理技术中使用最广泛的是好氧生化处理技术,选取合理的好氧生化处理工艺流程以及选择合适的工艺参数,对于提高生化处理的效率以及降低工程投资、运行费用至关紧要。本试验装置在充分研究了好氧生化处理多种工艺流程和设计参数的基础上,研制出可通过简单调整各反应区容积比例、各区停留时间、污泥回流比、混合液回流比等参数,模拟实际污水好氧生化处理过程,能选择出既符合日益严格的污水排放标准又符合经济性的最优好氧生化处理工艺组合。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和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污水好氧生化处理系统,该污水好氧生化处理系统可进行多种处理工艺,具有工艺组合灵活多为、控制容易、结构简单的优势。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污水好氧生化处理系统,包括污泥回流装置、依次连接的进水装置、生化反应装置和泥水分离装置,其中,所述泥水分离装置通过污泥回流装置与生化反应装置连接,即生化反应装置、泥水分离装置和污泥回流装置形成环路;所述生化反应装置包括生化反应器和曝气机构,所述曝气机构与生化反应器连接,所述生化反应器的内腔设有2张可拆装的隔板,2张所述隔板将生化反应器的内腔分隔成第一反应区、第二反应区和第三反应区;所述第一反应区和第二反应区均与进水装置连接,所述第三反应区与泥水分离装置连接。
优选的,所述生化反应器的内腔设有至少2组止水插槽,每组止水插槽具有2个相对设置止水插槽,2个所述隔板分别插入其中的2组止水插槽。
优选的,所述生化反应装置还包括第一混合液回流机构和第二混合液回流机构;所述第一混合液回流机构包括第一混合液回流泵、第一回流阀、第二回流阀和第三回流阀,所述第一混合液回流泵的入水口通过第一回流阀与第三反应区连接,所述第一混合液回流泵的出水口通过第二回流阀和第三回流阀分别与第一反应区和第二反应区连接;
所述第二混合液回流机构包括第二混合液回流泵、第四回流阀和第五回流阀,所述第二混合液回流泵的入水口通过第四回流阀与第二反应区连接,所述第二混合液回流泵的出水口通过第五回流阀与第一反应区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回流阀和第一反应区之间设有第一混合液流量计,所述第三回流阀和第二反应区之间设有第二混合液流量计;所述第五回流阀与第一反应区之间设有第三混合液流量计。
优选的,所述第一反应区和第二反应区设有搅拌器。
优选的,所述进水装置包括配水箱、污水泵、第一供水阀和第二供水阀,所述污水泵的进水口与配水箱连接,所述污水泵的出水口通过第一供水阀和第二供水阀分别与第一反应区和第二反应区连接;所述第一供水阀和第一反应区之间设有第一污水流量计,所述第二供水阀和第二反应区之间设有第二污水流量计。
优选的,所述曝气机构包括气泵、多个曝气头和与曝气头数量相等的爆气阀,多个所述曝气头均设置于生化反应器的内腔,且多个所述曝气头分别通过相应的曝气阀与气泵连接;所述曝气阀与气泵之间设有气体流量计。
优选的,所述泥水分离装置包括沉淀池,所述沉淀池的上端设有排水口,所述沉淀池的底部设有排泥口,所述排泥口通过污泥回流装置与生化反应器的第一反应区和第二反应区连接。
优选的,所述污泥回流装置包括污泥泵、第一污泥阀、第二污泥阀和第三污泥阀,所述污泥泵的进泥口通过第一污泥阀与排泥口连接,所述污泥泵的出泥口通过第二污泥阀和第三污泥阀分别与第一反应区和第二反应区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污泥阀与第一反应区之间设有第一污泥流量计,所述第三污泥阀与第二反应区之间设有第二污泥流量计。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生化反应器采用可拆装的隔板将生化反应器的内腔分隔成三个反应区,在工作时,根据处理工艺抽离一张或两张隔板,使三个反应区形成一个总反应区或两个或三个反应区的组合,以此可以调整各反应区容积比例及污水停留各反应区的时间,从而可实现各种处理工艺及工艺参数。
2、本实用新型的在生化反应装置中包括两个混合液回流机构,这两个混合液利用各回流阀控制,并采用混合液流量计实时监控,从而进一步增加了处理工艺的种类,从而可更好地对污水进行处理,保证既符合日益严格的污水排放标准又符合经济性最好的处理工艺组合。
3、本实用新型中的污泥回流装置通过采用两个污泥阀分别与第一反应区和第二反应区连接,则可根据不同的处理工艺,将污泥回送至相应的反应区,这进一步优化了污水的处理工艺,保证既符合日益严格的污水排放标准又符合经济性最好的处理工艺组合。
4、本实用新型集中了多种工艺流程和多种工艺参数,可结合实际污水治理需要采用不同污水处理工艺,优选最佳的工艺流程和工艺参数,实现治理效果和经济效益最大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污水好氧生化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进行传统曝气的工艺流程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进行多点进水曝气的工艺流程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进行AO(缺氧/好氧法或厌氧/好氧法)的工艺流程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进行AAO(厌氧/缺氧/好氧法)的工艺流程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进行倒置AAO(缺氧/厌氧/好氧法)的工艺流程图。
图7本实用新型进行是UCT(UniversityofCapetown,即南非开普敦大学提出的工艺)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污水好氧生化处理系统,包括污泥回流装置1、依次连接的进水装置2、生化反应装置3和泥水分离装置4,其中,所述泥水分离装置4通过污泥回流装置1与生化反应装置3连接,即生化反应装置3、泥水分离装置4和污泥回流装置1形成环路;所述生化反应装置3包括生化反应器5和曝气机构6,所述曝气机构6与生化反应器5连接,所述生化反应器5的内腔设有2张可拆装的隔板7,2张所述隔板7将生化反应器5的内腔分隔成第一反应区8、第二反应区9和第三反应区10;所述第一反应区8和第二反应区9均与进水装置2连接,所述第三反应区10与泥水分离装置4连接。采用可拆装的隔板7,这容易调整各个反应区的容积比例,从而可对污水采用不同的处理工艺。
所述生化反应器5的内腔设有4组止水插槽,每组止水插槽具有2个相对设置止水插槽,2个所述隔板7分别插入其中的2组止水插槽。这4组止水插槽均匀分布于生化反应器5的内腔。在进行不同的污水处理工艺时,将隔板7插入或抽离,这可使第一反应区8、第二反应区9和第三反应区10形成不同的组合,从而保证各种处理工艺的进行。
所述生化反应装置3还包括第一混合液回流机构11和第二混合液回流机构12;所述第一混合液回流机构11包括第一混合液回流泵13、第一回流阀14、第二回流阀15和第三回流阀16,所述第一混合液回流泵13的入水口通过第一回流阀14与第三反应区10连接,所述第一混合液回流泵13的出水口通过第二回流阀15和第三回流阀16分别与第一反应区8和第二反应区9连接;所述第二混合液回流机构12包括第二混合液回流泵17、第四回流阀18和第五回流阀19,所述第二混合液回流泵17的入水口通过第四回流阀18与第二反应区连接,所述第二混合液回流泵17的出水口通过第五回流阀19与第一反应区8连接。
所述第二回流阀15和第一反应区8之间设有第一混合液流量计20,所述第三回流阀16和第二反应区9之间设有第二混合液流量计21;所述第五回流阀19与第一反应区8之间设有第三混合液流量计22。
所述第一反应区8和第二反应区9设有搅拌器23。搅拌器23对污水进行搅动,以保证污泥不会沉积,提高处理效率。
所述进水装置2包括配水箱24、污水泵25、第一供水阀26和第二供水阀27,所述污水泵25的进水口与配水箱24连接,所述污水泵25的出水口通过第一供水阀26和第二供水阀27分别与第一反应区8和第二反应区9连接;所述第一供水阀26和第一反应区8之间设有第一污水流量计28,所述第二供水阀27和第二反应区9之间设有第二污水流量计29。控制两个供水阀的开闭,从而控制是否对生化反应器进行多点供水,以保证不同污水处理工艺的进行。
所述曝气机构6包括气泵30、多个曝气头31和与曝气头31数量相等的爆气阀32,多个所述曝气头31均设置于生化反应器5的内腔,且多个所述曝气头31分别通过相应的曝气阀32与气泵30连接;所述曝气阀32与气泵30之间设有气体流量计33。
所述泥水分离装置4包括沉淀池34,所述沉淀池34的上端设有排水口35,所述沉淀池34的底部设有排泥口36,所述排泥口36通过污泥回流装置1与生化反应器5的第一反应区8和第二反应区9连接。
所述污泥回流装置1包括污泥泵37、第一污泥阀38、第二污泥阀39和第三污泥阀40,所述污泥泵37的进泥口通过第一污泥阀38与排泥口36连接,所述污泥泵37的出泥口通过第二污泥阀39和第三污泥阀40分别与第一反应区8和第二反应区9连接。通过控制第二污泥阀39和第三污泥阀40的开闭,从而使污泥回流至第一反应区8或第二反应区9,以保证不同污水处理工艺的进行。
所述第二污泥阀39与第一反应区8之间设有第一污泥流量计41,所述第三污泥阀40与第二反应区9之间设有第二污泥流量计42。
本污水好氧生化处理系统的工作原理如下所述:
如图2所示,当进行传统曝气工艺处理污水时,将两张隔板7抽离,从而使三个反应区,即第一反应区8、第二反应区9和第三反应区9组合成一个总反应区,曝气头31均匀分布于总反应区,第一供水阀26、第一污泥阀38和第二污泥阀39处于打开状态,而第二供水阀27、第三污泥阀40、第一回流阀14、第二回流阀15、第三回流阀16、第四回流阀18和第五回流阀19处于关闭状态,也均处于关闭状态;配水箱24中的污水依次通过污水泵25和第一供水阀26后进入总反应区;曝气机构6中的曝气头31对总反应区内的污水进行曝气,而进入沉淀池34的污泥可通过污泥回流装置1返回到总反应区的前端,即返回到第一反应区8。
如图3所示,当进行多点进水曝气工艺处理污水时,将两张隔板7抽离,从而使三个反应区,即第一反应区8、第二反应区9和第三反应区9组合成一个总反应区,曝气头31均匀分布于总反应区,第一供水阀26、第二供水阀27、第一污泥阀38和第二污泥阀39均处于打开状态,而第三污泥阀40、第一回流阀14、第二回流阀15、第三回流阀16、第四回流阀18和第五回流阀19均处于关闭状态;配水箱24中的污水通过污水泵25后,再分别通过第一供水阀26和第二供水阀27进入总反应区的不同位置,即污水会同时进入第一反应区8和第二反应区9相应的位置;曝气机构6中的曝气头31对总反应区内的污水进行曝气,而进入沉淀池34的污泥可通过污泥回流装置1返回到总反应区的前端,即返回到第一反应区8。
如图4所示,当进行AO工艺处理污水时,只抽离一张隔板7,令第一反应区8和第二反应区9组合成一个反应区单元,即将生化反应器的内腔分成反应区单元和第三反应区9这两部分,曝气头31在第三反应区9均匀分布,第一供水阀26、第一回流阀14、第二回流阀15、第一污泥阀38和第二污泥阀39均处理打开状态,而第二供水阀27、第三回流阀16、第四回流阀18、第五回流阀19和第三污泥阀40均处于关闭状态;配水箱24中的污水通过污水泵25后,再分别通过第一供水阀26进入反应区单元,即进入第一反应区8和第二反应区9,曝气机构6中的曝气头31对第三反应区9内的污水进行曝气,第三反应区9的污水通过第一混合液回流机构11返回反应区单元;而进入沉淀池34的污泥可通过污泥回流装置1返回到总反应区的前端,即返回到第一反应区8。
如图5所示,当进行AAO工艺处理污水时,不抽离隔板7,即两张隔板7均插入相应的止水插槽中,则第一反应区8、第二反应区9和第三反应区9被两张隔板7隔开,曝气头31在第三反应区9均匀分布,第一供水阀26、第一回流阀14、第三回流阀16、第一污泥阀38和第二污泥阀39均处理打开状态,而第二供水阀27、第二回流阀15、第三污泥阀40、第四回流阀18和第五回流阀19均处于关闭状态;配水箱24中的污水通过污水泵25后,再通过第一供水阀26分别进入第一反应区8,曝气机构6中的曝气头31对第三反应区9内的污水进行曝气,第三反应区9的污水通过第一混合液回流机构11返回第二反应区9;而进入沉淀池34的污泥可通过污泥回流装置1返回第一反应区8。
如图6所示,当进行倒置AAO工艺处理污水时,不抽离隔板7,即两张隔板7均插入相应的止水插槽中,则第一反应区8、第二反应区9和第三反应区9被两张隔板7隔开,曝气头31在第三反应区9均匀分布,第一供水阀26、第二供水阀27、第一回流阀14、第二回流阀15、第一污泥阀38和第二污泥阀39均处理打开状态,而第三回流阀16、第三污泥阀40、第四回流阀18和第五回流阀19均处于关闭状态;配水箱24中的污水通过污水泵25后,再通过第一供水阀26和第二供水阀27分别进入第一反应区8和第二反应区9,曝气机构6中的曝气头31对第三反应区9内的污水进行曝气,第三反应区9的污水通过第一混合液回流机构11返回第一反应区8;而进入沉淀池34的污泥可通过污泥回流装置1返回第一反应区8。
如图7所示,当进行UCT工艺处理污水时,不抽离隔板7,即两张隔板7均插入相应的止水插槽中,则第一反应区8、第二反应区9和第三反应区9被两张隔板7隔开,曝气头31在第三反应区9均匀分布,第一供水阀26、第一回流阀14、第三回流阀16、第一污泥阀38、第二污泥阀39、第四回流阀18和第五回流阀19均处理打开状态,而第二供水阀27、第二回流阀15和第三污泥阀40均处于关闭状态;配水箱24中的污水通过污水泵25后,再通过第一供水阀26分别进入第一反应区8,曝气机构6中的曝气头31对第三反应区9内的污水进行曝气,第三反应区9的污水通过第一混合液回流机构11返回第二反应区9,第二反应区9的污水通过第二回混合液回流机12构返回至第一反应区8;而进入沉淀池34的污泥可通过污泥回流装置1返回第一反应区8。
由上所述可知,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污水好氧生化处理系统集中了多种工艺流程和多种工艺参数,其可结合实际污水治理需要采用不同污水处理工艺,优选最佳的工艺流程和工艺参数,实现治理效果和经济效益最大化。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不能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限定,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所做的改变或其它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污水好氧生化处理系统,包括污泥回流装置、依次连接的进水装置、生化反应装置和泥水分离装置,其中,所述泥水分离装置通过污泥回流装置与生化反应装置连接,即生化反应装置、泥水分离装置和污泥回流装置形成环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生化反应装置包括生化反应器和曝气机构,所述曝气机构与生化反应器连接,所述生化反应器的内腔设有2张可拆装的隔板,2张所述隔板将生化反应器的内腔分隔成第一反应区、第二反应区和第三反应区;所述第一反应区和第二反应区均与进水装置连接,所述第三反应区与泥水分离装置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好氧生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化反应器的内腔设有至少2组止水插槽,每组止水插槽具有2个相对设置止水插槽,2个所述隔板分别插入其中的2组止水插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好氧生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化反应装置还包括第一混合液回流机构和第二混合液回流机构;所述第一混合液回流机构包括第一混合液回流泵、第一回流阀、第二回流阀和第三回流阀,所述第一混合液回流泵的入水口通过第一回流阀与第三反应区连接,所述第一混合液回流泵的出水口通过第二回流阀和第三回流阀分别与第一反应区和第二反应区连接;
所述第二混合液回流机构包括第二混合液回流泵、第四回流阀和第五回流阀,所述第二混合液回流泵的入水口通过第四回流阀与第二反应区连接,所述第二混合液回流泵的出水口通过第五回流阀与第一反应区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污水好氧生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回流阀和第一反应区之间设有第一混合液流量计,所述第三回流阀和第二反应区之间设有第二混合液流量计;所述第五回流阀与第一反应区之间设有第三混合液流量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好氧生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应区和第二反应区设有搅拌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好氧生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装置包括配水箱、污水泵、第一供水阀和第二供水阀,所述污水泵的进水口与配水箱连接,所述污水泵的出水口通过第一供水阀和第二供水阀分别与第一反应区和第二反应区连接;所述第一供水阀和第一反应区之间设有第一污水流量计,所述第二供水阀和第二反应区之间设有第二污水流量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好氧生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机构包括气泵、多个曝气头和与曝气头数量相等的爆气阀,多个所述曝气头均设置于生化反应器的内腔,且多个所述曝气头分别通过相应的曝气阀与气泵连接;所述曝气阀与气泵之间设有气体流量计。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好氧生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泥水分离装置包括沉淀池,所述沉淀池的上端设有排水口,所述沉淀池的底部设有排泥口,所述排泥口通过污泥回流装置与生化反应器的第一反应区和第二反应区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污水好氧生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回流装置包括污泥泵、第一污泥阀、第二污泥阀和第三污泥阀,所述污泥泵的进泥口通过第一污泥阀与排泥口连接,所述污泥泵的出泥口通过第二污泥阀和第三污泥阀分别与第一反应区和第二反应区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污水好氧生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污泥阀与第一反应区之间设有第一污泥流量计,所述第三污泥阀与第二反应区之间设有第二污泥流量计。
CN201520505639.5U 2015-07-13 2015-07-13 一种污水好氧生化处理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91813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505639.5U CN204918133U (zh) 2015-07-13 2015-07-13 一种污水好氧生化处理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505639.5U CN204918133U (zh) 2015-07-13 2015-07-13 一种污水好氧生化处理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918133U true CN204918133U (zh) 2015-12-30

Family

ID=549672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505639.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918133U (zh) 2015-07-13 2015-07-13 一种污水好氧生化处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918133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62560A (zh) * 2018-07-25 2018-11-23 苏州市排水有限公司 一种多模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
CN108928924A (zh) * 2018-09-27 2018-12-04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一种多功能污水生物处理装置及处理方法
CN110563140A (zh) * 2019-08-27 2019-12-13 中南大学 一种基于可调节a/o反应器的废水处理系统及高负荷废水处理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62560A (zh) * 2018-07-25 2018-11-23 苏州市排水有限公司 一种多模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
CN108862560B (zh) * 2018-07-25 2024-02-13 苏州市排水有限公司 一种多模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
CN108928924A (zh) * 2018-09-27 2018-12-04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一种多功能污水生物处理装置及处理方法
CN110563140A (zh) * 2019-08-27 2019-12-13 中南大学 一种基于可调节a/o反应器的废水处理系统及高负荷废水处理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43108A (zh) 水力空化与臭氧耦合处理污水的方法
CN204918133U (zh) 一种污水好氧生化处理系统
CN109095708B (zh) 污水处理设备
CN108249691B (zh) 一体化低能耗分散式村镇生活污水处理系统
CN205241344U (zh) 一种处理印染废水的厌氧反应器
CN103435220A (zh) A2o悬浮填料工艺耦合滤布过滤一体化脱氮除磷装置与方法
CN104150589A (zh) 一体化无梯度活性污泥污水处理装置
CN106430588A (zh) 汽提式回流双自搅拌深度脱氮净水槽
CN203999133U (zh) 一种一体式高效自养脱氮反应器
CN203095717U (zh) 一种上流式污水过滤装置
CN204097184U (zh) 一体化无梯度活性污泥污水处理装置
CN106219618A (zh) 基于多配水点的一体化智能泵站及其出水分配控制方法
CN106745736A (zh) C‑cbr一体化生物反应污水处理装置
CN202945096U (zh) 一种可变容积水解酸化和a/o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
CN205151884U (zh) 多点进水式滴滤床反应器
CN216141334U (zh) 一种简单高效的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CN211056898U (zh) 一种mfbr污水处理装置
CN211056798U (zh) 一种同心套筒式mfbr农村污水处理装置
CN206447660U (zh) 黑臭水体有益微生物增效系统
CN208182995U (zh) 一种一体化多级菌剂活化装置
CN207142918U (zh) 外循环uasb反应器
CN203728620U (zh) 一种高色度高有机物废水预处理系统
CN205773948U (zh) 智能控制abr一体化高氮浓度废水处理装置
CN107720962B (zh) 一种间歇曝气的污水处理装置
CN206645885U (zh) 好氧颗粒污泥微生物菌种培养反应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230

Termination date: 2018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