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914825U - 一种触控屏保护膜及智能触控终端 - Google Patents

一种触控屏保护膜及智能触控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914825U
CN204914825U CN201520578990.7U CN201520578990U CN204914825U CN 204914825 U CN204914825 U CN 204914825U CN 201520578990 U CN201520578990 U CN 201520578990U CN 204914825 U CN204914825 U CN 20491482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touch screen
function
map pattern
tou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578990.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520578990.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91482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91482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914825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触控识别领域,提供了一种触控屏保护膜及智能触控终端,该触控屏保护膜包括第一粘合层、第一基材层、保护功能层和至少一线路图案层,线路图案层位于第一基材层的两侧或两侧之任一,和/或线路图案层位于保护功能层的两侧或两侧之任一。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触控屏保护膜中埋置能够实现预设功能的线路图案层来实现各种附加功能,既满足被保护产品的不同功能需求,又无需对被保护产品本身原有器件进行更换,在方便地扩展产品功能的基础上,且实现成本低廉,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Description

一种触控屏保护膜及智能触控终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触控识别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触控屏保护膜及智能触控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行业的迅猛发张,目前超过百分之八十的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采用触控技术实现,现在的触控屏主流上分为电阻式触控屏和电容式触控屏,对于电阻式触控屏在按压屏幕时两个透明导电膜互相接触发生电流和电阻的变化,通过电流和电阻的变化进行触控识别的,其优点为可以利用非导电体(笔、木筷、等)进行触摸、价格低廉、可以进行细微的触摸以及触控屏上有湿气或水也可以正常触控识别,缺点为反应速度慢、清晰度低以及抗冲击弱;对于电容式触控屏,其屏幕上流着非常细微的电流,当导电体的(手指)接触到屏幕后X、Y电极的坐标发生细微的变化,通过变化的X、Y电极的坐标来识别按压的位置,其优点为误触发生率低、反应速度快、耐久力强、清晰度高,缺点为细微的触控识别差、戴手套不能进行触控识别以及造价较高。
那么,数码产品的触控屏容易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磨损,或者在意外的撞击下破裂,造成使用功能以及外观上的损害,因此市场上出现了众多保护触控屏的保护贴膜。目前市场上的触控屏保护贴膜一般包括AB双面胶和硬化层14组成,参见图1,其中AB双面胶一般以PET(基材)层12为基础一面是硅胶层11,另一面是亚克力胶层13,硅胶层11(自动排气)贴合于触控屏20,亚克力胶层13贴合于硬化层14。
然而现有的保护贴膜只能起到保护触控屏不被刮花、增加抗撞击强度的目的,而无法实现一些附加功能,例如压感触控功能、悬浮触控功能、指纹识别功能和按键定义功能,其作用单一,而如需增加这个附加功能均需要更换触控屏,代价大、成本高,无法满足一些附加功能的临时性需求,灵活性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触控保护膜,旨在解决目前触控屏保护膜功能单一,无法随时叠加附加功能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触控屏保护膜,固定粘接于触控屏上,所述触控屏保护膜由靠近所述触控屏向外依次包括:
第一粘合层、第一基材层和保护功能层;
所述触控屏保护膜还包括至少一线路图案层,所述线路图案层位于所述第一基材层的两侧或两侧之任一,和/或所述线路图案层位于所述保护功能层的两侧或两侧之任一,各层之间固定连接;
所述线路图案层按照预设功能对应的图形分布而成,每一线路图案层的部分区域或全部区域,与所述触控屏的检测识别区域具有交互作用区域,所述交互作用区域通过所述线路图案层与所述触控屏的检测识别区域识别预设功能的触发条件,以实现预设功能。
进一步地,所述线路图案层与所述第一基材层之间通过第二粘合层固定连接,所述线路图案层通过溅射、涂布、丝印或转印工艺固定于所述第一基材层上。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粘合层为光学胶。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粘合层为硅胶层,所述保护功能层通过对所述第一基材层进行高温离子交换、喷涂或溅镀处理形成,所述第一基材层为玻璃、树脂、PET、亚克力、TPU或蓝宝石材料。
更进一步地,所述触控屏保护膜的厚度范围为0.2mm-0.6mm。
更进一步地,所述预设功能包括压感触控功能、悬浮触控功能、指纹识别功能和/或按键定义功能。
更进一步地,所述触控屏保护膜还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二基材层,所述第二基材层位于所述第一线路图案层与所述第一粘合层之间,或所述第二基材层位于所述第一基材层与所述保护功能层之间,各层之间固定连接。
更进一步地,所述触控屏保护膜具有多层线路图案层,分别为第一线路图案层、第二线路图案层和第三线路图案层;
所述第一线路图案层通过溅射、涂布、丝印或转印工艺固定于所述第一基材层一侧。,所述第二线路图案层通过溅射、涂布、丝印或转印工艺固定于所述第二基材层一侧,所述第一线路图案层与所述第二线路图案层通过第二粘合层固定连接;
所述第三线路图案层位于所述第二基材层与所述第一粘合层之间,并通过溅射、涂布、丝印或转印工艺固定于所述第二基材层的另一侧;
所述第一基材层的另一侧与所述保护功能层固定连接。
更进一步地,所述触控屏保护膜还包括一蓝宝石层,所述蓝宝石层位于所述保护功能层外侧,至少一线路图案层位于所述蓝宝石层与所述保护功能层之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触控终端,所述智能触控终端的触控屏上固定粘接上述触控屏保护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在触控屏保护膜中埋置具有预设导线图形的线路图案层来实现附加功能,从而满足被保护产品的不同功能需求,而无需对被保护产品本身原有器件进行更换,不仅方便地扩展了产品功能,满足用户需求,提高用户体验,并且实现成本极为低廉,方便更换。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触控屏保护膜的结构图;
图2a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触控屏保护膜的结构图;
图2b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触控屏保护膜的结构图;
图2c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提供的触控屏保护膜的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提供的触控屏保护膜的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提供的触控屏保护膜的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六实施例提供的触控屏保护膜的结构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触控屏保护膜中线路图案层的一示例结构;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触控屏保护膜中线路图案层的另一示例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在触控屏保护膜中埋置具有预设导线图形的线路图案层来实现附加功能,从而满足被保护产品的不同功能需求,而无需对被保护产品本身原有器件进行更换,不仅方便地扩展了产品功能,并且实现成本低廉。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该触控屏保护膜可以固定粘接于任何触控屏上,包括但不限于电阻式触控屏、电容式触控屏、压感式触控屏、压电式触控屏、红外式触控屏、表面声波式触控屏,尤其适用于手机、ipad、POS机等智能触控终端的触控屏。
该触控屏保护膜由靠近触控屏向外依次包括:
第一粘合层、第一基材层和保护功能层;
触控屏保护膜还包括至少一线路图案层,线路图案层位于第一基材层的两侧或两侧之任一,和/或线路图案层位于保护功能层的两侧或两侧之任一,各层之间固定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线路图案层按照预设功能,具有对应的图形分布,每一线路图案层的部分区域或全部区域,与触控屏的检测识别区域具有交互作用区域,该交互作用区域通过线路图案层与触控屏的检测识别区域的共同做用,来识别预设功能的触发条件,并通过触控算法进行识别、定义、反馈,进而实现附加功能。
线路图案层的图形可以将高分子导电聚合物、铟锡氧化物、各种纳米金属材料、石墨烯等物质通过准分子、黄光、激光、丝印、压印、转印等工艺,形成在线路图案层上。当然,线路图案层的图形组成材料和形成方式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
在智能触控终端贴合相应功能保护膜后,用户通过在保护膜上进行触控操作即可实现相应预设功能。该预设功能包括但不限于:压感触控功能、悬浮触控功能、指纹识别功能和按键定义功能。并且在一个触控屏保护膜中可以实现多个预设功能。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现进行详细描述:
图2a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触控屏保护膜的结构,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该触控屏保护膜由靠近触控屏向外依次包括:
第一粘合层31、第一线路图案层34a、第一基材层32a和保护功能层33,各层之间固定连接;
第一线路图案层34a由导线按照预设功能对应的图形分布而成,例如该图形可以是“工”字的变形结构,参见图6,也可以是“弓”字的变形结构,参见图7,当然还可以采用其他结构,此处不一一列举,第一线路图案层34a按照预设功能,具有对应的图形分布,每一线路图案层的部分区域或全部区域,与触控屏的检测识别区域具有交互作用区域,该交互作用区域通过线路图案层与触控屏的检测识别区域的共同做用,来识别预设功能的触发条件,并通过触控算法进行识别、定义、反馈,进而实现附加功能。
图2b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触控屏保护膜的结构,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该触控屏保护膜具有两个线路图案层,该触控屏保护膜由靠近触控屏向外依次包括:
第一粘合层31、第二线路图案层34b、第一基材层32a、第一线路图案层34a和保护功能层33,各层之间固定连接。
应当指出地,对于线路图案层可以按照实际需要,使用不同材料增加不同层级数量,或者根据功能分类将不同层级合并,以及根据功能、工艺需要,包含更多可分拆的层级。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参见图2c,两个线路图案层均可以通过溅射、涂布、丝印或转印等工艺固定于第一基材层上,该触控屏保护膜由靠近触控屏向外依次包括:
第一粘合层31、第二线路图案层34b、第一线路图案层34a、第一基材层32a和保护功能层33,各层之间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线路图案层可以通过溅射、涂布、丝印或转印等工艺固定于基材层上,也可以通过粘合剂固定于基材层上,参见图4。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提供的触控屏保护膜的结构,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该触控屏保护膜具有两个基材层,该触控屏保护膜由靠近触控屏向外依次包括:
第一粘合层31、第二基材层32b、第一基材层32a、第一线路图案层34a和保护功能层33,各层之间固定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二基材层32b位于第一基材层32a与第一粘合层31之间,当然第二基材层32b也可以位于第一基材层32a与保护功能层33之间。
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提供的触控屏保护膜的结构,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该触控屏保护膜具有三个线路图案层和两个基材层,该触控屏保护膜由靠近触控屏向外依次包括:
第一粘合层31、第三线路图案层34c、第二基材层32b、第二线路图案层34b、第二粘合层35、第一线路图案层34a、第一基材层32a和保护功能层33,各层之间固定连接。
其中,第一线路图案层通过溅射、涂布、丝印或转印等工艺固定于第一基材层一侧,第二线路图案层通过溅射、涂布、丝印或转印等工艺固定于第二基材层一侧,第一线路图案层与第二线路图案层通过第二粘合层固定连接;第三线路图案层位于第二基材层与第一粘合层之间,并通过溅射、涂布、丝印或转印等工艺固定于第二基材层的另一侧;第一基材层的另一侧与保护功能层固定连接。
优选地,第二粘合层35可以采用光学胶实现,例如亚克力胶。
当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也可以采用多个第二基材层实现。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线路图案层与基材层之间既可以通过溅射、涂布、丝印或转印等工艺固定,也可以通过粘合剂固定。
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第六实施例提供的触控屏保护膜的结构,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线路图案层还可以做在保护功能层之外,并且需要在线路图案层上再增加一层蓝宝石层,该触控屏保护膜由靠近触控屏向外依次包括:
第一粘合层31、第三线路图案层34c、第二基材层32b、第二线路图案层34b、第一基材层32a、保护功能层33、第一线路图案层34a和蓝宝石层36,各层之间固定连接。
其中,蓝宝石36位于保护功能层33外侧,第一线路图案层34a位于蓝宝石层36与保护功能层33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当用户用手触摸保护膜时,保护膜中具有特定图形的导线将感应信号传递到汇点,该感应信号包括电压、电流、电阻、电容、磁场等参数,那么检测识别处理装置根据触控前后的感应信号的变化并通过识别驱动算法就可以实现预设功能,此处,预设功能是由线路图案层中导线的图形分布决定的,一个预设功能可以通过一层线路图案层实现,也可以通过多层线路图案层实现,当多层线路图案层实现一个功能时,各层的至少一导线均应连接到汇点上。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个智能触控终端可以配置多个具有不同功能的触控屏保护膜,也可以将多个功能通过多层线路图案层做到一个触控屏保护膜中,每一个功能对应一层线路图案层,例如,当用户到北方出差时,可以通过置换具有悬浮触控功能的触控屏保护膜实现在户外环境下佩戴手套仍能够进行准确的触控识别,回到南方后可以再通过更换具有压感识别的触控屏保护膜使手机具有压感识别的功能,由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触控屏保护膜成本很低,一般只有几块钱,因此可以频繁的更换,使手机增加一些具有针对性的功能,而不必更换整个手机达到增加预设功能,大大降低了消费成本,并且可以随时随地更换,只需要将第一粘合层31黏贴到触控屏上即可,使用极为方便、快捷。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第一粘合层31可以采用硅胶材料和粘合剂制成硅胶层实现,也可以选择其他粘合剂实现,保护功能层33是对第一基材层32a通过高温离子交换、喷涂、溅镀等方式进行处理所形成,以满足不同保护功能及功能组合,第一基材层32a可以采用玻璃、树脂、PET(Polyethyleneterephthalate,涤纶树脂)、亚克力(PMMA)、TPU(ThermoplasticUrethane,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蓝宝石材料等实现,尤为优选采用钢化玻璃实现,其一,钢化玻璃的硬度大,可以更好的保护手机屏幕长时间耐磨损、防指纹,如果手机不小心摔在地上,钢化玻璃构成的保护功能层33还能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减低触控屏破损的几率;其二,钢化玻璃的透光性更好,厚度薄,比起普通的手机膜,采用钢化玻璃构成的保护功能层33会使触控屏的显示会更加清晰,显示效果会更加接近没有贴膜的状态,而厚度却仅在0.2mm-0.6mm之间;其三,钢化玻璃构成的保护功能层33触感也更加的灵敏,手感好,可以满足用户在玩游戏时对手机的较高反应速度的要求。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在触控屏保护膜中埋置具有预设导线图形的线路图案层来实现附加功能,从而满足被保护产品的不同功能需求,而无需对被保护产品本身原有器件进行更换,不仅方便地扩展了产品功能,满足用户需求,提高用户体验,并且实现成本极为低廉,方便更换。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触控终端,所述智能触控终端的触控屏上固定粘接上述触控屏保护膜。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触控屏保护膜,固定粘接于触控屏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屏保护膜由靠近所述触控屏向外依次包括:
第一粘合层、第一基材层和保护功能层;
所述触控屏保护膜还包括至少一线路图案层,所述线路图案层位于所述第一基材层的两侧或两侧之任一,和/或所述线路图案层位于所述保护功能层的两侧或两侧之任一,各层之间固定连接;
所述线路图案层按照预设功能对应的图形分布而成,每一线路图案层的部分区域或全部区域,与所述触控屏的检测识别区域具有交互作用区域,所述交互作用区域通过所述线路图案层与所述触控屏的检测识别区域识别预设功能的触发条件,以实现预设功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屏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线路图案层与所述第一基材层之间通过第二粘合层固定连接,所述线路图案层通过溅射、涂布、丝印或转印工艺固定于所述第一基材层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屏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粘合层为光学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屏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粘合层为硅胶层,所述保护功能层通过对所述第一基材层进行高温离子交换、喷涂或溅镀处理形成,所述第一基材层为玻璃、树脂、PET、亚克力、TPU或蓝宝石材料。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屏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屏保护膜的厚度范围为0.2mm-0.6mm。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屏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功能包括压感触控功能、悬浮触控功能、指纹识别功能和/或按键定义功能。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屏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屏保护膜还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二基材层,所述第二基材层位于所述线路图案层与所述第一粘合层之间,或所述第二基材层位于所述第一基材层与所述保护功能层之间,各层之间固定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触控屏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屏保护膜具有多层线路图案层,分别为第一线路图案层、第二线路图案层和第三线路图案层;
所述第一线路图案层通过溅射、涂布、丝印或转印工艺固定于所述第一基材层一侧,所述第二线路图案层通过溅射、涂布、丝印或转印工艺固定于所述第二基材层一侧,所述第一线路图案层与所述第二线路图案层通过第二粘合层固定连接;
所述第三线路图案层位于所述第二基材层与所述第一粘合层之间,并通过溅射、涂布、丝印或转印工艺固定于所述第二基材层的另一侧;
所述第一基材层的另一侧与所述保护功能层固定连接。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屏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屏保护膜还包括一蓝宝石层,所述蓝宝石层位于所述保护功能层外侧,至少一线路图案层位于所述蓝宝石层与所述保护功能层之间。
10.一种智能触控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触控终端的触控屏上固定粘接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触控屏保护膜。
CN201520578990.7U 2015-08-04 2015-08-04 一种触控屏保护膜及智能触控终端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91482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578990.7U CN204914825U (zh) 2015-08-04 2015-08-04 一种触控屏保护膜及智能触控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578990.7U CN204914825U (zh) 2015-08-04 2015-08-04 一种触控屏保护膜及智能触控终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914825U true CN204914825U (zh) 2015-12-30

Family

ID=549639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578990.7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914825U (zh) 2015-08-04 2015-08-04 一种触控屏保护膜及智能触控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91482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34525A (zh) * 2015-08-04 2015-11-11 周忠 一种触控屏保护膜及智能触控终端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34525A (zh) * 2015-08-04 2015-11-11 周忠 一种触控屏保护膜及智能触控终端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90140987A1 (en) Duplex touch panel
US20080231605A1 (en) Compound touch panel
JP3153971U (ja) タッチパッド
US20070242054A1 (en) Light transmission touch pane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JP4976347B2 (ja) マルチセンサタッチパッドの構造
WO2013122006A1 (ja) タッチパネル及び位置検出方法
KR20110051048A (ko) 터치스크린 입력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05474149A (zh) 集成有偏光板的触摸感测电极
CN101261558A (zh) 触控感应装置
CN201017302Y (zh) 触控感应装置
KR20130046022A (ko) 터치 패널
CN209570915U (zh) 触摸面板
CN105034525A (zh) 一种触控屏保护膜及智能触控终端
KR101524928B1 (ko) 디지타이저 기능을 구비한 터치패널
CN204790953U (zh) 触摸感应装置
US20130215074A1 (en) Touch device
CN204914825U (zh) 一种触控屏保护膜及智能触控终端
TWI486859B (zh) 電容式觸控面板結構
CN105468184A (zh) 透明电极层压体和包括该透明电极层压体的触摸屏面板
CN103425374A (zh) 触摸屏屏体结构、触摸显示屏及触摸按键装置
US8987625B2 (en) Capacitive touch panel structure
CN102033671B (zh) 导电薄膜复合结构体、电容式触摸屏及其用制备方法
US20140168542A1 (en) Touch panel
KR101664771B1 (ko) 터치 패널 및 이의 구동방법
CN106980424A (zh) 一种电容触摸屏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230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70908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