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910692U - 挡板架 - Google Patents

挡板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910692U
CN204910692U CN201520517656.0U CN201520517656U CN204910692U CN 204910692 U CN204910692 U CN 204910692U CN 201520517656 U CN201520517656 U CN 201520517656U CN 204910692 U CN204910692 U CN 20491069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le
framework
baffle plate
plate frame
le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517656.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中岛嘉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s Su International Trade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s Su International Trade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s Su International Trade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Ms Su International Trade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517656.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91069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91069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910692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alle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挡板架,涉及运动器械领域,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挡板架不易包装和运输的问题。该挡板架包括可折叠的框架。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挡板架,由于框架采用了可折叠结构,在需要包装和运输时,可以将挡板架折叠起来,一方面可以减小挡板架的尺寸,减小包装后产品的尺寸,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加运输量,降低运输成本。

Description

挡板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运动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挡板架。
背景技术
乒乓球被打出台后会四处跳动,为了防止乒乓球跳动的距离过远,现有技术中会在乒乓球台的周围设置挡板架。
图1和图2示意了现有挡板架的结构。现有的挡板架包括一矩形的框体100和两个支脚200。各支脚200与框体100之间采用能够相对活动的螺栓连接。框体100为整体式结构。
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下述问题:现有的挡板架面积大,且其框体为整体式结构,在包装和运输时都很不方便,包装成本和运输成本都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目的是提出一种挡板架,用以优化挡板架的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挡板架,包括可折叠的框架。
如上所述的挡板架,优选的是,所述框架包括围成封闭环的至少三根支杆;至少其中一根支杆为可拆卸支杆,其余的支杆中相邻的两根所述支杆之间可转动连接。
如上所述的挡板架,优选的是,所述框架包括四根支杆:第一支杆、第二支杆、第三支杆和第四支杆;
所述第一支杆的一端和所述第二支杆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三支杆的两端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杆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支杆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四支杆的两端形成可拆卸连接。
如上所述的挡板架,优选的是,所述第一支杆的一端和所述第二支杆的一端分别与一连接板固定连接,各所述连接板分别与所述第三支杆的两端通过销轴形成可转动连接。
如上所述的挡板架,优选的是,所述第一支杆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支杆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四支杆的两端形成插接。
如上所述的挡板架,优选的是,支脚可转动设置在所述框架下部,所述支脚与所述框架之间设有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用于将所述支脚相对于所述框架锁定在至少下列位置之一:打开位置和折叠位置。
如上所述的挡板架,优选的是,所述限位组件包括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所述支脚与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中的一个固定相连,所述框架与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中的另一个固定相连;
所述第一限位件设置有限位凸起,而所述第二限位件设置有与所述限位凸起相匹配的限位凹部;
在所述支脚和所述框架相对彼此转动的过程中,所述限位凸起卡入所述限位凹部中,使得所述支脚和所述框架彼此锁定。
如上所述的挡板架,优选的是,所述第一限位件具有两个限位凸起,所述两个限位凸起之间的夹角与所述打开位置和所述折叠位置之间的夹角相等;
或者,所述第二限位件具有两个限位凹部,所述两个限位凹部之间的夹角与所述打开位置和所述折叠位置之间的夹角相等。
如上所述的挡板架,优选的是,所述打开位置和所述折叠位置之间的夹角大于0度,且小于180度。
如上所述的挡板架,优选的是,所述打开位置为所述框架与所述支脚垂直的位置,所述折叠位置为所述框架与所述支脚平行的位置。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至少可以产生如下技术效果:
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挡板架,由于框架采用了可折叠结构,在需要包装和运输时,可以将挡板架折叠起来,一方面可以减小挡板架的尺寸,减小包装后产品的尺寸,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加运输量,降低运输成本。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现有技术中挡板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挡板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挡板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挡板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挡板架处于折叠状态的示意图;
图7为图6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挡板架的局部立体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挡板架的限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挡板架的支脚与框架垂直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一;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挡板架的支脚与框架垂直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二;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挡板架的支脚与框架垂直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三;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挡板架的支脚与框架平行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一;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挡板架的支脚与框架平行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3~图14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更为详细的阐述。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挡板架,其包括可折叠的框架1。
可折叠结构的框架1有多种实现方式,以采用四边形的框架1结构为例,按照顺时针方向,四根杆分别记为底杆、第一立杆、横杆、第二立杆。其中两根杆之间形成可拆卸连接,比如为销轴连接,其余的两根相邻杆之间均形成可转动连接。在需要折叠时,拆掉销轴,然后再折叠。形成可拆卸连接的两根杆为任意相邻的两根杆,比如底杆和第一立杆之间形成销轴连接、第一立杆和横杆之间形成球铰连接、横杆和第二立杆之间形成销轴连接等。后文将给出本实施例中框架1的优选实现方式。
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挡板架,由于框架1采用了可折叠结构,在需要包装和运输时,可以将挡板架折叠起来,一方面可以减小挡板架的尺寸,减小包装后产品的尺寸,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加运输量,降低运输成本。
进一步地,框架1包括围成封闭环的至少三根支杆;至少其中一根支杆为可拆卸支杆,其余的支杆中相邻的两根支杆之间可转动连接。
在需要折叠时,将可拆卸支杆拆卸下来,然后将剩余的支杆折叠起来,以方便包装和运输。
参见图3,本实施例中,框架1具体包括四根支杆:第一支杆11、第二支杆12、第三支杆13和第四支杆14。第一支杆11的一端和第二支杆12的一端分别与第三支杆13的两端可转动连接,第一支杆11的另一端和第二支杆12的另一端分别与第四支杆14的两端形成可拆卸连接。
形成可拆卸连接的方式有多种,比如插接、螺栓连接等。
采用上述实现方式,使得每根支杆大致都为直杆,折叠后框架1的尺寸很小。
承上述,第一支杆11的另一端、第二支杆12的另一端与第三支杆13的两端之间形成可转动连接,形成可转动连接的方式有多种,两处的可转动连接的实现方式可以相同,亦可不同,本实施例中具体采用下述方式:
参见图3和图8,第一支杆11的一端和第二支杆12的一端分别与一连接板4固定连接,各连接板4分别与第三支杆13的两端通过销轴形成可转动连接。
为便于拆装,第一支杆11的另一端和第二支杆12的另一端分别与第四支杆14的两端形成插接。第一支杆11的另一端与第四支杆14的一端形成插接,具体而言,可以将第一支杆11的另一端设置一稍大孔,然后将第四支杆14的一端插入到该孔中。或者将第四支杆14的一端设置一稍大的孔,然后将第一支杆11的另一端插入到该孔中。第二支杆12的另一端与第四支杆14之间也可通过相同的方式形成插接。本实施例中具体采用下述方式:参见图6,在第一支杆11的另一端和第二支杆12的另一端分别形成一较细的部分,该部分用于插入到第四支杆14的通孔中。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挡板架还包括支脚2。下面介绍支脚2与框架1之间的具体连接方式。框架1以采用上述结构为例,支脚2实际上与第三支杆13连接。
支脚2可转动设置在框架1下部,支脚2与框架1之间设有限位组件3,限位组件3用于将支脚2相对于框架1锁定在至少下列位置之一:打开位置和折叠位置。本实施例中优选以能在打开位置和折叠位置均实现锁定为例。
打开位置和折叠位置之间的夹角大于0度,且小于180度,比如为45度、60度、120度等。优选为90度。
进一步地,打开位置为框架1与支脚2垂直的位置,折叠位置为框架1与支脚2平行的位置。
本实施例中,折叠位置是支脚2与第三支杆13平行的位置(即0度),参见图13和图14,该位置对应于挡板架折叠后的位置,可以使得挡板架折叠后的整体尺寸更小。打开位置是支脚2与第三支杆13垂直的位置(即90度),参见图10至图12,此打开位置对应于挡板架处于使用状态的位置,可以使得挡板架处于使用状态时更加稳固。
采用上述连接方式,可以将支脚2相对于框架1锁定在打开位置或折叠位置,以满足使用需求。
参见图4至图9,支脚2与框架1之间通过螺栓形成可转动连接。限位组件3包括第一限位件31和第二限位件32,支脚2与第一限位件31和第二限位件32中的一个固定相连,框架1与第一限位件31和第二限位件32中的另一个固定相连。第一限位件31设置有限位凸起33,而第二限位件32设置有与限位凸起33相匹配的限位凹部34。在支脚2和框架1相对彼此转动的过程中,限位凸起33卡入限位凹部34中,使得支脚2和框架1彼此锁定。限位凹部34具体可以为通孔、沉槽等。
进一步地,第一限位件31具有两个限位凸起33,两个限位凸起33之间的夹角与打开位置和所述折叠位置之间的夹角相等。或者,第二限位件32具有两个限位凹部34,两个限位凹部34之间的夹角与打开位置和折叠位置之间的夹角相等。上述两种方式均能实现在打开位置和折叠位置的锁定。
本实施例中,以设置两个限位凸起33、四个限位凹部34为例。两个限位凸起33间隔90度设置,四个限位凹部34间隔90度设置。相邻两个限位凹部34之间的夹角与打开位置和折叠位置之间的夹角相等,此处具体为90度。其中,当限位凸起33卡入在两个相邻的限位凹部34中的其中一个,支脚2相对于框架1锁定在打开位置。当限位凸起33卡入在两个相邻的限位凹部34中的另一个,支脚2相对于框架1锁定在折叠位置。
具体而言,限位凸起33为两个,两个限位凸起33之间180度。相应地,限位凹部34为四个,相邻的两个限位凹部34之间90度,以对应上文所述的折叠时的0度和打开时的90度。
参见图3至图7,支脚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支脚2分散设置在框架1下方。每个支脚2与框架1之间都可以采用上述连接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指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为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内容的限制。
如果本文中使用了“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的话,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晓:“第一”、“第二”的使用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如没有另外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Claims (9)

1.一种挡板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可折叠的框架(1);
支脚(2)可转动设置在所述框架(1)下部,所述支脚(2)与所述框架(1)之间设有限位组件(3),所述限位组件(3)用于将所述支脚(2)相对于所述框架(1)锁定在至少下列位置之一:打开位置和折叠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挡板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1)包括围成封闭环的至少三根支杆;至少其中一根支杆为可拆卸支杆,其余的支杆中相邻的两根所述支杆之间可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挡板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1)包括四根支杆:第一支杆(11)、第二支杆(12)、第三支杆(13)和第四支杆(14);
所述第一支杆(11)的一端和所述第二支杆(12)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三支杆(13)的两端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杆(11)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支杆(12)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四支杆(14)的两端形成可拆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挡板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杆(11)的一端和所述第二支杆(12)的一端分别与一连接板(4)固定连接,各所述连接板(4)分别与所述第三支杆(13)的两端通过销轴形成可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挡板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杆(11)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支杆(12)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四支杆(14)的两端形成插接。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挡板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3)包括第一限位件(31)和第二限位件(32),所述支脚(2)与第一限位件(31)和第二限位件(32)中的一个固定相连,所述框架(1)与第一限位件(31)和第二限位件(32)中的另一个固定相连;
所述第一限位件(31)设置有限位凸起(33),而所述第二限位件(32)设置有与所述限位凸起(33)相匹配的限位凹部(34);
在所述支脚(2)和所述框架(1)相对彼此转动的过程中,所述限位凸起(33)卡入所述限位凹部(34)中,使得所述支脚(2)和所述框架(1)彼此锁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挡板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件(31)具有两个限位凸起(33),所述两个限位凸起(33)之间的夹角与所述打开位置和所述折叠位置之间的夹角相等;
或者,所述第二限位件(32)具有两个限位凹部(34),所述两个限位凹部(34)之间的夹角与所述打开位置和所述折叠位置之间的夹角相等。
8.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挡板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打开位置和所述折叠位置之间的夹角大于0度,且小于180度。
9.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挡板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打开位置为所述框架(1)与所述支脚(2)垂直的位置,所述折叠位置为所述框架(1)与所述支脚(2)平行的位置。
CN201520517656.0U 2015-07-17 2015-07-17 挡板架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91069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517656.0U CN204910692U (zh) 2015-07-17 2015-07-17 挡板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517656.0U CN204910692U (zh) 2015-07-17 2015-07-17 挡板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910692U true CN204910692U (zh) 2015-12-30

Family

ID=549598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517656.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910692U (zh) 2015-07-17 2015-07-17 挡板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91069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49709A (zh) * 2017-12-30 2018-05-18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 便于运输的施工挡板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49709A (zh) * 2017-12-30 2018-05-18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 便于运输的施工挡板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990824U (zh) 折叠梯子
CN104367042A (zh) 游戏围框
CN204910692U (zh) 挡板架
CN203693067U (zh) 一种儿童折叠床
US20160206110A1 (en) Foldable bed framework structure
CN103653783B (zh) 折叠式组合画板桌
CN207941170U (zh) 一种组装式乒乓球挡板
CN210495245U (zh) 一种新型田径用跨栏架
CN209090532U (zh) 一种快收游戏床
CN206949846U (zh) 翻转拼合式伸缩台
CN203059025U (zh) 折叠行军床
CN202666335U (zh) 折叠便携式的羽毛球网架可折叠结构
CN209270761U (zh) 一种折叠球架
CN207999124U (zh) 一种方便组合式电力围栏
CN204306482U (zh) 游戏围框
CN207434012U (zh) 一种方便拆卸的多层箱体
CN208950421U (zh) 一种格构柱
CN207202598U (zh) 一种可折叠展示架
CN202666336U (zh) 折叠便携式羽毛球网架
CN203676528U (zh) 体育馆多功能搁物架
CN219330949U (zh) 一种可折叠野营桌
CN215685707U (zh) 一种可折叠置物架
CN217409663U (zh) 一种骑行台的折叠支腿底座装置及骑行台
CN212012032U (zh) 用于套箱的内撑装置和套箱
CN213471078U (zh) 维修平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23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