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907542U - 一种循环水养殖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循环水养殖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907542U
CN204907542U CN201520539206.1U CN201520539206U CN204907542U CN 204907542 U CN204907542 U CN 204907542U CN 201520539206 U CN201520539206 U CN 201520539206U CN 204907542 U CN204907542 U CN 20490754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purifying box
box
circulating
breeding troug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539206.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纯厚
揭亮
张家松
董宏标
刘志军
肖建彬
段亚飞
颉晓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IYO HIGH-NEW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AIYO HIGH-NEW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IYO HIGH-NEW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TAIYO HIGH-NEW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539206.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90754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90754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90754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arming Of Fish And Shellfish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循环水养殖系统,包括养殖槽、位于养殖槽上方的净化箱、在养殖槽外的回用装置以及将养殖槽中的水提升至净化箱和回用装置的提升装置,提升装置安装在养殖槽内,净化箱的出水口通向养殖槽,回用装置的出水口通过管道通至净化箱的进水区域处。本实用新型一方面利用提升装置将养殖槽内的水抽升至净化箱中过滤净化,另一方面同时利用提升装置将养殖槽内产生的污物、排泄物等残留物连同部分水抽升至回用装置内,通过回用装置的作用吸附这些残留物并利用其中的养分,经过回用处理的水最终流回养殖槽中利用,因此本系统能够避免残留物进入净化箱中影响内部生物填料的寿命,同时也不浪费残留物的养分。本实用新型可应用于水生动物养殖。

Description

一种循环水养殖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养殖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循环水养殖系统。
背景技术
利用循环水养殖水生动物是目前较为常见的技术,一般来说通过泵抽的方式将水体提升至滤料,经过过滤后的水重新投入养殖。这种技术可以大大的节约水资源。然而,水生动物养殖过程中所产生的污物、排泄物等也会随着循环水一起流动,之后被滤料过滤,这样极大缩短了滤料的寿命,污物、排泄物残留的养分也无法被充分利用。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循环水养殖系统,能够充分利用水体中残留的营养物质。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循环水养殖系统,包括养殖槽、位于养殖槽上方的净化箱、在养殖槽外的回用装置以及将养殖槽中的水提升至净化箱和回用装置的提升装置,所述提升装置安装在养殖槽内,所述净化箱的出水口通向养殖槽,所述回用装置的出水口通过管道通至净化箱的进水区域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回用装置包括种植有水草的水草箱,水草位于水草箱的流道中。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水草箱包括设置在净化箱的上方的上方水草箱,所述上方水草箱的出水口通至净化箱进水区域。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水草箱包括设置在养殖槽侧方的侧方水草箱,所述侧方水草箱低于净化箱,所述侧方水草箱的入水口通过管道通至净化箱进水区域的底部,所述侧方水草箱的出水口设有提升泵,所述提升泵的出水口通至净化箱的进水区域。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提升装置包括第一循环泵,所述第一循环泵的出口管道分别通至净化箱的进水区域以及上方水草箱的进水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循环泵的出口管道外接有连通上方水草箱进水口的旁通管,所述旁通管上设有旁通阀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提升装置包括第二循环泵,所述第二循环泵的出口管道通至上方水草箱的进水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循环泵(5)的出口管道连接旁通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养殖槽底端沿长度方向设有吸渣槽,所述养殖槽中分隔出容纳第二循环泵的吸渣室,所述吸渣槽通至吸渣室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养殖槽中分隔出容纳第一循环泵的循环室,所述循环室连通养殖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养殖槽的侧方设置有侧方水草箱,所述侧方水草箱的出水口设有提升泵,所述提升泵的出水口通至净化箱的进水区域。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提升装置包括第一循环泵,所述第一循环泵的出口管道通至净化箱的进水区域,所述水草箱的入水口通过管道通至净化箱的进水区域。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净化箱包括水流依次通过的若干过滤室,以及位于水流末端的后处理室。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各过滤室中装有生物填料,沿水流方向设置的各过滤室中装入的生物填料分别为过滤棉、悬浮生物填料、陶瓷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后处理室包括紫外消毒腔和厌氧乳酸菌水质调节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一方面利用提升装置将养殖槽内的水抽升至净化箱中过滤净化,另一方面同时利用提升装置将养殖槽内产生的污物、排泄物等残留物连同部分水抽升至回用装置内,通过回用装置的作用吸附这些残留物并利用其中的养分,经过回用处理的水最终流回养殖槽中利用,因此本系统能够避免残留物进入净化箱中影响内部生物填料的寿命,同时也不浪费残留物的养分。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第一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
图3是图1的左视图;
图4是养殖槽示意图;
图5是养殖槽俯视图;
图6是图5中A向剖面示意图;
图7是第一实施例上方水草箱示意图;
图8是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6所示第一实施例的循环水养殖系统,包括一外框6,外框6内设置有:底部的养殖槽1、位于养殖槽1上方的净化箱2和在净化箱2上方的回用装置。该回用装置包括在净化箱2上方的上方水草箱31和在养殖槽1侧方的侧方水草箱32,上方水草箱31和养殖槽1均通过支架与外框6固定连接,侧方水草箱32放置在地面或其他建筑设施上,侧方水草箱32低于净化箱2。养殖槽1中装有第一循环泵4和第二循环泵5,第一循环泵4的出口管道41接至净化箱2的进口区域处,第二循环泵5的出口管道5接至上方水草箱31的进水口处,上方水草箱31的出口通过管道通至净化箱2进水区域处,净化箱2的出口朝向下并直接通向养殖槽1。
图1所示中养殖槽1为一方框型的框体,实际上,养殖槽1可以由不同的材质制成,譬如PVC、金属,亦可以是软材料,如帆布等,只要是能盛放水而水不会泄漏的材质都可以用于本养殖槽1中。
第一循环泵4将养殖槽1中的水抽至净化箱2中过滤净化后重新排入养殖槽1中以进行循环利用;第二循环泵5将养殖槽1底部的水、残留物抽至水草箱31中,所述的残留物一般为水生动物(如鱼)的排泄物、饵料的残渣等,上方水草箱31中的水草对残留物进行吸附,并利用其养分,以供生长;从上方水草箱31流出的水进入净化箱2重新净化,最后排入养殖槽1。这样,本系统能够避免残留物进入净化箱2中影响内部生物填料的寿命,同时也不浪费残留物的养分。
优选的,如图4、图5和图6,养殖槽1底端沿长度方向设有吸渣槽11,养殖槽1的右端分隔出容纳第二循环泵5的吸渣室12,吸渣槽11通至吸渣室12内。水体中残留物通过吸渣槽11流入吸渣室12中,养殖槽1的底面朝吸渣槽11的方向具有一定的倾斜度,这样残留物即能顺利被第二循环泵5吸出。
优选的,养殖槽1的右端分隔出容纳第一循环泵4的循环室13,循环室13连通养殖槽1但与吸渣室12分隔。
上述的循环室13分为上腔131和下腔132,上腔131和下腔132是相通的,上腔131与下腔132均设有连通养殖槽1内部的通孔134,第一循环泵4安装在上腔131中,那么因为重力而积聚在循环室13底部的残留物不会轻易被第一循环泵4抽升。
在循环室13下腔132中设有排污口133,需要清空养殖槽1时刻利用该排污口133上安装的阀门进行相应操作。
优选的,净化箱2包括水流依次通过的若干过滤室21,以及位于水流末端的后处理室。水流在多个过滤室21中可以进行多重过滤,以保证过滤效果,而后处理室能够对进入养殖槽1的循环水最后进行“把关”。
本实施例中,沿水流方向设置的各过滤室21中装入的生物填料分别为过滤棉211、悬浮生物填料212、陶瓷环213。过滤棉211可以过滤水体中的杂质和颗粒物;悬浮生物填料212可以由PP材料制成,也可以由其他软材料制成,在填充悬浮生物填料212的过滤室21中养殖硝化菌,以去除水体中的有机物;陶瓷环213同时亦起生化过滤的作用。
在本实施例中,后处理室包括紫外消毒腔22和厌氧乳酸菌水质调节腔23。紫外消毒腔22中安装若干紫外光灯221,对流过的水体紫外消毒以灭杀细菌。厌氧乳酸菌水质调节腔23中预先培养厌氧乳酸菌,利用其生物特性调节水质。紫外消毒腔22和厌氧乳酸菌水质调节腔23的底端都分别设置有出口,这两处出口作为净化箱2水体排向养殖槽1的出口。
优选的,各过滤室21的底端设有排污口,通过管道与循环室13的排污口133相连通,需要排空过滤室21时刻打开相应的阀门。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养殖槽1底部设有曝气装置,其包括浸没在水体底部的曝气管71。曝气管71由安装在外框6顶部的鼓风机72供气,以提供水生生物生存的氧气。
如图7所示,优选的,上方水草箱31的入口和出口在同侧,如图7中的左侧,中间沿长度方向有一隔板311,隔板311的右端并未延伸至水草箱31壁处,从而在水草箱31右端留有一个回流口312,水体在回流口312处折返。通过这种折返设计,能够充分利用有限的空间,使得水体中残留物尽可能被吸附、消耗。
同时,实施例中的外框6由废弃集装箱改造而成,其内部用于装设养殖系统的各部件,可以有效地减少资源的浪费。
如图1至图3所示,优选的,第一循环泵4的出口管道41接有旁通管411,该旁通管411接至上方水草箱31的进水口,旁通管411上安装有旁通阀门412。与第二循环泵5的出口管道51连接旁通管411。旁通管411及旁通阀门412的存在,使得即使不开启第二循环泵5,也可以通过开启旁通阀门412而将水抽送至上方水草箱31中,或者即使不开启第一循环泵4,也可以由第二循环泵5将水抽送至净化箱2中。
另外,因为旁通管411的存在,在并未图示的其他实施例中,养殖槽1中可以不设置第二循环泵5,仅依靠第一循环泵4完成水体的循环。如此一来,吸渣槽11和吸渣室12也可以不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侧方水草箱32为A字型,并设有多根水平的支管,管道上种植水草。侧方水草箱32的入水口通过管道通至净化箱2进水区域的底部,侧方水草箱32的出水口设有提升泵321,提升泵321的出水口通至净化箱2的进水区域。净化箱2进水区域部分的水在重力的作用下流入侧方水草箱32中,之后提升泵321将回用处理的水提升回净化箱2中继续净化。
综上,本实施例的水流有两个流向,一是:养殖槽1——上方水草箱31——净化箱2——养殖槽1;另外一个流向是:养殖槽1——侧方水草箱32——净化箱2——养殖槽1。
如图8所示的第二实施例中,除回用装置及配套的管件外,其他结构与第一实施例中一致。本实施例的回用装置仅为在养殖槽1侧边的侧方水草箱32,而省略了上方水草箱31。侧方水草箱32为A字型,并设有多根水平的支管,管道上种植水草。侧方水草箱32的入水口通过管道通至净化箱2进水区域的底部,侧方水草箱32的出水口设有提升泵321,提升泵321的出水口通至净化箱2的进水区域。净化箱2进水区域部分的水在重力作用下流入侧方水草箱32中,之后提升泵321将回用处理的水提升回净化箱2中继续净化。因此本实施例的水流只有一个流向:养殖槽1——侧方水草箱32——净化箱2——养殖槽1。
如图9所示的第三实施例中,除回用装置及配套的管件外,其他结构与第一实施例中一致。本实施例的回用装置仅为上方水草箱31,因此水流只有一个流向:养殖槽1——上方水草箱31——净化箱2——养殖槽1。
以上只是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其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Claims (15)

1.一种循环水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养殖槽(1)、位于养殖槽(1)上方的净化箱(2)、在养殖槽(1)外的回用装置以及将养殖槽(1)中的水提升至净化箱(2)和回用装置的提升装置,所述提升装置安装在养殖槽(1)内,所述净化箱(2)的出水口通向养殖槽(1),所述回用装置的出水口通过管道通至净化箱(2)的进水区域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水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回用装置包括种植有水草的水草箱,水草位于水草箱的流道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循环水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草箱包括设置在净化箱(2)的上方的上方水草箱(31),所述上方水草箱(31)的出水口通至净化箱(2)进水区域。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循环水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草箱包括设置在养殖槽(1)侧方的侧方水草箱(32),所述侧方水草箱(32)低于净化箱(2),所述侧方水草箱(32)的入水口通过管道通至净化箱(2)进水区域的底部,所述侧方水草箱(32)的出水口设有提升泵,所述提升泵的出水口通至净化箱(2)的进水区域。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循环水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装置包括第一循环泵(4),所述第一循环泵(4)的出口管道分别通至净化箱(2)的进水区域以及上方水草箱(31)的进水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循环水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循环泵(4)的出口管道外接有连通上方水草箱(31)进水口的旁通管(411),所述旁通管(411)上设有旁通阀门(41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循环水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装置包括第二循环泵(5),所述第二循环泵(5)的出口管道通至上方水草箱(31)的进水口。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循环水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循环泵(5)的出口管道连接旁通管(411)。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循环水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槽(1)底端沿长度方向设有吸渣槽(11),所述养殖槽(1)中分隔出容纳第二循环泵(5)的吸渣室(12),所述吸渣槽(11)通至吸渣室(12)内。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循环水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槽(1)中分隔出容纳第一循环泵(4)的循环室(13),所述循环室(13)连通养殖槽(1)。
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循环水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槽(1)的侧方设置有侧方水草箱(32),所述侧方水草箱(32)的出水口设有提升泵,所述提升泵的出水口通至净化箱(2)的进水区域。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循环水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装置包括第一循环泵(4),所述第一循环泵(4)的出口管道通至净化箱(2)的进水区域,所述水草箱的入水口通过管道通至净化箱(2)的进水区域。
1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11或12所述的循环水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箱(2)包括水流依次通过的若干过滤室(21),以及位于水流末端的后处理室。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循环水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各过滤室(21)中装有生物填料,沿水流方向设置的各过滤室(21)中装入的生物填料分别为过滤棉(211)、悬浮生物填料(212)、陶瓷环(213)。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循环水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处理室包括紫外消毒腔(22)和厌氧乳酸菌水质调节腔(23)。
CN201520539206.1U 2015-07-23 2015-07-23 一种循环水养殖系统 Active CN20490754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539206.1U CN204907542U (zh) 2015-07-23 2015-07-23 一种循环水养殖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539206.1U CN204907542U (zh) 2015-07-23 2015-07-23 一种循环水养殖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907542U true CN204907542U (zh) 2015-12-30

Family

ID=549567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539206.1U Active CN204907542U (zh) 2015-07-23 2015-07-23 一种循环水养殖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90754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50838A (zh) * 2016-03-30 2016-08-17 苏州市相城区阳澄湖镇益丰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 一种高效循环水环保养殖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50838A (zh) * 2016-03-30 2016-08-17 苏州市相城区阳澄湖镇益丰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 一种高效循环水环保养殖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782736B1 (ko) 집약적 순환 여과식 양식시스템
CN209964991U (zh) 一种离子净化养殖系统
CN205902657U (zh) 一种甲鱼养殖床
CN105557608A (zh) 一种水生动物毒理学实验系统及应用
CN106305569A (zh) 自洁净内循环控温型养殖系统
CN104926027A (zh) 一种淡水苗种培育用水的循环利用方法
KR101511948B1 (ko) 양어장의 물순환 시스템
CN204907542U (zh) 一种循环水养殖系统
CN111517567A (zh) 一种具有自动清堵功能的生态环境修复系统及修复方法
KR20170090827A (ko) 액비 순환 시스템
CN205773971U (zh) 一种规模化奶牛场挤奶厅消毒酸碱废液处理装置
CN212035492U (zh) 一种深度脱氮的循环水养殖系统
CN213463479U (zh) 一种智能化水产养殖池
KR20190044715A (ko) 순환여과형 집수정 장치
CN209931253U (zh) 一种循环水养殖用集污排污装置
CN210094382U (zh) 一种水产品循环水培养实验室养殖装置
CN211861518U (zh) 鱼池过滤装置
CN109566523B (zh) 鱼池过滤装置及方法
CN209583888U (zh) 一种海淡水工厂化养殖系统循环水处理系统
CN213708062U (zh) 一种废水处理装置及养殖系统
CN209914798U (zh) 一种集装箱式集污排污水产养殖系统
CN204968961U (zh) 自洁净内循环控温型养殖系统
CN205455388U (zh) 一种受控式高效循环水集装箱养殖系统
CN210782578U (zh) 一种循环水养殖鳗鱼系统
CN213549094U (zh) 一种瓶架式鱼卵孵化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