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549094U - 一种瓶架式鱼卵孵化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瓶架式鱼卵孵化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549094U
CN213549094U CN202021949815.1U CN202021949815U CN213549094U CN 213549094 U CN213549094 U CN 213549094U CN 202021949815 U CN202021949815 U CN 202021949815U CN 213549094 U CN213549094 U CN 21354909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utlet
bottle
inlet
water
communica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949815.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韩轶晶
蒋黎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Chongrui Aquatic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Chongrui Aquatic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Chongrui Aquatic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Chongrui Aquatic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949815.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54909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54909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54909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8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fisheries management
    • Y02A40/81Aquaculture, e.g. of fish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瓶架式鱼卵孵化器,涉及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包括孵化瓶、孵化瓶底进水口、操作台、收集槽、防锈支架、生化平衡过滤箱、温控系统、紫外线杀菌器、控制器、潜水泵、生化箱排污口、给水管、孵化瓶回水管、收集管、鱼苗收集器、鱼苗收集器回水管、鱼苗收集器排污口。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瓶架式鱼卵孵化器,操作简易,收集和观察鱼卵也十分便捷,同时大大的提高了鱼卵孵化的成功率,提高了鱼卵的孵化产率,既能适用于现代化实验室和小型渔场,也能适应大规模的生产要求。

Description

一种瓶架式鱼卵孵化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瓶架式鱼卵孵化器。
背景技术
随着水产养殖业的不断发展,鱼卵人工孵化的需求越来越大,因此,鱼卵孵化技术是规模化鱼苗繁育技术中的关键技术之一,而高性能的鱼卵孵化装置是提高鱼卵孵化率的重要保证。在鱼类人工繁殖过程中,受精卵的孵化直接影响孵化成鱼的质量与数量。
鱼卵可分为浮性卵、沉性卵,一般采取两种方式孵化,一种是室外水泥池环道流水孵化,另一种是孵化桶水流搅动孵化。日常养殖中,大部分养殖品种的受精卵都属于沉性卵,沉性鱼卵人工孵化时,影响鱼卵孵化的因素有受精卵的堆叠情况、温度、细菌特别是霉菌的菌群密度以及氨、氮、氧和PH值等水质情况。
目前,沉性鱼卵孵化,常用的设施有孵化槽、孵化桶、孵化瓶、孵化缸等,上述装置有类似的结构,即底部锥形、上部敞口,工作原理都是靠底部中心吹出水流向上带动堆沉在孵化装置底锥部的卵向上浮动,然后因为重力原因从四周滚落沿着瓶壁再沉降进底锥部空间,循环往复,缺点是需要持续稳定的符合孵化水质和温度的水源,用水量大,流速度不易控制,也缺乏针对性的完善的水处理装置。
基于以上问题造成了现有鱼卵孵化装置的孵化产率低。因此,研究一种既能节水,又能提高鱼卵孵化成功率的装置,是很有必要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瓶架式鱼卵孵化器,操作简易,收集和观察鱼卵也十分便捷,同时大大的提高了鱼卵孵化的成功率,提高了鱼卵的孵化产率,既能适用于现代化实验室和小型渔场,也能适应大规模的生产要求。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瓶架式鱼卵孵化器,包括孵化瓶、孵化瓶底进水口、操作台、收集槽、防锈支架、生化平衡过滤箱、温控系统、紫外线杀菌器、控制器、潜水泵、生化箱排污口、给水管、孵化瓶回水管、收集管、鱼苗收集器、鱼苗收集器回水管、鱼苗收集器排污口,其中,所述述孵化瓶的底进水口和出口分别通过管道连通温控系统的出口和收集槽的开放进口;所述操作台由所述防锈支架支撑,放置所述孵化瓶和收集槽;所述收集槽的出口通过管道连通所述孵化瓶回水管进口;所述生化平衡过滤箱的进口和出口分别通过管道连通所述孵化瓶回水管的出口和所述潜水泵的进口;所述温控系统的进口通过管道连通所述紫外线杀菌器的出口;所述紫外线杀菌器的进口通过管道连通所述给水管的出口;所述控制器通过线路连通所述潜水泵、紫外线杀菌器、温控系统,所述潜水泵的出口通过管道连通所述给水管的进口;所述生化箱排污口的进口通过管道连通所述生化平衡过滤箱的底侧出口;所述给水管的出口通过管道连通所述紫外线杀菌器的进口;所述孵化瓶回水管的进口通过管道连通所述收集槽的出口;所述收集管的进口和出口分别通过管道连通所述收集槽的出口和所述鱼苗收集器的开放进口;所述鱼苗收集器的上端侧出口通过管道连通所述鱼苗收集器回水管的进口,底端侧出口通过管道连通所述鱼苗收集器排污口;所述鱼苗收集器回水管的出口通过管道连通所述生化平衡过滤箱的上端侧的进口。
优选的,所述孵化瓶为锥型瓶结构,所述孵化瓶的顶部出口处设置可拆卸的冲孔盖板。
优选的,所述孵化瓶高于所述冲孔盖板上方设置有瓶身侧出水口。
优选的,所述生化平衡过滤箱中设有多级过滤结构,配备有生化填料。
优选的,所述紫外线杀菌器固定在所述生化平衡过滤箱外的一侧。
优选的,所述鱼苗收集器外形为圆形桶,其内底部设置为带排水口的锥型底。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设计精巧合理,水体采用自然溢流设计,无需担心水位上升而漫出孵化瓶、收集槽以及鱼苗收集器的上沿,而且流水同时可清洗鱼卵或卵膜,无需人工再清洗操作,节省大量的人工成本。
2、本实用新型最大程度模仿自然孵化的水流环境,同时确保水中有足够的溶氧,为鱼卵的正常孵化提供十分适宜的氧气条件,适用于绝大多数的养殖孵化品种。
3、本实用新型选用的均为耐腐蚀、优质材料,可用于海水鱼卵的孵化,十分安全环保。
4、本实用新型所有的装置设备组件都高度集成安置于一个可移动的平台上,结构紧凑、相对独立且占地小,安装和使用过程都尤为方便快捷。
5、本实用新型可以灵活配置多组孵化瓶,自主设计的孵化瓶锥型结构可实现无死角鱼卵孵化,且随水流有效托举鱼卵浮动起来防止相互粘连,极大程度降低鱼卵遭病害或死亡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瓶架式鱼卵孵化器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本实施例提供的瓶架式鱼卵孵化器,包括孵化瓶1、孵化瓶底进水口2、操作台3、收集槽4、防锈支架5、生化平衡过滤箱6、温控系统7、紫外线杀菌器8、控制器9、潜水泵10、生化箱排污口11、给水管12、孵化瓶回水管13、收集管14、鱼苗收集器15、鱼苗收集器回水管16、鱼苗收集器排污口17。
孵化瓶1采用独创的外形结构,主要设计为锥型瓶结构,瓶内近顶部出口处设置可取卸的冲孔盖板,主要起到鱼卵防逃作用,高于冲孔盖板上方设置瓶身侧出水口;孵化瓶1底进水口即在孵化瓶1下端锥型部分设置的进水口;操作台3用于支撑孵化瓶1、收集槽4等设备组件;收集槽4设置在操作台3上,用于收集孵化瓶1出水口排出的水体或鱼苗;防锈支架5作为必要的孵化器设备组件的支撑结构,保持整体稳固;生化平衡过滤箱6作为基本的水处理装置,内部采用的是独特设计的多级过滤结构,配备生化填料,能够持续为孵化器提供净化过滤的水体;温控系统7主要调节孵化水体的温度,以保证适宜的孵化水温条件;紫外线杀菌器8固定在生化平衡过滤箱6外的一侧,对水体有杀菌处理作用;控制器9用于温控系统7、紫外线杀菌器8等设备组件的电源控制;潜水泵10放置于生化平衡过滤箱6内底部,用于抽取净化后的水;生化箱排污口11设置于近生化平衡过滤箱6底部,用于一段时间清洗污物后的污水排出口;给水管12为孵化瓶1输送净化的水体;孵化瓶1回水管用于将水体输送回生化箱;收集管14用于将收集槽4中收集到的水体或者鱼苗输送到鱼苗收集器15;鱼苗收集器15外形为圆形桶,其内底部设置为带排水口的锥型底,主要是用于收集孵化完成的鱼苗,便于人工取出转移到后续的养殖程序中;鱼苗收集器15回水管用于将鱼苗收集器15的水体输送回生化平衡过滤箱6,同时可调控鱼苗收集器15中的水位,防止水量过多而溢出;鱼苗收集器15排污口设置于近鱼苗收集器15底部,作为一段时间清洗污物后的污水排出口。
孵化瓶1的底进水口和出口分别通过管道连通温控系统7的出口和收集槽4的开放进口;操作台3由防锈水平框架部分支撑,可放置一定数量的孵化瓶1,其中部设置收集槽4;收集槽4的出口通过管道连通回水管进口;防锈支架5构成孵化器整体支撑框架;生化平衡过滤箱6的进口和出口分别通过管道连通孵化瓶1回水管的出口和潜水泵10的进口;温控系统7的进口通过管道连通紫外线杀菌器8的出口;紫外线杀菌器8的进口通过管道连通给水管12的出口;控制器9通过线路连通潜水泵10、紫外线杀菌器8、温控系统7等,控制设备的电源开关;潜水泵10的出口通过管道连通给水管12的进口;生化箱排污口11的进口通过管道连通生化平衡过滤箱6的底侧出口;给水管12的出口通过管道连通紫外线杀菌器8的进口;孵化瓶1回水管的进口通过管道连通收集槽4的出口;收集管14的进口和出口分别通过管道连通收集槽4的出口和鱼苗收集器15的开放进口;鱼苗收集器15的上端侧出口通过管道连通鱼苗收集器15回水管的进口,底端侧出口通过管道连通鱼苗收集器15排污口;鱼苗收集器15回水管的出口通过管道连通生化平衡过滤箱6的上端侧的进口。
由于鱼卵和新生幼鱼基本不需要喂食,而且新陈代谢保持在很低的情况,水中污染物主要是水溶性的有机物和由此导致的氨氮、亚硝酸盐、硝酸盐等,另外,还要考虑水霉菌对孵化的影响,因此配备循环水处理系统。本实施例针对性的配备了最基本的水处理装置即循环水处理系统,具体来说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1、超纤生化过滤棉或者毛刷进行过滤作为机械过滤;
2、生化球等生化填料培养反硝化和硝化细菌以分解水中的水溶性有机物;
3、紫外线杀菌装置处理水中的水霉菌、有害藻类、细菌、病毒以及类似的威胁;
4、温控系统7调控孵化用水的最适温度,按照品种和场地环境进行不同配置。
总的来说,由循环水处理系统处理过的水体作为孵化器的水源,净化的水体为孵化瓶1中的鱼卵营造适宜的孵化环境,并实时不断地循环流动,无需人工换水,可保证很长一段时间内鱼卵都处于健康适宜的环境条件中,有效地提高鱼卵孵化效率与成功率。
本实施例的瓶架式鱼卵孵化器运行的作业流程如下:
1、先运行水处理系统,即在生化平衡过滤箱6中放入水体,由生化平衡过滤箱6内部的多级过滤结构对水体进行过滤和净化处理;
2、生化平衡过滤箱6中处理后的净水由潜水泵10泵出,经给水管12输送至紫外线杀菌器8进行杀菌处理,再通过温控系统7调控适宜的水温,最后输送到达各个孵化瓶1底进水口;
3、孵化底进水口的水位上升进入孵化瓶1,孵化瓶1中水位上升则流出孵化瓶1的出水口到达收集槽4,部分水体汇流入孵化瓶1回水管中;
4、孵化瓶1回水管中的水体直接流入回到生化平衡过滤箱6,生化平衡过滤箱6再过滤净化后到达潜水泵10,以此实现水处理系统部分的水流环路,同时保持了孵化瓶1和收集槽4中有一定量流动的水体;
5、运行系统一段时间,直到水温和水质稳定以后,将鱼卵平均的放入孵化瓶1中;
6、由于孵化瓶1进水口位于底部,水流自下而上进入孵化瓶1,即从底部朝上托浮鱼卵,鱼卵轻缓地浮动起来,起到防止鱼卵相互粘连作用,水位上升到一定高度后溢流出孵化瓶1上端的冲孔板;
7、水流将鱼卵浮起以后从冲孔板溢流出,到达孵化瓶1上端侧出水口高度,则流出到收集槽4,收集槽4中部分水流流入孵化瓶1回水管直接到达生化平衡过滤箱6,水体则回到循环水处理系统中。
8、水体如此往复地流动,待鱼卵孵化为鱼苗后,则取下孵化瓶1中的冲孔板,并关闭直流到生化箱的回水球阀,同时打开通往鱼苗搜集器的球阀,鱼苗顺着水流流到鱼苗收集器15中,水位上升则通过鱼苗收集器15上方的溢流管输送回生化平衡过滤箱6,以保证水体不会溢出,鱼苗可在此鱼苗搜集器中培育一段时间,直到密度达到容器和系统极限或者水质开始恶化。
本实用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制,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中的具体含义。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瓶架式鱼卵孵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孵化瓶、孵化瓶底进水口、操作台、收集槽、防锈支架、生化平衡过滤箱、温控系统、紫外线杀菌器、控制器、潜水泵、生化箱排污口、给水管、孵化瓶回水管、收集管、鱼苗收集器、鱼苗收集器回水管、鱼苗收集器排污口,其中,所述述孵化瓶的底进水口和出口分别通过管道连通温控系统的出口和收集槽的开放进口;所述操作台由所述防锈支架支撑,放置所述孵化瓶和收集槽;所述收集槽的出口通过管道连通所述孵化瓶回水管进口;所述生化平衡过滤箱的进口和出口分别通过管道连通所述孵化瓶回水管的出口和所述潜水泵的进口;所述温控系统的进口通过管道连通所述紫外线杀菌器的出口;所述紫外线杀菌器的进口通过管道连通所述给水管的出口;所述控制器通过线路连通所述潜水泵、紫外线杀菌器、温控系统,所述潜水泵的出口通过管道连通所述给水管的进口;所述生化箱排污口的进口通过管道连通所述生化平衡过滤箱的底侧出口;所述给水管的出口通过管道连通所述紫外线杀菌器的进口;所述孵化瓶回水管的进口通过管道连通所述收集槽的出口;所述收集管的进口和出口分别通过管道连通所述收集槽的出口和所述鱼苗收集器的开放进口;所述鱼苗收集器的上端侧出口通过管道连通所述鱼苗收集器回水管的进口,底端侧出口通过管道连通所述鱼苗收集器排污口;所述鱼苗收集器回水管的出口通过管道连通所述生化平衡过滤箱的上端侧的进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瓶架式鱼卵孵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孵化瓶为锥型瓶结构,所述孵化瓶的顶部出口处设置可拆卸的冲孔盖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瓶架式鱼卵孵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孵化瓶高于所述冲孔盖板上方设置有瓶身侧出水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瓶架式鱼卵孵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生化平衡过滤箱中设有多级过滤结构,配备有生化填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瓶架式鱼卵孵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紫外线杀菌器固定在所述生化平衡过滤箱外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瓶架式鱼卵孵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鱼苗收集器外形为圆形桶,其内底部设置为带排水口的锥型底。
CN202021949815.1U 2020-09-09 2020-09-09 一种瓶架式鱼卵孵化器 Active CN21354909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949815.1U CN213549094U (zh) 2020-09-09 2020-09-09 一种瓶架式鱼卵孵化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949815.1U CN213549094U (zh) 2020-09-09 2020-09-09 一种瓶架式鱼卵孵化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549094U true CN213549094U (zh) 2021-06-29

Family

ID=765700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949815.1U Active CN213549094U (zh) 2020-09-09 2020-09-09 一种瓶架式鱼卵孵化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54909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548720B (zh) 基于异位生物絮团培育和原位硝化的复合对虾养殖系统
KR101408850B1 (ko) 무배수 복합 순환 양식설비
CN101606506A (zh) 集约化的循环水养殖系统
KR101795171B1 (ko) 바이오플락 양식수조용 부상슬러지 제거장치
CN103478055A (zh) 一种南美白对虾室内工厂化培育装置
CN104430125B (zh) 一种高效水产养殖系统和方法
CN1248398A (zh) 封闭循环养殖系统
CN103999814B (zh) 一种鱼贝藻共生循环水处理系统
CN107751085B (zh) 一种基于微藻膜生物反应器的循环海水养殖系统
KR101170304B1 (ko) 양식어류와 갯지렁이의 복합양식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06698667B (zh) 一种提高能效养殖池水处理效率的方法
CN105523629A (zh) 一种促进上下水层交流及底泥再悬浮释放的多功能装置
CN213549094U (zh) 一种瓶架式鱼卵孵化器
KR20140146995A (ko) 순환여과식 사육조
CN114600825B (zh) 一种双循环水产养殖系统
CN217136487U (zh) 一种提高水产种苗开口成活率的饲养装置
CN115536154A (zh) 一种鱼菜生态种养复合水处理循环系统
CN211631415U (zh) 一种增氧推水器
CN213549093U (zh) 一种床式孵化器
CN208129238U (zh) 一种养殖池
CN218354126U (zh) 一种低能耗生态养殖系统
CN209643611U (zh) 一种生态养殖装置
CN217459157U (zh) 一种模块化鱼菜共生系统
CN210782578U (zh) 一种循环水养殖鳗鱼系统
CN211419914U (zh) 一种鱼苗运输用水处理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361000 unit 1703i, No. 170, Tapu East Road, Siming District, Xiamen City, Fujian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Xiamen chongrui Aquatic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1503, 170 Tapu East Road, Siming District, Xiamen City, Fujian Province 361000

Patentee before: Xiamen chongrui Aquatic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