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905911U - 一种扩充装置及保护壳 - Google Patents

一种扩充装置及保护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905911U
CN204905911U CN201520499066.XU CN201520499066U CN204905911U CN 204905911 U CN204905911 U CN 204905911U CN 201520499066 U CN201520499066 U CN 201520499066U CN 204905911 U CN204905911 U CN 20490591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ically connected
expanding device
communication
containment vessel
converting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499066.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仲凯
林进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Mobilecon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Mobilecon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Mobilecon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Mobilecon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499066.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90591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90591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905911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扩充装置及保护壳,其中扩充装置适用于一保护壳,保护壳用于保护一移动通讯装置,扩充装置包括一本体、一转换单元及一扩充模块,本体具有一输出接口及一外接电源接口,转换单元设置于本体内,转换单元电性连接输出接口及外接电源接口,扩充模块电性连接转换单元,其中,扩充模块用于与一外部设备通讯。

Description

一种扩充装置及保护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移动通讯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扩充装置及保护壳。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各类移动终端产品例如智能型手机及平板计算机等不断推陈出新,几乎已经到达人手一机的状态。基本上在方便携带的前提之下,无论是智能型手机或是平板计算机,其发展趋势都是朝向轻薄短小与高性能化的方向,从而在电源的供应上就会有其限制,且未来随着移动上网时间逐渐拉长,势必会造成电池电量的急遽消耗,因此具有大容量的移动电源就成了相当受到欢迎的产品。
一般市面上常见的移动电源,其主要是在移动电源主体内设置蓄电池及控制电路板,并在主体上配置至少一USB传输接口,当进行充电时,蓄电池内储存的电能可藉由控制电路板转换成适当的电压和电流大小后,再通过USB传输接口提供至用户的移动装置。随着智能手机及平板计算机等移动装置市场持续高度成长,加上移动装置朝向多核心及大屏幕发展,耗电量明显提升,刺激移动电源市场需求近年同步高成长。
但,无论是智能型手机或是平板计算机,这类的移动电源通常需要额外的电源传输线来传输电力;再者,当电力全部耗尽时,这类的移动电源还需要进一步通过变压充电器来将电源充填于其内。也就是说,使用者于外出时须同时携带移动电源、电源传输线及变压充电器,在使用上相当麻烦而且携带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扩充装置及保护壳,通过扩充模块的设计,以与一外部设备进行通讯传输,使用方便,易于携带。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扩充装置,适用于一保护壳,该保护壳用于保护一移动通讯装置,所述扩充装置包括:一本体,所述本体具有一输出接口及一外接电源接口;一转换单元,所述转换单元设置于所述本体内,所述转换单元电性连接所述输出接口及所述外接电源接口;及一扩充模块,所述扩充模块电性连接所述转换单元;其中,所述扩充模块用于与一外部设备通讯。
可选地,其中所述扩充模块包括一处理单元、一记忆单元与一通讯单元,所述处理单元电性连接所述转换单元、所述输出接口、所述记忆单元及所述通讯单元,所述转换单元用于供电给所述处理单元、所述通讯单元及所述记忆单元,所述通讯单元用于与所述外部设备通讯,所述处理单元用于处理各单元之间的讯号,并将所述讯号传递给所述移动通讯装置,或是接收所述移动通讯装置所传递的讯号。
可选地,其中所述记忆单元为一SD卡及一闪存的其中之一或组合,所述通讯单元为一无线通信组件及一有线通讯组件的其中之一或组合。
可选地,所述扩充装置还包括一软性电路板,所述软性电路板电性连接所述转换单元,所述软性电路板自所述本体向外延伸;其中,所述外接电源接口用于接收一市电,所述转换单元转换所述市电为一第一电力及一第二电力,并由所述输出接口输出所述第一电力,以及所述软性电路板传输所述第二电力。
可选地,其中所述转换单元包括一转换组件、一稳压组件及一变压组件,所述转换组件电性连接所述外接电源接口及所述稳压组件,所述变压组件电性连接所述输出接口及所述软性电路板。
可选地,其中所述转换单元还包括一控制组件及一与所述控制组件电性连接的开关组件,所述开关组件电性连接于所述变压组件与所述软性电路板之间,所述控制组件电性连接所述稳压组件或所述变压组件,且所述控制组件用于控制所述开关组件的导通或截止。
可选地,所述扩充装置还包括一无线充电模块,设置于所述保护壳,所述无线充电模块电性连接所述输出接口,用于供电给所述移动通讯装置。
可选地,其中所述转换单元还包括一蓄电池,所述蓄电池用于储电并供电给所述扩充模块。
一种保护壳,适用于装设一移动通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壳包括:一容槽部,所述容槽部用于容置所述移动通讯装置;及一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扩充装置,所述扩充装置设置于所述容槽部的一外侧。
可选地,所述保护壳还包括一底板部,与所述容槽部连接,其中所述底板部为所述保护壳的一外套,所述软性电路板于所述外套内延伸至一连接部,所述软性电路板的末端电性连接所述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用于电性连接一移动电源装置。
可选地,其中所述扩充装置的所述本体与所述容槽部为一体设计,所述输出接口设置于所述容槽部的内侧,所述外接电源界面设置于所述容槽部的外侧。
可选地,所述保护壳还包括一无线充电模块,设置于所述保护壳,所述无线充电模块电性连接所述输出接口,用于供电给所述移动通讯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利用扩充装置及其保护壳,通过扩充模块的设计,来与一外部设备进行通讯传输,其中保护壳用来包覆移动终端设备,使移动通讯装置得到最佳的保护效果,并大大地提升扩充装置及其保护壳的操作方便性、效率与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扩充装置的整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扩充装置的功能方块第一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保护壳的整体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扩充装置的功能方块第二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扩充装置的功能方块第三示意图。
附图标记:
1、保护壳,9、移动通讯装置,10(10a、10b)、扩充装置,100、本体,1002、外接电源界面,1004、输出接口,110、转换单元,1102、转换组件,1104、稳压组件,1106、变压组件,1108、控制组件,1110、开关组件,120、软性电路板,130、扩充模块,1302、处理单元,1304、通讯单元,1306、记忆单元,12、容槽部,14、底板部,PD1~PD3、外部设备,WC、无线充电模块,W1、无线通信组件,L1、有线通讯组件,C1、连接部,PB、移动电源装置,40、电源线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扩充装置的整体示意图。其中,一种扩充装置10,适用于一保护壳。保护壳用于保护一移动通讯装置,扩充装置10包括一本体100、一转换单元110及一扩充模块130。在实际生产中,保护壳可以为手机保护套、平板计算机保护套或其他通讯装置保护套。为了方便说明,本实施例以手机保护套来说明,本实施例不限制保护壳的具体形式。
其中,转换单元110及扩充模块130设置于本体100内,且扩充模块130电性连接转换单元110。在实际生产中,扩充装置10可以为超级盒子(UltraBox),用来电性连接于一移动通讯装置及一外部电源之间,或是电性连接移动通讯装置。其中扩充装置10是作为外部电源供应给移动通讯装置的一平台,或是与一外部设备进行通讯的平台。本实施例不限制扩充装置10的具体形式。
进一步地,扩充装置10可通过扩充模块130与一外部设备进行通讯。其中外部设备可以为运动手环、穿戴装置、笔记本电脑、血压机、血糖机、跑步机、智能冰箱、智能家电或其他设备。本实施例不限制外部设备的具体形式。简单来说,扩充装置10通过扩充模块130来取得外部设备所记录的一生理数据、一工作数据或一运作数据。且扩充模块130可将上述生理数据、工作数据或运作数据传输给智能型手机,或是将上述生理数据、工作数据或运作数据记录于内建的内存中。本实施例不限制扩充装置10的具体形式。
值得一提的是,扩充模块130用于传输至少一穿戴装置的数据给智能型手机。在实际操作中,扩充模块130可通过Wi-Fi通讯器、蓝芽通讯器或其他通讯器来通讯。其中扩充模块130可与穿戴装置及智能型手机进行通讯,并将穿戴装置上所储存的个人信息下载至智能型手机上。也就是说,扩充模块130可作为穿戴装置及智能型手机之间的通讯桥梁。本实施例不限制扩充模块130的具体形式。
扩充模块130可以通过用户识别模块(俗称sim卡)或控制芯片来做为软硬件或其他配件的延伸,也可以加上智能配件控制模块与软件沟通,从而运用于智能家电、健康管理、无线充电与保全系统等方面。
此外,本体100具有一输出接口1004及一外接电源接口1002。在实际操作中,输出接口1004用于电性连接智能型手机,外接电源接口1002用于电性连接外部电源。在实际生产中,输出接口1004可以为数据端口、电源端口、USB端口或雷电端口(Thunderbolt),用于电性连接智能型手机的充电孔、充电结构、连接孔或连接结构。
而外接电源接口1002可以为外接电源端口,用于电性连接比如为市电的外部电源。也就是说,市电可经由外接电源接口1002进入到转换单元110,并经由转换单元110转换后通过输出接口1004来输出电力给智能型手机。
转换单元110设置于本体100内,转换单元110电性连接输出接口1004及外接电源接口1002。在实际操作中,转换单元110可以通过交流-直流转换电路及直流-直流转换电路其中之一或组合来实现。另外,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中,转换单元110还可包括一蓄电池。蓄电池用于储存电力并供电给扩充模块130。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转换单元110也可不包括蓄电池,而以移动电源装置PB或是将外部电源转换来供电给扩充模块130。本实施例不限制转换单元110的具体形式。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扩充装置的功能方块第一示意图。其中,扩充模块130包括一处理单元1302、一记忆单元1306与一通讯单元1304。处理单元1302电性连接转换单元110、输出接口1004、记忆单元1306及通讯单元1304。转换单元110用于供电给处理单元1302、通讯单元1304及记忆单元1306。通讯单元1304用于与外部设备PD1~PD2通讯。处理单元1302用于处理各单元之间的讯号,并将讯号传递给移动通讯装置9,或是接收移动通讯装置9所传递的讯号。本实施例不限制扩充模块130的具体形式。
进一步来说,处理单元1302可以通过半导体电子组件的控制电路、处理电路或判断电路来实现。本实施例不限制处理单元1302的具体形式。而记忆单元1306可以为一SD卡及一闪存的其中之一或组合。其中SD卡或闪存可以为可拆卸、可插拔或内建固定的组件。另外,记忆单元1306亦可作为智能型手机的扩展内存。也就是说,记忆单元1306可增加智能型手机的额外记忆容量。本实施例不限制记忆单元1306的具体形式。
通讯单元1304可以为一无线通信组件W1及一有线通讯组件L1的其中之一或组合。其中无线通信组件W1可以通过Wi-Fi通讯器、蓝芽通讯器、射频通讯器或其他通讯器来实现。有线通讯组件L1可以通过USB通讯端口或其他通讯端口来实现。因此,扩充模块130通过无线通信组件W1以与外部设备PD1无线通信,或是通过有线通讯组件L1以与外部设备PD2有线通讯。本实施例不限制通讯单元1304的具体形式。
为了方便说明,本实施例外部设备PD1是以运动手环,以及外部设备PD2是以笔记本电脑来说明。举例来说,使用者通过小米的运动手环PD1,以记录每一天的运动量及睡眠质量。其中,运动手环PD1的运动数据与睡眠质量数据可通过无线通信组件W1,以无线传输至记忆单元1306内。因此,记忆单元1306可储存用户的运动数据与睡眠质量数据。当然,运动数据与睡眠质量数据也可传输至移动通讯装置9,或是用户可通过移动通讯装置9来读取扩充模块130的记忆单元1306内的运动数据与睡眠质量数据。
再举例来说,使用者可通过笔记本电脑PD2来撰写工作日志,并将工作日志通过有线通讯组件L1,用有线传输至记忆单元1306内。在其他实施例中,运动手环PD1可通过通讯单元1304以直接传输运动数据及睡眠质量数据至移动通讯装置9,或是笔记本电脑PD2可通过通讯单元1304以直接传输工作日志至移动通讯装置9,而不必将数据储存于扩充模块130的记忆单元1306内。本实施例不限制扩充装置10的具体运作形式。
接下来,进一步说明保护壳的电路架构与其运作。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保护壳的整体示意图。其中,一种保护壳1,适用于装设一移动通讯装置9。在实际生活中,本实施例的保护壳1可视为智能型手机的保护壳。而移动通讯装置9可以为智能型手机、平板计算机或个人数字助理(PDA)。为了方便说明,本实施例的移动通讯装置9是以智能型手机来说明。本实施例不限制移动通讯装置9的具体形式。
保护壳1包括一容槽部12、一底板部14及一扩充装置10。在实际操作中,容槽部12用于容置移动通讯装置9。底板部14与容槽部12连接,且底板部14设置于容槽部12外侧的底部,如图2所示。扩充装置10设置于容槽部12的一外侧。扩充装置10的本体100与容槽部12为一体设计,输出接口1004设置于容槽部12的内侧,外接电源界面1002设置于容槽部12的外侧。为了方便说明,本实施例的扩充装置10设置于容槽部12的下方短边处。在实际设计中,扩充装置10还可以设置于容槽部12的上方短边侧,或是容槽部12的左右长边侧。
此外,保护壳1可以为手机保护套的塑料保护壳或其他材质保护壳。而容槽部12用于容置智能型手机,其中容槽部12根据智能型手机的型态以配置有摄像镜头孔结构、手机按键孔结构、充电孔结构或其他孔结构。本实施例不限制保护壳1的具体形式。另保护壳1具有防尘、防震、吸震、防撞、防刮花、磨损及防水等功效。例如,灰尘、污垢不会进入智能型手机的插孔或端口,由此避免尘垢聚积而损坏插孔或端口。
接下来,软性电路板120设置于底板部14内。底板部14为保护壳1的一外套,软性电路板120于外套内延伸至一连接部C1。也就是说,软性电路板120的末端电性连接一连接部C1。在实际操作中,连接部C1用于电性连接一移动电源装置PB(PowerBank)。连接部C1可以为与移动电源装置PB(PowerBank)对应电气接合的端口。连接部C1可通过卡合、插合、磁扣吸合或其他方式与移动电源装置PB(PowerBank)电性连接。本实施例不限制连接部C1的具体形式。
详细来说,软性电路板120电性连接转换单元110,软性电路板120自本体100而向外延伸,且软性电路板120用于输出电力。本实施例不限制扩充装置10的具体形式。在实际操作中,其中,外接电源接口1002用于接收一市电,转换单元110转换市电为一第一电力及一第二电力,并由输出接口1004输出第一电力,以及由软性电路板120传输第二电力。
举例来说,扩充装置10通过外接电源接口1002以接收一例如110伏特的交流电。电源线接头40用于电性连接于市电与外接电源接口1002之间。其中电源线接头40可以具有交流-直流转换电路的电路设计,由此电源线接头40传输一直流电给扩充装置10。直流电自外接电源接口1002进入,而转换单元110可以为直流-直流转换电路,并根据直流电以转换为一符合智能型手机用电的第一电力,并传输第一电力给智能型手机。此外,转换单元110根据直流电以转换为一符合移动电源装置PB用电的第二电力,并通过软性电路板120传输第二电力。
在其他实施例中,电源线接头40不具有交流-直流转换电路的电路设计。交流电自外接电源接口1002进入,其中转换单元110可以为交流-直流转换电路,可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并将直流电进行整流、稳压及变压等处理作业。因此,转换单元110可通过输出接口1004以输出第一电力,并通过软性电路板120以传输第二电力。本实施例不限制扩充装置10的具体运作形式。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扩充装置的功能方块第二示意图。其中,本实施例中扩充装置10a与前述实施例图2的扩充装置10相似。然而,扩充装置10a、10之间仍存有差异,其在于:扩充装置10a还包括一软性电路板120。软性电路板120电性连接转换单元110的开关组件1110,且软性电路板120用于向外延伸并输出电力。在此不予赘述。
此外,转换单元110包括一转换组件1102、一稳压组件1104、一变压组件1106、一控制组件1108及一与控制组件1108电性连接的开关组件1110。在实际操作中,转换组件1102电性连接外接电源接口1002及稳压组件1104,变压组件1106电性连接输出接口1004及软性电路板120。开关组件1110电性连接于变压组件1106与软性电路板120之间。控制组件1108电性连接稳压组件1104或变压组件1106,且控制组件1108用于控制开关组件1110的导通或截止。
控制组件1108可以通过半导体电子组件的控制电路、处理电路或判断电路来实现。本实施例不限制控制组件1108的具体形式。其中控制组件1108的工作电源来自稳压组件1104。在其他实施例中,控制组件1108的工作电源亦可来自变压组件1106,所属技术领域具有通常知识者可自由设计控制组件1108。
另外,本实施例还包括一电源线接头40,电源线接头40用于电性连接于市电与外接电源接口1002之间,电源线接头40具有一交流-直流转换电路,而转换组件1102可以为一直流-直流转换电路,可以通过直流升压电路、直流降压电路或直流升降压电路来实现。稳压组件1104可以为一稳压电路或滤波电路。变压组件1106可以为一变压电路。在其他实施例中,转换组件1102可以为一交流-直流转换电路,用于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本实施例不限制转换组件1102、稳压组件1104及变压组件1106的具体形式。
此外,转换单元110还包括一保护组件,其中保护组件可以通过过充保护电路、过电流保护电路或过电压保护电路来实现。本实施例不限制保护组件的具体形式。
举例来说,保护壳电性连接至如交流市电的外部电源。外部电源经由电源线接头40及外接电源接口1002进入转换单元110。其中转换组件1102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且直流电经由稳压组件1104稳压后传输给变压组件1106。其中直流电可经由输出接口1004输出给智能型手机。此外,直流电亦可经由连接部C1输出给移动电源装置PB。
简单来说,本实施例的市电可对智能型手机充电及对移动电源装置PB充电。在移动电源装置PB达到充电饱和状态后,控制组件1108可控制开关组件1110处于截止状态,由此外部电源停止对移动电源装置PB供电。另外,变压组件1106与输出接口1004之间也可设置开关组件,因此控制组件1108也可控制变压组件1106与移动通讯装置9之间的供电电路的导通或截止。
值得一提的是,本实施例具有处理单元1302与控制组件1108等两个相似的控制电路、处理电路或判断电路。但处理单元1302与控制组件1108的功用及用途不同。在其他实施例中,处理单元1302与控制组件1108也可整合为一个控制电路、处理电路或判断电路,并可处理各单元之间的讯号以及控制开关组件1110的导通或截止。本实施例不限制处理单元1302与控制组件1108的具体运作形式。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扩充装置的功能方块第三示意图。其中,本实施例中的扩充装置10b与前述实施例图2的扩充装置10相似。然而,扩充装置10b、10之间仍存有差异,其在于:扩充装置10b还包括至少一无线充电模块WC。其中,无线充电模块WC可以配置于保护壳,具体可以为保护壳的底板部14或容槽部12。本实施例不限制无线充电模块WC的配置位置。
在实际操作上,无线充电模块WC通过无线充电技术以对转换单元110的蓄电池充电或放电,或是无线充电模块WC通过无线充电技术以对智能型手机充电或放电。无线充电模块WC耦接输出接口1004,且输出接口1004耦接智能型手机。其中,无线充电模块WC耦接转换单元110的蓄电池。
详细来说,无线充电模块WC可以包括感应线圈、磁能转换器、发射控制器、接收控制器及电能转换器。其中,感应线圈耦接磁能转换器、发射控制器、接收控制器及电能转换器。而磁能转换器耦接发射控制器。接收控制器耦接电能转换器。其中,磁能转换器与发射控制器用于放电使用。而接收控制器与电能转换器用于充电使用。
也就是说,无线充电模块WC可放置于无线充电器上以进行对转换单元110的蓄电池充电作业。在转换单元110的蓄电池储存电能达到饱和状态时,无线充电模块WC可通过磁能转换器与发射控制器来使转换单元110的蓄电池放电,并对具有无线充电功能的智能型手机充电。另外,在其他实施例中,智能型手机可以不具有无线充电功能。因此,无线充电模块WC可耦接输出接口1004,并将转换单元110的蓄电池的电能经由输出接口1004以输出给智能型手机。
除上述差异之外,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知道,本实施例的操作部分与前述实施例实质上等效,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参考本实施例以及上述差异后,应当可以轻易推知,故在此不予赘述。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扩充装置及其保护壳,通过扩充模块的设计以与一外部设备通讯。其中扩充模块包括通讯单元,以无线或有线与穿戴装置或智能家电通讯。另穿戴装置或智能家电所纪录的数据可传输并储存于扩充模块的记忆单元内,或是直接传输至移动通讯装置。当然,记忆单元亦可作为移动通讯装置的额外内存,以提升移动通讯装置的记忆储存容量。扩充模块通过电源转换的设计,来供电给移动通讯装置,或是自软性电路板传输电力。其中转换单元通过直流-直流转换电路或交流-直流转换电路,以输出第一电力及第二电力。第一电力经由输出接口输出,第二电力经由软性电路板输出。另外当使用者使用一保护壳时,可通过外部电源直接对智能型手机进行充电。因此本实用新型提升了扩充装置及其保护壳的操作方便性、效率与质量。
以上所述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原理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2)

1.一种扩充装置,适用于一保护壳,该保护壳用于保护一移动通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充装置包括:
一本体,所述本体具有一输出接口及一外接电源接口;
一转换单元,所述转换单元设置于所述本体内,所述转换单元电性连接所述输出接口及所述外接电源接口;及
一扩充模块,所述扩充模块电性连接所述转换单元;
其中,所述扩充模块用于与一外部设备通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扩充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扩充模块包括一处理单元、一记忆单元与一通讯单元,所述处理单元电性连接所述转换单元、所述输出接口、所述记忆单元及所述通讯单元,所述转换单元用于供电给所述处理单元、所述通讯单元及所述记忆单元,所述通讯单元用于与所述外部设备通讯,所述处理单元用于处理各单元之间的讯号,并将所述讯号传递给所述移动通讯装置,或是接收所述移动通讯装置所传递的讯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扩充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记忆单元为一SD卡及一闪存的其中之一或组合,所述通讯单元为一无线通信组件及一有线通讯组件的其中之一或组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扩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充装置还包括一软性电路板,所述软性电路板电性连接所述转换单元,所述软性电路板自所述本体向外延伸;其中,所述外接电源接口用于接收一市电,所述转换单元转换所述市电为一第一电力及一第二电力,并由所述输出接口输出所述第一电力,以及所述软性电路板传输所述第二电力。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扩充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转换单元包括一转换组件、一稳压组件及一变压组件,所述转换组件电性连接所述外接电源接口及所述稳压组件,所述变压组件电性连接所述输出接口及所述软性电路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扩充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转换单元还包括一控制组件及一与所述控制组件电性连接的开关组件,所述开关组件电性连接于所述变压组件与所述软性电路板之间,所述控制组件电性连接所述稳压组件或所述变压组件,且所述控制组件用于控制所述开关组件的导通或截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扩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充装置还包括一无线充电模块,设置于所述保护壳,所述无线充电模块电性连接所述输出接口,用于供电给所述移动通讯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扩充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转换单元还包括一蓄电池,所述蓄电池用于储电并供电给所述扩充模块。
9.一种保护壳,适用于装设一移动通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壳包括:
一容槽部,所述容槽部用于容置所述移动通讯装置;及
一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扩充装置,所述扩充装置设置于所述容槽部的一外侧。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壳还包括一底板部,与所述容槽部连接,其中所述底板部为所述保护壳的一外套,所述软性电路板于所述外套内延伸至一连接部,所述软性电路板的末端电性连接所述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用于电性连接一移动电源装置。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保护壳,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扩充装置的所述本体与所述容槽部为一体设计,所述输出接口设置于所述容槽部的内侧,所述外接电源界面设置于所述容槽部的外侧。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壳还包括一无线充电模块,设置于所述保护壳,所述无线充电模块电性连接所述输出接口,用于供电给所述移动通讯装置。
CN201520499066.XU 2015-07-10 2015-07-10 一种扩充装置及保护壳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90591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499066.XU CN204905911U (zh) 2015-07-10 2015-07-10 一种扩充装置及保护壳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499066.XU CN204905911U (zh) 2015-07-10 2015-07-10 一种扩充装置及保护壳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905911U true CN204905911U (zh) 2015-12-23

Family

ID=549280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499066.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905911U (zh) 2015-07-10 2015-07-10 一种扩充装置及保护壳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905911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77865A (zh) * 2016-01-29 2016-05-11 苏州斯坦科机电有限公司 多充电/数据接口的电子设备保护壳及与其匹配的插接件
CN106060197A (zh) * 2016-05-31 2016-10-26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保护壳
WO2018000166A1 (zh) * 2016-06-28 2018-01-04 深圳市秦通通讯有限公司 具有充电功能的通讯装置保护壳
CN110737305A (zh) * 2019-09-20 2020-01-31 环胜电子(深圳)有限公司 具无线充电的多功能扩充座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77865A (zh) * 2016-01-29 2016-05-11 苏州斯坦科机电有限公司 多充电/数据接口的电子设备保护壳及与其匹配的插接件
CN106060197A (zh) * 2016-05-31 2016-10-26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保护壳
WO2018000166A1 (zh) * 2016-06-28 2018-01-04 深圳市秦通通讯有限公司 具有充电功能的通讯装置保护壳
CN110737305A (zh) * 2019-09-20 2020-01-31 环胜电子(深圳)有限公司 具无线充电的多功能扩充座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905911U (zh) 一种扩充装置及保护壳
JP3204611U (ja) 拡張装置及びその保護ケース
CN101325345A (zh) 手机供电系统
CN105262348A (zh) 一种手持机电源适配器
CN207652075U (zh) 一种otg供电与无线充电兼容电路及终端设备
CN204809934U (zh) 一种扩充装置、保护壳及手机保护壳
CN203445629U (zh) 智能移动终端的多功能背夹系统
CN105591432A (zh) 一种用于手持设备的快速充电系统
CN100555730C (zh) 携带式可充电备用电池
CN202632303U (zh) 一种移动读卡器
CN204928242U (zh) 智能穿戴设备
CN204258418U (zh) 一种光电智能两用无线充电器
CN209963819U (zh) 智能门锁供电电路及智能门锁
CN204886648U (zh) 一种扩充装置与具有其的保护壳
CN203180655U (zh) 无线供电设备
CN202564710U (zh) 一种多功能移动电源插座板
CN206039443U (zh) 无线充电的蓝牙键盘
CN205921406U (zh) 充电墙
CN104467111A (zh) 一种钱包
CN101976858A (zh) 一种利用笔记本电脑电池的电源转换装置
CN208723562U (zh) 手机-手机充电线控器
CN203722289U (zh) 一种可实现电子设备之间相互充电的互充电电路
CN202564735U (zh) 一种带usb接口的电源插座板
CN203562813U (zh) 一种多功能移动电源
CN107482795A (zh) 一种6.78Mhz谐振无线充电接收电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223

Termination date: 2018071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