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887145U - 电子设备位置确定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子设备位置确定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887145U
CN204887145U CN201520449229.3U CN201520449229U CN204887145U CN 204887145 U CN204887145 U CN 204887145U CN 201520449229 U CN201520449229 U CN 201520449229U CN 204887145 U CN204887145 U CN 20488714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electronic equipment
lost contact
identifying information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449229.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国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loqua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E-Mums Lif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E-Mums Lif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E-Mums Lif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449229.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88714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88714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88714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位置确定装置,所述装置包括: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携带失联电子设备的第一识别信息的失联指令;请求推送模块,用于向至少一个第二终端推送请求寻找所述失联电子设备的请求信息;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侦测到电子设备的无线信号的所述第二终端上传的该电子设备的第二识别信息;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接收的第二识别信息与所述失联电子设备的第一识别信息是否一致;信息推送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识别信息和所述第二识别信息一致时,获取与所述第二终端对应的用户信息并推送至所述第一终端。本实用新型通过向多个其他终端推送请求寻找该失联电子设备的请求信息,使得寻找失物的效率得以提升。

Description

电子设备位置确定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网络通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子设备位置确定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人们在日常工作、生活中难免遭遇物品遗失问题,为此,业界也在不断寻求行之有效的方法来帮助人们快速、有效寻找到遗失物品。
为了实现物品在遗失后能够被寻找到,现有技术通过在可能遗失的物品上设置可以发射无线信号的电子设备,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通过用户使用的终端(如:手机)来感测以上可能遗失的物品上的电子设备的无线信号,一旦用户的终端无法感测到上述电子设备的无线信号、或者该终端与上述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大于预设值时,则表明该电子设备可能脱离了用户的终端的监测范围,此刻通过终端发出警报信息来提醒用户该物品可能即将遗失。
在实现本申请的过程中,实用新型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
现有技术中,在终端发出警报信息来提醒用户该物品可能即将遗失后,往往是使用该终端的单个用户来寻找可能遗失的物品,导致寻找失物的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子设备位置确定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使用终端的单个用户寻找失物的效率较低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位置确定装置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电子设备位置确定装置,所述电子设备位置确定装置与第一终端、至少一个第二终端连接,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携带失联电子设备的第一识别信息的失联指令;其中,所述失联电子设备在失联状态广播无线信号;
请求推送模块,与所述第一接收模块连接并向至少一个第二终端推送请求寻找所述失联电子设备的请求信息;
第二接收模块,与所述请求推送模块连接并接收侦测到电子设备的无线信号的所述第二终端上传的该电子设备的第二识别信息;
判断模块,与所述第二接收模块连接并判断接收的第二识别信息与所述失联电子设备的第一识别信息是否一致;
信息推送模块,与所述判断模块连接并在所述第一识别信息和所述第二识别信息一致时,获取与所述第二终端对应的用户信息并推送至所述第一终端。
一种电子设备位置确定装置,所述电子设备位置确定装置与第一终端、至少一个第二终端连接,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携带失联电子设备的第一识别信息的失联指令;其中,所述失联电子设备在失联状态广播无线信号;
请求推送模块,与所述第一接收模块连接并向至少一个第二终端推送请求寻找所述失联电子设备的请求信息;
第二接收模块,与所述请求推送模块连接并接收侦测到电子设备的无线信号的所述第二终端上传的该电子设备的第二识别信息;
判断模块,与所述第二接收模块连接并判断接收的第二识别信息与所述失联电子设备的第一识别信息是否一致;
信息推送模块,与所述判断模块连接并在所述第一识别信息和所述第二识别信息一致时,获取与所述第一终端对应的用户信息并推送至所述第二终端。
一种电子设备位置确定装置,所述电子设备位置确定装置与第一终端、至少一个第二终端连接,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携带失联电子设备的第一识别信息的失联指令;其中,所述失联电子设备在失联状态广播无线信号;
请求推送模块,与所述第一接收模块连接并向至少一个第二终端推送请求寻找所述失联电子设备的请求信息;
第二接收模块,与所述请求推送模块连接并接收侦测到电子设备的无线信号的所述第二终端上传的该电子设备的第二识别信息;
判断模块,与所述第二接收模块连接并判断接收的第二识别信息与所述失联电子设备的第一识别信息是否一致;
信息推送模块,与所述判断模块连接并在所述第一识别信息和所述第二识别信息一致时,获取所述第二终端的位置信息并推送至所述第一终端。
一种电子设备位置确定装置,所述电子设备位置确定装置与第一终端、至少一个第二终端连接,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携带失联电子设备的识别信息的失联指令;其中,所述失联电子设备在失联状态广播无线信号;
请求推送模块,与所述第一接收模块相连并向至少一个第二终端推送请求寻找所述失联电子设备的、并携带所述识别信息的请求信息;
第二接收模块,与所述请求推送模块相连并接收侦测到所述失联电子设备的无线信号的第二终端发送的与该失联电子设备对应的特征信息;
发送模块,与所述第二接收模块相连并将所述特征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一终端上进行确认;
信息推送模块,与所述发送模块相连并在接收到所述第一终端反馈的确认信息时,获取与所述第二终端对应的用户信息并推送至所述第一终端。
一种电子设备位置确定装置,所述电子设备位置确定装置与第一终端、至少一个第二终端连接,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携带失联电子设备的识别信息的失联指令;其中,所述失联电子设备在失联状态广播无线信号;
请求推送模块,与所述第一接收模块相连并向至少一个第二终端推送请求寻找所述失联电子设备的、并携带所述识别信息的请求信息;
第二接收模块,与所述请求推送模块相连并接收侦测到所述失联电子设备的无线信号的第二终端发送的与该失联电子设备对应的特征信息;
发送模块,与所述第二接收模块相连并将所述特征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一终端上进行确认;
信息推送模块,与所述发送模块相连并在接收到所述第一终端反馈的确认信息时,获取与所述第一终端对应的用户信息并推送至所述第二终端。
一种电子设备位置确定装置,所述电子设备位置确定装置与第一终端、至少一个第二终端连接,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携带失联电子设备的识别信息的失联指令;其中,所述失联电子设备在失联状态广播无线信号;
请求推送模块,与所述第一接收模块相连并向至少一个第二终端推送请求寻找所述失联电子设备的、并携带所述识别信息的请求信息;
第二接收模块,与所述请求推送模块相连并接收侦测到所述失联电子设备的无线信号的第二终端发送的与该失联电子设备对应的特征信息;
发送模块,与所述第二接收模块相连并将所述特征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一终端上进行确认;
信息推送模块,与所述发送模块相连并在接收到所述第一终端反馈的确认信息时,获取所述第二终端的位置信息并推送至所述第一终端。
一种电子设备位置确定装置,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携带失联电子设备的第一识别信息的失联指令;其中,所述失联电子设备在失联状态广播无线信号;
第一请求推送模块,与所述第一接收模块连接并响应于所述失联指令,向至少一个与若干第二终端通信的第二服务器推送请求寻找所述失联电子设备的请求信息;
第二接收模块,与所述第一请求推送模块连接并在与所述第二服务器通信的第二终端侦测到电子设备的无线信号时,接收该第二终端通过所述第二服务器上传的被侦测到的电子设备的第二识别信息;
第一判断模块,与所述第二接收模块连接并判断接收的第二识别信息与所述失联电子设备的第一识别信息是否一致;
第一信息推送模块,与所述第一判断模块连接并在所述第一识别信息和所述第二识别信息一致时,通过第二服务器获取所述第二终端的位置信息并推送至所述第一终端;或,获取与所述第一终端对应的用户信息并通过第二服务器推送至所述第二终端;或,通过第二服务器获取所述第二终端的位置信息并推送至所述第一终端。
一种电子设备位置确定装置,包括:
第三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服务器发送的请求寻找所述失联电子设备的请求信息;所述请求信息是第一服务器响应于第一终端发送的失联指令发送的,所述失联电子设备在失联状态广播无线信号;
第二请求推送模块,与所述第三接收模块连接并向至少一个与所述第二服务器通信的第二终端推送所述请求信息;所述请求信息携带与失联电子设备对应的第一识别信息;
第四接收模块,与所述第二请求推送模块连接并接收侦测到电子设备的第二终端上传的该电子设备的第二识别信息;
第二判断模块,与所述第四接收模块连接并判断接收的所述第二识别信息与所述第一识别信息是否一致;
第二信息推送模块,与所述第二判断模块连接并在所述第一识别信息和所述第二识别信息一致时,获取所述第二终端的位置信息并通过第一服务器推送至所述第一终端;或,通过第一服务器获取与所述第一终端对应的用户信息并推送至所述第二终端;或,获取所述第二终端的位置信息并通过第一服务器推送至所述第一终端。
由以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见,在确定失联电子设备的位置的过程中,服务器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携带失联电子设备的识别信息的失联指令,随后服务器响应于该失联指令,向至少一个与该服务器通信的第二终端推送请求寻找该失联电子设备的请求信息,最终利用上述至少一个第二终端来感测该失联电子设备所广播的无线信号,从而实现失联电子设备的寻找。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通过向多个其他终端(即第二终端)推送请求寻找该失联电子设备的请求信息,以请求多个使用第二终端的用户来寻找失联电子设备,相比于现有技术中通过单个使用终端(即第一终端)的用户来寻找失联电子设备,其寻找失物的效率得以提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实现失联电子设备众寻的网络架构图;
图2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实现失联电子设备众寻的网络架构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基于图1所示的网络架构的,电子设备位置确定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中基于图1所示的网络架构的,以服务器为主体的电子设备位置确定方法的流程图;
图5为本申请第二实施例中基于图1所示的网络架构的,以服务器为主体的电子设备位置确定方法的流程图;
图6为本申请第三实施例中基于图1所示的网络架构的,以服务器为主体的电子设备位置确定方法的流程图;
图7为本申请第四实施例中基于图1所示的网络架构的,以服务器为主体的电子设备位置确定方法的流程图;
图8为基于图2所示的网络架构,以第一服务器为主体的电子设备位置确定方法的流程图;
图9为基于图2所示的网络架构,以第二服务器为主体的电子设备位置确定方法的流程图;
图10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基于图1所示的网络架构的电子设备位置确定装置的模块图;
图11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基于图1所示的网络架构的电子设备位置确定装置的模块图;
图1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基于图2所示的网络架构的电子设备位置确定装置(即第一服务器)的模块图;
图13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基于图2所示的网络架构的电子设备位置确定装置(即第二服务器)的模块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参图1所示,其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实现失联电子设备众寻的网络架构图。该架构包括可以广播无线信号的电子设备20、用以通过感测电子设备20的无线信号来判断该电子设备20是否处于监测范围内的第一终端10、服务器30及至少一个第二终端40a、40b。其中,第一终端10和至少一个第二终端40a、40b均可以与服务器30进行通信。基于该架构,失联电子设备众寻的过程大致是:一旦第一终端20判断电子设备20不在监测范围内后,该第一终端10便可向服务器30发起失联指令,随后由服务器30向多个与该服务器30通信的第二终端40a、40b推送请求寻找该电子设备20的请求信息,最终接收上述请求信息的多个第二终端40a、40b通过感测(识别)周边电子设备的无线信号,来实现该电子设备20的众寻功能。例如:假设第二终端40b在某个时刻感测到失联的电子设备20的无线信号,则向服务器30报告该情况,以实现失联电子设备的快递寻找。
参图2所示,其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实现失联电子设备众寻的网络架构图。该架构包括可以广播无线信号的电子设备20、用以通过感测电子设备20的无线信号来判断该电子设备20是否处于监测范围内的第一终端10、第一服务器30、一个或多个与所述第一服务器30通信的第二服务器50a、50b,及至少一个与第二服务器50a、50b通信的第二终端。在示范性实施例中,包括与第二服务器50a通信的第二终端40a、40b,和与第二服务器50b通信的第二终端40c、40d。本实施例与图1的实施例相比,其区别在于:在失联电子设备众寻的过程中,第一终端10向第一服务器30发送失联指令后,由第一服务器30向与之通信的一个或多个第二服务器50a、50b发送请求信息,并随后由第二服务器50a、50b将所述请求信息分别推送到与第二服务器50a、50b通信的第二终端40a、40b、40c、40d上,最终接收上述请求信息的多个第二终端40a、40b、40c、40d通过感测(识别)周边电子设备的无线信号,来实现该电子设备20的众寻功能。例如:假设第二终端40c在某个时刻感测到失联的电子设备20的无线信号,则向第一服务器30报告该情况(通过第二服务器50b转发),以实现失联电子设备的快递寻找。
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第一终端10、第二终端40a、40b可以是个人计算机、笔记本电脑、无线电话、个人数字助理(PDA)、智能手表、或其他计算机装置和通信装置。上述服务器和终端在硬件架构上都包含一些基本组件,如总线、处理装置、存储装置、一个或多个输入/输出装置、和通信接口等。总线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导线,用来实现服务器和终端各组件之间的通信。处理装置可以包括各类型的用来执行指令、处理进程或线程的处理器或微处理器。存储装置可以包括用以存储动态信息的动态存储器,如随机访问存储器(RAM),或用以存储静态信息的静态存储器,如只读存储器(ROM),以及包括磁或光学记录介质与相应驱动的大容量存储器。输入装置可以是键盘、鼠标、手写笔、触摸屏、声音识别装置、或生物测定装置等。输出装置可以是用以输出信息的显示器、打印机、或扬声器等。通信接口用来使服务器、或终端与其他系统或装置进行通信。通信接口之间可通过有线连接方式、无线连接方式、或光连接方式连接到上述网络中,以使上述终端、服务器实现相互通信。每个网络都可以包括局域网(LAN)、广域网(WAN)、内部网、互联网、移动电话网络、虚拟专用网(VPN)、蜂窝式或其它移动通信网络、蓝牙、NFC或其任何组合。服务器和终端上均包含用来管理系统资源、控制其他程序运行的操作系统软件,以及用来实现特定功能的应用软件或程序指令。
接下来将结合图3至图7,详细介绍本申请实施例中基于上述架构的电子设备位置确定方法。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基于图1所示的网络架构的,电子设备位置确定方法的流程图。参图1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方法包括:
S101:判断第一终端10与电子设备20是否失联。
本实施例中,电子设备20是可以发射蓝牙信号的装置,并且该电子设备具备唯一的第一识别信息(用以表明其身份)。在正常使用过程中,该第一终端10可以识别到该电子设备20发射的蓝牙信号。该步骤S101判断第一终端10与电子设备20是否失联的具体步骤可以是:
判断第一终端10与电子设备20的距离是否超出预设值,若是,则表明第一终端10与电子设备20存在失联的风险。例如:在某个时刻获取第一终端10与电子设备20的距离是30m,其超过预设值20m,则存在失联的风险。
或者,判断第一终端10是否能够识别到电子设备20的无线信号(蓝牙信号),若否,则表明第一终端10与电子设备20失联。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通过判断第一终端10能够感测到电子设备20的无线信号的强度,来判别两者是否存在失联的风险。同理,在电子设备20一端,也可以通过以上具体步骤来识别该电子设备20是否已经与第一终端10失联。
S102:若第一终端10与电子设备20失联,第一终端10反馈报警信息,以提醒该第一终端10的用户该电子设备20已经失联或存在失联的风险。在具体的应用中,上述报警信息可以是文字、或语音、或振动等。
S103:失联的电子设备20广播无线信号。
优选的实施例中,该无线信号可是蓝牙信号,该电子设备20在正常使用状态(未失联),其并不广播蓝牙信号,只是向监测该电子设备20的第一终端10发送蓝牙信号,也就是说,只有第一终端10可以识别到该电子设备20的蓝牙信号。在该电子设备20失联(该电子设备20识别不到第一终端10的蓝牙信号)之后,该电子设备20切换成蓝牙信号广播状态,使其成为一个可以被其他终端识别到蓝牙信号的蓝牙装置。
S104:第一终端10向服务器30发送携带失联电子设备20的第一识别信息的失联指令。
本实施例中,在第一终端反馈报警信息之后,可以通过使用该第一终端的用户判断是否电子设备已经失联,并随后由用户来决定是否向服务器30推送失联指令(若用户在一段时间内找到该电子设备,则无需发起失联指令)。当然,在一些可以实现的应用中,也可以第一时间由第一终端10自动向服务器30发送失联指令,只是在用户找到电子设备后,通过第一终端10来取消曾经发送的失联指令。
S105:服务器30接收第一终端10发送的携带失联电子设备20的第一识别信息的失联指令;其中,所述失联电子设备20广播无线信号(蓝牙信号)。
S106:服务器30响应于所述失联指令,向至少一个第二终端40a、40b推送请求寻找所述失联电子设备20的请求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中,服务器30可以通过网页、或应用APP的方式向访问该服务器30的至少一个第二终端40a、40b推送上述请求信息。
S107:第二终端40a、40b接收服务器30发送的请求信息。
一般地,在通过网页或应用APP接收到请求信息后,使用第二终端40a、40b的用户可以选择是否参与寻找失联的电子设备20,若同意参与,则可以向服务器推送一同意信息,此后服务器可以获取与该第二终端40a、40b对应的用户信息、或者该第二终端40a、40b的位置信息(当然可以向第二终端的用户确认是否允许服务器获取上述信息)。
S108:第二终端40a、40b开启侦测电子设备的无线信号的功能。
在第二终端40a、40b的用户同意参与寻找后,该第二终端40a、40b开启其搜索失联的电子设备的无线信号的功能(如:蓝牙功能)。
S109:第二终端40a、40b将侦测到无线信号的电子设备(可以是任意一个被识别的电子设备)的第二识别信息上传至服务器30。
在第二终端40a、40b参与失联电子的寻找后,由于参与寻找的第二终端可能分散在地理分布上的不同位置上,并且这些第二终端均开启无线信号(蓝牙)的识别功能,所以可能识别到各种可以被识别的蓝牙设备的信号,这些第二终端40a、40b自身无法确定所识别的蓝牙设备是否就是第一终端10所需寻找的电子设备20,需要将识别的蓝牙设备的第二识别信息上传至服务器上。本实施例中,一旦这些参与寻找的第二终端40a、40b识别到任意一个蓝牙设备,便会将该被识别的蓝牙设备的第二识别信息上传至服务器30上。该第二识别信息可以是代表该蓝牙设备的身份信息的标识。
S110:服务器30接收侦测到电子设备的所述第二终端上传的该电子设备的第二识别信息。
S111:服务器30判断接收的第二识别信息与所述失联电子设备20的第一识别信息是否一致。
由于服务器30在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失联指令的过程中,失联指令携带一个待寻找的电子设备20的第一识别信息,该第一识别信息随即被存储于服务器30上,通过比对这些第二终端上传的被识别的电子设备(蓝牙设备)的第二识别信息是否与预先存储的第一识别信息一致,即可以确定该被识别的电子设备是否就是第一终端10所寻找的失联电子设备20。
S112:若是,服务器30获取与所述第二终端40a、40b对应的用户信息并推送至所述第一终端10。
可见,一旦服务器30通过比对,发现某个第二终端在某个时刻上传的被识别电子设备的第二识别信息与第一识别信息一致,则表明失联电子设备的无线信号被该第二终端所侦测到,也就是说,该失联电子设备的位置靠近这个第二终端所处的位置。本申请实施例中,为了实现失联电子设备的位置确定,可以通过服务器来获取该第二终端对应的用户信息并推送至第一终端10,用户信息可以包括用户的联系方式信息(如:电话、邮箱、地址等)、或用户的即时通信应用(如:微信、QQ等)上的账户信息。
S113:第一终端10接收服务器30推送的与第二终端40a、40b对应的用户信息。
最终,第一终端10的用户只需要通过上述用户信息来联系该第二终端的用户,从而确定到失联电子设备的位置。
图4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中基于图1所示的网络架构的,以服务器为主体的电子设备位置确定方法的流程图。如上所述,本实施例以服务器为主体的电子设备位置确定方法包括:
S201:服务器30接收第一终端10发送的携带失联电子设备20的第一识别信息的失联指令;其中,所述失联电子设备20广播无线信号(蓝牙信号)。
S202:服务器30响应于所述失联指令,向至少一个第二终端40a、40b推送请求寻找所述失联电子设备20的请求信息。
S203:服务器30接收侦测到电子设备的所述第二终端所上传的该电子设备的第二识别信息。
S204:服务器30判断接收的第二识别信息与所述失联电子设备20的第一识别信息是否一致。
S205:若是,服务器30获取与所述第二终端40a、40b对应的用户信息并推送至所述第一终端10。
结合具体应用,若该方法应用于走失儿童的寻找,则上述以服务器为主体的电子设备位置确定方法包括:
S201:服务器30接收第一终端10发送的携带失联电子设备20的第一识别信息的失联指令;其中,失联电子设备可以是佩戴于儿童身上的且嵌有智能蓝牙装置的手环、项链等,这些嵌有智能蓝牙装置的手环、项链等在失联状态时可以广播蓝牙信号。第一终端10上可以安装有用以监测该手环、项链等的位置的应用APP,上述第一标识信息可以是该儿童的身份信息(如:姓名)、或该儿童佩戴的手环、项链的蓝牙标签、或儿童的家长的身份信息(如:姓名、联系方式等)。
S202:服务器30响应于所述失联指令,向至少一个第二终端40a、40b推送请求寻找所述失联电子设备20的请求信息。
一旦使用第一终端的家长发现儿童走失后,即可向服务器发送携带第一识别信息的失联指令,以请求服务器向其他用户发起儿童的众寻请求。该服务器可以是任意一个即时通信应用APP(如微信)的服务器、或门户网站(如淘宝、新浪)的服务器,从而通过上述服务器向广泛用户群(“好心人”)发起走失儿童的众寻请求。
S203:服务器30接收侦测到电子设备的所述第二终端所上传的该电子设备的第二识别信息。
S204:服务器30判断接收的第二识别信息与所述失联电子设备20的第一识别信息是否一致。
其他用户的第二终端可以感测到任意一个可以被识别的蓝牙装置的蓝牙信号,并将所识别的蓝牙装置的第二识别信息上传至服务器上。因为服务器上预先存储一个与走失儿童对应的第一识别信息,如:儿童的身份信息、或该儿童佩戴的手环、项链的蓝牙标签、或儿童的家长的身份信息等。通过服务器的实时比对,可以第一时间发现被其他用户的第二终端识别到的该走失儿童所佩戴的手环、项链的位置。
S205:若是,服务器30获取与所述第二终端40a、40b对应的用户信息并推送至所述第一终端10。
在发现走失儿童所佩戴的手环、项链的位置后,服务器可以选择将识别到走失儿童所佩戴的手环、项链的蓝牙信号的第二终端的用户信息(“好心人”的信息)推送至家长的第一终端上,家长随后可以通过联系到该“好心人”来找到走失儿童。
图5为本申请第二实施例中基于图1所示的网络架构的,以服务器为主体的电子设备位置确定方法的流程图。如上所述,本实施例以服务器为主体的电子设备位置确定方法包括:
S301:服务器30接收第一终端10发送的携带失联电子设备20的第一识别信息的失联指令;其中,所述失联电子设备20广播无线信号(蓝牙信号)。
S302:服务器30响应于所述失联指令,向至少一个第二终端40a、40b推送请求寻找所述失联电子设备20的请求信息。
S303:服务器30接收侦测到电子设备的所述第二终端上传的该电子设备的第二识别信息。
S304:服务器30判断接收的第二识别信息与所述失联电子设备20的第一识别信息是否一致。
S305:若是,服务器30获取与所述第一终端10对应的用户信息并推送至第二终端40a、40b。
图5的实施例与以上图4的实施例相比,其区别在于:服务器30在确定某个第二终端识别到的电子设备是失联电子设备20后,不是将第二终端的用户信息推送给第一终端,作为替代的,其将第一终端的用户信息推送至第二终端,最终第二终端的用户通过联系该第一终端的用户,实现失联电子设备的找寻。同样地,若结合走失儿童的众寻场景,则其区别在于:识别到走失儿童的佩戴的手环、项链的蓝牙信号的“好心人”可以获得服务器推送的走失儿童家长的用户信息,并根据该用户信息联系到该家长,从而实现走失儿童的众寻。
图6为本申请第三实施例中基于图1所示的网络架构的,以服务器为主体的电子设备位置确定方法的流程图。如上所述,本实施例以服务器为主体的电子设备位置确定方法包括:
S401:服务器30接收第一终端10发送的携带失联电子设备20的第一识别信息的失联指令;其中,所述失联电子设备20广播无线信号(蓝牙信号)。
S402:服务器30响应于所述失联指令,向至少一个第二终端40a、40b推送请求寻找所述失联电子设备20的请求信息。
S403:服务器30接收侦测到电子设备的所述第二终端上传的该电子设备的第二识别信息。
S404:服务器30判断接收的第二识别信息与所述失联电子设备20的第一识别信息是否一致。
S405:若是,服务器30获取第二终端40a、40b的位置信息并推送至第一终端10。
图6的实施例与以上图4、图5的实施例相比,其区别在于:在第二终端识别到失联电子设备的蓝牙信号后,服务器通过获取第二终端40a、40b的位置信息并推送至第一终端10,来实现该失联电子设备的众寻。由于第二终端所在位置一般与失联电子设备的位置非常接近,所以第一终端10可根据服务器推送的第二终端的位置信息,即可第一时间前往该位置找到失联电子设备。可以说,本实施例中免去了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进行联络的过程,降低对第二终端的用户的过多打搅,一定程度上使得其他用户更乐于帮忙参与失联电子设备的众寻,提升用户体验度。
结合上述寻找走失儿童的应用场景,在某个参与走失儿童寻找的“好心人”的第二终端识别到走失儿童佩戴的手环或项链的蓝牙信号后,服务器便会实时获取该“好心人”的第二终端的位置信息并推送给家长的第一终端,此后家长便可第一时间赶往该位置找到走失儿童。
图7为本申请第四实施例中基于图1所示的网络架构的,以服务器为主体的电子设备位置确定方法的流程图。如上所述,本实施例以服务器为主体的电子设备位置确定方法包括:
S501:服务器30接收第一终端10发送的携带失联电子设备20的识别信息的失联指令;其中,所述失联电子设备20广播无线信号(如蓝牙信号)。
S502:服务器30响应于所述失联指令,向至少一个第二终端40a、40b推送请求寻找所述失联电子设备20的、并携带上述识别信息的请求信息。
S503:服务器30接收侦测到失联电子设备的无线信号(如蓝牙信号)的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与该电子设备对应的特征信息。
S504:服务器30将该特征信息发送至第一终端10上进行确认。
S505:若服务器30接收到第一终端10反馈的确认信息,则获取第二终端的位置信息并推送至第一终端10。
在本申请其他替代的实施例中,上述步骤S505可以包括:
若服务器30接收到第一终端反馈的确认信息,获取与第二终端对应的用户信息并推送至第一终端10;或,
若服务器30接收到第一终端反馈的确认信息,获取与第一终端10对应的用户信息并推送至第二终端。
结合上述寻找走失儿童的应用场景,走失儿童家长在发现儿童走失后,通过第一终端向服务器发送携带该儿童的识别信息的失联指令,服务器随后向其他用户的第二终端推送寻找走失儿童的且携带该识别信息的请求信息。其他“好心人”的第二终端在收到该请求信息后,若容易参与走失儿童的寻找,则会查看该走失儿童对应的识别信息,该识别信息可以是儿童的姓名、儿童所佩戴的手环、或项链的蓝牙识别信息、或家长的身份信息等。在某个参与走失儿童寻找的“好心人”的第二终端识别到某个蓝牙设备的蓝牙信号后,若发现该被识别的蓝牙装置的识别信息与走失儿童的识别信息一致,则可以该“好心人”可以判别已经找到该走失儿童。因为考虑到安全性,“好心人”可以获取与该走失儿童的对应的特征信息,这些特征信息可以是儿童的照片、儿童所穿衣物信息、儿童的年龄、身高等信息,随后服务器接收该“好心人”的第二终端发送的上述特征信息并推送给家长的第一终端,家长通过查看上述特征信息可以判定“好心人”找到的儿童是否就是走失儿童,若是,则该家长可以通过其使用的第一终端向服务器发送确认信息,服务器便获取该“好心人”的位置信息并推送给家长的第一终端,此后家长便可第一时间赶往该位置找到走失儿童。
作为替代的实施例中,服务器也可以在接收家长发送的确认信息后,通过将“好心人”的用户信息发送给家长,或将家长的用户信息发送给“好心人”,来实现走失儿童的众寻。
图8为基于图2所示的网络架构,以第一服务器为主体的电子设备位置确定方法的流程图。结合图2、图8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电子设备位置确定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601:第一服务器30接收第一终端10发送的携带失联电子设备20的第一识别信息的失联指令;其中,所述失联电子设备20在失联状态广播无线信号。所述第一识别信息是失联电子设备的身份信息(ID),所述无线信号可以是蓝牙信号。
S602:第一服务器30响应于所述失联指令,向至少一个与若干第二终端40a、40b、40c、40d通信的第二服务器50a、50b推送请求寻找所述失联电子设备20的请求信息。
S603:在与所述第二服务器50b通信的第二终端40c侦测到电子设备(可以是任意一个可以被识别的电子设备)的无线信号时,第一服务器30接收该第二终端40c通过所述第二服务器50b上传的被侦测到的电子设备的第二识别信息。所述第二识别信息是被侦测到的电子设备的身份信息(ID)。
S604:第一服务器30判断接收的第二识别信息与所述失联电子设备20的第一识别信息是否一致。
S605:若是,第一服务器30通过第二服务器50b获取所述第二终端40c的位置信息并推送至所述第一终端10。
在另一实施例中,上述步骤S605可以是:第一服务器30获取与所述第一终端10对应的用户信息并通过第二服务器50b推送至所述第二终端40c。或,第一服务器30通过第二服务器50b获取所述第二终端40c的位置信息并推送至所述第一终端10。通过以上过程,实现失联电子设备的众寻。
图9为基于图2所示的网络架构,以第二服务器为主体的电子设备位置确定方法的流程图。所述电子设备位置确定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701:第二服务器50a、50b接收第一服务器30发送的请求寻找所述失联电子设备20的请求信息;所述请求信息是第一服务器30响应于第一终端10发送的失联指令发送的,所述失联电子设备20在失联状态广播无线信号。
S702:第二服务器50a、50b向至少一个与所述第二服务器50a、50b通信的第二终端40a、40b、40c、40d推送所述请求信息;所述请求信息携带与失联电子设备20对应的第一识别信息(ID)。
S703:假设第二终端40c侦测到某个电子设备的无线信号,则第二服务器50b接收侦测到电子设备的第二终端40c上传的该电子设备的第二识别信息(ID)。
S704:第二服务器50b判断接收的第二识别信息与第一识别信息是否一致。
S705:若是,第二服务器50b获取第二终端40c的位置信息并通过第一服务器30推送至所述第一终端10。
在另一实施例中,上述步骤S705可以是:第二服务器50b通过第一服务器30获取与所述第一终端10对应的用户信息并推送至所述第二终端40c;或,第二服务器50b获取所述第二终端40c的位置信息并通过第一服务器30推送至第一终端10。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失联电子设备在失联状态将该失联电子设备的识别信息从第三识别信息变更为第一识别信息,所述第三识别信息是第一服务器为所述失联电子设备分配的,所述第一识别信息是所述第二服务器为所述失联电子设备分配的。
若结合上述走失儿童的应用场景,则上述过程大致是:在家长的用于监测儿童位置的第一终端10(如手机)无法侦测到儿童佩戴的电子设备20(如手环)的蓝牙信号时,便会随即报警,此后家长确认儿童已经走失,并立即向第一服务器30发出儿童走失的失联指令。该第一服务器30可以是专门用以管理电子设备20的服务器(如手环生成厂商的服务器)。此后,第一服务器30向多个第二服务器50a、50b发送请求信息,上述第二服务器50a、50b可以是门户网站(例如:新浪、58同城等)的服务器、或即时通讯应用(例如:微信、微博、QQ等)的服务器。此后通过上述第二服务器50a、50b向各自的用户群推送相应的请求信息,以请求这些用户帮忙寻找走失儿童。
本实用新型鉴于上述第二服务器的用户群较庞大,借助第二服务器的庞大用户群来发起众寻,使得走失儿童的众寻效果较佳。此外,本实用新型的电子设备(如手环)在丢失后会变更自身的通用唯一识别码(UniversallyUniqueIdentifier,UUID)。以微信服务器为例,事先由微信服务器为每个电子设备分配一个ID信息,在特定情况下,微信服务器可以分配少量的ID信息,并且每个ID信息可以对应于多个电子设备(手环)。同时,在第一服务器上也分别为每个电子设备分配一个唯一的设备身份信息,该设备身份信息与上述微信服务器分配的ID信息不同。通过微信服务器为每个电子设备分配一个ID信息,使得微信服务器的用户群可以搜索识别到走失儿童的手环(例如通过微信“摇一摇”功能)。而且,由于微信服务器只需分配少量的ID信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对微信服务器的资源占用。在使用过程中,通过微信“摇一摇”功能,可能会出现多个对应于同一个ID信息的电子设备,此时,为了能够确定到哪一个电子设备是家长所需寻找的走失儿童所佩戴的,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地域限定来确定,比如,若家长预先设定的走失儿童的地域是某地理位置,则可以将与该地理位置距离较近的被识别电子设备确定为走失儿童所佩戴的。
当然,在一些应用中,每个电子设备(如手环)由第一服务器分配的原始的设备身份信息可以直接植入微信服务器而不做更改。
接下来将结合图10至图13介绍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位置确定装置,所述装置及基于上述电子设备位置确定方法的原理,故该装置的具体技术特征可参照以上内容。
图10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基于图1所示的网络架构的电子设备位置确定装置的模块图。本实施例中,一种电子设备位置确定装置,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601,用于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携带失联电子设备的第一识别信息的失联指令;其中,所述失联电子设备广播无线信号;
请求推送模块602,用于响应于所述失联指令,向至少一个第二终端推送请求寻找所述失联电子设备的请求信息;
第二接收模块603,用于接收侦测到电子设备的所述第二终端上传的该电子设备的第二识别信息;
判断模块604,用于判断接收的第二识别信息与所述失联电子设备的第一识别信息是否一致;
信息推送模块605,用于在所述第一识别信息和所述第二识别信息一致时,获取与所述第二终端对应的用户信息并推送至所述第一终端。
本申请可行的实施例中,上述信息推送模块605可以用于在所述第一识别信息和所述第二识别信息一致时,获取与所述第一终端对应的用户信息并推送至所述第二终端。
本申请可行的实施例中,上述信息推送模块605可以用于在所述第一识别信息和所述第二识别信息一致时,获取所述第二终端的位置信息并推送至所述第一终端。
图11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基于图1所示的网络架构的电子设备位置确定装置的模块图。本实施例中,一种电子设备位置确定装置,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701,用于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携带失联电子设备的识别信息的失联指令;其中,所述失联电子设备广播无线信号;
请求推送模块702,用于响应于所述失联指令,向至少一个第二终端推送请求寻找所述失联电子设备的、并携带所述识别信息的请求信息;
第二接收模块203,用于接收侦测到所述失联电子设备的无线信号的第二终端发送的与该失联电子设备对应的特征信息;
发送模块704,用于将所述特征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一终端上进行确认;
信息推送模块705,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一终端反馈的确认信息时,获取与所述第二终端对应的用户信息并推送至所述第一终端。
本申请可行的实施例中,上述信息推送模块705可以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一终端反馈的确认信息时,获取与所述第一终端对应的用户信息并推送至所述第二终端。
本申请可行的实施例中,上述信息推送模块705可以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一终端反馈的确认信息时,获取所述第二终端的位置信息并推送至所述第一终端。
图1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基于图2所示的网络架构的电子设备位置确定装置(即第一服务器)的模块图。本实施例中,一种电子设备位置确定装置,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801,用于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携带失联电子设备的第一识别信息的失联指令;其中,所述失联电子设备在失联状态广播无线信号;
第一请求推送模块802,用于响应于所述失联指令,向至少一个与若干第二终端通信的第二服务器推送请求寻找所述失联电子设备的请求信息;
第二接收模块803,用于在与所述第二服务器通信的第二终端侦测到电子设备的无线信号时,接收该第二终端通过所述第二服务器上传的被侦测到的电子设备的第二识别信息;
第一判断模块804,用于判断接收的第二识别信息与所述失联电子设备的第一识别信息是否一致;
第一信息推送模块805,用于在所述第一识别信息和所述第二识别信息一致时,通过第二服务器获取所述第二终端的位置信息并推送至所述第一终端;或,获取与所述第一终端对应的用户信息并通过第二服务器推送至所述第二终端;或,通过第二服务器获取所述第二终端的位置信息并推送至所述第一终端。
图13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基于图2所示的网络架构的电子设备位置确定装置(即第二服务器)的模块图。本实施例中,一种电子设备位置确定装置,包括:
第三接收模块901,用于接收第一服务器发送的请求寻找所述失联电子设备的请求信息;所述请求信息是第一服务器响应于第一终端发送的失联指令发送的,所述失联电子设备在失联状态广播无线信号;
第二请求推送模块902,用于向至少一个与所述第二服务器通信的第二终端推送所述请求信息;所述请求信息携带与失联电子设备对应的第一识别信息;
第四接收模块903,用于接收侦测到电子设备的第二终端上传的该电子设备的第二识别信息;
第二判断模块904,用于判断接收的所述第二识别信息与所述第一识别信息是否一致;
第二信息推送模块905,用于在所述第一识别信息和所述第二识别信息一致时,获取所述第二终端的位置信息并通过第一服务器推送至所述第一终端;或,通过第一服务器获取与所述第一终端对应的用户信息并推送至所述第二终端;或,获取所述第二终端的位置信息并通过第一服务器推送至所述第一终端。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失联电子设备在失联状态将该失联电子设备的识别信息从第三识别信息变更为第一识别信息,所述第三识别信息是第一服务器为所述失联电子设备分配的,所述第一识别信息是所述第二服务器为所述失联电子设备分配的。
由以上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见,在确定失联电子设备的位置的过程中,服务器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携带失联电子设备的识别信息的失联指令,随后服务器响应于该失联指令,向至少一个与该服务器通信的第二终端推送请求寻找该失联电子设备的请求信息,最终利用上述至少一个第二终端来感测该失联电子设备所广播的无线信号,从而实现失联电子设备的寻找。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向多个其他终端(即第二终端)推送请求寻找该失联电子设备的请求信息,以请求多个使用第二终端的用户来寻找失联电子设备,相比于现有技术中通过单个使用终端(即第一终端)的用户来寻找失联电子设备,其寻找失物的效率得以提升。
本申请可以应用于走失儿童的寻找,通过服务器向其他使用第二终端的多个用户发起走失儿童的众寻请求,利用网络中其他用户的终端设备的无线资源来实现走失儿童所佩戴的蓝牙设备的位置搜寻,可以提升找到走失儿童的效率。此外,蓝牙设备(手环、或手链、或项链等)功耗较低且成本低廉,适合大规模推广。
为了描述的方便,描述以上装置时以功能分为各种单元分别描述。当然,在实施本申请时可以把各单元的功能在同一个或多个软件和/或硬件中实现。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实用新型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实用新型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申请可以在由计算机执行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一般上下文中描述,例如程序模块。一般地,程序模块包括执行特定任务或实现特定抽象数据类型的例程、程序、对象、组件、数据结构等等。也可以在分布式计算环境中实践本申请,在这些分布式计算环境中,由通过通信网络而被连接的远程处理设备来执行任务。在分布式计算环境中,程序模块可以位于包括存储设备在内的本地和远程计算机存储介质中。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系统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电子设备位置确定装置,所述电子设备位置确定装置与第一终端、至少一个第二终端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携带失联电子设备的第一识别信息的失联指令;其中,所述失联电子设备在失联状态广播无线信号;
请求推送模块,与所述第一接收模块连接并向至少一个第二终端推送请求寻找所述失联电子设备的请求信息;
第二接收模块,与所述请求推送模块连接并接收侦测到电子设备的无线信号的所述第二终端上传的该电子设备的第二识别信息;
判断模块,与所述第二接收模块连接并判断接收的第二识别信息与所述失联电子设备的第一识别信息是否一致;
信息推送模块,与所述判断模块连接并在所述第一识别信息和所述第二识别信息一致时,获取与所述第二终端对应的用户信息并推送至所述第一终端。
2.一种电子设备位置确定装置,所述电子设备位置确定装置与第一终端、至少一个第二终端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携带失联电子设备的第一识别信息的失联指令;其中,所述失联电子设备在失联状态广播无线信号;
请求推送模块,与所述第一接收模块连接并向至少一个第二终端推送请求寻找所述失联电子设备的请求信息;
第二接收模块,与所述请求推送模块连接并接收侦测到电子设备的无线信号的所述第二终端上传的该电子设备的第二识别信息;
判断模块,与所述第二接收模块连接并判断接收的第二识别信息与所述失联电子设备的第一识别信息是否一致;
信息推送模块,与所述判断模块连接并在所述第一识别信息和所述第二识别信息一致时,获取与所述第一终端对应的用户信息并推送至所述第二终端。
3.一种电子设备位置确定装置,所述电子设备位置确定装置与第一终端、至少一个第二终端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携带失联电子设备的第一识别信息的失联指令;其中,所述失联电子设备在失联状态广播无线信号;
请求推送模块,与所述第一接收模块连接并向至少一个第二终端推送请求寻找所述失联电子设备的请求信息;
第二接收模块,与所述请求推送模块连接并接收侦测到电子设备的无线信号的所述第二终端上传的该电子设备的第二识别信息;
判断模块,与所述第二接收模块连接并判断接收的第二识别信息与所述失联电子设备的第一识别信息是否一致;
信息推送模块,与所述判断模块连接并在所述第一识别信息和所述第二识别信息一致时,获取所述第二终端的位置信息并推送至所述第一终端。
4.一种电子设备位置确定装置,所述电子设备位置确定装置与第一终端、至少一个第二终端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携带失联电子设备的识别信息的失联指令;其中,所述失联电子设备在失联状态广播无线信号;
请求推送模块,与所述第一接收模块相连并向至少一个第二终端推送请求寻找所述失联电子设备的、并携带所述识别信息的请求信息;
第二接收模块,与所述请求推送模块相连并接收侦测到所述失联电子设备的无线信号的第二终端发送的与该失联电子设备对应的特征信息;
发送模块,与所述第二接收模块相连并将所述特征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一终端上进行确认;
信息推送模块,与所述发送模块相连并在接收到所述第一终端反馈的确认信息时,获取与所述第二终端对应的用户信息并推送至所述第一终端。
5.一种电子设备位置确定装置,所述电子设备位置确定装置与第一终端、至少一个第二终端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携带失联电子设备的识别信息的失联指令;其中,所述失联电子设备在失联状态广播无线信号;
请求推送模块,与所述第一接收模块相连并向至少一个第二终端推送请求寻找所述失联电子设备的、并携带所述识别信息的请求信息;
第二接收模块,与所述请求推送模块相连并接收侦测到所述失联电子设备的无线信号的第二终端发送的与该失联电子设备对应的特征信息;
发送模块,与所述第二接收模块相连并将所述特征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一终端上进行确认;
信息推送模块,与所述发送模块相连并在接收到所述第一终端反馈的确认信息时,获取与所述第一终端对应的用户信息并推送至所述第二终端。
6.一种电子设备位置确定装置,所述电子设备位置确定装置与第一终端、至少一个第二终端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携带失联电子设备的识别信息的失联指令;其中,所述失联电子设备在失联状态广播无线信号;
请求推送模块,与所述第一接收模块相连并向至少一个第二终端推送请求寻找所述失联电子设备的、并携带所述识别信息的请求信息;
第二接收模块,与所述请求推送模块相连并接收侦测到所述失联电子设备的无线信号的第二终端发送的与该失联电子设备对应的特征信息;
发送模块,与所述第二接收模块相连并将所述特征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一终端上进行确认;
信息推送模块,与所述发送模块相连并在接收到所述第一终端反馈的确认信息时,获取所述第二终端的位置信息并推送至所述第一终端。
7.一种电子设备位置确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携带失联电子设备的第一识别信息的失联指令;其中,所述失联电子设备在失联状态广播无线信号;
第一请求推送模块,与所述第一接收模块连接并响应于所述失联指令,向至少一个与若干第二终端通信的第二服务器推送请求寻找所述失联电子设备的请求信息;
第二接收模块,与所述第一请求推送模块连接并在与所述第二服务器通信的第二终端侦测到电子设备的无线信号时,接收该第二终端通过所述第二服务器上传的被侦测到的电子设备的第二识别信息;
第一判断模块,与所述第二接收模块连接并判断接收的第二识别信息与所述失联电子设备的第一识别信息是否一致;
第一信息推送模块,与所述第一判断模块连接并在所述第一识别信息和所述第二识别信息一致时,通过第二服务器获取所述第二终端的位置信息并推送至所述第一终端;或,获取与所述第一终端对应的用户信息并通过第二服务器推送至所述第二终端;或,通过第二服务器获取所述第二终端的位置信息并推送至所述第一终端。
8.一种电子设备位置确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三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服务器发送的请求寻找失联电子设备的请求信息;所述请求信息是第一服务器响应于第一终端发送的失联指令发送的,所述失联电子设备在失联状态广播无线信号;
第二请求推送模块,与所述第三接收模块连接并向至少一个与第二服务器通信的第二终端推送所述请求信息;所述请求信息携带与失联电子设备对应的第一识别信息;
第四接收模块,与所述第二请求推送模块连接并接收侦测到电子设备的第二终端上传的该电子设备的第二识别信息;
第二判断模块,与所述第四接收模块连接并判断接收的所述第二识别信息与所述第一识别信息是否一致;
第二信息推送模块,与所述第二判断模块连接并在所述第一识别信息和所述第二识别信息一致时,获取所述第二终端的位置信息并通过第一服务器推送至所述第一终端;或,通过第一服务器获取与所述第一终端对应的用户信息并推送至所述第二终端;或,获取所述第二终端的位置信息并通过第一服务器推送至所述第一终端。
CN201520449229.3U 2015-06-26 2015-06-26 电子设备位置确定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88714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449229.3U CN204887145U (zh) 2015-06-26 2015-06-26 电子设备位置确定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449229.3U CN204887145U (zh) 2015-06-26 2015-06-26 电子设备位置确定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887145U true CN204887145U (zh) 2015-12-16

Family

ID=548314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449229.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887145U (zh) 2015-06-26 2015-06-26 电子设备位置确定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887145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096970A1 (zh) * 2015-12-11 2017-06-15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确定目标便携设备位置的方法和装置
CN110972059A (zh) * 2019-12-04 2020-04-07 深圳传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设备寻回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096970A1 (zh) * 2015-12-11 2017-06-15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确定目标便携设备位置的方法和装置
CN110972059A (zh) * 2019-12-04 2020-04-07 深圳传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设备寻回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935751A (zh) 电子设备位置确定方法及装置
KR102064203B1 (ko) 이모티콘 추천 방법 및 장치
CN106357517B (zh) 定向标签生成方法及装置
US9241360B2 (en) Systems,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programmatically associating nearby users
CN107395658B (zh) 离线对等辅助通知传输
US8335473B2 (en) Social interaction tracking
CN104967557A (zh) 通信消息发送方法及装置
TWI528265B (zh) 行動裝置及相關配置一遠端裝置之方法
EP3097525A1 (en) Dynamic invites with automatically adjusting displays
EP2759892B1 (en) Synchronization of alarms between devices
JP2019533922A (ja) 通知メッセージを関連付けるための方法、装置、およびモバイル端末
US9924331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feedback information
CN105371850A (zh) 一种路线导航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6293738B (zh) 一种表情图像的更新方法及装置
CN108809805B (zh) 一种信息交互方法、系统及公众账号客户端
CN106209608B (zh) 一种聊天信息区别同步的方法及装置
CN204887145U (zh) 电子设备位置确定装置
CN105144651A (zh) 应用推荐
US10856144B2 (en) Method, server, and terminal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data
CN113940033A (zh) 用户识别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08494851B (zh) 应用程序推荐方法、装置以及服务器
CN105376279B (zh) 推荐联系人的方法及装置
CN114765640B (zh) 一种待办事项的显示方法、相关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144845B (zh) 一种移动终端会议提醒方法和装置
CN112801837B (zh) 设备聚类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1013

Address after: 518000 Guangdong city of Shenzhen province Nanshan District Nanshan street, Nanshan Road No. 1153 Tianyuan tower building A 17C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loquat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8067, Nanshan District, Guangdong, Shenzhen, China Merchants Street West of Nanhai Avenue, 1 International Plaza, 602-17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E-MUMS LIFE TECHNOLOGY CO., 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216

Termination date: 2018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