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883652U - 触摸显示装置及其触摸屏 - Google Patents

触摸显示装置及其触摸屏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883652U
CN204883652U CN201520636052.8U CN201520636052U CN204883652U CN 204883652 U CN204883652 U CN 204883652U CN 201520636052 U CN201520636052 U CN 201520636052U CN 204883652 U CN204883652 U CN 20488365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uch
dazzle
base material
nesa coating
screen accor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636052.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建伟
李建军
方莹
程志政
寨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Jingzhuo Optical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OFilm 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OFilm 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OFilm Te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636052.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88365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88365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88365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触摸屏,包括透明导电膜、保护面板及防眩光膜。在保护面板背向于透明导电膜的表面设置防眩光膜,防眩光膜包括防眩光层及第一基材,防眩光层主要通过在第一基材上排布防眩光粒子形成,使光线通过防眩光粒子时产生漫反射作用,减小光线对使用者眼睛的直接照射,起到防眩光作用,因此可以有效避免眩光现象。同时提供一种应用该触摸屏的触摸显示装置。

Description

触摸显示装置及其触摸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触控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触摸显示装置及其触摸屏。
背景技术
由于触摸屏具有直观、简单、快捷等优点,其已经成为了改善人机操作界面的主流输入设备,比如手机、PDA(PersonalDigitalAssistant,掌上电脑)、多媒体、公共信息查询系统等。
随着电子产品的广泛使用,触摸屏技术从电阻触摸屏到电容触摸屏得到快速发展,同时触摸屏结构也从传统的GG(Glass-Glass)结构发展为GFF(Glass-film-film)、OGS(OneGlassSolution)、In-cell、On-cell结构。
然而随着触摸屏被应用的范围越来越广泛,其应用环境也越来越苛刻。在光线充足的户外或强光照射下的室内使用触摸屏时,往往会受到眩光现象的干扰和影响,眩光现象不仅影响观看和用户体验,而且对视力健康都有影响。眩光主要是由于光源位置与视点的夹角造成的,亮度极高的光源,经过反射而产生的亮度极高的光或者强烈的亮度对比,就会让观众产生眩光,强光环境中的眩光有一次发射眩光还有经过二次反射产生的眩光,眩光不但会造成视觉上的不适应感,而且强烈的眩光还会损害视觉甚至引起失明。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可以有效避免眩光现象的触摸显示装置及其触摸屏。
一种触摸屏,包括:
透明导电膜,包括正面及背向于所述正面设置的反面;
保护面板,设置于所述透明导电膜的正面;及
防眩光膜,所述防眩光膜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防眩光层及第一基材,所述第一基材设置于所述保护面板背向于所述透明导电膜的表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至少一第一防反射层,所述第一防反射层设置于所述防眩光层背向于所述第一基材的表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防污层,所述防污层设置于所述第一防反射层背向于所述防眩光层的表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一胶层,所述第一胶层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材与所述保护面板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增透膜,所述增透膜包括依次层叠的第二基材及第二防反射层,所述第二基材设置于所述透明导电膜的反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基材与所述透明导电膜的反面之间还设置有第二胶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保护面板及所述透明导电膜之间设置有第三胶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保护面板为玻璃基板、有机塑料面板或者有机塑料复合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透明导电膜包括基层及一层导电层;或者
所述透明导电膜包括基层及两层导电层。
一种触摸显示装置,包括:
如以上任意一项所述的触摸屏;及
显示模组,设置于所述透明导电膜背向于所述保护面板的一侧。
上述触摸显示装置及其触摸屏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在保护面板背向于透明导电膜的表面设置防眩光膜,防眩光膜包括防眩光层及第一基材,防眩光层主要通过在第一基材上排布防眩光粒子形成,使光线通过防眩光粒子时产生漫反射作用,减小光线对使用者眼睛的直接照射,起到防眩光作用,因此可以有效避免眩光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方式中的触摸显示装置的剖视图;
图2为图1中防眩光层的原理示意图;
图3为图1中防反射层的原理示意图;
图4为图1中增透膜的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请参阅图1,为一实施方式中的触摸显示装置10,包括触摸屏100及显示模组200,显示模组200设置于触摸屏100的一侧。
触摸屏100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透明导电膜110、保护面板120及防眩光膜130。透明导电膜110包括正面111及背向于正面111设置的反面112,保护面板120通过第三胶层150设置于透明导电膜110的正面111,防眩光膜130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防眩光层131及第一基材132,第一基材132设置于保护面板120背向于透明导电膜110的表面。显示模组200设置于透明导电膜110背向于保护面板120的一侧。
透明导电膜110可以为包括基层及一层导电层的结构,或者透明导电膜110可以为包括基层及两层导电层的结构。构成导电层的材料可以为ITO、金属网、纳米银、石墨烯或者碳纳米管等,基材的材料可以为COP(Cyclo-olefinpolymer,环烯烃聚合物)、PET(polyethyleneterephthalate,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或者玻璃。
保护面板120可以是强化的玻璃面板,也可以是具有高透过率且防刮花的有机塑料面板或者有机塑料复合板,例如PMMA(PolymethylMethacrylate,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C(Polycarbonate,聚碳酸酯)等。
请一并参阅图2,防眩光膜130包括防眩光层131及第一基材132,防眩光层131包括防眩光粒子。防眩光层131可通过防眩光粒子的大小及防眩光粒子的成分以达到不同的雾度,雾度范围可以在2%~28%之间选择性调整,从而能够呈现强弱不同的抗眩光效果和显示成像性。
防眩光层131主要是在第一基材132上通过磁控溅射、真空蒸镀或涂布工艺的方式排布防眩光粒子形成,光线通过防眩光粒子产生漫反射作用,减小光线对观看者的眼睛的直接照射,起到防眩光作用。第一基材132可以为TAC(TriacetylCellulose,三醋酸纤维素)基材。
具体到本实施方式中,还包括至少一第一防反射层133。即,第一防反射层133的数量可以为一层或多层。第一防反射层133设置于防眩光层131背向于第一基材132的表面,第一防反射层133可以有效降低可见光波段的反射率。第一防反射层133的镜面反射率可以控制在1%以下。第一防反射层133可以通过磁控溅射、真空蒸镀或涂布工艺方式形成。
请参阅图3,第一基材132的反射光与经过第一防反射层133的反射光存在一定的相位差,从而形成薄膜干涉现象,导致两种反射光在一定程度上相互抵消,达到降低反射率的作用。可以通过调整第一防反射层133的组成成分与层数,使其镜面反射率达到0.2%。
具体到本实施方式中,还包括防污层134。防污层134设置于第一防反射层133背向于防眩光层131的表面。防污层134用于防止第一防反射层133外露,避免第一防反射层133被灰尘或其它杂质污染。
具体到本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第一胶层135,第一胶层135设置于第一基材132与保护面板120之间,用于将第一基材132贴合于保护面板120。具体地,第一胶层135可以为光学透明胶,光学透明胶是一种固态压敏胶,具有很高的透过率及较低的吸水率,具有很高的光学性质,其光学透过率可达92%以上,其主要成分为丙烯酸酯类。请一并参阅图4,具体到本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增透膜140,增透膜140用于产生增透效果而使显像更加清晰。增透膜140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二基材141及第二防反射层142,第二基材141设置于透明导电膜110的反面112。即,增透膜140位于透明导电膜110与显示模组200之间。第二基材141可以为TAC(TriacetylCellulose,三醋酸纤维素)基材。
作为电磁波的光波在传播的过程中,在不同介质的分界面上,由于边界条件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折射率,当空气(折射率为n1)、第二防反射层142(折射率为n)、第二基材141(折射率为n2)的折射率不同。
通过在第二基材141表面镀上第二防反射层142,利用光的薄膜干涉原理使反射光减弱,作为电磁波的光波在传播过程中,在不同介质的分界面上,由于边界条件的不同,改变了其能量的分布,光的反射与透射的能量分配发生了改变,反射能量减少,透射能量增加,因此显示模组200提供的光源透过率增加,显像更加明亮、清晰。增透后的显示模组200具有96%以上的光学透过率。
具体到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基材141与透明导电膜110的反面112之间还设置有第二胶层143,用于将第二基材141贴合于透明导电膜110。具体地,第二胶层143可以为光学透明胶,光学透明胶是一种固态压敏胶,具有很高的透过率及较低的吸水率,具有很高的光学性质,其光学透过率可达92%以上,其主要成分为丙烯酸酯类。
具体到本实施方式中,保护面板120及透明导电膜110之间设置有第三胶层150,用于将保护面板120与透明导电膜110贴合。具体地,第三胶层150可以为光学透明胶,光学透明胶是一种固态压敏胶,具有很高的透过率及较低的吸水率,具有很高的光学性质,其光学透过率可达92%以上,其主要成分为丙烯酸酯类。
显示模组200可以为液晶显示模组200,例如可以为TFT液晶显示模组200,也可以为IPS液晶显示模组200或者OLED显示器。
上述触摸显示装置10及其触摸屏100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在保护面板120背向于透明导电膜110的表面设置防眩光膜130,防眩光膜130包括防眩光层131及第一基材132,防眩光层131主要通过在第一基材132上排布防眩光粒子形成,使光线通过防眩光粒子时产生漫反射作用,减小光线对使用者眼睛的直接照射,起到防眩光作用,因此可以有效避免眩光现象。
同时,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制作上述触摸显示装置的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通过黄光、蚀刻或镭射工艺制作以ITO、金属网、纳米银、石墨烯或碳纳米管等为材料的透明导电层110,以COP、PET或玻璃为基层的触控传感器,而后将触摸屏结构与保护面板120组合成GFF、GF、GG等多种形式的电容式触摸屏100,最后,在电容触摸屏100正面111通过网箱机或贴附机贴附防眩光膜130,并在电容触摸屏100反面112通过网箱机或贴附机贴附增透膜140,其中防眩光膜130与增透膜140均带有光学透明胶,在与电容式触摸屏100正面111或反面112贴合时,只需将其光学透明胶层上的离型膜撕下进行精确对位贴合即可,与传统玻璃镀防眩光或防反射膜相比,制作工艺相对简单,制程良率可由原来的43%提升至98%以上,另外采用精确对位贴合技术,可以使膜材贴附精度精确到0.1mm,贴合后无气泡、凹凸点、划伤、压痕等外观不良现象。
经试验证实,采用此种制作方式制作的电容式触摸屏100具有优异的光学性能,其透过率可达93%,反射率可降低至2%,雾度可控范围为2%~28%,相比普通的电容式触摸屏100而言,超低反射防眩光高清电容式触摸屏100的透过率提高了5%,整体反射率降低了8%,且具有优秀的防眩光光学特性。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触摸屏,其特征在于,包括:
透明导电膜,包括正面及背向于所述正面设置的反面;
保护面板,设置于所述透明导电膜的正面;及
防眩光膜,所述防眩光膜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防眩光层及第一基材,所述第一基材设置于所述保护面板背向于所述透明导电膜的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屏,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第一防反射层,所述第一防反射层设置于所述防眩光层背向于所述第一基材的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摸屏,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污层,所述防污层设置于所述第一防反射层背向于所述防眩光层的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摸屏,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胶层,所述第一胶层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材与所述保护面板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屏,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增透膜,所述增透膜包括依次层叠的第二基材及第二防反射层,所述第二基材设置于所述透明导电膜的反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触摸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基材与所述透明导电膜的反面之间还设置有第二胶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屏,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面板及所述透明导电膜之间设置有第三胶层。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屏,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面板为玻璃基板、有机塑料面板或者有机塑料复合板。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屏,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导电膜包括基层及一层导电层;或者
所述透明导电膜包括基层及两层导电层。
10.一种触摸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触摸屏;及
显示模组,设置于所述透明导电膜背向于所述保护面板的一侧。
CN201520636052.8U 2015-08-20 2015-08-20 触摸显示装置及其触摸屏 Active CN20488365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636052.8U CN204883652U (zh) 2015-08-20 2015-08-20 触摸显示装置及其触摸屏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636052.8U CN204883652U (zh) 2015-08-20 2015-08-20 触摸显示装置及其触摸屏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883652U true CN204883652U (zh) 2015-12-16

Family

ID=548280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636052.8U Active CN204883652U (zh) 2015-08-20 2015-08-20 触摸显示装置及其触摸屏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883652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17057A (zh) * 2015-08-20 2015-12-02 苏州欧菲光科技有限公司 触摸显示装置及其触摸屏
CN106648254A (zh) * 2016-12-31 2017-05-10 江西省平波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防眩光触摸屏及其制备方法
WO2020168917A1 (zh) * 2019-02-20 2020-08-2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装置及其制造方法和智能镜子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17057A (zh) * 2015-08-20 2015-12-02 苏州欧菲光科技有限公司 触摸显示装置及其触摸屏
CN105117057B (zh) * 2015-08-20 2019-01-01 苏州欧菲光科技有限公司 触摸显示装置及其触摸屏
CN106648254A (zh) * 2016-12-31 2017-05-10 江西省平波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防眩光触摸屏及其制备方法
WO2020168917A1 (zh) * 2019-02-20 2020-08-2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装置及其制造方法和智能镜子
US11428853B2 (en) 2019-02-20 2022-08-30 Beijing Boe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Touch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intelligent mirror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117057A (zh) 触摸显示装置及其触摸屏
WO2013037194A1 (en) Reflective touch display and fabrication method thereof
US20140049699A1 (en) Polarizing plate, touch liquid crystal panel and touch display
CN105094402B (zh) 触控显示设备
JP3197142U (ja) ミラー表示パネル
CN102024508B (zh) 导电片结构
CN206638846U (zh) 触控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5867695A (zh) 一种整合型的触控显示器及其制作方法
CN204883652U (zh) 触摸显示装置及其触摸屏
CN106155439A (zh) 触摸屏、触摸显示组件及电子设备
JP2016043694A (ja) 複合基板構造及びタッチ感知装置
KR20140090737A (ko) 개선된 광학 특성을 갖는 터치스크린용 점착 수지 조성물 및 점착필름
CN106648254A (zh) 一种防眩光触摸屏及其制备方法
US20110063244A1 (en) Optical film and display module using the same
CN104090675A (zh) 触摸屏的功能片及触摸屏
CN105094392A (zh) 触控显示面板
CN108376041B (zh) 触控模组、ogs触控屏及电子设备
CN110109280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07861659A (zh) 一种触控模组
CN104635368B (zh) 触控显示面板及使用其的触控显示装置
CN204515258U (zh) 一种3d触控显示装置
TWI634470B (zh) Polarized capacitive touch panel and display of the same
CN204515749U (zh) 触摸屏、触摸显示组件及电子设备
US8305353B2 (en) Glare-resistant touch panel
CN104375703A (zh) 低反射触控显示屏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414

Address after: 231323 Building 1, precision electronics industrial park, Hangbu Town, Shucheng County, Lu'an City, Anhu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Anhui jingzhuo optical display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15143 No. 233 Kangyang Road, Huangdi Town, Xiangcheng District,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uzhou OFilm Tech.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