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880840U - 制冷制热循环系统 - Google Patents

制冷制热循环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880840U
CN204880840U CN201520309553.5U CN201520309553U CN204880840U CN 204880840 U CN204880840 U CN 204880840U CN 201520309553 U CN201520309553 U CN 201520309553U CN 204880840 U CN204880840 U CN 20488084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mber
inlet chamber
cooling
circulatory system
refrigera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309553.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虞阳波
杨国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Midea Toshiba Compressor Corp
Guangdong Meizhi Compressor Co Ltd
Anhui Meizhi Precision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Meizhi Compressor Co Ltd
Anhui Meizhi Precision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Meizhi Compressor Co Ltd, Anhui Meizhi Precision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Meizhi Compress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309553.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88084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8808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880840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制冷制热循环系统,包括:储液器、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闪蒸器、第一和第二节流装置,当制冷制热循环系统在小负荷工况下运行时,吸气口向中间进气腔内通入高压冷媒,且控制装置控制中间进气腔和中间出气腔导通;当制冷制热循环系统在大负荷且超低温制热工况下稳定运行时,吸气口向中间进气腔内通入中压冷媒,且控制装置控制中间进气腔和中间出气腔导通;当制冷制热循环系统在除超低温制热外的其它大负荷工况下运行时,吸气口向中间进气腔内通入低压冷媒,且控制装置控制中间进气腔和中间出气腔隔断。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制冷制热循环系统,能有效实现快速制冷、制热。

Description

制冷制热循环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制热设备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制冷制热循环系统。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指出,由于外部环境变化、用户需求等的不同,空调系统的负荷要求也不同,而且,在环境恶劣的条件下,用户一般要求空调系统能够实现快速制冷制热。空调系统的负荷差异大,对空调系统的要求及表现也有很大的差异。
在空调系统负荷大的时候,如超低温制热,由于冷媒的比容大,空调系统的压缩机吸气质量流量减小,除了导致压缩机制热能力大幅度降低,同时,由于质量流量降低,回油困难,冷媒带走的热量减少,容易导致压缩机的压缩机构磨损及电机可靠性下降,并且系统能效低,在这种工况下,采用双级喷气压缩,可有效增加气体质量流量,提高系统制热能力和能效,并改善压缩机构润滑。
然而,在中间制冷等工况制冷运行时,压比小,单级压缩效率提高,如果还采用双级压缩的话,由于其有两个气缸同时工作,会引起摩擦功耗增加比冷量增加快,同时还可能引起冷媒过压缩的情况,导致双级压缩的能效降低。
在小负荷工况条件,如中间制冷条件下容易出现制冷量过剩,从而导致能源浪费,同时在大负荷工况条件,如超低温制热下,容易出现制热量不足的现象,且效率很低。而且,在用户要求系统能够实现快速制冷制热时,无法快速增加冷媒流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制冷制热循环系统,可以更好地满足实际要求。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制冷制热循环系统,包括:储液器,所述储液器具有进气口和出气口;压缩机,所述压缩机包括壳体和设在所述壳体内的压缩机构,所述压缩机构包括气缸组件、以及设在所述气缸组件的轴向两端的主轴承和副轴承,所述气缸组件包括两个气缸、和设在所述两个气缸之间的隔板,每个所述气缸具有压缩腔,所述压缩腔包括吸气腔和排气腔,所述压缩机构上形成有中间进气腔和中间出气腔,所述中间进气腔上形成有吸气口和排气口,所述吸气口用于向所述中间进气腔内通入低压冷媒、中压冷媒或高压冷媒,所述两个气缸中的其中一个的所述吸气腔与所述出气口连通且所述排气腔与所述中间出气腔连通,所述两个气缸中的另一个的所述吸气腔与所述排气口连通,所述中间进气腔和所述中间出气腔之间设有控制装置以控制所述中间进气腔和所述中间出气腔的导通和隔断;冷凝器和蒸发器,所述冷凝器和所述蒸发器中的其中一个的一端与所述排冷媒口连通,所述冷凝器和所述蒸发器中的另一个的一端与所述进气口连通;闪蒸器,所述闪蒸器设在所述冷凝器的另一端和所述蒸发器的另一端之间;以及第一节流装置和第二节流装置,所述第一节流装置设在所述冷凝器和所述闪蒸器之间,所述第二节流装置设在所述蒸发器和所述闪蒸器之间;当制冷制热循环系统在小负荷工况下运行时,所述吸气口向所述中间进气腔内通入高压冷媒,且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中间进气腔和所述中间出气腔导通;当制冷制热循环系统在大负荷且超低温制热工况下稳定运行时,所述吸气口向所述中间进气腔内通入中压冷媒,且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中间进气腔和所述中间出气腔导通;当制冷制热循环系统在除超低温制热外的其它大负荷工况下运行时,所述吸气口向所述中间进气腔内通入低压冷媒,且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中间进气腔和所述中间出气腔隔断。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制冷制热循环系统,制冷制热循环系统可适应大范围工况条件的变化,保持在各工况条件下的高效运行,且能有效实现快速制冷、制热。
可选地,当制冷制热循环系统启动时,所述吸气口向所述中间进气腔内通入低压冷媒;之后,根据负荷的不同选择:所述吸气口向所述中间进气腔内通入高压冷媒;或所述吸气口向所述中间进气腔内通入中压冷媒;或保持启动时的运行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吸气口处设有并联设置的中压通气管和低压通气管,所述中压通气管的自由端与闪蒸器相连,所述低压通气管的自由端与所述进气口相连,所述闪蒸器与所述第二节流装置之间设有通断控制阀,当制冷制热循环系统除霜运行时,所述通断控制阀处于关闭状态,所述中压通气管与所述低压通气管连通以将所述闪蒸器过来的中压冷媒输送至所述进气口。
进一步地,所述闪蒸器与所述第二节流装置之间设有通断控制阀,当制冷制热循环系统除霜运行时,所述通断控制阀处于关闭状态,所述吸气口向所述中间进气腔内通入中压冷媒,所述中压冷媒为从所述闪蒸器过来的冷媒。
进一步地,所述制冷制热循环系统停止运行时,所述吸气口向所述中间进气腔内通入所述低压冷媒。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制冷制热循环系统的压缩机组件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压缩机组件;11:压缩机;111:壳体;112:电机;
1111:排冷媒口;113:主轴承;114:副轴承;
1144:中间进气腔;1145:中间出气腔;1146:吸气口;1147:控制阀孔;
115:上气缸;1151:压缩腔;1152:活塞;116:下气缸;117:隔板;
118:盖板;1181:第一磁性元件;
12:储液器;121:进气口;122:出气口;
51:控制阀;52:控制装置;82:控制阀组件;
91:第二弹性元件;92:第二磁性元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考图1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制冷制热循环系统。其中,制冷制热循环系统可以应用于空调器或热泵热水机中。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制冷制热循环系统,包括压缩机11、储液器12、冷凝器、蒸发器、闪蒸器、第一节流装置以及第二节流装置。
压缩机11和储液器12共同构成压缩机组件1,储液器12设在压缩机11外,储液器12上形成有进气口121和出气口122,例如,参照图1,进气口121形成在储液器12的顶部,出气口122形成在储液器12的底部,储液器12用于对从进气口121进入到储液器12内部的冷媒进行气液分离,并将分离后的气态冷媒从出气口122供入到压缩机11内。可选地,压缩机11为旋转式压缩机。
其中,压缩机11可以为立式压缩机。在本申请下面的描述中,以压缩机11为立式压缩机为例进行说明。当然,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压缩机11还可以为卧式压缩机(图未示出)。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立式压缩机”可以理解为压缩机11的压缩机构的气缸的中心轴线垂直于压缩机11的安装面的压缩机(如图1所示)。相应地,“卧式压缩机”可以理解为气缸的中心轴线大致平行于压缩机11的安装面的压缩机。
压缩机11包括壳体111、电机112和压缩机构,如图1所示,壳体111沿竖直方向布置,此时壳体111的中心轴线沿竖直方向延伸。壳体111优选形成为回转体结构,以方便加工制造。电机112和压缩机构均设在壳体111内,电机112和压缩机构在上下方向上设置,且电机112位于压缩机构的上方,电机112与压缩机构相连以对进入到其内的冷媒进行压缩。壳体111上形成有排冷媒口1111,例如,参照图1,排冷媒口1111形成在壳体111的顶部,以将压缩后的冷媒排出压缩机11外。
具体而言,压缩机构包括主轴承113、气缸组件和副轴承114,主轴承113和副轴承114分别设在气缸组件的轴向两端,当压缩机11为立式压缩机时,例如在图1的示例中,主轴承113和副轴承114分别设在气缸组件的上端和下端。
当压缩机11为双缸压缩机时,参照图1,气缸组件包括两个气缸(即上气缸115和下气缸116)、隔板117、两个滑片和两个活塞1152,上气缸115和下气缸116在上下方向上设置,隔板117设在这两个气缸之间,每个气缸上形成有压缩腔1151和滑片槽,两个活塞1152分别设在两个压缩腔1151内且沿对应的压缩腔1151的内壁可滚动,滑片槽与压缩腔1151连通且沿气缸的径向延伸,两个滑片分别设在相应的滑片槽内,且每个滑片的内端分别与对应的活塞1152的外周壁止抵以将压缩腔1151分隔为吸气腔和排气腔,吸气腔用于吸入待压缩的冷媒,排气腔用于将压缩后的冷媒排出。其中,方向“内”可以理解为朝向气缸中心的方向,其相反方向被定义为“外”,即远离气缸中心的方向。
当压缩机11为三缸或三缸以上的压缩机时,气缸组件包括在轴向上设置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气缸,相邻的两个气缸之间设有隔板117。可以理解,三缸或三缸以上的压缩机11的其它构成例如活塞1152、滑片等与双缸压缩机大体相同,在此不再赘述。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下面的描述中,以压缩机11为双缸压缩机为例进行说明,且上述两个气缸分别称为上气缸115和下气缸116,以方便描述。两个气缸中的其中一个(例如,图1中的下气缸116)的吸气腔与储液器12的出气口122连通。
压缩机构上形成有中间进气腔1144和中间出气腔1145,中间进气腔1144上形成有吸气口1146和第二排气口,吸气口1146用于向中间进气腔1144内通入低压冷媒、中压冷媒或高压冷媒。其中,低压冷媒的压力小于中压冷媒的压力,中压冷媒的压力小于高压冷媒的压力。
两个气缸中的其中一个(例如,图1中的下气缸116)的吸气腔与储液器1的出气口12连通,例如,隔板117上可以形成有连通口,储液器1内气液分离后的气态冷媒可以通过该连通口进入到两个气缸中的上述其中一个的吸气腔内。两个气缸中的上述其中一个的排气腔与中间出气腔1145连通,由此,经储液器1气液分离后的气态冷媒可以在两个气缸中的上述其中一个内被压缩后进入到中间出气腔1145内。
两个气缸中的另一个(例如,图1中的上气缸115)的吸气腔与中间进气腔1144的第二排气口连通,例如,上气缸115的吸气腔可以通过吸气通道与中间进气腔1144的第二排气口连通,从而吸入的低压冷媒、中压冷媒或高压冷媒可以经由该吸气通道进入到两个气缸中的上述另一个内。中间进气腔1144和中间出气腔1145之间设有控制装置52以控制中间进气腔1144和中间出气腔1145的导通和隔断。
冷凝器和蒸发器中的其中一个的一端与排冷媒口1111连通,冷凝器和蒸发器中的另一个的一端与进气口121连通。这里包括以下两种情况:第一、冷凝器的一端与排冷媒口1111连通,蒸发器的一端与储液器12的进气口121连通,此时制冷制热循环系统为制冷模式;第二、蒸发器的一端与排冷媒口1111连通,冷凝器的一端与储液器12的进气口121连通,此时制冷制热循环系统为制热模式。
其中,冷凝器和蒸发器与排冷媒口1111和储液器12的进气口121之间的连通方式可以通过四通控制阀来实现。具体而言,四通控制阀包括第一控制阀口、第二控制阀口、第三控制阀口和第四控制阀口,第一控制阀口与冷凝器的上述一端相连,第二控制阀口与排冷媒口1111相连,第三控制阀口与进气口121相连,第四控制阀口与蒸发器的上述一端相连。当制冷制热循环系统在制冷模式下运行时,控制四通控制阀的第一控制阀口与第二控制阀口导通,第三控制阀口与第四控制阀口导通;当制冷制热循环系统在制热模式下运行时,控制四通控制阀的第一控制阀口与第三控制阀口导通,第二控制阀口与第四控制阀口导通。
闪蒸器设在冷凝器的另一端和蒸发器的另一端之间,闪蒸器用于对进入到其内的冷媒进行闪发及气液分离。
第一节流装置设在冷凝器和闪蒸器之间,第二节流装置设在蒸发器和闪蒸器之间,例如,当制冷制热循环系统在制冷模式下运行时,第一节流装置可以将由冷凝器冷却后的冷媒膨胀,第二节流装置可以将经闪蒸器闪发后的冷媒进一步膨胀。其中,第一节流装置和第二节流装置可以为毛细管、电子膨胀阀、热力膨胀阀等,但不限于此。
当制冷制热循环系统在中间制冷模式下运行时,参照图1,可以通过吸气口1146向中间进气腔1144内通入高压冷媒,控制装置52控制中间进气腔1144和中间出气腔1145导通,此时中间进气腔1144与中间出气腔1145连通,下气缸116的排气腔排出的气体压力为高压,而气缸的吸气腔内的吸气压力和排气腔内的排气压力均为高压(上气缸115的吸气腔吸入的气体来自中间进气腔1144),此时上气缸115卸载,仅下气缸116压缩冷媒,实现单缸单级压缩。
其中,上述高压冷媒可以为由气缸的排气腔排入到壳体111内部的冷媒,此时吸气口1142与壳体111内部连通,例如,吸气口1142处可以设置高压通气管811以向中间进气腔1144内通入高压冷媒,此时高压通气管811的一端(例如,图1中的上端)可以直接与壳体111内部连通,当然,高压通气管811的上述一端还可以与壳体111顶部的用于排出壳体111内部压缩后的冷媒的排冷媒口1111连通。或者,高压通气管811还可以独立设置,以向中间进气腔1144内通入高压冷媒(图未示出)。
在该中间制冷模式下,四通控制阀的第一控制阀口与第二控制阀口导通,第三控制阀口与第四控制阀口导通,经过压缩机11压缩后的冷媒通过四通控制阀流向冷凝器,再依次流经第一节流装置、闪蒸器和第二节流装置后进入蒸发器,经蒸发器吸热后,流入储液器12,然后返回到压缩机11。此时由于制冷制热循环系统负荷小,进行单缸单级压缩,减小了不必要的过压缩损失和摩擦损失,而且,可以让压缩机11在电机112效率较高的频率下运行,并减小泄漏损失,从而提高了该工况下制冷制热循环系统的能效。
当制冷制热循环系统在制热模式下运行时,可以通过吸气口1146向中间进气腔1144内通入中压冷媒,控制装置52控制中间进气腔1144和中间出气腔1145导通,此时中间进气腔1144与中间出气腔1145连通,下气缸116的排气腔内的排气压力为中压(该压力为相对压力,即该压力的大小介于储液器12的出气口122排出的冷媒的压力和壳体111内部压力之间),从而中间进气腔1144的冷媒为经下气缸116的排气腔排出的冷媒与中压冷媒的混合冷媒,上气缸115吸入该混合冷媒后进行二次压缩,压缩后的冷媒排出到壳体111内部,实现两级压缩。
其中,中压冷媒可以为来自制冷制热循环系统的中压冷媒,具体而言,吸气口1142处可以设置中压通气管812以向中间进气腔1144内通入中压冷媒,中压通气管812的一端(例如,图1中的上端)与闪蒸器相连。当然,中压通气管812还可以独立设置,以向中间进气腔1144内通入中压冷媒(图未示出)。
在该制热模式下,四通控制阀的第一控制阀口与第三控制阀口导通,第二控制阀口与第四控制阀口导通,经压缩机11压缩后的冷媒经过四通控制阀流向蒸发器,由蒸发器出来的冷媒经第二节流装置膨胀成中压冷媒后流入闪蒸器,在闪蒸器闪发成气液两相状态并气液分离,气液分离后的冷媒分成两路:主路的液态冷媒经第一节流装置节流膨胀后进入冷凝器,在冷凝器中进行热交换后变成气态冷媒,再流入压缩机11的上述其中一个气缸中进行压缩;辅路的气态冷媒从闪蒸器出来,通过中压通气管812进入压缩机11,与上述其中一个气缸压缩后的冷媒进行混合,混合后的冷媒进入上述另一个气缸,经该另一个气缸压缩后排出,从而完成两级压缩。
当制冷制热循环系统应用于热泵热水机时,蒸发器与制冷制热循环系统的水箱进行热交换,制冷制热循环系统循环与上述一致。由此,制热时压差压比较大,特别是低温制热和热泵工况下,采用两级压缩,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制冷制热循环系统的制热量,而且减小了每级压缩的压比,减小了泄漏及余隙影响,有效回收部分压缩功,提升了该工况条件下的能效。
当制冷制热循环系统在过负荷制冷模式下运行时,可以通过吸气口1146向中间进气腔1144内通入低压冷媒,控制装置52控制中间进气腔1144和中间出气腔1145隔断,此时中间进气腔1144与中间出气腔1145的气流不能相互流通,即中间进气腔1144内的冷媒不能进入到中间出气腔1145内,且中间出气腔1145内的冷媒也不能进入到中间进气腔1144内,下气缸116的排气腔排出的气体压力为高压,而上气缸115的吸气腔的吸气压力为低压,上气缸115的排气腔的排气压力为高压,此时上气缸115和下气缸116同时将低压气体压缩成高压气体,从而实现双缸压缩。
其中,吸气口1142处可以设置低压通气管813以向中间进气腔1144内通入低压冷媒,低压通气管813的一端(例如,图1中的上端)与储液器12的进气口121连通。
在该过负荷制冷模式下,四通控制阀的第一控制阀口与第二控制阀口导通,第三控制阀口与第四控制阀口导通,经压缩机11压缩后的冷媒经四通控制阀流向冷凝器,再依次流经第一节流装置、闪蒸器和第二节流装置后进入蒸发器,经蒸发器吸热后,流入储液器12,然后返回到压缩机11。此时由于制冷制热循环系统负荷大,同时蒸发温度也较高,即主要是冷量需求大,采用两个气缸进行单级压缩,可极大地提高制冷制热循环系统的冷媒循环量,从而快速增加该工况下的制冷量,且在过负荷制冷模式下,制冷制热循环系统的能效高。可以理解,选择何种模式可根据工况、使用地区的不同而进行不同的选择。
当制冷制热循环系统在小负荷工况下运行时,吸气口向中间进气腔内通入高压冷媒,且控制装置控制中间进气腔和中间出气腔导通;当制冷制热循环系统在大负荷且超低温制热尤其是需要保持制冷制热循环系统高效工况下稳定运行时,吸气口向中间进气腔内通入中压冷媒,且控制装置控制中间进气腔和中间出气腔导通;当制冷制热循环系统在除超低温制热尤其是需要保持制冷制热循环系统高效外的其它大负荷工况下运行时,吸气口向中间进气腔内通入低压冷媒,且控制装置控制中间进气腔和中间出气腔隔断。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大负荷工况”可以理解包括高温制冷、超高温制冷、低温制热、超低温制热这四种工况,除了这四种工况之外的其它工况均为“小负荷工况”,例如中间制冷等。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制冷制热循环系统,制冷制热循环系统可适应大范围工况条件的变化,保持在各工况条件下的高效运行,且能有效实现快速制冷、制热。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压缩机构还包括:盖板118,盖板118设在主轴承113和副轴承114中的其中一个的远离气缸组件的一侧,主轴承113和副轴承114中的上述其中一个与盖板118之间限定出中间进气腔1144和中间出气腔1145。例如,如图1所示,盖板118设在副轴承114的底部,盖板118形成为沿水平方向延伸的平板,中间进气腔1144和中间出气腔1145由副轴承114和盖板118共同限定出,吸气口1142和排气口可以均形成在副轴承114上。或者,盖板118还可以设在主轴承113的顶部,此时中间进气腔1144和中间出气腔1145由主轴承113与该盖板118共同限定出(图未示出)。
当然,隔板117包括两个子隔板117(图未示出),两个子隔板117之间限定出中间进气腔1144和中间出气腔1145。具体而言,两个子隔板117可以在上下方向上设置,上方的子隔板117的底部敞开,下方的子隔板117沿水平方向延伸且设在上方的子隔板117的底部,此时中间进气腔1144和中间出气腔1145由这两个子隔板117共同限定出。当然,还可以是下方的子隔板117的顶部敞开,上方的子隔板117沿水平方向延伸且设在下方的子隔板117的顶部。
当制冷制热循环系统启动时,吸气口1146向中间进气腔1144内通入低压冷媒;之后,在经过了任意的时间后,根据负荷的不同选择:
吸气口1146向中间进气腔1144内通入高压冷媒;或
吸气口1146向中间进气腔1144内通入中压冷媒;或
保持启动时的运行状态。其中,这里的“负荷的不同”可以理解为上面提到的小负荷工况或大负荷工况。
在系统刚启动时,压缩机11采用双缸运行模式(与过负荷制冷运行模式基本相同,当然,根据制冷和制热的不同,冷媒的流向不同)。由于在启动时,特别是在恶劣条件下(例如,过负荷制冷或制热时),例如,当制冷制热循环系统应用于空调器时,用户一般要求快速把温度降到(或升到)设定温度,采用双缸模式运行,可以在启动时极大增加制冷制热循环系统的冷媒循环量,快速建立压差,从而实现快速制冷制热,提高舒适性。
参照图1,具体而言,控制装置52包括控制阀芯,压缩机构上形成有控制阀孔1147,控制阀孔1147的侧壁上形成有将中间进气腔1144和中间出气腔1145连通的连通通道,控制阀芯可移动地设在控制阀孔1147内以导通和隔断连通通道。
例如,控制阀孔1147形成在副轴承114上,且控制阀孔1147沿上下方向分别贯穿副轴承114的上端面和下端面,连通通道形成在控制阀孔1147的侧壁上,控制阀芯可上下移动地设在控制阀孔1147内,当控制阀芯处于图1中所示的位置时,控制阀芯封堵连通通道,此时中间进气腔1144和中间出气腔1145被隔断,当控制阀芯从图1中所示的位置向上运动时,中间进气腔1144和中间出气腔1145通过连通通道连通。由此,通过采用竖向设置的方式,不仅加工方便,而且可以利用控制阀芯自身的重力,增加其运动的驱动力。
其中,连通通道可以包括第一子通道和第二子通道,第一子通道和第二子通道在控制阀孔1147的周向上彼此间隔开,第一子通道形成在控制阀孔1147的邻近中间进气腔1144的一侧,第一子通道将中间进气腔1144和控制阀孔1147内部连通,第二子通道形成在控制阀孔1147的邻近中间出气腔1145的一侧,第二子通道将中间出气腔1145和控制阀孔1147内部连通。其中,第一子通道和第二子通道可以倾斜设置,以方便加工,但不限于此。
在控制阀芯的移动方向(例如,图1中的上下方向)上,控制阀孔1147的一端(例如,图1中的上端)可以通过第一连通口与储液器12的出气口122连通,从而经储液器12气液分离后的气态冷媒可以通过出气口122进入到控制阀孔1147的上端,此时控制阀芯的上端为低压,控制阀孔1147的另一端(例如,图1中的下端)可以通过第二连通口与中间进气腔1144连通,从而低压冷媒、中压冷媒或高压冷媒可以通过中间进气腔1144进入到控制阀孔1147的下端,此时控制阀芯的下端为低压、中压或高压。由此,中间进气腔1144的气压切换,可使控制阀芯上下移动,从而连通或隔断中间进气腔1144和中间出气腔1145。
当中间进气腔1144内通入低压冷媒时,控制阀芯的上端面和下端面的压力平衡,控制阀芯在自身的重力作用下保持不动,中间进气腔1144和中间出气腔1145分隔,从而制冷制热循环系统的压缩机11可以在双缸运行模式下运行。当中间进气腔1144内通入中压冷媒或高压冷媒时,控制阀芯在两端压差的作用下向上运动,中间进气腔1144和中间出气腔1145连通,从而制冷制热循环系统的压缩机11可以在单缸运行模式或双级喷气运行模式下运行。
进一步地,控制阀芯上设有第一弹性元件(图未示出),第一弹性元件位于控制阀孔1147的上述一端,和/或控制阀孔1147的另一端设有适于与控制阀芯吸附的第一磁性元件1181。这里包括以下三种情况:第一、仅在控制阀芯上设置第一弹性元件;第二、仅在控制阀孔1147的上述另一端设置第一磁性元件1181;第三、同时在控制阀芯上设置第一弹性元件,且在控制阀孔1147的上述另一端设置第一磁性元件1181。其中,第一弹性元件可以为弹簧,第一磁性元件1181可以为磁铁,但不限于此。
例如,弹簧止抵在控制阀芯的上端与控制阀孔1147的顶壁之间,当控制阀芯的上下两端具有压差时,控制阀芯可以克服弹簧的弹力向上运动,从而连通中间进气腔1144和中间出气腔1145;当控制阀芯的上下两端压力平衡时,弹簧可以向下压紧控制阀芯,增强了控制阀芯运动的驱动力,且防止了控制阀芯两端的压力波动而产生运动。
如图1所示,磁铁设在盖板118上,具体而言,盖板118的上表面上形成有向下凹入的凹槽,磁铁容纳在凹槽内,当控制阀芯的上下两端具有压差时,控制阀芯可以克服磁铁的吸附力向上运动,从而连通中间进气腔1144和中间出气腔1145;当控制阀芯的上下两端压力平衡时,控制阀芯可以与磁铁吸附,从而增强了控制阀芯运动的驱动力,且防止了控制阀芯两端的压力波动而产生运动。
当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控制阀孔1147沿内外方向延伸,控制阀芯可内外移动地设在控制阀孔1147内(图未示出)。连通通道形成在控制阀孔1147的侧壁上,具体而言,连通通道包括第一子通道和第二子通道,第一子通道将中间进气腔1144和控制阀孔1147内部连通,第二子通道将中间出气腔1145和控制阀孔1147内部连通。其中,方向“内”可以理解为朝向副轴承114中心的方向,其相反方向被定义为“外”,即远离副轴承114中心的方向。当控制阀芯处于外侧的位置时,中间进气腔1144和中间出气腔1145通过连通通道连通,当控制阀芯从外向内运动时,控制阀芯封堵连通通道,此时中间进气腔1144和中间出气腔1145被隔断。由此,加工方便且成本低。
在控制阀芯的移动方向(即内外方向)上,控制阀孔1147的一端(例如外端)与储液器12的出气口122连通,从而经储液器12气液分离后的气态冷媒可以通过出气口122进入到控制阀孔1147的外端,此时控制阀芯的外端为低压,控制阀孔1147的另一端(例如内端)与中间进气腔1144连通,从而低压冷媒、中压冷媒或高压冷媒可以通过中间进气腔1144进入到控制阀孔1147的内端,此时控制阀芯的内端为低压、中压或高压。由此,中间进气腔1144的气压切换,可使控制阀芯在内外方向上移动,从而连通或隔断中间进气腔1144和中间出气腔1145。
当中间进气腔1144内通入低压冷媒时,控制阀芯的内端面和外端面的压力平衡,控制阀芯在控制阀孔1147内保持不动,中间进气腔1144和中间出气腔1145分隔,从而制冷制热循环系统的压缩机11可以在双缸运行模式下运行。当中间进气腔1144内通入中压冷媒或高压冷媒时,控制阀芯在两端压差的作用下向外运动,中间进气腔1144和中间出气腔1145连通,从而制冷制热循环系统的压缩机11可以在单缸运行模式或双级喷气运行模式下运行。
第一弹性元件例如弹簧可以止抵在控制阀芯的外端与控制阀孔1147的内壁之间,当控制阀芯的内外两端具有压差时,控制阀芯可以克服弹簧的弹力向外运动,从而连通中间进气腔1144和中间出气腔1145;当控制阀芯的内外两端压力平衡时,弹簧可以向内压紧控制阀芯,增强了控制阀芯运动的驱动力,且防止了控制阀芯两端的压力波动而产生运动。
第一磁性元件1181例如磁铁可以设在控制阀孔1147内,磁铁可以位于控制阀孔1147的邻近副轴承114中心的一侧。当控制阀芯的内外两端具有压差时,控制阀芯可以克服磁铁的吸附力向外运动,从而连通中间进气腔1144和中间出气腔1145;当控制阀芯的内外两端压力平衡时,控制阀芯可以与磁铁吸附,从而增强了控制阀芯运动的驱动力,且防止了控制阀芯两端的压力波动而产生运动。
吸气口1146处设有用于控制向中间进气腔1144内通入低压冷媒、中压冷媒或高压冷媒的控制阀组件82。具体而言,例如,如图1所示,控制阀组件82包括四通阀,四通阀具有四个阀口,其中一个阀口与吸气口1142相连,另外三个阀口分别与储液器12的进气口121、制冷制热循环系统的闪蒸器以及壳体111的排冷媒口1111相连。
当然,控制阀组件82还可以包括并联设置的三个电磁阀(图未示出),每个电磁阀分别设在低压通气管813、中压通气管812和高压通气管811上,以分别控制低压通气管813、中压通气管812和高压通气管811的导通和断开。或者,控制阀组件82也可以包括串联设置的两个三通阀(图未示出)。
如图1所示,中压通气管812和低压通气管813在吸气口处并联设置,中压通气管812的自由端(例如,图1中的上端)与闪蒸器相连,低压通气管813的自由端(例如,图1中的上端)与储液器12的进气口121相连,闪蒸器与第二节流装置之间设有通断控制阀。当制冷制热循环系统除霜运行时,通断控制阀处于关闭状态,中压通气管812与低压通气管813连通以将闪蒸器过来的中压冷媒输送至储液器12的进气口121。
例如,可以通过控制阀组件82控制中压通气管812与低压通气管813连通,并将闪蒸器过来的冷媒作为吸气导入上气缸115和下气缸116的吸气腔内。由此,在除霜运行时,通过将中压通气管812与低压通气管813连通,可以有效避免下气缸116在除霜运行时可能出现吸气负压的情况。且在除霜时,由于高低压压差小,压比小,可以有效避免采用两级压缩而造成过压缩、导致功耗上升的情况。
进一步地,闪蒸器与第二节流装置之间设有通断控制阀,当制冷制热循环系统除霜运行时,通断控制阀处于关闭状态,吸气口1146向中间进气腔1144内通入中压冷媒,中压冷媒为从闪蒸器过来的冷媒。例如,可以通过控制阀组件82将中压冷媒经由中间进气腔1144通入到上气缸115的吸气腔内,此时中压冷媒包括从闪蒸器过来的冷媒。
在此循环中,经压缩机11压缩后的冷媒经四通控制阀流向冷凝器,由冷凝器出来的制冷剂经第一节流装置膨胀,膨胀后的冷媒流入闪蒸器,从闪蒸器出来的冷媒通过中压通气管812进入压缩机11。此时,上气缸115吸气来自中压通气管812通入的中压冷媒,形成单缸运行,当制冷制热循环系统应用于空调器时,空调器的室内机无冷媒循环流动,避免在除霜时室内机循环换热而使室内温度下降过快。
两个气缸具有设在滑片槽后部的两个滑片腔,也就是说,每个气缸的滑片槽的后部为一个滑片腔,滑片槽包括滑片腔,滑片腔位于滑片的后侧,其中两个滑片腔中的至少一个与壳体111内部连通。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方向“后”可以理解为远离气缸中心的方向,其相反方向被定义为“先”,即朝向气缸中心的方向。由此,可以利用滑片的先端和后端之间的压差来控制滑片动作。
可选地,两个滑片腔中的至少一个内设有第二弹性元件91例如弹簧,滑片通过第二弹性元件91可移动地设在对应的滑片槽内。例如,弹簧为一个,且该弹簧设在下气缸116的滑片腔内,换言之,上气缸115的滑片腔内未设置弹簧,这样不仅可以节省弹簧,降低生产成本,而且,当上气缸115吸气排气压力相同(即单缸运行模式)时,由于没有弹簧作用,滑片就不会抵住活塞1152,从而避免了滑片先端与活塞1152之间的摩擦,降低了磨耗和功率。
进一步地,压缩机构上设有适于吸附两个气缸中的其中一个内的滑片的第二磁性元件92。例如,隔板117的上表面上形成有适于容纳第二磁性元件92的容纳槽,容纳槽位于上气缸115内的滑片的下方,由此,该滑片可以更稳定地保持在滑片槽内,不会因内部气压波动而产生运动,导致滑片与活塞1152或气缸产生碰撞,造成零件损坏,从而提高了压缩机11的可靠性。当然,第二磁性元件92还可以设在主轴承113的邻近气缸的一侧。可选地,第二磁性元件92为磁铁。
可选地,两个气缸中的上述另一个的工作容积小于两个气缸中的上述其中一个的工作容积。由此,可以提高压缩机11在双级喷气运行模式下运行的能效。其中,“工作容积”的定义以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熟知,在此不再详细说明。
进一步地,制冷制热循环系统停止运行时,吸气口1146向中间进气腔1144内通入低压冷媒。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制冷制热循环系统的压缩机11,可以选择在单缸运行模式、双缸运行模式、双级喷气运行模式下运行,从而避免了在小负荷时出现过压缩的情况,且在大负荷时,能满足制冷制热循环系统的冷量或热量需求,改善了制冷制热循环系统及其压缩机11在各种环境温度下的性能,提高制冷制热循环系统的能效,并可以提供不同的冷量需求,满足舒适性要求。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制冷制热循环系统的其他构成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5)

1.一种制冷制热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储液器,所述储液器具有进气口和出气口;
压缩机,所述压缩机包括壳体和设在所述壳体内的压缩机构,所述压缩机构包括气缸组件、以及设在所述气缸组件的轴向两端的主轴承和副轴承,所述气缸组件包括两个气缸、和设在所述两个气缸之间的隔板,每个所述气缸具有压缩腔,所述压缩腔包括吸气腔和排气腔,所述压缩机构上形成有中间进气腔和中间出气腔,所述中间进气腔上形成有吸气口和排气口,所述吸气口用于向所述中间进气腔内通入低压冷媒、中压冷媒或高压冷媒,所述两个气缸中的其中一个的所述吸气腔与所述出气口连通且所述排气腔与所述中间出气腔连通,所述两个气缸中的另一个的所述吸气腔与所述排气口连通,所述中间进气腔和所述中间出气腔之间设有控制装置以控制所述中间进气腔和所述中间出气腔的导通和隔断;
冷凝器和蒸发器,所述冷凝器和所述蒸发器中的其中一个的一端与所述压缩机的排冷媒口连通,所述冷凝器和所述蒸发器中的另一个的一端与所述进气口连通;
闪蒸器,所述闪蒸器设在所述冷凝器的另一端和所述蒸发器的另一端之间;以及
第一节流装置和第二节流装置,所述第一节流装置设在所述冷凝器和所述闪蒸器之间,所述第二节流装置设在所述蒸发器和所述闪蒸器之间;
当制冷制热循环系统在小负荷工况下运行时,所述吸气口向所述中间进气腔内通入高压冷媒,且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中间进气腔和所述中间出气腔导通;当制冷制热循环系统在大负荷且超低温制热工况下稳定运行时,所述吸气口向所述中间进气腔内通入中压冷媒,且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中间进气腔和所述中间出气腔导通;当制冷制热循环系统在除超低温制热外的其它大负荷工况下运行时,所述吸气口向所述中间进气腔内通入低压冷媒,且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中间进气腔和所述中间出气腔隔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制热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当制冷制热循环系统启动时,所述吸气口向所述中间进气腔内通入低压冷媒;之后,根据负荷的不同选择:
所述吸气口向所述中间进气腔内通入高压冷媒;或
所述吸气口向所述中间进气腔内通入中压冷媒;或
保持启动时的运行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冷制热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气口处设有并联设置的中压通气管和低压通气管,所述中压通气管的自由端与闪蒸器相连,所述低压通气管的自由端与所述进气口相连,所述闪蒸器与所述第二节流装置之间设有通断控制阀,
当制冷制热循环系统除霜运行时,所述通断控制阀处于关闭状态,所述中压通气管与所述低压通气管连通以将所述闪蒸器过来的中压冷媒输送至所述进气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制热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闪蒸器与所述第二节流装置之间设有通断控制阀,
当制冷制热循环系统除霜运行时,所述通断控制阀处于关闭状态,所述吸气口向所述中间进气腔内通入中压冷媒,所述中压冷媒为从所述闪蒸器过来的冷媒。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制热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制热循环系统停止运行时,所述吸气口向所述中间进气腔内通入所述低压冷媒。
CN201520309553.5U 2015-05-13 2015-05-13 制冷制热循环系统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88084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309553.5U CN204880840U (zh) 2015-05-13 2015-05-13 制冷制热循环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309553.5U CN204880840U (zh) 2015-05-13 2015-05-13 制冷制热循环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880840U true CN204880840U (zh) 2015-12-16

Family

ID=548252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309553.5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880840U (zh) 2015-05-13 2015-05-13 制冷制热循环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88084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30743A (zh) * 2015-05-13 2015-09-23 广东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制冷制热循环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30743A (zh) * 2015-05-13 2015-09-23 广东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制冷制热循环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557624A (zh) 冷冻循环装置
CN204854066U (zh) 换热系统
CN102022332B (zh) 双缸旋转压缩机及其控制方法
CN104879942A (zh) 制冷制热循环系统
CN103821716A (zh) 双级旋转式压缩机及具有其的制冷循环装置
CN104728109A (zh) 空调系统及其旋转式压缩机组件
CN107842486B (zh) 压缩机以及具有其的空调系统
CN101313184B (zh) 冷冻装置
CN203756524U (zh) 双级旋转式压缩机及具有其的制冷循环装置
JP6349417B2 (ja) 二段回転式コンプレッサーおよび冷却サイクル装置
CN203824146U (zh) 空调系统
CN104454528A (zh) 双缸旋转式压缩机及具有其的制冷装置
CN105402124B (zh) 一种多级压缩机及空调系统
CN105570134A (zh) 变容式压缩机和具有其的制冷装置
CN204630142U (zh) 制冷制热循环系统
CN107191372B (zh) 旋转式压缩机和具有其的制冷装置
CN113405303B (zh) 一种冰箱制冷系统及包括其的冰箱
CN105570133A (zh) 变容式压缩机和具有其的制冷装置
CN105570138A (zh) 变容式压缩机和具有其的制冷装置
KR20120011277A (ko) 냉장고
CN204880840U (zh) 制冷制热循环系统
CN108007004A (zh) 制冷装置
CN205373127U (zh) 一种双温制冷及制热系统
CN107816816B (zh) 制冷装置
CN104930743A (zh) 制冷制热循环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216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70718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216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7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