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878255U - 一种防松螺母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松螺母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878255U
CN204878255U CN201520644861.3U CN201520644861U CN204878255U CN 204878255 U CN204878255 U CN 204878255U CN 201520644861 U CN201520644861 U CN 201520644861U CN 204878255 U CN204878255 U CN 20487825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ut
internal thread
bolt
thread
util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644861.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钟跃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520644861.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87825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87825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87825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Plates (AREA)

Abstract

一种防松螺母,包括外螺母和内螺母,内螺母内部开设有第一内螺纹,内螺母外壁下端开设有外螺纹;外螺母内部中间开设有第二内螺纹,外螺母内部底端开设有第三内螺纹;内螺母安装在外螺母内;外螺纹与第二内螺纹的旋向一致,外螺纹与第一内螺纹、第三内螺纹的旋向相反,内螺母底部的第一平面与外螺母中第二内螺纹下方的第二平面之间的距离不低于1倍螺距。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实用新型用手拧紧螺栓后通过顺逆螺纹啮合,使螺栓无法产生松动,防松效果好;2、结构简单,通过简单的螺母螺栓紧固即可实现防松;3、安装方便;4、可选螺栓范围广;5、螺栓拧紧时,螺栓头部的底面与内螺母的顶面不接触,因而需要的预紧力比现有技术的要小很多。

Description

一种防松螺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螺母,特别是一种防松螺母。
背景技术
螺栓螺母作为最常用的可拆式紧固零件,被广泛地运用于社会的各个领域中。但是在受到强烈的震动或者不规则作用力的情况下,螺栓螺母会出现松脱的现象,从而导致设备失灵、甚至人员伤亡的严重事故,为此,出现了许多防松螺母、防松螺栓的实用新型。
CN103195786A公开了一种可防止在螺栓上自行松动的防松螺母,通过主螺母与副螺母的装配,实现防松,但是这种方法中的副螺母内外螺纹旋向一致,在螺栓压紧力较大时,副螺母会与螺栓紧锁从而成为一体,从而无法实现防松;
CN104074854A公开了一种防松螺母,通过在螺母的侧面插入卡销来实现防松,但由于卡销没有预紧力,螺母要松退到止动位置的时候,卡销才会起到作用,因此这种方法实际上不是防松而是避免脱落;
CN102606606A公开了一种防松螺栓,通过反扣螺母与标准螺母对螺栓双重锁定,从而实现防松,这种方法通过反扣螺母与标准螺母之间的摩擦力对螺栓进行防松,当螺栓受到的剪切力大于该摩擦力时,螺栓依旧会带动反扣螺母运动而无法防松,并且这种方法使用的螺栓必须是定制的,是非标准件,无法通用;
CN104405752A公开了一种防松螺栓,通过内螺锥与外螺母结合,采用内外螺纹旋向相反的方式,实现防松;但是这种方法采用的内螺母形式为锥形,而锥形的螺母加工要求非常高,加工难度大,比较难生产,并且CN104405752A所述的防松螺栓,结构复杂,安装难度较大。
目前,市面上的螺栓螺母之间的紧固,通常是靠螺母的底面与螺栓头部的底面之间的摩擦力实现拧紧,要求的拧紧力比较大,很费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防松效果好、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可选螺栓范围广、拧紧力小的防松螺母。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松螺母,包括外螺母和内螺母,内螺母内部开设有第一内螺纹,内螺母外壁下端开设有外螺纹;外螺母内部中间开设有第二内螺纹,外螺母内部底端开设有第三内螺纹;内螺母安装在外螺母内。
所述外螺纹与第二内螺纹的旋向一致,外螺纹与第一内螺纹、第三内螺纹的旋向相反;内螺母通过外螺纹与外螺母的第二内螺纹连接,螺栓与内螺母的第一内螺纹、外螺母的第三内螺纹连接,如果螺栓受到震动或者不规则力的作用而有松动倾向,则会有带动内螺母转动的倾向,但是由于外螺纹与第一内螺纹、第三内螺纹的旋向相反,从而形成顺逆螺纹啮合,此时,内螺母会向紧固的方向转动,因而整个螺栓螺母紧固件会越来越紧,达到防松的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内螺母底部的第一平面与外螺母中第二内螺纹下方的第二平面之间的距离不低于1倍螺距;
其原因在于:设内螺母底部的第一平面与外螺母中第二内螺纹下方的第二平面之间的距离为h,螺距为p,第二内螺纹螺纹深度为L;首先,h必须大于0,因为如果h=0,内螺母底部的平面会与第二内螺纹下方的平面相接触,此时,内螺母与外螺母之间存在一定的摩擦力f,而此摩擦力f与螺栓对内螺母的压紧力N成正比,如果螺栓对内螺母的压紧力N较大,那么对应的摩擦力f也会较大,当f大于内螺母与外螺母之间螺纹连接的预紧力F时,外螺母与内螺母即成为一体,与单螺母的功能无异,从而导致无法防松;
其次,内螺母在制造时,其高度会具有一个公差σ1,同样的,外螺母平面高度会具有一个公差σ2,其极限公差即为σ1+σ2,如果h不大于σ1+σ2,则也有可能出现第一平面与第二平面相接触的情况,从而导致防松失效,通过对加工精度的掌握,规定h不小于p,则能保证第一平面不与第二平面接触;
因此,通过上述说明,确定h的范围为:p≤h。
进一步地,所述内螺母中的外螺纹与外螺母中的第二内螺纹啮合,外螺纹与第二内螺纹的啮合长度不低于第三内螺纹的螺纹长度;
其原因在于:外螺纹与第二内螺纹的啮合长度必须满足一定的要求,如果太小,则啮合不牢固,容易发生螺纹滑丝的现象;螺栓在震动时会受到内螺母的剪切力f1和外螺母的剪切力f2,且方向相反,当外螺纹与第二内螺纹的啮合长度与第三内螺纹的螺纹长度一致时,f1=f2,则可以达到一个平衡状态;当外螺纹与第二内螺纹的啮合长度大于第三内螺纹长度时,f1>f2,而f1与f2相抵消后剩余的力即f1-f2会变成预紧力,对螺栓起到紧固的作用;因此,当外螺纹与第二内螺纹的啮合长度不低于第三内螺纹的螺纹长度时,外螺母和内螺母对螺栓的作用力能达到一个平衡并能保证螺栓的受力均衡,使螺栓和螺母在起到紧固作用的同时也提高了螺栓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所述内螺母上端开设有便于安装的把手,把手可以为方向盘式或者卡盘式,但不限于方向盘式和卡盘式。
进一步地,所述内螺母的外侧中部开设有第一定位孔;外螺母的外侧上端开设有第二定位孔;当内螺母与外螺母相互啮合完成后,第一定位孔与第二定位孔在同一轴线上,此时,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起到定位的作用。
进一步地,内螺母与外螺母通过固定螺栓紧固在一起。
进一步地,螺栓拧紧时,螺栓头部的底面与内螺母的顶面不接触也可以实现紧固和防松。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为:
首先,通过旋转把手,将内螺母安装到外螺母中,使内螺母的外螺纹与外螺母的第二内螺纹啮合;
其次,当内螺母的外螺纹与外螺母的第二内螺纹完全啮合时,内螺母的第一定位孔与外螺母的第二定位孔在同一轴线上,然后用固定螺栓穿过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将内螺母与外螺母固定;
最后,将固定好的内螺母与外螺母运输到安装现场,第一种装配方式:将螺栓从内螺母的上端穿过内螺母上的第一内螺纹和外螺母上的第三内螺纹,并拧紧,再松开固定螺栓,此时再次拧紧螺栓,(螺栓拧紧时,螺栓头部的底面与内螺母的顶面不接触)完成组装;第二种装配方式:将螺栓从外螺母的底部穿过外螺母上的第三内螺纹,并拧紧,再松开固定螺栓,此时再次拧紧螺栓,(螺栓拧紧时,螺栓头部的底面与内螺母的顶面不接触)完成组装;第一种装配方式为正向装配,好处在于:1、能实现防松,2、拆卸方便(通过旋转把手即可将内螺母拆卸出来),第二种装配方式为反向装配,好处在于:1、能实现防松,2、还具有防盗功能(在安装好螺栓之后,将内螺母的把手端隐蔽起来,此时,外人无法通过正常手段打开本实用新型装置,因而能够防盗)。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特点:1、防松效果好,通过顺逆螺纹啮合,实现防松;2、结构简单,通过简单的螺母螺栓紧固即可实现防松;3、安装方便,本实用新型即用即装,占用面积小,且能按照安装件的大小进行适配设计;4、可选螺栓范围广,本实用新型选用的螺栓可以为标准件,也可以为非标准件,没有限定;5、螺栓拧紧时,螺栓头部的底面与内螺母的顶面不接触,因而需要的预紧力比现有技术的要小很多。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详细结构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内螺母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内螺母A-A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外螺母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螺栓示意图。
图中:1—外螺母,2—内螺母,3—螺栓,4—紧固螺栓,11—第二内螺纹,12—第三内螺纹,13—第二平面,14—第二定位孔,21—第一内螺纹,22—外螺纹,23—第一平面,24—把手,25—第一定位孔。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附图所示:一种防松螺母,包括外螺母1和内螺母2,内螺母2内部开设有第一内螺纹21,内螺母2外壁下端开设有外螺纹22;外螺母1内部中间开设有第二内螺纹11,外螺母1内部底端开设有第三内螺纹12;内螺母2安装在外螺母1内。
所述外螺纹1与第二内螺纹11的旋向一致,外螺纹22与第一内螺纹21、第三内螺纹12的旋向相反;内螺母2通过外螺纹22与外螺母1的第二内螺纹11连接,螺栓4与内螺母2的第一内螺纹21、外螺母1的第三内螺纹12连接。
作为优选,本实施例中内螺母2底部的第一平面23与外螺母1中第二内螺纹11下方的第二平面13之间的距离为1倍螺距。
所述内螺母2中的外螺纹22与外螺母1中的第二内螺纹11啮合,作为优选,本实施例中外螺纹22与第二内螺纹11的啮合长度等于第三内螺纹12的螺纹长度。
所述内螺母2上端开设有便于安装的把手24,作为优选,本实施例中把手24为方向盘式。
所述内螺母2的外侧中部开设有第一定位孔25;外螺母1的外侧上端开设有第二定位孔14;当内螺母2与外螺母1相互啮合完成后,第一定位孔25与第二定位孔14在同一轴线上,此时,第一定位孔25和第二定位孔14起到定位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内螺母2通过外螺纹22与外螺母1的第二内螺纹11连接,螺栓4与内螺母2的第一内螺纹21、外螺母1的第三内螺纹12连接,如果螺栓4受到震动或者不规则力的作用而有松动倾向,则会有带动内螺母2转动的倾向,但是由于外螺纹22与第一内螺纹21、第三内螺纹12的旋向相反,从而形成顺逆螺纹啮合,此时,内螺母2会向紧固的方向转动,因而整个螺栓螺母紧固件会越来越紧,达到防松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首先,通过旋转把手24,将内螺母2安装到外螺母1中,使内螺母2的外螺纹22与外螺母1的第二内螺纹11啮合;
其次,当内螺母2的外螺纹22与外螺母1的第二内螺纹11完全啮合时,内螺母2的第一定位孔25与外螺母1的第二定位孔14在同一轴线上,然后用固定螺栓3穿过第一定位孔25和第二定位孔14将内螺母2与外螺母1固定;
最后,将固定好的内螺母2与外螺母1运输到安装现场,第一种装配方式:将螺栓4从内螺母2的上端穿过内螺母2上的第一内螺纹21和外螺母1上的第三内螺纹12,并拧紧,再松开固定螺栓3,此时再次拧紧螺栓4,完成组装;第二种装配方式:将螺栓4从外螺母1的底部穿过外螺母1上的第三内螺纹12,并拧紧,再松开固定螺栓3,此时再次拧紧螺栓4,完成组装;第一种装配方式为正向装配,第二种装配方式为反向装配。
实施例2
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实施方式大体一致,区别在于:实施2中,内螺母2底部的第一平面23与外螺母1中第二内螺纹11下方的第二平面13之间的距离为2倍螺距,外螺纹22与第二内螺纹11的啮合长度为第三内螺纹12的螺纹长度的1.5倍。
通过实施例可以发现,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特点:1、本实用新型用手拧紧螺栓后通过顺逆螺纹啮合,使螺栓无法产生松动,防松效果好;2、结构简单,通过简单的螺母螺栓紧固即可实现防松;3、安装方便,本实用新型即用即装,占用面积小,且能按照安装件的大小进行适配设计;4、可选螺栓范围广,本实用新型选用的螺栓可以为标准件,也可以为非标准件,没有限定;5、螺栓拧紧时,螺栓头部的底面与内螺母的顶面不接触,因而需要的预紧力比现有技术的要小很多。
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如果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改动或变形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倘若这些改动和变形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等同技术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形。

Claims (5)

1.一种防松螺母,包括外螺母(1)和内螺母(2),内螺母(2)内部开设有第一内螺纹(21),内螺母(2)外壁下端开设有外螺纹(22);外螺母(1)内部中间开设有第二内螺纹(11),外螺母(1)内部底端开设有第三内螺纹(12);内螺母(2)安装在外螺母(1)内;其特征在于:外螺纹(22)与第二内螺纹(11)的旋向一致,外螺纹(22)与第一内螺纹(21)、第三内螺纹(12)的旋向相反,内螺母(2)底部的第一平面(23)与外螺母(1)中第二内螺纹(11)下方的第二平面(13)之间的距离不低于1倍螺距。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松螺母,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螺母(2)中的外螺纹(22)与外螺母(1)中的第二内螺纹(11)啮合,外螺纹(22)与第二内螺纹(11)的啮合长度不低于第三内螺纹(12)的螺纹长度。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松螺母,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螺母(2)上端开设有便于安装的把手(24)。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松螺母,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螺母(2)的外侧中部开设有第一定位孔(25);外螺母(1)的外侧上端开设有第二定位孔(14)。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松螺母,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螺母(2)与外螺母(1)通过固定螺栓(3)紧固在一起。
CN201520644861.3U 2015-08-25 2015-08-25 一种防松螺母 Active CN20487825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644861.3U CN204878255U (zh) 2015-08-25 2015-08-25 一种防松螺母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644861.3U CN204878255U (zh) 2015-08-25 2015-08-25 一种防松螺母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878255U true CN204878255U (zh) 2015-12-16

Family

ID=548226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644861.3U Active CN204878255U (zh) 2015-08-25 2015-08-25 一种防松螺母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878255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41829A (zh) * 2015-08-25 2015-11-11 钟跃荣 一种防松螺母及使用方法
CN117145405A (zh) * 2023-11-01 2023-12-01 克拉玛依君合恒泰实验检测有限合伙企业 一种联顶节、石油钻机及全井段固井套管旋转固井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41829A (zh) * 2015-08-25 2015-11-11 钟跃荣 一种防松螺母及使用方法
CN105041829B (zh) * 2015-08-25 2018-01-02 钟跃荣 一种防松螺母及使用方法
CN117145405A (zh) * 2023-11-01 2023-12-01 克拉玛依君合恒泰实验检测有限合伙企业 一种联顶节、石油钻机及全井段固井套管旋转固井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548499U (zh) 紧固组件和具有该紧固组件的车辆
CN204878255U (zh) 一种防松螺母
WO2017084192A1 (zh) 一种防松脱的紧固件装置
CN105041829A (zh) 一种防松螺母及使用方法
CN203441922U (zh) 一种带排屑槽的螺栓
CN108533601A (zh) 一种自锁螺栓
JP2013543962A (ja) 戻り止めねじ
CN113294423A (zh) 组合式防松动紧固件
CN206190709U (zh) 紧固件
CN206047113U (zh) 一种斜床身数控车床
JP3179874U (ja) ボルトとナットとからなる締結具
CN105150148A (zh) 一种多功能扳手
CN215762733U (zh) 具有双重锁定机构的防松螺母
CN207879827U (zh) 一种棘牙式止退垫圈
CN201363352Y (zh) 一种快速锁紧机构
CN202805057U (zh) 一种手动套筒扳手快速传动附件
CN207647950U (zh) 一种多效赛车锁紧紧固件
CN103671424B (zh) 一种带螺纹孔的防松式沉头自攻螺钉
CN101922499A (zh) 三异螺纹可进退防盗螺丝母
CN202326621U (zh) 托板自锁螺母
CN207064441U (zh) 一种防松锁紧螺母
CN201582278U (zh) 一种自锁螺栓
CN108691874A (zh) 一种防盗爪型螺母
CN201326629Y (zh) 用于盆式绝缘子与法兰连接的等长双头螺栓
CN205977997U (zh) 一种便于连接的带紧固连接件的法兰螺母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