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875250U - 一种盘式马达卡箍活塞避震干洗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盘式马达卡箍活塞避震干洗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875250U
CN204875250U CN201520472761.7U CN201520472761U CN204875250U CN 204875250 U CN204875250 U CN 204875250U CN 201520472761 U CN201520472761 U CN 201520472761U CN 204875250 U CN204875250 U CN 20487525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tor
ring
hub
cylinder
urceolu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472761.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志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i Jie Electromechanical Product Design Working Spaces Strand Of Economy Of Wenzhou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Original Assignee
Zhi Jie Electromechanical Product Design Working Spaces Strand Of Economy Of Wenzhou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i Jie Electromechanical Product Design Working Spaces Strand Of Economy Of Wenzhou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filed Critical Zhi Jie Electromechanical Product Design Working Spaces Strand Of Economy Of Wenzhou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Priority to CN201520472761.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87525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8752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87525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52Heat recovery pumps, i.e. heat pump based systems or units able to transfer the thermal energy from one area of the premises or part of the facilities to a different one, improving the overall efficiency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洗涤机器,一种盘式马达卡箍活塞避震干洗机,包括机壳和洗涤筒,还包括热泵干衣系统、溶剂回收系统、内避震组合件和外避震轮组以及盘式隔爆马达组件;作为改进<b>:</b>内避震组合件包括四只吊拉卡箍活塞减震器和两只支撑卡箍活塞减震器;盘式隔爆马达组件包括马达外壳、马达前盖板、马达后盖板、转子支架、马达转轴、前轴承、后轴承、永磁体、前定子和后定子以及滚筒转毂;由于采用以上设置,能够对洗涤后的溶剂重新回收利用,具有节省能源及环保的优点。采用内避震组合件包括吊拉卡箍活塞避震器和支撑卡箍活塞避震器,无洗涤筒内部转速快慢或是不平衡颤抖,上述内避震组合件的双级避震结构,都能确保本实用新型整体运行始终平稳。

Description

一种盘式马达卡箍活塞避震干洗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洗涤机器,尤其涉及一种盘式马达卡箍活塞避震干洗机。
背景技术
传统家用洗衣机以水作为洗涤介质,并添加一定量的洗涤剂,工作时,衣物与含有洗涤剂的洗涤水充分混合,在洗涤筒和提升筋对衣物的摩擦和摔打作用下,污垢被从衣物上分离出来。洗涤完成后,含有污垢的洗涤水排到干洗机外;这种干洗机可以很好的洗涤棉、麻、化纤等适宜水洗的衣物,但是对于羊毛、羊绒、丝绸等易缩水、不宜水洗的衣物,就不适合用水洗干洗机进行洗涤。用户一般需要把衣物拿到专业干洗店进行洗涤,这样存在衣物容易交叉感染病菌的弊端。而且,在传统的滚筒式干洗机中,洗涤外筒等旋转部件的重量完全依赖马达主轴来支撑,不得不增大马达主轴直径,导致马达主轴的密封性变长等诸多弊端。此外,因为当传统的滚筒式干洗机移动不方便,即使有轮子也怕颠簸,缺乏有效防震措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采用卡箍活塞避震结构,结合盘式隔爆马达配有抗弯构件,来解决现有技术瓶颈,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盘式马达卡箍活塞避震干洗机,包括机壳和洗涤筒,还包括热泵干衣系统、溶剂回收系统、内避震组合件和外避震轮组以及盘式隔爆马达组件;所述的热泵干衣系统包括气体输送装置、冷凝器、蒸发器以及溶剂回收管阀,所述热泵干衣系统的进风口和出风口均与洗涤筒连通;所述溶剂回收系统包括污液箱及净液箱;所述污液箱与所述洗涤筒通过第一管路连通;所述污液箱与所述净液箱通过第二管路连接,所述第二管路上设置有第一过滤器和溶剂泵,所述净液箱还与所述洗涤筒连通;所述的洗涤筒包括洗涤外筒和滚转内筒,滚转内筒位于洗涤外筒内腔,所述的洗涤外筒上的外筒后面板密闭固定在直立板正前面,盘式隔爆马达组件上的马达前盖板密闭固定在直立板后背面;滚转内筒前端有滚筒前孔板,滚转内筒后端有滚筒后面板;盘式隔爆马达组件上的马达转轴穿越马达穿孔与位于滚筒后面板中心的滚筒转毂传动连接;所述的机壳底部的底座板上有四个底板轮孔,每个底板轮孔上有一组外减震轮组;作为改进
所述的内避震组合件包括四只吊拉卡箍活塞减震器和两只支撑卡箍活塞减震器;所述的盘式隔爆马达组件包括马达外壳、马达前盖板、马达后盖板、转子支架、马达转轴、前轴承、后轴承、永磁体、前定子和后定子以及滚筒转毂;马达外壳的内接引线出口处固定连接有接线盒座,接线盒座外端上有线盒端盖,引线孔座位于线盒端盖上,外接引线穿越引线孔座;前定子和后定子均由定子铁心和电枢绕组所组成,马达转子由六个转子铁心以及安装在相邻转子铁心之间的永磁体所组成,马达转子安装在转子支架上,转子支架固定连接在马达转轴上的最大直径处;后定子固定连接在马达后盖板的内端面上,前定子固定连接在马达前盖板的内端面上,马达转子位于后定子与前定子之间;马达后盖板上装有轴承后盖,轴承后盖通过螺钉固定在马达后盖板上,轴承后盖内端伸入马达后盖板上的后盖轴承孔并抵住后轴承;马达前盖板固定有抗弯构件,抗弯构件通过构件螺钉固定在马达前盖板上,抗弯构件上的构件调节环内端伸入马达前盖板上的前盖轴承孔并抵住前轴承;抗弯构件外端与滚筒转毂之间有一只无内圈轴承;无内圈轴承上的滚针外圈的外圆固定在滚筒转毂的转毂台阶孔内圆壁上,转毂台阶孔底面上有转毂花键孔与马达转轴上的轴端花键之间为花键齿圆周啮合的轴向可滑动配合,轴端花键的端面上有轴端螺孔,轴端螺孔上配合有台阶防松螺钉限制着轴向定位挡圈的轴向位移,轴向定位挡圈外缘部位固定在转毂花键孔外端平面上,继而限制了滚筒转毂的轴向位移;轴向定位挡圈外侧面上有防松挡片与轴向定位挡圈一起,被挡圈螺钉固定在转毂花键孔外端平面上;防松挡片有挡片拐角边紧贴着台阶防松螺钉的两平边挡肩帽上的任意一平边上;
接线盒座腔内设置有线盒隔板,线盒隔板将接线盒座隔离成两个沿管长方向完全封闭的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线盒隔板上设有三个间隔分布的接线螺栓,接线螺栓穿过线盒隔板,接线螺栓一端悬伸在第一空腔,接线螺栓另一端悬伸在第二空腔内,内接引线对应连接在位于第一空腔内的接线螺栓上的内接端头上;线盒端盖上的内螺纹与引线孔座上的外螺纹相配合,线盒端盖内螺纹底平面上设有密封孔圈被引线孔座内端面挤压固定,外接引线依次穿越引线孔座上的脚座圆孔和密封孔圈后对应连接在位于第二空腔内的接线螺栓上的外接端头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一)、由于采用以上设置,能够对洗涤后的溶剂重新回收利用,具有节省能源及环保的优点。采用内避震组合件包括吊拉卡箍活塞避震器和支撑卡箍活塞避震器,无洗涤筒内部转速快慢或是不平衡颤抖,上述内避震组合件的双级避震结构,都能确保本实用新型整体运行始终平稳。
(二)、本实用新型核心部件的盘式隔爆马达组件与滚转内筒之间增设抗弯构件,分担了所有的弯矩负荷,使得马达转轴只承受纯扭矩。上述结构实现了马达转轴以及前轴承和后轴承只需承受纯扭矩,而滚转内筒自身不平衡所产生的径向力反作用到滚筒转毂却是能够完全被无内圈轴承所承受,仅仅作用在抗弯构件上,完全隔离了马达转轴上的转轴外伸段承受径向力;同时,由于抗弯构件整体形状属于空心短管,因此结构刚性超强,能承受更大的径向力。两者结合,本实用新型实现了既能将马达整体尺寸做得紧凑,又能承受更大的径向力,运行更加可靠,从而延长了马达的使用寿命。
(三)、本实用新型中的隔爆马达组件中采用了线盒隔板将接线盒座隔离成两个沿管长方向完全封闭的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的技术方案,将内接引线连接在接线螺栓上的内接端头上,外接引线依次穿越引线孔座上的脚座圆孔和密封孔圈后对应连接在位于第二空腔内的接线螺栓上的外接端头上,由于接线螺栓的两端分别位于两个密闭的空腔内,所以能够有效隔离电火花的泄露。用特制的内六角扳手插入引线孔座上的脚座内六角之中,将引线孔座外螺纹与线盒端盖内螺纹拧紧,使得密封孔圈受压变形后密闭抱紧外接引线。在线盒端盖内螺纹底平面上设有密封孔圈进行二次隔离电火花,进一步避免电火花泄露,隔爆效果好,安全性能高。
(四)、所述的机壳上的外壳前面板开口上的外壳法兰正前面安装有所述的筒门,所述的洗涤外筒开口上的外筒法兰正前面与所述的外壳法兰后背面之间密闭连接有波纹密封环波纹密封环既做到静态密封又能承受一定摆幅的震动。
(五)、本实用新型在外避震轮组之中的上弹簧和下弹簧以及平面轴承滚珠的联合作用下,可在颠簸不平的地面上任意移动,避震效果更好,而且移动专转向灵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移除机壳101上盖板。
图3为图2中波纹密封环124局部结构放大图。
图4为图1或图2中吊拉卡箍活塞避震器169的结构图。
图5为图4中P-P剖视图。
图6为图4中Q-Q剖视图。
图7为图1或图2中支撑卡箍活塞避震器161的结构图。
图8为图7中M-M剖视图。
图9为图7中N-N剖视图。
图10为图2中盘式隔爆马达组件110与滚筒后面板181的连接部位放大图。
图11是图10中的抗弯构件80放大剖面示意图。
图12是图10中的马达前盖板20放大剖面示意图。
图13是图10中的马达后盖板30放大剖面示意图。
图14是图10中的转轴外伸段46与滚筒转毂90的连接部位放大图。
图15是图14中卸除了半球密封罩100后,台阶防松螺钉74一侧视图。
图16是图14中的滚筒转毂90的放大剖面示意图。
图17是图10中的接线盒座13局部放大剖面示意图。
图18是图17中的引线孔座11俯视图。
图19是图1中的外避震轮组120放大图,本实用新型空载放置在地面,外避震轮组120受到空载负荷的状态。
图20是图19中,本实用新型满载放置在地面,外避震轮组120受到满负荷的状态。
图21是图19中,本实用新型被抬起脱离地面,外避震轮组120只有受到自身轻微负荷的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图2和图10中:一种盘式马达卡箍活塞避震干洗机,包括机壳101和洗涤筒401,还包括热泵干衣系统、溶剂回收系统、内避震组合件和外避震轮组120以及盘式隔爆马达组件110;所述的热泵干衣系统包括气体输送装置412、冷凝器411、蒸发器410以及溶剂回收管阀400,所述热泵干衣系统的进风口492和出风口490均与洗涤筒401连通;所述溶剂回收系统包括污液箱402及净液箱403;所述污液箱402与所述洗涤筒401通过第一管路404连通;所述污液箱402与所述净液箱403通过第二管路405连接,所述第二管路405上设置有第一过滤器406和溶剂泵407,所述净液箱403还与所述洗涤筒401连通;所述的洗涤筒401包括洗涤外筒103和滚转内筒108,滚转内筒108位于洗涤外筒103内腔,所述的洗涤外筒103上的外筒后面板131密闭固定在直立板180正前面,盘式隔爆马达组件110上的马达前盖板20密闭固定在直立板180后背面;滚转内筒108前端有滚筒前孔板105,滚转内筒108后端有滚筒后面板181;盘式隔爆马达组件110上的马达转轴40穿越马达穿孔185与位于滚筒后面板181中心的滚筒转毂90传动连接;所述的机壳101底部的底座板190上有四个底板轮孔194,每个底板轮孔194上有一组外避震轮组120;作为改进
所述的内避震组合件包括四只吊拉卡箍活塞避震器169和两只支撑卡箍活塞避震器161;每只吊拉卡箍活塞避震器169上端有吊器上底座168固定在机壳101内壁顶部,每只吊拉卡箍活塞避震器169下端有吊器下底座167固定在洗涤外筒103外壁上部;每只支撑卡箍活塞避震器161上端有支器上底座163固定在洗涤外筒103外壁下部,每只支撑卡箍活塞避震器161下端有支器下底座162固定在机壳侧壁142内壁下部。
作为进一步改进:结合图2和图3,所述的机壳101上的外壳前面板104开口上的外壳法兰122正前面安装有筒门102,所述的洗涤外筒103上的外筒前面板139开口处的外筒法兰121正前面与所述的外壳法兰122后背面之间密闭连接有波纹密封环124;波纹密封环124两端分别有外壳折边环724和外筒折边环524,所述的外壳折边环724被外壳扣环721压盖在所述的外壳法兰122后背面,所述的外筒折边环524被外筒扣环521压盖在所述的外筒法兰121后背面;法兰壳螺钉701将所述的外壳扣环721连同所述的外壳折边环724一起固定在所述的外壳法兰122后背面,法兰筒螺钉501将所述的外筒扣环521连同所述的外筒折边环524一起固定在所述的外筒法兰121正前面。
作为进一步改进:结合图1、图2、图4、图5和图6,吊拉卡箍活塞避震器169所述的吊拉卡箍活塞避震器169包括吊拉活塞杆691、吊拉卡箍活塞缸693、吊拉卡箍导向外筒692以及吊拉上端卡箍盖991、吊拉下端卡箍盖607以及吊拉成对半开上卡箍444和吊拉成对半开下卡箍666;所述的吊拉活塞杆691一端固定有吊拉外密封活塞639,吊拉外密封活塞639外圆槽中有孔用吊拉密封环939,孔用吊拉密封环939与所述的吊拉卡箍活塞缸693内孔之间构成活动密封,所述的吊拉活塞杆691另一端有吊拉活塞杆外螺纹685,吊拉活塞杆外螺纹685外径尺寸小于或等于所述的吊拉活塞杆691外径尺寸;
所述的吊拉卡箍活塞缸693一端密闭固定有吊拉内密封活塞629,吊拉内密封活塞629内孔槽中有轴用吊拉密封环929与所述的吊拉活塞杆691外圆之间构成活动密封,所述的吊拉卡箍活塞缸693另一端有吊拉缸平口919,吊拉缸平口919背面有吊拉缸锥面435,所述的吊拉上端卡箍盖991背面有吊拉上盖锥面453,吊拉缸锥面435与吊拉上盖锥面453相对称;吊拉成对半开上卡箍444内有吊拉上箍左锥面735和吊拉上箍右锥面753,吊拉上箍左锥面735和吊拉上箍右锥面753同时与所述的吊拉缸锥面435以及所述的吊拉上盖锥面453之间相配合;吊拉成对半开上卡箍444由两组吊拉上螺栓螺母组744紧固成对组装,吊拉上端卡箍盖991背面外端有吊拉器上孔端头672;
所述的吊拉卡箍导向外筒692开孔端的内孔圆筒壁与所述的吊拉卡箍活塞缸693外圆之间为滑动配合,所述的吊拉卡箍导向外筒692另一端有吊拉外筒平口706,吊拉外筒平口706背面有吊拉外筒锥面535,所述的吊拉下端卡箍盖607背面有吊拉下盖锥面553,吊拉外筒锥面535与吊拉下盖锥面553相对称;吊拉成对半开下卡箍666内有吊拉下箍左锥面635和吊拉下箍右锥面653,吊拉下箍左锥面635和吊拉下箍右锥面653同时与所述的吊拉外筒锥面535以及所述的吊拉下盖锥面553之间相配合;吊拉成对半开下卡箍666由两组吊拉下螺栓螺母组644紧固成对组装;
所述的吊拉下端卡箍盖607背面外端有吊拉器下孔端头682;,所述的吊拉下端卡箍盖607内侧有吊拉卡箍螺孔695,所述的吊拉卡箍螺孔695与所述的吊拉活塞杆外螺纹685紧固连接;所述的吊拉卡箍活塞缸693上的吊拉缸平口919与所述的吊拉上端卡箍盖991之间有吊拉密封垫片777;所述的吊拉外密封活塞639与所述的吊拉上端卡箍盖991之间构成吊拉第一腔911,所述的吊拉外密封活塞639与所述的吊拉内密封活塞629之间构成吊拉第二腔912。
作为进一步改进:结合图1、图2、图7、图8和图9,支撑卡箍活塞避震器161所述的支撑卡箍活塞避震器161包括支撑活塞杆611、支撑卡箍活塞缸613、支撑卡箍导向外筒612、支撑下端盖119、支撑上端卡箍盖809以及支撑成对半开下卡箍555和支撑成对半开上卡箍333;所述的支撑活塞杆611一端固定有支撑外密封活塞936,支撑外密封活塞936外圆槽中有孔用支撑密封环636,孔用支撑密封环636与所述的支撑卡箍活塞缸613内孔之间构成活动密封,所述的支撑活塞杆611另一端有支撑活塞杆外螺纹625,支撑活塞杆外螺纹625外径尺寸小于或等于所述的支撑活塞杆611外径尺寸;
所述的支撑卡箍活塞缸613一端密闭固定有支撑内密封活塞621,支撑内密封活塞621内孔槽中有轴用支撑密封环626,轴用支撑密封环626与所述的支撑活塞杆611外圆之间构成活动密封,所述的支撑卡箍活塞缸613另一端有支撑缸平口191,支撑缸平口191背面有支撑缸锥面235,所述的支撑下端盖119背面有支撑下盖锥面253,支撑缸锥面235与支撑下盖锥面253相对称;支撑成对半开下卡箍555内有支撑下箍左锥面835和支撑下箍右锥面853,支撑下箍左锥面835和支撑下箍右锥面853同时与所述的支撑缸锥面235以及所述的支撑下盖锥面253之间相配合;支撑成对半开下卡箍555由两组支撑下螺栓螺母组844紧固成对组装,所述的支撑下端盖119背面外端有支撑器下端头632;
所述的支撑卡箍导向外筒612开孔端的内孔圆筒壁与所述的支撑卡箍活塞缸613外圆之间为滑动配合,所述的支撑卡箍导向外筒612另一端有支撑外筒平口908,支撑外筒平口908背面有支撑外筒锥面335,所述的支撑上端卡箍盖809背面有支撑上盖锥面353,支撑外筒锥面335与支撑上盖锥面353相对称;支撑成对半开上卡箍333内有支撑上箍左锥面935和支撑上箍右锥面953,支撑上箍左锥面935和支撑上箍右锥面953同时与所述的支撑外筒锥面335以及所述的支撑上盖锥面353之间相配合;支撑成对半开上卡箍333由两组支撑上螺栓螺母组944紧固成对组装;
所述的支撑上端卡箍盖809背面外侧有支撑器上端头622;,所述的支撑上端卡箍盖809内侧有支撑卡箍螺孔615,所述的支撑卡箍螺孔615与所述的支撑活塞杆外螺纹625紧固连接;所述的支撑卡箍活塞缸613上的支撑缸平口191与所述的支撑下端盖119之间有支撑密封垫片222;所述的支撑外密封活塞936与所述的支撑下端盖119之间构成支撑第一腔111,所述的支撑外密封活塞936与所述的支撑内密封活塞621之间构成支撑第二腔112。
作为进一步改进:结合图2、图10、图11、图12、图13、图14、图15、图16、图17和图18,所述的盘式隔爆马达组件110包括马达外壳10、马达前盖板20、马达后盖板30、转子支架32、马达转轴40、前轴承25、后轴承35、永磁体18、前定子51和后定子52以及滚筒转毂90;马达外壳10的内接引线88出口处固定连接有接线盒座13,接线盒座13外端上有线盒端盖14,引线孔座11位于线盒端盖14上,外接引线55穿越引线孔座11;前定子51和后定子52均由定子铁心75和电枢绕组65所组成,马达转子50由六个转子铁心19以及安装在相邻转子铁心19之间的永磁体18所组成,马达转子50安装在转子支架32上,转子支架32固定连接在马达转轴40上的最大直径处;后定子52固定连接在马达后盖板30的内端面上,前定子51固定连接在马达前盖板20的内端面上,马达转子50位于后定子52与前定子51之间;马达后盖板30上装有轴承后盖33,轴承后盖33通过螺钉固定在马达后盖板30上,轴承后盖33内端伸入马达后盖板30上的后盖轴承孔34并抵住后轴承35;马达前盖板20固定有抗弯构件80,抗弯构件80通过构件螺钉28固定在马达前盖板20上,抗弯构件80上的构件调节环82内端伸入马达前盖板20上的前盖轴承孔24并抵住前轴承25;抗弯构件80外端与滚筒转毂90之间有一只无内圈轴承60;无内圈轴承60上的滚针外圈69的外圆固定在滚筒转毂90的转毂台阶孔96内圆壁上,转毂台阶孔96底面上有转毂花键孔94与马达转轴40上的轴端花键49之间为花键齿圆周啮合的轴向可滑动配合,轴端花键49的端面上有轴端螺孔47,轴端螺孔47上配合有台阶防松螺钉74限制着轴向定位挡圈70的轴向位移,轴向定位挡圈70外缘部位固定在转毂花键孔94外端平面上,继而限制了滚筒转毂90的轴向位移;轴向定位挡圈70外侧面上有防松挡片71与轴向定位挡圈70一起,被挡圈螺钉77固定在转毂花键孔94外端平面上;防松挡片71有挡片拐角边72紧贴着台阶防松螺钉74的两平边挡肩帽73上的任意一平边上。
作为进一步改进:滚筒转毂90外圆后半圈固定连接在滚筒后面板181中心,滚筒转毂90外圆前半圈上有转毂外螺纹99,半球密封罩100上的密封罩内螺纹109与转毂外螺纹99螺旋配合;滚筒转毂90外端面上有转毂端面螺孔97,转毂台阶孔96上有转毂退刀槽93和转毂卡槽98,转毂卡槽98中活动配合有转毂孔用卡环91,转毂台阶孔96底角位置上放置有转毂调节圈92,滚针外圈69两侧分别贴着转毂孔用卡环91和转毂调节圈92。
作为进一步改进:抗弯构件80上有构件法兰87,构件法兰87内侧有构件调节环82外圆与前盖轴承孔24之间为过渡配合;构件调节环82上有构件密封圈209与前盖轴承孔24之间构成静密封;马达外壳10端面上有马达密封圈208与马达前盖板20之间构成静密封;构件调节环82外圆与外轴承支撑圆89之间具有五级公差精度的同轴度关系;马达前盖板20外侧面上有前盖凹台面29,前盖凹台面29上有五个前盖螺孔27,构件法兰87上有五个构件枕孔85与前盖螺孔27相对应;构件螺钉28穿越构件枕孔85与前盖螺孔27相配合,将抗弯构件80固定在前盖凹台面29上;前盖凹台面29与前盖轴承孔24之间具有五级公差精度的垂直度关系。
作为进一步改进:接线盒座13腔内设置有线盒隔板12,线盒隔板12将接线盒座13隔离成两个沿管长方向完全封闭的第一空腔78和第二空腔79,线盒隔板12上设有三个间隔分布的接线螺栓17,接线螺栓17穿过线盒隔板12,接线螺栓17一端悬伸在第一空腔78,接线螺栓17另一端悬伸在第二空腔79内,内接引线88对应连接在位于第一空腔78内的接线螺栓17上的内接端头26上;线盒端盖14上的内螺纹与引线孔座11上的外螺纹相配合,线盒端盖14内螺纹底平面上设有密封孔圈67被引线孔座11内端面挤压固定,外接引线55依次穿越引线孔座11上的脚座圆孔23和密封孔圈67后对应连接在位于第二空腔79内的接线螺栓17上的外接端头36上。
作为进一步改进:马达前盖板20的前盖轴承孔24上固定着前轴承25外圆,前轴承25内孔固定着马达转轴40的轴承前段轴45;马达后盖板30上有后螺钉31固定在马达外壳10后端面,马达后盖板30的后盖轴承孔34上固定着后轴承35外圆,后轴承35内孔固定着马达转轴40的轴承后段轴43。抗弯构件80的构件通孔804与马达转轴40的转轴外伸段46之间有1.135毫米间隙,抗弯构件80的构件台阶孔84与马达转轴40的转轴外伸段46之间有机封组件48,抗弯构件80的外轴承支撑圆89支撑着无内圈轴承60上的圆柱滚针68。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外筒后面板131上有外筒后背孔309,外筒后背孔309直径大于所述的马达穿孔185直径14厘米;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的马达前盖板20上的前盖板法兰201与直立板180后背面之间有马达密封垫片202,六颗马达法兰螺钉205依次穿越前盖板法兰201上的法兰通孔207和马达密封垫片202上的密封垫通孔后与直立板180上的马达安装螺孔204螺纹连接紧固。
作为进一步改进:结合图19、图20、图21,所述的外避震轮组120包括:避震撑板290、双盘杆280、上弹簧230、下弹簧250、万向轮架240、滚轮轴销233和滚动轮260,所述的避震撑板290的撑板外圈291两侧面有2圈焊接环缝299固定在所述的底板轮孔194上;所述的避震撑板290的撑板外圈291内侧上方有撑板上槽293,所述的撑板外圈291内侧下方有撑板下槽295;所述的撑板内圈298上下对称位于避震撑板290中心;所述的双盘杆280的上盘外圆上有双盘杆上槽283,所述的双盘杆280的上盘下平面281上有上盘凹槽288;所述的双盘杆280的下盘外圆上有双盘杆下槽285,双盘杆280的下盘上平面282上有下盘凹槽289;所述的撑板内圈298的内圆孔与双盘杆280的外圆之间为滑动配合,所述的上弹簧230的上小圈固定在所述的双盘杆上槽283里,所述的上弹簧230的下大圈固定在所述的撑板上槽293里;所述的下弹簧250的下内圈固定在所述的双盘杆下槽285里,所述的下弹簧250的上外圈固定在所述的撑板下槽295里;所述的双盘杆280的凹槽底平面284上有下底滚珠环槽287和撑板螺孔286,所述的万向轮架240的轮架圆盘上有轮架台阶孔244与所述的撑板螺孔286相对应,台阶脑螺钉248穿越与所述的轮架台阶孔244紧固在所述的所述的撑板螺孔286上,台阶脑螺钉248与轮架台阶孔244之间为间隙配合;所述的万向轮架240的轮架圆盘上有轮盘上面滚珠环槽247与所述的下底滚珠环槽287相对应,所述的轮盘上面滚珠环槽247与所述的下底滚珠环槽287之间滑动配合固定着平面轴承滚珠277;所述的万向轮架240的两叉脚上的轮架销孔243与所述的滚轮轴销233外圆之间为过渡配合,所述的滚轮轴销233外圆与所述的滚动轮260的滚轮销孔263之间为可旋转滑动配合,所述的滚轮轴销233一端有销轴挡肩234,所述的滚轮轴销233另一端有开口销273。
实施例中
一、特别设定:
所述的机壳101上的外壳后面板106上有半球形凹弧面可容纳盘式隔爆马达组件110。所述第一管路404上设置有第二过滤器408,以便对洗涤过程中,衣物上掉落的钮扣等杂物进行过滤。所述第一管路404上设置有排液阀门417,排液阀门417位于洗涤筒401底部,以便对洗涤筒401中的溶剂是否注入到污液箱402中进行控制。
所述第二管路405的入口端通入污液箱402的底部,所述第二管路405的出口端连接第一过滤器406吸口,第一过滤器406出口连接着第一三通阀414的一个口子,第一三通阀414的另外两个口子分别连接着溶剂泵407吸口和连接支管409出口端,连接支管409的入口端通入净液箱403的底部;溶剂泵407出口连接着第二三通阀415的一个口子,第二三通阀415的另外两个口子分别连接着第三管路416下口端和回收管413上口端,回收管413下口端通往净液箱403。
所述热泵干衣系统从进风口492到出风口490设置有蒸发器410、冷凝器411和气体输送装置412。洗涤筒401中的气态的溶剂及空气的混合物能够在蒸发器410处进行冷却,将混合物中的溶剂冷凝下来,然后向冷凝器411中通入的为热介质或释热介质,空气经过冷凝器411后被加热,在气体输送装置412的作用下,输送到洗涤筒401中,实现热风的循环,对洗涤后的物质进行烘干。
第一过滤器406由活性炭过滤器、活性氧化铝过滤器、硅胶过滤器、分子筛、吸水性树脂等过滤器方式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而成,通过所述第一过滤器406可以滤除部分微小线屑、颗粒物杂质、油性污渍、色素、水分等,从而获得干净的溶剂。
气体输送装置412为风机。所述蒸发器410与冷凝器411之间的管路底端设置有溶剂回收管阀400,以便使经过蒸发器410冷凝后的溶剂经过溶剂回收管阀400流出进行回收。
洗涤筒401、热泵干衣系统和溶剂回收系统均设置于机壳101中,如此设置,不仅使得此家用干洗机结构紧凑,美观,而且能够对洗涤筒、热泵干衣系统和溶剂回收系统进行保护,以防止外力的损坏。
污液箱402及净液箱403均设置于机壳101内的底部,洗涤筒401中的溶剂能够更容易从洗涤筒401中流出进入到污液箱402中,除此之外,还具有重心低,干洗机比较稳固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干洗溶剂可以采用硅氧类环保无毒溶剂作为洗涤介质,例如:十甲基环五硅氧烷,这种溶剂被广泛应用于化妆品和人体护理产品中,对人体健康不会造成损害,而且这种溶剂在自然环境中极易分解,不会污染地下水、土壤等。
、本实用新型核心部件的盘式隔爆马达组件110组装过程如下:
(一)、马达组装
将马达转子50安装在转子支架32上,转子支架32固定连接在马达转轴40上的最大直径处;后定子52固定连接在马达后盖板30的内端面上,前定子51固定连接在马达前盖板20的内端面上,马达转子50位于后定子52与前定子51之间;马达后盖板30上装有轴承后盖33。
八颗前螺钉21穿越马达前盖板20上的前盖壳孔39将马达前盖板20固定在马达外壳10前端面,八颗后螺钉31穿越马达后盖板30上的后盖壳孔38将马达后盖板30固定在马达外壳10后端面。轴承后盖33内端伸入马达后盖板30上的后盖轴承孔34并抵住后轴承35。
(二)关键部件组装步骤:
(1)抗弯构件80安装
将抗弯构件80上的构件调节环82与马达前盖板20上的前盖轴承孔24近外端处过渡配合,并用构件螺钉28穿越抗弯构件80上的构件枕孔85与马达前盖板20上的前盖螺孔27相配合,将抗弯构件80上的构件法兰87与马达前盖板20上的前盖凹台面29紧贴固定。
(2)安装滚针外圈69
无内圈轴承60选用RNA型分离式无内圈轴承,先将转毂调节圈92间隙配合放入滚筒转毂90上的转毂台阶孔96之中并越过转毂退刀槽93贴在转毂孔底面95上;再将无内圈轴承60上的滚针外圈69微微过盈配合压入滚筒转毂90上的转毂台阶孔96之中,再将转毂孔用卡环91用专用工具放入转毂卡槽98内,使得滚针外圈69两侧分别贴着转毂孔用卡环91和转毂调节圈92。
(3)滚筒转毂90与马达转轴40之间的连接
将固定在滚筒转毂90上的滚针外圈69连同圆柱滚针68一起套入固定在外轴承支撑圆89上一部分,缓缓转动滚筒转毂90,使得滚筒转毂90上的转毂花键孔94与马达转轴40上的轴端花键49对准相配合,继续推压滚筒转毂90,使得滚针外圈69上的圆柱滚针68整体与外轴承支撑圆89完全相配合;先取用台阶防松螺钉74穿越轴向定位挡圈70中心孔后与马达转轴40上的轴端螺孔47相配合,使得轴向定位挡圈70在台阶防松螺钉74上的两平边挡肩帽73与轴端花键49外端面之间有一毫米轴向自由量;再用五颗挡圈螺钉77穿越轴向定位挡圈70上的定位挡圈通孔76后与滚筒转毂90上的转毂端面螺孔97相配合,将轴向定位挡圈70也紧固在滚筒转毂90外端面上;最后用一颗挡圈螺钉77依次穿越防松挡片71上的通孔和轴向定位挡圈70上的定位挡圈通孔76后也与滚筒转毂90上的转毂端面螺孔97相配合,使得防松挡片71上的挡片拐角边72对准两平边挡肩帽73上的任意一平边上,起到防松作用。
安装完毕。
三、本实用新型洗涤过程如下:
洗涤前,开启筒门102,将被洗衣物等放入投入到洗涤筒401中的滚转内筒108内,关闭筒门102;溶剂泵407经连接支管409抽取净液箱403里的溶剂,经第三管路416注入到洗涤筒401内,对浸泡在溶剂里的衣物进行洗涤。洗涤完成后,溶剂经第二过滤器408粗滤后经第一管路404排到污液箱402中。
当马达启动时,电磁力产生的扭矩通过马达转轴40上的轴端花键49,经滚筒转毂90上的转毂花键孔94传递给滚筒后面板181,带动整个滚转内筒108旋转;盘式隔爆马达组件110驱动洗涤筒401高速旋转脱液,以使衣物上的溶剂尽可能的少。
在这个过程中,被洗衣物的形状和体积均为不规则所导致的震动,一部分震动由内避震组合件中的四只吊拉卡箍活塞避震器169和两只支撑卡箍活塞避震器161加以吸收,另一部分震动由外避震轮组120之中的上弹簧230和下弹簧250得到吸收,本实用新型整体运行平稳。
脱液完成后,热泵干衣系统开始工作,冷凝器411加热筒内空气,风机把热空气送到洗涤筒401内加热衣物,衣物上的残留溶剂在较高温度下蒸发成溶剂蒸汽,溶剂蒸汽和空气的混合物在风机作用下到达蒸发器410处,溶剂蒸汽在蒸发器410处放热凝结成液态溶剂并被回收出来。
在干衣过程中,溶剂过滤系统同时工作,在溶剂泵407的作用下,污液箱402中的溶剂能够通过第二管路405的入口端进入到第一过滤器406中过滤后获得干净的溶剂,然后依次通过第一三通阀414、溶剂泵407及第二三通阀415被泵送到净液箱403中,而且在溶剂泵407的作用下,净液箱403中的干净的溶剂能够依次通过连接支管409、溶剂泵407、第二三通阀415被泵入到洗涤筒401中,实现再次利用。
四、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效果:
(一)、由于采用以上设置,用户在家可以洗涤易缩水及不宜水洗的高档衣物,有效避免了在干洗店里与其它衣物交叉感染病菌的问题。除此之外,本实施例中的家用干洗机还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的优点,比较适合家用。另外,由于设置有溶剂回收系统,能够对洗涤后的溶剂重新回收利用,具有节省能源及环保的优点。采用内避震组合件包括四只吊拉卡箍活塞避震器169和两只支撑卡箍活塞避震器161,无洗涤筒401内部转速快慢或是不平衡颤抖,上述内避震组合件的双级避震结构,都能确保本实用新型整体运行始终平稳。
(二)、本实用新型核心部件的盘式隔爆马达组件110与滚转内筒108的连接结构是:抗弯构件80的构件通孔804与马达转轴40的转轴外伸段46之间有1.135毫米间隙,抗弯构件80的构件台阶孔84与马达转轴40的转轴外伸段46之间有机封组件48,构件台阶孔84与构件通孔804之间有机封拆卸槽808,便于专用工具拆卸机封组件48。
盘式隔爆马达组件110之中的马达前盖板20上设置抗弯构件80,分担了所有的弯矩负荷,使得马达转轴40只承受纯扭矩。为了确保抗弯构件80上的外轴承支撑圆89与构件调节环82外圆之间具有高精度同轴度,将位于构件法兰87外侧外轴承支撑圆89与构件调节环82外圆之间的同轴度为100毫米单位尺寸的误差小于或等于0.001毫米。上述结构实现了马达转轴40以及前轴承25和后轴承35只需承受纯扭矩,而滚转内筒108自身不平衡所产生的径向力反作用到滚筒转毂90却是能够完全被无内圈轴承60所承受,仅仅作用在抗弯构件80上,完全隔离了马达转轴40上的转轴外伸段46承受径向力;同时,由于抗弯构件80整体形状属于空心短管,因此结构刚性超强,能承受更大的径向力。两者结合,本实用新型实现了既能将马达整体尺寸做得紧凑,又能承受更大的径向力,运行更加可靠,从而延长了马达的使用寿命。
(三)、盘式隔爆马达组件110中采用了线盒隔板12将接线盒座13隔离成两个沿管长方向完全封闭的第一空腔78和第二空腔79的技术方案,将内接引线88连接在接线螺栓17上的内接端头26上,外接引线55依次穿越引线孔座11上的脚座圆孔23和密封孔圈67后对应连接在位于第二空腔79内的接线螺栓17上的外接端头36上,由于接线螺栓的两端分别位于两个密闭的空腔内,所以能够有效隔离电火花的泄露。
用特制的内六角扳手插入引线孔座11上的脚座内六角37之中,将引线孔座11外螺纹与线盒端盖14内螺纹拧紧,使得密封孔圈67受压变形后密闭抱紧外接引线55。在线盒端盖14内螺纹底平面上设有密封孔圈67进行二次隔离电火花,进一步避免电火花泄露,隔爆效果好,安全性能高。
(四)、所述的机壳101上的外壳前面板104开口上的外壳法兰122正前面安装有所述的筒门102,所述的洗涤外筒103开口上的外筒法兰121正前面与所述的外壳法兰122后背面之间密闭连接有波纹密封环124波纹密封环124既做到静态密封又能承受一定摆幅的震动。
(五)、本实用新型在外避震轮组120之中的上弹簧230和下弹簧250以及平面轴承滚珠277的联合作用下,可在颠簸不平的地面上任意移动,避震效果更好,而且移动专转向灵敏。

Claims (2)

1.一种盘式马达卡箍活塞避震干洗机,包括机壳(101)和洗涤筒(401),还包括热泵干衣系统、溶剂回收系统、内避震组合件和外避震轮组(120)以及盘式隔爆马达组件(110);所述的热泵干衣系统包括气体输送装置(412)、冷凝器(411)、蒸发器(410)以及溶剂回收管阀(400),所述热泵干衣系统的进风口(492)和出风口(490)均与洗涤筒(401)连通;所述溶剂回收系统包括污液箱(402)及净液箱(403);所述污液箱(402)与所述洗涤筒(401)通过第一管路(404)连通;所述污液箱(402)与所述净液箱(403)通过第二管路(405)连接,所述第二管路(405)上设置有第一过滤器(406)和溶剂泵(407),所述净液箱(403)还与所述洗涤筒(401)连通;所述的洗涤筒(401)包括洗涤外筒(103)和滚转内筒(108),滚转内筒(108)位于洗涤外筒(103)内腔,所述的洗涤外筒(103)上的外筒后面板(131)密闭固定在直立板(180)正前面,盘式隔爆马达组件(110)上的马达前盖板(20)密闭固定在直立板(180)后背面;滚转内筒(108)前端有滚筒前孔板(105),滚转内筒(108)后端有滚筒后面板(181);盘式隔爆马达组件(110)上的马达转轴(40)穿越马达穿孔(185)与位于滚筒后面板(181)中心的滚筒转毂(90)传动连接;所述的机壳(101)底部的底座板(190)上有四个底板轮孔(194),每个底板轮孔(194)上有一组外减震轮组(120);其特征是:
所述的内避震组合件包括四只吊拉卡箍活塞减震器(169)和两只支撑卡箍活塞减震器(161);所述的盘式隔爆马达组件(110)包括马达外壳(10)、马达前盖板(20)、马达后盖板(30)、转子支架(32)、马达转轴(40)、前轴承(25)、后轴承(35)、永磁体(18)、前定子(51)和后定子(52)以及滚筒转毂(90);马达外壳(10)的内接引线(88)出口处固定连接有接线盒座(13),接线盒座(13)外端上有线盒端盖(14),引线孔座(11)位于线盒端盖(14)上,外接引线(55)穿越引线孔座(11);前定子(51)和后定子(52)均由定子铁心(75)和电枢绕组(65)所组成,马达转子(50)由六个转子铁心(19)以及安装在相邻转子铁心(19)之间的永磁体(18)所组成,马达转子(50)安装在转子支架(32)上,转子支架(32)固定连接在马达转轴(40)上的最大直径处;后定子(52)固定连接在马达后盖板(30)的内端面上,前定子(51)固定连接在马达前盖板(20)的内端面上,马达转子(50)位于后定子(52)与前定子(51)之间;马达后盖板(30)上装有轴承后盖(33),轴承后盖(33)通过螺钉固定在马达后盖板(30)上,轴承后盖(33)内端伸入马达后盖板(30)上的后盖轴承孔(34)并抵住后轴承(35);马达前盖板(20)固定有抗弯构件(80),抗弯构件(80)通过构件螺钉(28)固定在马达前盖板(20)上,抗弯构件(80)上的构件调节环(82)内端伸入马达前盖板(20)上的前盖轴承孔(24)并抵住前轴承(25);抗弯构件(80)外端与滚筒转毂(90)之间有一只无内圈轴承(60);无内圈轴承(60)上的滚针外圈(69)的外圆固定在滚筒转毂(90)的转毂台阶孔(96)内圆壁上,转毂台阶孔(96)底面上有转毂花键孔(94)与马达转轴(40)上的轴端花键(49)之间为花键齿圆周啮合的轴向可滑动配合,轴端花键(49)的端面上有轴端螺孔(47),轴端螺孔(47)上配合有台阶防松螺钉(74)限制着轴向定位挡圈(70)的轴向位移,轴向定位挡圈(70)外缘部位固定在转毂花键孔(94)外端平面上,继而限制了滚筒转毂(90)的轴向位移;轴向定位挡圈(70)外侧面上有防松挡片(71)与轴向定位挡圈(70)一起,被挡圈螺钉(77)固定在转毂花键孔(94)外端平面上;防松挡片(71)有挡片拐角边(72)紧贴着台阶防松螺钉(74)的两平边挡肩帽(73)上的任意一平边上;
所述的接线盒座(13)腔内设置有线盒隔板(12),线盒隔板(12)将接线盒座(13)隔离成两个沿管长方向完全封闭的第一空腔(78)和第二空腔(79),线盒隔板(12)上设有三个间隔分布的接线螺栓(17),接线螺栓(17)穿过线盒隔板(12),接线螺栓(17)一端悬伸在第一空腔(78),接线螺栓(17)另一端悬伸在第二空腔(79)内,内接引线(88)对应连接在位于第一空腔(78)内的接线螺栓(17)上的内接端头(26)上;线盒端盖(14)上的内螺纹与引线孔座(11)上的外螺纹相配合,线盒端盖(14)内螺纹底平面上设有密封孔圈(67)被引线孔座(11)内端面挤压固定,外接引线(55)依次穿越引线孔座(11)上的脚座圆孔(23)和密封孔圈(67)后对应连接在位于第二空腔(79)内的接线螺栓(17)上的外接端头(36)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盘式马达卡箍活塞避震干洗机,其特征是:所述的机壳(101)上的外壳前面板(104)开口上的外壳法兰(122)正前面安装有筒门(102),所述的洗涤外筒(103)上的外筒前面板(139)开口处的外筒法兰(121)正前面与所述的外壳法兰(122)后背面之间密闭连接有波纹密封环(124);波纹密封环(124)两端分别有外壳折边环(724)和外筒折边环(524),所述的外壳折边环(724)被外壳扣环(721)压盖在所述的外壳法兰(122)后背面,所述的外筒折边环(524)被外筒扣环(521)压盖在所述的外筒法兰(121)后背面;法兰壳螺钉(701)将所述的外壳扣环(721)连同所述的外壳折边环(724)一起固定在所述的外壳法兰(122)后背面,法兰筒螺钉(501)将所述的外筒扣环(521)连同所述的外筒折边环(524)一起固定在所述的外筒法兰(121)正前面。
CN201520472761.7U 2015-06-30 2015-06-30 一种盘式马达卡箍活塞避震干洗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87525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472761.7U CN204875250U (zh) 2015-06-30 2015-06-30 一种盘式马达卡箍活塞避震干洗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472761.7U CN204875250U (zh) 2015-06-30 2015-06-30 一种盘式马达卡箍活塞避震干洗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875250U true CN204875250U (zh) 2015-12-16

Family

ID=548196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472761.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875250U (zh) 2015-06-30 2015-06-30 一种盘式马达卡箍活塞避震干洗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87525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780319U (zh) 一种鼠笼式电机螺纹活塞避震干洗滚筒
CN204835818U (zh) 一种盘式马达卡箍弹簧减震干洗设备
CN104947389B (zh) 盘式马达卡箍弹簧减震镍合金干洗设备
CN101633373A (zh) 一种野外被服洗涤挂车
CN204875250U (zh) 一种盘式马达卡箍活塞避震干洗机
CN204849399U (zh) 一种盘式马达焊接活塞缓冲干洗设备
CN105019201A (zh) 鼠笼式电机由壬弹簧缓冲锌合金干洗机
CN204753188U (zh) 一种鼠笼式电机法兰弹簧避震干洗器
CN104911870A (zh) 鼠笼式电机法兰活塞减震钼合金干洗设备
CN104975477A (zh) 盘式马达焊接弹簧缓冲锰合金干洗器
CN204681208U (zh) 一种鼠笼式电机由壬活塞消振干洗机
CN204728100U (zh) 一种盘式马达焊接弹簧缓冲干洗器
CN205188641U (zh) 一种鼠笼式电机法兰活塞减震干洗设备
CN204982452U (zh) 一种盘式马达螺纹弹簧减震干洗滚筒
CN204681209U (zh) 一种鼠笼式电机由壬弹簧缓冲干洗机
CN105040373A (zh) 铜合金盘式马达卡箍活塞避震干洗机
CN104953763A (zh) 铬合金鼠笼式电机由壬活塞消振干洗机
CN201484530U (zh) 一种野外被服洗涤挂车
CN104953762A (zh) 鼠笼式电机螺纹活塞避震钨合金干洗滚筒
CN104928896A (zh) 鼠笼式电机法兰弹簧避震镁合金干洗器
CN104947390A (zh) 盘式马达螺纹弹簧减震钛合金干洗滚筒
CN104963176A (zh) 盘式马达焊接活塞缓冲铝合金干洗设备
CN201485685U (zh) 一种卧式悬浮洗衣机
CN204825388U (zh) 一种笼式电机由壬弹簧消振漂洗装置
CN204898343U (zh) 一种鼠笼式电机法兰活塞减震滚洗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216

Termination date: 2016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