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848523U - 一种污水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污水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848523U
CN204848523U CN201520532069.9U CN201520532069U CN204848523U CN 204848523 U CN204848523 U CN 204848523U CN 201520532069 U CN201520532069 U CN 201520532069U CN 204848523 U CN204848523 U CN 2048485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tank
screen plate
settling tank
strainer
ta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532069.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敬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liyuan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liyuan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liyuan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liyuan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532069.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84852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8485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84852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iltration Of Liquid (AREA)

Abstract

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其过滤水箱内设有的筒状的过滤网可将污水中大的漂浮物截留,由于沉淀水箱内设有第一导流板和第二导流板且第一导流板和第二导流板之间形成导流口,第一导流板和第二导流板将沉淀水箱分成第一沉淀水箱体和第二沉淀水箱体,这样,可使得进入沉淀水箱的污水分别在第一沉淀水箱体和第二沉淀水箱体中得到进一步沉淀和过滤,由于处理水箱内从上至下依次设有第一过滤板、第二过滤板及第三过滤板且第一过滤板、第二过滤板及第三过滤板内均开设有过滤体,这样,可使得进入处理水箱的污水在流动过程中能够与第一过滤板、第二过滤板及第三过滤板全面地接触,在污水流动过程中就完成了污水的处理,不仅处理效果更好,而且处理效率更高。

Description

一种污水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环保处理设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污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由于住宅小区、宾馆、商场、饭店、学校、水产加工厂、牲畜加工厂、乳制品加工厂等产生的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中含有较多的污染物,因此必须经过处理后才能排放,否则污水将污染环境。现有技术中污水处理设备很多,如公开号为2639297中国专利申请其公开了一种环保微型生活污水处理池,其处理池包括有沉淀分离池、腐化池、酸化池和通气池,在沉淀分离池的中央设有“十”字型竖向隔板,沉淀分离池的中下部与腐化池相通,在腐化池的底部水平设有至少三层隔板,隔板直径由下至上递增,隔板上设有孔隙和生物滤料;腐化池与酸化池相通,在酸化池里设有隔板,在隔板上设有滤料,酸化池与通气池相通。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该专利中包含沉淀分离池、腐化池、酸化池和通气池,其结构复杂,污水的处理工序多,污水处理效率低,同时整个处理池还存在着成本高昂的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及污水的处理效率高的污水处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包括过滤水箱、沉淀水箱及处理水箱,所述过滤水箱中设有一进水管、一筒状的过滤网及一个或多个第一出水管,所述过滤网的一端为开口端,所述过滤网的另一端为承接网底,所述开口端的两侧分别设有一用于将所述过滤网放入所述过滤水箱内或从所述过滤水箱内取出的把手,所述承接网底设置在所述过滤水箱的底部,所述进水管的一端伸出所述过滤水箱,所述进水管的另一端伸入所述过滤网中,所述第一出水管的一端伸入所述过滤水箱内,所述第一出水管的另一端伸出所述过滤水箱并伸进所述沉淀水箱内;所述沉淀水箱内设有位于所述沉淀水箱上部的第一导流板及位于所述沉淀水箱下部且与所述第一导流板间隔设置的第二导流板,所述第一导流板的顶部固定在所述沉淀水箱的顶部,所述第一导流板的两侧固定在所述沉淀水箱两侧壁的上部,所述第二导流板的底部固定在所述沉淀水箱的底部,所述第二导流板的两侧固定在所述沉淀水箱两侧壁的下部,所述第一导流板与第二导流板将所述沉淀水箱分成第一沉淀水箱体和第二沉淀水箱体,所述第一导流板和第二导流板之间形成一用于将所述第一沉淀水箱体的污水导流到第二沉淀水箱体中的导流口,所述沉淀水箱内设有一个或者多个第二出水管,所述第二出水管的一端伸入所述沉淀水箱内,所述第二出水管的另一端伸出所述沉淀水箱并伸进所述处理水箱内;所述处理水箱内从上至下依次设有第一过滤板、第二过滤板及第三过滤板,所述第一过滤板、第二过滤板及第三过滤板内均开设有过滤体,所述第一过滤板的过滤体为由纤维球滤料制成的滤芯,所述第二过滤板的过滤体为药剂处理层,所述第三过滤板的过滤体为由活性炭制成的吸附层,所述处理水箱还设有一位于所述处理水箱的底部的出水口。
进一步地,所述多个第一出水管为三个,所述多个第二出水管为三个。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过滤板、第二过滤板及第三过滤板之间相互平行且所述第一过滤板、第二过滤板及第三过滤板均呈倾斜状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处理水箱还设有第一排污口,所述第一排污口位于靠近所述第一过滤板的较低一侧的所述处理水箱的侧壁上。
进一步地,所述处理水箱还设有第二排污口,所述第二排污口位于靠近所述第二过滤板的较低一侧的所述处理水箱的侧壁上。
进一步地,所述处理水箱还设有第三排污口,所述第三排污口位于靠近所述第三过滤板的较低一侧的所述处理水箱的侧壁上。
进一步地,所述过滤水箱下部设有一用于掏取过滤水箱内渣滓的第一掏渣口,所述沉淀水箱下部设有一用于掏取沉淀水箱内渣滓的第二掏渣口。
进一步地,所述过滤水箱的底部、沉淀水箱的底部及处理水箱的底部分别设有至少两个呈直线排列的加强筋。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污水处理装置,通过过滤水箱内设置的筒状的过滤网可将污水中大的漂浮物截留,过滤后的污水进入沉淀水箱,由于沉淀水箱内设有第一导流板和第二导流板,通过第一导流板和第二导流板的配合将沉淀水箱分成第一沉淀水箱体和第二沉淀水箱体,并且第一导流板和第二导流板之间形成用于将第一沉淀水箱体的污水导流到第二沉淀水箱体的导流口,这样,可使得进入沉淀水箱的污水分别在第一沉淀水箱体和第二沉淀水箱体中得到进一步沉淀和过滤,从而可对污水中的泥沙等进行多级沉淀,沉淀后的污水进入处理水箱,而处理水箱内从上至下依次设有第一过滤板、第二过滤板及第三过滤板,并且第一过滤板、第二过滤板及第三过滤板内均开设有过滤体,这样,可使得进入处理水箱的污水在流动过程中能够与第一过滤板、第二过滤板及第三过滤板全面地接触,在污水流动过程中就完成了污水的处理,不仅处理效果更好,而且处理效率更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污水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包括过滤水箱1、沉淀水箱2及处理水箱3,过滤水箱1中设有一进水管11、一筒状的过滤网12及一个或多个第一出水管13,过滤网12的一端为开口端121,过滤网12的另一端为承接网底122,开口端121的两侧分别设有一用于将过滤网12放入过滤水箱1内或从过滤水箱1内取出的把手123,承接网底122设置在过滤水箱1的底部,进水管11的一端伸出过滤水箱1,进水管11的另一端伸入过滤网12中,第一出水管13的一端伸入过滤水箱1内,第一出水管13的另一端伸出过滤水箱1并伸进沉淀水箱2内;沉淀水箱2内设有位于沉淀水箱2上部的第一导流板21及位于沉淀水箱2下部且与第一导流板21间隔设置的第二导流板22,第一导流板21的顶部固定在沉淀水箱2的顶部,第一导流板21的两侧固定在沉淀水箱2两侧壁的上部,第二导流板22的底部固定在沉淀水箱2的底部,第二导流板22的两侧固定在沉淀水箱2两侧壁的下部,第一导流板21与第二导流板22将沉淀水箱2分成第一沉淀水箱体23和第二沉淀水箱体24,第一导流板21和第二导流板22之间形成一用于将第一沉淀水箱体23的污水导流到第二沉淀水箱体24的导流口25,沉淀水箱2内设有一个或者多个第二出水管26,第二出水管26的一端伸入沉淀水箱2内,第二出水管26的另一端伸出沉淀水箱2并伸进处理水箱3内;处理水箱3内从上至下依次设有第一过滤板31、第二过滤板32及第三过滤板33,第一过滤板31、第二过滤板32及第三过滤板33内均开设有过滤体,第一过滤板31的过滤体为由纤维球滤料制成的滤芯,第二过滤板32的过滤体为药剂处理层,第三过滤板34的过滤体为由活性炭制成的吸附层,处理水箱3还设有一位于处理水箱3的底部的出水口34。
优选地,多个第一出水管13为三个,多个第二出水管26,这样,通过多个第一出水管13的设置,可以加快经过过滤水箱1过滤后的污水进入沉淀水箱2的速度,同样,通过多个第二出水管26的设置,可以加快经过沉淀水箱2沉淀后的污水进入处理水箱3的流动速度。
进一步地,第一过滤板31、第二过滤板32及第三过滤板33之间相互平行且第一过滤板31、第二过滤板32及第三过滤板33均呈倾斜状设置,这样,可以进一步加快污水在处理水箱3的流动速度。
进一步地,处理水箱3还设有第一排污口35,第一排污口35位于靠近第一过滤板31的较低一侧的处理水箱3的侧壁上。这样,通过第一排污口35可以将被第一过滤板31截留的雨水中较大的漂浮物排出。
进一步地,处理水箱3还设有第二排污口36,第二排污口36位于靠近第二过滤板32的较低一侧的处理水箱3的侧壁上,这样,通过第二排污口36可以将被第二过滤板32截留的雨水中较大的漂浮物排出。
进一步地,处理水箱3还设有第三排污口37,第三排污口37位于靠近第三过滤板33的较低一侧的处理水箱3的侧壁上,这样,通过第三排污口37可以将被第三过滤板33截留的雨水中较大的漂浮物排出。
进一步地,过滤水箱1下部设有一用于掏取过滤水箱1内渣滓的第一掏渣口14,沉淀水箱2下部设有一用于掏取沉淀水箱2内渣滓的第二掏渣口27,这样通过第一掏渣口14对过滤水箱1内沉淀的渣滓进行清理,通过第二掏渣口27对沉淀水箱2中的第一沉淀水箱体23内沉淀的渣滓进行清理。
进一步地,过滤水箱1的底部、沉淀水箱2的底部及处理水箱3的底部分别设有至少两个呈直线排列的加强筋4,这样,通过加强筋4的设置,进一步加强过滤水箱1、沉淀水箱2及处理水箱3的牢固性。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污水处理装置,通过过滤水箱1内设置的筒状的过滤网12可将污水中大的漂浮物截留,过滤后的污水进入沉淀水箱2,由于沉淀水箱2内通过第一导流板21与第二导流板22的配合分成第一沉淀水箱体23和第二沉淀水箱体24,并且第一导流板21和第二导流板22之间形成用于将第一沉淀水箱体23的污水导流到第二沉淀水箱体24的导流口25,这样,可使得进入沉淀水箱2的污水分别在第一沉淀水箱体23和第二沉淀水箱体24中得到进一步沉淀和过滤,从而可对污水中的泥沙等进行多级沉淀,沉淀后的污水进入处理水箱3,而处理水箱3内从上至下依次设有第一过滤板31、第二过滤板32及第三过滤板33,并且第一过滤板31、第二过滤板32及第三过滤板33内均开设有过滤体,这样,可使得进入处理水箱3的污水在流动过程中能够与第一过滤板31、第二过滤板32及第三过滤板33全面地接触,在污水流动过程中就完成了污水的处理,不仅处理效果更好,而且处理效率更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过滤水箱、沉淀水箱及处理水箱,所述过滤水箱中设有一进水管、一筒状的过滤网及一个或多个第一出水管,所述过滤网的一端为开口端,所述过滤网的另一端为承接网底,所述开口端的两侧分别设有一用于将所述过滤网放入所述过滤水箱内或从所述过滤水箱内取出的把手,所述承接网底设置在所述过滤水箱的底部,所述进水管的一端伸出所述过滤水箱,所述进水管的另一端伸入所述过滤网中,所述第一出水管的一端伸入所述过滤水箱内,所述第一出水管的另一端伸出所述过滤水箱并伸进所述沉淀水箱内;所述沉淀水箱内设有位于所述沉淀水箱上部的第一导流板及位于所述沉淀水箱下部且与所述第一导流板间隔设置的第二导流板,所述第一导流板的顶部固定在所述沉淀水箱的顶部,所述第一导流板的两侧固定在所述沉淀水箱两侧壁的上部,所述第二导流板的底部固定在所述沉淀水箱的底部,所述第二导流板的两侧固定在所述沉淀水箱两侧壁的下部,所述第一导流板与第二导流板将所述沉淀水箱分成第一沉淀水箱体和第二沉淀水箱体,所述第一导流板和第二导流板之间形成一用于将所述第一沉淀水箱体的污水导流到第二沉淀水箱体中的导流口,所述沉淀水箱内设有一个或者多个第二出水管,所述第二出水管的一端伸入所述沉淀水箱内,所述第二出水管的另一端伸出所述沉淀水箱并伸进所述处理水箱内;所述处理水箱内从上至下依次设有第一过滤板、第二过滤板及第三过滤板,所述第一过滤板、第二过滤板及第三过滤板内均开设有过滤体,所述第一过滤板的过滤体为由纤维球滤料制成的滤芯,所述第二过滤板的过滤体为药剂处理层,所述第三过滤板的过滤体为由活性炭制成的吸附层,所述处理水箱还设有一位于所述处理水箱的底部的出水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第一出水管为三个,所述多个第二出水管为三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板、第二过滤板及第三过滤板之间相互平行且所述第一过滤板、第二过滤板及第三过滤板均呈倾斜状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水箱还设有第一排污口,所述第一排污口位于靠近所述第一过滤板的较低一侧的所述处理水箱的侧壁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水箱还设有第二排污口,所述第二排污口位于靠近所述第二过滤板的较低一侧的所述处理水箱的侧壁上。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水箱还设有第三排污口,所述第三排污口位于靠近所述第三过滤板的较低一侧的所述处理水箱的侧壁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水箱下部设有一用于掏取过滤水箱内渣滓的第一掏渣口,所述沉淀水箱下部设有一用于掏取沉淀水箱内渣滓的第二掏渣口。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水箱的底部、沉淀水箱的底部及处理水箱的底部分别设有至少两个呈直线排列的加强筋。
CN201520532069.9U 2015-07-22 2015-07-22 一种污水处理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84852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532069.9U CN204848523U (zh) 2015-07-22 2015-07-22 一种污水处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532069.9U CN204848523U (zh) 2015-07-22 2015-07-22 一种污水处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848523U true CN204848523U (zh) 2015-12-09

Family

ID=547390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532069.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848523U (zh) 2015-07-22 2015-07-22 一种污水处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848523U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84083A (zh) * 2016-05-27 2016-08-24 彭展忠 污水处理装置
CN106115971A (zh) * 2016-07-12 2016-11-16 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 一种高效节能污水处理装置
CN106638883A (zh) * 2016-11-18 2017-05-10 江苏花王园艺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市政雨水渗透系统
CN107213695A (zh) * 2017-06-01 2017-09-29 昆山市华创塑胶有限公司 一种车间用水循环过滤装置
CN110787528A (zh) * 2019-10-12 2020-02-14 常德威尔博金属表面处理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分级滤杂装置
CN113003773A (zh) * 2021-03-09 2021-06-22 杨振华 一种用于发电厂的工业废水处理装置及其处理方法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84083A (zh) * 2016-05-27 2016-08-24 彭展忠 污水处理装置
CN105884083B (zh) * 2016-05-27 2018-10-26 彭展忠 污水处理装置
CN106115971A (zh) * 2016-07-12 2016-11-16 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 一种高效节能污水处理装置
CN106638883A (zh) * 2016-11-18 2017-05-10 江苏花王园艺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市政雨水渗透系统
CN107213695A (zh) * 2017-06-01 2017-09-29 昆山市华创塑胶有限公司 一种车间用水循环过滤装置
CN110787528A (zh) * 2019-10-12 2020-02-14 常德威尔博金属表面处理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分级滤杂装置
CN113003773A (zh) * 2021-03-09 2021-06-22 杨振华 一种用于发电厂的工业废水处理装置及其处理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848523U (zh) 一种污水处理装置
CN204874198U (zh) 一种污水处理设备
CN205398399U (zh) 一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备
CN207361975U (zh) 一种生活污水多级处理装置
CN106673257A (zh) 一种微污染原水处理一体化装置
CN204874076U (zh) 一种污水处理装置
CN206081772U (zh) 一种生活污水处理用沉淀池
CN207347267U (zh) 一种多组合式的水处理系统
CN103663760A (zh) 一种污水过滤装置
CN209010334U (zh) 一种多向流生物过滤装置
CN211310900U (zh) 一种生物池除污装置
CN207980659U (zh) 一种污水净化装置
CN208726889U (zh) 一种环境教育用的污水处理装置
CN102583599A (zh) 污水处理系统
CN207102013U (zh) 一种新型污水处理槽
CN208500676U (zh) 一种生活污水处理设备
CN208471700U (zh) 一种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CN205061664U (zh) 一种具有反冲洗功能的污水处理装置
CN206828328U (zh) 一种环境工程废水处理装置
CN207608455U (zh) 一种污水处理装置
CN205472755U (zh) 一种循环式污水处理装置
JPS6232565Y2 (zh)
CN204779097U (zh) 高效污水过滤装置
CN204643927U (zh) 一种污水过滤装置
CN204779098U (zh) 高效污水预处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209

Termination date: 2017072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