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846644U - 一种叉车托盘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叉车托盘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846644U
CN204846644U CN201520322262.XU CN201520322262U CN204846644U CN 204846644 U CN204846644 U CN 204846644U CN 201520322262 U CN201520322262 U CN 201520322262U CN 204846644 U CN204846644 U CN 20484664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frame
rectangular plate
pallet
forklift
util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322262.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先荣
马顺友
刘清华
张建华
张来春
邓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YINHE CHEM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YINHE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YINHE CHEM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YINHE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322262.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84664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84664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84664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alle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叉车托盘,包括:支撑骨架集,其由第一支撑骨架以及安装在第一支撑骨架上的第二支撑骨架组成;托板,其安装在支撑骨架集的第二支撑骨架上,且所述托板与支撑骨架构成叉车托盘本体且在本体内部形成有容纳空腔。本实用新型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存储、转运的叉车托盘,其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实现,成本较低的特性,且较之以往的叉车托盘,其使用寿命更长,堆放产品更多且高度更高,稳定性更强。

Description

一种叉车托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在产品存储、运输情况下使用的叉车托盘。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在袋装产品存储、运输情况下的叉车托盘。
背景技术
现有的叉车托盘主要用在产品的存储、中转、运输中。
具体来说,通常托板和支撑板组成。
但是在这种结构中,由于袋子的本身的强度问题和托盘本体对力的导向不均的问题,使得在单位面积内其堆放袋装产品的稳定性不够,进而使得堆放产品的高度和质量不够,通常单位面积的最大质量为1吨,进而使得空间的利用率不足,产生浪费;同时因压力的问题,袋子内的物品常会向托盘内部突出,不利于叉车臂通过,加大了中转的难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和/或缺陷,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存储、转运的叉车托盘,其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实现,成本较低的特性,且较之以往的叉车托盘,其使用寿命更长,堆放产品更多且高度更高,稳定性较强。
为了实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叉车托盘,包括:
支撑骨架集,其由第一支撑骨架以及安装在第一支撑骨架上的第二支撑骨架组成;
托板,其安装在支撑骨架集的第二支撑骨架上,且
所述托板与支撑骨架集构成叉车托盘本体且在本体内部形成有容纳空腔。
优选的是,其中,所述第一支撑骨架和第二支撑骨架分别由三个等距且相对平行设置的第一矩形板、第二矩形板组成。
优选的是,其中,所述托板由多个安装在支撑骨架集中第二支撑骨架上的第三矩形板组成。
优选的是,其中,所述托板中第三矩形板的长轴均与第二支撑骨架中第二矩形板的长轴相互垂直,所述第一支撑骨架中第一矩形板的长轴与第二支撑骨架的第二矩形板的长轴相互垂直。
优选的是,其中,所述第一矩形板、第二矩形板、第三矩形板均采用木质材料制成。
优选的是,其中,所述第一矩形板、第二矩形板、第三矩形板的外表面均设置有合金包覆层。
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由于在底部加设第一骨架集结构,因此托盘本体的高度得到提升,使得其本体内部形成的容纳空腔更利于叉车臂进入,同时叉车托盘结构稳定性也得到增强,使其在用于存储时,其堆放产品的高度和质量得到提升,同样单位面积内相对于传统的托盘在用于堆放袋装产品时,因对其上的承重进行均匀导向,使得堆放的产品的质量由原来的1吨提升到1.8吨,空间利用率得到提升。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配出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叉车托盘实现形式,其中包括:
支撑骨架集100,其由第一支撑骨架110以及安装在第一支撑骨架110上的第二支撑骨架120组成,所述支撑骨架集100的作用在于将一定数量的产品隔开,以利于产品的透气、堆放成型、以及叉车运输;
托板200,其安装在支撑骨架集100的第二支撑骨架120上,所述托板200的作用在于构成产品堆放面,且
所述托板200与支撑骨架集100构成叉车托盘本体且在本体内部形成有容纳空腔300,所述容纳空腔300的作用在有利于叉车臂进入。
在另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骨架110和第二支撑骨架120分别由三个等距且相对平行设置的第一矩形板111、第二矩形板121组成,所述第一支撑骨架110和第二支撑骨架120的作用在于对托板200上产品进行支撑,并对托板200的产品的质量进行均匀导向。
在另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托板200由多个安装在支撑骨架集100中第二支撑骨架120上的第三矩形板210组成,所述第三矩形板210的作用在于形成产品支撑面。
在另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托板200中第三矩形板210的长轴均与第二支撑骨架120中第二矩形板121的长轴相互垂直,所述第一支撑骨架110中第一矩形板111的长轴与第二支撑骨架120的第二矩形板121的长轴相互垂直,其作用在于使其结构更稳定,力的导向更均匀。
在另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矩形板111、第二矩形板121、第三矩形板210均采用木质材料制成,使得托盘本体的质量较轻。
如图2所示在另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矩形板111、第二矩形板121、第三矩形板122的外表面均设置有合金包覆层,采用这种方案具有防腐蚀、防虫蛀且强度更高,使用寿命更长的优势。并且,这种方式只是一种较佳实例的说明,但并不局限于此。
这里说明的设备数量和处理规模是用来简化本实用新型的说明的。对本实用新型的叉车托盘的应用、修改和变化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由于在底部加设了第一骨架集结构,因此托盘本体的高度得到提升,使得其本体内部形成的容纳空腔更利于叉车臂进入;同时叉车托盘结构稳定性也得到增强,使其在用于存储时,其堆放产品的高度和质量得到提升,同样单位面积内相对于传统的托盘在用于堆放袋装产品时,因对其上的承重进行均匀导向,使得堆放的产品的质量由原来的1吨提升到1.8吨,空间利用率得到提升。
另外,本实用新型中的托板及支撑骨架集的外表面均设置有合金包覆层,采用这种方案具有防腐蚀、防虫蛀、强度及稳定性更高,使用寿命更长的优势。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Claims (6)

1.一种叉车托盘,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撑骨架集,其由第一支撑骨架以及安装在第一支撑骨架上的第二支撑骨架组成;
托板,其安装在支撑骨架集的第二支撑骨架上,且
所述托板与支撑骨架构成叉车托盘本体且在本体内部形成有容纳空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叉车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骨架和第二支撑骨架分别由三个等距且相对平行设置的第一矩形板、第二矩形板组成。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叉车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板由多个安装在支撑骨架集中第二支撑骨架上的第三矩形板组成。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叉车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板中第三矩形板的长轴均与第二支撑骨架中第二矩形板的长轴相互垂直,所述第一支撑骨架中第一矩形板的长轴与第二支撑骨架的第二矩形板的长轴相互垂直。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叉车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矩形板、第二矩形板、第三矩形板均采用木质材料制成。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叉车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矩形板、第二矩形板、第三矩形板的外表面均设置有合金包覆层。
CN201520322262.XU 2015-05-19 2015-05-19 一种叉车托盘 Active CN20484664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322262.XU CN204846644U (zh) 2015-05-19 2015-05-19 一种叉车托盘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322262.XU CN204846644U (zh) 2015-05-19 2015-05-19 一种叉车托盘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846644U true CN204846644U (zh) 2015-12-09

Family

ID=547372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322262.XU Active CN204846644U (zh) 2015-05-19 2015-05-19 一种叉车托盘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84664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44828A (zh) 环保型承重托盘
CN204846644U (zh) 一种叉车托盘
CN101962097B (zh) 可堆叠箱
CN207292956U (zh) 一种塑料桶叠放装置
CN202491822U (zh) 周转运输车
CN201545262U (zh) 自卸型重托盘
CN109124101B (zh) 快递柜
CN204776476U (zh) 一种新型叉车托盘
CN207275252U (zh) 新型仓储器具
CN205470348U (zh) 一种用于胶合板生产运输的托盘
CN204223392U (zh) 一种太阳能组件专用托盘
CN202481449U (zh) 一种九脚平板型塑料托盘
CN205854929U (zh) 内包装支架
CN203903021U (zh) 多功能托盘
CN103213733B (zh) 物料垫板
CN204750835U (zh) 一种物流塑料托盘
CN203460899U (zh) 一种多层型四轮板车
CN201923510U (zh) 一次性铁架
CN207876244U (zh) 一种组装式货物运输纸板托盘
CN203199337U (zh) 物料垫板
CN204223391U (zh) 简易托货架
CN210681743U (zh) 一种门框及材料转运堆架
CN202244432U (zh) 一种塑料托盘
CN206900868U (zh) 一种重型托盘筐
CN202557942U (zh) 铜杆线托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