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840159U - 一种具有座椅的助行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座椅的助行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840159U
CN204840159U CN201520360349.6U CN201520360349U CN204840159U CN 204840159 U CN204840159 U CN 204840159U CN 201520360349 U CN201520360349 U CN 201520360349U CN 204840159 U CN204840159 U CN 20484015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t
leg
entablature
catch
walking a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360349.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玲
胡少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Anhui Medic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Anhui Med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Anhui Medic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Anhui Med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520360349.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84015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84015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840159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针对患者术后康复阶段所面临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座椅的助行器,包括上横梁、下横梁、左前腿、左扶手、左后腿、右前腿、右扶手、右后腿,在上横梁的杆身上设有一个旋转挡片;所述旋转挡片的一端与上横梁活动连接,在上横梁与下横梁之间设有挡杆;在下横梁的杆身上活动连接有一个座椅;在座椅的底部活动连接有座椅支脚;有益的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配有能够翻折的座椅,便于患者的行走训练以及中途休息,延长了患者自助康复训练的时间,能够有效避免术后伤口附近组织的粘结,极大提高的康复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座椅的助行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护理技术领域,尤其适合手术后的康复训练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座椅的助行器。
背景技术
随着快速康复理念在外科手术后的推广应用和发展,外科病人手术后早期下床活动成为减少术后并发症、加速康复的关键措施之一。病人手术后,尤其较大手术后,虽能下床行走,但是体力较弱,同时还需要输液治疗,并且腹部术后常有引流管道和装置,这些都导致病人下床行走较为费力,往往需要多人协助,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快速康复的进程。目前现有的助行器,结构简单,仅有两个扶手,两个不可制动的前滑轮,功能上仅限于双手支撑帮助行走,用于外科术后存在诸多不足,其一:病人输液时行走另需1人高举输液架;其二:病人身上的引流装置还需1人帮助提携,或是用别针固定在病人衣服上,但如此不仅加重病人行走的负担,还存在滑脱和刺伤的安全隐患;其三:病人身体虚弱,行走过程中无法随时坐下就地休息;其四:前轮无法制动,病人对助行器的整体控制力减弱,同样存在安全隐患;其五:病人在行走过程中有病情变化或需求时,不能及时发出警报或信息。
综上所述,需要提供一种新型的助行器,以便克服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患者的术后康复阶段的所面临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座椅的助行器,其具体结构如下:
一种具有座椅的助行器,包括左侧支架、右侧支架、上横梁8和下横梁9;其中,所述左侧支架由左前腿61、左扶手62、左后腿63三部分构成,且近似呈n形;所述右侧支架由右前腿71、右扶手72、右后腿73三部分构成,且近似呈n形;在左前腿61与右前腿71之间设有上横梁8和下横梁9,将左侧支架与右侧支架相互水平地连接在一起;此外:
在上横梁8的杆身上设有一个旋转挡片31;所述旋转挡片31的一端与上横梁8活动连接,旋转挡片31的另一端自然下垂;通过人手拨动的方式,可将旋转挡片31旋转至与上横梁8杆身平行的位置;
在上横梁8与下横梁9之间设有挡杆32;所述挡杆32向外突出,且近似呈C形;
在下横梁9的杆身上活动连接有一个座椅3,所述座椅3的一边可绕下横梁9的轴旋转;
在座椅3的底部活动连接有座椅支脚33;
当患者采用本助行器行走时:将旋转挡片31旋转至水平位置,将座椅支脚33向上翻转收拢;随后放下旋转挡片31,令座椅3卡在旋转挡片31与挡杆32之间;与此同时,将座椅支脚33朝座椅3方向折叠;即,令座椅支脚33与座椅3一同折叠收藏在本助行器的前部,供患者扶着左扶手62与右扶手72进行行走训练;
当患者采用本助行器休息时:将座椅支脚33相对座椅3撑开;将旋转挡片31旋转至水平位置,令座椅支脚33向下翻转打开,座椅支脚33的末端与底面接触;随后放下旋转挡片31;即,通过左前腿61、右前腿71、座椅支脚33共同将座椅3固定在水平位置,供患者使用。
有益的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更符合外科手术后患者康复治疗的特点,可满足手术患者早日下床活动的诸多需要。
本实用新型配有能够翻折的座椅,便于患者的行走训练以及中途休息,延长了患者自助康复训练的时间,能够有效减少甚至避免腹部术后肠粘连、肠梗阻的发生,以及有效地预防了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极大提高了康复效果。
此外,本实用新型配有挂钩,能够方便地固定病人的引流袋、引流瓶等物件,便于患者康复行走。
本实用新型的前端设有滚轮,当患者需要行走时,患者手扶助行器时重心向前,通过左前腿61和右前腿71末端的滚轮结构使得患者前行时阻力减小,使用时轻便、节力。而当患者需要站立或准备坐下时,患者手扶助行器时重心向后,通过左后腿63、右后腿73撑地,增大阻力,便于患者站稳。
本实用新型的滚轮上配有锁紧装置,能够在患者站立或坐下时,确保助行器不滑动,进一步确保使用的安全。
本实用新型上的输液架10能够方便患者输液。
本实用新型上的信号铃12,既能够提醒周围的人避让正在康复训练的患者,也能够在患者体力不支或需要协助、需要更换输液时,及时提醒护士协助。
本实用新型一定程度上节约了人力,减少了护士的工作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座椅收拢时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座椅放下时的主视图。
图3是图1的俯视图。
图4是图1的侧视图。
图5是图1中座椅3的立体示意图。
图6是图1中旋转挡片31的立体示意图。
图7是图1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点。
参见图1,一种具有座椅的助行器,包括左侧支架、右侧支架、上横梁8和下横梁9;其中,所述左侧支架由左前腿61、左扶手62、左后腿63三部分构成,且近似呈n形,如图4所示;所述右侧支架由右前腿71、右扶手72、右后腿73三部分构成,且近似呈n形;在左前腿61与右前腿71之间设有上横梁8和下横梁9,将左侧支架与右侧支架相互水平地连接在一起;此外:
参见图7,在上横梁8的杆身上设有一个旋转挡片31,如图6所示;所述旋转挡片31的一端与上横梁8活动连接,旋转挡片31的另一端自然下垂;通过人手拨动的方式,可将旋转挡片31旋转至与上横梁8杆身平行的位置;
在上横梁8与下横梁9之间设有挡杆32;所述挡杆32向外突出,且近似呈C形;
在下横梁9的杆身上活动连接有一个座椅3,如图6所示,所述座椅3的一边可绕下横梁9的轴旋转;
在座椅3的底部活动连接有座椅支脚33;
参见图1,当患者采用本助行器行走时:将旋转挡片31旋转至水平位置,将座椅支脚33向上翻转收拢;随后放下旋转挡片31,令座椅3卡在旋转挡片31与挡杆32之间;与此同时,将座椅支脚33朝座椅3方向折叠;即,令座椅支脚33与座椅3一同折叠收藏在本助行器的前部,供患者扶着左扶手62与右扶手72进行行走训练;
参见图2,当患者采用本助行器休息时:将座椅支脚33相对座椅3撑开;将旋转挡片31旋转至水平位置,令座椅支脚33向下翻转打开,座椅支脚33的末端与底面接触;随后放下旋转挡片31;即,通过左前腿61、右前腿71、座椅支脚33共同将座椅3固定在水平位置,供患者使用。
进一步说,所述座椅3的宽度不大于左侧支架与右侧支架之间的间距,座椅3的长度不大于上横梁8与下横梁9之间的间距。
参见图3,在左侧支架或右侧支架上连有一个输液架10;所述输液架10包括固定杆和活动杆,其中,输液架10的固定杆与助行器固定连接,输液架10的活动杆相对其固定杆伸缩,如图1所示。
参见图7,在左侧支架或右侧支架上连有一个挂钩13。
参见图4,在左前腿61和右前腿71的末端均设有滚轮11;所述滚轮11含有锁紧装置。
参见图7,在左侧支架或右侧支架上连有一个信号铃12。
本实用新型获得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奥马哈系统的肝癌手术患者症状管理体系的构建及临床实证研究”(项目编号:1508085MH160)的支持。在该项目的人员、技术及资金的支持下,研发出本实用新型产品。

Claims (6)

1.一种具有座椅的助行器,包括左侧支架、右侧支架、上横梁(8)和下横梁(9);其中,所述左侧支架由左前腿(61)、左扶手(62)、左后腿(63)三部分构成,且呈n形;所述右侧支架由右前腿(71)、右扶手(72)、右后腿(73)三部分构成,且呈n形;在左前腿(61)与右前腿(71)之间设有上横梁(8)和下横梁(9),将左侧支架与右侧支架相互水平地连接在一起;其特征在于:
在上横梁(8)的杆身上设有一个旋转挡片(31);所述旋转挡片(31)的一端与上横梁(8)活动连接,旋转挡片(31)的另一端自然下垂;通过人手拨动的方式,可将旋转挡片(31)旋转至与上横梁(8)杆身平行的位置;
在上横梁(8)与下横梁(9)之间设有挡杆(32);所述挡杆(32)向外突出,且呈C形;
在下横梁(9)的杆身上活动连接有一个座椅(3),所述座椅(3)的一边可绕下横梁(9)的轴旋转;
在座椅(3)的底部活动连接有座椅支脚(33);
当患者采用本助行器行走时:将旋转挡片(31)旋转至水平位置,将座椅支脚(33)向上翻转收拢;随后放下旋转挡片(31),令座椅(3)卡在旋转挡片(31)与挡杆(32)之间;与此同时,将座椅支脚(33)朝座椅(3)方向折叠;即,令座椅支脚(33)与座椅(3)一同折叠收藏在本助行器的前部,供患者扶着左扶手(62)与右扶手(72)进行行走训练;
当患者采用本助行器休息时:将座椅支脚(33)相对座椅(3)撑开;将旋转挡片(31)旋转至水平位置,令座椅支脚(33)向下翻转打开,座椅支脚(33)的末端与底面接触;随后放下旋转挡片(31);即,通过左前腿(61)、右前腿(71)、座椅支脚(33)共同将座椅(3)固定在水平位置,供患者使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座椅的助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3)的宽度不大于左侧支架与右侧支架之间的间距,座椅(3)的长度不大于上横梁(8)与下横梁(9)之间的间距。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座椅的助行器,其特征在于:在左侧支架或右侧支架上连有一个输液架(10);所述输液架(10)包括固定杆和活动杆,其中,输液架(10)的固定杆与助行器固定连接,输液架(10)的活动杆相对其固定杆伸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座椅的助行器,其特征在于:在左侧支架或右侧支架上连有一个挂钩(1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座椅的助行器,其特征在于:在左前腿(61)和右前腿(71)的末端均设有滚轮(1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座椅的助行器,其特征在于:在左侧支架或右侧支架上连有一个信号铃(12)。
CN201520360349.6U 2015-05-29 2015-05-29 一种具有座椅的助行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84015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360349.6U CN204840159U (zh) 2015-05-29 2015-05-29 一种具有座椅的助行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360349.6U CN204840159U (zh) 2015-05-29 2015-05-29 一种具有座椅的助行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840159U true CN204840159U (zh) 2015-12-09

Family

ID=547307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360349.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840159U (zh) 2015-05-29 2015-05-29 一种具有座椅的助行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84015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16115A (zh) * 2016-03-10 2016-06-01 石灵绯 一种患者术后临床护理安全助行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16115A (zh) * 2016-03-10 2016-06-01 石灵绯 一种患者术后临床护理安全助行器
CN105616115B (zh) * 2016-03-10 2018-08-03 石灵绯 一种患者术后临床护理安全助行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840158U (zh) 一种包含输液架的助行器
CN201192446Y (zh) 下肢功能康复锻炼辅助器
CN204840156U (zh) 一种带有报警装置的助行器
CN204840157U (zh) 一种包含滚轮的助行器
CN107693315A (zh) 多功能一体化治疗车
CN204840159U (zh) 一种具有座椅的助行器
CN210750138U (zh) 一种下肢外骨骼轮式康复机器人
CN203354886U (zh) 一种康复水疗槽
CN201353279Y (zh) 一种多功能助行车
CN204995764U (zh) 偏瘫病人康复锻炼学步车
CN105662762A (zh) 一种护理装置
CN204260998U (zh) 助行器
CN207341907U (zh) 康复行走支架
CN201921082U (zh) 助行车
CN205924588U (zh) 一种便携式输液架
CN213048033U (zh) 一种妇产科用术后行走辅助装置
CN203988513U (zh) 一种骨折后临时假肢
CN103239314A (zh) 骨科用下肢牵引架
CN209695754U (zh) 一种术后患者用多功能助行器
CN202236167U (zh) 一种多功能康复助步车
CN207101576U (zh) 一种便携式夹状输液用挂钩
CN216061214U (zh) 一种儿科腿部康复辅助行走装置
CN213283873U (zh) 一种供脑卒中患者使用的轮椅
CN203815832U (zh) 改良式助行器
CN204840163U (zh) 术后行走护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209

Termination date: 2016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