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988513U - 一种骨折后临时假肢 - Google Patents

一种骨折后临时假肢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988513U
CN203988513U CN201420428896.9U CN201420428896U CN203988513U CN 203988513 U CN203988513 U CN 203988513U CN 201420428896 U CN201420428896 U CN 201420428896U CN 203988513 U CN203988513 U CN 2039885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shank
fixed block
artificial limb
fix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428896.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春福
尤瑞金
黄钿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420428896.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98851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9885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988513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rosthe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骨折后临时假肢,包括大腿固定支架、小腿固定支架以及支撑假肢,该大腿固定支架包括圈形支架和两个下撑支架,两个下撑支架的上端分别固定连接于圈形支架的两侧,两个下撑支架的下端分别铰接于小腿固定支架的两侧,小腿固定支架上设有用于固定所述小腿的固定部件,支撑假肢支撑于所述小腿固定支架的前端部,小腿固定支架与支撑假肢通过角度调节装置连接。本实用新型的临时假肢提供给小腿、足部骨折伤病员使用,伤病员屈曲膝关节,小腿固定支架固定小腿及足部,支撑假肢连接于小腿固定支架前端部的膝关节,身体重量通过膝部传递至假肢,实现完全负重行走。

Description

一种骨折后临时假肢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假肢,具体涉及一种骨折后临时假肢。
背景技术
临床上小腿、足部骨折病人在骨折愈合前患肢不能完全负重,病人通常利用拐杖或其他步行辅助器下地活动,并且患肢不能完全负重,直到骨折完全愈合。这给病人在骨折康复期间的生活带来不便,并带来一定社会心理压力。
传统的骨折治疗注重于骨折本身的诊断、治疗、护理以及骨折的康复治疗和功能锻炼,以达到骨折顺利愈合、病人尽早恢复功能的目的。但在骨折后利用假肢使病人完全负重,恢复行走能力的方法及产品尚未见文献报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骨折后临时假肢,以克服现有技术中骨折后不能完全负重行走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骨折后临时假肢,其特征是:该骨折后临时假肢包括大腿固定支架、用于容置小腿的小腿固定支架以及支撑假肢,该大腿固定支架包括用于套在大腿上的圈形支架和两个下撑支架,该小腿固定支架的横截面呈“U”字形,两个下撑支架的上端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圈形支架的两侧,两个下撑支架的下端分别铰接于所述小腿固定支架的两侧,小腿固定支架上设有用于固定所述小腿的固定部件,所述支撑假肢支撑于所述小腿固定支架的前端部,所述小腿固定支架与所述支撑假肢通过角度调节装置连接,该角度调节装置用于调节所述小腿固定支架与所述支撑假肢之间的角度。
较佳的,所述角度调节装置有两个,该两个角度调节装置分别设于所述小腿固定支架和支撑假肢的两侧。
较佳的,所述角度调节装置包括腿部固定杆、假肢固定杆和调节盘,所述腿部固定杆固定连接于所述小腿固定支架的外侧壁上,该假肢固定杆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假肢的外侧壁上,所述调节盘包括底盘、上盘、齿轮、左固定块、右固定块以及挤压块,所述底盘的中心固定连接有安装杆,所述齿轮设于所述底盘的上方且该齿轮的中心可转动地套设于所述安装杆的外部,该齿轮上表面的两侧分别设有所述左固定块和所述右固定块,该左固定块与所述右固定块之间通过第一弹簧连接,该左固定块的尾端设有用于卡住齿轮的左固定杆,该右固定块设有用于卡住齿轮的右固定杆,左固定块的右上方设有第一倾斜面,所述右固定块的左上方设有第二倾斜面,所述挤压块的中心套设于所述安装杆的外部,所述挤压块的下部设有用于将左固定块和右固定块往外挤压的凸块,该凸块夹于所述左固定块与所述右固定块之间,该凸块呈“V”字形,且该凸块的下部设置成平面状,所述齿轮设有与所述凸块形状相适配的凹槽,所述凹槽的底部与所述凸块之间设有第二弹簧,该第二弹簧套设于所述安装杆上;所述上盘与所述底盘连接,所述上盘的顶部设有供所述挤压块伸出的第一通孔,所述上盘的左侧设有供所述左固定块伸出的左通孔,所述上盘的右侧设有供所述右固定块伸出的右通孔,所述上盘的底部开设有供所述假肢固定杆左右调节的长条孔;所述腿部固定杆与所述底盘固定连接,所述假肢固定杆与所述齿轮固定连接。
较佳的,所述上盘上设有刻度。
较佳的,所述安装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用于限制所述挤压块位置的限位块。
较佳的,所述第一弹簧有两个,该左固定块的前侧与右固定块的前侧连接一个第一弹簧,左固定块的后侧与右固定块的后侧连接另一个第一弹簧。
较佳的,所述小腿固定支架上设有挂环,所述支撑假肢上铰接有一挂钩,该挂钩扣在挂环上。
较佳的,所述小腿固定支架沿着其长度方向上设有复数个挂环。
较佳的,所述固定部件为两条粘扣带。
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结构和方法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其一,本实用新型的临时假肢提供给小腿、足部骨折伤病员使用,伤病员屈曲膝关节,小腿固定支架固定小腿及足部,支撑假肢连接于小腿固定支架前端部的膝关节,身体重量通过膝部传递至假肢,实现完全负重行走。其二,本实用新型的临时假肢帮助病人恢复行走能力,又不影响骨折的愈合的。其三,本实用新型将为临床上小腿、足部骨折病人在康复期间的生活带来方便,使其更好的融入社会,减轻社会心理压力,而且对骨折愈合、功能恢复、防止并发症也有一定的作用。其四,本实用新型的小腿固定支架的横截面设置成“U”字形,从而小腿可放入该“U”字形的槽内,小腿安放更加稳定、舒适。其五,小腿固定支架与支撑假肢通过角度调节装置连接,从而使小腿固定支架与所述支撑假肢之间的角度可以调节,以满足不同病人对小腿放置角度的需求。其六,本实用新型的角度调节装置只需按下挤压块,即可旋转调节小腿固定支架与支撑假肢之间的角度,操作简单。其七,在人手松开挤压块后,角度调节装置的第二弹簧可自动将挤压块往上顶,从而使左固定块的左固定杆、右固定块的右固定杆将齿轮固定住,使用十分方便。其八,上盘上设有刻度,从而可方便地观察到调节的角度。其九,固定部件为两条粘扣带,小腿固定方便、简单。其十,左固定块的前侧与右固定块的前侧连接一个第一弹簧,左固定块的后侧与右固定块的后侧连接另一个第一弹簧,从而使左固定块与右固定块相互之间保持足够的拉力,使左固定杆与右固定杆可卡住齿轮。其十一,小腿固定支架上设有挂环,支撑假肢上铰接有一挂钩,该挂钩扣在挂环上,从而使挂钩、小腿固定支架与支撑假肢形成三角的稳定支架,对小腿固定支架起到稳定地支撑作用。其十二,小腿固定支架沿着其长度方向上设有复数个挂环,从而可使小腿固定支架与支撑假肢之间处在不同的角度时,挂钩可扣在不同的挂环上。其十三,安装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用于限制挤压块位置的限位块,从而避免挤压块脱出安装杆。
附图说明
图1为具体实施例中的临时假肢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去除上盖后的角度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角度调节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为调节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上盖打开后,调节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2中沿AA’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中未画出腿部固定杆。
图7为改进后的临时假肢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一种骨折后临时假肢,包括大腿固定支架10、用于容置小腿的小腿固定支架12以及支撑假肢13。该大腿固定支架10包括用于套在大腿上的圈形支架14和两个下撑支架15(图1中后侧被挡住的结构与前侧一样),该小腿固定支架12的横截面呈“U”字形,小腿固定支架12的横截面设置成“U”字形,从而小腿可放入该“U”字形的槽内,小腿安放更加稳定、舒适。两个下撑支架15的上端分别固定连接于圈形支架14的两侧,两个下撑支架15的下端分别铰接于小腿固定支架12的两侧。小腿固定支架12上设有用于固定小腿的固定部件16,该固定部件16为两条粘扣带,小腿固定方便、简单。支撑假肢13支撑于小腿固定支架12的前端部(即支撑于人腿屈膝后的膝盖部位),小腿固定支架12与支撑假肢13通过角度调节装置17连接,该角度调节装置17用于调节小腿固定支架12与支撑假肢13之间的角度,以满足不同病人对小腿放置角度的需求。
参照图1,角度调节装置17有两个,该两个角度调节装置17分别设于小腿固定支架12和支撑假肢13的前侧与后侧(图1中后侧位置不能观察到)。
参照图1、图2、图3、图4、图5和图6,角度调节装置17包括腿部固定杆171、假肢固定杆172和调节盘18,腿部固定杆171固定连接于小腿固定支架12的外侧壁上,该假肢固定杆172固定连接于支撑假肢13的外侧壁上。如图5和图6所示,调节盘18包括底盘19、上盘20、齿轮21、左固定块26、右固定块27以及挤压块24。底盘19的中心固定连接有安装杆25,齿轮21设于底盘19的上方且该齿轮21的中心可转动地套设于安装杆25的外部。该齿轮21上表面的两侧分别设有所述左固定块26和所述右固定块27,该左固定块26与右固定块27之间通过第一弹簧28连接,该左固定块26的尾端设有用于卡住齿轮21的左固定杆261,该右固定块27设有用于卡住齿轮21的右固定杆271,左固定块26的右上方设有第一倾斜面262,右固定块27的左上方设有第二倾斜面272。挤压块24的中心套设于安装杆25的外部,挤压块24的下部设有用于将左固定块26和右固定块27往外挤压的凸块241,该凸块241夹于左固定块26与右固定块27之间,该凸块241呈“V”字形,且该凸块241的下部设置成平面状。齿轮21设有与凸块241形状相适配的凹槽29,凹槽29的底部与凸块241之间设有第二弹簧30,该第二弹簧30套设于安装杆25上。上盘20与底盘19连接,上盘20的顶部设有供挤压块24伸出的第一通孔(图中未示出),上盘20的左侧设有供左固定块26伸出的左通孔201,上盘20的右侧设有供右固定块27伸出的右通孔202,上盘20的底部开设有供假肢固定杆172左右调节的长条孔203。如图2和图3所示,腿部固定杆171与底盘19固定连接,假肢固定杆172与齿轮21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的角度调节装置17只需按下挤压块24,使左固定杆261与右固定杆271脱离齿轮21,齿轮21可自由旋转,从而调节小腿固定支架12与支撑假肢13之间的角度,操作简单。在人手松开挤压块24后,角度调节装置17的第二弹簧30可自动将挤压块24往上顶,左固定块26、右固定块27在第一弹簧28的拉动下,左固定杆261、右固定杆271将齿轮21重新卡住,使用十分方便。
参照图4和图5,上盘20上设有刻度,从而可方便地观察到调节的角度。
如图5所示,安装杆2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用于限制挤压块24位置的限位块31,从而避免挤压块24脱出安装杆25。
如图2和图5所示,第一弹簧28有两个,该左固定块26的前侧与右固定块27的前侧连接一个第一弹簧28,左固定块26的后侧与右固定块27的后侧连接另一个第一弹簧28,从而使左固定块26与右固定块27相互之间保持足够的拉力,使左固定杆261与右固定杆271可卡住齿轮21。
如图7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小腿固定支架12上设有挂环121,支撑假肢13上铰接有一挂钩131,该挂钩131扣在挂环121上,从而使挂钩131、小腿固定支架12与支撑假肢13形成三角的稳定支架,对小腿固定支架12起到稳定地支撑作用。小腿固定支架12沿着其长度方向上设有复数个挂环121,从而可使小腿固定支架12与支撑假肢13之间处在不同的角度时,挂钩131可扣在不同的挂环121上。
本实用新型的临时假肢提供给小腿、足部骨折伤病员使用,伤病员屈曲膝关节,小腿固定支架12固定小腿及足部,支撑假肢13连接于小腿固定支架12前端部的膝关节,身体重量通过膝部传递至假肢,实现完全负重行走。本实用新型的临时假肢帮助病人恢复行走能力,又不影响骨折的愈合的。本实用新型将为临床上小腿、足部骨折病人在康复期间的生活带来方便,使其更好的融入社会,减轻社会心理压力,而且对骨折愈合、功能恢复、防止并发症也有一定的作用。
当然,本实用新型的角度调节装置17还可以采用其他现有技术的结构。
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行为。

Claims (9)

1.一种骨折后临时假肢,其特征是:该骨折后临时假肢包括大腿固定支架、用于容置小腿的小腿固定支架以及支撑假肢,该大腿固定支架包括用于套在大腿上的圈形支架和两个下撑支架,该小腿固定支架的横截面呈“U”字形,两个下撑支架的上端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圈形支架的两侧,两个下撑支架的下端分别铰接于所述小腿固定支架的两侧,小腿固定支架上设有用于固定所述小腿的固定部件,所述支撑假肢支撑于所述小腿固定支架的前端部,所述小腿固定支架与所述支撑假肢通过角度调节装置连接,该角度调节装置用于调节所述小腿固定支架与所述支撑假肢之间的角度。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骨折后临时假肢,其特征是:所述角度调节装置有两个,该两个角度调节装置分别设于所述小腿固定支架和支撑假肢的两侧。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骨折后临时假肢,其特征是:所述角度调节装置包括腿部固定杆、假肢固定杆和调节盘,所述腿部固定杆固定连接于所述小腿固定支架的外侧壁上,该假肢固定杆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假肢的外侧壁上,所述调节盘包括底盘、上盘、齿轮、左固定块、右固定块以及挤压块,所述底盘的中心固定连接有安装杆,所述齿轮设于所述底盘的上方且该齿轮的中心可转动地套设于所述安装杆的外部,该齿轮上表面的两侧分别设有所述左固定块和所述右固定块,该左固定块与所述右固定块之间通过第一弹簧连接,该左固定块的尾端设有用于卡住齿轮的左固定杆,该右固定块设有用于卡住齿轮的右固定杆,左固定块的右上方设有第一倾斜面,所述右固定块的左上方设有第二倾斜面,所述挤压块的中心套设于所述安装杆的外部,所述挤压块的下部设有用于将左固定块和右固定块往外挤压的凸块,该凸块夹于所述左固定块与所述右固定块之间,该凸块呈“V”字形,且该凸块的下部设置成平面状,所述齿轮设有与所述凸块形状相适配的凹槽,所述凹槽的底部与所述凸块之间设有第二弹簧,该第二弹簧套设于所述安装杆上;所述上盘与所述底盘连接,所述上盘的顶部设有供所述挤压块伸出的第一通孔,所述上盘的左侧设有供所述左固定块伸出的左通孔,所述上盘的右侧设有供所述右固定块伸出的右通孔,所述上盘的底部开设有供所述假肢固定杆左右调节的长条孔;所述腿部固定杆与所述底盘固定连接,所述假肢固定杆与所述齿轮固定连接。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骨折后临时假肢,其特征是:所述上盘上设有刻度。
5.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骨折后临时假肢,其特征是:所述安装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用于限制所述挤压块位置的限位块。
6.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骨折后临时假肢,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弹簧有两个,该左固定块的前侧与右固定块的前侧连接一个第一弹簧,左固定块的后侧与右固定块的后侧连接另一个第一弹簧。
7.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骨折后临时假肢,其特征是:所述小腿固定支架上设有挂环,所述支撑假肢上铰接有一挂钩,该挂钩扣在挂环上。
8.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骨折后临时假肢,其特征是:所述小腿固定支架沿着其长度方向上设有复数个挂环。
9.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骨折后临时假肢,其特征是:所述固定部件为两条粘扣带。
CN201420428896.9U 2014-07-31 2014-07-31 一种骨折后临时假肢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398851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428896.9U CN203988513U (zh) 2014-07-31 2014-07-31 一种骨折后临时假肢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428896.9U CN203988513U (zh) 2014-07-31 2014-07-31 一种骨折后临时假肢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988513U true CN203988513U (zh) 2014-12-10

Family

ID=520286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428896.9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3988513U (zh) 2014-07-31 2014-07-31 一种骨折后临时假肢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988513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61609A (zh) * 2014-07-31 2014-11-26 黄春福 一种骨折后临时假肢
CN111671626A (zh) * 2020-05-29 2020-09-18 淮阴工学院 多功能拐杖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61609A (zh) * 2014-07-31 2014-11-26 黄春福 一种骨折后临时假肢
CN104161609B (zh) * 2014-07-31 2016-04-20 黄春福 一种骨折后临时假肢
CN111671626A (zh) * 2020-05-29 2020-09-18 淮阴工学院 多功能拐杖
CN111671626B (zh) * 2020-05-29 2022-01-28 淮阴工学院 多功能拐杖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161609B (zh) 一种骨折后临时假肢
CN203089772U (zh) 天轨悬吊步态训练装置
CN204352071U (zh) 一种多功能康复床
CN102068362A (zh) 一种倒悬牵引养生床
CN106309080B (zh) 康复护理装置
CN104000706B (zh) 一种多体位上下肢联动康复机器人
CN203988513U (zh) 一种骨折后临时假肢
CN203790261U (zh) 一种不用手扶的托臂式拐杖
CN205126733U (zh) 医疗护理患者康复辅助装置
CN204684099U (zh) 一种截瘫患者专用的腿部训练抬高装置
CN201959048U (zh) 一种倒悬牵引养生床
CN204723226U (zh) 足踝矫治支具
CN202143665U (zh) 小腿骨折术后多功能康复垫
CN205359883U (zh) 一种悬吊式骨科用下肢护理装置
CN106344339A (zh) 一种脚踏式下肢体位康复辅助器
CN205054534U (zh) 一种悬垂式腰腿牵引器
CN204446516U (zh) 髌骨骨折术后自助关节活动器
CN208741224U (zh) 一种踝关节良肢位矫正带
CN203408212U (zh) 一种新型不用手扶的拐杖
CN203803049U (zh) 新型多功能四肢康复训练器
CN202078499U (zh) 新型脊柱治疗床
CN206641899U (zh) 一种骨科临床用固定人体髋关节复位架
CN203841870U (zh) 一种用于辅助下肢康复训练的撑腿器
CN204246447U (zh) 康复生活自理机
CN204909927U (zh) 下肢抬高支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210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60420

C25 Abandonment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o avoid double paten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