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832022U - 邮件检测装置和太赫兹检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邮件检测装置和太赫兹检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832022U
CN204832022U CN201520580649.5U CN201520580649U CN204832022U CN 204832022 U CN204832022 U CN 204832022U CN 201520580649 U CN201520580649 U CN 201520580649U CN 204832022 U CN204832022 U CN 20483202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hz wave
mail
terahertz
ripple
array dete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580649.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光胜
丁庆
张艳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Huaxun ark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Huaxun Ark Technology Co Ltd
China Communication Micr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Huaxun Ark Technology Co Ltd, China Communication Micr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Huaxun Ar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580649.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83202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83202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83202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1/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i.e. using sub-millimetre waves,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 G01N21/17Systems in which incident light is modifi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operties of the material investigated
    • G01N21/25Colour; Spectral properties, i.e. comparison of effect of material on the light at two or more different wavelengths or wavelength bands
    • G01N21/31Investigating relative effect of material at wavelengths characteristic of specific elements or molecules, e.g.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
    • G01N21/35Investigating relative effect of material at wavelengths characteristic of specific elements or molecules, e.g.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 using infrared light
    • G01N21/3581Investigating relative effect of material at wavelengths characteristic of specific elements or molecules, e.g.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 using infrared light using far infrared light; using Terahertz radiation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Toxicolog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Optical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邮件检测装置和太赫兹检测装置,其中,所述邮件检测装置包括:宽带太赫兹发生器、准直器、分束器、固定反射器、移动反射器、聚波器、面阵探测器、采集卡和信息处理模块;其中,信息处理模块,用于当移动反射器静止时,根据采集卡发送的电信号,生成待检邮件的太赫兹图像;当根据待检邮件的太赫兹图像发现可疑物时,控制所述移动反射器发生位移,并根据移动反射器发生位移过程中采集卡发送的电信号序列,生成可疑物的光谱信息。

Description

邮件检测装置和太赫兹检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邮件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邮件检测装置和太赫兹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邮件,包括邮政信件和快递信件。通常,邮件的外包装和内容物都是纸质的,但也存在将非纸质品放入邮件夹带的情况,甚至有人会将违禁品通过邮件的方式传递。现有检测邮件中是否含有违禁品的方式主要包括:(1)使用金属探測器探测邮件内是否包含金属物品;(2)使用X射线对邮件进行成像,判断邮件内是否有可疑物;(3)利用缉毒犬灵敏的嗅觉,检测邮件中是否含有可卡因、大麻、海洛因等毒品。
但是,第(1)种方式只对金属违禁品有效;而第(2)种方式只能判断出是否有可疑物,具体可疑物是否是违禁品则需要人为参与判断或采取进一步检测措施,而X射线对人体伤害很大;第(3)种方式除了只对毒品有效外,还需要将邮件打开才可实施。因此,这些检测邮件的方式的适用范围有局限,其检测结果不理想。
当前太赫兹技术方兴未艾,所谓太赫兹(英文:terahertz,简写为THz)是频率单位,等于1,000,000,000,000Hz,通常用于表示电磁波频率。太赫兹波是指频率在0.1THz到10THz范围的电磁波,和无线电波一样,太赫兹能够透过大部分非极性材料,如纸张、木材和塑料等。另外很多物质显示出独特的太赫兹光谱吸收特性,因此,可根据物质的太赫兹光谱吸收特性鉴别出邮件里面物质的种类。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一方面期望提供一种邮件检测装置和方法,既能完成对邮件的透视成像,又可以获取邮件中可疑物的光谱信息。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期望提供一种太赫兹检测装置。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邮件检测装置,该装置包括:宽带太赫兹发生器、准直器、分束器、固定反射器、移动反射器、聚波器、面阵探测器、采集卡和信息处理模块;其中,
宽带太赫兹发生器,用于生成并发出宽带的初始太赫兹波;
准直器,用于对所述初始太赫兹波进行准直,形成平行太赫兹波;
分束器,用于将平行太赫兹波分为两束,即第一太赫兹波与第二太赫兹波;
固定反射器,位置固定,用于反射第一太赫兹波,形成第一反射太赫兹波;
移动反射器,位置可以移动,用于反射第二太赫兹波,形成第二反射太赫兹波;
聚波器,用于将第一反射太赫兹波、第二反射太赫兹波汇聚至面阵探测器;当移动反射器发生位移,第一反射太赫兹波与第二反射太赫兹波形成的干涉太赫兹波时,将所述干涉太赫兹波汇聚至面阵探测器;
面阵探测器,用于探测太赫兹波的强度信号,将太赫兹波的强度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发送至采集卡;
采集卡,用于采集面阵探测器的发送的电信号并传输至信息处理模块;
信息处理模块,用于当移动反射器静止时,根据采集卡发送的电信号,生成待检邮件的太赫兹图像;当根据待检邮件的太赫兹图像发现可疑物时,控制所述移动反射器发生位移,并根据移动反射器发生位移过程中采集卡发送的电信号序列,生成可疑物的光谱信息。
上述方案中,所述信息处理模块包括:
图像生成单元,用于当移动反射器静止时,根据采集卡发送的电信号,生成待检邮件的太赫兹图像;
控制位移单元,用于当根据邮件的太赫兹图像发现可疑物时,控制所述移动反射器发生位移;
光谱生成单元,用于根据移动反射器发生位移的过程中采集卡发送的电信号序列,生成可疑物的光谱信息。
上述方案中,所述信息处理模块还包括:
违禁品确定单元,用于根据可疑物的光谱信息,确定该可疑物是否是违禁品。
上述方案中,所述信息处理模块还包括:
报警单元,用于当根据可疑物的光谱确定可疑物是违禁品时,发送报警信息。
上述方案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传送装置,位于所述准直器后或所述聚波器前,用于传送待检邮件。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太赫兹检测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宽带太赫兹发生器、准直器、分束器、固定反射器、移动反射器、聚波器、面阵探测器;其中,
宽带太赫兹发生器,用于生成并发出宽带的初始太赫兹波;
准直器,用于对所述初始太赫兹波进行准直,形成平行太赫兹波;
分束器,用于将平行太赫兹波分为两束,即第一太赫兹波与第二太赫兹波;
固定反射器,位置固定,用于反射第一太赫兹波,形成第一反射太赫兹波;
移动反射器,位置可以移动,用于反射第二太赫兹波,形成第二反射太赫兹波;
聚波器,用于将第一反射太赫兹波、第二反射太赫兹波汇聚至面阵探测器;当移动反射器发生位移,第一反射太赫兹波与第二反射太赫兹波形成的干涉太赫兹波时,将所述干涉太赫兹波汇聚至面阵探测器;
面阵探测器,用于探测太赫兹波的强度信号,将太赫兹波的强度信号转换成电信号。
上述方案中,该太赫兹检测装置还包括:
采集卡,用于采集面阵探测器的发送的电信号并向外传输。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邮件检测装置,利用宽带太赫兹波作为检测波,并通过将太赫兹波分束和设置固定反射镜和移动反射镜,从而既能完成对邮件的透视成像,又可以获取邮件中可疑物的光谱信息;同时,使用太赫兹波来代替X射线对邮件进行成像可避免X射线对人体的伤害;此外,由于物质对太赫兹光谱的吸收特性不同,因此本方案并不局限于只检测特定的违禁品种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邮件检测装置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不含可疑物的邮件的太赫兹图像示例;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含有可疑物的邮件的太赫兹图像示例;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邮件检测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和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更详细的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以下述及之“第一”、“第二”等术语,其用以区别所指的元素,而非用以排序或限定所指元素的差异性,且也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邮件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装置包括:宽带太赫兹发生器101、准直器102、分束器103、固定反射器104、移动反射器105、聚波器106、面阵探测器107、采集卡108和信息处理模块109;其中,
宽带太赫兹发生器101,用于生成并发出宽带的初始太赫兹波;
准直器102,用于对所述初始太赫兹波进行准直,形成平行太赫兹波;
分束器103,用于将平行太赫兹波分为两束,即第一太赫兹波与第二太赫兹波;
固定反射器104,位置固定,用于反射第一太赫兹波,形成第一反射太赫兹波;
移动反射器105,位置可以移动,用于反射第二太赫兹波,形成第二反射太赫兹波;
聚波器106,用于将第一反射太赫兹波、第二反射太赫兹波汇聚至面阵探测器107;当移动反射器105发生位移,第一反射太赫兹波与第二反射太赫兹波形成的干涉太赫兹波时,将所述干涉太赫兹波汇聚至面阵探测器107;
面阵探测器107,用于探测太赫兹波的强度信号,将太赫兹波的强度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发送至采集卡108;
采集卡108,用于采集面阵探测器107的发送的电信号并传输至信息处理模块109;
信息处理模块109,用于当移动反射器105静止时,根据采集卡108发送的电信号,生成待检邮件的太赫兹图像;当根据待检邮件的太赫兹图像发现可疑物时,控制所述移动反射器105发生位移,并根据移动反射器105发生位移过程中采集卡108发送的电信号序列,生成可疑物的光谱信息。
具体的,宽带太赫兹发生器101生成并发出的太赫兹波称为初始太赫兹波,其中包含不同频率的太赫兹波(即宽带太赫兹波),这样才能保证当它照射在待检邮件上时,即使邮件中的可疑物品吸收一部分频率的太赫兹波,仍有可以透射可疑物品的部分频率的太赫兹波用于生成可疑物品的光谱信息。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初始太赫兹波的频率范围为0.2THz到3THz。
准直器102可以由凸透镜实现,也可以由离轴抛物面反射镜实现,如果以凸透镜实现,通常选用高透明度树脂(例如TPX)或高密度聚乙烯(HDPE)制作凸透镜。经过准直器102的准直,初始太赫兹波称为平行太赫兹波。
在一个实施例中,将待检邮件置于准直器102后,使平行太赫兹波照射在待检邮件上,部分太赫兹波透射过待检邮件,透射过待检邮件的太赫兹波仍为平行太赫兹波。
分束器103可以由半透半反镜实现,用于将平行太赫兹波分为两束,即第一太赫兹波与第二太赫兹波;第一太赫兹波和第二太赫兹波的传播方向不同。
固定反射器104可以由反射镜实现,固定于第一太赫兹波的传播方向上的一点,反射第一太赫兹波形成第一反射太赫兹波。
移动反射器105可以由反射镜实现,位于第二太赫兹波的传播方向上,可以沿第二太赫兹波的传播方向移动,用于反射第二太赫兹波,形成第二反射太赫兹波。移动反射器105静止时停留的位置距分束器103的距离与固定反射器104距分束器103的距离相同。
第一反射太赫兹波和第二反射太赫兹波将再次照射在分束器103上,由于分束器对于太赫兹波是半反半透的,因而经过分束器103的第一反射太赫兹波和第二反射太赫兹波中将有部分太赫兹波的传播方向相同,在它们相同的传播方向上设置聚波器106,从而汇聚第一反射太赫兹波和第二反射太赫兹波,并将它们汇聚至面阵探测器107。
在一个实施例中,将待检邮件置于聚波器106前,使经过分束器103的第一反射太赫兹波和第二反射太赫兹波照射在待检邮件上,部分太赫兹波透射过待检邮件照射在聚波器106上,由聚波器106汇聚至面阵探测器107。
当移动反射器105发生位移时,第一反射太赫兹波与第二反射太赫兹波将发生干涉,形成干涉太赫兹波,聚波器106将所述干涉太赫兹波汇聚至面阵探测器107。
面阵探测器107的作用类似于相机中的电荷耦合元件(CCD),用于探测太赫兹波的强度信号,将太赫兹波的强度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发送至采集卡108。这里,采用面阵探测器可大大提高对太赫兹波的探测速度。
采集卡108采集面阵探测器107的发送的电信号并传输至信息处理模块109。采集卡108可以由数据采集卡实现,例如:凌华公司生产的PCI-9812数据采集卡。
信息处理模块109可以由中央处理器(CPU)、微处理器(MPU)、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或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实现,当移动反射器105静止时,信息处理模块109根据采集卡108发送的电信号,生成待检邮件的太赫兹图像;当根据待检邮件的太赫兹图像发现可疑物时,信息处理模块109控制所述移动反射器105发生位移,如此,第一反射太赫兹波与第二反射太赫兹波将发生干涉,则面阵探测器107探测到的是干涉太赫兹波的信号,在移动反射器105发生位移的过程中,采集卡108将采集到一系列透射过待检邮件和其中的可疑物的太赫兹波转化来的电信号,组成电信号序列发送至信息处理模块109;处理模块109根据所述电信号序列,进行傅里叶变换,便可生成可疑物的光谱信息。
进一步的,上述邮件检测装置中,所述信息处理模块109可包括:
图像生成单元,用于当移动反射器105静止时,根据采集卡108发送的电信号,生成待检邮件的太赫兹图像;
控制位移单元,用于当根据邮件的太赫兹图像发现可疑物时,控制所述移动反射器105发生位移;
光谱生成单元,用于根据移动反射器105发生位移的过程中采集卡108发送的电信号序列,生成可疑物的光谱信息。
具体的,由于移动反射器105静止时停留的位置距分束器103的距离与固定反射器104距分束器103的距离相同,因此第一反射太赫兹波和第二反射太赫兹波不会发生干涉,此时,图像生成单元可根据采集卡108发送的电信号,生成待检邮件的太赫兹图像。由于太赫兹波能够穿透纸张、塑料等材质,因此,如果待检邮件的太赫兹图像几乎是透明的,如图2所示,则可初步判断该邮件中没有可疑物,但当太赫兹图像中出现深色或黑色区域,则判断该邮件中存在可疑物。图3示出了,当邮件中含有金属钥匙时,该邮件的太赫兹图像中钥匙的图像。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待检邮件的太赫兹图像发现可疑物包括:采用最大类间方差法(OTSU算法)对太赫兹图像进行灰度阈值分割,转换为二值图像;对二值图像连通域分析判断像素数量;当像素的数量大于预定阈值确定待检邮件中有可疑物。这里,预定阈值可以是5%左右。
当根据邮件的太赫兹图像发现可疑物时,控制位移单元便控制移动反射器105发生位移,这样第一反射太赫兹波和第二反射太赫兹波由于有了光程差,而将发生干涉。
优选的,控制位移单元控制所述移动反射器105进行匀速移动,移动速度与探测太赫兹波的速度相匹配。也就是说,移动反射器105的移动速度,要与面阵探测器107的探测速度相匹配,如果面阵探测器107的探测速度较慢,则移动反射器105的移动速度也需要慢,反之,如果面阵探测器107的探测速度较快,则移动反射器105的移动速度也可随之加快。一般,移动反射器105的移动速度控制在0.08厘米/秒至4.1厘米/秒。
在移动反射器105发生位移的过程中,面阵探测器107将探测到一系列干涉太赫兹波,采集卡108也就会采集到一系列电信号(即电信号序列)发送至信息处理模块109,光谱生成单元根据所述电信号序列便可生成可疑物的光谱信息。具体的,以xy代表面阵探测器探测的二维图像,以λ代表移动反射器105每次移动时信息处理模块109获得的一系列二维图像。这一系列图像组成一个三维数组。沿着λ的方向每一个像素点是一个一维数组。对这个一维数组进行傅里叶变换可以得到每个像素的光谱信息。
更具体的,光谱生成单元生成可疑物的光谱信息包括:
获取干涉太赫兹波信息:其中,I(δ)表示光程差为δ时探测到的干涉太赫兹波信号强度,v表示波数,B(v)表示经仪器特性修正后的波数为v的单色光强度,当v变化时B(v)也就是光谱;
对其进行傅里叶逆变换,得到:
由于I(δ)是一个偶函数,因此得到:即可疑物的光谱信息。
进一步的,上述邮件检测装置中,所述信息处理模块109还包括:
违禁品确定单元,用于根据可疑物的光谱信息,确定该可疑物是否是违禁品。
具体的,根据可疑物的光谱信息可以确定可疑物的物质种类,从而确定该可疑物是否是违禁品。通过光谱判断物质种类是现有的方式,不同的物质都有自己的特征吸收峰,可以成为物质的指纹谱。通过测量到的太赫兹光谱与光谱数据库中的光谱信息进行比对,当特征吸收峰的位置重合就可以确定该物质的具体种类。
进一步的,上述邮件检测装置中,所述信息处理模块109还包括:
报警单元,用于当根据可疑物的光谱确定可疑物是违禁品时,发送报警信息。
进一步的,上述任意一种邮件检测装置中还包括:
传送装置,位于所述准直器102后或所述聚波器106前,用于传送待检邮件。
使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邮件检测装置进行邮件检测的方法,如图4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1,生成并发出宽带的初始太赫兹波;
步骤202,对所述初始太赫兹波进行准直,形成平行太赫兹波;
步骤203,将平行太赫兹波分为两束,即第一太赫兹波与第二太赫兹波;
步骤204,在第一太赫兹波传播方向上设置固定反射器,形成第一反射太赫兹波;在第二太赫兹波传播方向上设置移动反射器,形成第二反射太赫兹波;
步骤205,当移动反射器静止时,第一反射太赫兹波和第二反射太赫兹波不发生干涉,对二者进行汇聚和探测;将探测到的太赫兹波转化为电信号,根据所述电信号生成待检邮件的太赫兹图像;
步骤206,当根据待检邮件的太赫兹图像发现可疑物时,控制所述移动反射器发生位移,使第一反射太赫兹波和第二反射太赫兹波发生干涉,汇聚和探测移动反射器发生位移过程中的干涉太赫兹波,将探测到的一系列干涉太赫兹波转化为电信号序列,根据所述电信号序列,生成可疑物的光谱信息;
这里,将待检邮件置于平行太赫兹波后,或者第一反射太赫兹波与第二反射太赫兹波汇聚之前。
进一步的,上述邮件检测方法中,所述根据待检邮件的太赫兹图像发现可疑物包括:
采用最大类间方差法(OTSU算法)对太赫兹图像进行灰度阈值分割,转换为二值图像;
对二值图像连通域分析判断像素数量;
当像素的数量大于预定阈值确定待检邮件中有可疑物。
进一步的,上述邮件检测方法中,所述控制所述移动反射器发生位移包括:
控制所述移动反射器匀速移动,移动速度与探测太赫兹波的速度相匹配。
进一步的,上述邮件检测方法中,所述生成可疑物的光谱信息包括:
获取干涉太赫兹波信息:其中,I(δ)表示光程差为δ时探测到的干涉太赫兹波信号强度,v表示波数,B(v)表示经仪器特性修正后的波数为v的单色光强度,当v变化时B(v)也就是光谱;
对其进行傅里叶逆变换,得到:
由于I(δ)是一个偶函数,因此得到:即可疑物的光谱信息。
上述邮件检测方法还可包括:
根据可疑物的光谱信息,确定该可疑物是否是违禁品。
事实上,本发明提供的上述邮件检测装置中,宽带太赫兹发生器101、准直器102、分束器103、固定反射器104、移动反射器105、聚波器106和面阵探测器107构成的太赫兹检测装置并不局限于检测邮件,可以应用于检测其他物品。即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太赫兹检测装置,该装置包括:宽带太赫兹发生器、准直器、分束器、固定反射器、移动反射器、聚波器、面阵探测器;其中,
宽带太赫兹发生器,用于生成并发出宽带的初始太赫兹波;
准直器,用于对所述初始太赫兹波进行准直,形成平行太赫兹波;
分束器,用于将平行太赫兹波分为两束,即第一太赫兹波与第二太赫兹波;
固定反射器,位置固定,用于反射第一太赫兹波,形成第一反射太赫兹波;
移动反射器,位置可以移动,用于反射第二太赫兹波,形成第二反射太赫兹波;
聚波器,用于将第一反射太赫兹波、第二反射太赫兹波汇聚至面阵探测器;当移动反射器发生位移,第一反射太赫兹波与第二反射太赫兹波形成的干涉太赫兹波时,将所述干涉太赫兹波汇聚至面阵探测器;
面阵探测器,用于探测太赫兹波的强度信号,将太赫兹波的强度信号转换成电信号。
进一步的,上述方案中,该太赫兹检测装置还包括:
采集卡,用于采集面阵探测器的发送的电信号并向外传输。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硬件实施例、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和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邮件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宽带太赫兹发生器、准直器、分束器、固定反射器、移动反射器、聚波器、面阵探测器、采集卡和信息处理模块;其中,
宽带太赫兹发生器,用于生成并发出宽带的初始太赫兹波;
准直器,用于对所述初始太赫兹波进行准直,形成平行太赫兹波;
分束器,用于将平行太赫兹波分为两束,即第一太赫兹波与第二太赫兹波;
固定反射器,位置固定,用于反射第一太赫兹波,形成第一反射太赫兹波;
移动反射器,位置可以移动,用于反射第二太赫兹波,形成第二反射太赫兹波;
聚波器,用于将第一反射太赫兹波、第二反射太赫兹波汇聚至面阵探测器;当移动反射器发生位移,第一反射太赫兹波与第二反射太赫兹波形成的干涉太赫兹波时,将所述干涉太赫兹波汇聚至面阵探测器;
面阵探测器,用于探测太赫兹波的强度信号,将太赫兹波的强度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发送至采集卡;
采集卡,用于采集面阵探测器的发送的电信号并传输至信息处理模块;
信息处理模块,用于当移动反射器静止时,根据采集卡发送的电信号,生成待检邮件的太赫兹图像;当根据待检邮件的太赫兹图像发现可疑物时,控制所述移动反射器发生位移,并根据移动反射器发生位移过程中采集卡发送的电信号序列,生成可疑物的光谱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邮件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处理模块包括:
图像生成单元,用于当移动反射器静止时,根据采集卡发送的电信号,生成待检邮件的太赫兹图像;
控制位移单元,用于当根据邮件的太赫兹图像发现可疑物时,控制所述移动反射器发生位移;
光谱生成单元,用于根据移动反射器发生位移的过程中采集卡发送的电信号序列,生成可疑物的光谱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邮件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处理模块还包括:
违禁品确定单元,用于根据可疑物的光谱信息,确定该可疑物是否是违禁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邮件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处理模块还包括:
报警单元,用于当根据可疑物的光谱确定可疑物是违禁品时,发送报警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邮件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传送装置,位于所述准直器后或所述聚波器前,用于传送待检邮件。
6.一种太赫兹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宽带太赫兹发生器、准直器、分束器、固定反射器、移动反射器、聚波器、面阵探测器;其中,
宽带太赫兹发生器,用于生成并发出宽带的初始太赫兹波;
准直器,用于对所述初始太赫兹波进行准直,形成平行太赫兹波;
分束器,用于将平行太赫兹波分为两束,即第一太赫兹波与第二太赫兹波;
固定反射器,位置固定,用于反射第一太赫兹波,形成第一反射太赫兹波;
移动反射器,位置可以移动,用于反射第二太赫兹波,形成第二反射太赫兹波;
聚波器,用于将第一反射太赫兹波、第二反射太赫兹波汇聚至面阵探测器;当移动反射器发生位移,第一反射太赫兹波与第二反射太赫兹波形成的干涉太赫兹波时,将所述干涉太赫兹波汇聚至面阵探测器;
面阵探测器,用于探测太赫兹波的强度信号,将太赫兹波的强度信号转换成电信号。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太赫兹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还包括:
采集卡,用于采集面阵探测器的发送的电信号并向外传输。
CN201520580649.5U 2015-08-04 2015-08-04 邮件检测装置和太赫兹检测装置 Active CN20483202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580649.5U CN204832022U (zh) 2015-08-04 2015-08-04 邮件检测装置和太赫兹检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580649.5U CN204832022U (zh) 2015-08-04 2015-08-04 邮件检测装置和太赫兹检测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832022U true CN204832022U (zh) 2015-12-02

Family

ID=546896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580649.5U Active CN204832022U (zh) 2015-08-04 2015-08-04 邮件检测装置和太赫兹检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832022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51385A (zh) * 2016-01-13 2016-06-08 南京邮电大学 基于干涉效应的太赫兹波谱测量装置及其测量方法
CN114216853A (zh) * 2021-12-13 2022-03-22 清华大学 基于太赫兹漏波天线的实时探测系统以及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51385A (zh) * 2016-01-13 2016-06-08 南京邮电大学 基于干涉效应的太赫兹波谱测量装置及其测量方法
CN114216853A (zh) * 2021-12-13 2022-03-22 清华大学 基于太赫兹漏波天线的实时探测系统以及方法
CN114216853B (zh) * 2021-12-13 2023-12-29 清华大学 基于太赫兹漏波天线的实时探测系统以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799544B (zh) 应用于毫米波安检仪的智能检测方法、装置以及存储装置
CN105181623A (zh) 一种邮件检测装置和方法
CN101223456B (zh) 利用统计分类器识别移动对象的计算机实现的方法
CN104063664B (zh) 软件安装包的安全检测方法、客户端、服务器以及系统
US9442212B2 (en)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inspecting liquid
CN105765392B (zh) 用于对电的线缆中的局部放电进行定位的方法和装置
CN204832022U (zh) 邮件检测装置和太赫兹检测装置
CN109446814A (zh) 一种漏洞检测方法及装置
Ullmann et al. Non-destructive testing of arbitrarily shaped refractive objects with millimetre-wave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imaging
US9684065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detecting structures in an object under investigation
Migliorini et al. Muon trigger with fast Neural Networks on FPGA, a demonstrator
CN111175840A (zh) 一种基于太赫兹成像技术的危险品安检系统及其安检方法
CN110045349A (zh) 一种鉴定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030738A (zh) 一种电池故障检测方法、电池故障检测系统及终端
CN110222652A (zh) 行人检测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206504707U (zh) 管壁厚度在线监测仪及系统
Lei et al. A synthetic diagnostic for the evaluation of new microwave imaging reflectometry diagnostics for DIII-D and KSTAR
CN202101952U (zh) X射线检测装置
Vyas et al. A strategy and framework for analysis of operational data of automotive radars for development of active safety systems
CN110045371A (zh) 一种鉴定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2862020Y (zh) 纸张含水量微波在线检测辐射天线探头装置
CN109444265A (zh) 一种激光超声振动检测装置及方法
JP7380826B2 (ja) 検査支援装置、検査支援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10967154B (zh) 一种基于光学相干层析成像系统的密封性检测方法和终端
CN204203089U (zh) 基于多条线光源的扩散检测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0203

Address after: 518102 Guangdong Province, Baoan District Xixiang street Shenzhen City Tian Yi Lu Chen Tian Bao Industrial District 37 Building 2 floor East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WUYATAI HERTZ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Guangdong Province, Baoan District Xixiang street Shenzhen City Tian Yi Lu Chen Tian Bao Industrial District thirty-seventh Building 2 floor East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HUAXUN FANGZHOU MICROELECTRONIC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City Huaxun Fangzhou Technology Co.,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101

Address after: 518102 room 404, building 37, chentian Industrial Zone, chentian community, Xixiang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Huaxun ark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8102 East, 2nd floor, building 37, chentian Industrial Zone, Baotian 1st Road, Xixiang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VICTOOTH TERAHERTZ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