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825946U - 一种立体轻钢框架结构复合地基板 - Google Patents

一种立体轻钢框架结构复合地基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825946U
CN204825946U CN201520524382.8U CN201520524382U CN204825946U CN 204825946 U CN204825946 U CN 204825946U CN 201520524382 U CN201520524382 U CN 201520524382U CN 204825946 U CN204825946 U CN 20482594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steel
solid light
framed structure
rectangular frame
structure composi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524382.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武斌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g Xingkai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520524382.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82594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82594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82594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uilding Environ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立体轻钢框架结构复合地基板,包括地基板矩形框架,在地基板矩形框架内部纵横分布若干第一辅肋,在地基板矩形框架的四角内侧焊接第一加强肋,在第一辅肋下沿焊接有第一钢筋网片,且第一钢筋网片与地基板矩形框架的周围点焊连接为一个整体;在第一钢筋网片的两侧浇筑混凝土,形成第一承重层;从第一承重层上平面到第一辅肋上沿的范围内填充隔音保温层,在隔音保温层上设置保护层,保护层上设置饰面层;该立体轻钢框架结构复合地基板每平米自重70-90公斤,荷载不低于4kN/m2。采用本实用新型组装的房屋具体是一种集抗震、抗台风、节能、防火、隔音、耐久、舒适、美观、经济于一体的新型民用普适性建筑。

Description

一种立体轻钢框架结构复合地基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房屋建造领域,具体是一种立体轻钢框架结构复合地基板。
背景技术
住宅建设中节能、节地、节水、节材问题非常重要,它不仅关系到住宅能源消耗的问题,也涉及到地球上有限的资源合理利用。目前,我国近400亿m2既有建筑中,99%属高能耗建筑;每年新建的近20亿m2建筑中95%仍属高能耗建筑,其单位面积能耗约占总能耗28%,再加上建材生产的能耗,用于建筑的能耗已占到社会总能耗的40%。从这些数据不难看出,建筑行业是一个高能耗的行业。传统建筑存在建设周期长、施工工序繁琐、产生大量建筑垃圾及噪音污染、耗费人工水电资源过多、建筑物本身保温隔热作用差、能耗高等缺陷。近年来涌现出的工厂化方式建造的房屋改善了这种状况,但仍然存在众多不足之处。
按几种代表性类别进行阐述:1、木制房屋:采用工厂化生产的木质房屋大大缩短施工周期,同时节省了二次装修的时间和成本,减少了噪音污染和建筑垃圾的产生,现场没有湿作业,减少了水资源的浪费,不足之处是:防火性能差,耐腐蚀性差,保温效果差、节能率较低,消耗森林资源。2、钢结构房屋,目前却大多数的生产工业化房屋的企业是采用钢结构建筑体系,最主流的是轻钢框架结构体系和轻钢密檩剪力墙结构体系的房屋,其建造方式是:第一步,在现场搭建钢结构;第二步,结构表面钉、挂维护性板材;第三步现场浇筑或直接填充墙体、楼层、屋面等维护结构的保温材料隔音材料;最后进行二次装修等,其优点是:造价低、建设速度快、施工周期短、抗震性能好等,但由于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加工工艺、建造方式及选用的维护材料的不同也存在着各自不同的缺陷和不足之处:(1)普遍存在工厂化程度低的缺陷,工厂化率不足30%,70%以上的工序需在施工现场完成,现场材料尺寸小,规格多,施工过程中易出现结构误差以及延误工期;(2)采用焊接作业方式施工的房屋会导致结构变形和结构误差增大,同时现场监管不到位造成的防腐处理不严格会严重影响房屋使用寿命;(3)采用彩钢板做维护板的房屋防火性能较差,耐腐蚀性差,寿命短;(4)采用现浇方式填充保温混凝土的增加施工周期,污染环境,水资源浪费;(5)采用聚苯及岩棉材料做填充物方式的材料易老化、耐腐蚀性差,不环保,部分易燃存在安全隐患;(6)轻钢框架结构体系通常把起维护及保温隔热作用的板材包覆在钢结构内外表面,采用这种结构的钢用量较大,板材较厚,大大增加了墙体的厚度,减少了房屋的实际使用面积,造成土地的浪费;(7)轻钢密檩结构体系的房屋钢结构非常纤薄、密集,造成加工及施工工序过多,施工周期长,造成人工和时间的浪费。3、集装箱房屋就是用集装箱改装的房屋,优点是:工厂化程度高,可在工厂内一次性完成房屋的整体制作、整体装修,可整体运输,可以实现出厂直接入住等优点。不足之处是受运输条件制约,单栋房屋长、宽、高的尺寸都有限制,使用空间有限、户型格局比较狭小拥挤,同时外形相对单一、保温隔热性能差、居住舒适度不高、只能用作临建来使用。4.现有的模块化房屋制造技术,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把单个房间作为一个建筑单元,在工厂整体制造,到现场再组合,类似于集装箱房屋,因此优点和不足不做赘述;另一类是把构成房屋结构和主体的几个要素:梁、柱、墙板、地板、屋面、楼板单独作为一个建筑单元或把其中的两种及以上能共同作用、相临接触的要素组合为一个建筑单元在工厂预制成建筑模块,现场通过快速拼装的方式建造房屋。这一类技术有采用钢筋砼结构模块的、也有采用钢结构模块的。其优点是:工厂化程度高,工厂作业所占比例基本达到80%以上;结构精度高、现场施工误差小、抗震性能好;很少或没有湿作业;现场材料规格少、施工简单、减少污染和浪费;组合灵活、造型多变、外型美观。由于现有技术的在生产及施工中的存在差异,各自的不足之处也各不相同;(1)钢筋砼结构的模块生产过程使用模具浇筑成形的,现场组合连接的方式多为插接再用混凝土灌缝养护固定,因此不足的地方是初期设备投入大,材料本身保温性能差,热能耗高,需要增加节能二次施工的时间和成本;现场避免不了湿作业;材料笨重,构件插接固定过程耗费的机械功和时间成本多;许多预埋件挂件等的制作或安装再砼结构上的过程费时费力;(2)钢结构模块化建筑最重要的也最易出现不足的地方是处理构件连接的问题、冷桥的问题和防火的问题。每一个问题的细节处理不当都会造成工序的重复或增多、工期的延长、结构的耐久性降低、以及安全隐患的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立体轻钢框架结构复合地基板,用其组装的房屋适用于非地震区及抗震地区、房屋层数在四层以内的,使用寿命50年以上的民用建筑,并且适用于对舒适度及外观要求较高的临时性建筑和可拆移性建筑。该房屋是在模块化房屋建造概念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建筑模块的节能问题、加工问题、运输问题以及施工中的连接、便捷和可靠性问题、冷桥的处理问题和模块自身的防火、节能问题等各个细节,从而演化出来的一种采用本实用新型所独创的、特制的冷弯型钢组合成的立体轻钢框架同轻质保温混凝土、发泡水泥等内填充材料以及饰面材料复合而成的具有结构受力、保温和维护等多重功能的建筑模块像搭积木似得快速装配式建屋的建筑体系,从而构建起更高的工业化程度、更少的施工环节、更快的建造速度、更牢靠的结构连接、彻底地杜绝冷桥、更低的综合造价、更灵活的空间组合;该房屋具体是一种集抗震、抗台风、节能、防火、隔音、耐久、舒适、美观、经济于一体的新型民用普适性建筑。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立体轻钢框架结构复合地基板,包括地基板矩形框架,在地基板矩形框架内部纵横分布若干第一辅肋,在地基板矩形框架的四角内侧焊接第一加强肋,在第一辅肋下沿焊接有第一钢筋网片,且第一钢筋网片与地基板矩形框架的周围点焊连接为一个整体;在第一钢筋网片的两侧浇筑混凝土,形成厚度为35-45mm的第一承重层;从第一承重层上平面到第一辅肋上沿的范围内填充隔音保温层,在隔音保温层上设置保护层,保护层上设置饰面层;该立体轻钢框架结构复合地基板每平米自重70-90公斤,荷载不低于4kN/m2;在地基板矩形框架的四角外侧面用厚度为8-12mm的热镀锌钢板包裹;在地基板矩形框架的四角底部设有热镀锌钢座;所述地基板矩形框架上预开有螺栓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将地基板矩形框架的宽边肋嵌入到长边肋内部,且接触部位进行满焊,并对焊接处做冷镀锌防腐处理。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对第一辅肋、第一加强肋与地基板矩形框架的焊接处做冷镀锌防腐处理。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地基板矩形框架的四周边肋均采用H型热镀锌型钢;第一辅肋采用C150型钢;第一加强肋采用C154型钢。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第一钢筋网片采用规格为Φ5100的冷拔低碳钢筋网片。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第一承重层的厚度为40mm。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隔音保温层采用发泡水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保护层包括粘贴在隔音保温层上的玻纤网格布,以及涂抹在玻纤网格布上的抗裂砂浆。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饰面层采用自流平水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热镀锌钢板的厚度为10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采用本实用新型组装房屋,极大地简化了施工工序,降低了施工难度,施工工人无需专业技能即可快速上手,提高了施工速度,把传统建筑物施工周期的由年、月变成以日、小时为计算单位;工厂化生产的模块精度高,所建造房屋的结构误差在几毫米以内,各部件连接紧密、咬口、叠加、插嵌、互为支撑,在X、Y、Z轴三个方向上的关键部位都有固定点,使房屋变成牢固的有机整体;模块和模块之间采用缺口互补或错口咬合的方式栓接固定,使得接缝变为不通透缝,有效避免了冷桥现象;钢材表面用高强度抗裂砂浆及饰面层全部覆盖,彻底保护好了钢材且增强了保温效果,即延长了建筑的寿命又降低了建筑的能耗;把结构和维护材料融为一体,减少了墙体的厚度,从而减少了墙体占地面积,增加房屋使用率;建筑模块中钢材全部经过热镀锌防腐处理,加工焊接的过程全部在工厂内完成并对焊缝进行专业地防腐处理,在现场主体组装过程中全部为栓接作业,仅在房屋组合完毕后于板底与基础预埋件焊接,完全规避了施工现场焊接作业对主体结构的防腐层的破坏以及造成的结构形变和误差,从而保证了施工的速度,并且主体的钢结构使用寿命能达到70年;容重350kg/m3的发泡水泥或轻质无机保温混凝土,用于建筑模块中的保温填充层,其导热系数为0.065W/(m2·K)-0.075W/(m2·K)之间,是普通红砖的十二分之一,由此计算:18公分厚的外墙模块保温隔热效果等同于2.1米的砖墙,并且保温混凝土具有良好的蓄热性能,因此建成的房屋室内冬暖夏凉,居住的舒适度大大提高,同时无机保温混凝土材料的使用寿命可达到50年以上;房屋装配采用栓接的方式,因此该房屋可以在不破坏模块的结构的前提下方便的拆卸、迁移和重建,所以在房屋使用寿命内,不会因拆迁等外部因素造成资源的无谓浪费,可实现100%的再利用;采用该方案建造房屋,内部的房间大小、格局,外部的造型、装饰可任意组合,灵活多变,实用性和美观性大大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组装房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异型L型钢的截面形状示意图;
图3是立体轻钢框架结构复合地基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J-J向剖视图;
图5是豁角型立体轻钢框架结构复合墙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的A-A向剖视图;
图7是图5的B-B向剖视图;
图8是直角型立体轻钢框架结构复合墙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的C-C向剖视图;
图10是图8的D-D向剖视图;
图11是立体轻钢框架结构复合楼层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11的E-E向剖视图;
图13是图11的F-F向剖视图;
图14是立体轻钢框架结构复合山墙屋架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图14的G-G向剖视图;
图16是异形钢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17是图14的H-H向剖视图;
图18是立体轻钢框架结构复合屋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9是图18的I-I向剖视图;
图20是两块豁角型立体轻钢框架结构复合墙板做外墙时的对角连接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1是两块豁角型立体轻钢框架结构复合墙板做外墙和一块直角型立体轻钢框架结构复合墙板做内墙时的T型连接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2是两块豁角型立体轻钢框架结构复合墙板和两块直角型立体轻钢框架结构复合墙板全部做为内墙时的十字型连接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3是立体轻钢框架结构复合楼层板和做为外墙的豁角型立体轻钢框架结构复合墙板连接的立面结构示意图,以及二层外墙板和楼板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24是立体轻钢框架结构复合楼层板和做为外墙的豁角型立体轻钢框架结构复合墙板连接的平面结构示意图,以及二层外墙板和楼板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25是两块相邻的立体轻钢框架结构复合楼层板相互连接并搭接在内墙板上的立面结构示意图;
图26是多块相邻立体轻钢框架结构复合楼层板相互连接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7是立体轻钢框架结构复合山墙屋架板和做为外墙的豁角型立体轻钢框架结构复合墙板连接的立面结构示意图;
图28是立体轻钢框架结构复合山墙屋架板和特制异形钢梁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29是立体轻钢框架结构复合屋面板搭接在特制异形钢梁上并相互间连接的立面结构示意图;
图30是立体轻钢框架结构复合屋面板搭接在做为外墙的豁角型立体轻钢框架结构复合墙板上并与之连接的立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屋顶、10-房体、100-异形L型钢、101-螺栓孔、102-隔音保温层、103-保护层、104-饰面层、105-螺母;
2-立体轻钢框架结构复合地基板、21-地基板矩形框架、22-第一辅肋、23-第一加强肋、24-第一钢筋网片、25-第一承重层25、26-热镀锌钢板、27-热镀锌钢座;
3-豁角型立体轻钢框架结构复合墙板、31-豁角型矩形框架、32-第一支撑肋32、33-第一门窗洞口、34-第一加劲肋、35-第一支撑加劲板、36-第二钢筋网片;
4-直角型立体轻钢框架结构复合墙板、41-直角型矩形框架、42-第二支撑肋42、43-第二门窗洞口、44-第二加劲肋、45-第二支撑加劲板、46-第三钢筋网片;
5-立体轻钢框架结构复合楼层板、51-楼层板矩形框架51、52-第二辅肋52、53-第二加强肋、54-第四钢筋网片;
6-立体轻钢框架结构复合山墙屋架板、61-三角形或梯形框架、62-竖腹杆、63-斜腹杆、64-第五钢筋网片、65-连接挂件;
7-异形钢梁、71-腹板、72-上侧翼板、73-底部翼板;
8-立体轻钢框架结构复合屋面板、81-屋面板框架、811-打孔钢板、82-第三辅肋、83-第三加劲肋、84-第六钢筋网片、85-底部支撑连接挂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请参阅图1-30,一种用立体轻钢框架结构复合板模块组装的房屋,包括立体轻钢框架结构复合地基板2、屋顶1,以及位于立体轻钢框架结构复合地基板2与屋顶1之间的至少一层房体10;每一层房体10均包括数块豁角型立体轻钢框架结构复合墙板3和数块直角型立体轻钢框架结构复合墙板4,豁角型立体轻钢框架结构复合墙板3的竖向边肋和顶边肋采用异型L型钢100,同一层的数块豁角型立体轻钢框架结构复合墙板3和数块直角型立体轻钢框架结构复合墙板4的之间采用对角连接、T型连接及十字型连接的方式栓接在一起;底层房体的数块豁角型立体轻钢框架结构复合墙板3和数块直角型立体轻钢框架结构复合墙板4安装在立体轻钢框架结构复合地基板2上;相邻的两层房体之间设有立体轻钢框架结构复合楼层板5,且立体轻钢框架结构复合楼层板5边框上留有螺栓孔并且内侧埋有螺母,每块立体轻钢框架结构复合楼层板5的至少有一边肋固定在一块豁角型立体轻钢框架结构复合墙板3上,其他边肋搭接在直角型立体轻钢框架结构复合墙板4上并与相邻的立体轻钢框架结构复合楼层板5相连或固定在另一块豁角型立体轻钢框架结构复合墙板3上;所述屋顶1包括立体轻钢框架结构复合山墙屋架板6、异形钢梁7和立体轻钢框架结构复合屋面板8,其中,立体轻钢框架结构复合山墙屋架板6的下弦杆采用异型L型钢100,并通过螺栓连接在顶层房体的豁角型立体轻钢框架结构复合墙板3上,异形钢梁7通过螺栓连接在相邻两块立体轻钢框架结构复合山墙屋架板6上的预制打孔连接板上,立体轻钢框架结构复合屋面板8的上端通过螺栓连接在异形钢梁7上,两边搭接在立体轻钢框架结构复合山墙屋架板6上,下端通过∧形型钢附加肋的预留孔连接在顶层房体的豁角型立体轻钢框架结构复合墙板3上。
请参阅图2,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异形L型钢100是本专利技术独创的、专用于该实用新型中模块加工所设计的一种特殊截面形状的高精度冷弯成型型钢,它是作为豁角型立体轻钢框架结构复合墙板3和立体轻钢框架结构复合山墙屋架板6的边框的最主要材料,是针对传统钢结构中的一些不足之处所特别创新设计的,根据其截面形状特点,把它定义为异型L型钢。它的优点是:做为豁角型立体轻钢框架结构复合墙板3和立体轻钢框架结构复合山墙屋架板6的边框迫使板与板之间连接时形成缺口互补的对角连接、缺口互补的水平连接以及两个缺角内插嵌个一直角型立体轻钢框架结构复合墙板4的T型连接,从而提升了结构的紧密度和精确度,同时相邻的边肋连接组合在一起可增大结构强度及受力截面,提升了结构的荷载和牢固性;采用异形L型钢100作为边肋,使得板块间的连接形成缺口相互补偿、缺角套直角的方式,因此板缝不通透,有效隔绝了热量及空气的通过,从而完美解决冷桥问题,大大提升房屋的整体节能性能;异型L型钢100因其特殊截面形状的特点,模块之间连接组合被极大简化,装配非常方便,能够在满足上述功能的同时,在生产中省去很多需要预制的连接挂件及附属构件,从而大大减少了原材料的成本。
请参阅图3-4,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立体轻钢框架结构复合地基板2,包括地基板矩形框架21,所述地基板矩形框架21的四周边肋均采用H型热镀锌型钢,将地基板矩形框架21的宽边肋嵌入到长边肋内部,且接触部位进行满焊,并对焊接处做冷镀锌防腐处理;在地基板矩形框架21内部纵横分布若干第一辅肋22,第一辅肋22采用C150型钢,在地基板矩形框架21的四角内侧焊接第一加强肋23,第一加强肋23采用C154型钢,且对第一辅肋22、第一加强肋23与地基板矩形框架21的焊接处做冷镀锌防腐处理;在第一辅肋22下沿焊接有规格为Φ5100的第一钢筋网片24,且第一钢筋网片24与地基板矩形框架21的周围点焊连接为一个整体;在第一钢筋网片24的两侧浇筑混凝土,形成厚度为40mm的第一承重层25;从第一承重层25上平面到第一辅肋22上沿的范围内填充低密度的发泡水泥作为隔音保温层102,在隔音保温层102上用玻纤网格布粘贴并用高强度抗裂砂浆抹平作为保护层103,保护层103上用自流平水泥进一步找平作为饰面层104;该立体轻钢框架结构复合地基板2每平米自重80公斤左右、荷载4kN/m2,实现了轻质、高强、隔音、防火的特性;在地基板矩形框架21的四角外侧面用厚度为10mm的热镀锌钢板26包裹;在地基板矩形框架21的四角底部设有热镀锌钢座27;所述地基板矩形框架21上预开有螺栓孔101,用于与墙板连接。
请参阅图5-7,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豁角型立体轻钢框架结构复合墙板3,包括豁角型矩形框架31,所述豁角型矩形框架31的底边肋采用C型钢,豁角型矩形框架31的竖向边肋和顶边肋采用异型L型钢100;在豁角型矩形框架31内部竖直方向上,每间隔800-1000mm设置一根第一支撑肋32,第一支撑肋32采用C型钢,在第一支撑肋32之间预留有第一门窗洞口33;在豁角型矩形框架31内部水平方向上,每间隔800-1000mm设置一根第一加劲肋34,第一加劲肋34采用C100型钢;在豁角型矩形框架31的四角以及豁角型矩形框架31与第一支撑肋32的连接处设有第一支撑加劲板35,第一支撑加劲板35采用三角形钢板;在第一支撑加劲板35的内外两侧焊接规格为Φ3200的第二钢筋网片36,且第二钢筋网片36与豁角型矩形框架31的周围点焊连接为一个整体;在异型L型钢100上预开有螺栓孔101,该螺栓孔101用于豁角型立体轻钢框架结构复合墙板3与其它墙板模块、楼层板、山墙板模块和/或屋面板进行连接,作为竖向边肋的异型L型钢100与其它墙板模块的竖向边肋组合在一起,共同承担立柱的作用,形成两板一柱的结构组合形式;作为顶边肋的异型L型钢100与楼层板、山墙板模块、屋面板进行连接;在豁角型立体轻钢框架结构复合墙板3的顶边肋与底边肋之间,由于内部有竖向第一支撑肋32和第一支撑加强肋35的作用,使得整个豁角型立体轻钢框架结构复合墙板3形成一个从底边肋到顶边肋的桁架梁结构,因此该豁角型立体轻钢框架结构复合墙板3在竖直方向具有极高的承载力,其可代替钢梁的作用,并做为承重墙使用;在豁角型矩形框架内部采用无机保温混凝土或发泡水泥填充作为墙体隔音保温层102,在填充隔音保温层102的同时预埋线盒和线管;在豁角型立体轻钢框架结构复合墙板3朝室外的一侧用玻纤网格布粘贴并用高强度抗裂砂浆抹平作为保护层103,在保护层103外用自流平水泥进一步找平作为饰面层104。豁角型立体轻钢框架结构复合墙板3通常作为外墙使用,个别的作为内墙使用时其板面不需要做保护层103和饰面层104。
请参阅图8-10,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直角型立体轻钢框架结构复合墙板4包括直角型矩形框架41,所述直角型矩形框架41的四周边肋均采用C型钢;在直角型矩形框架41内部竖直方向上,每间隔800-1000mm设置一根第二支撑肋42,第二支撑肋42采用C型钢,在第二支撑肋42之间预留有第二门窗洞口43;在直角型矩形框架41内部水平方向上,每间隔800-1000mm设置一根第二加劲肋44,第二加劲肋44采用C100型钢;在直角型矩形框架41的四角以及直角型矩形框架41与第二支撑肋42的连接处设有第二支撑加劲板45,第二支撑加劲板45采用三角形钢板;在第二支撑加劲板45的内外两侧焊接规格为Φ3200的第三钢筋网片46,且第三钢筋网片46与直角型矩形框架的周围点焊连接为一个整体;所述直角型矩形框架41的竖向边肋的侧面预开螺栓孔并在内侧预埋螺母105,螺母105用于墙板模块之间的连接;在直角型立体轻钢框架结构复合墙板4的顶边肋与底边肋之间,由于内部有第二支撑肋42和第二支撑加劲板45的作用,使得整个直角型立体轻钢框架结构复合墙板4形成一个从底边肋到顶边肋的桁架梁结构,因此该墙板模块在垂直方向具有极高的承载力可代替钢梁并做承重墙使用;在直角型矩形框架内部采用无机保温混凝土或发泡水泥填充作为墙体隔音保温层102,在填充隔音保温层102的同时预埋线盒和线管;直角型立体轻钢框架复合墙板4通常作为内墙使用。
请参阅图11-13,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立体轻钢框架结构复合楼层板5,包括楼层板矩形框架51,所述楼层板矩形框架51的四周边肋均采用C型钢,边肋中较长的边作为主肋,可视为传统建筑中次梁的作用;在楼层板矩形框架51内部,垂直于主肋方向平行均匀分布设置若干第二辅肋52,第二辅肋52采用C100型钢,且第二辅肋52两端插入楼层板矩形框架51的开口内,并与楼层板矩形框架51的内壁焊接成为整体;在楼层板矩形框架51的四角处焊接有第二加强肋53,第二加强肋53采用C100型钢;在第二辅肋52下沿焊接有规格为Φ5100的第四钢筋网片54,且第四钢筋网片54与楼层板矩形框架51的周围点焊连接为一个整体;在楼层板矩形框架51的周围侧面预开螺栓孔并在内侧预埋螺母105,该螺母105用于与豁角型立体轻钢框架结构复合墙板3之间的连接或者楼板与楼板之间的连接;在楼层板矩形框架51内部从底部向上45-55mm的范围内浇筑容重在600-700kg/m3的高强度发泡水泥,形成第二承重层55;从第二承重层51上平面到第二辅肋52上沿的范围内填充低密度的发泡水泥作为隔音保温层102,在隔音保温层102上用玻纤网格布粘贴并用高强度抗裂砂浆抹平作为保护层103,保护层103上用自流平水泥进一步找平作为饰面层104。该立体轻钢框架结构复合楼层板5每平米自重80公斤左右、荷载4kN/m2,实现了轻质、高强、隔音、防火的特性。
请参阅图14-15,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立体轻钢框架结构复合山墙屋架板6包括三角形或梯形框架61,所述三角形或梯形框架61的下弦杆采用异型L型钢100,上弦杆采用C型钢;在三角形或梯形框架61内部焊接竖腹杆62和斜腹杆63,竖腹杆62和斜腹杆63均采用C100型钢;在三角形或梯形框架61内设有双层规格为Φ3200的第五钢筋网片64,且第五钢筋网片64与三角形或梯形框架61的周围点焊连接为一个整体;在异型L型钢100上预开螺栓孔101,用于与豁角型立体轻钢框架结构复合墙板3之间的连接;在三角形或梯形框架61内部填充低密度的发泡水泥作为隔音保温层102;在立体轻钢框架结构复合山墙屋架板6朝室外的一侧用玻纤网格布粘贴并用高强度抗裂砂浆抹平作为保护层103,在保护层103外用自流平水泥进一步找平作为饰面层104;在立体轻钢框架结构复合山墙屋架板6朝室内一侧的屋架表面上焊接两块平行的开孔钢板作为连接挂件65,用于和异型钢梁7连接。
请参阅图16-17,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异形钢梁7,包括腹板71、上侧翼板72和底部翼板73,且腹板71焊接在底部翼板73中部,上侧翼板72焊接在腹板71中部;所述腹板71为一块开有螺栓孔101的钢板,上侧翼板72为两块按照屋面坡度倾斜的钢板,底部翼板73为一块U型钢;位于上侧翼板72与底部翼板73之间的腹板71上的螺栓孔101用于连接两侧立体轻钢框架结构复合山墙屋架板6上的预制连接挂件65;位于上侧翼板72上侧的腹板71上的螺栓孔101用于和立体轻钢框架结构复合屋面板8进行连接。
请参阅图18-19,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立体轻钢框架结构复合屋面板8,包括屋面板框架81,所述屋面板框架81的上边肋采用打孔钢板811,打孔钢板811上预开螺栓孔101,该螺栓孔101用于与异型钢梁7连接,屋面板框架81的侧边肋和底边肋采用C型钢;在屋面板框架内纵横分布若干第三辅肋82,第三辅肋82采用C100型钢,第三辅肋82与屋面板框架81之间还通过第三加劲肋83拉接,第三加劲肋83采用U型钢;在第三加劲肋83下沿焊接规格为Φ3200的第六钢筋网片84,且第六钢筋网片84与屋面板框架81的周围点焊连接为一个整体;在与豁角型立体轻钢框架结构复合墙板3搭接处的屋面板框架底81上加焊一根∧形型钢作为底部支撑连接挂件85,底部支撑连接挂件85上预开螺栓孔101,该螺栓孔101用于和外墙板连接固定;在屋面板框架内部填充低密度的发泡水泥作为隔音保温层102;在立体轻钢框架结构复合屋面板8朝室外的一侧用玻纤网格布粘贴并用高强度抗裂砂浆抹平作为保护层103,在保护层103外用自流平水泥进一步找平作为饰面层104。
一种用立体轻钢框架结构复合板模块组装的房屋的建造方法,具体步骤为:
(1)将立体轻钢框架结构复合地基板2、豁角型立体轻钢框架结构复合墙板3、直角型立体轻钢框架结构复合墙板4、立体轻钢框架结构复合楼层板5、立体轻钢框架结构复合山墙屋架板6、异形钢梁7和立体轻钢框架结构复合屋面板8在工厂内部加工完成;
(2)将立体轻钢框架结构复合地基板2安装在需要建房的空地上;
(3)从房屋的一角开始,由两块豁角型立体轻钢框架结构复合墙板3采用缺口互补的对角连接方式用三排两列高强螺栓连接在一起;再根据房型图由豁角型立体轻钢框架结构复合墙板3和直角型立体轻钢框架结构复合墙板4采用T型连接或十字型连接的方式逐一顺次地拼装组成第一层房屋的整层格局;由此在所有板块拼接部位形成了两板一柱及三板一柱的共同受力体系;
(4)然后把立体轻钢框架结构复合楼层板5顺次搭接在豁角型立体轻钢框架结构复合墙板3和直角型立体轻钢框架结构复合墙板4的上表面,并且将立体轻钢框架结构复合楼层板5靠豁角型立体轻钢框架结构复合墙板3一侧的边肋用螺栓与豁角型立体轻钢框架结构复合墙板3固定,将立体轻钢框架结构复合楼层板5搭在直角型立体轻钢框架结构复合墙板4上的边肋与相邻的立体轻钢框架结构复合楼层板5通过螺栓连接,从而将所有立体轻钢框架结构复合楼层板5全部连接为一个整体楼层面,同时整个楼楼层面又扣嵌在四周外墙内并与四周外墙紧密联接成完整的结构体;
(5)依次重复自然数次(一般0-3次)步骤(3)和步骤(4);
(6)再重复1次步骤(3);
(7)把立体轻钢框架结构复合山墙屋架板6底部通过底部支撑连接挂件85固定在豁角型立体轻钢框架结构复合墙板3上,然后用异型钢梁7将相邻两块立体轻钢框架结构复合山墙屋架板6连接并加固,再把立体轻钢框架结构复合屋面板8两端搭接在两侧立体轻钢框架结构复合山墙屋架板6的上弦杆表面,且立体轻钢框架结构复合屋面板8顶部搭接在异形钢梁7的上侧翼板72上,并与异形钢梁7通过螺栓连接,至此整个房屋组合完毕。
如果省去步骤(4)、步骤(5)和步骤(6),则为单层房屋。
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Claims (10)

1.一种立体轻钢框架结构复合地基板,包括地基板矩形框架(21),其特征在于,在地基板矩形框架(21)内部纵横分布若干第一辅肋(22),在地基板矩形框架(21)的四角内侧焊接第一加强肋(23),在第一辅肋(22)下沿焊接有第一钢筋网片(24),且第一钢筋网片(24)与地基板矩形框架(21)的周围点焊连接为一个整体;在第一钢筋网片(24)的两侧浇筑混凝土,形成厚度为35-45mm的第一承重层(25);从第一承重层(25)上平面到第一辅肋(22)上沿的范围内填充隔音保温层(102),在隔音保温层(102)上设置保护层(103),保护层(103)上设置饰面层(104);该立体轻钢框架结构复合地基板每平米自重70-90公斤,荷载不低于4kN/m2;在地基板矩形框架(21)的四角外侧面用厚度为8-12mm的热镀锌钢板(26)包裹;在地基板矩形框架(21)的四角底部设有热镀锌钢座(27);所述地基板矩形框架(21)上预开有螺栓孔(10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轻钢框架结构复合地基板,其特征在于,将地基板矩形框架(21)的宽边肋嵌入到长边肋内部,且接触部位进行满焊,并对焊接处做冷镀锌防腐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立体轻钢框架结构复合地基板,其特征在于,对第一辅肋(22)、第一加强肋(23)与地基板矩形框架(21)的焊接处做冷镀锌防腐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立体轻钢框架结构复合地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基板矩形框架(21)的四周边肋均采用H型热镀锌型钢;第一辅肋(22)采用C150型钢;第一加强肋(23)采用C154型钢。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4所述的立体轻钢框架结构复合地基板,其特征在于,第一钢筋网片(24)采用规格为Ф5100的冷拔低碳钢筋网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立体轻钢框架结构复合地基板,其特征在于,第一承重层(25)的厚度为40mm。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4或6所述的立体轻钢框架结构复合地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隔音保温层(102)采用发泡水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立体轻钢框架结构复合地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层(103)包括粘贴在隔音保温层(102)上的玻纤网格布,以及涂抹在玻纤网格布上的抗裂砂浆。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4或6或8所述的立体轻钢框架结构复合地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饰面层(104)采用自流平水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立体轻钢框架结构复合地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热镀锌钢板(26)的厚度为10mm。
CN201520524382.8U 2015-07-17 2015-07-17 一种立体轻钢框架结构复合地基板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82594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524382.8U CN204825946U (zh) 2015-07-17 2015-07-17 一种立体轻钢框架结构复合地基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524382.8U CN204825946U (zh) 2015-07-17 2015-07-17 一种立体轻钢框架结构复合地基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825946U true CN204825946U (zh) 2015-12-02

Family

ID=546835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524382.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825946U (zh) 2015-07-17 2015-07-17 一种立体轻钢框架结构复合地基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82594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804044U (zh) 一种用立体轻钢框架结构复合板模块组装的房屋
CN204826348U (zh) 一种立体轻钢框架结构复合楼层板
CN103821276B (zh) 一种装配式、模块化建筑系统
CN103015747B (zh) 全组装整体灌注复合式房屋及其建造方法
CN105089178B (zh) 一种预制型钢混凝土剪力墙预拼结构装配式建筑
CN106978877B (zh) 内置三层保温板的钢丝网架复合夹芯墙板及其施工方法
CN106013454A (zh) 基于大空间结构体和独立式外围护结构的建筑及建造方法
CN103216115A (zh) 模块化整体移动式房屋
CN105863067A (zh) 一种模块化低层装配式异形柱钢结构房屋体系
CN205153114U (zh) 轻钢结构模块化住宅
CN105649196A (zh) 一种模块化的建筑体系
CN105756235A (zh) 一种装配式钢-混凝土框架剪力墙建筑体系
CN101457552A (zh) 一种复合空心板房屋及其建造方法
CN204804176U (zh) 一种直角型立体轻钢框架结构复合墙板
CN207739674U (zh) 一种装配式钢-混凝土组合结构住宅体系
CN105089177B (zh) 预制型钢桁架混凝土剪力墙及制造方法
CN104631650B (zh) 一种设有保温层的网板外墙及施工方法
CN202125104U (zh) 现浇梁柱预制夹芯混凝土墙板住宅建筑体系
CN106245755B (zh) 斜撑增强型钢框架-剪力墙装配式大空间住宅体系
CN205063175U (zh) 一种豁角型立体轻钢框架结构复合墙板
CN106351466A (zh) 一种用立体轻钢框架结构复合板模块组装的房屋及其建造方法
CN204475580U (zh) 墙板组件及全装配式房屋
CN103362235B (zh) 模板保温一体化墙板并且整体浇注的建筑房屋
CN108360682A (zh) 一种三维建筑模块和三维建筑模块的建筑方法
CN219386745U (zh) 短肢装配式轻钢组合钢丝网架砂浆-珍珠岩-聚苯围护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814

Address after: No.6, row 4, zone 3, Pangzhuang village, chenzui Town, Wuqing District, Tianjin

Patentee after: Pang Xingkai

Address before: 751600 the Ningxia Hui Autonomous Region Qingtongxia City, even the Lake Center No.

Patentee before: Wu Binhua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202

Termination date: 2021071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