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824315U - 一种曝气装置及微孔筛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曝气装置及微孔筛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824315U
CN204824315U CN201520504373.2U CN201520504373U CN204824315U CN 204824315 U CN204824315 U CN 204824315U CN 201520504373 U CN201520504373 U CN 201520504373U CN 204824315 U CN204824315 U CN 2048243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ove
groove type
micro
type plate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504373.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鹏飞
劳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YIBO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YIBO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YIBO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YIBO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504373.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82431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8243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824315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10/00Technologi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Y02W10/1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污水处理中曝气装置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曝气装置及微孔筛装置。该曝气装置包括:具有贯通的腔室的外壳,腔室的侧壁设置有进气口;具有微筛孔的微孔筛装置,设置在腔室的一侧的开口;密封板,位于腔室另一侧开口且下边沿周边与外壳之间密封软连接,密封板在未从进气口向腔室吹入气体时,其顶面抵压微筛孔并密封微筛孔,密封板在从进气口向腔室吹入气体时,其受气压作用从密封微筛孔的位置移开。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采用微孔筛装置及密封板的配合。在曝气装置长时间处于打开状态时,密封装置具有良好的可靠性,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出现的弹性膜片弹性疲劳造成的通气孔无法关闭的情况,进而提高了整个装置的密封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曝气装置及微孔筛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污水处理中曝气装置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曝气装置及微孔筛装置。
背景技术
在鼓风曝气系统中,橡胶膜片微孔曝气器是目前较为常用的曝气装置,按结构形式可分为:板式,盘式和管式。其工作原理为,风机通过管道把空气打入位于水底的曝气器,经过曝气器橡胶膜片上的小孔分散到水中,给污水里的细菌供氧。停气时,橡胶膜片收缩,出气孔关闭,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污水倒灌,防止气孔堵塞。
尽管橡胶微孔曝气器是目前综合性能比较优越、使用比较广泛的曝气装置,但仍然有如下主要缺点:1)橡胶膜片上密布小孔,在自然情况下处于收缩状态,通气时需要打开膜片,使膜片与支撑管之间密布气体,然后气体扩开膜片上的小孔,达到向水底充气的目的,此充气过程需要更高的压力,增加了能耗。2)橡胶膜片上密布小孔,正常工作状态时,橡胶膜片及膜片上的小孔都长期处于扩张状态,加速了橡胶的老化,随着橡胶膜片的老化,橡胶膜片的弹性会下降、甚至失弹,密封效果每况日下。这时,当需要通过橡胶膜片收缩来密封时,将会出现不能实现完全密封,会有少量的污水渗入曝气器腔室。3)当任意一橡胶膜片破损时(此情况经常发生),污水将从破损处大量进入,并形成倒灌,使所有曝气器密封失效。4)橡胶膜片上密布小孔,也是降低橡胶膜片强度和使用寿命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案目的:利用水深不同带来的压差,在基本不增加曝气工作压力的前提下,彻底解决密封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曝气装置及微孔筛装置,用以提高曝气装置的密封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曝气装置,该曝气装置包括:
具有贯通的腔室的外壳,所述腔室的侧壁设置有进气口;
具有微筛孔的微孔筛装置,设置在所述腔室的一侧的开口;
密封板,位于所述腔室另一侧开口且下边沿周边与所述外壳之间密封软连接,所述密封板在未从所述进气口向所述腔室吹入气体时,其顶面抵压所述微筛孔并密封所述微筛孔,所述密封板在从所述进气口向所述腔室吹入气体时,其受气压作用从密封所述微筛孔的位置移开。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采用微孔筛装置作为出气装置,通过密封板作为封堵微孔筛装置的微筛孔实现密封的结构。在需要曝气装置曝气时,供气装置提供的气体进入到腔室内,并在气体的气压将密封板推开,此时,气体通过微孔筛装置进入到污水中,并在通过微孔筛装置时形成细小的气泡。当停电或者设备故障鼓风机停机时,需要关闭微孔筛装置,此时,供气装置停止供气,密封板回复到初始的位置并将微孔筛装置的微筛孔密封,从而避免了污水从微筛孔倒流入的情况。与现有技术中相比,本实施例中的微筛孔封堵采用密封板进行封堵,因此,在曝气装置长时间处于打开状态时,本实施例提供的曝气装置的封堵装置与现有技术中采用橡胶膜片通过自身的弹性力封堵相比,具有良好的可靠性,从而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出现的弹性膜片弹性疲劳造成的微筛孔无法关闭的情况,进而提高了整个装置的密封效果。
优选的,所述微孔筛装置包括:多个相互抵压接触的槽型板,其中,任意相邻的两个槽型板之间抵压接触的两个面中,其中一个设置有沟槽,另一个为光滑面,且该沟槽与光滑面形成微筛孔;以及紧固所述多个槽型板的紧固件。方便微孔筛装置的生产方式,并可形成孔径更小、数量更多的微筛孔,从而产生更多更小的气泡,极大地提高了氧气的利用率,节约了大量能源。
优选的,所述槽型板上设置有第一沟槽及第二沟槽,其中,所述第一沟槽位于槽型板的出气侧,所述第二沟槽位于所述槽型板的入气侧;且每个第二沟槽与至少两个第一沟槽连通,所述第二沟槽的设置密度小于所述第一沟槽的设置密度。减小气体在进入微孔筛装置内时受到的阻力。
优选的,所述槽型板包括第一折弯板及第二折弯板,其中,所述第一沟槽设置在所述第一折弯板,所述第二沟槽设置在第二折弯板。
优选的,所述槽型板的横截面为V形或者月牙形。提高了微孔筛装置在出气方向上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槽型板为直板形结构,且所述槽型板上设置有定位凸起以及定位凹槽结构,其中,任意相邻的两个槽型板,其中一个槽型板的定位凸起卡装在另一个槽型板的定位凹槽内;以及
所述槽型板上设置有通孔,所述紧固件为定位杆,且所述定位杆穿设在所述槽型板的通孔内。提高了微孔筛装置在出气方向上的稳定性。
优选的,还包括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密封板及所述外壳固定连接并给所述密封板提供密封所述微孔筛装置的抵压力。提高密封板的密封效果。
优选的,所述密封板朝向所述微孔筛装置的一面设置有密封层。用以提高密封效果。
本实用新型还一种微孔筛装置,该微孔筛装置包括:多个相互抵压接触的槽型板,其中,任意相邻的两个槽型板之间抵压接触的两个面中,其中一个设置有沟槽,另一个为光滑面,且该沟槽与光滑面形成微筛孔;
紧固件,用于将所述多个槽型板紧固。方便微孔筛装置的生产方式,并可形成孔径更小、数量更多的微筛孔,从而产生更多更小的气泡,极大地提高了氧气的利用率,节约了大量能源。
优选的,所述槽型板上设置有第一沟槽及第二沟槽,其中,所述第一沟槽位于槽型板的出气侧,所述第二沟槽位于所述槽型板的入气侧;且每个第二沟槽与至少两个第一沟槽连通,所述第二沟槽的设置密度小于所述第一沟槽的设置密度。减小气体在进入微孔筛装置内时受到的阻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曝气装置关闭状态时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曝气装置通风状态时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曝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曝气装置的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曝气装置的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密封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微孔筛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微孔筛装置的剖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微孔筛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槽型板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槽型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微孔筛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槽型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微孔筛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微孔筛装置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
10-外壳11-壳体111-第一腔室
112-微筛孔113-第二腔室114-进气口
115-出气口12-底座121-固定架
13-顶盖20-密封板21-可伸缩的板材料连接件
22-密封层30-微孔筛装置31-槽型板
311-第一沟槽312-第二沟槽313-定位凹槽
314-定位凸起315-通孔32-定位板
33-定位杆34-盖体341-上盖342-下盖
40-弹簧50-压缩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改善现有技术中的曝气装置的密封问题,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曝气装置,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中,通过采用微孔筛装置以及与其配合的密封板组成密封结构。从而改善曝气装置在密封时的效果。为了方便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曝气装置的理解,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例对其结构以及功能进行详细的描述。
首先说明本实施例提供的曝气装置的应用环境,本实施例中提供的曝气装置为了给污水处理时提供氧气,在使用时,整个曝气装置浸入到污水中。在使用时,通过供气装置给曝气装置提供空气,空气经曝气装置产生细小的气泡分散到污水中,从而给处理污水的有氧细菌提供氧气。在具体放置时,本实施例提供的曝气装置的放置方向如图1及图2所示的放置方向,即微孔筛装置位于上方,密封装置位于下方。
一并参考图1及图2,图1及图2示出了本实施例提供的曝气装置的不同工作状态时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曝气装置,该曝气装置包括:
具有贯通的腔室的外壳10,腔室的侧壁设置有进气口114;
具有微筛孔的微孔筛装置30,设置在腔室的一侧的开口;
密封板20,位于腔室另一侧开口且下边沿周边与外壳10之间密封软连接,密封板20在未从进气口向腔室吹入气体时,其顶面抵压微筛孔并密封微孔筛装置30,密封板20在从进气口114向腔室吹入气体时,其受气压作用从密封微筛孔的位置移开。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采用微孔筛装置30作为出气装置,通过密封板20作为封堵微孔筛装置30的微筛孔实现密封的结构。在需要曝气装置曝气时,通过供气装置将气体吹入到腔室内,并在气体的气压将密封板20推开,此时,气体通过微孔筛装置30进入到污水中,并在通过微孔筛装置30时形成细小的气泡。当停电或者设备故障鼓风机停机时,需要关闭微孔筛装置30,此时,供气装置停止供气,密封板20回复到初始的位置并将微孔筛装置30的微筛孔密封,从而避免了污水从微筛孔倒流入的情况。与现有技术中相比,本实施例中的微筛孔封堵采用密封板20进行封堵,因此,在曝气装置长时间处于打开状态时,本实施例提供的曝气装置的封堵装置与现有技术中采用橡胶膜片通过自身的弹性力封堵相比,具有良好的可靠性,从而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出现的弹性膜片弹性疲劳造成的微筛孔无法关闭的情况,进而提高了整个装置的密封效果。
为了方便对本实施例提供的曝气装置的结构有一个更深的理解,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例对其结构进行详细的描述。
一并参考图4及图5,图4示出了本实施例提供的外壳10结构,图5示出了本实施例提供给的底座12的结构。其中,曝气装置的壳体11包括外壳10、顶盖13及底座12,其中,腔室设置在外壳10内,且腔室通过隔壁分割成两个,分别为第一腔室111及第二腔室113,具体的,如图4所示,第一腔室111为贯通的腔室,且密封板20位于该腔体内,出气口115位于第一腔室111的顶部。第二腔室113环设在第一腔室111的外侧,且第一腔室111与第二腔室113之间的隔壁上设置有微筛孔112,如图4所示,该微筛孔112的个数为多个,且多个微筛孔112环绕设置在隔壁上,并将第一腔室111与第二腔室113连通。外壳10的侧壁上设置有进气口114,该进气口即为腔室的进气口114,该进气口114与第二腔室113连通。在供气装置供气时,气体从进气口114进入到第二腔室113,并通过微筛孔112进入到第一腔室111内。此外,壳体11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了底座12及顶盖13,一并参考图2、图4及图5,其中,第二腔室113为一端开口的腔室,且该开口在底座12与外壳10装配后,被底座12堵死,具体的,参考图2及图5所示,底座12上设置有与外壳10的隔壁相配合的凹槽结构,在底座12与外壳10装配时,外壳10的隔壁卡装在该凹槽内,并且在卡装时,该凹槽的侧壁插入到第二腔室113内将第二腔室113的开口封堵住,从而使得第二腔室113仅有进气口114及微筛孔112与外界连通。顶盖13设置在外壳10的顶端并用于固定微孔筛装置30,具体的,微孔筛装置30安装在第二腔室113的顶端开口处,并通过顶盖13与外壳10固定连接在一起。在具体连接时,如图2所示,顶盖13为一个框体结构,顶盖13的框边压在微孔筛装置30的边沿,在顶盖13通过螺栓或螺钉与外壳10固定连接时,将微孔筛装置30压装在顶盖13与外壳10之间。
一并参考图1、图2及图6,其中,图6示出了密封板20的结构示意图,该密封板20用于密封微孔筛装置30的微筛孔,并在曝气装置工作时,避让开微筛孔,使得微孔筛装置30能够产生气泡。具体的,参考图1及图2,图1示出了密封板20密封微筛孔时的状态示意图,图2示出了微筛孔产生气体时,密封板20避让开时的状态示意图。为了方便理解密封板20的结构,首先说明密封板20的结构,其结构具体如图6所示,密封板20为一个板材结构,为了方便密封微筛孔,较佳的,该密封板20朝向微孔筛装置30的一面设置有密封层22,在具体设置时,该密封层22可以采用橡胶等常见的密封材料制作而成。此外,密封板20在与壳体11连接时,其具体连接方式如图2所示,密封板20与壳体11之间采用密封的软连接,具体的,密封板20与壳体11之间通过可伸缩的板材料连接件21连接。该可伸缩的板材料连接件21在密封板20封堵微筛孔及移开时,可以根据密封板20的位置而伸缩。其中,该可伸缩的板材料连接件21可以采用一字风琴板。在具体设置时,为了进一步的增加密封效果,较佳的,可伸缩的板材料连接件21由三部分组成,分别为与密封板20固定连接的固定板,环绕该固定板设置并用于与壳体11连接的一字风琴板,其具体连接方式如图2所示,固定板与密封板20之间固定连接,一字风琴板卡装在底座12的凹槽内,从而形成将壳体11的腔室的一端密封的结构,即外壳10的第一腔室111的两端开口分别设置有可伸缩的板材料连接件21及微孔筛装置30。在微孔筛装置30被密封板20密封时,此时,第一腔室111的两端的开口分别被密封起来,从而使得第一腔室111与曝气装置外侧的污水隔离开来,避免了当停电或者设备故障鼓风机停机,需要关闭微孔筛装置30时,污水倒流入曝气装置内的情况。
此外,密封板20在移开对微孔筛装置30的密封时,是通过气体的压力将两者分开,当需要密封板20将微孔筛装置30密封时,需要一个外力将两者贴合在一起。因此,在具体设置时,密封板20可以通过不同的装置及材料实现上述效果。如:密封板20为泡沫板,由曝气装置在工作时的放置情况可知,微孔筛装置30设置在密封板20的上方,因此,泡沫板在水的浮力的作用下上浮,并通过水的浮力将密封板20抵压在微孔筛装置30上。此外,也可以通过可伸缩的板材料连接件21作为提供动力的一面,即该可伸缩的板材料连接件21采用具有弹性效果的材料制作而成,并且该弹力的作用方向为提供密封板20抵压在微孔筛装置30的方向。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例,如图3所示,图3示出了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优选的曝气装置,即曝气装置还包括压缩弹簧50,压缩弹簧50的两端分别与密封板20及外壳10固定连接并给密封板20提供密封微孔筛装置30的抵压力。一并参考图3及图5,如图3所示,压缩弹簧50一端抵压在密封板20的下方,另一端与壳体11的底座12连接,具体的,如图5所示,底座12上设置有固定架121,压缩弹簧50远离密封板20的一端固定在该固定架121上。该固定架121的结构可以由多种,可以采用如图5所示的十字型固定架121,从而可以设置多个压缩弹簧50给密封板20提供抵压在微孔筛装置30的抵压力。
针对本实施例提供的微孔筛装置30,可以采用不同的结构。一并参考图7~图15,图7~图15分别设置不同的微孔筛装置30及其剖视图。为了方便对本实施例提供的微孔筛装置30的理解,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施提供的微孔筛装置30的结构。
本实施例提供的微孔筛装置30采用由多个槽型板31组装拼合而成的结构。具体的,本实施例提供的微孔筛装置30包括:多个相互抵压接触的槽型板31,其中,任意相邻的两个槽型板31之间抵压接触的两个面中,其中一个设置有沟槽,另一个为光滑面,且该沟槽与光滑面形成微筛孔;以及紧固所述多个槽型板的紧固件。
具体的,通过采用在槽型板31相背离的两个长侧面上一个面设置沟槽,另一个面采用光滑面的结构,并且在多个槽型板31抵压在一起时,一个槽型板31上的沟槽与相邻的一个光滑面形成微筛孔。采用上述结构可以使得微筛孔结构可以形成孔径更小的筛孔,同时,采用上述结构在制作微筛孔时,可以避免常规技术中的打孔时受到打孔工具的直径的影响,使得微筛孔上设置的孔径更加细小,同时,也可以使得形成的微孔筛装置30形成更多的微筛孔。此外,采用上述结构时,可以提高微孔筛装置30的生产效率和成本优势。具体的,上述槽型板31可以通过模具直接制作形成,将制作好的槽型板31直接拼装成一体即可形成本实施例提供的微孔筛装置30。与现有技术中常见的在板材直接打孔的制作方式相比,本实施例提供的微孔筛装置30具有更好的制作效率和成本优势。
此外,为了提高本实施例提供的微孔筛装置30的通气效率,降低微筛孔对气体的阻力。较佳的,槽型板31上设置有第一沟槽311及第二沟槽312,其中,第一沟槽311位于槽型板31的出气侧,第二沟槽312位于槽型板31的入气侧;且每个第二沟槽312与至少两个第一沟槽311连通,第二沟槽312的设置密度小于第一沟槽311的设置密度。具体的,第二沟槽312与光滑面形成的孔径较大,且位于进气方向,即与第一腔室111连通的方向。第一沟槽311位于微孔筛装置30的出气侧,且第一沟槽311与光滑面形成的孔径较小,即微孔筛装置30形成的气泡的孔径。在具体使用时,从第一腔室111进入空气首先进入到第二沟槽312形成的孔内,由于第二沟槽312与光滑面形成的孔径较大,因此,对空气的阻力较小,方便空气进入,之后,进入到第二沟槽312形成的孔内的空气再穿过该孔后进入到第一沟槽311形成孔内,并分割成微小的气泡。采用上述结构减少了气体进入到微孔筛装置30内时的阻力。通过二次分割,使得气体受到的阻力变小,从而有助于降低供气装置供气时受到的阻力。此外,采用上述装置时,由于第二沟槽312的尺寸较大,使得槽型板31上设置的第二沟槽312个数相对第一沟槽311的个数要少很多,即第二沟槽312之间的隔壁的个数也相对较少,从而在两个槽型板31贴合时,有利于两者之间的密封效果。即该隔壁与光滑面贴合紧密即可,由于隔壁个数较少,因此,需要贴合紧密的位置也相对减少,方便了两个槽型板31之间压紧形成密封。
在形成微孔筛装置30时,由于本实施例提供的微孔筛装置30通过多个槽型板31组装形成,且在形成的微孔筛装置30使用时,气体需要从微筛孔穿过,此时,气体会对槽型板31有一定冲击,影响到槽型板31之间的配合,因此,在形成微孔筛装置30时,需要使得多个槽型板31形成一个稳定的结构。在具体形成该结构时,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来实现,下面结合具体的附图7~图15对其进行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一并参考图7、图8及图1,其中,图7示出了本实施例提供的微孔筛装置30的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8示出了本实施例提供的微孔筛装置30的剖视图。
由图8示出的结构可以看出,本实施例提供的槽型板31的横截面为V形或月牙形,且多个的槽型板31嵌套组装。即多个槽型板31的V形结构相互嵌套组装,并且在位于槽型板31的两端设置有定位板32,该定位板32即为紧固件,通过两个定位板32将多个槽型板31压紧,在具体压紧时,如图1所示,定位板32与顶盖13的侧框壁之间设置有弹簧40,该弹簧40提供一个压紧力,通过位于两个定位板32外侧的弹簧40将定位板32之间的V形的槽型板31抵压压紧,从而实现槽型板31之间的密封效果。当气体进入到微孔筛装置30时,由于槽型板31之间采用嵌套的结构,从而使得槽型板31之间在沿出气的方向能够相互固定,从而避免槽型板31之间出现错位,影响到气泡的产生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槽型板31包括第一折弯板及第二折弯板,其中,第一沟槽311设置在第一折弯板,第二沟槽312设置在第二折弯板。即,第一沟槽311及第二沟槽312分别设置在两个折弯板上,使得沟槽的交汇连通处位于两个折弯板的连接处,采用此种结构不仅有利于槽型板31在制作时模具的设置,同时也有利于气泡在各个沟槽内流动时的受力。
此外,在采用上述V形结构时,第一折弯板与第二折弯板之间的夹角可以采用60°~120°,即可以采用60°、70°、80°、90°、100°、110°、120°等任意介于60°~120°之间的夹角,较佳的,采用120°的夹角,此时,气体流通的方向改变较小,有利于气体的流动。
当然应当理解的时,上述列举的V形结构仅仅是一种具体的实施例,本实施例提供的槽型板31的横截面的形状不仅限于上述结构,还可以采用其他形式的变形。如:槽型板31的横截面为月牙形,且多个的槽型板31嵌套组装。即采用任何能够形成在出气方向上槽型板31之间形成嵌套定位的结构均可。
实施例2
一并参考图9、图10及图11,其中,图9示出了本实施例提供的微孔筛装置的俯视图,图9示出了槽型板的横截面示意图,图10示出了槽型板设置沟槽的一面的结构示意图。
首先参考图9及图10,由图9及图10可以看出,本实施例提供的槽型板31为直板形结构,且槽型板31上设置有定位凸起314以及定位凹槽313结构,其中,任意相邻的两个槽型板31,其中一个槽型板31的定位凸起314卡装在另一个槽型板31的定位凹槽313内。如图10所示,即槽型板31上相对的两个长侧面上一个面上设置了定位凸起314,另一个面上设置了定位凹槽313,当多个槽型板31拼装在一起时,相邻的两个槽型板31中,一个槽型板31的定位凸起314卡装在另一个槽型板31的定位凹槽313内,从而实现在出气方向上的定位,其具体的组装效果如图9所示。通过槽型板31上设置的定位凸起314及定位凹槽313的配合实现了对槽型板31拼装时的定位固定。
图11示出了本实施例提供的槽型板31上的第一沟槽311及第二沟槽312的设置,由图11可以看出,本实施例给出了一个第二沟槽312对应连通四个第一沟槽311的情况,但是应当理解的是,本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沟槽311及第二沟槽312的对应情况不仅限于上述图11示出的具体的结构,也可以采用一个第二沟槽312对应两个、三个、四个、五个等不同个数第一沟槽311的结构,其原理与上述具体实施例提供的原理相近似,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本实施例中提供的紧固件与实施例1中的紧固件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3
一并参考图12及图13,其中,图12示出了本实施例提供的微孔筛装置30的结构示意图,图13示出了本实施例提供的槽型板31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槽型板31为直板形结构,且槽型板31上设置有通孔315,微孔筛装置30还包括穿设在通孔315内并将多个槽型板31连接成一体的定位杆33。该定位杆33即为紧固件。具体的,本实施例提供的槽型板31之间的定位通过穿设在槽型板31上的定位杆33实现的。在具体设置时,槽型板31上设置了通孔315,在多个槽型板31拼装时,槽型板31之间的通孔315连通形成一个贯穿的孔型结构。定位杆33穿设在该孔内并通过定位杆33两端的结构将多个槽型板31定位形成一个整体。在本实施例中定位杆33的一端具有螺帽,另一端设置螺纹,且螺纹上螺旋有配合的螺母,在具体使用时,螺帽抵压在位于一端的槽型板31,定位杆33穿设后,螺纹露出,通过在螺纹上螺旋上螺母,并使得螺母抵压在位于另一端的槽型板31上,从而通过定位杆33将整个装置定位形成一体。
在具体使用时,由于定位杆33给槽型板31提供支撑力抵消气体对槽型板31的冲压,使得微孔筛装置30能够保持一个稳定的结构,同时,避免槽型板31之间的相互移动对产生的气泡的影响。
实施例4
如图14及图15,图14示出了本实施例提供的微孔筛装置30的结构示意图,图15示出了本实施例提供的微孔筛装置30的剖视图。
图14及图15可以看出,本实施例提供的微孔筛装置30通过盖体34固定槽型板31,该盖体34即为紧固件。即本实施例提供的微孔筛装置30包括:对盒的上盖341及下盖342,以及设置在上盖341及下盖342之间并拼装成一体的多个槽型板31。具体的,顶盖13及底盖上分别设置有多个压条,每个槽型板31上设置有与每个压条对应的缺口,在组装时,上盖341的压条及下盖342的压条分别卡装在于其对应的缺口上,并通过上盖341及下盖342的限定使得多个槽型板31之间能够密封抵压在一起,其中,压条的高度低于缺口的高度,且,上盖341及下盖342对盒后的高度不大于槽型板31的高度,从而保证在密封时,密封板20能够与槽型板接触,并将槽型板形成的微筛孔密封。
在具体使用时,通过压条对槽型板31的限定,保证了在通气时,槽型板31能够抵抗气体的冲力,宝成槽型板31之间形成的微筛孔结构,以保证出气效果。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施例提供的曝气装置中的微孔筛装置30虽然列举了具体的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及实施例4,但是本实施例提供的微孔筛装置30的结构并不限制于上述具体的结构,其它任何通过采用拼装形成微筛孔的结构可以应用到本实施例中。
一并参考图7~图15,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微孔筛装置,其中,图7~图15分别设置不同的微孔筛装置及其剖视图。为了方便对本实施例提供的微孔筛装置30的理解,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施提供的微孔筛装置30的结构。
本实施例提供的微孔筛装置30采用由多个槽型板31组装拼合而成的结构。具体的,本实施例提供的微孔筛装置30包括:多个相互抵压接触的槽型板31,其中,任意相邻的两个槽型板31之间抵压接触的两个面中,其中一个设置有沟槽,另一个为光滑面,且该沟槽与光滑面形成微筛孔,还包括紧固件,该紧固件用于将多个槽型板紧固。
具体的,通过采用在槽型板31相背离的两个长侧面上一个面设置沟槽,另一个面采用光滑面的结构,并且在多个槽型板31抵压在一起时,一个槽型板31上的沟槽与相邻的一个光滑面形成微筛孔。采用上述结构可以使得微筛孔结构可以形成孔径更小的筛孔,同时,采用上述结构在制作微筛孔时,可以避免常规技术中的打孔时受到打孔工具的直径的影响,使得微筛孔上设置的孔径更加细小,同时,也可以使得形成的微孔筛装置30形成更多的微筛孔。此外,采用上述结构时,可以提高微孔筛装置30的生产效率和成本优势。具体的,上述槽型板31可以通过模具直接制作形成,将制作好的槽型板31直接拼装成一体即可形成本实施例提供的微孔筛装置30。与现有技术中常见的在板材直接打孔的制作方式相比,本实施例提供的微孔筛装置30具有更好的制作效率。
此外,为了提高本实施例提供的微孔筛装置30的通气效率,降低微筛孔对气体的阻力。较佳的,槽型板31上设置有第一沟槽311及第二沟槽312,其中,第一沟槽311位于槽型板31的出气侧,第二沟槽312位于槽型板31的入气侧;且每个第二沟槽312与至少两个第一沟槽311连通,第二沟槽312的设置密度小于第一沟槽311的设置密度。具体的,第二沟槽312与光滑面形成的孔径较大,且位于进气方向,即与第一腔室111连通的方向。第一沟槽311位于微孔筛装置30的出气侧,且第一沟槽311与光滑面形成的孔径较小,即微孔筛装置30形成的气泡的孔径。在具体使用时,从第一腔室111进入空气首先进入到第二沟槽312形成的孔内,由于第二沟槽312与光滑面形成的孔径较大,因此,对空气的阻力较小,方便空气进入,之后,进入到第二沟槽312形成的孔内的空气再穿过该孔后进入到第一沟槽311形成孔内,并分割成微小的气泡。采用上述结构减少了气体进入到微孔筛装置30内时的阻力。通过二次分割,使得气体受到的阻力变小,从而有助于降低供气装置供气时受到的阻力。此外,采用上述装置时,由于第二沟槽312的尺寸较大,使得槽型板31上设置的第二沟槽312个数相对第一沟槽311的个数要少很多,即第二沟槽312之间的隔壁的个数也相对较少,从而在两个槽型板31贴合时,有利于两者之间的密封效果。即该隔壁与光滑面贴合紧密即可,由于隔壁个数较少,因此,需要贴合紧密的位置也相对减少,方便了两个槽型板31之间压紧形成密封。
在形成微孔筛装置30时,由于本实施例提供的微孔筛装置30通过多个槽型板31组装形成,且在形成的微孔筛装置30使用时,气体需要从微筛孔穿过,此时,气体会对槽型板31有一定冲击,影响到槽型板31之间的配合,因此,在形成微孔筛装置30时,需要使得多个槽型板31形成一个稳定的结构。在具体形成该结构时,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来实现,其具体结构如上述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及实施例4所示的结构,在此不再赘述,但应当理解的是,本实施例提供的微孔筛装置,但不仅限于上述具体的结构。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0)

1.一种曝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具有贯通的腔室的外壳,所述腔室的侧壁设置有进气口;
具有微筛孔的微孔筛装置,设置在所述腔室的一侧的开口;
密封板,位于所述腔室另一侧开口且下边沿周边与所述外壳之间密封软连接,所述密封板在未从所述进气口向所述腔室吹入气体时,其顶面抵压所述微筛孔并密封所述微筛孔,所述密封板在从所述进气口向所述腔室吹入气体时,其受气压作用从密封所述微筛孔的位置移开。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曝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孔筛装置包括:多个相互抵压接触的槽型板,其中,任意相邻的两个槽型板之间抵压接触的两个面中,其中一个设置有沟槽,另一个为光滑面,且该沟槽与光滑面形成微筛孔;以及紧固所述多个槽型板的紧固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曝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槽型板上设置有第一沟槽及第二沟槽,其中,所述第一沟槽位于槽型板的出气侧,所述第二沟槽位于所述槽型板的入气侧;且每个第二沟槽与至少两个第一沟槽连通,所述第二沟槽的设置密度小于所述第一沟槽的设置密度。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曝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槽型板包括第一折弯板及第二折弯板,其中,所述第一沟槽设置在所述第一折弯板,所述第二沟槽设置在第二折弯板。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曝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槽型板的横截面为V形或者月牙形。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曝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槽型板为直板形结构,且所述槽型板上设置有定位凸起以及定位凹槽结构,其中,任意相邻的两个槽型板,其中一个槽型板的定位凸起卡装在另一个槽型板的定位凹槽内;以及
所述槽型板上设置有通孔,所述紧固件为定位杆,且所述定位杆穿设在所述槽型板的通孔内。
7.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曝气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密封板及所述外壳固定连接并给所述密封板提供密封所述微孔筛装置的抵压力。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曝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板朝向所述微孔筛装置的一面设置有密封层。
9.一种微孔筛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相互抵压接触的槽型板,其中,任意相邻的两个槽型板之间抵压接触的两个面中,其中一个设置有沟槽,另一个为光滑面,且该沟槽与光滑面形成微筛孔;
紧固件,用于将所述多个槽型板紧固。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微孔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槽型板上设置有第一沟槽及第二沟槽,其中,所述第一沟槽位于槽型板的出气侧,所述第二沟槽位于所述槽型板的入气侧;且每个第二沟槽与至少两个第一沟槽连通,所述第二沟槽的设置密度小于所述第一沟槽的设置密度。
CN201520504373.2U 2015-07-13 2015-07-13 一种曝气装置及微孔筛装置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8243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504373.2U CN204824315U (zh) 2015-07-13 2015-07-13 一种曝气装置及微孔筛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504373.2U CN204824315U (zh) 2015-07-13 2015-07-13 一种曝气装置及微孔筛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824315U true CN204824315U (zh) 2015-12-02

Family

ID=546819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504373.2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824315U (zh) 2015-07-13 2015-07-13 一种曝气装置及微孔筛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82431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36305A (zh) * 2015-07-13 2015-11-11 北京伊柏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曝气装置及微孔筛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36305A (zh) * 2015-07-13 2015-11-11 北京伊柏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曝气装置及微孔筛装置
CN105036305B (zh) * 2015-07-13 2017-07-07 北京伊柏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曝气装置及微孔筛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07000777A (ja) 多孔膜材及び散気装置
CN204824315U (zh) 一种曝气装置及微孔筛装置
KR101246835B1 (ko) 산기장치
CN103418170A (zh) 一种滤布滤池过滤装置及其处理污水的方法
CN207672799U (zh) 一种装配式墙体
CN105036305A (zh) 一种曝气装置及微孔筛装置
US20230322600A1 (en) Water softener, humidifier base, and humidifier
JP4428650B2 (ja) 散気用弾性多孔体及び散気装置
CN209729999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箱
CN206522855U (zh) 更加高效的空气净化设备
CN219489755U (zh)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柔性曝气装置
CN210341104U (zh) 一种可调节的电镀槽
CN211424649U (zh) 一种可更换式一体化送风口
CN216379972U (zh) 一种活动板房拼装间隔排水结构
CN219391239U (zh) 用于储能箱试水的顶部蓄水装置
CN2381634Y (zh) 一种全方位布气的微孔曝气器
CN205818163U (zh) 一种房建施工用的混凝土搅拌机
CN218072593U (zh) 应用于海绵城市的生态智能补水植草盒
CN216953461U (zh) 一种净化实验室高效送风口
CN213979678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alc板材
CN213202541U (zh) 一种平板曝气器
CN213979507U (zh) 一种外墙鱼鳞瓦片式穹顶安装结构
CN215165746U (zh) 一种用于临河车站施工的围堰
CN212478154U (zh) 一种新型组装式隔音板
CN209735067U (zh) 一种v型滤池滤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202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7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