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822397U - 一种便携式防爆油桶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携式防爆油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822397U
CN204822397U CN201520444177.0U CN201520444177U CN204822397U CN 204822397 U CN204822397 U CN 204822397U CN 201520444177 U CN201520444177 U CN 201520444177U CN 204822397 U CN204822397 U CN 20482239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xplosion
oil
proof
oil drum
porta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444177.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Ke Bang Saf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Ke Bang Saf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Ke Bang Saf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Ke Bang Saf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444177.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82239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8223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82239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W90/10Bio-packaging, e.g. packing containers made from renewable resources or bio-plastics

Landscapes

  • Closures For Contain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的一种便携式防爆油桶,包括油桶,所述油桶内部为储油腔体,储油腔体内部填充有防爆材料,所述油桶顶部开有进油口,进油口与储油腔体连通;所述油桶还包括防爆球固定器,所述防爆球固定器包括进油筒和转换盖,所述转换盖可拆卸的设置于所述进油口,所述进油筒设置于所述转换盖上,并延伸至所述储油腔体内,形成连通便携式防爆油桶内外的通道,所述防爆材料为非金属防爆球,其填充密度为40~60kg/m3,留空率为4%~8%。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便携式油桶中存在的防爆填料逸出、改装难度大,以及防爆效果不易控制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便携式防爆油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便携式防爆油桶。
背景技术
便携式油桶就是一种为驾驶者解决路上紧急情况的汽车用品。便携式油桶可以帮助车主随时携带备用的汽油。便携式油桶的一般容量为20公升和10公升两种,有卧式和立式两种设计。因为便携式油桶内部储存着可燃性物质,使用便携式油桶同时也伴随着发生火灾和爆炸事故的危险性,油箱内挥发的汽油蒸汽遇到火花,静电或受到外界的冲击时容易发生爆炸,现有一种非金属防爆球填充物,能够起到很好的防爆效果,通过在便携式油桶中填充非金属防爆球可在内腔中分隔出许多很小的隔室,通过这些隔室能够有效阻隔火焰的传播,具有较高的表面效能,从而具有良好的吸热性,可以迅速地将燃烧释放出来的热量吸收,使燃烧反应后的温度降低,反应气体的膨胀程度缩小,容器内的压力值增高不大,使燃烧速度达不到爆炸的极限速度,从而达到防爆的目的。
非金属防爆球一般直径较小,可通过进油口直接灌装入现有的便携式油桶中,但装入非金属防爆球的便携式油桶在进行进油和出油的时候都极不方便,容易将非金属防爆球带出,非金属防爆球的位置不稳定,易随便携式油桶的振动而发生位移,造成顶部留空,影响防爆效果,现有一种油桶,如专利“201120439753.4”所示,通过设置隔离管防止防爆填料逸出,但该设置需要对油桶进行专门的改造,对已经存在的非防爆油桶的改装难度大,改装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便携式油桶中存在的防爆填料逸出、改装难度大,以及防爆效果不易控制的问题,提供一种便携式防爆油桶,方便加油和避免防爆填料逸出,安装方便,改装难度低。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通过优化了非金属防爆球的填充密度,提高了该便携式防爆油桶的防爆能力。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提供一种便携式防爆油桶,包括油桶,所述油桶内部为储油腔体,储油腔体内部填充有防爆材料,所述油桶顶部开有进油口,进油口与储油腔体连通;所述油桶还包括防爆球固定器,所述防爆球固定器包括进油筒和转换盖,所述转换盖可拆卸的设置于所述进油口,所述进油筒设置于所述转换盖上,并延伸至所述储油腔体内,形成连通便携式防爆油桶内外的通道。
进一步的,所述防爆材料为非金属防爆球。
进一步的,所述非金属防爆球为薄壁骨架球形结构,包括赤道环、经度片、南极环、北极环、支撑片、第一加强片、第二加强片和第三加强片。
进一步的,所述非金属防爆球在储油腔体中的填充密度为40~60kg/m3
进一步的,所述非金属防爆球在储油腔体中的留空率为4%~8%。
进一步的,所述进油口为凸起结构,转换盖为底部中空的盖状结构,所述转换盖的内壁与进油口的外围配合安装,进油筒的上端部固定于所述转换盖上,下端部延伸至所述储油腔体内。
进一步的,所述油桶还包括油桶盖,所述油桶盖可拆卸的设置于所述转换盖上并可将所述进油筒封闭。
进一步的,进油筒的底部设有端盖,顶部为开口,所述端盖上开有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油桶盖的外形为规则的多边形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油桶的顶部还设置有把手,所述把手为三折边的梯形凸起结构。
本实用新型在便携式油桶设置防爆球固定器,防爆球固定器安装于进油口和油桶盖之间,通过该防爆球固定器能够将油桶内的非金属防爆球与进油口隔离,防止非金属防爆球在进油或出油时从进油口逸出,同时该防爆球固定器为可拆卸的整体结构,方便便携式油桶进行非金属防爆球的填装,也可用于现有非防爆型油桶的防爆改造,只需将非金属防爆球填充入现有的油桶中,在进油口和油桶盖之间安装防爆球固定器即可完成改造,不需要对现有油桶本身做进一步地改装,安装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便携式防爆油桶的正面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便携式防爆油桶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爆球固定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非金属防爆球的结构示意图。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如下:
1、油桶;11、储油腔体;2、把手;3、非金属防爆球;31、赤道环;32、经度片;33、支撑片;34、北极环;35、第一加强片;36、第二加强片;37、第三加强片;4、油桶盖;5、防爆球固定器;51、转换盖;52、进油筒;521、端盖;522、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相关术语定义如下:
“赤道”定义为:沿水平方向过球体球心的平面与球面相交所形成的圆。
“经度”定义为:沿竖直方向过球体球心的平面与球面相交所形成的圆。
“北极”定义为:球体顶部。
“南极”定义为:球体底部。
需要理解的是,上述术语、“经度”、“纬度”、“南极”、“北极”、“上”、“下”、“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见图1和图2所示,提供一种便携式防爆油桶,包括油桶1,所述油桶1为长方体结构,其直角边均做圆角处理,避免产生划伤,所述油桶1内部为储油腔体11,储油腔体11内部填充有防爆材料,所述油桶1顶部开有进油口6,进油口6位于油桶顶部左端的位置,进油口6与储油腔体11连通,所述油桶1还包括防爆球固定器5,所述防爆球固定器5包括进油筒52和转换盖51,所述转换盖51可拆卸的设置于所述进油口6,所述进油筒52设置于所述转换盖51上,并延伸至所述储油腔体11内,形成连通便携式防爆油桶内外的通道,通过该防爆球固定器5能够将油桶1内的非金属防爆球3与进油口6隔离,防止非金属防爆球3在进油或出油时从进油口6逸出。
油桶1的顶部还设置有把手2,所述把手2位于油桶1顶部的右端,与进油口6处于同一轴线上,所述把手2为三折边的梯形凸起结构,把手2给油桶提供了一个提起的支撑位点,便于油桶的移动,此处的把手2并不限定于三折边的梯形凸起结构,也可为实现同种功能的其他结构。
所述油桶1还包括油桶盖4,所述油桶盖4可拆卸的设置于所述转换盖51上并可将所述进油筒52封闭,油桶盖4的外形为规则的多边形结构,优选为正五边形,方便操作人员的抓握,进一步将油桶盖的侧边进行圆角处理,侧面增设防滑槽以增加摩擦力。
参见图1和图3所示,进油口6为薄壁型凸起结构,转换盖51为底部中空的盖状结构,所述转换盖51的内壁与进油口6的外围相配合,进油筒52的上端部固定于所述转换盖51上,下端部延伸至所述储油腔体11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进油口6为圆环凸起,所述进油筒52为圆筒形结构,转换盖为截面为凸字形的盖状结构,转换盖51上部分的外径与进油口6的外径一致,进油筒52的外径小于进油口6的内径,该设置有利于现有非防爆型油桶的改装,将转换盖51上部分的半径设置为与进油口6一致,即非防爆型油桶的改造时不需要进行结构上的改装,只需要填充非金属防爆球3和增加一防爆球固定器5即可完成改装,防爆球固定器5的转换盖51底部51与进油口6配合,防爆球固定器5的转换盖51顶部与油桶盖4配合,降低改装成本和难度。
进油筒52的底部设有端盖521,顶部为开口,所述端盖521上开有用于油料进出的通孔522,通孔522的直径小于非金属防爆球3的直径,防止非金属防爆球3穿过通孔522进入进油筒52中,进油口6设有外螺纹,所述转换盖51设有与进油口6相配合的内螺纹,所述进油筒52位于转换盖51上方的部分设有外螺纹,所述油桶盖4设有与进油筒52相配合的内螺纹,另外,进油口6与转换盖51之间、进油筒52顶部与油桶盖4之间的连接方式也可为其他结构,如卡扣、过盈配合等。
与传统的便携式油桶相比,本便携式防爆油桶在油桶1内填充了非金属防爆球3,增加了防爆球固定器5,防爆球固定器5为整体结构,当进行非金属防爆球3的填装的时候,可将防爆球固定器5取下,通过进油口6往油桶中填充非金属防爆球3,填充完毕后再将防爆球固定器5安装到进油口6上,将转换盖51旋到进油口上,进油筒52插入到油桶1中对非金属防爆球3进行固定,然后将加油枪插入到防爆球固定器5的进油筒52中,进行加油操作,出油时则直接倾斜油桶52将油品通过进油筒52底部的通孔522倒出,进行加油和出油操作后,将油桶盖4安装到防爆球固定器5上进行油桶封闭。
通过以上描述可知,该防爆球固定器5能够对油桶中的非金属防爆球3进行固定,防止非金属防爆球3在油桶1进行进油和出油时弹出,同时中空管状结构利于加油枪的插入,方便加油,同时防爆球固定器5可拆卸,有利于非金属防爆球3的填充,也可用于现有的便携式油桶的防爆改造,使其具有防爆性能。
本实用新型优选了非金属防爆球3作为防爆填料,非金属防爆球3的防爆原理在于:通过填充非金属防爆球3将储油腔体11分割成众多蜂窝状结构小室,这些小室对火焰和压力的传播造成了干扰,能够阻滞燃爆火焰的传播和压力的增长。同时,这种结构能够在单位体积内形成极高的表面效能,具有极好的导热性,从而可以吸收爆炸产生的热量,使体系温度降低。
另外,针对现有的非金属防爆球3在填充密度和留空率上均没有相应标准,导致填充非金属防爆球的油桶在防爆能力上参次不齐的问题,申请人进行了大量的试验,并将非金属防爆球3在储油腔体11中的填充密度优选为40~60kg/m3,留空率为4%~8%。
留空率为阻隔防爆材料充填罐体后未填充空间的容积与罐体容积之比(体积分数)。
填充密度为产品填充容器时,单位容积内产品的质量(kg/m3)。
试验过程为:
步骤一:将非金属防爆球填充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便携式防爆油桶中,控制非金属防爆球处于不同的填充密度和留空率,其中填充密度通过改变非金属防爆球的规格大小进行控制,准备好高速摄像机和红外摄像机对准便携式防爆油桶;
步骤二:往便携式防爆油桶加入汽油,汽油体积占储油腔体的二分之一,将主装药柱和雷管置入便携式防爆油桶中,雷管外连一电起爆器,准备试验。
步骤三:进行引爆,同时开启高速摄像机和红外摄像机。
步骤四:根据高速摄像结果和红外摄像结果判断蒸气是否发生二次爆炸,根据油桶的毁伤体积判断爆炸强度。
通过对大量的试验样本进行分析发现,非金属防爆球的填充密度为40~60kg/m3时,其填充效果更为合理,当填充密度低于该范围的时候,非金属防爆球的压缩强度低,不能很好地承受爆炸产生的冲击力;当填充密度大于该范围的时候,非金属防爆球引起的置换率过高,影响该便携式防爆油桶的有效容积,非金属防爆球产生的冲击力大;当非金属防爆球的填充密度为40~60kg/m3时,便携式防爆油桶爆炸产生的火球在非金属防爆球的作用下逐渐缩小、熄灭,并未引起二次爆炸,同时便携式防爆油桶的毁伤体积也较其他填充密度的便携式防爆油桶要小。另外,试验结果发现,相同非金属防爆球填充密度的便携式防爆油桶,其留空率为4%~8%时产生的防爆效果最好。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现有的一种非金属防爆球的结构,包括赤道环31、经度片32、南极环(未图示)和北极环34;
所述赤道环31和经度片32垂直设置;所述南极环和北极环34分别位于赤道环31的两侧;并且南极环位于经度片32的一端,北极环34位于经度片32的另一端;
所述赤道环31、南极环、北极环34同轴;
沿所述赤道环31的轴向,所述南极环的投影位于赤道环31的投影内部;所述北极环34的投影位于南极环的投影内部;所述经度片32的投影从北极环34的投影延伸至赤道环31。
所述经度片32具有多个,所述多个经度片32在所述赤道环31的轴线处相交。
所述北极环34内壁上还固定有支撑片33。
所述支撑片33呈“+”形,所述支撑片33所在平面与所述赤道环31的轴线垂直。
所述非金属防爆球3还包括第一加强片35;
所述第一加强片35设置于北极环34和赤道环31之间的经度片32上,并且沿所述赤道环31的轴向,所述第一加强片35的投影位于南极环和赤道环31的投影之间。
所述第一加强片35为闭合环状;并且所述第一加强片35与所述赤道环31的轴线平行。
所述非金属防爆球3还包括第二加强片36;
所述第二加强片36设置于南极环和赤道环31之间的经度片32上,并且沿所述赤道环31的轴向,所述第二加强片36的投影位于南极环和第一加强片35的投影之间。
所述第二加强片36为闭合环状,所述第二加强片36和南极环外壁之间设置有连接片(未图示),所述连接片所在平面与所述赤道环31的轴线垂直。
所述非金属防爆球3还包括第三加强片37;
所述第三加强片37沿所述赤道环31的轴向设置于赤道环31上,并且所述第三加强片37的一端连接至第一加强片35,第三加强片37的另一端连接至第二加强片36;
沿所述赤道环31的轴向,所述第三加强片37的投影从第二加强片36延伸至赤道环31;
所述第三加强片37所在平面平分与第三加强片37相邻的两个经度片32所形成的夹角。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方案不仅适用于便携式油桶,相同的技术方案同样可用于便携式油箱、燃气罐、油罐等易燃易爆物料容器中,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便携式防爆油桶,其特征在于,包括油桶,所述油桶内部为储油腔体,储油腔体内部填充有防爆材料,所述油桶顶部开有进油口,进油口与储油腔体连通;所述油桶还包括防爆球固定器,所述防爆球固定器包括进油筒和转换盖,所述转换盖可拆卸的设置于所述进油口,所述进油筒设置于所述转换盖上,并延伸至所述储油腔体内,形成连通便携式防爆油桶内外的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防爆油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爆材料为非金属防爆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携式防爆油桶,其特征在于,所述非金属防爆球为薄壁骨架球形结构,包括赤道环、经度片、南极环、北极环、支撑片、第一加强片、第二加强片和第三加强片。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携式防爆油桶,其特征在于,所述非金属防爆球在储油腔体中的填充密度为40~60kg/m3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携式防爆油桶,其特征在于,所述非金属防爆球在储油腔体中的留空率为4%~8%。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防爆油桶,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油口为凸起结构,转换盖为底部中空的盖状结构,所述转换盖的内壁与进油口的外围配合安装,进油筒的上端部固定于所述转换盖上,下端部延伸至所述储油腔体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防爆油桶,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桶还包括油桶盖,所述油桶盖可拆卸的设置于所述转换盖上并可将所述进油筒封闭。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防爆油桶,其特征在于,进油筒的底部设有端盖,顶部为开口,所述端盖上开有通孔。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防爆油桶,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桶盖的外形为规则的多边形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防爆油桶,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桶的顶部还设置有把手,所述把手为三折边的梯形凸起结构。
CN201520444177.0U 2015-06-25 2015-06-25 一种便携式防爆油桶 Active CN20482239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444177.0U CN204822397U (zh) 2015-06-25 2015-06-25 一种便携式防爆油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444177.0U CN204822397U (zh) 2015-06-25 2015-06-25 一种便携式防爆油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822397U true CN204822397U (zh) 2015-12-02

Family

ID=546800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444177.0U Active CN204822397U (zh) 2015-06-25 2015-06-25 一种便携式防爆油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822397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66023A (zh) * 2017-05-27 2017-07-21 佛山劲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液态危险废弃物的防爆桶
CN108790801A (zh) * 2018-06-19 2018-11-13 北京众信远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非金属防爆球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66023A (zh) * 2017-05-27 2017-07-21 佛山劲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液态危险废弃物的防爆桶
CN108790801A (zh) * 2018-06-19 2018-11-13 北京众信远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非金属防爆球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678997U (zh) 一种爆炸危险品处置抗爆箱
CN204822397U (zh) 一种便携式防爆油桶
CN104280421A (zh) 一种燃料爆炸性能测定系统及燃料爆炸性能的测定方法
CN103376033B (zh) 抗爆容器
CN203995671U (zh) 一种非金属防爆球
CN204055346U (zh) 一种防爆燃油箱
CN105437955A (zh) 一种非金属防爆球
CN103353262A (zh) 抗爆容器
CN104280422A (zh) 一种阻隔防爆材料防爆性能测定系统及其测定方法
CN206203130U (zh) 一种防爆油箱
CN104280420B (zh) 一种液体燃料蒸气爆炸极限测定系统及测定方法
CN207179184U (zh) 一种液化石油气防震储存压力容器
CN202368880U (zh) 阻隔防爆储油桶
CN213021286U (zh) 一种防爆桶柔性防爆顶盖
CN102700871A (zh) 一种非金属阻隔防爆材料
Pan et al. Influences of multi vents’ numbers and distributions on vented ethanol-gasoline vapor deflagrations
CN103600652B (zh) 一种抑爆油箱
CN202594766U (zh) 一种灵活生物液体燃料防爆加注机
CN202670527U (zh) 非金属阻隔防爆材料
CN206523101U (zh) 一种气体填充的环保型鞭炮
CN102658937A (zh) 非金属阻隔防爆材料
JP5314144B2 (ja) 再充電可能バッテリ
CN111089519A (zh) 一种防爆桶柔性防爆顶盖
CN207131146U (zh) 一种配备灭火舱的安全充电舱
CN208248774U (zh) 一种阻隔防爆便携式油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