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815266U - 面罩给氧辅助器 - Google Patents
面罩给氧辅助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4815266U CN204815266U CN201520634027.6U CN201520634027U CN204815266U CN 204815266 U CN204815266 U CN 204815266U CN 201520634027 U CN201520634027 U CN 201520634027U CN 204815266 U CN204815266 U CN 20481526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ir bag
- gas tube
- oropharyngeal airway
- gasbag
- oral cavit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Medical Preparation Storing Or Oral Administra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面罩给氧辅助器,包括扁平状的口腔内颊部垫、口咽通气管、第一气囊、第一充气管、第二气囊和第二充气管,口腔内颊部垫的上表面设置第一气囊、下表面连接口咽通气管,口腔内颊部垫上还开设有贯穿上、下表面的通气孔且该通气孔与口咽通气管连通,第一充气管与第一气囊连通;所述第二气囊设置在口咽通气管的下端外壁上,第二充气管与第二气囊连通。第一气囊充气后气囊在口腔中支撑起双颊,使得面罩与病人脸部完全贴紧吻合,防止漏气;第二气囊在必要时充气后可以将病人舌根上顶,保证通气的顺畅性,口咽通气管采用可塑形钢丝加强管,质地较软,可自然塑形,易于操作,不会对病人的口咽粘膜造成损伤,不会堵管;具有简单紧凑、使用方便的优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面罩给氧辅助器。
背景技术
临床上,通气面罩是病人进行无创正压通气或全麻手术时通气给氧面具。无创通气或病人麻醉诱导时,对于一些牙齿脱落或脸部严重消瘦导致口唇及面颊欠饱满的病人,面罩气囊不能与病人脸部完全贴紧吻合,致使麻醉诱导或无创正压通气时,出现漏气现象,给氧效果不佳。
中国专利ZL201020245255.1公开了一种老年人面颊、麻醉面罩贴合装置,其包括:支撑架、气囊、颊部垫、支架孔、充气管、气阀等组件,支撑架上有气囊、颊部垫和支架孔,使用时将前后翼置于上、下牙床上,前翼至后翼的距离略小于病人张口时上、下牙床的距离,两侧翼的距离略大于麻醉面罩气囊口腔部位的内径。两侧翼的距离略大于麻醉面罩气囊口腔部位的内径,侧翼气囊充气后可使双颊紧贴面罩气囊内壁,避免漏气。该专利中的支撑架可作为支撑和通气使用,实际上为口咽通气管。
口咽通气管是通气面罩的重要组成部分,口咽通气管是一种非气管导管性通气管道,其经口放置在口咽部起到支架和气道的作用,其使用时不需要特殊器械,操作简单,易于掌握。口咽通气管主要用于舌后坠而导致上呼吸道通气障碍的患者,经口放入口咽通气管能在几秒钟内迅速改善气道梗阻情况,是临床上常用的应急器材,其常用的情况包括手术前气管插管患者的全麻诱导时、非气管插管麻醉时和各种昏迷患者因舌后坠导致的上呼吸道梗阻。
但是现有的口咽通气管存在着一些不足,对于舌体肥大、舌根后坠的病人,其舌根通常会影响口咽通气管下端(远离唇部的一端)的通气,导致通气不顺畅。
此外,其质地较硬,不易塑形,临床上不易操作,或操作中可能造成口咽粘膜的损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可以避免漏气的面罩给氧辅助器,该面罩给氧辅助器的口咽通气管下端外壁设置有气囊,可以在充气时将病人舌根上顶,保证通气的顺畅,同时适用于舌根正常的病人和舌体肥大、舌根后坠的病人。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面罩给氧辅助器,包括扁平状的口腔内颊部垫、口咽通气管、第一气囊、第一充气管,口腔内颊部垫的上表面设置第一气囊,下表面连接口咽通气管,口腔内颊部垫上还开设有贯穿上、下表面的通气孔且该通气孔与口咽通气管连通,第一充气管与第一气囊连通;还包括第二气囊和第二充气管,所述第二气囊设置在口咽通气管的下端外壁上,第二充气管与第二气囊连通。该技术方案中,第一气囊充气后气囊向外隆起从而在口腔中支撑起双颊,使得面罩与病人脸部完全贴紧吻合,防止漏气;用于舌体肥大、舌根后坠的病人时,第二气囊充气后可以将病人舌根上顶,防止舌根对口咽通气管下端通气造成遮挡,保证通气的顺畅;用于舌根正常的病人第二气囊可以不需要充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气囊为环绕在口咽通气管下端外壁上的环形气囊,可以更加均匀方便地撑起舌根,减少病人的不适感。
进一步,所述第二气囊的最下端与口咽通气管的最下端的距离为3mm-5mm,便于口咽通气管下端顺利滑入病人口咽部,并且能避免第二气囊不充气时对口咽通气管下端造成遮挡。
进一步,所述第二充气管位于口咽通气管内紧贴口咽通气管的管壁或位于口咽通气管的管壁内,其上端从口腔内颊部垫的通气孔穿出,其下端与第二气囊连通。
进一步,所述口咽通气管为可塑形的钢丝加强管,质地较软,临床操作中可以自然塑形,能够更加方便插入病人的口咽部,不会对病人的口咽粘膜造成损伤,并且不会造成堵管。
进一步,所述口咽通气管为PVC管。
进一步,所述口腔内颊部垫的厚度为2-3mm。
进一步,所述第二充气管的内径与第一充气管相同。
进一步,所述第一充气管与第二充气管颜色不同,以区分两个充气管。
综上,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在口腔内颊部垫的上表面设置第一气囊、在口咽通气管下端设置第二气囊,第一气囊充气后气囊向外隆起,在口腔中支撑起双颊,使得面罩与病人脸部完全贴紧吻合,防止漏气;用于舌体肥大、舌根后坠的病人时,第二气囊需要充气,第二气囊充气后可以将病人舌根上顶,防止舌根对口咽通气管下端通气造成遮挡,保证通气的顺畅;用于舌根正常的病人时,第二气囊不需要充气,利用病人正常的通气道进行通气;
2、本实用新型的口咽通气管采用可塑形钢丝加强管,质地较软,临床操作中可以自然塑形,更加方便插入病人的口咽部,易于操作,不会对病人的口咽粘膜造成损伤,并且不会造成堵管;
3、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紧凑、使用方便灵活。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纵向剖面图;
图3是口咽通气管下端沿径向的截面图;
图4是口咽通气管自然状态下的状态图;
图5是口咽通气管弯折时的状态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口咽通气管弯曲的状态图。
附图中标记及相应的零部件名称:
1、口腔内颊部垫;2、第一气囊;3、通气孔;4、第一充气管;5、口咽通气管;6、第二气囊;7、第二充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现有技术中,牙齿脱落或脸部严重消瘦导致口唇及面颊欠饱满的病人在麻醉诱导或无创正压通气时,面罩不能与病人脸部完全贴紧吻合,致使出现漏气现象;且对于舌体肥大、舌根后坠的病人,其平躺时舌根下垂通常会影响口咽通气管下端的通气,导致通气不顺畅。为了解决前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以避免漏气且通气顺畅的面罩给氧辅助器,同时适用于舌根正常和舌体肥大、舌根后坠的病人。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的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面罩给氧辅助器包括口腔内颊部垫1、口咽通气管5、第一气囊2、第一充气管4、第二气囊6和第二充气管7。口腔内颊部垫1呈扁平状,其上表面设置第一气囊2、下表面连接口咽通气管5,口腔内颊部垫1中心还开设有椭圆形的通气孔3,通气孔3贯穿口腔内颊部垫1的上表面、下表面,且该通气孔3与口咽通气管5连通;所述第一充气管4与第一气囊2连通;所述第二气囊6设置在口咽通气管5的下端外壁上,第二充气管7与第二气囊6连通,前述口咽通气管5下端是指口咽通气管5安装到上咽部的一端,也称为口咽通气管5末端。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气囊6为环绕在口咽通气管5下端外壁上的环形气囊,口咽通气管6和第二气囊6沿径向的截面图图如3所示,第二气囊6采用环形结构可以更加均匀方便地撑起舌根,减少病人的不适感。
所述第二气囊6的最下端略高于口咽通气管5的最下端,本实施例中,第二气囊6的最下端与口咽通气管5的最下端的距离为3mm-5mm。第二气囊6主要对口咽通气管5末端所在的部位舌根进行向上推移,因此第二气囊6设置得过高则起不到相应的作用。第二气囊6如果过低,在第二气囊6用于舌根正常的病人不进行充气时会遮挡口咽通气管5下端,反而造成了通气不顺畅,因此第二气囊6下端与口咽通气管5的最下端的距离不小于3mm。第二气囊6的最下端距离口咽通气管5的最下端3mm-5mm时既便于口咽通气管下端顺利滑入病人口咽部,又能避免第二气囊6不充气时对口咽通气管5下端造成遮挡。
所述第二充气管7固定在口咽通气管5上,但是其可以有2种连接方式:一是第二充气管7位于口咽通气管5内紧贴口咽通气管5的管壁,二是第二充气管7嵌入口咽通气管5的管壁内,无论采用何种连接方式,第二充气管7的上端从口腔内颊部垫1的通气孔3穿出,其下端与第二气囊6连通。
第二充气管7与第二气囊6的连接方式可以有以下三种:一是第二充气管7下端穿过口咽通气管5外壁伸入第二气囊6内与第二气囊6连通;二是第二充气管7下端从口咽通气管5下端外壁穿出后与第二气囊6连通但不伸入第二气囊6内;三是口咽通气管5下端外壁在第二气囊6包覆的区域内开设有一个通孔,第二充气管7下端与该通孔连接从而连通第二气囊6。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图,图2所示的为第二种连通方式。所述第一充气管4与第二充气管7颜色不同,以区分两个充气管。
本实施例的使用方法为,先将面罩给氧辅助器置于病人口腔内,使口咽通气管5放置到病人口咽部、口腔内颊部垫1放置在上下嘴唇与上下颌骨之间;然后通过第一充气管4与第一气囊2充气,使第一气囊2均匀地膨胀支撑起嘴唇及面颊,让口周更为饱满,利于面罩给氧通气时面罩与口鼻面接触更紧密,避免漏气;如果是用于舌体肥大、舌根后坠的病人还通过第二充气管7给第二气囊6充气,使第二气囊2均匀地膨胀将舌根向上推移,避免舌根的肥大部对口咽通气管5末端出口造成遮挡,保证通气的顺畅;如果是舌根正常的病人则第二气囊6不用充气。
本实施例的口腔内颊部垫1采用医用硅胶制成,可以根据病人的口腔结构进行塑形,所述口腔内颊部垫1呈扁平状的同时优选将口腔内颊部垫1左右两侧(该左右两侧是指安装到病人口腔中的左右两侧)设置为圆弧状,以贴合人体口腔结构并便于口腔内颊部垫1的塑形。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施例对口咽通气管5进行进一步改进:
所述口咽通气管5为可塑形的钢丝加强管,该可塑形的钢丝加强管一般采用高弹力无毒PVC材料制成管体,内衬有医用不锈钢钢丝,即不锈钢钢丝嵌入管体内,优选不锈钢钢丝呈螺旋状的嵌入管体内,如图4和图2所示。可塑形的钢丝加强管的特点是:高弹力无毒PVC材料制成的管体透明柔软光滑;管体内置螺旋不锈钢钢丝,强化管壁,防止压瘪、打折。
本实施例中,口咽通气管5采用可塑形的钢丝加强管,更加方便插入病人的口咽部,不会对病人的口咽粘膜造成损伤,且其无论进行怎样的弯折,都不会使钢丝加强管内壁贴合在一起,即使是弯折呈图5所示的状态都不会造成内壁贴合,从而不会造成堵管,保证口咽通气管5的通气效果。图4是口咽通气管5处于自然状态的状态图;图6是口咽通气管5弯曲配合人体口咽形状的状态图。
实施例3: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施例对口咽通气管5进行进一步改进:
本实施例中,口咽通气管5采用医用PVC管。医用PVC管采用医用高弹体PVC材料制作,质地柔软无刺激,具有良好的弹性与硬度,既能保持一定的弯度,又有可塑形,不宜被折曲或压扁。更加方便插入病人的口咽部,不会对病人的口咽粘膜造成损伤,且其无论进行怎样的弯折,都不会使口咽通气管5内壁贴合在一起,不会造成堵管,保证口咽通气管5的通气效果。
实施例4:
在实施例1或2或3的基础上,本实施例对面罩给氧辅助器进行进一步改进:
所述口腔内颊部垫1的厚度为2-3mm,可塑型。
所述口咽通气管5的内径为内外径及长短依据病人口腔大小确定,所述第二充气管7的内径为与第一充气管4相同。
面罩给氧辅助器采用本实施例中提供的尺寸,可以最好地保证给病人的供氧。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面罩给氧辅助器,包括扁平状的口腔内颊部垫(1)、口咽通气管(5)、第一气囊(2)、第一充气管(4),口腔内颊部垫(1)的上表面设置第一气囊(2)、下表面连接口咽通气管(5),口腔内颊部垫(1)上还开设有贯穿上、下表面的通气孔(3)且该通气孔(3)与口咽通气管(5)连通,第一充气管(4)与第一气囊(2)连通,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气囊(6)和第二充气管(7),所述第二气囊(6)设置在口咽通气管(5)的下端外壁上,第二充气管(7)与第二气囊(6)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罩给氧辅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气囊(6)为环绕在口咽通气管(5)下端外壁上的环形气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面罩给氧辅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气囊(6)的最下端与口咽通气管(5)的最下端的距离为3mm-5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罩给氧辅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充气管(7)位于口咽通气管(5)内紧贴口咽通气管(5)的管壁或位于口咽通气管(5)的管壁内,其上端从口腔内颊部垫(1)的通气孔(3)穿出,其下端与第二气囊(6)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面罩给氧辅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口咽通气管(5)为可塑形的钢丝加强管。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面罩给氧辅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口咽通气管(5)为PVC管。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面罩给氧辅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口腔内颊部垫(1)的厚度为2-3mm。
8.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面罩给氧辅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充气管(7)的内径与第一充气管(4)相同。
9.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面罩给氧辅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充气管(4)与第二充气管(7)颜色不同。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634027.6U CN204815266U (zh) | 2015-08-21 | 2015-08-21 | 面罩给氧辅助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634027.6U CN204815266U (zh) | 2015-08-21 | 2015-08-21 | 面罩给氧辅助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4815266U true CN204815266U (zh) | 2015-12-02 |
Family
ID=546729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20634027.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815266U (zh) | 2015-08-21 | 2015-08-21 | 面罩给氧辅助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4815266U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510873A (zh) * | 2017-08-25 | 2017-12-26 | 袁朋 | 一种用于急诊的人工辅助呼吸器 |
CN110101950A (zh) * | 2019-06-19 | 2019-08-09 | 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 | 一种防止舌头后坠的扩展式输氧管 |
CN112956997A (zh) * | 2021-02-09 | 2021-06-15 |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 一种用于内镜微创诊疗的口咽保护及吸氧的组合装置 |
-
2015
- 2015-08-21 CN CN201520634027.6U patent/CN204815266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510873A (zh) * | 2017-08-25 | 2017-12-26 | 袁朋 | 一种用于急诊的人工辅助呼吸器 |
CN110101950A (zh) * | 2019-06-19 | 2019-08-09 | 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 | 一种防止舌头后坠的扩展式输氧管 |
CN112956997A (zh) * | 2021-02-09 | 2021-06-15 |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 一种用于内镜微创诊疗的口咽保护及吸氧的组合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1516220U (zh) | 内置阻塞式食管引流管喉罩通气道 | |
US5791341A (en) | Oropharyngeal stent with laryngeal aditus shield and nasal airway with laryngeal aditus shield | |
US20070240722A1 (en) | Combination laryngeal mask airway with dual blocking and fluid removal features and method | |
CA2367474A1 (en) | Artificial airway device and method of its use | |
WO2014166136A1 (zh) | 多腔道一体式可插内窥镜的喉罩 | |
CN204815266U (zh) | 面罩给氧辅助器 | |
JP2007521044A (ja) | 人工気道装置と食道閉塞具の組合せ | |
WO2014127548A1 (zh) | 气管导管完全内置式喉罩联合通气装置 | |
CN107137807B (zh) | 喉罩 | |
WO2014166135A1 (zh) | 多腔道一体式双重防误吸引流型喉罩 | |
CN106512170A (zh) | 一种使用舒适、减少刺激的气管插管 | |
CN208081628U (zh) | 一种双腔气囊式口咽通气管 | |
CN109394454A (zh) | 一种俯卧位通气病人头部保护u型枕 | |
CN205460309U (zh) | 一种可防咬闭和舌后坠的口咽通气管 | |
CN210078522U (zh) | 一种可泄气式支气管封堵型气管插管 | |
CN111867442B (zh) | 具有通气能力的带有动态套囊的声门上气道装置 | |
CN216061593U (zh) | 一种免充气喉罩 | |
CN209996959U (zh) | 加强型声门罩通气道 | |
TWM567115U (zh) | Throat mask | |
CN202802443U (zh) | 一种多功能气管导管 | |
CN208492911U (zh) | 一种防止单肺通气的气管导管 | |
CN208031616U (zh) | 脱卸式气管导管喉罩复合装置 | |
CN201182818Y (zh) | 口面部支撑装置 | |
CN219127837U (zh) | 一种维持呼吸用的咽喉扩张装置 | |
CN221470624U (zh) | 一种具有良好密封性的喉罩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202 Termination date: 20160821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