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813392U - 一种出水温度可调的双室电热壶 - Google Patents

一种出水温度可调的双室电热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813392U
CN204813392U CN201520497176.2U CN201520497176U CN204813392U CN 204813392 U CN204813392 U CN 204813392U CN 201520497176 U CN201520497176 U CN 201520497176U CN 204813392 U CN204813392 U CN 20481339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ing plate
heating
kettle
heating clamber
cla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497176.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芸
陈旭明
洪灿桂
李锐
陈慕群
黄灿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CHAOZHOU QUALITY MEASUREMENT SUPERVISION INSPECTION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CHAOZHOU QUALITY MEASUREMENT SUPERVISION INSPECTION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CHAOZHOU QUALITY MEASUREMENT SUPERVISION INSPECTION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CHAOZHOU QUALITY MEASUREMENT SUPERVISION INSPECTION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201520497176.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81339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81339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813392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出水温度可调的双室电热壶,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室电热壶包括壶盖、壶手、壶嘴、底座和壶体,所述壶体包括可转动组件、金属隔离层、第一加热室、第一加热板、低速搅拌器、弹簧、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二加热板、真空隔离层和第二加热室;所述底座包括第一加热板接触点、第二加热板接触点和电源线;本实用新型中的电热壶实现倒出的食用水温度可调的目的,电热壶中设置了弹簧已经温度传感器,最大程度上防止了因过度加热而出现壶中的水烧干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出水温度可调的双室电热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热壶,具体涉及一种可调出水温度的双室电热壶。
背景技术
电热壶是将食用水加热到可以饮用的家电装置。而食用水的加热问题,有些问题总是给人们忽略。据研究表面,反复加热的水又称“千滚水”,会造成水营养成份大量流失。另外,沸腾很久反复加热的水,会使水中的硝酸盐转化为亚硝酸盐。含亚硝酸盐的水会在胃液的作用下,与食物中的二甲胺和三甲胺结合,生成亚硝胺,而亚硝胺是三大致癌物质之一。所以即使是在密封的情况下,喝反复加热的水对人体是有害的。
现有的电热壶都是直接将待加热的水加热后,将加热后的液体倒出,通过自然冷却直到合适的温度,对于需要达到合适的温度时间较长,给使用者带来极大的不方便。且现有技术中很少考虑对电热壶加热后壶中液体的保温问题,这将导致温度下降的水又让使用者开启在加热开关,重新加热,形成“千滚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出水温度可调的双室电热壶。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出水温度可调的双室电热壶,所述双室电热壶包括壶盖、壶手、壶嘴、底座和壶体,所述壶体包括可转动组件、金属隔离层、第一加热室、第一加热板、低速搅拌器、弹簧、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二加热板、真空隔离层和第二加热室;所述底座包括第一加热板接触点、第二加热板接触点和电源线;所述壶嘴设置于可转动组件上;所述第一加热室和第二加热室设置于壶体中,其中第一加热室的外层设置有金属隔离层,第二加热室外层设置有真空隔离层,第一加热室与第二加热室之间设置有真空隔离层;所述第一加热室中设置有第一加热板、低速搅拌器和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二加热室中设置有第二温度传感器和第二加热板;所述第一加热室、第二加热室与底座间设置有弹簧;所述底座上方设置有第一加热板接触点和第二加热板接触点,所述第一加热板接触点对应设置于第一加热板的下方,所述第二加热板接触点设置于第二加热板下方,所述底座上还连接有电源线;所述可转动组件设置于第一加热室和第二加热室上方;所述壶手设置于壶体上,且壶手的水平投影与第一加热室和第二加热室之间的真空隔离层的水平投影重叠。
上述装置,还包括低速搅拌器开关、第一加热板开关、第二加热板开关和控制电路板;所述低速搅拌器开关、第一加热板开关、第二加热板开关和控制电路板均设置于壶手上;其中,低速搅拌器开关通过导线与低速搅拌器连接,第一加热板开关通过导线与第一加热板连接,第二加热板开关通过导线与第二加热板连接;所述控制电路板与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连接;所述控制电路板与第一加热板开关和第二加热板开关连接。
上述装置,所述可转动组件为环形状,其垂直投影与真空隔离层和金属隔离层的垂直投影重叠,所述真空隔离层不包括第一加热室和第二加热室间的真空隔离层。壶嘴的宽度大于第一加热室和第二加热室间的真空隔离层的厚度。
本实用新型中,将壶体中的加热室设置为两个,其中一个设置有真空隔离层,有利于保温,另外一个加热室设置有金属隔离层,方便散热,且第一加热室中设置了低速搅拌器,通过慢速的搅拌加快该室中的食用水的降温速率。第一加热室和第二加热室中设置的温度传感器可以检测两个加热室中食用水的温度,防止食用水长时间的煮沸。第一加热室和第二加热室下方通过弹簧与底座连接,弹簧可以防止壶中的水量过少,而继续加热产生意外。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可转动组件,实现壶嘴可以在两个加热室间转换,当壶嘴转至第一加热室时,可以倒出第一加热室中温度较低的食用水,当壶嘴转至第二加热室时,可以倒出第二加热室中的热水。当壶嘴转至两个加热室中间时,可以同时倒出两个加热室中的水,通过热水,温水的混合,实现倒出的食用水温度可调。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势在于:
本实用新型中的电热壶实现倒出的食用水温度可调的目的,电热壶中设置了弹簧以及温度传感器,最大程度上防止了因过度加热而出现壶中的水烧干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出水温度可调的双室电热壶的剖面图;
图2为出水温度可调的双室电热壶的俯视图;
图3为出水温度可调的双室电热壶的主视图。
图中各个部件为:壶盖1、可转动组件2、金属隔离层3、第一加热室4、第一加热板5、低速搅拌器6、弹簧7、第一加热板接触点8、第一温度传感器9、第二温度传感器10、第二加热板接触点11、底座12、第二加热板13、真空隔离层14、壶手15、壶嘴16、低速搅拌器开关17、第一加热板开关18、第二加热板开关19、控制电路板20、电源线21、第二加热室2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具体详细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对于未特别注明的工艺参数,可参照常规技术进行。
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出水温度可调的双室电热壶,包括壶盖1、壶手15、壶嘴16、底座12和壶体,所述壶体包括可转动组件2、金属隔离层3、第一加热室4、第一加热板5、低速搅拌器6、弹簧7、第一温度传感器9、第二温度传感器10、第二加热板13、真空隔离层14和第二加热室22;所述底座12包括第一加热板接触点8、第二加热板接触点11和电源线21;所述壶嘴16设置于可转动组件2上;所述第一加热室4和第二加热室22设置于壶体中,其中第一加热室4的外层设置有金属隔离层3,第二加热室22外层设置有真空隔离层14,第一加热室4与第二加热室22之间设置有真空隔离层14;所述第一加热室4中设置有第一加热板5、低速搅拌器6和第一温度传感器9;所述第二加热室22中设置有第二温度传感器10和第二加热板13;所述第一加热室4、第二加热室22与底座间设置有弹簧7;所述底座12上方设置有第一加热板接触点8和第二加热板接触点11,所述第一加热板接触点8对应设置于第一加热板5的下方,所述第二加热板接触点11设置于第二加热板13下方,所述底座12上还连接有电源线21;所述可转动组件2设置于第一加热室4和第二加热室22上方;所述壶手15设置于壶体上,且壶手15的水平投影与第一加热室4和第二加热室22之间的真空隔离层14的水平投影重叠。还包括低速搅拌器开关17、第一加热板开关18、第二加热板开关19和控制电路板20;所述低速搅拌器开关17、第一加热板开关18、第二加热板开关19和控制电路板20均设置于壶手15上;其中,低速搅拌器开关17通过导线与低速搅拌器6连接,第一加热板开关18通过导线与第一加热板5连接,第二加热板开关19通过导线与第二加热板13连接;所述控制电路板20与第一温度传感器9和第二温度传感器10连接;所述控制电路板20与第一加热板开关18和第二加热板开关19连接。所述可转动组件2为环形状,其垂直投影与真空隔离层14和金属隔离层3的垂直投影重叠,所述真空隔离层14不包括第一加热室4和第二加热室22间的真空隔离层14。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3)

1.一种出水温度可调的双室电热壶,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室电热壶包括壶盖(1)、壶手(15)、壶嘴(16)、底座(12)和壶体,所述壶体包括可转动组件(2)、金属隔离层(3)、第一加热室(4)、第一加热板(5)、低速搅拌器(6)、弹簧(7)、第一温度传感器(9)、第二温度传感器(10)、第二加热板(13)、真空隔离层(14)和第二加热室(22);所述底座(12)包括第一加热板接触点(8)、第二加热板接触点(11)和电源线(21);所述壶嘴(16)设置于可转动组件(2)上;所述第一加热室(4)和第二加热室(22)设置于壶体中,其中第一加热室(4)的外层设置有金属隔离层(3),第二加热室(22)外层设置有真空隔离层(14),第一加热室(4)与第二加热室(22)之间设置有真空隔离层(14);所述第一加热室(4)中设置有第一加热板(5)、低速搅拌器(6)和第一温度传感器(9);所述第二加热室(22)中设置有第二温度传感器(10)和第二加热板(13);所述第一加热室(4)、第二加热室(22)与底座间设置有弹簧(7);所述底座(12)上方设置有第一加热板接触点(8)和第二加热板接触点(11),所述第一加热板接触点(8)对应设置于第一加热板(5)的下方,所述第二加热板接触点(11)设置于第二加热板(13)下方,所述底座(12)上还连接有电源线(21);所述可转动组件(2)设置于第一加热室(4)和第二加热室(22)上方;所述壶手(15)设置于壶体上,且壶手(15)的水平投影与第一加热室(4)和第二加热室(22)之间的真空隔离层(14)的水平投影重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水温度可调的双室电热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低速搅拌器开关(17)、第一加热板开关(18)、第二加热板开关(19)和控制电路板(20);所述低速搅拌器开关(17)、第一加热板开关(18)、第二加热板开关(19)和控制电路板(20)均设置于壶手(15)上;其中,低速搅拌器开关(17)通过导线与低速搅拌器(6)连接,第一加热板开关(18)通过导线与第一加热板(5)连接,第二加热板开关(19)通过导线与第二加热板(13)连接;所述控制电路板(20)与第一温度传感器(9)和第二温度传感器(10)连接;所述控制电路板(20)与第一加热板开关(18)和第二加热板开关(19)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水温度可调的双室电热壶,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转动组件(2)为环形状,其垂直投影与真空隔离层(14)和金属隔离层(3)的垂直投影重叠,所述真空隔离层(14)不包括第一加热室(4)和第二加热室(22)间的真空隔离层(14)。
CN201520497176.2U 2015-07-11 2015-07-11 一种出水温度可调的双室电热壶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81339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497176.2U CN204813392U (zh) 2015-07-11 2015-07-11 一种出水温度可调的双室电热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497176.2U CN204813392U (zh) 2015-07-11 2015-07-11 一种出水温度可调的双室电热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813392U true CN204813392U (zh) 2015-12-02

Family

ID=546710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497176.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813392U (zh) 2015-07-11 2015-07-11 一种出水温度可调的双室电热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813392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95097A (zh) * 2015-12-08 2016-03-16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智能保温保冷水壶
CN108577526A (zh) * 2018-06-14 2018-09-28 朱汉权 一种可吸附杂质的烧水壶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95097A (zh) * 2015-12-08 2016-03-16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智能保温保冷水壶
CN108577526A (zh) * 2018-06-14 2018-09-28 朱汉权 一种可吸附杂质的烧水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813392U (zh) 一种出水温度可调的双室电热壶
CN203943500U (zh) 一种蒸汽烹饪装置
CN204274140U (zh) 炊饭保温装置
CN204071780U (zh) 多用途锅盖
CN108652440A (zh) 防溢养生壶
CN203314733U (zh) 蒸锅
CN105212681A (zh) 一种智能蒸饭锅
CN207323268U (zh) 一种变频回旋式智能电饭锅
CN202151315U (zh) 新型过滤式咖啡壶
CN202820906U (zh) 蒸锅
CN208259521U (zh) 养生壶
CN206714600U (zh) 智能热源电饭煲
CN103919458A (zh) 一种具有温牛奶功能的电水壶
CN204245919U (zh) 一种新型电火锅
CN205162745U (zh) 电加热炊具
CN105559575A (zh) 炊饭保温装置
CN208541116U (zh) 一种多功能食品加工装置
CN203735993U (zh) 双食锅
CN104414076A (zh) 一种具有降温功能的塑料饭盒
CN208551190U (zh) 一种可密封水蒸气的耐高温陶瓷煲
CN202457800U (zh) 一种多功能电炒锅
CN104082504B (zh) 一种麻糖的制作方法
CN205107347U (zh) 一种防溢水的排气阀结构
CN208447216U (zh) 蒸汽煲粥锅
CN202933226U (zh) 一种可以微波加热的煎药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202

Termination date: 2016071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