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808412U - 护理呼叫信息协同系统 - Google Patents

护理呼叫信息协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808412U
CN204808412U CN201520504775.2U CN201520504775U CN204808412U CN 204808412 U CN204808412 U CN 204808412U CN 201520504775 U CN201520504775 U CN 201520504775U CN 204808412 U CN204808412 U CN 20480841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xtension set
extension
convert parts
power supply
power conve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504775.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凯波
雷军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Xinfeng Nangl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XINFENG NANG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XINFENG NANGL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XINFENG NANG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504775.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80841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80841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80841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terconnected Communication Systems, Intercoms, And Interpho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护理呼叫信息协同系统,包括:管理主机、医护分机、门口分机、床头分机和与所述床头分机一一对应的手持分机;所述门口分机设置在每一个病房门口,所述床头分机设置在所述病房的每个病床床头;所述医护分机设置在医生办公室和护士站;所述管理主机与所述医护分机通过通信总线连接;所述门口分机连接至所述通信总线;所述床头分机分别与所述门口分机和所述床头分机对应的手持分机连接。可以实现患者在病房中通过床头分机和手持分机轻松并且快速的实现对医生或护士的呼叫,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有效地提高医护效率和医疗质量,最大化的满足患者的需求。

Description

护理呼叫信息协同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院数字化管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护理呼叫信息协同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医院规模的增大,医院的患者和执医人员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多,使得医院的管理杂乱无章。
在医院管理系统中,需要大量的数据交互,包括医患间的交互和对患者病况的监控等,急需一种可以有效地提高医护效率和医疗质量,便捷的数字化信息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护理呼叫信息协同系统,以克服现有的医护效率和医疗质量不高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护理呼叫信息协同系统,包括:
管理主机、医护分机、门口分机、床头分机和与所述床头分机一一对应的手持分机;所述门口分机设置在每一个病房门口,所述床头分机设置在所述病房的每个病床床头;所述医护分机设置在医生办公室和护士站;
所述管理主机与所述医护分机通过通信总线连接;
所述门口分机连接至所述通信总线;
所述床头分机分别与所述门口分机和所述床头分机对应的手持分机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系统还包括:
紧急呼叫分机,所述紧急呼叫分机设置在卫生间和/或淋浴间,与所述门口分机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系统还包括:
显示呼叫信息或者所述管理主机指示的信息的走廊显示屏,所述走廊显示屏连接至所述通信总线。
进一步地,所述系统还包括:
值班分机,所述值班分机设置在值班室中,所述值班分机连接至所述通信总线。
进一步地,所述系统还包括第一供电部件、第一电源转换部件和第二电源转换部件;
所述第一电源转换部件的输入与所述第一供电部件电连接,所述第一电源转换部件的输出与所述门口分机、所述床头分机、所述医护分机、所述值班分机电连接;
所述第二电源转换部件的输入与所述第一供电部件电连接,所述第二电源转换部件的输出与所述管理主机电连接;
所述第一供电部件与所述走廊显示屏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系统还包括:第二供电部件、与所述病房一一对应的第三电源转换部件、第四电源转换部件、第五电源转换部件和第六电源转换部件;
所述第三电源转换部件的输入和所述第二供电部件电连接;每个所述第三电源转换部件的输出分别与所述第三电源转换部件对应的病房中的门口分机和床头分机电连接;
所述第四电源转换部件的输入和所述第二供电部件电连接,所述第四电源转换部件的输出与所述管理主机电连接;
所述第五电源转换部件的输入和所述第二供电部件电连接,所述第五电源转换部件的输出与所述医护分机电连接;
所述第六电源转换部件的输入和所述第二供电部件电连接,所述第六电源转换部件的输出与所述值班分机电连接;
所述第二供电部件与所述走廊显示屏电连接。
进一步地,每个病房中的所述紧急呼叫分机数量为1~3个。
进一步地,所述通信总线为两线制通信总线。
进一步地,所述门口分机与所述通信总线之间连接有中继器模块。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护理呼叫信息协同系统,通过设置护理呼叫信息协同系统,包括:管理主机、设置在医生办公室和护士站的医护分机、设置在每一个病房门口的门口分机、设置在病房的每个病床床头的床头分机和手持分机;管理主机与医护分机通过通信总线连接;门口分机连接至通信总线;床头分机分别与门口分机和手持分机连接。可以实现患者在病房中通过床头分机和手持分机轻松并且快速的实现对医生或护士的呼叫,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有效地提高医护效率和医疗质量,最大化的满足患者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护理呼叫信息协同系统实施例一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护理呼叫信息协同系统实施例二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护理呼叫信息协同系统的供电方式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护理呼叫信息协同系统的供电方式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实用新型护理呼叫信息协同系统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护理呼叫信息协同系统,包括:
管理主机1、医护分机2、门口分机31、床头分机301和手持分机3011;所述门口分机31设置在每一个病房3门口,所述床头分机301设置在所述病房3的每个病床床头;所述医护分机2设置在医生办公室和护士站;所述管理主机1与所述医护分机2通过通信总线连接;所述门口分机31连接至所述通信总线;所述床头分机301分别与所述门口分机31和所述手持分机3011连接。
具体地,所述管理主机1可以为计算机,通过RS232接口和通信总线相连接。护理呼叫信息协同系统可以包括多个病房3,在每一个病房3门口处设置有门口分机31,门口分机31通过通信总线和管理主机1、医护分机2相连接。床头分机301通过门口分机31连接到通信总线上,以实现和管理主机1、医护分机2的通信。
其中,在每个病房3中,可以设置有多个床头分机301,多个床头分机301可以先串联,串联后的与门口分机31连接,或者,可以设置为每个床头分机301都连接至门口分机31。
管理主机可以通过一个支路连接医护分机2、门口分机31、床头分机301。单个支路到管理主机的最大传送、接收有效距离不大于180m。管理主机也可以通过两个支路连接医护分机2、门口分机31和床头分机301等设备。回路的总有效传输距离可达360米。
手持分机3011和床头分机301相连接,患者在无法够到床头分机301时,可以通过手持分机3011对医生或者护士进行呼叫。管理主机1可以接收患者的呼叫信息,并且把呼叫信息按区域发送给不同的医生办公室和护士站,当然患者的呼叫信息也可以全部直接发送至医生办公室和护士站。
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护理呼叫信息协同系统,包括:管理主机、设置在医生办公室和护士站的医护分机、设置在每一个病房门口的门口分机、设置在病房的每个病床床头的床头分机和手持分机;管理主机与医护分机通过通信总线连接;门口分机连接至通信总线;床头分机分别与门口分机和手持分机连接。可以实现患者在病房中通过床头分机301和手持分机3011轻松并且快速的实现对医生或护士的呼叫,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有效地提高医护效率和医疗质量,最大化的满足患者的需求。
为了优化护理呼叫信息协同系统的使用效果,本实施例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进行细化,图2为本实用新型护理呼叫信息协同系统实施例二的连接结构示意图;所述系统还可以包括:
紧急呼叫分机302,所述紧急呼叫分机302设置在卫生间和/或淋浴间,与所述门口分机31连接。
具体地,在每个病房3中可以设置有紧急呼叫分机302,在患者在卫生间和/或淋浴间出现紧急情况时,可以时间对医护人员的呼叫。
其中,所述每个病房中的所述紧急呼叫分机数量为1~3个。
实施例中,通过在卫生间和/或淋浴间设置紧急呼叫分机302,且与所述门口分机31连接。在患者在卫生间和/或淋浴间出现紧急情况时,可以时间对医护人员的呼叫,保证患者的安全。
可选的,所述系统还可以包括:显示呼叫信息或者所述管理主机1指示的信息的走廊显示屏4,所述走廊显示屏4连接至所述通信总线。具体地,走廊显示屏4可以显示患者的呼叫信息,或者对病患的监控信息等。更加便捷的提示医护人员患者的需求,进一步方便患者的呼叫。
再可选的,所述系统还可以包括:值班分机5,所述值班分机5设置在值班室中,所述值班分机5连接至所述通信总线。
具体地,值班分机5可以通过通信总线,与门口分机31和管理主机1相连接。值班分机5可以直接接收患者的呼叫请求,例如,在医护分机2无人响应时,帮助患者找到医护人员,迅速响应患者的呼叫。完善护理呼叫信息协同系统的呼叫功能,进一步保障患者安全。
其中,所述通信总线可以为两线制通信总线,增大了总线信号传输时的波特率,传输速率高,降低了呼叫延迟。床头分机呼叫医护分机时,或者医护分机呼叫床头分机时,最大滞后响应时间不大于2S。
优选的,门口分机31与所述通信总线之间连接有中继器模块。可以避免在长距离传输时总线信号的衰减、零电位不对等、信号失真等问题,以起到对传输中电噪声和杂波的隔离作用。门口分机31的总线接口与通信总线相连接,门口分机31的房间接口与床头分机301相连接,当接收通信总线传输来的数据时,中继器将滤波并且放大后的信号传输至床头分机301上。
需要说明的是,一台管理主机1连接的门口分机31、床头分机301、医护分机2、值班分机5和走廊显示屏4的最大总设备数量不超过255个。
为了进一步方便护理呼叫信息协同系统的使用,本实施例在实施例二的基础上,提供一种集中式的供电方式,以对上述器件进行供电。图3为本实用新型护理呼叫信息协同系统的供电方式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请参阅图3,在实施例二的基础上,所述系统还包括第一供电部件61、第一电源转换部件701和第二电源转换部件702;
所述第一电源转换部件701的输入与所述第一供电部件61电连接,所述第一电源转换部件701的输出与所述门口分机31、所述床头分机301、所述医护分机2、所述值班分机5电连接;所述第二电源转换部件702的输入与所述第一供电部件61电连接,所述第二电源转换部件702的输出与所述管理主机1电连接;所述第一供电部件61与所述走廊显示屏4电连接。
具体地,当系统中具有多个病房时,第一电源转换部件701的输出与多个病房中的门口分机31、床头分机301电连接,为门口分机31和床头分机301提供电源转换。当设置有手持分机3011时,设置手持分机3011的床头分机301为其供电。当设置有紧急呼叫分机302时,第一电源转换部件701与紧急呼叫分机302电连接,为紧急呼叫分机302提供电源转换。
集中供电时采用安全电压直流36V的大功率供电电源对系统的设备进行供电,第一供电部件61作为电源,功率为700W,依据现场供电设备功率进行回路布线。系统中通信总线采用两线制总线时,供电线路选用2╳1.5平方的RVV护套线,数据线选用2╳1.0平方的双绞RVS线缆,紧急呼叫分机302与门口分机31的连接线使用超五类网线。
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第一供电部件61,与所述第一供电部件61电连接且为所述门口分机31、所述床头分机301、所述医护分机2、所述值班分机5提供电源转换的第一电源转换部件701,和为管理主机1提供电源转换的第二电源转换部件702,可以实现对护理呼叫信息协同系统中各部分进行电源转换后统一集中式供电,使得系统中布线更加紧凑。
图4为本实用新型护理呼叫信息协同系统的供电方式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请参阅图4,在实施例二的基础上,所述系统还包括:第二供电部件62、与所述病房一一对应的第三电源转换部件703、第四电源转换部件704、第五电源转换部件705和第六电源转换部件706;
所述第三电源转换部件703的输入和所述第二供电部件62电连接;每个所述第三电源转换部件703的输出分别与所述第三电源转换部件703对应的病房中的门口分机31和床头分机301电连接;所述第四电源转换部件704的输入和所述第二供电部件62电连接,所述第四电源转换部件704的输出与所述管理主机1电连接;所述第五电源转换部件705的输入和所述第二供电部件62电连接,所述第五电源转换部件705的输出与所述医护分机2电连接;所述第六电源转换部件706的输入和所述第二供电部件62电连接,所述第六电源转换部件706的输出与所述值班分机5电连接;所述第二供电部件62与所述走廊显示屏4电连接。
具体地,系统中可以包括多个病房3,每个病房3对应一个第三电源转换部件703,每个第三电源转换部件703对与该第三电源转换部件703对应的病房3内的门口分机31和床头分机301提供电源转换。当设置有手持分机3011时,设置手持分机3011的床头分机301为其供电。当设置有紧急呼叫分机302时,与设置紧急呼叫分机302的病房对应的第三电源转换部件703为紧急呼叫分机302提供电源转换。
采用分布式供电方式时,第二供电部件62作为电源,可以选择输出电压12V~36V的电源器件,优选的为12V电源。
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第二供电部件62、与所述病房一一对应的为病房中部件实现电源转换的第三电源转换部件703、为管理主机1提供电源转换的第四电源转换部件704、为所述医护分机2提供电源转换的第五电源转换部件705和为值班分机5提供电源转换的第六电源转换部件706,可以实现对护理呼叫信息协同系统中各部分实现分布式的电源转换,有效避免了单总线供电负载过大、系统不稳定、电源和信号相互干扰的问题。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9)

1.一种护理呼叫信息协同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管理主机、医护分机、门口分机、床头分机和与所述床头分机一一对应的手持分机;所述门口分机设置在每一个病房门口,所述床头分机设置在所述病房的每个病床床头;所述医护分机设置在医生办公室和护士站;
所述管理主机与所述医护分机通过通信总线连接;
所述门口分机连接至所述通信总线;
所述床头分机分别与所述门口分机和所述床头分机对应的手持分机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
紧急呼叫分机,所述紧急呼叫分机设置在卫生间和/或淋浴间,与所述门口分机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
显示呼叫信息或者所述管理主机指示的信息的走廊显示屏,所述走廊显示屏连接至所述通信总线。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
值班分机,所述值班分机设置在值班室中,所述值班分机连接至所述通信总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第一供电部件、第一电源转换部件和第二电源转换部件;
所述第一电源转换部件的输入与所述第一供电部件电连接,所述第一电源转换部件的输出与所述门口分机、所述床头分机、所述医护分机、所述值班分机电连接;
所述第二电源转换部件的输入与所述第一供电部件电连接,所述第二电源转换部件的输出与所述管理主机电连接;
所述第一供电部件与所述走廊显示屏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第二供电部件、与所述病房一一对应的第三电源转换部件、第四电源转换部件、第五电源转换部件和第六电源转换部件;
所述第三电源转换部件的输入和所述第二供电部件电连接;每个所述第三电源转换部件的输出分别与所述第三电源转换部件对应的病房中的门口分机和床头分机电连接;
所述第四电源转换部件的输入和所述第二供电部件电连接,所述第四电源转换部件的输出与所述管理主机电连接;
所述第五电源转换部件的输入和所述第二供电部件电连接,所述第五电源转换部件的输出与所述医护分机电连接;
所述第六电源转换部件的输入和所述第二供电部件电连接,所述第六电源转换部件的输出与所述值班分机电连接;
所述第二供电部件与所述走廊显示屏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病房中的所述紧急呼叫分机数量为1~3个。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总线为两线制通信总线。
9.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门口分机与所述通信总线之间连接有中继器模块。
CN201520504775.2U 2015-07-13 2015-07-13 护理呼叫信息协同系统 Active CN20480841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504775.2U CN204808412U (zh) 2015-07-13 2015-07-13 护理呼叫信息协同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504775.2U CN204808412U (zh) 2015-07-13 2015-07-13 护理呼叫信息协同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808412U true CN204808412U (zh) 2015-11-25

Family

ID=545931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504775.2U Active CN204808412U (zh) 2015-07-13 2015-07-13 护理呼叫信息协同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808412U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59499A (zh) * 2016-06-23 2016-09-21 檀德亮 呼叫系统
CN105959500A (zh) * 2016-06-23 2016-09-21 檀德亮 呼叫系统
CN107644497A (zh) * 2017-09-07 2018-01-30 北京鑫丰南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护理呼叫系统和用于护理呼叫系统的手持分机
CN109639917A (zh) * 2018-12-13 2019-04-16 山东亚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呼叫转移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9831593A (zh) * 2019-02-18 2019-05-31 广州视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模拟技术的4g入网护士站屏装置、系统及方法
CN110335449A (zh) * 2019-05-30 2019-10-15 湖南新云医疗装备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医疗精准呼叫系统
CN112565535A (zh) * 2021-02-26 2021-03-26 北京鑫丰南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呼叫系统设备的快速编号系统及方法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59499A (zh) * 2016-06-23 2016-09-21 檀德亮 呼叫系统
CN105959500A (zh) * 2016-06-23 2016-09-21 檀德亮 呼叫系统
CN105959500B (zh) * 2016-06-23 2017-04-05 檀德亮 呼叫系统
CN105959499B (zh) * 2016-06-23 2017-04-05 檀德亮 呼叫系统
CN107644497A (zh) * 2017-09-07 2018-01-30 北京鑫丰南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护理呼叫系统和用于护理呼叫系统的手持分机
CN109639917A (zh) * 2018-12-13 2019-04-16 山东亚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呼叫转移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9831593A (zh) * 2019-02-18 2019-05-31 广州视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模拟技术的4g入网护士站屏装置、系统及方法
CN110335449A (zh) * 2019-05-30 2019-10-15 湖南新云医疗装备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医疗精准呼叫系统
CN112565535A (zh) * 2021-02-26 2021-03-26 北京鑫丰南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呼叫系统设备的快速编号系统及方法
CN112565535B (zh) * 2021-02-26 2021-06-08 北京鑫丰南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呼叫系统设备的快速编号系统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808412U (zh) 护理呼叫信息协同系统
CN203734848U (zh) 物联网网关
CN104188677A (zh) 一种新型智能化泌尿外科数字影像系统
CN203466837U (zh) 一种网络摄像机的供电装置
CN202590047U (zh) 一种输液监控装置及输液远程监控网络系统
CN204618192U (zh) 数字化复合杂交手术室远程监护系统
CN104378418B (zh) 医疗监护的通信管理系统及其方法
CN204500634U (zh) 一种应用于医院住院部的体温监测管理系统
CN203870734U (zh) 一种病房呼叫系统
CN210983731U (zh) 电能表智能采集装置、电能表及系统
CN205230225U (zh) 一种医院护理无线呼叫装置
CN108737546A (zh) 一种基于ofdm宽带电力线载波技术的医院病房护理系统
CN204500664U (zh) 一种应用于医院住院部的心率监测管理系统
CN206547138U (zh) 一种二线制宽带通讯护理通讯机
CN103638575A (zh) 一种基于电力线载波通信的医用输液报警装置
CN105959499A (zh) 呼叫系统
CN107231488A (zh) 医护便携式移动终端及医护通信系统
CN201066874Y (zh) 两线制总线门诊智能分诊系统
CN203673484U (zh) 医用设备输入盒
CN204798170U (zh) 一种儿童护理床
CN201178425Y (zh) 生命体征监护网络化信息平台
CN204721387U (zh) 用于救护车与医院之间信息数据传输的智能急救系统
CN213718141U (zh) 一种无线对讲护理通讯机
CN205451747U (zh) 一种基于电力载波的led显示屏系统
CN203812374U (zh) 一种基于病房呼叫系统的浸湿敏感报警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100070, room 703 (room 7), building 1, building 1, Zhonghe Road, Fengtai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BEIJING XINFENG NANGLE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070 Beijing Fengtai District Branch Road No. 9 room 406 (Park)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XINFENG NANGLE TECHNOLOGY Co.,Ltd.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No. 018, Zone A, 3rd Floor, No. 101 West Fourth Ring South Road, Fengtai District, Beijing, 100070

Patentee after: BEIJING XINFENG NANGLE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070 room 703, 7th floor, building 1, yard 1, Zhonghe Road, Fengtai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XINFENG NANGLE TECHNOLOGY CO.,LTD.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