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808339U - 指纹识别装置、触摸屏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指纹识别装置、触摸屏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808339U
CN204808339U CN201520130536.5U CN201520130536U CN204808339U CN 204808339 U CN204808339 U CN 204808339U CN 201520130536 U CN201520130536 U CN 201520130536U CN 204808339 U CN204808339 U CN 20480833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hin plate
substrate
fingerprint sensor
fingerprint
tou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130536.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骆剑锋
关赛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film Micr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Nanchang OFilm Tech Co Ltd
Suzhou OFilm Tech Co Ltd
OFilm Group Co Ltd
Jiangxi OMS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chang OFilm Tech Co Ltd
Suzhou OFilm Tech Co Ltd
Nanchang OFilm Biometric Identif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Shenzhen OFilm 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chang OFilm Tech Co Ltd, Suzhou OFilm Tech Co Ltd, Nanchang OFilm Biometric Identif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Shenzhen OFilm 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chang OFilm Te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130536.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80833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80833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808339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mage Inpu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纹识别装置,包括一盖板元件:包括一基板,及贴附于所述基板上的第一薄板与第二薄板;设置有至少一控制元件和至少一指纹传感器的一柔性电路板;所述至少一指纹传感器被配置成感测用户手指的指纹;所述至少一控制元件被配置成控制所述指纹传感器;柔性电路板自所述基板与所述第二薄板之间经所述基板的侧边延伸至所述基板的第二表面;所述指纹传感器固定设于所述第二薄板与基板之间,以便使所述至少一个指纹传感器被安置在比所述基板更靠近所述用户手指的位置。本实用新型的指纹识别装置通过在基板上设置第一薄板与第二薄板,从而形成平整无开口的平整表面,具有完整、良好的外观及强度。

Description

指纹识别装置、触摸屏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指纹识别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指纹识别装置、触摸屏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科技发展,指纹识别装置已经越来越广泛地运用于各类便携式电子设备。如现有一类设有指纹识别装置的智能手机,使用者可通过所述指纹识别装置实现手机解锁、指纹识别支付等功能。
现有的电子产品,如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为了实现指纹识别功能,需要在其触控盖板上打孔,并采用LGA(LandGridArray,栅格阵列封装)封装技术在电子设备的盖板打孔处贴合指纹传感器,然后直接在电子设备的盖板的表面开设贯通孔以露出指纹传感器的触控感应区域,以便所述指纹传感器能进行指纹检测。但是,对电子设备的盖板的表面开设贯通孔容易导致通孔应力增加,从而导致盖板玻璃强度下降。为保证电子设备的盖板强度,打孔工艺复杂,成本较高。
若在电子设备(手机、平板电脑等)的触控盖板下直接设置至少一个指纹识别传感器模组。由于电子设备盖板作为用户输入界面,经常接受用户手机触控按压等用户行为,因此电子设备需要较强刚性强度,而目前这类的电子设备盖板厚度大于300微米以上,目前手指面与指纹识别传感器的有效距离要小于100微米。这个距离已经远远超出了用户的手指面与指纹识别传感器的距离有效距离,导致指纹识别传感器失效而无法识别用户手指纹谷脊而形成指纹图案,因此这个领域有两个亟待攻克的技术难题:一、减少手指面与指纹识别传感器的距离;二、加大指纹传感器的电磁场的强度能使得其强度穿透300微米以上盖板。
实用新型内容
提供一种强度较佳、指纹感应灵敏、外观平整的指纹识别装置、触摸屏及电子设备。
一种指纹识别装置,包括:
一盖板元件,所述盖板元件包括一基板,及贴附于所述基板上的第一薄板与第二薄板;所述基板设有朝向所述盖板设置的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连接于所述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的侧边;所述第一薄板设有朝向所述基板的第四表面及与所述第四表面相对的第三表面,所述第二薄板设有朝向所述基板的第六表面及与所述第六表面相对的第五表面;
设置有至少一控制元件和至少一指纹传感器的一柔性电路板;
所述至少一指纹传感器被配置成感测用户手指的指纹;所述至少一控制元件被配置成控制所述指纹传感器;
设置有至少一个指纹传感器的柔性电路板自所述基板与所述第二薄板之间经所述基板的侧边延伸至所述基板的第二表面;所述指纹传感器固定设于所述第二薄板与基板之间,以便使所述至少一个指纹传感器被安置在比所述基板更靠近所述用户手指的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盖板元件上形成至少一层颜色层。
进一步的,所述颜色层包括至少一层颜色油墨层或者BM层。
进一步的,所述颜色油墨层或者BM层至少涂覆于所述基板的第一表面或第二表面,或所述第二薄板的第五表面或第六表面中的一个。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薄板与第二薄板的厚度小于或等于150μm。
进一步的,所述指纹识别模组的指纹传感器被安置在比所述柔性电路板更靠近所述用户手指的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指纹识别模组的指纹传感器直接贴合于所述第二薄板的第六表面。
进一步的,所述指纹识别装置还设有粘合层,所述粘合层设置于所述基板与所述第一薄板及/或第二薄板之间,所述粘合层用于将所述基板与所述第一薄板及/或第二薄板相互紧密结合。
进一步的,所述粘合层还覆盖所述指纹识别模组的指纹传感器及至少部分柔性电路板。
进一步的,所述粘合层还覆盖于所述柔性电路板背向所述指纹传感器一侧。
进一步的,所述粘合层采用光学透明胶。
进一步的,所述基板采用玻璃、蓝宝石、透明树脂中的任意一种制成;所述第一薄板及第二薄板采用玻璃、蓝宝石、透明树脂中的任意一种制成。
一种包含指纹识别装置的触摸屏,所述触摸屏设有可视区及非可视区,包括:
一盖板元件,所述盖板元件包括一基板,及贴附于所述基板上的第一薄板与第二薄板;所述第一薄板设置于所述触摸屏的可视区,所述第二薄板设置于所述触摸屏的非可视区;所述基板设有朝向所述盖板设置的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连接于所述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的侧边,所述第一薄板设有朝向所述基板的第四表面及与所述第四表面相对的第三表面,所述第二薄板设有朝向所述基板的第六表面及与所述第六表面相对的第五表面;
连接有至少一控制元件和至少一指纹传感器的一柔性电路板;
所述至少一指纹传感器设置于触摸屏的非可视区且被配置成感测用户手指的指纹;至少一控制元件被配置成控制所述指纹传感器;
设置有至少一个指纹传感器的柔性电路板自所述基板与所述第二薄板之间经所述基板的侧边延伸至所述基板的第二表面;所述指纹传感器固定设于所述薄板与基板之间,以便使所述至少一个指纹传感器被安置在比所述基板更靠近所述用户手指的位置;
其中所述基板上形成触控感应层。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元件设置于所述基板的第二表面。
进一步的,所述至少一个指纹传感器包括被配置成通过电容耦合到所述用户手指上的指纹脊线来感测所述指纹的一组电容性元件。
进一步的,所述盖板元件上形成至少一层颜色层。
进一步的,所述颜色层包括至少一层颜色油墨层或者BM层。
进一步的,所述颜色油墨层或者BM层至少涂覆于所述基板的第一表面或第二表面,或所述第二薄板的第五表面或第六表面中的一个。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薄板与第二薄板的厚度小于或等于150μm。
进一步的,所述指纹传感器被安置在比所述柔性电路板更靠近所述用户手指的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指纹传感器直接贴合于所述第二薄板的第六表面。
进一步的,所述触摸屏还设有粘合层,所述粘合层设置于所述基板与所述第一薄板及/或第二薄板之间,所述粘合层用于将所述基板与所述第一薄板及/或第二薄板相互紧密结合。
进一步的,所述粘合层还覆盖所述指纹识别模组的指纹传感器及至少部分柔性电路板。
进一步的,所述粘合层还覆盖于所述柔性电路板背向所述指纹传感器一侧。
进一步的,所述粘合层采用光学透明胶。
进一步的,所述基板采用玻璃、蓝宝石、透明树脂中的任意一种制成;所述第一薄板及第二薄板采用玻璃、蓝宝石、透明树脂中的任意一种制成。
一种用于指纹识别感测的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设有可视区与非可视区,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至少部分设置于可视区的一显示元件;
盖板元件;与所述至少一显示元件贴合;
所述盖板元件部分区域透明,所述盖板元件包括一基板,及贴附于所述基板上的第一薄板与第二薄板;所述第一薄板设置于所述电子设备的可视区,所述第二薄板设置于所述电子设备的非可视区,所述基板设有朝向所述盖板设置的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连接于所述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的侧边,所述第一薄板设有朝向所述基板的第四表面及与所述第四表面相对的第三表面,所述第二薄板设有朝向所述基板的第六表面及与所述第六表面相对的第五表面;
连接有至少一控制元件和至少一指纹传感器的一柔性电路板,所述至少一指纹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电子设备的可视区且被配置成感测用户手指的指纹;至少一控制元件被配置成控制所述指纹传感器;
设置有至少一个指纹传感器的柔性电路板自所述基板与所述第二薄板之间经所述基板的侧边延伸至所述基板的第二表面;所述指纹传感器固定设于所述第二薄板与基板之间,以便使所述至少一个指纹传感器被安置在比所述基板更靠近所述用户手指的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指纹传感器包括能够以电容方式耦合到用户手指的用户指纹的一组电容性元件。
进一步的,所述至少一个指纹传感器包括被配置成通过电容耦合到所述用户手指上的指纹脊线来感测所述指纹的一组电容性元件。
进一步的,所述盖板元件的基板直接贴合于所述显示元件,且所述控制元件设置于所述盖板元件与所述显示元件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盖板元件上形成至少一层颜色层。
进一步的,所述颜色层包括至少一层颜色油墨层或者BM层。
进一步的,所述颜色油墨层或者BM层至少涂覆于所述基板的第一表面或第二表面,或所述第二薄板的第五表面或第六表面中的一个。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薄板与第二薄板的厚度小于或等于150μm。
进一步的,所述指纹传感器被安置在比所述柔性电路板更靠近所述用户手指的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指纹传感器直接贴合于所述第二薄板的第六表面。
进一步的,所述电子设备还设有粘合层,所述粘合层设置于所述基板与所述第一薄板及/或第二薄板之间,所述粘合层用于将所述基板与所述第一薄板及/或第二薄板相互紧密结合。
进一步的,所述粘合层还覆盖所述指纹识别模组的指纹传感器及至少部分柔性电路板。
进一步的,所述粘合层还覆盖于所述柔性电路板背向所述指纹传感器一侧。
进一步的,所述基板采用玻璃、蓝宝石、透明树脂中的任意一种制成;所述第一薄板及/或第二薄板采用玻璃、蓝宝石、透明树脂中的任意一种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指纹识别装置通过在基板上设置第一薄板、第二薄板,从而形成平整无开口的平整表面,使设置该指纹识别装置的电子设备具有完整、良好的外观及强度,不仅可避免电子设备外观面开孔而导致应力集中、强度下降,同时还便于使用者进行触控及观看。且本实用新型的指纹识别装置通过在可视区设置指纹传感器,便于使用者在可视区进行指纹识别感测操作,具有良好的操作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指纹识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述的指纹识别装置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是第一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指纹识别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图4是第二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指纹识别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图5是第三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指纹识别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指纹识别装置及电子设备。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指纹识别装置可以应用于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媒体播放器等电子设备,也可以应用于自动柜员机(AutomatedTellerMachine,ATM)等金融终端设备。
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一种设有指纹识别装置10的电子设备,所述指纹识别装置10包括盖板元件12、指纹识别模组15。所述电子设备还设有显示元件100。所述盖板元件12盖设于显示元件100之上。
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可视区及设置于可视区外周的非可视区。非可视区位于可视区的周围且形成一边框,避免使用者在操作时直接看到非可视区中对应设置的线路等组件。可视区则为使用者所触控且操作的部分。
所述盖板元件12包括基板122及贴附于所述基板122的第一薄板123、第二薄板124,所述第一薄板123与第二薄板124的厚度小于基板122的厚度。
所述基板122设有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1220与第二表面1222及连接于所述第一表面1220与第二表面1222的侧边1223,所述第一薄板123设有相对设置的第三表面1230与第四表面1232,所述第二薄板124设有相对设置的第五表面1240与第六表面1242。所述基板122与所述第一薄板123、第二薄板124相互层叠设置,所述基板122的第一表面1220与所述第一薄板123的第四表面1232、第二薄板124的第六表面1242相对设置,所述基板122的第二表面1222与所述第一薄板123的第三表面1230、第二薄板124的第五表面1240相背设置。所述指纹识别模组15设置于所述基板122,所述第一薄板123与第二薄板124覆盖所述指纹识别模组15并至少覆盖部分所述基板122。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薄板123设置于所述电子设备的可视区,所述第二薄板124设置于所述电子设备的非可视区。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基板122与所述第一薄板123、第二薄板124相互贴合可构成电子设备的盖板元件12,从而用于配合电子设备的其他部件实现电子设备的各类功能。所述基板122与所述第一薄板123、第二薄板124可作为电子设备的显示界面保护装置或者用户输入的操作界面。如所述第一薄板123、第二薄板124与所述基板122可作为电子设备的使用者进行观看的显示屏;同时,所述第一薄板123、第二薄板124与所述基板122也可作为电子设备的使用者进行触控操作的触控屏。可以理解的是,所述指纹识别装置10可设置形成于电子设备的背面,所述指纹识别装置10的基板122与第一薄板123、第二薄板124可共同构成电子设备的背板。
本实用新型中的基板122可采用透明的玻璃、蓝宝石、透明树脂中的任意一种制成,所述第一薄板123、第二薄板124可采用玻璃、蓝宝石、透明树脂中的任意一种制成。较优的,所述基板122可采用蓝宝石材料制成。次选的,所述基板122也可采用康宁公司的钢化玻璃制成。所述基板的厚度可小于或等于400μm,较优的,所述基板122的厚度可为300μm至400μm。
较优的,所述第一薄板123、第二薄板124可采用蓝宝石材料制成。次选的,所述第一薄板123、第二薄板124也可采用康宁公司的钢化玻璃制成。所述基板的厚度可小于或等于150μm,较优的,所述基板122的厚度小于或等于100μm。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基板122与第一薄板123、第二薄板124可采用相同或不同的材料制成,如基板122与第一薄板123、第二薄板124可均采用蓝宝石材料或玻璃材料制成,也可采用蓝宝石与玻璃组合等。
当所述基板122与第一薄板123、第二薄板124均采用玻璃制成时,所述基板122可采用强化玻璃制成,而第一薄板123、第二薄板124可采用普通玻璃制成。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指纹识别模组15包括柔性电路板152、指纹传感器153、控制元件155。指纹传感器153至少部分夹设于第二薄板124与基板122之间,当用户在所述电子设备进行指纹识别鉴权操作时,用户的手指指纹面与指纹传感器153的距离约d,而所述第二薄板124的厚度大约为所述距离d,因此采用同样材质的第二薄板124,其厚度越薄,则其指纹识别的准确性、识别率越高。
通过设置较薄的第二薄板124厚度,使指纹传感器与用户手指指纹面的距离较短,从而保证所述指纹传感器154的指纹感测效果。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基板122及第二薄板124的厚度,使得电子设备的盖板元件12的整体厚度在500μm以下,进而使得电子设备的盖板元件12的既能满足其作为触控输入界面的刚性强度的需求,又不会增加电子设备厚度。使电子设备盖板元件不挖孔情况下,也可巧妙地将指纹传感器153嵌入在盖板元件12之中来解决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问题。
柔性电路板152用于承载指纹传感器153与控制元件155,并将所述指纹传感器153与控制元件155进行电性连接。所述柔性电路板152的基材可采用聚酰亚胺薄膜(Polyimidefilm,PIfilm)制成;进一步的,所述柔性电路板152的基材可采用两层聚酰亚胺树脂(Polyimideresin,PIresin)组成,其也可由一层聚酰亚胺基材结合一层其他材质的保护层树脂构成。本实用新型不以此为限。
所述指纹传感器153形成于所述柔性电路板152一端上,指纹传感器153用于感应手指对所述薄板123的按压并采集用户手指的指纹信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指纹传感器153可采用多通道指纹传感器153。可以理解的是,所述指纹传感器153可设置传感电路以进行指纹采集及模拟信号生成,所述指纹传感器153可以封装在单列直插式封装(singlein-line,SiP)内。所述指纹传感器153也可采用单颗芯片并通过填充胶体进行保护。所述传感电路可以被封装于环氧树脂或其它弹性体材料内,使得所述传感电路可以得到合理保护,避免装配时被碰撞损坏。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指纹传感器153被安置在比所述柔性电路板152更靠近所述用户手指的位置。所述指纹传感器153包括被配置成通过电容耦合到所述用户手指上的指纹脊线来感测所述指纹的一组电容性元件。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指纹传感器153之上覆盖薄板122,从而使指纹识别装置40具有良好、平整的外观,并可保证指纹识别装置40具有较高的指纹识别精度,便于用户使用。
进一步的,所述指纹传感器153可采用光学式指纹传感器、电容式指纹传感器、压电指纹传感器或超声波指纹传感器。所述指纹传感器153可采用呈条状式分布的划擦式传感器,也可以为呈阵列式分布的按压式传感器。所述指纹传感器153也可采用其他可对使用者指纹进行感应、识别的器件,在此不再赘述。
进一步的,所述指纹传感器153的表面也可形成保护层(图未示)。所述保护层形成于指纹识别模组15的上方,以对指纹识别模组15,尤其是对指纹传感器153进行保护。保护层通过喷涂技术或印刷技术或真空蒸镀技术形成,其材料例如包括UV固化型PMMA胶(紫外光固化透明胶)、热固化型PMMA胶或类金刚石(Diamond-likeCarbon,DLC),其中DLC采用镀膜方式形成保护层。在一些实施例中,保护层还可以由玻璃、陶瓷、蓝宝石、石英或者其他持久耐用的材料形成,例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酰亚胺(PI)等有机薄膜。可以理解的是,所述保护层可以设置为单层,也可设置为多层。
所述控制元件155与柔性电路板152电连接。所述控制元件155可采用控制芯片或可实现控制功能的控制电路,如特定用途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IntegratedCircuits,ASIC)。
所述控制元件155与所述柔性电路板152的电连接方式可采用任意适用的现有技术。如本实用新型中的控制元件155可采用焊线、硅通孔结构或倒装方式电连接于柔性电路板152,本实用新型不以此为限。
本实用新型的指纹识别装置10的指纹识别模组15的指纹传感器153与控制元件155并非封装于同一芯片中的一体式封装结构,而是各自独立地、分离地设置于柔性电路板152的同侧,并分别与柔性电路板152电连接。控制元件155通过柔性电路板152与指纹传感器153电连接,从而使指纹传感器153的信号传输到控制元件155中进行处理。
所述指纹识别模组15用于对指纹进行感应识别。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指纹识别模组15组装于所述盖板元件12。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指纹识别模组15的柔性电路板152自所述基板122的第一表面1220与所述第二薄板124的第六表面1242之间,经所述基板122的侧边1223延伸至所述基板122的第二表面112。
所述指纹传感器153电连接于所述柔性电路板152的一端,且所述指纹传感器153设置于所述基板122的第一表面1220与所述第二薄板124的第六表面1242之间;所述控制元件155电连接于所述柔性电路板152的另一端,且所述控制元件155所述基板122的第二表面112一侧。所述指纹识别模组15的柔性电路板152在绕折设置于所述盖板元件12的过程中,可保持贴合于所述基板122。进一步的,所述柔性电路板152可通过光学胶粘合于所述基板122。
本实施例中的指纹识别装置10通过在基板122上设置第一薄板123与第二薄板124,从而形成平整无开口的表面,同时指纹传感器153对应第二薄板124设置于非可视区,使设置该指纹识别装置10的电子设备具有完整、良好的外观及强度,不仅可避免电子设备外观面开孔而导致应力集中、强度下降,同时便于使用者进行触控及观看。且本实施例中的指纹识别装置10设置第一薄板123与第二薄板124,可实现局部替换。且本实施例中的指纹识别装置10通过在将柔性电路板152自基板122的侧边1223绕折设置,可避免破坏基板122的表面完整性并可便于设置指纹感应芯片153与控制元件155,保证指纹识别装置10具有较薄的厚度,利于提升指纹识别装置10的指纹识别精度。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的指纹识别装置10在所述基板122与薄板123之间还设有粘合层17,用于将所述基板122与薄板123相互紧密结合。所述粘合层17可采用光学透明树脂(OpticalClearResin,OCR)或光学胶带(OpticalClearAdhesive,OCA)。
进一步的,所述粘合层17覆盖所述指纹识别模组15的指纹传感器153或覆盖至少部分柔性电路板152。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粘合层17可覆盖于所述柔性电路板152设有所述指纹传感器153的一侧。即,所述指纹传感器153设置于所述柔性电路板152朝向所述薄板123的第四表面1232的一侧,所述粘合层17覆盖于所述柔性电路板152朝向所述薄板123的第四表面1232的一侧,并覆盖所述指纹传感器153及/或至少部分柔性电路板152。
所述粘合层17也可覆盖于所述柔性电路板152没有设置指纹传感器153的一侧。即,所述指纹传感器153设置于所述柔性电路板152朝向所述薄板123的第四表面1232的一侧;所述粘合层17覆盖于所述柔性电路板152朝向所述基板122的第一表面1220的一侧,且所述粘合层17至少覆盖部分所述柔性电路板152。
所述粘合层17不仅可加强所述基板122与所述薄板123之间的连接强度,还可便于所述指纹识别模组15稳定地设置于所述基板122与所述薄板123之间。进一步的,所述粘合层17可用于加强所述指纹传感器153与所述柔性电路板152之间的连接强度。且,当所述粘合层17设置于柔性电路板152与所述基板122之间时,不会增加所述指纹传感器153至所述薄板123的第三表面1230之间的厚度,进而可保证所述指纹传感器153的感测识别精度。
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提供一种设有指纹识别装置20的电子设备,其与第一实施例大致相同,所述电子设备设有可视区及非可视区。所述指纹识别装置20包括盖板元件、指纹识别模组25。所述盖板元件包括基板222及贴附与基板的第一薄板223、第二薄板224,所述第一薄板223、第二薄板224的厚度小于基板222的厚度。所述基板222设有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2220、第二表面2222、连接于第一表面2220与第二表面2222的侧边2223。所述第一薄板223设置于电子设备的可视区,所述第二薄板224设置于电子设备的非可视区。所述第一薄板223设有相对设置的第三表面2230与第四表面2232。所述第二薄板224设有相对设置的第五表面2240与第六表面2242。所述指纹识别模组25包括柔性电路板252、指纹传感器253、控制元件255。指纹传感器253设置于所述指纹识别装置20的非可视区。
不同之处在于,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指纹传感器253直接贴合于第一所述薄板223的第四表面2232。
本实施例中,通过将所述指纹传感器253直接贴合第一薄板223的第四表面2232,从而降低指纹传感器253与使用者手指之间的直线距离,便于使用者通过触摸所述第一薄板223的第三表面2230以使所述指纹识别模组25进行指纹感应、识别。
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提供一种设有指纹识别装置30的电子设备,其与第一实施例大致相同,指纹识别装置30包括盖板元件32、指纹识别模组35。所述电子设备还设有显示元件100。所述盖板元件32包括基板322及贴附与基板322的第一薄板323与第二薄板324,所述第一薄板323与第二薄板324的厚度小于基板322的厚度。所述基板322设有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3220、第二表面3222、连接于第一表面2220与第二表面2222的侧边2223。所述第一薄板323设有相对设置的第三表面3230与第四表面3232。所述第二薄板324设有相对设置的第五表面3240与第六表面3242。
所述指纹识别模组35包括柔性电路板352、指纹传感器353、控制元件355。基板322与第一薄板323、第二薄板324之间设有粘合层37。指纹传感器353设置于所述指纹识别装置30的非可视区。
不同之处在于,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指纹识别装置30还设有至少一层颜色层39,所述颜色层39包括至少一层颜色油墨层或BM(BlackMatrix,黑色矩阵)层并涂覆于所述基板322及/或所述第二薄板324。可以理解的是,所述颜色层39可形成于所述基板322的第一表面3220与/或第二表面3222,或形成于所述第二薄板324的第五表面3240与/或第六表面3242。
所述颜色层39用于遮挡各类器件,从而使指纹识别装置30及设有该指纹识别装置30的电子设备具有良好外观。
进一步的,所述颜色层39与所述指纹传感器353表面的保护层的颜色相同。本实用新型的所述颜色层39可形成于所述盖板元件的任意一侧。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所述颜色层39设置于盖板元件的非可视区,从而遮挡指纹识别装置30或设有指纹识别装置30的触控屏、电子设备的电子元件,从而使指纹识别装置30或设有指纹识别装置30的触控屏、电子设备具有良好的外观。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包含指纹识别装置的触摸屏,采用如上所述的指纹识别装置,并在所述基板上形成触控感应层(图未示),从而实现用户的触控操作。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用于指纹识别感测的电子设备,包括显示元件及如上所述的指纹识别装置,所述指纹识别装置的盖板元件部分区域透明且贴合于所述显示元件。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电子设备设有可视区与非可视区,所述电子设备设有如上所述的指纹识别装置,所述指纹识别装置的指纹传感器被设置于所述电子设备的非可视区中。所述基板至少覆盖部分可视区。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并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40)

1.一种指纹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盖板元件,所述盖板元件包括一基板,及贴附于所述基板上的第一薄板与第二薄板;所述基板设有朝向所述盖板设置的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一表面相背的第二表面、连接于所述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的侧边;所述第一薄板设有朝向所述基板的第四表面及与所述第四表面相对的第三表面,所述第二薄板设有朝向所述基板的第六表面及与所述第六表面相对的第五表面;
设置有至少一控制元件和至少一指纹传感器的一柔性电路板;
所述至少一指纹传感器被配置成感测用户手指的指纹;所述至少一控制元件被配置成控制所述指纹传感器;
设置有至少一个指纹传感器的柔性电路板自所述基板与所述第二薄板之间经所述基板的侧边延伸至所述基板的第二表面;所述指纹传感器固定设于所述第二薄板与基板之间,以便使所述至少一个指纹传感器被安置在比所述基板更靠近所述用户手指的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指纹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元件上形成至少一层颜色层。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指纹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颜色层包括至少一层颜色油墨层或者BM层。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指纹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颜色油墨层或者BM层至少涂覆于所述基板的第一表面或第二表面,或所述第二薄板的第五表面或第六表面中的一个。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指纹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薄板与第二薄板的厚度小于或等于150μm。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指纹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纹识别模组的指纹传感器被安置在比所述柔性电路板更靠近所述用户手指的位置。
7.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指纹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纹识别模组的指纹传感器直接贴合于所述第二薄板的第六表面。
8.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指纹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纹识别装置还设有粘合层,所述粘合层设置于所述基板与所述第一薄板及/或第二薄板之间,所述粘合层用于将所述基板与所述第一薄板及/或第二薄板相互紧密结合。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指纹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粘合层还覆盖所述指纹识别模组的指纹传感器及至少部分柔性电路板。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指纹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粘合层还覆盖于所述柔性电路板背向所述指纹传感器一侧。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指纹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粘合层采用光学透明胶。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指纹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采用玻璃、蓝宝石、透明树脂中的任意一种制成;所述第一薄板及第二薄板采用玻璃、蓝宝石、透明树脂中的任意一种制成。
13.一种包含指纹识别装置的触摸屏,所述触摸屏设有可视区及非可视区,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盖板元件,所述盖板元件包括一基板,及贴附于所述基板上的第一薄板与第二薄板;所述第一薄板设置于所述触摸屏的可视区,所述第二薄板设置于所述触摸屏的非可视区;所述基板设有朝向所述盖板设置的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连接于所述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的侧边,所述第一薄板设有朝向所述基板的第四表面及与所述第四表面相对的第三表面,所述第二薄板设有朝向所述基板的第六表面及与所述第六表面相对的第五表面;
连接有至少一控制元件和至少一指纹传感器的一柔性电路板;
所述至少一指纹传感器设置于触摸屏的非可视区且被配置成感测用户手指的指纹;至少一控制元件被配置成控制所述指纹传感器;
设置有至少一个指纹传感器的柔性电路板自所述基板与所述第二薄板之间经所述基板的侧边延伸至所述基板的第二表面;所述指纹传感器固定设于所述第二薄板与所述基板之间,以便使所述至少一个指纹传感器被安置在比所述基板更靠近所述用户手指的位置;
其中所述基板上形成触控感应层。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触摸屏,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元件设置于所述基板的第二表面。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触摸屏,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指纹传感器包括被配置成通过电容耦合到所述用户手指上的指纹脊线来感测所述指纹的一组电容性元件。
16.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触摸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元件上形成至少一层颜色层。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触摸屏,其特征在于,所述颜色层包括至少一层颜色油墨层或者BM层。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触摸屏,其特征在于,所述颜色油墨层或者BM层至少涂覆于所述基板的第一表面或第二表面,或所述第二薄板的第五表面或第六表面中的一个。
19.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触摸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薄板与第二薄板的厚度小于或等于150μm。
20.如权利要求13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触摸屏,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纹传感器被安置在比所述柔性电路板更靠近所述用户手指的位置。
21.如权利要求13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触摸屏,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纹传感器直接贴合于所述第二薄板的第六表面。
22.如权利要求13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触摸屏,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摸屏还设有粘合层,所述粘合层设置于所述基板与所述第一薄板及/或第二薄板之间,所述粘合层用于将所述基板与所述第一薄板及/或第二薄板相互紧密结合。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触摸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粘合层还覆盖所述指纹识别模组的指纹传感器及至少部分柔性电路板。
24.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触摸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粘合层还覆盖于所述柔性电路板背向所述指纹传感器一侧。
25.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触摸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粘合层采用光学透明胶。
26.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触摸屏,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采用玻璃、蓝宝石、透明树脂中的任意一种制成;所述第一薄板及第二薄板采用玻璃、蓝宝石、透明树脂中的任意一种制成。
27.一种用于指纹识别感测的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设有可视区与非可视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至少部分设置于可视区的一显示元件;
盖板元件;与所述至少一显示元件贴合;
所述盖板元件部分区域透明,所述盖板元件包括一基板,及贴附于所述基板上的第一薄板与第二薄板;所述第一薄板设置于所述电子设备的可视区,所述第二薄板设置于所述电子设备的非可视区,所述基板设有朝向所述盖板设置的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连接于所述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的侧边,所述第一薄板设有朝向所述基板的第四表面及与所述第四表面相对的第三表面,所述第二薄板设有朝向所述基板的第六表面及与所述第六表面相对的第五表面;
连接有至少一控制元件和至少一指纹传感器的一柔性电路板,所述至少一指纹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电子设备的可视区且被配置成感测用户手指的指纹;至少一控制元件被配置成控制所述指纹传感器;
设置有至少一个指纹传感器的柔性电路板自所述基板与所述第二薄板之间经所述基板的侧边延伸至所述基板的第二表面;所述指纹传感器固定设于所述第二薄板与基板之间,以便使所述至少一个指纹传感器被安置在比所述基板更靠近所述用户手指的位置。
28.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纹传感器包括能够以电容方式耦合到用户手指的用户指纹的一组电容性元件。
29.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指纹传感器包括被配置成通过电容耦合到所述用户手指上的指纹脊线来感测所述指纹的一组电容性元件。
30.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元件的基板直接贴合于所述显示元件,且所述控制元件设置于所述盖板元件与所述显示元件之间。
31.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元件上形成至少一层颜色层。
32.如权利要求3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颜色层包括至少一层颜色油墨层或者BM层。
33.如权利要求3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颜色油墨层或者BM层至少涂覆于所述基板的第一表面或第二表面,或所述第二薄板的第五表面或第六表面中的一个。
34.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薄板与第二薄板的厚度小于或等于150μm。
35.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纹传感器被安置在比所述柔性电路板更靠近所述用户手指的位置。
36.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纹传感器直接贴合于所述第二薄板的第六表面。
37.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设有粘合层,所述粘合层设置于所述基板与所述第一薄板及/或第二薄板之间,所述粘合层用于将所述基板与所述第一薄板及/或第二薄板相互紧密结合。
38.如权利要求37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粘合层还覆盖所述指纹识别模组的指纹传感器及至少部分柔性电路板。
39.如权利要求37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粘合层还覆盖于所述柔性电路板背向所述指纹传感器一侧。
40.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采用玻璃、蓝宝石、透明树脂中的任意一种制成;所述第一薄板及/或第二薄板采用玻璃、蓝宝石、透明树脂中的任意一种制成。
CN201520130536.5U 2015-03-06 2015-03-06 指纹识别装置、触摸屏及电子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80833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130536.5U CN204808339U (zh) 2015-03-06 2015-03-06 指纹识别装置、触摸屏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130536.5U CN204808339U (zh) 2015-03-06 2015-03-06 指纹识别装置、触摸屏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808339U true CN204808339U (zh) 2015-11-25

Family

ID=545931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130536.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808339U (zh) 2015-03-06 2015-03-06 指纹识别装置、触摸屏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808339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51125A (zh) * 2015-03-06 2015-07-01 南昌欧菲生物识别技术有限公司 指纹识别装置、触摸屏及电子设备
CN109074147A (zh) * 2016-04-01 2018-12-21 微软技术许可有限责任公司 键集指纹传感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51125A (zh) * 2015-03-06 2015-07-01 南昌欧菲生物识别技术有限公司 指纹识别装置、触摸屏及电子设备
CN109074147A (zh) * 2016-04-01 2018-12-21 微软技术许可有限责任公司 键集指纹传感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751125A (zh) 指纹识别装置、触摸屏及电子设备
CN104751131A (zh) 指纹识别装置、触摸屏及电子设备
CN104751127A (zh) 指纹识别装置、触摸屏及电子设备
CN204808340U (zh) 指纹识别装置、触摸屏及电子设备
CN104881627A (zh) 指纹识别装置、触摸屏及电子设备
CN104134063B (zh) 指纹识别检测组件及其电子装置
CN104751123A (zh) 指纹识别装置、触摸屏及电子设备
US20130257791A1 (en) Capacitive touch screen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N105094227A (zh) 电子装置
CN204595876U (zh) 指纹识别装置、触控屏及终端设备
CN104794428A (zh) 指纹识别装置、触控屏及终端设备
CN208092749U (zh) 软性电路板、生物信息感测模组、和电子设备
CN104766048B (zh) 指纹识别装置及其制造方法、触摸屏、终端设备
CN104751124A (zh) 指纹识别装置、触摸屏及电子设备
CN104794427A (zh) 指纹识别装置、触控屏及终端设备
CN104834892A (zh) 指纹识别装置、触控屏及终端设备
CN106991383A (zh) 指纹模组、显示屏和移动终端
CN204613972U (zh) 指纹识别装置、触摸屏及电子设备
CN204595874U (zh) 指纹识别装置、触控屏及终端设备
CN204613969U (zh) 指纹识别装置、触摸屏及电子设备
CN204613973U (zh) 指纹识别装置、触摸屏及电子设备
CN104751135A (zh) 指纹识别装置、触摸屏及电子设备
CN204808339U (zh) 指纹识别装置、触摸屏及电子设备
CN204808348U (zh) 指纹识别装置、触摸屏及电子设备
CN204808341U (zh) 指纹识别装置、触摸屏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330096 Jiangxi Nanchang Nanchang hi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east of six road, south of Tianxiang Avenue.

Patentee after: OFilm Micr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after: Nanchang OFilm Tech. Co.,Ltd.

Patentee after: OFilm Tech Co.,Ltd.

Patentee after: SUZHOU OFILM TECH Co.,Ltd.

Address before: 330013 no.1189 Jingdong Avenue, high tech Zone, Nanchang City, Jiangx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NANCHANG OFILM BIO-IDENTIFICATION 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before: Nanchang OFilm Tech. Co.,Ltd.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OFilm Tech Co.,Ltd.

Patentee before: SUZHOU OFILM TECH Co.,Ltd.

Address after: 330096 No.699 Tianxiang North Avenue, Nanchang hi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Nanchang City, Jiangx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Jiangxi OMS Microelectronics Co.,Ltd.

Patentee after: Nanchang OFilm Tech. Co.,Ltd.

Patentee after: Ophiguang Group Co.,Ltd.

Patentee after: SUZHOU OFILM TECH Co.,Ltd.

Address before: 330096 Jiangxi Nanchang Nanchang hi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east of six road, south of Tianxiang Avenue.

Patentee before: OFilm Micr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before: Nanchang OFilm Tech. Co.,Ltd.

Patentee before: OFilm Tech Co.,Ltd.

Patentee before: SUZHOU OFILM TECH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705

Address after: 330096 No.699 Tianxiang North Avenue, Nanchang hi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Nanchang City, Jiangx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Jiangxi OMS Microelectronics Co.,Ltd.

Address before: 330096 No.699 Tianxiang North Avenue, Nanchang hi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Nanchang City, Jiangx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Jiangxi OMS Microelectronics Co.,Ltd.

Patentee before: Nanchang OFilm Tech. Co.,Ltd.

Patentee before: Ophiguang Group Co.,Ltd.

Patentee before: SUZHOU OFILM TECH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12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