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795643U - 红外加热板的串联焊接结构 - Google Patents

红外加热板的串联焊接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795643U
CN204795643U CN201520589598.2U CN201520589598U CN204795643U CN 204795643 U CN204795643 U CN 204795643U CN 201520589598 U CN201520589598 U CN 201520589598U CN 204795643 U CN204795643 U CN 20479564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eld part
series connection
hot plate
infrared hot
wi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589598.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晖昭
史蒂夫班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520589598.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79564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79564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795643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sistance Heat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红外加热板的串联焊接结构,采用单根电源导线串联连接一块以上的红外加热板,其中一块位于末端的加热板设置有终端焊接部,其他加热板设置有贯穿焊接部;电源导线为至少有正负两根电线相绞形成的多股绞合线。本实用新型将多个红外加热板平行或交错设置,使相邻加热板的在连接导电线束时保持最低电场与最低电磁辐射;通过贯穿焊接部与终端焊接部串联电耦合到单根电源线,显著降低现有技术中多根并联导线产生的电场(EF);利用双绞线可使相等和相反方向的电磁场的矢量互相抵消的特性,本实用新型通过保持绞合线在贯穿焊接部与终端焊接部这些焊接薄弱点位置的绞合状态,严格保证最小的电场与电磁辐射。本实用新型将电场和电磁场辐射降低到最小,充分有效地保障了人身安全。

Description

红外加热板的串联焊接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红外线加热产品领域,尤其是一种红外加热板的串联焊接结构。
背景技术
桑拿采用多种加热方式以达到治疗和洁肤效果,目前利用电流通过半导体材料产生红外线热的电加热方法日渐流行。桑拿房电加热系统一般采用阵列的多块红外加热板,能够在桑拿房内发出红外辐射,现有技术中这些加热板通常采用并联的形式进行电气连接,多根电源线、每一块加热板与电线连接的焊点附近会产生较大的电场(EF)和电磁辐射(EMR)。电场和电磁辐射对使用者存在潜在的安全隐患,因而降低电场和降低电磁辐射是桑拿房电加热系统改进的重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人针对上述现有并联连接加热板因而存在较大的电场和电磁辐射等缺点,提供一种合理的红外加热板的串联焊接结构,从而有效降低了电场和电磁辐射。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红外加热板的串联焊接结构,采用单根电源导线串联连接一块以上的红外加热板,其中一块位于末端的加热板设置有终端焊接部,其他加热板设置有贯穿焊接部;电源导线为至少有正负两根电线相绞形成的双股绞合线。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相邻两块红外加热板为平行或交错设置。
终端焊接部与贯穿焊接部均设置有至少两个焊点与电源导线电气连接,两个焊点分别是负极焊点与正极焊点。
加热板板面上的正极焊点与负极焊点之间的距离近似等于一个或多个电源导线的绞合节距。
终端焊接部与贯穿焊接部还包括接地焊点。
终端焊接部与贯穿焊接部还包括保护罩。
电源导线优选为包括具有地线的三根或三根以上电线相绞形成的多股绞合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将多个红外加热板平行或交错设置,使相邻加热板的在连接导电线束时保持最低电场与最低电磁辐射;通过贯穿焊接部与终端焊接部串联电耦合到单根电源线,显著降低现有技术中多根并联导线产生的电场(EF);利用双绞线可使相等和相反方向的电磁场的矢量互相抵消的特性,本实用新型通过保持绞合线在贯穿焊接部与终端焊接部这些焊接薄弱点位置的绞合状态,严格保证最小的电场与电磁辐射。本实用新型将电场和电磁场辐射降低到最小,充分有效地保障了人身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安装示意图。
图2为贯穿焊接部的放大图。
图3为图2的主视图。
图4为终端焊接部的放大图。
图5为图4的主视图。
图中:1、导线;2、加热板;3、贯穿焊接部;4、终端焊接部;5、接地焊点;6、负极焊点;7、正极焊点;8、保护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红外加热板的串联焊接结构包括采用单根电源导线1串联连接一块以上的红外加热板2,其中一块位于末端的加热板2背部设置有终端焊接部4,其他加热板2背部设置有贯穿焊接部3。相邻两块红外加热板2方向平行或交错设置。终端焊接部4与贯穿焊接部3均设置有至少三个焊点与电源导线1电气连接,三个焊点分别是接地焊点5、负极焊点6与正极焊点7,终端焊接部4与贯穿焊接部3还包括保护罩8,在焊点焊接完成后向保护罩8内填充环氧树脂材料来完全密封和埋入暴露的绞合线和裸露的焊点。电源导线1为至少有正负两根电线相绞形成的双股绞合线,优选地还可以包括具有地线的三根或三根以上电线相绞形成的多股绞合线。
如图2、图3所示,将电源导线1穿过贯穿焊接部3的保护罩8内的部分区域的外套层去除,露出内部绞合线,不要破坏绞合线的绞合状态,仅将靠近板面处的电线的外部绝缘皮部分剥除,露出金属电芯,将正极电线的电芯焊接在加热板2板面上正极焊点7位置,将负极电线的电芯焊接在负极焊点6位置,将地线电芯焊接在接地焊点5位置。加热板2板面上的正极焊点7与负极焊点6之间的距离近似等于一个或多个绞合节距。
如图4、图5所示,电源导线1的末端焊接在末端的加热板2的终端焊接部4部位,根据实际焊接位置确定电线的保留长度,将正极电线的电芯焊接在加热板2板面上正极焊点7位置,将负极电线的电芯焊接在负极焊点6位置,将地线电芯焊接在接地焊点5位置。
实际工作中电压推动线路中电流流动时,双绞合线的绞合形态对控制电磁辐射的水平非常重要,正常工作时(存在泄漏电流时除外),正极电线中的电流与负极电线中的电流是相等的,流动的方向相反。电磁辐射是电线中电流产生电磁辐射效应,尽管相对值小,但是只要存在电流即会存在,且可以用有大小和方向的矢量表示。双绞线可以使相等和相反方向的电磁场的矢量互相抵消,本实用新型通过保持绞合线在焊接位置这些薄弱点的绞合状态,严格保证最小的电场与电池辐射;通过利用单根导线串联各个加热板,相邻加热板平行或交错设置,使相邻加热板的电磁辐射在相邻区域内也能形成抵消,而单根串联导线也能显著降低现有技术中多根并联导线在连接点上产生较高的电磁辐射的缺陷。采取上述结构,使本实用新型的电场和电磁场辐射降低到最小,从而充分有效地保证了人身安全。
以上描述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不是对实用新型的限定,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可以作任何形式的修改。

Claims (7)

1.一种红外加热板的串联焊接结构,其特征在于:采用单根电源导线(1)串联连接一块以上的红外加热板(2),其中一块位于末端的加热板(2)设置有终端焊接部(4),其他加热板(2)设置有贯穿焊接部(3);电源导线(1)为至少有正负两根电线相绞形成的双股绞合线。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加热板的串联焊接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两块红外加热板(2)为平行或交错设置。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加热板的串联焊接结构,其特征在于:终端焊接部(4)与贯穿焊接部(3)均设置有至少两个焊点与电源导线(1)电气连接,两个焊点分别是负极焊点(6)与正极焊点(7)。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红外加热板的串联焊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加热板(2)板面上的正极焊点(7)与负极焊点(6)之间的距离近似等于一个或多个电源导线(1)的绞合节距。
5.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红外加热板的串联焊接结构,其特征在于:终端焊接部(4)与贯穿焊接部(3)还包括接地焊点(5)。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加热板的串联焊接结构,其特征在于:终端焊接部(4)与贯穿焊接部(3)还包括保护罩(8)。
7.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加热板的串联焊接结构,其特征在于:电源导线(1)优选为包括具有地线的三根或三根以上电线相绞形成的多股绞合线。
CN201520589598.2U 2015-08-04 2015-08-04 红外加热板的串联焊接结构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79564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589598.2U CN204795643U (zh) 2015-08-04 2015-08-04 红外加热板的串联焊接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589598.2U CN204795643U (zh) 2015-08-04 2015-08-04 红外加热板的串联焊接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795643U true CN204795643U (zh) 2015-11-18

Family

ID=545356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589598.2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795643U (zh) 2015-08-04 2015-08-04 红外加热板的串联焊接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79564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72714A (zh) * 2015-08-04 2015-11-18 高晖昭 红外加热板的串联结构与焊接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72714A (zh) * 2015-08-04 2015-11-18 高晖昭 红外加热板的串联结构与焊接方法
CN105072714B (zh) * 2015-08-04 2018-03-16 高晖昭 红外加热板的串联结构与焊接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629287U (zh) 一种全方位无电磁辐射的发热板
CN204795643U (zh) 红外加热板的串联焊接结构
CN204157085U (zh) 一种融雪发热电缆
CN105072714B (zh) 红外加热板的串联结构与焊接方法
CN205944461U (zh) 一种接地铜排接头
CN204361634U (zh) 一种管型母线槽结构
CN201616921U (zh) 双导远红外线发热电缆
CN206878197U (zh) 一种电线快速接头
CN104466851A (zh) 一种管型母线槽结构
CN202342687U (zh) 用于人体皮肤美容保健的导电膜
CN204761741U (zh) 加热电缆
CN203167320U (zh) 耐磨耐高温的发热电缆
CN207938374U (zh) 一种架空绝缘平行集束电缆
CN202855942U (zh) T形接线端子
CN207219060U (zh) 一种碳纤维发热线缆导电防水接头
CN206564387U (zh) 一种新型插头电源线
CN207009833U (zh) 一种过热保护电连接器
CN208848630U (zh) 一种高压电容器连接线
CN207782054U (zh) 一种总分式安全汽车线束
CN203850487U (zh) 电连接器
CN207183549U (zh) 一种电器联接电缆
CN206322858U (zh) 干式电磁调压器的连接导线
CN102523640A (zh) 零辐射柔性发热器具电热线接线方法
CN202651368U (zh) 一种连接器
CN209822899U (zh) 一种线缆搭接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118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80316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