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795341U - 电视机 - Google Patents

电视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795341U
CN204795341U CN201520399814.7U CN201520399814U CN204795341U CN 204795341 U CN204795341 U CN 204795341U CN 201520399814 U CN201520399814 U CN 201520399814U CN 204795341 U CN204795341 U CN 20479534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plate
sidewall
projection
mounting groove
fore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399814.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政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TCL New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TCL New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TCL New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TCL New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399814.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79534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79534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795341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ransforming Electric Information Into Light Inform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视机,该电视机包括胶框、前壳及后壳,胶框设于前壳和后壳之间;前壳上设置有第一安装槽,后壳上设置有第二安装槽,胶框上对应第一安装槽的位置设有与第一安装槽卡持固定的第一连接板;胶框上对应第二安装槽的位置设有与第二安装槽卡持固定的第二连接板。本实用新型实现前壳、后壳与胶框之间无螺钉装配,能够提高整个电视机的装配效率。

Description

电视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视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视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平板电视机中,其前壳、后壳与胶框之间采用螺钉连接的方式的进行装配。安装时,需要在前壳的边框上打螺钉,而螺钉会占用边框的空间;因此,设计边框时,需要预留一定的宽度,以保证螺钉的安装;这样的平板电视机,其前壳边框就难以做窄,而且通过螺钉进行组装,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视机,旨在减少边框的宽度,并提高装配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视机,所述电视机包括胶框、前壳及后壳,所述胶框设于所述前壳和后壳之间;所述前壳上设置有第一安装槽,所述后壳上设置有第二安装槽,所述胶框上对应所述第一安装槽的位置设有与所述第一安装槽卡持固定的第一连接板;所述胶框上对应所述第二安装槽的位置设有与所述第二安装槽卡持固定的第二连接板。
优选地,所述前壳上设置有相对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之间形成所述第一安装槽;所述后壳上设置有相对的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所述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之间形成所述第二安装槽。
优选地,所述第一侧壁面向所述第二侧壁的一侧设有至少一第一凸起,所述第一连接板上对应所述第一凸起的位置设有供所述第一凸起插入并限制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第一安装槽脱离的第一卡槽;所述第三侧壁面向所述第四侧壁的一侧设有至少一第二凸起,所述第二连接板上对应所述第二凸起的位置设有供所述第二凸起插入并限制所述第二连接板与所述第二安装脱离的第二卡槽。
优选地,所述第一凸起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所述第一凸起沿所述第一侧壁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二凸起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所述第二凸起沿所述第三侧壁的长度方向设置。
优选地,所述第一凸起上设有第一斜面,所述第一斜面由第一凸起连接所述第一侧壁的一端至该第一凸起远离所述第一侧壁的一端呈下降斜面设置;所述第二凸起上设有第二斜面,所述第二斜面由第二凸起连接所述第三侧壁的一端至该第二凸起远离所述第三侧壁的一端呈下降斜面设置。
优选地,所述胶框还包括第三连接板,所述第三连接板嵌合于所述前壳和后壳的接缝处,所述第三连接板具有外侧面,所述外侧面外露于所述前壳的外表面和后壳的外表面上,所述第三连接板与所述胶框之间通过第四连接板连接。
优选地,所述前壳的外表面上凹设有带有L形开口的第一开口槽,所述后壳的外表面上凹设有带有L形开口的第二开口槽,所述第一开口槽和第二开口槽相对,且形成与所述第三连接板过渡配合的卡合槽;所述第三连接板的外侧面与对应的所述前壳的外表面和后壳的外表面共面。
优选地,所述第四连接板由所述胶框沿所述前壳和后壳之间形成的接缝并向所述第三连接板的方向延伸形成。
优选地,所述第二侧壁上设置有板状扣件,所述板状扣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侧壁连接固定,另一端贯穿所述第三连接板伸至所述第四侧壁背向所述第三侧壁的一侧;所述板状扣件远离所述第二侧壁的一端且面向所述第一侧壁的一侧设有第三凸起,所述第四侧壁背向所述第三侧壁的一侧设有与所述第三凸起卡持连接的第三卡槽。
优选地,所述第三凸起上设有引导所述第三凸起滑入所述第三卡槽的引导面。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在电视机的前壳上设置有第一安装槽,后壳上设置有第二安装槽,并在胶框上对应所述第一安装槽的位置设有与所述第一安装槽卡持固定的第一连接板;以及在胶框上对应所述第二安装槽的位置设有与所述第二安装槽卡持固定的第二连接板,通过胶框上的第一连接板与前壳上的第一安装槽卡持连接,且通过胶框上的第二连接板与前壳上的第二安装槽卡持连接,即可将胶框、前壳和后壳装配在一起,装配方式比较简单,无需螺钉,从而能够提高装配效率;并且由于减少了螺钉所占的空间,还能够减少前壳边框的宽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视机第一实施例的局部分解状态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电视机中胶框、前壳及后壳的局部组装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电视机中胶框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的电视机各部件组装后的一剖面图;
图5为图1所示的电视机各部件组装后的另一剖面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电视机第二实施例的一断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2所示的电视机中胶框、前壳及后壳组装后的一断面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视机。
参照图1、图4及图7,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电视机包括胶框100、前壳200及后壳300,所述胶框100设于所述前壳200和后壳300之间;所述前壳200上设置有第一安装槽101,所述后壳300上设置有第二安装槽102,所述胶框100上对应所述第一安装槽101的位置设有与所述第一安装槽101卡持固定的第一连接板11;所述胶框100上对应所述第二安装槽102的位置设有与所述第二安装槽102卡持固定的第二连接板12。通过胶框100上的第一连接板11与前壳200上的第一安装槽101卡持连接,且通过胶框100上的第二连接板12与前壳200上的第二安装槽102卡持连接,即可将胶框100、前壳200和后壳300装配在一起,装配方式比较简单,无需螺钉,从而能够提高装配效率;并且由于减少了螺钉所占的空间,还能够减少前壳200边框的宽度。
应当理解的是,该电视机除胶框100、前壳200及后壳300外还包括其他必备但为现有技术的组成部件,例如显示屏400等,此处不再一一说明;其中,显示屏400在前壳200与胶框100安装后,前壳200将显示屏400压接于胶框100上,且显示屏400与前壳200之间设置有橡胶条(图未示出)进行缓冲,显示屏400与胶框100之间设置有海绵条(图未示出)进行缓冲。
参照图1至图4,本实施例中,第一安装槽101由相对设置于前壳200上的第一侧壁1011和第二侧壁1012形成;第二安装槽102由相对设置于后壳300上的第三侧壁1013和第四侧壁1014形成。
其中,所述第一侧壁1011面向所述第二侧壁1012的一侧设有至少一第一凸起21,所述第一连接板11上对应所述第一凸起21的位置设有供所述第一凸起21插入并限制所述第一连接板11与所述第一安装槽101脱离的第一卡槽201;所述第三侧壁1013面向所述第四侧壁1014的一侧设有至少一第二凸起22,所述第二连接板12上对应所述第二凸起22的位置设有供所述第二凸起22插入并限制所述第二连接板12与所述第二安装槽102脱离的第二卡槽202。在第一连接板11插入至所述第一安装槽101内时,利用第一侧壁1011和第二侧壁1012的塑胶弹性变形能力,使第一凸起21滑入第一卡槽201内,使第一连接板11与前壳200连接固定;同样的,在第二连接板12插入至所述第二安装槽102内时,利用第三侧壁1013和第四侧壁1014的塑胶弹性变形能力,使第二凸起22滑入第二卡槽202内,使第二连接板12与后壳300连接固定。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凸起21的数量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当第一凸起21的数量为多个时,多个所述第一凸起21沿所述第一侧壁1011的长度方向设置;同样的,所述第二凸起22的数量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当第二凸起22的数量为多个时,多个所述第二凸起22沿所述第三侧壁1013的长度方向设置。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凸起21和第二凸起22的数量越多,胶框100与前壳200以及胶框100与后壳300之间的连接稳固性效果更佳。
基于该实施例,进一步地,为了方便第一连接板11插入至第一安装槽101内,所述第一凸起21上设有第一斜面,所述第一斜面由第一凸起21连接所述第一侧壁1011的一端至该第一凸起21远离所述第一侧壁1011的一端呈下降斜面设置。可以理解的是,在第一连接板11插入第一安装槽101内时,第一斜面能够减少第一凸起21对第一连接板11的插入阻力,从而使第一连接板11更加容易插入至第一安装槽101内。
同样的,为了方便第二连接板12插入至第二安装槽102内,所述第二凸起22上设有第二斜面,所述第二斜面由第二凸起22连接所述第三侧壁1013的一端至该第二凸起22远离所述第三侧壁1013的一端呈下降斜面设置。可以理解的是,在第二连接板12插入第二安装槽102内时,第二斜面能够减少第二凸起22对第二连接板12的插入阻力,从而使第二连接板12更加容易插入至第二安装槽102内。
基于该实施例,进一步地,所述胶框100还包括第三连接板500,所述第三连接板500嵌合于所述前壳200和后壳300的接缝处,所述第三连接板500具有一外侧面,所述外侧面露于所述前壳200和后壳300的外表面上;所述第三连接板500与所述胶框100之间通过第四连接板600连接。该第三连接板500可以增强胶框100固定后的稳固性,同时该第三连接板500外露于所述前壳200和后壳300的外表面上的外侧面可以喷涂与前壳200和后壳300不一样的颜色,以实现整个电视机的外边框的多彩显示,例如前壳200和后壳300及胶框100三色显示。其中,所述第三连接板500的外侧面与对应的所述前壳200的外表面和后壳300的外表面可以不在同一面上,也可以在同一侧面上;当然,所述第三连接板500的外侧面与对应的所述前壳200的外表面和后壳300的外表面共面时,可以提高整个电视机的外边框的外观简洁性。
该实施例中,所述第三连接板500通过一卡合槽(图未标示)嵌合于前壳200和后壳300的接缝处,具体地,所述前壳200的外表面上凹设有带有L形开口的第一开口槽701,如图1所示,所述后壳300的外表面上凹设有带有L形开口的第二开口槽702,所述第一开口槽701和第二开口槽702相对,且形成所述卡合槽,所述第三连接板500嵌合于卡合槽内时,与该卡合槽过盈配合或者间隙配合。
该实施例中,所述第四连接板600由所述胶框100沿所述前壳200和后壳300之间形成的接缝并向所述第三连接板500的方向延伸形成。
在进一步地实施例中,为了加强胶框100与前壳200、后壳300之间的连接稳固性,所述第二侧壁1012上设置有板状扣件23,可参见图1、图2及图5,所述板状扣件23的一端与所述第二侧壁1012连接固定,另一端贯穿所述第三连接板500伸至所述第四侧壁1014背向所述第三侧壁1013的一侧;所述板状扣件23远离所述第二侧壁1012的一端且面向所述第一侧壁1011的一侧设有第三凸起24,所述第四侧壁1014背向所述第三侧壁1013的一侧设有与所述第三凸起24卡持连接的第三卡槽203。其中,第三连接板500上设有供所述板状扣件23及其第三凸起24穿过的过孔204。在板状扣件23上的第三凸起24插入至后壳300上的第三卡槽203内时,前壳200与后壳300紧紧的卡合在一起,并将胶框100夹紧,使结构更稳固;并使前壳200、胶框100和后壳300之间形成的边框缝隙减少,起到更好的防尘作用。
在该进一步地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凸起24上设有引导所述第三凸起24滑入所述卡槽的引导面,以减少第四侧壁1014对第三凸起24插入至第三卡槽203内的插入阻力。其中,引导面可以是斜面或者弧形曲面。
结合附图1至7,以下对本实用新型电视机的整体装配结构进行详细阐述:
安装时,首先将显示屏400等电视机的内部件置于胶框100上对应的位置,然后将后壳300与胶框100进行组装,首先将后壳300与胶框100对位,使后壳300上的第二凸起22对准胶框100上的第二卡槽202的位置,然后将胶框100上的第二连接板12插入至第二安装槽102内,使得后壳300上的第二凸起22滑入胶框100上对应的第二卡槽202内,实现后壳300与胶框100的连接后再将前壳200与胶框100进行组装,首先将前壳200与胶框100对位,使得前壳200上的第一凸起21对准胶框100上的第一卡槽201的位置,前壳200上的板状扣件23及其第三凸起24对准第三卡槽203的位置,然后将胶框100上的第一连接板11插入至第一安装槽101内,使得前壳200上的第一凸起21滑入胶框100上对应的第一卡槽201内,同时使板状扣件23及其第三凸起24穿过第三连接板500上的过孔204后滑入第三卡槽203内,使前壳200与后壳300连接固定。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电视机,包括胶框、前壳及后壳,所述胶框设于所述前壳和后壳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壳上设置有第一安装槽,所述后壳上设置有第二安装槽,所述胶框上对应所述第一安装槽的位置设有与所述第一安装槽卡持固定的第一连接板;所述胶框上对应所述第二安装槽的位置设有与所述第二安装槽卡持固定的第二连接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壳上设置有相对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之间形成所述第一安装槽;所述后壳上设置有相对的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所述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之间形成所述第二安装槽。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壁面向所述第二侧壁的一侧设有至少一第一凸起,所述第一连接板上对应所述第一凸起的位置设有供所述第一凸起插入并限制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第一安装槽脱离的第一卡槽;所述第三侧壁面向所述第四侧壁的一侧设有至少一第二凸起,所述第二连接板上对应所述第二凸起的位置设有供所述第二凸起插入并限制所述第二连接板与所述第二安装脱离的第二卡槽。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起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所述第一凸起沿所述第一侧壁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二凸起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所述第二凸起沿所述第三侧壁的长度方向设置。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起上设有第一斜面,所述第一斜面由第一凸起连接所述第一侧壁的一端至该第一凸起远离所述第一侧壁的一端呈下降斜面设置;所述第二凸起上设有第二斜面,所述第二斜面由第二凸起连接所述第三侧壁的一端至该第二凸起远离所述第三侧壁的一端呈下降斜面设置。
6.如权利要求2-5任一项所述的电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胶框还包括第三连接板,所述第三连接板嵌合于所述前壳和后壳的接缝处,所述第三连接板具有外侧面,所述外侧面外露于所述前壳的外表面和后壳的外表面上,所述第三连接板与所述胶框之间通过第四连接板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壳的外表面上凹设有带有L形开口的第一开口槽,所述后壳的外表面上凹设有带有L形开口的第二开口槽,所述第一开口槽和第二开口槽相对,且形成与所述第三连接板过渡配合的卡合槽;所述第三连接板的外侧面与对应的所述前壳的外表面和后壳的外表面共面。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连接板由所述胶框沿所述前壳和后壳之间形成的接缝并向所述第三连接板的方向延伸形成。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侧壁上设置有板状扣件,所述板状扣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侧壁连接固定,另一端贯穿所述第三连接板伸至所述第四侧壁背向所述第三侧壁的一侧;所述板状扣件远离所述第二侧壁的一端且面向所述第一侧壁的一侧设有第三凸起,所述第四侧壁背向所述第三侧壁的一侧设有与所述第三凸起卡持连接的第三卡槽。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凸起上设有引导所述第三凸起滑入所述第三卡槽的引导面。
CN201520399814.7U 2015-06-11 2015-06-11 电视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79534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399814.7U CN204795341U (zh) 2015-06-11 2015-06-11 电视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399814.7U CN204795341U (zh) 2015-06-11 2015-06-11 电视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795341U true CN204795341U (zh) 2015-11-18

Family

ID=545353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399814.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795341U (zh) 2015-06-11 2015-06-11 电视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79534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10124234A1 (en) Connector
CN205505345U (zh) 一种空调面板装饰条固定结构
CN205605551U (zh) 用于两块板材连接的三合一隐藏式连接塞
CN105485775A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04795341U (zh) 电视机
CN203051337U (zh) 一种汽车顶盖装饰条安装卡扣
CN205210474U (zh) 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CN202856034U (zh) 功能可组合的大板风格开关插座
CN205591359U (zh) 一种建筑幕墙预埋件
CN205048687U (zh) 面板组件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04991028U (zh) 显示模组和显示设备
CN205577189U (zh) 一种建筑幕墙
CN205117942U (zh) 螺栓组件和电器结构
CN203734753U (zh) 电视机
CN208901728U (zh) 一种冰箱门体预埋盒安装结构
CN205375298U (zh) 边框装配组件及显示器
CN105332989A (zh) 螺栓组件和电器结构
CN203835151U (zh) 用于护窗的装饰组件
CN205564146U (zh) 显示模组的显示面板固定结构
CN205220553U (zh) 一种汽车后排照饰板的防错结构
CN205318299U (zh) 电脑一体机的中壳和电脑一体机
CN205000779U (zh) 新型插销
CN205049777U (zh) 一种适配器卡条安装装置
CN218828973U (zh) 一种可拆卸的接线盒
CN107914757B (zh) 汽车转向柱盖合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118

Termination date: 2017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