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795162U - 一体式手机保护框 - Google Patents

一体式手机保护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795162U
CN204795162U CN201520490239.1U CN201520490239U CN204795162U CN 204795162 U CN204795162 U CN 204795162U CN 201520490239 U CN201520490239 U CN 201520490239U CN 204795162 U CN204795162 U CN 20479516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of
mobile phone
diapire
integral type
bearer b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490239.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吕伙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520490239.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79516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79516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795162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一体式手机保护框,包括第一顶壁、第二顶壁,第一侧壁、第二侧壁及底壁;第一顶壁的一端与第一侧壁的一端固定,第一侧壁的另一端与底壁的一端固定,第二顶壁的一端与第二侧壁的一端固定,第二侧壁的另一端与底壁的另一端固定,底壁可弹性形变使第一顶壁与第二顶壁相对靠近或远离。第一顶壁的另一端设有向第二顶壁凸伸的卡合部,第二顶壁的另一端设置与卡合部对应的卡槽,卡合部可脱离地卡入卡槽内使第一顶壁与第二顶壁相接。一体式手机保护框中顶壁、侧壁及底壁相互固定,为一整体件,易于收藏携带;同时其拆装操作只需使卡合部脱离或卡入卡槽便可以实现,方便快捷。

Description

一体式手机保护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机保护框,尤其涉及一种一体式的手机保护框。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手机在人们的生活中越来越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其强大的功能已经涵盖通讯、娱乐、拍照摄像等众多领域,同时部分手机的外观品质及价格层次也在不断提升。对于外观靓丽、价格昂贵的手机,消费者往往会比较爱护而不希望手机外表受到损伤,因此很多人会购买保护套对手机进行保护。手机保护框是保护套中的一种,其只包裹于手机的四个边缘,而不会影响手机正反面的美观性。然而,现有的手机保护框大多由多个元件构成,使用时需要先将元件逐个包覆于手机外缘对应位置,再进行元件间的相互连接;而不使用时则需要逐个拆卸元件。可见,现有的手机保护框拆装不便,操作费时费力,并且拆卸后多个元件也不易收藏携带。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方便拆装且容易收藏携带的手机保护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拆装且容易收藏携带的手机保护框。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一体式手机保护框,包括第一顶壁、第二顶壁,第一侧壁、第二侧壁及底壁;所述第一顶壁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侧壁的一端固定,所述第一侧壁的另一端与所述底壁的一端固定,所述第二顶壁的一端与所述第二侧壁的一端固定,所述第二侧壁的另一端与所述底壁的另一端固定,所述底壁可弹性形变使所述第一顶壁与所述第二顶壁相对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一顶壁的另一端设有向所述第二顶壁凸伸的卡合部,所述第二顶壁的另一端设置与所述卡合部对应的卡槽,所述卡合部可脱离地卡入所述卡槽内使所述第一顶壁与所述第二顶壁相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实用新型所述一体式手机保护框的所述第一侧壁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顶壁及所述底壁的一端固定,而所述第二侧壁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顶壁及所述底壁的另一端固定,因此所述一体式手机保护框是一个整体件,在不使用时易于收藏携带。所述第一顶壁与所述第二顶壁分别对应的设置有所述卡合部及所述卡槽,需要使用时,将所述一体式手机保护框套在手机的外缘,然后推动所述第一顶壁与所述第二顶壁相互靠近并使所述卡合部卡入所述卡槽内,便能够使所述一体式手机保护框安装于手机上而对手机形成保护。不需要使用时,反向拉动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使所述底壁形变,便可以让所述卡合部脱离所述卡槽,从而使所述第一顶壁与所述第二顶壁分离,保护框可以手机上取下。所述一体式手机保护框的拆装操作简便,一步到位,省时省力。
较佳地,所述第一顶壁、第二顶壁,第一侧壁、第二侧壁及所述底壁为一体成型结构。将顶壁、侧壁与底壁一体成型为一整体,可以省去多个部件间的相互固定工序,节省加工工序及拆装步骤。
较佳地,所述第一顶壁、第二顶壁、第一侧壁、第二侧壁及所述底壁均呈横截面为弧形的结构。由于多数手机的外侧边缘为弧形,因此将顶壁、侧壁及底壁加工为横截面为弧形的结构,可以使顶壁、侧壁及顶壁与手机的外缘贴合。
较佳地,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一顶壁、所述底壁的连接处形成圆角,所述第二侧壁与所述第二顶壁、所述底壁的连接处形成圆角。在连接处设置圆角是为了与手机顶角处的弧度配合。
较佳地,所述第一顶壁的末端设置第一缺口,所述第二顶壁的末端设置第二缺口,所述第一顶壁与所述第二顶壁相接后所述第一缺口与所述第二缺口围成完整的通孔。所述第一顶壁与第二顶壁连接后,由于所述一体式手机保护框已经与手机的外缘贴合,因此想用手将所述第一顶壁与第二顶壁分离会较为困难,设置所述第一缺口与第二缺口,则可以用细长工具穿过所述通孔,再向一侧扳动使工具抵顶于通孔的侧面,利用杠杆原理使所述第一顶壁与所述第二顶壁轻易地被分离。
较佳地,所述第一顶壁、第二顶壁、第一侧壁、第二侧壁及所述底壁中的至少一者上可设置按键或穿设孔洞。设置按键或孔洞均是为了与手机上的按键或孔位对应配合。
较佳地,所述卡合部包括两间隔设置的弹性臂,所述弹性臂的外侧具有凸部,所述卡槽的两内侧面分别凸出地设置与所述凸部配合的限位部,所述限位部与所述凸部相互抵顶而将所述卡合部限制于所述卡槽内,所述卡合部进出所述卡槽时所述限位部驱使所述弹性臂变形。
具体地,所述凸部具有朝向所述第一顶壁的第一斜面及朝向所述第二顶壁的第二斜面,所述限位部藉由与所述第一斜面或第二斜面的抵顶驱使所述弹性臂变形。
更具体地,所述限位部的两端也呈斜面状。
具体地,所述卡合部还包括连接于两所述弹性臂的末端之间的连接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体式手机保护框的卡合部卡入卡槽后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体式手机保护框的卡合部脱离卡槽后的立体图。
图3是图2中A处的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体式手机保护框的立体剖视图。
图5是图4中B处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给出的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作出描述。
结合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一体式手机保护框1,包括第一顶壁11、第二顶壁12,第一侧壁13、第二侧壁14及底壁15。第一顶壁11的一端与第一侧壁13的一端固定,第一侧壁13的另一端与底壁15的一端固定,第二顶壁12的一端与第二侧壁14的一端固定,第二侧壁14的另一端与底壁15的另一端固定。第一顶壁11、第二顶壁12,第一侧壁13、第二侧壁14及底壁15为一体成型结构,在实际加工时,可先成型一长条形工件,然后对工件进行多次弯折以分别形成所第一顶壁11、第二顶壁12,第一侧壁13、第二侧壁14及底壁15。
上述的长条形工件由可发生弹性形变的金属材料制成的,因此成型后的第一顶壁11、第二顶壁12,第一侧壁13、第二侧壁14及底壁15均可以在外力作用下发生一定的弹性形变。具体的,在成型时,第一顶壁11、第二顶壁12,第一侧壁13及第二侧壁14均为直线形的,而底壁15做成具有一定弯曲的形状,底壁15的弯曲使第一侧壁13与第一顶壁11固定的一端相对第一侧壁13与底壁15固定的一端向外扩展开,同样的,也使第二侧壁14与第二顶壁12固定的一端相对第二侧壁14与底壁15固定的一端向外扩展开。从而使第一顶壁11与第二顶壁12在无外力作用时相互分离并具有间隔。底壁15弹性形变时第一顶壁11与所述第二顶壁12相对靠近或远离。第一顶壁11与第二顶壁12相对靠近并相接后,第一顶壁11及第二顶壁12共同与底壁15相对,第一侧壁13与第二侧壁14相对。
在本实施例中,一体式手机保护框1适配于iPhone6手机使用,为了使一体式手机保护框1更够贴合于手机的外缘,将第一顶壁11、第二顶壁12、第一侧壁13、第二侧壁14及底壁15均设置为横截面呈弧形的结构,并且第一侧壁13与第一顶壁11、底壁15的连接处形成圆角,第二侧壁14与第二顶壁12、底壁15的连接处形成圆角。当然,在适配其他手机时,第一顶壁11、第二顶壁12、第一侧壁13、第二侧壁14及底壁15也可以是其他结构。
第一顶壁11朝向第二顶壁12的一端设有向第二顶壁12凸伸的卡合部16,第二顶壁12朝向第一顶壁11的一端设置与卡合部16对应的卡槽17,卡合部16可脱离地卡入卡槽17内使第一顶壁11与第二顶壁12相接。用力向相反方向拉动第一顶壁11与第二顶壁12时,卡合部16便可以从卡槽17内脱离而使第一顶壁11与第二顶壁12分开。
具体的,卡合部16呈扁平状并包括连接臂161及两间隔设置的弹性臂162。弹性臂162的一端与第一顶壁11固定,弹性臂162向第二顶壁12延伸,连接臂161连接于两弹性臂162的另一端之间,连接臂161、第一顶壁11与两弹性臂162之间围成一区间163。卡合部16也由可以弹性形变的材料制成,因此两弹性臂162可以向内变形使区间163变小。每一弹性臂162的外侧具有凸部164,两弹性臂162的两凸部164设置于两弹性臂162的相反侧。凸部164具有朝向第一顶壁11的第一斜面164a及朝向第二顶壁12的第二斜面164b。
卡槽17也呈扁平状且开口朝向卡合部16,卡槽17的两内侧面分别凸出地设置与凸部164配合的限位部171。将卡合部16插入卡槽17时,两限位部171分别与两凸部164的第二斜面164b接触,随着卡合部16的深入,限位部171藉由与凸部164的抵顶驱使两弹性臂162向内变形,确保卡合部16能够完全进入到卡槽17中。卡合部16卡合到位后,限位部171抵顶于凸部164的第一斜面164a从而将卡合部16限制于卡槽17内。向相反方向拉动第一顶壁11与第二顶壁12时,限位部171通过与第一斜面164a的接触再次驱使两弹性臂162向内变形,使卡合部16能够退出卡槽17。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使凸部164与限位部171间的配合更加有利于弹性臂162的变形,将限位部171的两端也设置为斜面状。实际上,凸部164与限位部171中只需一者设置有斜面即可。
在使用状态下,一体式手机保护框1与手机贴合,此时想向相反方向拉动第一顶壁11与第二顶壁12,或者拉动第一侧壁13与第二侧壁14都比较困难,为了确保拆卸方便,在第一顶壁11的末端设置半圆形的第一缺口110,该第一缺口110与卡合部16的区间163连通,并在第二顶壁12的末端设置半圆形的第二缺口120,第一顶壁11与第二顶壁12相接后第一缺口110与第二缺口120围成完整的通孔18。拆卸时可以用细长工具穿过通孔18,再向一侧扳动使工具抵顶于通孔18的侧面,利用杠杆原理使卡合部16从卡槽17内脱出,轻易地分离第一顶壁11与第二顶壁12。
由附图中可见,针对手机外缘的耳机孔及散热孔或电源键、音量键等,在第一顶壁11、第二顶壁12、第一侧壁13、第二侧壁14及底壁15中的至少一者上可设置按键或穿设孔洞,方便手机正常使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实用新型一体式手机保护框1的第一侧壁13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顶壁11及底壁15的一端固定,而第二侧壁14的两端分别与第二顶壁12及底壁15的另一端固定,因此一体式手机保护框1是一个整体件,在不使用时易于收藏携带。第一顶壁11与第二顶壁12分别对应的设置有卡合部16及卡槽17,需要使用时,将一体式手机保护框1套在手机的外缘,然后推动第一顶壁11与第二顶壁12相互靠近并使卡合部16卡入卡槽17内,便能够使一体式手机保护框1安装于手机上而对手机形成保护。不需要使用时,手动或使用工具反向拉动第一顶壁11与第二顶壁12使底壁15形变,便可以让卡合部16脱离卡槽17,从而使第一顶壁11与第二顶壁12分离,保护框1可以手机上取下。一体式手机保护框1的拆装操作简便,一步到位,省时省力。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例而已,其作用是方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理解并据以实施,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一体式手机保护框,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顶壁、第二顶壁,第一侧壁、第二侧壁及底壁;所述第一顶壁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侧壁的一端固定,所述第一侧壁的另一端与所述底壁的一端固定,所述第二顶壁的一端与所述第二侧壁的一端固定,所述第二侧壁的另一端与所述底壁的另一端固定,所述底壁可弹性形变使所述第一顶壁与所述第二顶壁相对靠近或远离;
所述第一顶壁的另一端设有向所述第二顶壁凸伸的卡合部,所述第二顶壁的另一端设置与所述卡合部对应的卡槽,所述卡合部可脱离地卡入所述卡槽内使所述第一顶壁与所述第二顶壁相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手机保护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顶壁、第二顶壁,第一侧壁、第二侧壁及所述底壁为一体成型结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手机保护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顶壁、第二顶壁、第一侧壁、第二侧壁及所述底壁均呈横截面为弧形的结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手机保护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一顶壁、所述底壁的连接处形成圆角,所述第二侧壁与所述第二顶壁、所述底壁的连接处形成圆角。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手机保护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顶壁的末端设置第一缺口,所述第二顶壁的末端设置第二缺口,所述第一顶壁与所述第二顶壁相接后所述第一缺口与所述第二缺口围成完整的通孔。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手机保护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顶壁、第二顶壁、第一侧壁、第二侧壁及所述底壁中的至少一者上可设置按键或穿设孔洞。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手机保护框,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部包括两间隔设置的弹性臂,所述弹性臂的外侧具有凸部,所述卡槽的两内侧面分别凸出地设置与所述凸部配合的限位部,所述限位部与所述凸部相互抵顶而将所述卡合部限制于所述卡槽内,所述卡合部进出所述卡槽时所述限位部驱使所述弹性臂变形。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体式手机保护框,其特征在于:所述凸部具有朝向所述第一顶壁的第一斜面及朝向所述第二顶壁的第二斜面,所述限位部藉由与所述第一斜面或第二斜面的抵顶驱使所述弹性臂变形。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体式手机保护框,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的两端也呈斜面状。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体式手机保护框,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部还包括连接于两所述弹性臂的末端之间的连接臂。
CN201520490239.1U 2015-07-08 2015-07-08 一体式手机保护框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79516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490239.1U CN204795162U (zh) 2015-07-08 2015-07-08 一体式手机保护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490239.1U CN204795162U (zh) 2015-07-08 2015-07-08 一体式手机保护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795162U true CN204795162U (zh) 2015-11-18

Family

ID=545351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490239.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795162U (zh) 2015-07-08 2015-07-08 一体式手机保护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795162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72307A (zh) * 2017-05-10 2017-07-21 广东杰思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卡托
CN109257469A (zh) * 2018-11-08 2019-01-22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移动式电子信息器件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72307A (zh) * 2017-05-10 2017-07-21 广东杰思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卡托
CN106972307B (zh) * 2017-05-10 2024-02-09 广东杰思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卡托
CN109257469A (zh) * 2018-11-08 2019-01-22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移动式电子信息器件
CN109257469B (zh) * 2018-11-08 2020-06-12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移动式电子信息器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09278607A (ja) 弾性部が備えられたバー型携帯用端末機カバー
CN204795162U (zh) 一体式手机保护框
CN101730420A (zh) 吊饰安装结构及具该吊饰安装结构的便携式电子装置
CN205122871U (zh) 手机充电插头连接器
CN205757797U (zh) 一种钥匙扣手机套
CN204213132U (zh) 一种具有标识的垃圾桶定位销
CN212209288U (zh) 一种新型按钮金属外壳和塑料外壳的连接结构
CN210006641U (zh) 防水按键结构
CN204947212U (zh) 便携式usb锁扣
CN204552289U (zh) 一种家具暗拉手
CN204615869U (zh) 一种新型手机对焦马达机壳
CN203416877U (zh) 首饰结合扣
CN202025906U (zh) 一种连接器及其端子和塑胶盖的注塑体
CN203612451U (zh) 垃圾箱箱体
CN204967943U (zh) 手机及其侧键
CN205160609U (zh) 一种手机电池盖装配结构及手机
CN204465806U (zh) 一种纳米二氧化锆耳机
CN203937772U (zh) 一种便捷式车篷
CN201966716U (zh) 离合器电机机座
CN203426438U (zh) 一种定位钢包下水口钢壳
CN201451749U (zh) 伞面支撑架
CN202550607U (zh) 一种手机充电器输出接头装置
CN202068027U (zh) 一种连接器的插拔结构
JP3111015U (ja) 携帯ストラップ
CN203608239U (zh) 一种可拆卸的后盖及终端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118

Termination date: 20170708